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_第1页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_第2页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_第3页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_第4页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n生命体征(vitalsigns)体温(temperature,T)脉搏(pulse,P)呼吸(respiration,R)血压(bloodpressure,BP)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学习目标1.具有较强的护患沟通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关心、尊重病人,数值准确。2.掌握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3.熟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及生理性变化。4.了解体温的形成与调节。5.熟练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法。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重点难点重点:解释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间歇脉、脉搏短绌、呼吸困难、高血压、低血压的概念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高热病人和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难点:体温单的绘制脉搏短绌的正确测量及记录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工作情景与任务导入情景:今天呼吸内科来了一位男性病人小黄,20岁,昨天晚上被大雨淋湿了,早晨起床后感觉头晕、恶心、浑身乏力、咳嗽、流鼻涕、发热,被家人送到医院就诊,以“急性肺炎”收住院。工作任务:

1.正确测量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该病人体温过高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主要内容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第二节脉搏的评估及护理第四节血压的评估及护理第三节呼吸的评估及护理课堂练习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的形成与调节二、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四、体温测量法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和护理体温(bodytemperature)

体核温度,指人体内部—胸腔、腹腔和脑的温度特点: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精细调节,通常比较稳定;较皮肤温度高体表温度指人身体表面—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的温度、特点: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通常不太稳定;低于体核温度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的形成与调节

(一)体温的形成(二)产热与散热(三)体温的调节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的形成: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

分解而产生糖、脂肪、蛋白质o2氧化CO2,水含氮产物释放能量化学能ATP转化能量利用肌肉收缩神经兴奋消化吸收腺体分泌合成生长其它50%热能维持体温50%

o2氧化50%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产热与散热产热过程

化学方式产热(1)成年人以战栗产热为主(2)非战栗产热对新生儿尤为重要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散热过程物理方式散热散热器官:(1)皮肤:主要散热器官,总散热量70%(2)呼吸:29%(3)排泄(尿、粪):1%(二)产热与散热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二)产热与散热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二)产热与散热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三)体温调节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体温的调节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什么结果?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这种动态平衡是怎样实现的?调节机制是什么?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调节中枢在哪里?感受器是什么?分布在哪里?效应器又是什么?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下丘脑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分别是?分布: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种类:1)温觉感受器

2)冷觉感受器(二)体温的调节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自主性体温调节方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体温的调节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刺激传入神经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交感神经兴奋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体温的调节炎热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刺激传入神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37.0℃36.3~37.2℃口腔37.5℃36.5~37.7℃直肠36.5℃36.0~37.0℃腋下平均温度正常范围部位(一)正常体温表12-1成人体温正常范围及平均温度临床上常用什么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体温在一些因素影响下会出现生理性波动,但范围小,一般不超过0.5~1.0℃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

(二)体温的生理变化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体温的生理变化性别女性稍高于男性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动,即排卵后体温升高运动剧烈活动可增加产热药物麻醉药其它

(二)体温的生理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过高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0℃以上即可称为发热。1.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37.3~38.0℃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以上三、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分期特点临床表现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畏寒、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疲乏无力,有些病人可出现寒战(骤升和渐升)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头痛头晕、全身不适、软弱无力等。退热期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骤退和渐退)

2.发热过程及临床表现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3.常见热型(fevertype)

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稽留热(continuousfever)驰张热(remittentfever)

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3.常见热型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达1℃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规热不则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病例:女,35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院,体温在39~400C,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10C以内,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请说说你采取哪些护理措施?5.护理措施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5.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2)病情观察(3)补充水分(4)补充营养(5)保证休息(6)预防并发症(7)心理护理

如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可用温水(或乙醇)拭浴。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

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高热病人每4h测量体温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能低于2500~3000ml,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高热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坠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定义:体温低于正常正常范围。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度衰竭的病人1、原因:散热过多:产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二)体温过低(hypothermia)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2.程度划分

体温过低可以划分为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3.临床表现

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4.护理措施保暖措施首先应提高室温在24~26℃,新生儿可置温箱中;其次可采取局部保暖措施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加强体温监测,至少每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并稳定,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避免营养不良的因素抢救准备体温过低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加温过程中,注意监测病情变化,以防发生心率不齐、休克等并发症:急救物品仪器完好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四、体温测量法

(一)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1.水银体温计

又称玻璃体温计,为临床最常用的体温计。玻璃体温计分口表、肛表和腋表三种(图12-5)图12-5玻璃体温计A口表B肛表C腋表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图12-6笔式电子体温计图12-7奶嘴式电子体温计2.电子体温计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3.可弃式体温计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二)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1.体温计消毒法

