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含断句)第1页第2页考纲精研《考试说明》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对“句子”了解明确要求:一是“了解与当代汉语不一样句式和使用方法”(不一样句式和使用方法是指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二是“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示方式特点,它作为一个综合性考查伎俩,能够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内容,从而看出他们阅读文言文真实水平。其实,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考生文言知识综合利用能力考查。第3页名题导航(年广东卷,原文见79页)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解析:此题利用依句断句法,即依靠常规句型“主谓宾”结构关系断句。先看主语“诸将”和引言中“宋忠”,再看谓语“得”“有”,等等。其次,抓语言标志“曰”“耳”“也”等。第4页答案: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解题指津:做断句题,依文意断句。即依据文句意思断句,看清事情经过或事理;其次,要确定词语在句中含义,尤其要注意句式和语义。第5页(2)翻译下面句子。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句介词“以”宾语省略,“以”,把;动词“失”宾语省略。②句动词“鼓噪”主语省略,“麾”,名词作动词。答案:①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②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直冲向敌人队列。第6页解题指津: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所以,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第7页(年广东卷,原文见80页)断句和翻译。(1)用“/”给以下文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解析:断句要抓住句首语气词、人名、地名,如本段中“李迪”“古人”“于斯”等,还要抓住句尾语气词,如“也”“乎”“哉”等,当然更要依据文意断句。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第8页解题指津:依字断句,在文中找出常见句末语气词,句首提顿词,对话标志词等,这些字词往往是断句主要标志。还要善于综合利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常识,再凭语感将能断开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遵照先易后难标准分析难断处。第9页(2)翻译下面句子。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①句注意“向”、“殆”、“过”等词落实。向,过去、从前。第②句注意“诏”、“然”“壮”等词落实。诏,皇帝下令。答案:①(太后)对李迪说:“你从前不想让我参加国家大事,大约错了!”②皇帝下令不允许,不过认为他胸襟很豪迈。解题指津:做题前一定要认真了解句意,在了解得分点设置基础上圈定采分点,然后再直译。第10页命题趋势从至年,广东卷连续三年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中语句来考查考生断句和翻译能力,预测年题型及其分值改变不大。各个省份文言翻译评分标准即使不尽相同,但基本标准却是一致:即句子大意+重点字词句,其中侧重考查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常见句式等。这些既是采分重点,也是翻译难点。即使广东卷近几年改变不大,但应注意《考试说明》要求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等,尤其是名词作动词及形容词使动、意动使用方法。第11页第12页诊疗精讲断句题失分原因:主要是缺乏文言文语感。缺乏语感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没有一定量积累。补救办法:①认真阅读教材上文言文,在阅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纲领》中要求120个惯用实词;②归纳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使用方法;③总结归纳普通文言特殊句式及其特点;④重视文言阅读和当代文阅读联络,如“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解题方法和普通性操作规律。第13页翻译题失分原因失分原因之一:不辨古今异义语言中词处于不停改变之中,了解词义要有历史观点,要认识到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词义有继承有发展。有些古代词义一直保留到今天,而有些词古代意义则先后发生了或大或小改变。第14页自认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误译: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这人流离失所,于是在种竹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解析:在当代汉语中,“颠沛”一词解释为“无家可归,不停漂流,居无定所”,以此形容生活艰难,带有可怜、怜悯之意。但就本句而言,联络前文“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一句,可知句中此人为“盗者”,盗者为盗笋而“坠沟”,因而能够判断“颠沛”并非今义,而是“跌落、跌倒”之意。答案: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第15页失分原因之二:难译活用词语诏不许,然甚壮其意。误译:诏书不允许,然而非常必定他志向。解析:句中“壮”,属于形容词意动使用方法,因为不知其活用现象,故错译。答案:皇帝下令不一样意,不过认为他胸襟很豪迈。第16页失分原因之三:忽略省略成份成份省略是文言文中一个常见现象,省略成份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文言文中,有省略成份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有省略成份必须翻译出来才能使语意完整。比如:(年广东卷)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误译:而今上天授予我们,不能够丢失。解析:此句中省略了介词宾语“居庸关”,翻译时应正确地补出来。答案: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能够(再)丢失。失分原因之四:不解被动句在当代汉语中,表示主语被动句式主要用介词“被”来表示。文言文中被动句,极少用“被”字表示。第17页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生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误译:莫非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解析:引句“终生不用”属于意念上被动句式。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在翻译时一定要表达出被动关系,这种被动关系往往是一个赋分点。答案:莫非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生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第18页失分原因之五:不解宾语前置例句:(年天津卷)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误译:后母回来,只是看到女儿抱着院子里树睡觉,也没有再考虑。解析: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因而该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然后再进行翻译。答案: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第19页技法精点一、断句断句是考查文言文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基本功,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一个主要标志。给文言文断句是有规律可循。普通说来,断句要遵照三个标准:一是通读全文,把握文意;二是仔细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三是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断开全文为止。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断句?不妨采取以下方法:(一)巧借标志断句法1.句首标志词第20页(1)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2)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3)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4)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等。(5)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6)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2.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第21页3.句尾标志词(1)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2)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4.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二)整句结构断句法古人写文章喜欢用整句,或对偶,或排比,或顶真,前后照应,句式整齐。从近几年高考试卷来看,命题人也喜欢选取这种形式语段作为命题材料。