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七年级历史2023.1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据此可知,这次文物展的主题是()A.原始农业的兴起 B.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C.早期猿人的演进 D.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贾湖遗址出土碳化稻粒”得出原始社会出现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根据题干“半坡遗址出土石铲”得出原始社会磨制石器有了一定发展;根据题干“河姆渡遗址出土猪纹陶钵”得出原始社会的生活用具已使用陶器,农作物种植、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早期猿人的演进过程,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都是历史史料,没有传说,排除D项。故选A项。2.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由题干中的“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等信息可以看出夏商周都有了族群认同的意识,说明了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无为而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同宗共祖意识,不能体现“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排除B项;题干材料是夏商周时期的,不是先秦,排除C项。故选D项。3.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A.山洞 B.半地穴式房子C.砖木瓦房 D.干栏式房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小米即粟。由题干“竟然是小米”并结合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最早种植粟(小米)的居民,因此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半坡人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B项正确;山洞与题干“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不符,排除A项;砖木瓦房与题干“土木建筑”不符,排除C项;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他们种植水稻,排除D项。故选B项。4.观察如图,①和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分封制,桀 B.郡县制、纣 C.行省制、鲧 D.禅让制、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知识结构选择题。根据示意图信息“尧舜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政权更替演变图,涉及到王位的传承方式,①处为尧舜禹时期,是部落联盟时期,这一期的传承方式是选贤与能的禅让制,②处为政权的更替,是在禹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D项正确;分封制是在西周时期推行的,排除A项;郡县制是在秦朝时期推行全国的,排除B项;行省制是在元朝时推行的,排除C项。故选D项。5.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适提出:“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A.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 B.良渚遗址出土精美玉器C.河南二里头遗址发掘 D.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商代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说明商代已经有文字,A项是有力证据,A项正确;玉器、二里头遗址、纸都不能证明有文字,排除BCD项。故选A项。6.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礼崩乐坏、民贵君轻,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A.诸侯兼并战争、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度瓦解B.诸侯兼并放争、社会制度变革、思想学术繁荣C.封建制度确立、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度瓦解D.封建制度确立、思想学术繁荣、生产力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来源于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礼崩乐坏”是春秋战争时期社会秩序混乱,道德风尚败坏,“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以上的成语都与春秋战国的兼并与争霸战争有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诸侯兼并战争频发,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促进了奴隶制度的瓦解,A项正确;思想学术繁荣的表现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BD项均不正确,排除BD项;春秋时期属于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排除C项。故选A项。7.《论语·乡党》记述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脱(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 C.齐之以礼 D.道法自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解读《论语》可知,马棚被烧后,孔子直接问人有没有受伤,而不是问代表财产马有没有损失,这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风范,A项正确;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与材料“‘伤人乎?’不问马”无关,排除B项;齐之以礼指的是孔子提倡周礼,与题意“‘伤人乎?’不问马”不符,排除C项;道法自然是老子的思想主张,与“孔子”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修筑长城【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可知,这是说,天下纷争,是因为有分封制,故保天下太平,施行郡县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更,不是思想措施、中央官制、防御匈奴的军事工程,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9.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活动内容查阅文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等观看视频《大秦帝国——北击匈奴、南定百越》等搜集图片《圆形方孔半两钱》《铜权》《铜量》等考察遗址广西灵渠、陕西秦长城遗址等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C.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D.秦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北击匈奴、南定百越”“《圆形方孔半两钱》《铜权》《铜量》等”可得了这是秦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主旨,排除。故选C。10.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A.爆发农民起义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东汉走向灭亡 D.诸侯割据一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给出表格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太后主持,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赖宦官,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B项正确;爆发农民起义是东汉后期黑暗统治造成的,不是10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造成的直接后果,排除A项;东汉走向灭亡是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排除C项;诸侯割据一方是镇压黄巾起义后地方势力尾大不掉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11.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A.特点及影响 B.原因及经过 C.原因及特点 D.原因及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而“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反映的是农民起义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原因,排除BCD。12.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三国鼎立”局面于年代尺中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229年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所以“三国鼎立”局面应该出现在④处,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1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A.文明起源 B.社会变革 C.繁荣开放 D.政权分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材料示意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割据分裂政权。此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突出的特点,所以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政权分立,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史前时期,排除;B项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C项属于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故选D。14.“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15.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下列成就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A.云冈石窟 B.《大明历》 C.《齐民要术》 D.《兰亭集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时期的统治阶级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雕造佛像。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A项正确;《大明历》是历法,《齐民要术》是农书,《兰亭集序》是书法作品,都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不能体现中外文化交汇,排除BCD项。故选A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8分,17题9分,18题11分,19题12分,共40分)16.某班布置“古代中国·灿烂文化”主题展板,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古代中国·灿烂文化典籍篇A.《论语》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史记》人物篇启示篇材料一司马迁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继任太史令后——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习笔法,每日临书不辍,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了一池水。尔后,学习各家书法,并领悟到博采众长之后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讲求书法有己意——《王羲之的魏音风度与书法境界》(1)请按照示例,将“典籍篇”中的书目进行归类,放入相应板块。示例:板块一“医学名著”B板块二“史学经典”板块三“农学著作”板块四“思想典籍”(2)请你从“人物篇”中任选一位人物,说明被制成邮票或纪念币的理由。(3)结合启示篇中的两则材料,请回答你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答案】(1)“史学经典”:D;“思想典籍”:A。