常用的消毒溶液有70%乙醇、1%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1)口表、腋表消毒法:(2)肛表消毒法先用消毒纱布擦净,再按上述方法单独进行消毒使用后即浸泡于消毒液中,5分钟后取出,清水冲净,擦干,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干净,擦干后用手或离心机将汞柱甩至35℃以下,存放于清洁盒内备用。切忌用40℃以上的热水浸泡、冲洗体温计,防止汞过度膨胀,引起爆裂。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2.体温计检测法

先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再同时放入已测好的40℃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检视。若误差在0.2℃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再使用。合格体温计用纱布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备用。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三)体温测量方法目的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观察伴随症状。3.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评估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判断采用何种测体温方法。2.病人在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的因素存在。3.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病人准备了解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测量前30分钟内无剧烈运动、进食、洗澡、灌肠等影响体温的因素。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清洁干燥的容器,容器内放置清洁体温计,消毒液纱布、弯盘、记录本、笔及有秒针的表,如测肛温可另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4.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必要时拉上窗帘或用屏风遮挡。计划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操作步骤实施核对解释绘制体温整理消毒检测记录选择部位测口温: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图12-10),此处靠近舌动脉,是口腔中温度最高的部位嘱病人闭唇含住口表,勿用牙咬体温计,用鼻呼吸测量3分钟,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测腋温:擦干汗液,将腋表水银端放于腋窝处(图12-11)指导病人夹紧体温计,紧贴皮肤,屈臂过胸测量l0分钟,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测肛温:病人取侧卧、俯卧或屈膝仰卧位,暴露测温部位便于测量,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插入肛门即可,护士注意扶持固定肛表(图12-12)测量3分钟,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核对解释整理消毒检测记录选择部位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口腔测温法要点部位:舌系带两侧的舌下热窝时间:3~5min腋下测温法要点部位:腋窝深处时间:10min直肠测温法要点部位:肛门内3~4cm

;时间:3min2、操作步骤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图12-11腋温测量的方法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图12-12婴儿仰卧肛温测量的方法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评价(1)病人理解体温测量的意义、目的,主动配合,操作顺利。(2)病人了解体温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过程中病人有安全感。(4)有效沟通,病人满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1.测量体温前,应认真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昏迷、精神异常、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不宜测口温。进食或面颊部冷、热敷后,应间隔30分钟后方可测量口温。

3.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4.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者禁忌测肛温;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缓;坐浴或灌肠者须间隔30分钟后方可测量肛温。【注意事项】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5.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首先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6.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床边监测,必要时测口温和肛温作对照。

7.严格做好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人的体温计应固定使用。

8.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监测体温的重要性及影响体温的因素,学会体温的正确测量方法和异常体温的护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注意事项】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后小结1.临床常见的热型有哪些?各种热型有何特点?2.在急诊的预检台来了三位病人:2岁的孩子、腹泻的中年女子、哮喘的老年男子,请问护士该怎样为他们正确测量体温?3.测量体温应注意哪些事项?对体温过高病人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三、脉搏测量法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第二节脉搏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脉搏的产生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临床简称脉搏。

搏动沿着动脉管壁向小动脉传播,可以在人体的皮肤表面触及浅表动脉的搏动。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正常情况下,脉率与心率是一致的,当脉搏微弱不易测量时,应测心率(一)正常脉搏1.脉率

即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钟,它可随多种生理性因素变化而发生一定范围的波动。2.脉律

指脉搏的节律性。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脏的功能,正常脉搏搏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一、正常脉搏与生理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3.脉搏的强弱

指血流冲击血管壁的力量强度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每搏强弱相同。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动脉的充盈程度、脉压大小及动脉壁的弹性。

4.动脉壁的情况

触诊时可感觉到的动脉壁性质。正常动脉管壁光滑、柔软,富有弹性。(一)正常脉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生理性变化

1.年龄脉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到老年时轻度增加。一般新生儿、幼儿的脉率较快,成人逐渐减慢,老年人稍增快。各年龄组的平均脉率见表12-3。

2.性别12-18岁女性的脉搏比男性稍快,通常每分钟相差5次左右。

年龄平均脉率(次/分钟)出生~1个月1201~12个月1201~3岁1003~6岁100

6~12岁90男女12~14岁859014~16岁808516~18岁758018~65岁7265以上75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3.活动、情绪一般在运动、情绪激动时、恐惧可使脉率增快,休息、睡眠时则脉率减慢。

4.饮食、药物进食、饮浓茶或咖啡及使用兴奋剂可使脉率加快,禁食和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可使脉率减慢。(二)生理性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异常脉搏的评估与护理(一)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1)速脉: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又称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出血、疼痛、心力衰竭等病人,以增加心排量,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脉率每分钟约增加10次,儿童则增加15次。

