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吴区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新吴区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新吴区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新吴区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新吴区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新吴区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这场战争”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美苏冷战2.下列属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是()A.曲辕犁 B.秧马 C.耧车 D.翻车3.许多历史事件之间都有内在联系,下列事件中搭配正确的是A.蒙巴顿方案的出台——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B.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马歇尔计划的支持D.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4.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土斯特在君土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A.等级制度B.《查士丁尼法典》C.公民大会D.《汉谟拉比法典》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对“三农”问题比较关注,下面哪项措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土地改革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蒙古对亚欧大陆的征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世界帝国,日本学者杉山正明称这一时期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下列史实可以说明此观点的是A.蒙古帝国分成四大汗国 B.阿拉伯商人在蒙古帝国境内经商C.元朝境内实行四等人制 D.忽必烈派军队跨海远征日本7.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这段话旨在强调A.农民已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B.中国农村所蕴藏的革命力量C.联合各个革命阶级的重要性D.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8.上海轮船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C.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9.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是()A. B.C. D.10.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首创元首制,自称“第一公民”.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和”祖国之父”的称号。他的这场精彩演出宣布了哪国家的形成?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共和国C.罗马帝国D.查里曼帝国11.自14世纪中叶起,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延续了近300年之久,这场运动的作用是A.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B.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理论指导C.为欧洲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D.简单的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12.为了“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满怀热情地投入了一场自强运动。这场运动是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立宪运动 D.护国运动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材料三——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材料一中,“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摘自人教版请回答: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错误:<填字母>,理由:。15.十九世纪中后期,亚洲有两个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改革。最先改革的是一个东方岛国,后来改革的是一个天朝大国。两国改革都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措施,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结果是东方岛国改革成功,天朝大国改革失败.请回答:东方岛国和天朝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出两国的改革名称。在东方岛国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有哪两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和富有远见性?天朝大国改革虽然失败,但其历史作用仍值得肯定。它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的最直接最深刻的结果,是它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欧洲侧翼大国的真正崛起,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完全被战火所摧毁,被新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苏联成为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两级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欧洲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故A不合题意;朝鲜战争与欧洲大国无关,故C不合题意;美苏冷战是在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情况下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曲辕犁,还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故A符合题意。秧马出现在宋朝,耧车出现在西汉,翻车出现在三国时期。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变迁,识记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3、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趋势,为规范、协调全球经济活动,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它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蒙巴顿方案的出台使印巴分治,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推动了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植日本,日本也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二战后,由于马歇尔计划的支持,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4、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法官官司的裁决依据的应该是法典,所以排除A、C选项,再根据题干时间“公元530年”,《汉谟拉比法典》是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

颁布的,和题干时间不符,因此排除D选项。《查士丁尼法典》正式颁布于公元529年,和题干相符,因此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法官对官司的裁决是依据法典,并结合关键时间“公元530”年,可得出正确选项。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全国出现了大办食堂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它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粮食生产产量连连下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措施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阿拉伯商人在蒙古帝国境内经商反映了蒙古的远征促进了亚欧大陆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故B正确,蒙古帝国分成四大汗国与题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并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元朝境内实行四等人制,体现了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不利于民族交流,故C错误;忽必烈派军队远征日本,结果以失败而终,故D错误。故选B。7、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反映中国农村所蕴藏的革命力量,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8、D【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织布局的建造使得进口洋布减少,这意味着我们不必再向外国每年付出数以万两的白银,洋商的利益遭受到损害。这些反映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所以D项符合题意;A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歼灭了大量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仔细观察图片,C是淮海战役示意图。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

依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A【解析】

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州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定了思想文化基础。A正确。BCD表述错误,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12、B【解析】

依据题干“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自强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訢,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A选项不符合题意;立宪运动,是指中国清朝政府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时间跨度从1905年至1911年,目的在于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大清立宪这一改革行动侵犯了许多原本贵族和大员的利益,上传而下不达,在各方压力下,得不到贯彻执行,因此沦为了一场假立宪活动。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清政府为此不得不搞了这么一出戏,这样,包括立宪派在内的广大民众对此极其失望,对清政府丧失了最后的信心,在内外因素的交集下,爆发了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政府的灭亡。C选项不符合题意;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洋务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道路:丝绸之路;作用: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国家:日本;条约:《马关条约》;新方式:开设工厂。(3)突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4)措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5)认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中“西域开通后”等信息可以得出在丝绸之路开通,加强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第(2)问,材料中“甲午战争”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发动了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开矿办厂,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新方式。第(3)问,依据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及已学知识可知在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改善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第(4)问,解题的关键主要是对“让世界进入中国”的准确理解,即中国的对外开放,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此中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以及开发沿海城市等,“中国走向世界”指的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为此中国经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第(5)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题时围绕“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可以从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改革开发、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14、(1)契丹(2分)(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2分)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4)C.(2分)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分)【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