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内科学
总学时:120学时(理论100学时,见习20学时)
开课单位:内科教研室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
推荐教材:《内科学》,马家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
参考书:《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六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内科疾病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各脏器疾病并阐明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原则的一门课程。它是临
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又与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在社区医
疗、卫生、保健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内科学的内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内分泌、
风湿、理化因素、神经和精神等系统的疾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其学习目的是通过教学、
实践使学生获得各系统器官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诊疗技术,能对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初步诊断和
治疗,为临床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绪论(1学时)
目的和要求
1、认识内科学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2、熟悉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
3、了解内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
讲授内容和要点
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特点。
2、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
3、学习内科学的要求和方法。
4、内科学的新进展。
(1)疾病的病因和发展机制方面。
(2)疾病的检查利诊断技术方面。
(3)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
复习思考题
1、你怎么理解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课程?
2、内科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共计18学时)
第二章慢性支气管炎(3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包括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概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
喘息为特征,病情持续发展可导致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着重指出其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的
重要意义。
[病因和发病机理]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因为机体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引起,着重说明机体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病理]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变化特征。
[临床表现]
1、症状,重点阐述咳、痰、喘、炎四大症状。
2、体征可闻及干湿罗音,后期可出现气道阻塞表现。
3、临床分型、分期。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紊乱及(或)肺气肿的X线征象。
2、肺功能检查,早期常无异常,后期可出现气道阻塞表现。
3、实验室检查,急性发作期细菌学及血液的检查对确定发作原因和选择抗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国家制订的诊断标准,并注意排除心、肺其他慢性疾病后,才能建立诊断。
2、鉴别诊断,着重阐述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
扩张与支气管肺癌的鉴别。
[治疗]
不同的病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为主,一般常用抗菌药物或视感染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药物。
(2)祛痰、止咳。
(3)解痉、平喘。
(4)中医中药。
(~)缓解期的治疗,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为主。
(1)耐寒锻炼等。
(2)免疫治疗。
[预后]指出慢性支气管炎如能及早清除发病因素如戒烟、防尘等,并积极治疗,预后是好的。如不能
坚持治疗,发病因素持续存在,迁延不愈,或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病变不断发展,则预后较差.
[预防]
1.戒烟。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3.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4.注意口腔卫生,保护上呼吸道防御功能。
5.对缓解期病人,给予防止复发的治疗。
教学方法:
1.讲课。
2.多媒体教学(包括肺功能资料)
第三章阻塞性肺气肿
教学目的
1.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与治疗。
2.熟悉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理。
3.熟悉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分行。
教学内容
[概述]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腔扩大并有气腔破坏的病理状态,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最常见并发
O
[蒲因和发病机制]指出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与气道阻塞、气道塌
陷、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以及肺泡毛细血管床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是肺动脉高血
压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有呼吸哀竭和右心哀竭。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类型]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临床。X线检查和病理生理特征。
[并发症]肺部急性感染、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史结合肺气肿的特征和辅助检查。
[治疗]主要为肺康复锻炼和并发症的的处理。包括(1)药物治疗(2)呼吸锻炼(3)呼吸肌锻炼
(4)家庭氧疗(5)物理治疗。
[预后]取决与病情严重程度(包括肺功能)和有关并发症。
[预防]参见慢性支气管炎。
教学方法
1.讲课。
2.多媒体教学。
3.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线胸片、肺功能)。
第四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
1、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急性加重期的具体治疗措施
2、熟悉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着重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
3、了解本病是以肺功能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概述]定义、概况、发病率、年龄、病程、研究进展。
[病因]肺、支气管病变,胸廓运动障碍,肺血管疾病。
[发病机制和病理]
一、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
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的原因。
二、对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可有右心衰竭、心律失常。
[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平衡失调与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
血。
