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33.160.25
M7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845—2020
同轴接入HINOC设备入网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coaxialaccessofhinocequipment
2020-07-29发布2020-08-29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84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孙圣安、戎麒、王懿、李鑫、占亿民、陆炜、包一鸣、陈起、朱忠进、沈燕。
III
DB32/T3845—2020
同轴接入HINOC设备入网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Y/T297-2016的HINOC2.0系统的总体要求、组网要求、管理要求及设备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HINOC设备接入广播电视网的相关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干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3836-2000电视和声音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的电磁兼容
GB/T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11313.24-2013射频连接器第24部分:75Ω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
型)分规范
GB/T11318.1-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部分:通用规范
GY/T297-2016HINOC2.0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TV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有线电视
DBADynamicallyBandwidthAssignment动态带宽分配
GEGigabitEthernet千兆传输速率以太网
HBHINOCBridgeHINOC网桥
HINOCHighperformanceNetworkOverCoax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络
HMHINOCModemHINOC调制解调器
IGMP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
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
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
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
RFRadioFrequency射频
RJ45RegisteredJack45网络数据传输接头
1
DB32/T3845—2020
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
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
VODVideoonDemand视频点播
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基于IP的语音传输
4概述
HINOC是利用有线电视网同轴电缆,实现高性能双向信息传输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HINOC系统
由HINOC网桥(HB)和HINOC调制解调器(HM)构成,典型网络覆盖距离不超过100米,逻辑拓扑采
用点到多点结构。
省内采用PON+HINOC组网方案,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业务/管理系统、城干网、光分配网
与同轴分配网等部分。城干网与光分配网负责业务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的多种数据转发与传输,光分配
网选用无源光纤网络(PON)结构,PON可以根据网络带宽需求选用EPON、10GEPON等。最终的光节
点位于楼头或楼道,HB设备位于楼头或楼道内的光节点,向上与光分配网连接,向下与同轴电缆分配
网连接。HM设备位于用户户内,负责同轴电缆网与用户终端业务设备或无线网络设备的对接。同轴电
缆分配网络中有一级或多级分支器(或分配器)相连接。
图1HINOC系统架构图
5总体要求
从电缆宽带接入网络承载业务的技术特性来说,可以按照带宽、时延、抖动以及丢包等业务传输特
性需求来区分不同的业务类型。HINOC系统要求网络提供双向支持,应支持以下业务:
1)保证下行带宽的实时业务
保证较高的下行带宽和较低的传输时延及抖动。如基于IP的组播、点播视频等业务。
2)保证上下行带宽的实时业务
2
DB32/T3845—2020
保证较高的上下行带宽和非常低的传输时延及抖动。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业务。
3)保证下行带宽的非实时业务
保证较高的下行带宽,对传输时延及抖动要求低。如大带宽的FTP、VPN等业务。
4)保证上下行带宽的非实时业务
保证较高的上下行带宽,对传输时延及抖动要求低。如基于P2P技术的文件下载等业务。
5)尽力而为业务
用户通过竞争请求获取系统剩余带宽,网络尽最大努力来传输业务。如互联网访问、邮件收发、文
件下载等业务。
6组网要求
6.1典型应用场景
本节针对典型的网络状况,说明如何利用HINOC技术提升网络容量。省内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低频EOC网络改造、C-DOCSIS网络改造。
