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1.影响半衰期的主要因素是
消除速度(正确答案)
剂量
吸收速度
原血浆浓度
给药的时间
2.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将首次剂
增加1倍(正确答案)
增加半倍
增加3倍
增加2倍
增加4倍
3.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舌下或肛肠给药可因通过肝破坏而效应下降(正确答案)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
口服给药通过首过消除而吸收减少
皮肤给药除脂溶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
4.吸收是指药物进入
血液循环过程(正确答案)
胃肠道过程
靶器官过程
细胞内过程
细胞外液过程
5.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是按
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正确答案)
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转运
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
胞饮的方式转运
6.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吸入(正确答案)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口服
直肠给药
7.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慢的是
皮下注射(正确答案)
肌内注射
口服
吸入
直肠给药
8.下列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吸收少(正确答案)
饭后口服给药
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
微循环障碍
口服经第一关卡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效应强
9.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正确答案)
药物的理化性质
药物的剂型
给药途径
药物的首过效应
1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是可逆的(正确答案)
是永久性的
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对药物主动转运有影响
促进药物排泄
1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正确答案)
药物作用增强
药物代谢加快
药物排泄加快
药物转运加快
12.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人组织器官的过程称
分布(正确答案)
吸收
转化
贮存
排泄
13.对药物分布无影响的因素是
药物剂型(正确答案)
药物的理化性质
组织器官血流量
组织亲和力
血浆蛋白结合率
14.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具有的特点为
脂溶度高(正确答案)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分子量大
极性大
均不是
15.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
肝(正确答案)
肠粘膜
血液
肾
肌肉
16.肝药酶的特点是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正确答案)
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专一性高,活性很强,个体差异大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
专一性高,活性很高,个体差异小
17.下列关于药酶诱导剂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正确答案)
使肝药酶活性增加
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代谢
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
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
18.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种现
象是因为
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正确答案)
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型增加
氯霉素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19.硝酸甘油口服,经门静脉进入肝,再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约10%左右,这说明
该药
首过代谢显著(正确答案)
活性低
效能低
排泄快
均不是
20.药物的首关效应可能发生于
口服给药后(正确答案)
舌下给药后
吸人给药后
静脉给药后
皮下给药后
21.药物在体内开始作用的快慢取决于
吸收(正确答案)
消除
分布
转化
排泄
22.有关药物排泄的描述,错误的是
酸性药在碱性尿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正确答案)
极性大、水溶性大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少,易排泄
解离度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
脂溶度高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多,排泄慢
药物自肾小管的重吸收可影响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
23.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肾(正确答案)
乳腺
胆道
汗腺
胃肠道
24.大多数弱酸性药和弱碱性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方式是
简单扩散(正确答案)
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
膜孔滤过
全都不是
25.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
消除(正确答案)
代谢
解毒
灭活
生物利用度
26.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
药酶的活性(正确答案)
药物的脂溶性
药物的解离度
体液的pH值
药物与生物膜接触面积大小
27.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正确答案)
药物作用最强
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
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28.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体内消除速度(正确答案)
吸收快慢
作用强弱
体内转化速度
体内分布速度
29.pKa是指:
弱酸性、弱碱性药物在溶液中50%解离时的pH值(正确答案)
弱酸性、弱碱性药物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的负对数
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倒数
激动剂增加一倍时所需的拮抗剂的对数浓度
药物消除速率常数的负对数
30.口服多次给药,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的方法是
首剂加倍(正确答案)
每隔两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
增加给药剂量
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
每隔半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
31.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作用持续时间(正确答案)
起效快慢
代谢快慢
分布
与血浆蛋白结合
3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则: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药物作用增强
药物代谢加快
药物分布加快
药物排泄加快
3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药物的作用:
维持时间长(正确答案)
起效快
起效慢
维持时间短
以上均不是
34.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其在体内发生的:
化学结构的变化(正确答案)
活化
灭活
消除
再分布
35.下列关于药物体内生物转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药物的生物转化皆在肝脏进行(正确答案)
有些药可抑制肝药酶活性
药物体内主要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
肝药前的作用专一性很低
巴比妥类能诱导肝药醐活性
36.药物吸收达到血浆稳态浓度是指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正确答案)
药物作用最强的浓度
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
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
37.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决定其:
作用持续时间(正确答案)
起效的快慢
后遗效应的大小
最大效应
不良反应的大小
38.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正确答案)
单胺氧化酶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辅酶n
水解酣
39.药物作用开始的快慢取决于:
吸收速度(正确答案)
剂量
消除速度
血浆蛋白结合
零级或一级动力学
40.药物作用开始快慢取决于:
药物的吸收过程(正确答案)
药物的光学异构体
药物的消除过程
药物的转运方式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
41.被动转运的药物其半衰期依赖于:
消除速率(正确答案)
剂量
分布容积
给药途径
饮食
4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取决于:
药物的吸收过程(正确答案)
药物的光学异构体
药物的消除过程
药物的转运方式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
43.药物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剂量(正确答案)
吸收速度
消除速度
血浆蛋白结合
零级或一级消除动力学
44.药物作用开始的快慢取决于:
吸收速度(正确答案)
剂量
消除速度
血浆蛋白结合
零级或一级消除动力学
45.药物作用持续的久暂取决于:
消除速度(正确答案)
吸收速度
剂量
血浆蛋白结合
零级或一级消除动力学
46.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不包括:
结合的特异性高(正确答案)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是可逆的
结合点有限
两药可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
47.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
大多数失去药理活性(正确答案)
不会成为有活性的药物
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
脂溶性增加
极性降低
48.药物消除可指:
肾脏排泄(正确答案)
首关消除
体内分布
肝肠循环
蛋白结合
49.药物的排泄途径有:
以上均是(正确答案)
汗腺
乳汁
胆汁
肾脏
50.生物利用度反映:
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正确答案)
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
药物分布速度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长短
药物消除速度的快慢
51.直肠给药的优点不包括:
降低药物毒性(正确答案)
提高生物利用度
减少胃肠刺激
避免首关消除
吸收比较迅速
52.药物半衰期是指:
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正确答案)
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
53.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血药浓度(正确答案)
器官血流量
血浆蛋白结合率
体液的pH
药物的pKa
54.关于药物在肾脏的排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极性高、脂溶性小的药物排泄少(正确答案)
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均可排泄
可被肾小管重吸收
尿液的酸碱度影响药物的排泄
游离药物能通过肾小球过滤进入肾小管
55.下列哪些情况不能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减少?