(2)缓脉: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又称心动过缓。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或服用某些药物如地高辛等。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2.节律异常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性间歇),称间歇脉,亦称过早搏动。二联律三联律一次正常脉搏后一次早搏二次正常脉搏后一次早搏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病人。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时偶尔也出现间歇脉。(1)间歇脉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2)绌脉

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绌脉或脉搏短绌。听诊时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绌脉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病情好转,绌脉可以消失。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3.强弱异常(1)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搏动强大有力,称洪脉。常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病人。(2)丝脉当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脉搏搏动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称丝脉。一般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全身衰竭等病人。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3)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如潮水涨落样称水冲脉。由于脉压增大所致。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等病人。(4)奇脉

3.强弱异常当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由于左心室排血量减少所致。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人。(4)奇脉当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由于左心室排血量减少所致。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人。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5)交替脉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交替脉主要由于左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而引起,为心肌损害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衰等病人。

3.强弱异常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4.动脉壁异常

正常动脉用手指压迫时,其远端动脉管不能触及,若仍能触到者,提示动脉硬化。早期动脉硬化表现为动脉壁变硬,失去弹性,触诊呈条索状如按琴弦上,严重者出现动脉迂曲或结节。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护理措施休息与活动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适量活动,必要时增加卧床时间,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必要时给予氧疗。加强观察观察脉搏有无频率、节律和强弱的异常,动脉壁的弹性;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急救准备各种急救物品齐全,抢救仪器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心理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紧张、恐惧情绪。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及家属合理饮食,勿用力排便,戒烟限酒;认识脉搏监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测量脉搏,学会自我护理。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三、脉膊的测量目的1.判断脉搏有无异常。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3.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评估1.病人年龄、病情、治疗等情况,有无偏瘫及功能障碍。2.病人在30分钟内有无影响脉搏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存在。3.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病人准备病人了解测量脉搏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测量前30分钟内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影响脉搏的因素。3.用物准备有秒针的表、记录本和笔,必要时备听诊器。4.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计划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操作步骤实施核对解释记录整理绌脉测量正确测量选择部位绘制脉搏记录方式:次/分钟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图12-14)。临床上最常用的诊脉部位是桡动脉测量30秒,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如触摸不清可用听诊器测心率

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与“停”的口令,计数1分钟(图12-13)记录:次/分,如76次/分,绌脉:心率/脉率/分,如100/76/分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桡动脉的测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图12-13绌脉测量方法

绌脉的测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图12-14常用诊脉部位测量部位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评价1.病人理解脉搏测量的意义、目的,主动配合,操作顺利。2.病人了解脉搏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过程中病人有安全感。4.有效沟通,病人满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1.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如桡动脉、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骨后动脉和股动脉等(图12-14)。2.勿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3.为肢体有损伤或偏瘫的病人测脉率应选择健侧肢体,以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注意事项】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后小结1.何谓绌脉?若发现病人有绌脉,护士应如何正确测量和记录?2.哪些情况需要用测心率代替测脉率?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三、呼吸测量法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第三节呼吸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呼吸的形成

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respiration,R)。护士准确测量呼吸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状况,以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呼吸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钟,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平稳,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1∶5。一般情况下,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二)生理性变化

1.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如新生儿呼吸约44次/分钟。2.性别同年龄的女性呼吸比男性稍快。3.运动由于剧烈的运动机体代谢增加可引起呼吸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呼吸则减慢。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生理性变化4.情绪

强烈的情绪变化,如恐惧、愤怒、害怕、悲伤或兴奋等可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快或屏气。

5.气压

气压的变化也会影响呼吸。人处在高山或飞机上的高空低氧环境时,吸入的氧气不足以维持机体的耗氧量,呼吸便代偿性地加深加快。6.其他环境温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异常呼吸

1.频率异常(1)呼吸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钟,称为呼吸过速。常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病人。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每分钟增加大约3~4次。二、异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频率异常(2)呼吸过缓: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低于10次/分钟,称为呼吸过缓。常见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2.深浅度异常

(1)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可伴有鼾音。常见于糖尿病、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

(2)浅快呼吸: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可见于呼吸肌麻痹、肺与胸膜疾病、肋骨骨折、严重腹胀、腹水者,也可见于濒死的病人。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3.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

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经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约5~30秒)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潮式呼吸是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或高度缺氧的表现。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溢血、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病人。浅慢---深快---浅慢---暂停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潮式呼吸发生机制:

当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和高度缺氧时,呼吸减弱至暂停,血中二氧化碳增高到一定程度时,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随着呼吸由弱到强,二氧化碳不断排出,使其分压降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刺激,呼吸再次减弱至暂停,从而形成了周期性呼吸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2)间断呼吸:

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间断呼吸是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的表现。多见于颅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的病人,预后严重,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4.声音异常

(1)蝉鸣样呼吸:

即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音响,似蝉鸣样。多因声带附近受压、空气吸入困难所致。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

(2)鼾声呼吸:

即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蓄所致,多见于昏迷病人,也可见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5.呼吸困难

是指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分类特点原因多见于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困难,吸气时间延长,伴有明显的三凹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呼吸表浅、频率增加广泛性肺部病变重症肺炎(肺部感染)、广泛性肺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大面积肺不张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指导病人有效咳嗽,进行体位引流,对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采取机械吸痰等措施氧气吸入提高动脉血中的氧含量,促进气体交换,以改善呼吸困难。改善环境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湿润;提供安静环境以利于病人休息,减少耗氧量。加强观察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其他伴随症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心理护理紧张、恐惧的情绪因素可加重缺氧,应细心安慰和呵护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认识呼吸监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测量呼吸及自我护理;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临床应用有效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呼吸反射,可排出呼吸道内异物、分泌物,具有清洁、保护和维持呼吸道通畅的作用。有效咳嗽实施要点为: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屈膝,上身前倾,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之间置一枕头用两肋夹紧,深吸气后屏气3秒(有伤口者,护理人员应将双手压在切口的两侧,以减轻伤口张力),然后病人腹肌用力,双手抓紧支持物(枕),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将痰咳出。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三、呼吸测量法目的1.判断呼吸有无异常。2.监测呼吸变化,间接了解呼吸系统功能状态。3.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治疗等情况。2.病人在30分钟内有无影响测量呼吸准确性的因素存在。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2.病人准备病人了解测量呼吸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测量前30分钟内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影响呼吸的因素。3.用物准备有秒针的表、记录本和笔,必要时备棉花。4.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计划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操作步骤实施核对解释记录整理正确测量选择体位绘制呼吸记录方式:次/分钟护士仍保持诊脉手势,分散病人注意力,使病人处于自然呼吸的状态,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将所测得的数值乘2,即为呼吸频率,如病人呼吸不规则或婴儿应测1分钟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

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评价(1)病人理解测量呼吸的意义、目的,主动配合,操作顺利。(2)病人了解呼吸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护士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过程中病人有安全感。(4)有效沟通,病人满意。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1.呼吸受意识控制,测呼吸时应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其处于自然呼吸状态,以保持测量的准确性。

2.幼儿宜先测量呼吸后再测量体温,接续测其他生命体征。因测量体温幼儿易哭闹不配合而影响呼吸测量。

3.测量呼吸的同时应观察呼吸的深浅度、节律及有无异常声音等。【注意事项】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后小结1.何谓潮式呼吸?其如何发生?常见于哪些病人?2.测量呼吸应注意哪些事项?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三、血压测量法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第四节血压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血压(bloodpressure)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脉,此时动脉管壁所受到的压力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此时动脉管壁所受到的压力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正常血压

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12.0~18.5kPa),舒张压60~89mmHg(8.0~11.8kPa),脉压30~40mmHg(4.0~5.3kPa),平均动脉压100mmHg(13.3kPa)左右。

1mmHg=0.133kPa

1kPa=7.5mmHg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生理性变化1.年龄与性别

血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但以收缩压升高更为显著。2.昼夜和睡眠

一般清晨血压最低,然后逐渐升高,至傍晚血压最高,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3.情绪与疼痛

紧张、恐惧、兴奋、焦虑、发怒等情形下收缩压可增高,舒张压一般无变化;疼痛可使血压上升。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4.体位改变

立位血压高于坐位,坐位血压高于卧位,此种情况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

5.测量部位一般右上肢血压约高于左上肢10~20mmHg,下肢收缩压比上肢高20~40mmHg。

6.环境温度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可上升,高温环境下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压可略下降。

此外,剧烈运动、吸烟可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一般无变化。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二、异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高血压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见表12-7低血压指血压低于90/60mmHg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疾病脉压异常脉压增大:脉压超过40mmHg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脉压减小:脉压低于30mmHg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力衰竭等疾病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分级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和<80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和/或≥90

l级高血压(轻度)140~159和/或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和/或l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

表12-7中国高血压分类标准(2010版)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护理措施加强观察如发现血压有异常时,应加强血压监测休息与活动高血压初期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避免重体力活动;病人血压较高时应嘱其卧床休息,如血压过低,应迅速安置病人平卧位等应急处理。心理护理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强,血压升高。生活规律选择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睡眠等健康教育指导认识血压监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测量血压及自我护理;学会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第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一)血压计的种类三、血压测量法汞柱式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压力表式血压计(无液血压计)电子血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