[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血液检查的价值。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X线检查、心电图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与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鉴别的要点。
[箔疗]
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见“呼吸哀竭”)与其他心脏病心里
衰竭治疗的异同点,控制心律失常(见“心律失常”)。
缓解期的治疗略述。
[教学方法]
(--)结合幻灯,投影、挂图及X胸片进行课堂讲授。
(-)用典型病理示教与讨论。
复习思考题
试述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五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并发症等。
2.掌握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和重度哮喘的治疗。
3.熟悉本病的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概述]本病以起病到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病因和发病机理]速发型和迟发型哮喘反应的发生机理。
[症状]
1.外源性哮喘的表现。
2.内源性哮喘的表现。
3.混合性哮喘的表现。
4.哮喘重度发作,强调引起的原因。
[体征]支气管哮喘的体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症状、体征、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进行病情分度。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作
诊断,必要时做支气管扩张试验和气道反映性测定。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心源性哮喘。
2.喘息型支气管炎,伴发肺气肿。
3.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气胸等。
[防治]
1.消除病因。
2.控制发作。
(1)止喘药作用机理,拟肾上腺素类药物、茶碱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胆碱类药物。
(2)根据病情分度处理。
(3)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
(4)缓解期处理锻炼身体;祛除诱因;吸入皮质激素;脱敏疗法;色甘酸二钠和酮替芬等。
[预后]坚持缓期处理,可减轻发作或痊愈。诱发哮喘因素持续存在,可使哮喘反复发作加重,有合并
症预后较差。
教学方法
1.讲课。
2.示教典型病历,重点讨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等,特别强调重度哮喘的处理原
则。
第六章支气管扩张症(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咯血的处理原则
2.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概述
介绍定义及起病的年龄特点。
(2)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强调肺组织感染、支气管阻塞及好发部位。
临床表现:重点讲解
症状: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及干性支气管扩张的特点。
体征:湿性罗音、杵状指(趾)。
诊断及鉴别诊断:详细介绍
诊断:根据咳嗽、咳痰及咯血病史,结合X线特点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慢支、肺脓肿、肺结核及先天性肺囊肿。
实验室及X线检查
(1)痰细菌学检查
(2)高分辨肺CT(HRCT)和支气管碘油造影。
治疗:强调控制感染及掌握咯血的处理原则。
[教学方法]典型病例示教、典型肺CT和支气管碘油造影X线片。
第七章呼吸哀竭(2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2.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熟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教学内容]
[概述]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
变的临床综合症。急性呼吸衰竭机体常未来及代偿;慢性呼吸衰竭较常见,可为代偿性或失代偿性。本
节主要讨论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和分类](1)支气管-肺疾患;(2)神经肌肉疾患;(3)胸廓疾患;(4)其他病因。呼
吸衰竭常同时伴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也可以缺氧为主,伴有轻度或没有二氧化碳潴留。中枢性和周
围性呼吸哀竭,急性和慢性呼吸哀竭。
[发病原理](1)肺泡通气不足;(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3)弥散功能障碍;(4)氧耗量
增力u°
[病近生理](1)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血液系统、细胞代谢和电解质
平衡等的影响;二氧化碳潴留对这些生命器官以及酸碱平衡等的影响。
[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2)紫绢;(3)精神、神经症状;(4)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等的改变。
[诊断]血气分析项目(主要是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和剩余碱)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
[治疗](1)氧疗:指征、方法和有关事项;(2)改善通气;祛痰平喘;呼吸兴奋剂;气管切开和
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3)控制感染;正确使用抗生素;(4)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主要
是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原理;(5)脱水剂、利尿剂和强心剂的使用;(6)肾上
腺皮质激素;(7)全身支持治疗;(8)休克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处理。
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概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先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属于急性呼吸哀。
[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休克和损伤等等病因所致全身性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急性肺损伤,
造成肺毛细血通透性增加,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水肿和肺泡陷闭。
[病理生理]肺功能残气量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静脉血分流加和弥散功能障碍,肺顺应性降低
和呼吸功增加。一般只有严重的低氧血症,晚期可发生高二氧化碳血症。
[临床表现]症状为进行性呼吸窘迫和紫纣等。早期可无体征,后期可闻及水泡音和管状呼吸音。
[辅助检查]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多。继而可出现斑片状阴影,并合并成大片阴影。
[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往无慢性肺部疾患,存在引起ARDS的病因,出现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X
现胸片两肺斑片状阴影。应于心源性肺水肿和支气管肺炎鉴别。
[治疗](1)原发病治疗;(2)氧疗;(3)机械通气和呼吸末正压通气;(4)控制进水量;
(5)糖皮质激素;(6)营养支持。
教学方法:
1.讲课。
2.多媒体教学。
3.示教典型病例。分析呼吸衰竭时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和病理生理改变,观察慢性呼吸衰竭病人临
床表现。随访治疗效果。
第八章肺炎(2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肺炎球菌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百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3.了解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军团菌、厌氧菌、念珠菌和曲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
象和治疗特点。
教学内容:
[概述]肺炎的临床分类,指出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细菌性肺炎为多见,而以肺炎球菌肺炎为代表重
点讨论。介绍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提出革兰染色阴性菌感染,非细菌性肺炎以支原体为代
表。
1.肺炎球菌肺炎
[病因和发病机理]说明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机体的抵抗力和诱发因素。