6.1.1低频EOC网络改造
原低频EOC网络采用HINOC技术改造后的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主要的网络改造包括:
1)光节点:在原低频EoC设备下方部署HB设备。如原网络光节点覆盖用户较多,需光节点下移,
覆盖64户用户以内。
2)用户侧:增加HM设备或将原低频EoC设备替换为HM设备。
3)网络演进方案:过渡期内,HINOC可以与原低频EoC网络共存,低频EoC承载互动电视业务和
存量低带宽上网业务,HINOC承载新增上网业务和存量带宽的升级业务。后期,待网络扩容改造完成
后,可以移除光节点处的原低频EoC设备,将数字电视光接收机直接连接到HB设备的同轴数字电视信
号输入口。后期扩容仅需增加HB头端模块或替换为信道捆绑的HB设备,无需更换HM设备。
图2低频EoC网络改造后拓扑
6.1.2C-DOCSIS网络改造
原C-DOCSIS网络采用HINOC技术改造后的网络拓扑如图3所示。主要的网络改造包括:
1)汇聚点:在楼栋汇聚点部署HB设备,确保覆盖64户用户以内。
3
DB32/T3845—2020
2)用户侧:增加HM设备或将原C-DOCSIS设备替换为HM设备。
3)网络演进方案:过渡期内,HINOC可以与原低频EoC网络共存,C-DOCSIS承载互动电视业务和存量
低带宽上网业务,HINOC承载新增上网业务和存量带宽的升级业务。后期,待网络扩容改造完成后,
可以移除光节点处的C-DOCSIS设备,将数字电视光接收机直接连接到HB设备的同轴数字电视信号输入
口。后期扩容仅需增加HB头端模块或替换为信道捆绑的HB设备,无需更换HM设备。
图3C-DOCSIS网络改造后拓扑
6.2用户带宽规划
根据户均带宽的规划需求,HINOC的典型组网模式可以分为基础带宽模式和高带宽模式。
户均可获得带宽的计算方式如下:
户均带宽=HINOC网络容量/(覆盖户数*用户开通率*业务并发率)
6.2.1基础带宽模式
基础带宽模式用于户均带宽为50Mbps~200Mbps的场景。
楼头或楼道光节点处采用单信道的HB设备,建议覆盖16~48户。
6.2.2高带宽模式
高带宽模式用于户均带宽为200Mbps~1000Mbps的场景。
楼道光节点处采用多信道绑定的HB设备,建议覆盖8~16户。
7管理要求
7.1基本要求
必须支持B/S架构,可选支持C/S架构;
支持拓扑管理;
对接入网络设备无license使用限制;
具备分级分区、分权分域管理能力;
支持对HINOC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
支持以区域为单位的多线程轮询;
支持局端、终端设备上线手动及自动发现机制。
4
DB32/T3845—2020
7.2网管接口
支持通过SNMP进行设备的远程管理;
支持通过WEB和CLI命令进行设备的本地管理。
7.3配置管理
支持射频参数配置,如中心频率、输出电平等;
支持VLAN配置,如VLAN的添加与删除、端口的VLAN模式等;
支持QoS配置,如业务流分类、标记及优先级保证等;
支持对HM设备的端口配置,如端口权限、限速等;
支持DBA配置,如HM设备的DBA参数、上下行带宽比例等;
支持设备的远程重启,重启时间应小于1分钟;
支持预配置,当HM设备上线后自动下发用户和业务信息;
支持对HM设备的批量配置;
支持软件在线升级;
所有配置操作应记录到日志文件,并支持检索。
7.4故障告警
支持环路故障告警;
支持HM设备丢包告警;
支持链路异常告警,如物理层速率异常、链损过大、SNR劣化等。
7.5性能管理
支持基本信息采集,如设备类型、软硬件版本、接口类型与数量等;
支持收发包统计;
支持用户设备MAC地址查询;
支持射频信道特征监测,包括:链路衰减、SNR、传输速率、信道信息等;
支持终端上、下行射频频谱采集功能;
支持HB设备温度检测功能;
支持HB设备在线时长检测功能;
支持MAC地址查询;
支持环路告警与记录;
支持用户业务模板个性化配置。
7.6安全管理
支持HM设备准入控制,如黑名单与白名单配置等;
支持同一HB设备下,不同HM设备之间的相互隔离;
支持HM设备交换端口的隔离。
8HB设备要求
8.1设备类型
局端HB设备包括野外型和室内型。野外型HB设备适合于在露天场所部署,室内型HB设备适
5
DB32/T3845—2020
合于在楼道/室内环境部署。
8.2接口类型
HB设备上联接口为GE端口,接口类型为RJ45。下联接口为RF接口,接口类型为公制F母头,
应具备2进2出的射频接口。
8.3指示灯
设备应至少具有3组指示灯,分别反应电源的工作状态(上电、掉电)、以太网口状态(连接、无
连接、有数据发送)、射频接口状态(连接、无连接、有数据发送)。
8.4工作环境
设备在以下环境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野外型:温度:-25℃-+65℃;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符合GB/T4208-2017标准中的IP67
防护等级。
室内型:温度:-5℃-+45℃;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
其他环境适应性要求应符合GB/T11318.1-1996中4.3的有关规定。
8.5物理层性能要求
表1设备的射频指标要求
序号项目频率范围性能参数
1HINOC工作频第一信道968-1096MHz(中心频点:1032MHz)
支持邻频信道绑定
段第二信道1100-1228MHz(中心频点:1164MHz)
2CATV工作频段(87-860MHz)≥16dB
反射损耗
HINOC工作频段≥12dB
3插入损耗CATV工作频段(87-860MHz)≤2.5dB
4带内平坦度HINOC工作频段±1.5dB
5最大输出电平HINOC工作频段≥110dBuv
6带外杂散电平CATV工作频段(87-860MHz)≤30dBuV
7输入输出阻抗全频段75Ω
8.6以太网性能要求
8.6.1传输带宽
单模块双向最大吞吐量应不小于600Mbps(任意包长);
支持通过信道捆绑实现单路同轴线路下传输带宽的倍增;
当系统上、下行链路衰减小于55dB时,吞吐量应不低于最大吞吐量的90%;
当系统上、下行链路衰减小于60dB时,吞吐量应不低于最大吞吐量的70%。
8.6.2传输时延
当HINOC系统承载以太网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下行方
