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锥坡防护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桥台锥坡防护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桥台锥坡防护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桥台锥坡防护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桥台锥坡防护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台锥坡防护施工技术交底1、编制目的明确桥台锥坡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标准桥台锥坡防护施工。2、编制依据(1)《双线T形桥台》〔叁桥〔2006〕4102-B〕;(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适用范围适用于***********5标段桥台锥坡防护施工。4、工艺流程框图坡顶半圆锥和坡面立体放样坡顶半圆锥和坡面立体放样锥坡垂裙根底开挖锥坡垂裙根底开挖材料进场、检测根底标高复测材料进场、检测根底标高复测拌合砂浆根底碎石垫层施工拌合砂浆根底碎石垫层施工浆砌垂裙浆砌垂裙坡面修整浆砌坡面修整浆砌砂浆勾缝砂浆勾缝检台台阶砌筑抹面检台台阶砌筑抹面锥体护坡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工艺5.1、施工准备⑴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锥坡按要求填筑完毕后,清理并平整桥台周边场地,为施工材料的进场、堆放提供条件。⑵施工材料:1〕片石片石形状无要求,片石质地坚硬、石质均匀、不宜风化、无裂纹,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长度及宽度不小于厚度,石料的外表污渍应去除干净。用作镶面的片石外表应平整、尺寸较大,边缘厚度不得小于15cm。片石进场要进行常规检验,且每100m3为一个检验批,缺乏100m3也按一批计,严格控制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坚决进行清场。2〕水泥水泥要采用合格厂家的产品,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要进行全项检测,合格前方可使用。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缺乏上述数量按一批计,严格控制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坚决进行清场。3〕砂子砂子采用合格厂家的中粗砂、进场后要进行检验合格前方可使用。保证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且每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缺乏上述数量按一批计。严格控制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要清场。4〕砂浆砂浆采用强制搅拌机拌合,必须配备电子计量装置,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计量;搅拌时间大于2min。发现搅拌砂浆不均匀,有离析现象,要求重新拌置;砂浆要随拌随用,拌制好的砂浆要在3h内用完,假设当天的气温大于30度时,应在拌成后2h用完。每100m3砂浆制作一组砂浆试块,缺乏100m3也按一批计,每组6块,试块拆模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养护。5.2、测量放样根据桥台施工设计图,结合台背回填高度,确定桥台锥坡坡率、垂裙基坑开挖位置和深度。放样时根据各工点图的桥台锥坡坡度,从台尾端部沿道碴槽翼缘板底部向前75cm往下放线〔详见《双线T形桥台》叁桥〔2006〕4102-B-07图〕。拉线放样时,坡顶宜预先放高2~3cm,以消除后期锥体沉降对坡度的影响。5.3、坡面修整采用挂线法将锥坡坡面按设计坡度刷平,坑凹不平局部填补夯实,使坡面平整圆顺,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4、基坑开挖垂裙基坑开挖前用石灰洒出开挖边界,采用小型挖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基底设计高程以上10cm区域采用人工进行挖除。为防止基坑超挖,由现场领工员适时进行量测,保证垂裙基坑开挖尺寸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由现场领工员报质检工程师检查,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5碎石垫层待根底开挖完成后铺筑碎石垫层,碎石垫层厚10cm。铺筑前先按设计尺寸要求挂线,碎石垫层铺筑时先由人工抛撒至坡面,抛撒应均匀,然后将碎石与坡面土夯接紧密,防止碎石下滑。5.6、垂裙及坡面砌筑砌筑前先按设计图纸尺寸要求挂线,然后洒水湿润片石,外表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⑴浆砌片石垂裙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砌缝应饱满,在较宽的砌缝中可用小石块塞填。⑵桥台后的路肩、锥坡的坡脚打桩、挂线,确定片石铺设的坡面标高和线性。片石铺砌前,先铺一层砂砾垫层,而后自下而上地铺砌。(3)砂浆拌制砂浆采用搅拌机搅拌,严禁人工拌制。拌和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置,随拌随用,每桶砂浆控制在2~4小时内用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再使用。(4)片石砌筑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宜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并与里层片石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宜选用外表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应铺满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定位砌块外表砌缝的宽度不得大于4cm,砌体外表与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每砌筑120cm高度以内应找平一次。定位砌块砌完后,应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饱满。镶面石砌筑宜用一顺一丁或两顺一丁方式砌筑,砌缝宽度不得大于3cm,采用水平分层砌筑。每层中相邻石块间的砌缝应竖直,每层高度宜固定不变,也可向上逐层递减。相邻层中垂直砌缝相错不得小于10cm,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均不得有垂直砌缝。