[病理和病理生理]肺炎球菌不损害肺泡结构,引起肺泡内的浆液和细胞浸润的实变。消散后肺泡结构
完全恢复正常。病变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
[临床表现]
1.典型的临床表现。
2.严重中毒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以及末梢循环衰竭症状。
3.典型实变体征不多见。
[辅助检查]重点介绍胸部X线片表现。
[并发症]早期表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发症已不多见。主要有急性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和消散
延缓,机化性肺炎。感染性休克为严重并发症。
[诊断]症状、体征、粒细胞增多,痰(和血)细菌培养和X线检查等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与其他细菌性肺炎相鉴别。
2.与胸膜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相鉴别。
[治疗]1.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近年有明显上升。国内仍可以收先选用,青霉素治疗应用时强调药
敏试验。青霉素过敏或无效时可用第一代头抱或万古霉素。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3.葡萄球菌肺炎
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病原理、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肺炎支原体肺炎
说明非典型性肺炎是从笼统的病因到具体鉴定为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支原体生物特性,病理特点、临床
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方法:
1.讲课。
2.典型病历示教(包括典型X片胸片)
第九章肺脓肿(I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3.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教学内容]
1.概述
概念,说明化脓性肺炎中心坏死、排空形成脓肿。
2.病因和发病原理:一般讲解
多为几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性。阐述感染途径及口腔感染、手术、昏迷等病诱
因及吸入性肺脓肿、血源性、继发性、阿米巴性肺脓肿的发病机制。
3.病理一般讲解病理变化及演变期,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重点讲解
症状、肺实变体征、空洞体征、杵状指、并发症大咯血、脓胸等。
5.实验室检查:
(1)一般讲解痰特点,细菌培养、血沉和支气管镜检查。
(2)重点讲解X线检查的特点
6.诊断和鉴别重点讲解
(1)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症状、血像及X线胸片、综合诊断并不因难。
(2)鉴别诊断应与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肺癌合并肺脓肿等相鉴别。
7.治疗:一般讲解
抗菌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强调早期、足量、疗程较长的重要性,抗菌素的针对性、体位引流的重要
性。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8.预后和预防:一般讲解
(1)预后早期诊断、早期彻底治疗对预后极为重要。
(2)预防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诱因、加强护理。
[教学方法]
利用幻灯片、多媒体、CAI课件等理论讲解,典型病例讨论。
课间实习,病例示教,实际病例讨论。
第十章肺结核(3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瘗药物的正确使
用,大咯血的处理。
2.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及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杆菌的检查方法,防雷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
验,卡介菌接种。
教学内容:
[概述]建国以来结核病防治成效各地发展不平衡,尚待进一步努力以控制和消灭结核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结核杆菌,类型、生物特性(生长速度、原始耐药和继发耐药)、兼及非典型分枝杆菌。
2.感染途径,呼吸道为主。
3.人体反应性,免疫力和变态反应,初感染和再感染。
[病理]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变质)及其转归,非结核传播途径。
[肺结核病变过程及常见类型]结核杆菌感染、发病、Koch现象、原发结核和继发结核。分述原发型肺
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及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全身,呼吸道)和体征,应注意部分病例无症状或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检查方法、结核菌素剂量、阳性和阴性反应的意义。
2.痰结核检查。
3.X线胸部透视、平片、体层摄影的价值。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结核病灶在X线胸片上的征象特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分型按临床表现,病灶性质,是否排菌,确定其活动性。诊断的表达方法。鉴
别诊断,应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等相鉴别。
[并发症]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可并发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继发性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结核性脓
胸、支气管扩张等。
[治疗]抗结核药物适应症:各型活动性肺结核。
1.化疗原则,化疗效果与病灶性质的关系;联合用药;选用敏感药物;坚持按计划有规律的用药;间歇
疗法两阶段用药、督导用药和短程疗法。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
2.抗结核药物介绍,主要介绍异烟册、利福平、毗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和对氨基水杨酸。
3.初治和复治的方案。
4.对症处理中毒症状及大咯血的处理。
[预防]强调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意义。本病病因明确,预防有措施,治有办法,关键是在党的领导下建
立和健全防治机构,种好卡介苗,早期发现并彻底治疗病人。
1.流行病学调查指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
2.防治措施:(1)防治系统和卫生宣教。(2)早期发现。(3)登记管理。(4)彻底治疗,门
诊或住院治疗,强调DOTS(DirectiveObserveTreameat-Short)的重要性。(5)接种卡介苗疫苗,
接种对象和方法,反应、效果、复种及注意事项。(6)药物预防。
教学方法:
L讲课。彳更用图表,如各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常用抗结核药物比较表。
2.通过典型病例示教和讨论,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培养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核病的本领,提高独
立制定防治方案的能力。
第十一章自发性气胸(自学)
第十二章弥散性肺间质疾病(2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弥散性肺间质疾病分类和诊断方法。
2.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内容:
[概述]弥散性肺间质性疾病是一组侵犯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的疾病,有近百种,大多数原因不清,
发病机制不详。
[发病机制]肺实质细胞受某种致病因素的作用,通过炎性和免疫细胞的间接作用发生急性肺泡炎,并
进而引起肺纤维化。
[分类]按已知病因或病因未名分为两类。也可以按肺泡炎症和免疫细胞比例不同分为两型,即巨噬细
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诊断方法]
1.胸部:X线或CT摄片。
2.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效应细胞总数和比例,生化和免疫成分测定等。
4.经纤支镜肺活检和开胸活检。
5.其他:如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67铁核素扫描等。
附:特发性肺纤维化
[概述]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弥散性间质纤维化,有急性型和慢性型,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1.隐匿性进行性呼吸困难为首要症状。
2.两肺底吸气期velcro罗音、杵状指和紫绢。
3.胸片示两中下肺野弥散性网状或结节状隐.