向的平均传输时延应不超过5ms(任意以太网包长)。
6
DB32/T3845—2020
8.6.3传输抖动
当HINOC系统承载以太网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下行方
向的平均传输抖动应不超过5ms(任意以太网包长)。
8.6.4丢包率
当HINOC系统承载以太网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下行方
向的长期丢包率为0(任意以太网包长)。
8.7以太网功能要求
8.7.1组播
支持IGMPV2协议,支持组播条数不少于64条。
同一个局端模块下,任意终端加入或退出组播组,不会对其他终端服务产生影响。
应支持所有组播IP段(~55)。
8.7.2IP协议支持
支持IPv4/IPv6协议透传。
8.7.3广播包/未知包抑制
支持广播风暴抑制功能。
8.7.4VLAN支持
支持标准IEEE802.1q协议。
支持VLAN标记/去标记、VLAN透传、VLAN优先级标记、VLAN过滤等功能。
通过硬件实现支持选择性SVLAN(QinQ)的功能,即支持根据单层VLANID灵活加载外层VLAN
ID,同时能够透传标准VLAN(单VLAN)流量;识别和分配标签过程不能影响设备转发性能。
网络侧接口应支持VLANTrunk功能,可选支持VLANAccess功能。
8.8多业务QoS要求
8.8.1动态带宽分配
支持DBA机制,DBA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如下:
1)DBA功能要求
DBA应支持如下三种可配置带宽类型:
固定带宽:HB完全预留给特定HM的带宽。当该HM的流量未达到上限时,该空余带宽不可分
配给其他HM使用。
保证带宽:HB可以为特定HM分配不低于约定值的带宽。当HM的流量未达到保证带宽的约定
值时,可以将剩余带宽分配给其他HM使用;当HM的流量达到约定值时,HB分配给该HM的
保证带宽不低于约定值。
峰值带宽:根据带宽资源和在线HM的带宽请求信息,为特定HM自由分配的带宽。不保证该
HM所获得带宽的大小,但分配的峰值带宽不应超过约定值。
系统支持上述3种带宽类型的组合。即对一个特定的HM,应提供“固定+保证”、“固定+峰值”、“固
7
DB32/T3845—2020
定+保证+峰值”、“保证+峰值”等带宽类型组合的业务。
2)DBA性能要求
最小带宽分配颗粒度应不大于1Mbps。
可配置最小带宽应不大于1Mbps。
精度优于±5%。
8.8.2优先级功能要求
支持多业务QoS机制,支持的优先级数不低于4个。保障在上、下行方向均能根据服务等级协议
(SLA)提供各种优先级业务的QoS,对应网络电话(VoIP)语音、视频业务(视频点播(VOD)、视
频通信等)、企业用户服务、高速上网业务等。
8.8.3接入终端数
HB局端设备(单模块)支持最大在线终端数64个,支持最大并发数64个。
9HM设备要求
9.1设备类型
HINOC终端(HM)设备为四口千兆基本型,具备电源开关键。
9.2接口类型
HM设备上联接口为RF接口,接口类型为公制F母头。用户侧接口为GE端口及RF接口,GE端口的
接口类型为RJ45,RF接口的接口类型为公制F母头。
9.3指示灯
设备应至少具有3组指示灯,分别反应电源的工作状态(上电、掉电)、以太网口状态(连接、无
连接、有数据发送)、射频接口状态(连接、无连接、有数据发送)。
9.4工作环境
设备在以下环境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温度:-5℃-+45℃;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
其他环境适应性要求应符合GB/T11318.1-1996中4.3的有关规定。
9.5上线时长
HM设备上线时长应小于60秒。
9.6环路检测
终端支持环路检测、端口隔离及端口远程关闭功能。
9.7物理层性能要求
表2设备的射频指标要求
8
DB32/T3845—2020
序号项目频率范围性能参数
第一信道968-1096MHz(中心频点:1032MHz)
1HINOC工作频段/
第二信道1100-1228MHz(中心频点:1164MHz)
CATV工作频段(87-860MHz)≥16dB
2反射损耗
HINOC工作频段≥12dB
3插入损耗CATV工作频段(87-860MHz)≤2.5dB
4带内平坦度HINOC工作频段±1.5dB
5最大输出电平HINOC工作频段≥110dBuv
6带外杂散电平CATV工作频段(87-860MHz)≤30dBuV
7接收电平范围HINOC工作频段30-110dBuv
8输入输出阻抗全频段75Ω
9.8以太网性能要求
9.8.1传输带宽
双向最大吞吐量应不小于600Mbps(任意包长);
当系统上、下行链路衰减小于55dB时,吞吐量应不低于最大吞吐量的90%;
当系统上、下行链路衰减小于60dB时,吞吐量应不低于最大吞吐量的70%。
9.8.2传输时延
当HINOC系统承载以太网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下行方
向的平均传输时延应不超过5ms(任意以太网包长)。
9.8.3传输抖动
当HINOC系统承载以太网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下行方
向的平均传输抖动应不超过5ms(任意以太网包长)。
9.8.4丢包率
当HINOC系统承载以太网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下行方
向的长期丢包率为0%(任意以太网包长)。
9.9以太网功能要求
9.9.1组播
同一个局端模块下,任意终端加入或退出组播组,不会对其他终端服务产生影响。
9.9.2IP协议支持
支持IPv4/IPv6协议透传。
9.9.3广播包/未知包抑制
支持广播风暴抑制功能。
9.9.4VLAN支持
9
DB32/T3845—2020
支持标准IEEE802.1q协议。
支持VLAN标记/去标记、VLAN透传、VLAN优先级标记、VLAN过滤等功能。
能够透传标准VLAN(单VLAN)流量;识别和分配标签过程不能影响设备转发性能。
网络侧接口应支持VLANTrunk功能,用户侧接口应支持VLANAccess功能。
9.10多业务QoS要求
9.10.1动态带宽分配
支持DBA机制,DBA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如下:
1)DBA功能要求
DBA应支持如下三种可配置带宽类型:
固定带宽:HB完全预留给特定HM的带宽。当该HM的流量未达到上限时,该空余带宽不可分
配给其他HM使用。
保证带宽:HB可以为特定HM分配不低于约定值的带宽。当HM的流量未达到保证带宽的约定
值时,可以将剩余带宽分配给其他HM使用;当HM的流量达到约定值时,HB分配给该HM的
保证带宽不低于约定值。
峰值带宽:根据带宽资源和在线HM的带宽请求信息,为特定HM自由分配的带宽。不保证该
HM所获得带宽的大小,但分配的峰值带宽不应超过约定值。
系统支持上述3种带宽类型的组合。即对一个特定的HM,应提供“固定+保证”、“固定+峰值”、“固
定+保证+峰值”、“保证+峰值”等带宽类型组合的业务。
2)DBA性能要求
最小带宽分配颗粒度应不大于1Mbps。
可配置最小带宽应不大于1Mbps。
精度优于±5%。
9.10.2优先级功能要求
支持多业务QoS机制,支持的优先级数不低于4个。保障在上、下行方向均能根据服务等级协议
(SLA)提供各种优先级业务的QoS,对应网络电话(VoIP)语音、视频业务(视频点播(VOD)、视
频通信等)、企业用户服务、高速上网业务等。
9.10.3接入MAC数
终端最大接入MAC数不低于2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DB32/T3845—2020
目 次
前 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概述.....................................................................................................................................................................2
5总体要求.............................................................................................................................................................2
6组网要求...........................................................................................................................................................3
6.1典型应用场景.............................................................................................................................................3
6.2用户带宽规划.............................................................................................................................................4
7管理要求.............................................................................................................................................................4
7.1基本要求.....................................................................................................................................................4
7.2网管接口.....................................................................................................................................................5
7.3配置管理.....................................................................................................................................................5
7.4故障告警.....................................................................................................................................................5
7.5性能管理.....................................................................................................................................................5
7.6安全管理.....................................................................................................................................................5
8HB设备要求.......................................................................................................................................................5