当错缝确有困难时,丁石顶面或底面一侧的错缝可稍小,但不得小于4cm。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应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应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应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空隙。5.7、浆砌片石勾缝在砌体砌筑时应留出2cm深的空缝,勾缝采用凹缝形式,勾缝所用的砂浆强度不得小于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封面高度比砌体略低,勾缝砂浆面应平整、光滑,勾缝后砌石轮廓不能被掩盖,砌缝的准确位置和宽度应清晰可见。5.8泄水管预埋泄水管的预埋应跟随碎石垫层的铺设同时进行,泄水管采用直径100mm的PVC管,坡度为4%,其间距不大于1.5m,采用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后0.5*0.5m范围内设砂砾反滤层,厚0.3m,PVC管靠碎石垫层一侧管头用0.2*0.2m大的透水土工布〔400g/m2〕包裹。5.9检查台阶砌筑锥体检查台阶采用M10浆砌片石,台尾人行道与路肩连接采用M10浆砌片石2步台阶并用砂浆抹面。5.10、砌体养护砌体砌筑完毕应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外表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少于7d。养护期间防止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6施工要求〔1〕在砌筑前每一石块均应用干净水洗净并使其彻底饱和,垫层亦应干净并湿润。所有石块均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垂直缝的满浆系先将已砌好的石块的侧面抹浆,然后用侧压砌置下一相邻石块;或石块就位后灌入砂浆,填满垂直缝时,应用竹片捣实。〔2〕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应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3〕砌筑锥坡时预留30cm宽的人形通道,修整成台阶状,以利于施工中人员及材料上下。砌筑完成后再将人形通道补砌。〔4〕在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刮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作准备。〔5〕砌体应分层砌筑,体积较大的石块由专人用风钻配合楔子破碎,然后两人一组将规那么的块石搬运至砌筑区域,注意搬运块石时轻拿轻放,砌筑上层块石时不应振动下层,砌筑完成后24小时内不能在坡面上行走,不准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或敲击石块。〔6〕锥坡坡面应平整、坡度正确,施工过程中通过坡底、坡顶拉线控制坡面的平整度和坡度。7劳动组织现场管理人员配置序号岗位人数职责1施工现场负责人1负责现场施工总体筹划、管理、协调。2现场技术负责人1对现场施工技术把关,负责现场技术管理。3技术及平安质检人员2负责现场具体技术、平安、质量控制工作。4现场领工员1协助现场负责人做好协调工作,管理工作。5实验2负责现场具体实验工作。合计7人8质量控制及检验8.1质量控制〔1〕锥体护坡填土锥体护坡填土时为了保证填土的压实度,可以采用超宽填筑,超宽局部的松土可以采用人工给予去除,但要注意外表要进行夯实,保证锥体护坡外表圆顺和坚实。〔2〕垂裙土质根底根底部位是升水性土质时,根底底会在长期的渗水过程中有所下沉,为了减少下沉量可以通过加大根底底面的尺寸,从而减小沉降。〔3〕反过滤层和碎石垫层的布置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4〕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各砌体的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施工段内各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砂浆必须饱满。8.2检验原材检验水泥按照同一厂家、同一编号、同生产日期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按照500t〔袋装水泥未200T〕为一批检验验收,缺乏500t时按一批验收;细骨料按照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每400m3〔600t〕为一批检验验收,缺乏时按一批验收;粗骨料按照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每400m3〔600t〕为一批检验验收,缺乏时按一批验收;砌筑所用的石材质地坚硬、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工序检验在锥体护坡施工过程当中每道工序按照三检制度进行验收,层层把关。质量检验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对以下质量指标进行检验。表8.2-1砌体砌缝宽度、位置和砌筑方式序号项目浆砌片石(mm)1外表砌缝宽度≤402每找平一次的砌筑高度≤12003两层间竖向错缝≥804三块石料相接处的空隙≤705砌筑方式—6砌筑方法挤浆法,底层坐浆表8.2-2砌体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顶面高程±50mm水准仪检查2外表平整度30mm2m靠尺量3坡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测量检查4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尺量检查5地面高程±50mm测量检查6反滤层不小于设计要求尺量检查资料检验:每道工序完成组织验收合格后,应完成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工序施工记录、自检和交接检查记录、检验报告的整理和收集。9平安及环水保要求9.1平安要求〔1〕未经平安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变换工种或参加采用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及技术难度较大的工序的工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才准执证上岗。〔2〕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平安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裙子或赤脚、赤膊上班作业;机床作业必须戴手套、防护镜。〔3〕禁止施工机械、车辆超坐载人以及无“特种作业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