4.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治疗]
1.急性病例糖皮质激素治疗。
2.肺纤维化患者吸氧,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教学方法:
1.讲课。
2.典型病例示教(包括X线片和肺功能资料)。
第十三章肺栓塞(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熟悉肺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了解肺栓塞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概述:肺栓塞、肺血栓栓塞及肺梗塞的定义;肺栓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及时诊治可以减少死亡率。
病因及发病机制:详述肺栓塞的诱发因素;危险因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病理及病理生理:一般讲述
临床表现:重点讲解
症状:多种多样,三联征等
体征:P,Az伴分裂,三尖瓣收缩期杂音等
深静脉血栓征体征
辅助检查
一般检查:灰聚体(详述);X线(详述);血气分析(详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管超声。
特殊检查:
①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下肢静脉造影或显像(详述);
②螺旋CT(三维3DCTPA)电子束CT造影(替代金标准趋势)(详述)
③核磁共振成像(介绍)
④肺动脉造影(金标准)
⑤下肢静脉造影
治疗:
一般治疗
抗凝治疗(详述)
溶栓治疗(详述)
手术治疗(介绍)
病因治疗(介绍)
[教学方法]
1.结合幻灯片、多媒体展示通灌扫描CTPA等诊断指标;
2.课间实习,病例示教,实际病例讨论。
第十四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自学)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1学时)
第二章心力衰竭(3学时)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心力哀竭的病因、病理生理和急性心力哀竭的抢救措施。
三、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和预后。
【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
二、详细讲解病因和病理生理
(一)病因
1.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负荷过度。
2.心力衰竭的诱因。
(-)病理生理
1.Frank-Starling机制。
2.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3.心肌损害和心肌重塑。
三、一般讲解临床分型
1.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
2.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3.低排血量型和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
4.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5.无症状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
一、重点讲解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1.症状: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症状,呼吸困难的类型和特点,咳嗽、咳痰和咯血。心排血量降低为主的
症状,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泌尿系统症状。
2.体征:一般体征,心脏体征和肺部体征。
(二)右心衰竭
1症状;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症状。
2.体征:心脏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胸水和腹水等。
(三)全心衰竭
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二、一般讲解实验室检查和心功能测定
实验室检查
常规化验检查。
心电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X线检查。
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测
常用方法
常用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三、详细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和心原性水肿特点,作出诊断。
2.基本心脏病的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诊断及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标准,Forrester泵衰竭分
型,Killip分级标准。
(-)鉴别诊断
1,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与肺部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鉴别。
2.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肿,腹水与肾性水肿、心包疾患和肝硬化所引起者的鉴别。
四、重点讲解治疗
概述治疗原则、治疗目的和策略
(二)治疗方法
1.去除基本病因诱发因素。
2.减轻心脏负荷:
休息和镇静剂的应用,
控制钠盐摄入,
水份的摄入,
利尿剂的应用,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3.增加心排血量:
1)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适应证,不宜应用的情况,制剂的选择,洋地黄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及其治
疗。
2)非强心鼠类正性肌力药的应用:13—受体激动剂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13—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6.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为主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7.难治性心力衰竭: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判定,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五、一般讲解预后
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血流动力学参数,生化指标和电生理因素。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讲授急性左心衰竭
一、详细讲解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常见病因。
2.心排血量急剧、显著降低和肺静脉压显著升高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在血流动力学变化上的不同。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
2.体征。
3.胸部
X线表现。
二、一般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2.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
二、重点讲解治疗
1,抢救措施。
2.确定并治疗诱因。
3.基本病因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方法】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穿插典型病例介绍和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实习课结合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的典型病例,及急重症病例见习,加深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
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的掌握。
【实习内容】
一、分别结合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典型病例,加深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的掌
握。
二、通过急重病例见习,增强对急性心力衰竭的了解。
第三章心律失常(2学时)
【目的要求】
一、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药物治疗原则
二、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发生机制和非药物治疗
【教学内容】
-、重点讲授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药物治疗原则。
二、详细介绍常见心律失常的人工心脏起博器、电复律的适应证,快速性的心导管消蚀治疗的适应证。
第一节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