8.1设备类型.....................................................................................................................................................5
8.2接口类型.....................................................................................................................................................6
8.3指示灯.........................................................................................................................................................6
8.4工作环境.....................................................................................................................................................6
8.5物理层性能要求.........................................................................................................................................6
8.6以太网性能要求.........................................................................................................................................6
8.7以太网功能要求.........................................................................................................................................7
8.8多业务QoS要求........................................................................................................................................7
9HM设备要求......................................................................................................................................................8
9.1设备类型.....................................................................................................................................................8
9.2接口类型.....................................................................................................................................................8
9.3指示灯.........................................................................................................................................................8
9.4工作环境.....................................................................................................................................................8
9.5上线时长.....................................................................................................................................................8
9.6环路检测.....................................................................................................................................................8
9.7物理层性能要求.........................................................................................................................................8
9.8以太网性能要求.........................................................................................................................................9
I
DB32/T3845—2020
9.9以太网功能要求.........................................................................................................................................9
9.10多业务QoS要求....................................................................................................................................10
II
DB32/T3845—2020
同轴接入HINOC设备入网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符合GY/T297-2016的HINOC2.0系统的总体要求、组网要求、管理要求及设备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HINOC设备接入广播电视网的相关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抗干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3836-2000电视和声音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的电磁兼容
GB/T5465.2-2008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11313.24-2013射频连接器第24部分:75Ω电缆分配系统用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F
型)分规范
GB/T11318.1-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1部分:通用规范
GY/T297-2016HINOC2.0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TV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有线电视
DBADynamicallyBandwidthAssignment动态带宽分配
GEGigabitEthernet千兆传输速率以太网
HBHINOCBridgeHINOC网桥
HINOCHighperformanceNetworkOverCoax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络
HMHINOCModemHINOC调制解调器
IGMP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
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
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
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
RFRadioFrequency射频
RJ45RegisteredJack45网络数据传输接头
1
DB32/T3845—2020
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
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
VODVideoonDemand视频点播
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基于IP的语音传输
4概述
HINOC是利用有线电视网同轴电缆,实现高性能双向信息传输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HINOC系统
由HINOC网桥(HB)和HINOC调制解调器(HM)构成,典型网络覆盖距离不超过100米,逻辑拓扑采
用点到多点结构。
省内采用PON+HINOC组网方案,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业务/管理系统、城干网、光分配网
与同轴分配网等部分。城干网与光分配网负责业务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的多种数据转发与传输,光分配
网选用无源光纤网络(PON)结构,PON可以根据网络带宽需求选用EPON、10GEPON等。最终的光节
点位于楼头或楼道,HB设备位于楼头或楼道内的光节点,向上与光分配网连接,向下与同轴电缆分配
网连接。HM设备位于用户户内,负责同轴电缆网与用户终端业务设备或无线网络设备的对接。同轴电
缆分配网络中有一级或多级分支器(或分配器)相连接。
图1HINOC系统架构图
5总体要求
从电缆宽带接入网络承载业务的技术特性来说,可以按照带宽、时延、抖动以及丢包等业务传输特
性需求来区分不同的业务类型。HINOC系统要求网络提供双向支持,应支持以下业务:
1)保证下行带宽的实时业务
保证较高的下行带宽和较低的传输时延及抖动。如基于IP的组播、点播视频等业务。
2)保证上下行带宽的实时业务
2
DB32/T3845—2020
保证较高的上下行带宽和非常低的传输时延及抖动。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业务。
3)保证下行带宽的非实时业务
保证较高的下行带宽,对传输时延及抖动要求低。如大带宽的FTP、VPN等业务。
4)保证上下行带宽的非实时业务
保证较高的上下行带宽,对传输时延及抖动要求低。如基于P2P技术的文件下载等业务。
5)尽力而为业务
用户通过竞争请求获取系统剩余带宽,网络尽最大努力来传输业务。如互联网访问、邮件收发、文
件下载等业务。
6组网要求
6.1典型应用场景
本节针对典型的网络状况,说明如何利用HINOC技术提升网络容量。省内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低频EOC网络改造、C-DOCSIS网络改造。
6.1.1低频EOC网络改造
原低频EOC网络采用HINOC技术改造后的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主要的网络改造包括:
1)光节点:在原低频EoC设备下方部署HB设备。如原网络光节点覆盖用户较多,需光节点下移,
覆盖64户用户以内。
2)用户侧:增加HM设备或将原低频EoC设备替换为HM设备。
3)网络演进方案:过渡期内,HINOC可以与原低频EoC网络共存,低频EoC承载互动电视业务和
存量低带宽上网业务,HINOC承载新增上网业务和存量带宽的升级业务。后期,待网络扩容改造完成