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能够怨天/其道然也(选自《荀子》)第22页(三)语法结构断句法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普通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组成句子关键,只要抓住谓语动词,依据动词位置及其与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升断句准确率。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依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宾语之后普通应断句,定语和其修饰中心词之间普通不停句。第23页二、找准得分点一是悟词义,重视对关键实词翻译。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负载关键意义、解释通常与当代汉语不一样或有多个义项词语。句子中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有没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翻译时首先要联络全文,尤其要结合上下句语境仔细推敲,“以防”应翻译成“防范”,不能照白话文中双音词“设备”去翻译。二是看词性,即把握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名词使动使用方法,形容词、名词意动使用方法等。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使用方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基本标志。对活用词翻译,要善于经过分析句子语法结构来确定它词性,进而推知它义项,到达正确翻译目标。第24页三是观句式,把握文言句式特点。要做好文言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不一样特点,让翻译语句符合当代汉语表示习惯。三、翻译方法1.替换法。将文言词语替换成当代词语。如“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句中“恃”换成“依仗”,“才”换成“才能”,“推”换成“推荐”,“可”换成“认可、赞许”。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替换成当代汉语双音节词,这是翻译中最惯用一个方法。2.抄录法。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能够照原文抄录。第25页3.增补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省略成份,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成份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如“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需要补上后再翻译。4.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份位置与当代汉语有一些不一样之处,常组成倒装句,应把它们调整成合乎当代汉语规范句序后再翻译。5.删除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表语气,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能够删去,而无须硬译。比如“与其不逊也宁固”,该句中“也”表示停顿,没有实在意义,能够删去。第26页6.转述法。就是用符合当代汉语习惯话对利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句子进行转述。比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一句中“云”、“响”、“景”,都是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换成今人说法是:“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随形一样地”。文言翻译顺口溜: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无须译,古义当代词语替。倒装成份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遇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第27页第28页真题体验说明:下面有些题目出现文言材料,均依据解题需要,从相关选项语句在原文所处语境中截取。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1)兄曰:“不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9页解析:(1)四个知识点,注意“不论”“纵或”“且犹”“归”使用方法。(2)注意“犹”“夫人”“何”“生”“项”使用方法。答案:(1)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还是不能去做。”于是他让张诚赶快回家。(2)“我弟弟,不一样于众人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就用斧子砍自己脖子。第30页2.(年全国卷Ⅱ)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当初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1页解析:(1)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标连词,来。(2)几个重点词语:议,提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答案:(1)借了公家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2)张凝提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第32页3.(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部分断句。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取材于苏轼《仁说》)答案: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第33页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尽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第34页(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君王像文公这么讲信义,怎可不归附他呢!(2)从前吴起外出,碰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3)母亲坑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方法啊。第35页5.把文中划画线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朱)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正当,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正当,然不可复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6页(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处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于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不过再也不能支撑下去。(2)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黄昏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道,无法通行。第37页6.(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终一个自然段断句。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2)翻译下面画横线句子。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第38页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9页答案:(1)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2)①当初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官职,与他结为挚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儿子陶瞻。②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极少不自己称赞自己,你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何呢?第40页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部分断句。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解析:断句时应整体了解句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实词意义和虚词使用方法。如虚词“其”、“故”、“也”,提醒人物说话“曰”,是断句主要依据。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第41页8.(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译成当代汉语。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部分断句。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于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第42页(1)答案:①(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极少有他推荐认可诗文(或诗人)。