一、一般讲解病因与诱因心律失常的分类
病因与诱因
某些生理情况。
器质性心脏病。
非心源性疾病。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理化因素的作用与中毒。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1.快速性心律失常。
2.缓慢性心律失常。
3.快速性伴缓慢性心律失常。
二、详细讲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心脏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激动异常。
异位激动异常。
触发性激动异常。
心脏激动传导异常
折返机制。
传导阻滞。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物
详细讲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1.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4类)。
2.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
二、重点讲解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1.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
2.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
三、一般讲解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第三节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重点讲解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的类型
心脏电复律的适应征和禁忌征
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
二、详细讲解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三、一般讲解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外科手术治疗
第四节快速性心律失常
一、详细讲解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一般讲解心电图特点
三、重点讲解各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第五节缓慢心律失常
一、详细讲解病因和临床表现
二、一般讲解心电图特点
三、重点讲解各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实际心电图等辅助资料以及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实习课典型病例示教、观看VCD录像及参观射频消融手术等方法,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掌握。
[实习内容]
通过对各种类型快速性及慢速性心律失常的见习,初步掌握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特征,了解治疗。
第四章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和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及治疗(自学)
第五章原发性高血压(3学时)
【目的要求】
一、掌握血压的判别标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临床类型和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教学内容】
一、一般讲解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病因
遗传和基因因素。
环境因素。
发病机制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内皮细胞方能受损。
胰岛素抵抗。
(三)病理解剖
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的病变和左室的肥厚,随着病程进展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不图程度结构和功
能的改变。
二、详细讲解临床特点
(一)血压变化。
(二)症状。
(三)合并症的表现。
三、一般讲解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血压的测量
诊所偶测血压。
自测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尿液检查
血生化检查
X线胸片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眼底检查
四、重点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和分类。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鉴别诊断:
肾实质性疾病。
嗜倍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血管性高血压。
药源性高血压。
五、重点讲解治疗
高血压病患者的评估和监测程序
降压的目标
非药物治疗
初始降压药物的选择,个体化原则
降压药物的应用
利尿剂。
B一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受体阻滞剂。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的意义。
利尿剂为基础的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钙拮抗剂为基础的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
高血压危象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实习课通过典型病例的见习,加强对高血压分期、临床类型、并发症及治疗原则的掌握。
【实习内容】
-、通过病史采集、流行病学特点、血压的判别和动态血压监测,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在典型病例的见习过程中,围绕高血压分期、临床类型、并发症和治疗原则深入讨论。
第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学时)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二、熟悉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了解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介入性治疗新技术。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二)发病机制
1.脂肪浸润学说。
2.损伤反应学说。
(三)临床表现
无症状其或隐匿期。
缺血期。
坏死期。
纤维化期。
二、一般讲解病理解剖
1.动脉粥样硬化时出现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三种类型的变化。
2.粥样硬化斑块进程分为六期。
三、•般讲解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
1.血管内超声显像和血管镜检查是最新的检查方法。
2.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是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
3预后随病变部位、程度、血管狭窄发展速度、受累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
四、详细讲解防治
首先应积极做好一级预防。
(-)一般防治措施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2.合理的膳食。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5.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6.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一些疾病。
(-)药物治疗
1.扩张血管药物。
2.调节血脂药物。
3.抗血小板药物。
4.溶血栓和抗凝药。
(三)手术治疗
1.对狭窄或闭塞血管的外科血管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术。
2.经血管腔的介入性治疗。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法教学,典型病例学生讨论。
2.实习课通过借助冠心病实习课典型病例的见习进行。
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要求】
-、掌握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稳定型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和治疗。
三、了解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1.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减少的因素:冠状循环的储备力量降低,冠状动脉痉挛,循环血流量突然减少,
严重贫血致血液携氧量不足。
2.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决定因素.
