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初唐)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0B/wKhkGWYyK5KADkPLAAGcdew9myE893.jpg)
![唐诗(初唐)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0B/wKhkGWYyK5KADkPLAAGcdew9myE8932.jpg)
![唐诗(初唐)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0B/wKhkGWYyK5KADkPLAAGcdew9myE8933.jpg)
![唐诗(初唐)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0B/wKhkGWYyK5KADkPLAAGcdew9myE8934.jpg)
![唐诗(初唐)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1D/0B/wKhkGWYyK5KADkPLAAGcdew9myE89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神初振的1/32一、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时期,文学样式发展到达颠峰2/32二、唐诗发展过程“风神初振”初唐诗“初唐四杰”—声律风骨兼备盛唐诗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等—创新求变中唐诗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贺等—诗国余晖中晚唐诗“小李杜”3/32三、诗歌学习注意点(高考常见考查方式):1、诗歌类别(内容、感情上):(1)送别诗:A、依依不舍离别之情:如《送元二使安西》B、离别之后思念:如《雨霖铃》C、离别时嘱咐、祝福、鼓舞如《别董大》4/32(2)怀古诗:A、对古人缅怀B、对昔盛今衰感叹C、追慕古人,抒发壮志情感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登幽州台歌》
5/32(3)战争诗:A、建功立业愿望B、战争残酷,抒发对战争厌恶C、对和平安宁生活向往(4)思乡诗:对故乡思念,对亲人牵挂(5)借景抒情、托物言志:A、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伤感B、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品质C、经过景物寄寓美好志向、愿望D、经过外物表示高洁品质6/322.内容:诗句了解、形象分析、意境概括、主题提炼、事物特征概括感情基调概括轻松、沉重、愉快、悲伤、欢欣、痛苦、伤感、豁达、消沉、主动向上等作者态度陈说赞同、反对、褒扬、贬斥、同情、愤恨人物活动陈说所包括人物是主动者还是被动者、动作发出者是个体还是群体7/323.语言:语言特色和表示效果平白、平易、凝重、质朴无华、古朴清新、热情奔放、沉郁顿挫、清新飘逸、词采华丽、清丽典雅、清新朴拙、生动、形象、含蓄、耐人寻味、含义隽永等。
8/324.表示技巧:表示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叙议结合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大、对偶、排比、衬托、重复、顶真、回环、设问、反问、双关、对比、通感等典故利用直用、化用、活用;正用、反用9/3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结合、褒贬结合、白描、细描、直抒胸臆、曲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行文构思照应、呼应、卒章显志格调特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婉约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等10/32“风神初振”初唐诗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不论从形式还是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诗歌即使是以绮靡婉媚诗风为主,但伴随“四杰”为代表中下层文士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气息。所以,这是一个诗歌发展迟缓但又孕育着高潮时期。11/32《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含有悲剧性格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怀才不遇,他不平,他忧愤,他心底波澜。
12/32陈子昂(约659~700)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集》。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诗风,恢复《诗经》“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是《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是唐诗革新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13/32《春夜别友人》鉴赏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本诗是一首什么类别诗?表示什么情感?2、诗中用到了哪些意象?3、空间上有何转换?离别诗,后会难期,离人间隐隐忧愁14/32空间:离堂华筵(室内)别路山川(户外)洛阳古道(遥想)景色:银烛青烟明月高树悠悠古道金樽绮筵长河晓天诗人依据离别时间次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转换,景色伴随空间而改变,情感伴随景色改变而逐步加深。15/32(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场景,句中“吐”“对”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神情?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青烟出神神情。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勉强相慰话了。16/32(2)简明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表示效果。
精于练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树阴遮住了西沉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心绪。
17/32(3)整首诗感情怎样?情感:相对无言时光催人悠悠离情离情缠绵难舍难分此会何年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愫。而要到达这么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情思。
18/3219/32
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0/32首联: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利用“随立随扫”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感觉。表达全诗主题。21/32颔联: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云,西山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云,写出了滕王阁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雨,写出了滕王阁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22/32颈联:“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有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马上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感叹,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示了紧凑情绪。23/32尾联:最终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24/32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有何效果?
25/32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伎俩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惯用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26/32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何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感情。27/32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8/32六.赏析全诗:来犯,出征,围城,苦战㈠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29/32作者描述这几个片段利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30/32来犯夸大军情紧急出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历史遗迹保护装修合同增项条款
- 2025年度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管理人员聘用合同
- 2024交通安全的总结范文(30篇)
- 2024-2025学年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2025年典型国际铁路运输合同
- 2025年中介居间合同示例
- 2025年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共建协议
- 2025年住宅按揭贷款协议书样本
- 2025年停车场地合同模板
- 2025年涡轮螺桨发动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GB/T 23791-2009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
- 高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六篇
-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PPT
- 3d3s基本操作命令教程课件分析
- 河南大学版(2020)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考试测试题库含答案
- 《控轧控冷》课件
- KET词汇表(英文中文完整版)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Section B Learning about Language(教案)
- 绿色卡通风食堂食品安全培训PPT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口算天天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