②(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因为)碰到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心情顿时消沉。(2)解析:给文言小段断句,第一要悟大意,这是基础;第二要抓标志,有对话要抓“曰”字,有语气词也要考虑在它前后断开;第三要抓关联词,如“而死者果政也”“而”;第四要抓动词,动词主要功效是作谓语。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第43页9.(1)用“/”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2)翻译下面画横线句子。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认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第44页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认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第45页(2)解析:第①句得分点是句意1分,“但”“异”各1分。包括知识点有:实词“异”可了解为意动使用方法“以……为异、以为……奇异”,“白”可了解为“告诉”;省略句“持(之)以白王”;虚词“但”可了解为“只是,仅仅”,“以”前一个了解为“介词,用”,后一个了解为“表顺承关系连词,来”。第②句得分点是句意1分,“以是”“德”各1分。包括知识点有:实词“德”可了解为“感激,感恩”,“恒”可了解为“经常”,“备”可了解为“供给”;固定结构“以是”可了解为“所以”。答案:①(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②郭生所以感激狐狸,经常置办(美味)饭菜,供给狐狸吃喝。第46页实战模拟1.(年广州一模)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在职多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第47页(1)用“/”给下面文字断句。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2)翻译下面句子。①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8页(1)解析:断为“犬马之年六十有一”亦可。答案: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2)解析:①“承”“类”各1分;大意1分。②“锁”“诣”各1分;大意1分。答案:①当初山东地域沿袭了北齐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②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第49页2.(年广州二模)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汝今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炼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认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心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花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第50页(1)用“/”给下面文字断句。寒暧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2)翻译下面句子。①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1页(1)解析:断为“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亦可。答案:寒暖更宜自己留心/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花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2)解析:①“患”“不已知”各1分;大意1分。②“致”“自智自雄”各1分;大意1分。答案:①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他人不了解自己。②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疾苦,而不至于妄自尊大(自认为聪明,自认为出色)。第52页3.(年深圳一模)(1)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古人之所易,若奋身逢世,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定邪?即使,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其将老也已!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第53页①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为以下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断句。朱心烱《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所以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情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第54页(1)解析:①关键点:“此、虽”,“所以”,“穷达异”;②关键点:“序其文”“及我之见”。答案:①那即使是圣贤也难办到,这就是周公和孔子穷困和显达不相同原因。②希望(您)给我文集写一篇序,但要让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篇序言。(2)答案: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所以及彼/人情天理也。第55页4.(年深圳二模)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臣光曰: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1)用“/”给以下文段断句。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第56页(2)翻译下面句子。①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7页(1)答案: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2)解析:①关键点:“行”、“阳”。②“人莫己知”,“群邪共处”。答案:①(樊英)年少有学问、品行优异,闻名天下,隐居在壶山南麓。②没有些人真正了解自己,正道又不能得以推行,那么,与奸佞之流共事就将伤害到本身。第58页5.(年汕头一模)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邵)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1)用“/”给以下句子断句。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第59页(2)把以下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0页(1)答案: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2)解析:①关键点:“士不葬亲者”“与”。②“甫”“愿”。答案:①邵宝颁布法令,不把逝世亲人下葬读书人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相继把亲人下葬有上千人。②邵宝刚十岁时,母亲生病,邵宝写文章祭告上天,希望减去自己寿命来延长母亲寿命。第61页6.(年佛山一模)(朱穆)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穆又著《绝交论》,亦矫时之作。梁冀骄暴不悛,朝野嗟毒,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穆居家多年,在朝诸公多有相推荐者,于是征拜尚书。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旦夕共事,志欲除之。自此中官数因事诋毁之。穆素刚,不得意,居无几,愤懑发疽。延熹六年,卒,时年六十四。禄仕数十年,蔬食布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与技术应用的实施路径及成功实践
- 慢阻肺的护理讲解
- 2025毕业答辩模板:学术风采集5
-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3.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练习卷含答案
- 益阳市安化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断层影像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书法艺术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营业执照租赁合同:合作协议
- 血液学检验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
- 【基于STM32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10000字(论文)】
-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 优秀初中语文说课课件
- A06442《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 (填写样例)
- 2022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建筑空间组合论
- 特种工作作业人员体格检查表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礼仪(PPT5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