3.疼痛产生的机理。
二、一般讲解病理和病理生理
心肌缺血缺氧时的代谢与生化改变
1.心肌的缺氧代谢及其对能量产生的影响。
2.肌细胞离子通道的改变及其对心肌收缩性和电生理活动的影响。
(~)电生理改变。
三、重点讲解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性胸痛的特点(部位、性质、诱因和持续时间)。
2.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体征。
四、详细讲解辅助检查
(一)心电图
1.静息忖心电图。
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3.心电图负荷试验。
4.心电图连续监测。
(二)超声心电图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1.201T1-心肌显像或兼作负荷试验。
2.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
心导管检查
临床意义和主要指征。
(五)血管内超声和冠脉内多普勒血流标记。
五、重点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
所致的心绞痛,•般即可建立诊断,如不能确诊可加作其他检查。
(-)心绞痛严重度的分级
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分类分为四级。
(三)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官能症。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肋间神经痛。
六、详细讲解治疗
主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一般治疗
(二)药物治疗
1,硝酸酯制剂。
2.B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4.抗血小板药物。
(三)介入治疗
(四)外科治疗
运动锻炼疗法
【教学方法】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图像资料-,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
方法。
实习课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一、通过不同类型心绞痛的见习,熟练掌握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和防治措施。
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分析,加深对新医疗技术的了解。
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不稳定型冠心病的辅助检查、治疗。
三、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一般讲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
1.斑块破裂和糜烂。
2.炎症。
3.血栓形成。
4.血管收缩。
二、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1,症状:发作性胸痛的特点(部位、性质、诱因和持续时间)。
2.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体征。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详细讲解辅助检查
(一)心电图。
(二)连续心电监护。
(三)冠状动脉造影。
(四)其它检查。
四、详细讲解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药物治疗
1.硝酸酯制剂。
2.B受体阻滞剂。
3,钙通道阻滞剂。
4.抗血栓药物。
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1.经导管介入治疗
2.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图像资料,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
学方法。
2.实习课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一、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见习,熟练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分析,加深对新医疗技术的了解。
第四节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发病机制、并发症和预防。
三、了解病理、病理生理和预后。
【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一般讲解发病机制
1.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使冠状动脉供血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的诱发因素。
二、一般讲解病理和病理生理
(一)病理
1.冠状动脉病变:常见的血管闭塞处与相应的心肌梗死对应部位。
2.心肌病变:有Q波与无Q波的心肌梗死、心肌破裂、室壁膨胀瘤和愈合性心肌梗塞。
(-)病理生理
1.左心室功能。
2.心室重建。
三、重点讲解临床表现
(-)诱发因素
(二)先兆
(三)症状
1.疼痛:与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性质的同异。
2.全身症状。
3.肠道症状。
4.心律失常:以24小时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5.低血压和休克: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休克主要是心原性休克的表现。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室衰竭。
(四)体征
心脏体征、血压及其他体征。
四、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脏破裂。
栓塞。
心室蔽胀瘤。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五、详细讲解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动态性改变、心肌梗塞定位和确定范围。
2.心向量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较敏感,但不具特异性。
3.放射性核素检查。
4.超声心动图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久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CPK-MB和
LDH1,诊断的特异性最高;血和尿肌红蛋白增高、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但对不典型表
现者短期内应进行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醐测定,并动态观察以确定诊断。
2.鉴别诊断: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和主动脉夹层。
五、重点讲解治疗
概述治疗原则。
(-)监护和一般治疗
1.休息
2.吸氧。
3.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血流动力学;血清心肌酶学等。
4.护理。
5.解除疼痛
吗啡、哌替咤、可待因或罂粟碱、硝酸酯制剂和中药制剂。
(二)再灌注治疗
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1,溶栓药物:尿激酶溶栓方法、注意事项,血栓溶解的直接判断方法和间接判断指标。
2.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3.外科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手术。
(三)消除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室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室上
性快速心律失常。
(四)控制休克
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血管扩张剂等。
(五)治疗心力衰竭
主要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梗塞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有右室梗死者应慎用利
尿剂。
(六)其他治疗
1•促进心肌代谢药物。
2.极化液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酊或淀粉代血浆等。
3.转换酶抑制剂。
4.抗凝疗法:禁忌症和具体方法。
5.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七)恢复期的处理
(A)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九)无Q波心肌梗死的处理