后,可以移除光节点处的原低频EoC设备,将数字电视光接收机直接连接到HB设备的同轴数字电视信
号输入口。后期扩容仅需增加HB头端模块或替换为信道捆绑的HB设备,无需更换HM设备。
图2低频EoC网络改造后拓扑
6.1.2C-DOCSIS网络改造
原C-DOCSIS网络采用HINOC技术改造后的网络拓扑如图3所示。主要的网络改造包括:
1)汇聚点:在楼栋汇聚点部署HB设备,确保覆盖64户用户以内。
3
DB32/T3845—2020
2)用户侧:增加HM设备或将原C-DOCSIS设备替换为HM设备。
3)网络演进方案:过渡期内,HINOC可以与原低频EoC网络共存,C-DOCSIS承载互动电视业务和存量
低带宽上网业务,HINOC承载新增上网业务和存量带宽的升级业务。后期,待网络扩容改造完成后,
可以移除光节点处的C-DOCSIS设备,将数字电视光接收机直接连接到HB设备的同轴数字电视信号输入
口。后期扩容仅需增加HB头端模块或替换为信道捆绑的HB设备,无需更换HM设备。
图3C-DOCSIS网络改造后拓扑
6.2用户带宽规划
根据户均带宽的规划需求,HINOC的典型组网模式可以分为基础带宽模式和高带宽模式。
户均可获得带宽的计算方式如下:
户均带宽=HINOC网络容量/(覆盖户数*用户开通率*业务并发率)
6.2.1基础带宽模式
基础带宽模式用于户均带宽为50Mbps~200Mbps的场景。
楼头或楼道光节点处采用单信道的HB设备,建议覆盖16~48户。
6.2.2高带宽模式
高带宽模式用于户均带宽为200Mbps~1000Mbps的场景。
楼道光节点处采用多信道绑定的HB设备,建议覆盖8~16户。
7管理要求
7.1基本要求
必须支持B/S架构,可选支持C/S架构;
支持拓扑管理;
对接入网络设备无license使用限制;
具备分级分区、分权分域管理能力;
支持对HINOC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及安全管理;
支持以区域为单位的多线程轮询;
支持局端、终端设备上线手动及自动发现机制。
4
DB32/T3845—2020
7.2网管接口
支持通过SNMP进行设备的远程管理;
支持通过WEB和CLI命令进行设备的本地管理。
7.3配置管理
支持射频参数配置,如中心频率、输出电平等;
支持VLAN配置,如VLAN的添加与删除、端口的VLAN模式等;
支持QoS配置,如业务流分类、标记及优先级保证等;
支持对HM设备的端口配置,如端口权限、限速等;
支持DBA配置,如HM设备的DBA参数、上下行带宽比例等;
支持设备的远程重启,重启时间应小于1分钟;
支持预配置,当HM设备上线后自动下发用户和业务信息;
支持对HM设备的批量配置;
支持软件在线升级;
所有配置操作应记录到日志文件,并支持检索。
7.4故障告警
支持环路故障告警;
支持HM设备丢包告警;
支持链路异常告警,如物理层速率异常、链损过大、SNR劣化等。
7.5性能管理
支持基本信息采集,如设备类型、软硬件版本、接口类型与数量等;
支持收发包统计;
支持用户设备MAC地址查询;
支持射频信道特征监测,包括:链路衰减、SNR、传输速率、信道信息等;
支持终端上、下行射频频谱采集功能;
支持HB设备温度检测功能;
支持HB设备在线时长检测功能;
支持MAC地址查询;
支持环路告警与记录;
支持用户业务模板个性化配置。
7.6安全管理
支持HM设备准入控制,如黑名单与白名单配置等;
支持同一HB设备下,不同HM设备之间的相互隔离;
支持HM设备交换端口的隔离。
8HB设备要求
8.1设备类型
局端HB设备包括野外型和室内型。野外型HB设备适合于在露天场所部署,室内型HB设备适
5
DB32/T3845—2020
合于在楼道/室内环境部署。
8.2接口类型
HB设备上联接口为GE端口,接口类型为RJ45。下联接口为RF接口,接口类型为公制F母头,
应具备2进2出的射频接口。
8.3指示灯
设备应至少具有3组指示灯,分别反应电源的工作状态(上电、掉电)、以太网口状态(连接、无
连接、有数据发送)、射频接口状态(连接、无连接、有数据发送)。
8.4工作环境
设备在以下环境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野外型:温度:-25℃-+65℃;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符合GB/T4208-2017标准中的IP67
防护等级。
室内型:温度:-5℃-+45℃;相对湿度:10%-90%,非凝结。
其他环境适应性要求应符合GB/T11318.1-1996中4.3的有关规定。
8.5物理层性能要求
表1设备的射频指标要求
序号项目频率范围性能参数
1HINOC工作频第一信道968-1096MHz(中心频点:1032MHz)
支持邻频信道绑定
段第二信道1100-1228MHz(中心频点:1164MHz)
2CATV工作频段(87-860MHz)≥16dB
反射损耗
HINOC工作频段≥12dB
3插入损耗CATV工作频段(87-860MHz)≤2.5dB
4带内平坦度HINOC工作频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传承责任状3篇
- 新版个人银行借款合同3篇
- 地铁站绿化施工合同协议书
- 汽车零部件仓储租赁协议
- 企业旅游贷款还款协议
- 药品生产厂供配电工程合同
- 城市绿化带级配碎石施工协议
- 垃圾处理场防水工程承包协议
- 外墙钢结构施工安全合同
- 韩式料理店吊顶施工合同
- 酒店前台消防安全培训
-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期末复习提升卷】浙教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综合训练试卷1(解析版)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PDCA血液透析水循环案例汇报
- 岩石钻机施工方案
-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光明乳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贵阳市小河区四上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京社区食堂招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