(2)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创编“五禽戏”,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3)胸怀大志,坚持不懈。【解析】【小问1详解】归类:根据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属于“史学经典”,《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属于“思想典籍”,东汉时期,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属于“医学名著”。【小问2详解】人物及理由:根据所学可知,选择蔡伦;他被制成邮票或纪念币的理由是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小问3详解】品质:结合启示篇中的两则材料可知,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优秀的品质有胸怀大志,意志顽强等。17.秦亡汉兴,两个王朝不同的结局发人深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A.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B.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C.秦朝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材料二: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宫殿。在骊山为自己修造陵墓,陵墓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下有含官府和用水银做成的江河湖海,藏有大量的奇器珍宝。——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服饰和御用器具都没有什么增加。他穿的是质地粗糙的衣服,宠妃的衣服也不许长得拖到地上,有一次,他想建一座露台,得知要花的费用后,就叹道:“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已经感到惭愧了,为什么还要再建造露台呢?”——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三:秦始皇为禁止人们的思想方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和医药、种植等书,还将提出非议的400多名儒生、方士坑杀。——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1)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材料一中的文字与图片之间的联系。(2)根据材料二所述,指出秦始皇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三中所述,两位帝王在对待儒家学说方面的态度不同而分别实行了怎样的措施?(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的共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秦亡汉兴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答案】(1)秦实行暴政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陈胜吴广起义)。(2)秦始皇大兴土木,修筑豪华宫殿,奢侈浪费:汉文帝勤俭节约,爱惜民力(3)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4)共同目的:维护、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统治者减轻人民负担、关心人民疾苦、提倡节俭才能使国家富强。【解析】【小问1详解】联系:根据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秦朝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的暴政;图片反映的是大泽乡起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秦的暴政导致大泽乡起义爆发。小问2详解】不同:根据材料二“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宫殿……”可知,秦始皇奢侈腐化;根据材料二“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服饰和御用器具都没有什么增加。他穿的是质地粗糙的衣服”可知,汉文帝注意节俭。【小问3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三“秦始皇为禁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种植等书、方士坑杀”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焚书坑儒;根据材料三“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的措施是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小问4详解】根本目的: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统治者采取措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认识:根据材料中秦朝的暴政和汉初统治者的休养生息做法可知,统治者要减轻人民负担、关心人民疾苦;根据材料中秦始皇的奢侈腐化与汉文帝的节俭可知,成由俭败由奢,统治者要提倡节俭才能使国家富强等。18.中国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工具变革】【水利造福】【物品交流】图一《中国古代物品交流示意图》图二图三(1)根据图一、图二,分别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概括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变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请将上面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名片补充完整。(3)将图三★处补充完整,说出图二和图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答案】(1)经济上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或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政治上出现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2)评价: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灵渠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3)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或者答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意思对即可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影响:根据材料图片信息,从图一的打制石器到图二的铁制农具,体现了由原始社会打制石器到铁制农具的变化,是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制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经济上讲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政治上讲,出现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小问2详解】名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提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一个系统,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号称“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灵渠:沟通了漓江和湘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应是西域,与西汉进行了物质、文化交流。联系: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判断出图二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三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所以图二和图三的内在联系是: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19.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有友好交往,也有兵戎相见,也曾不断出现过统一或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间还是互相吸收、互相依存、逐步接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某校七年级某班同学进行了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资料研读——进行历史解释】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占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任务二【运用表格——梳理历史史实】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部分)①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东汉、魏、晋少数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②、鲜卑族内迁。③出现民族交融高潮民族交融的作用④任务三【史论结介——阐释历史观点】(1)从材料中看出华夏族的形成具有什么特点?(2)根据表格中提示信息,写出表格①②③④处代表的内容。(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民族融合,巩固政权。请通过统治者采取的民族政策来论证“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一论点。(要求:任选两位统治者,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答案】(1)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中逐渐融合而成。(2)①春秋;②羯;③魏晋南北朝;④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3)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秦灭六国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都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去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汉武帝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作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0南昌市期末检测卷
- 甲型副伤寒病因介绍
- 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6下(教案+课件)27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
- 牙齿治疗病因介绍
- 满月脸病因介绍
- 《文献的类型及识别》课件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15篇译文老师笔记
- 2024年中考英语复习冲刺过关专题07 阅读理解(解析版)
- 开题报告:智能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核心素养研究
- 开题报告: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研究
- 第7.2课《拿来主义》:不问来历实用就好【中职备课精研专用】高一语文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报告
- 铁路装卸辅助作业
- 2022物理课程标准电子版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教学建议-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课件
- 【原创】第1课准备平面设计素材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共21张PPT)
- 追缴公积金投诉申请书写范本
- 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广西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
- 海外事业部规划
- 20xx年学校开学迎新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