六、一般讲解预后和预防
1,预后与梗死范围大小、侧支循环严重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2.主要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电图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图像资料,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
学方法。
2.实习熊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一、针对心肌梗死典型病例,结合病史、心电图特征性与动态性变化和血清心肌的学特点,加深对临床
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掌握,以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监护程序、抢救措施和并发症的了解。
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加深对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方法的了解。
第七章心脏瓣膜病(2学时)
第一节二尖瓣狭窄
【目的要求】
-、掌握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病理生理、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三、了解预后和介入性治疗新技术。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病因和病理、病理生理
(一)病因和病理
1.几乎均为风湿性,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峡炎史。
2.病理改变为瓣叶纤维化、增厚、僵硬和钙化;交界处或瓣叶游离缘粘连融合;腱索或乳头肌融合、
增厚和缩短。
(~)病理生理
1.二尖瓣狭窄对左房压和心排血量的影响。
2.左房压升高对肺循环和呼吸的影响。
3.肺动脉压升高对右室的影响。
二、重点讲解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2.咯血的四种表现:突然咯出较大量鲜血;咯血性痰或带血丝痰;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肺梗塞伴咯
血。
3.咳嗽常见,在冬季明显。
4.声嘶较少见。
(二)体征
1.二尖瓣狭窄的心脏体征:心尖区S1强度减弱和开瓣音、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
2.肺动脉高压和右室扩大的心脏体征:S2肺动脉瓣成分亢进,胸骨左上缘闻及GraharmSteel杂
音,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全收缩期吹风性杂音。
三、详细讲解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1.心电图:重度二尖瓣狭窄时有“二尖瓣型P波”。
2.X线检查:典型表现为左房增大。
3.超声心动图:确定和定量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典型表现。
4.心导管检查。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中青年患者心尖区有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左房增大,一般可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狭
窄,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图。
2.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尚应与下列情况鉴别:通过二尖瓣口的血流增加:AustinFlint杂音;左
房粘液瘤。
四、一般讲解并发症和预后
(-)并发症
1.心房颤动:见于50%以上患者。
2.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
3.血栓栓塞:20%发生体循环栓塞,偶为首发病征。
4.右室衰竭:为晚期常见并发症。
5.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肺部感染。
(-)预后
五、详细讲解治疗
内科治疗
预防链球菌感染和风湿热复发。
劳逸结合。
心律失常。
4.大咯血。
5.急性肺水肿。
预防栓塞。
右心衰竭。
(-)外科治疗
1.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2.闭式分离术。
3.直视分离术。
4.人工瓣膜置换术。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瓣膜病的图像资料,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实习课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针对具体病例,结合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特点,加深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的掌握和介入
性治疗新技术的了解。
第二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病因和病理、病理生理和治疗。
三、了解并发症和预后。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病因和病理、病理生理
(一)病因和病理
由于主动脉瓣和(或)主动脉根部疾病所致。
1.慢性:主动脉瓣疾病如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畸形、主动脉瓣粘液样变性、强直性脊柱
炎;主动脉根部扩张如梅毒性主动脉炎、马凡氏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特发性升主动脉扩张、严重高
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
2.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创伤、主动脉夹层分离、人工瓣膜破裂。
(二)病理生理
1•急性:前向心搏量和前向心排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急升导致左房压升高,肺淤血甚至肺水肿。
2.慢性:左室心搏量增加,左室舒张末压无明显增加,室壁应力维持正常;运动时返流减轻。晚期心
室收缩功能降低,左室衰竭发生。
二、重点讲解临床表现
(-)症状
1.急性:重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和低血压。
2.慢性:晚期出现左室衰竭表现,体位性头昏常见。
体征
1.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周围血管征常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弥漫而有力;S1减弱,S2主动脉
瓣成分减弱或缺如,心尖区常可闻及S3奔马律;主动脉第二听诊区闻及与S2同时开始的高调哈气性递减
型舒张早期杂音,杂音的强度和时限与体位、呼吸和主动脉瓣返流程度有关。心底部常可闻及主动脉瓣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强度为2/6〜4/6级,可伴震颤。重度返流者在心尖区可闻及AustinFlint杂音。
2.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脉压正常或稍大,无明显周围血管征,心动过速常见;S1降低或消失,S2
肺动脉瓣成分增强,S3常见。
三、一般讲解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1.心电图:慢性者常见为左室肥厚伴劳损、房性和室性早搏。
2.X线检查:急性者心脏大小正常,常有肺淤血和肺水肿征;慢性者心胸比率增大,升主动脉继发性
扩张。
3.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最敏感的确定主动脉瓣返流方法,并半定量其严
重程度;二维超声有助于确定病因。
4.放射性核素显像:判断左室收缩功能,估测返流程度。
5.磁共振显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分离极准确,能定量返流量和返流分数。
四、详细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1,有典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伴周围血管征,可诊断本病,超声心动图可助确诊。
2.主动脉瓣舒张早期杂音于胸骨左缘明显时,应与GrahamSteell杂音区别;AustinFlint杂音应与
二尖瓣狭窄的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区别。
五、一般讲解并发症,预后和治疗
(-)并发症
(二)预后
(三)治疗
1•急性:外科治疗为根本措施。
2.慢性:内科病因治疗、降压治疗、扩张动脉减少左室容量和重量,并发症的治疗;外科人工瓣膜置