药物的剂量小于常用量(正确答案)
肝硬化
尿毒症
加用与血浆蛋白结合多的药物
药物的剂量超过常用量
56.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正确答案)
50%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要的时间
50%药物生物转化所需要的时间
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一半
药物作用强度减弱一半所需的时间
57.下列有关tl/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一般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量(正确答案)
t1/2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
一般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tl/2是固定的
tl/2可作为制定给药方案的依据
58.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量给药间隔时间是
根据药物的tl/2确定(正确答案)
每4h给药1次
每6h给药1次
每12h给药1次
每8h给药1次
59.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稳态血浓度(正确答案)
有效血浓度
阈浓度
峰浓度
中毒浓度
60.某药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其半衰期为4h,在定时定量多次给药后,达到稳
态血浓度需要:
约20h(正确答案)
约10h
约40h
约30h
约50h
61.恒量恒速给药后,约经几个血浆tl/2可达到稳态血浓度:
5个(正确答案)
1个
3个
7个
9个
62.一次静注给药后,约经几个血浆tl/2可自机体排出95%:
5个(正确答案)
1个
3个
7个
9个
63.药物的tl/2长短取决于:
消除速度(正确答案)
吸收速度
剂量
血浆蛋白结合
零级或一级动力学
64.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正确答案)
吸收与代谢平衡
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
药物完全消除到零
65.与半衰期长短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消除速度(正确答案)
剂量
吸收速度
原血浆浓度
给药的时间
66.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含意是指
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份量和速度(正确答案)
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份量
药物能吸收进人体循环的份量
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药物能吸收进人体内达到作用点的份量
67.药物效应可能取决于
均可能(正确答案)
吸收
分布
血药浓度
生物转化
68.某药半衰期为8h,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时间为
2d左右(正确答案)
10h左右
20h左右
Id左右
5d左右
6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
固定不变(正确答案)
随用药剂量而变
随给药途径而变
随给药次数而变
随血浆浓度而变
70.下列有关属于一级动力学药物的稳态血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剂量大小可影响坪值到达时间(正确答案)
增加剂量能升高坪值
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
6个半衰期才可到达坪值
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到达坪值
定时恒量给药,达到坪值所需时间与其tl/2有关
71.静脉恒速滴注某一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
药物半衰期(正确答案)
静滴速度
溶液浓度
药物体内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量
72.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意味着:
其血浆半衰期恒定(正确答案)
药物消除量恒定
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
机体排泄及(或)代谢药物的能力已饱和
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
73.体液的pH影响药物转运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
解离度(正确答案)
水溶性
脂溶性
pKa
溶解度
7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正确答案)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排泄速度不变
75.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正确答案)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以上都不对
76.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解离多,在肾小管再吸收少,排泄快(正确答案)
解离多,在肾小管再吸收多,排泄慢
解离少,在肾小管再吸收多,排泄慢
解离少,在肾小管再吸收少,排泄快
以上都不对
77.对弱酸性药物来说:
使尿液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少,排泄增快(正确答案)
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少,排泄减慢
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多,排泄增快
使尿液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多,排泄减慢
对肾排泄没有规律性的变化和影响
78.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中: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正确答案)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以上都不对
79.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正确答案)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
没有变化
80.弱碱性药物与抗酸药同服时,比单独服用该药: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正确答案)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
没有变化
81.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比在碱性环境中:
解离度低(正确答案)
解离度高
脂溶性大,吸收差
极性大,吸收好
以上都不对
82.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
解离度高(正确答案)
脂溶性大,吸收差
解离度低
极性大,吸收好
以上都不对
83.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
解离度低(正确答案)
解离度高
脂溶性大,吸收差
极性大,吸收好
以上都不对
84.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比在碱性环境中:
解离度高(正确答案)
脂溶性大,吸收差
解离度低
极性大,吸收好
以上都不对
85.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
解离t、再吸收I、排出t(正确答案)
解离t、再吸收t>排出I
解离I、再吸收t、排出I
解离I、再吸收I、排出t
解离t、再吸收I、排出I
86.碱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
解离I、再吸收t、排出I(正确答案)
解离t、再吸收t、排出I
解离t、再吸收I、排出t
解离I、再吸收J、排出t
解离t、再吸收I、排出]
87.下列关于药物被动转运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不消耗能量而需载体(正确答案)
药物从浓度高侧向低侧扩散
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万洋集团买卖合同样本
- 兼职舞蹈老师合同样本
- 产品寄售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公司签合同样本
- 养殖租产地合同样本
- 2025简易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人民币贷款合同样本下载
- 冷冻室仓库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移动通信基站租赁合同
- 2025社区物业公司管理服务合同
- 专题01《水银花开的夜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外贸客户报价单中英文格式模板
- 中药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归纳
- 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书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泉州南音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7200字)】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曲折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 军考哲学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