换术的指征。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瓣膜病的图像资料•,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实习课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针对典型病例,结合X线、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显像或主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和典型体征,加深对临
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的掌握。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九章心肌疾病(2学时)
第一节心肌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治疗原则。
三、了解分类与病理。
【教学内容】
一、概述定义和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
二、扩张型心肌病
(-)一般讲解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和临床表现。
1.病因:尚不清楚。
2.病理:心腔扩张,室壁多变薄,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
3.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二)详细讲解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1.实验室和特殊检查:X线、心电图、心音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心内膜心肌
活检,心脏核素显像,免疫学检查。
2.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结合超声心动图改变,除外特异性
心肌病方可诊断。应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心包
疾病相鉴别。
一般讲解治疗和预后
1.内科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心肌保护措施,改善心肌代谢及中药治疗,栓塞和猝死的防治。
外科治疗:心脏移植。
三、肥厚型心肌病
(-)概述定义与分型
(二)•般讲解病因和病理、病理生理
1.病因:不明,常有明显家族史。
2.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均等的心室间隔肥厚,心室舒张功能改变。
(三)详细讲解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梗阻型患者机能性杂音的特点。
2.实验室和特殊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磁共
振心肌显像、心肌活组织检查。
(四)•般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
四、一般讲解限制型心肌病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资料,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实习课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通过某类型心肌病典型病例的见习,结合超声心动图等心脏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加深对诊断、鉴别
诊断和治疗原则的掌握。
第二节心肌炎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病因、发病机理、病理以及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三、了解预后。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病因发病机理、病理以及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病因及发病机理: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重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学特征。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生化检查
2.外周血病原学检查
3.心电图检查
4.X线检查
5.超声心动图检查
6.同位素核心肌检查
7.心内膜心肌活检
二、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临床表现:
1.亚临床型心肌炎
2.轻症自限性心肌炎
3.隐匿进展型心肌炎
4.急性重症心肌炎
5.猝死型心肌炎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2o抗病毒治疗
3.保护心肌疗法
4.免疫抑制剂治疗
5.对症治疗
三、一般讲解预后: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电图资料-,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实习课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典型病例的见习,结合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加深对临床表现、诊断
和治疗原则的掌握。
第十章急性心包炎(2学时)
【目的要求】
一、掌握临床表现和主要病因类型。
二、熟悉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三、了解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预后。
【教学内容】
一、一般讲解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1.病理解剖: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和渗液性心包炎。
2.病理生理:急性心脏压塞。
二、详细讲解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心前区疼痛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呼吸困难是心包渗液时最突出
的症状。
2.纤维蛋白性心包炎体征:心包摩擦音是心包炎的特异性征象。
3.渗液性心包炎体征。
4.心脏压塞: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奇脉。
(-)实验室检查
化验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检查心包溶液为一简而易行的可靠方法,心包穿刺和心包
活检。
三、一般讲解主要病因类型、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和治疗
1.主要病因类型。
2.诊断和鉴别诊断。
3.预后和治疗。
【教学方法】
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资料r典型病例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2.实习课采用典型病例试教,结合多种辅助资料的认证,加强理论课内容掌握。
【实习内容】
针对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和超声心动图等心脏影像学特点分析,加深对诊断和治疗原则
的掌握。
第十一章梅毒性心血管病(自学)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1学时)
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1学时)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2、熟悉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相关功能室检查。
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临床表现、诊疗原则。
2、难点: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食管炎胃位下分级。
讲授内容和要点
1、概述:定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
2、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反流物:胃酸、胆酸、胰酶等。
抗反流防御机制:①食管抗反流屏障:LES和LES压,•过性LES松弛,裂孔疝;②食管段清除(食管
廓清功能);③食管粘膜防御;④胃排完延迟。
3、病理:①病理组织组织学改变(进展);②Barrett食管。
4、临床表现:烧心和酸反流,吞咽困难和吞咽病胸骨后痛、咽部异物感。
5>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
6、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内流检查: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分级)。
(2)24小时食管PH监测(全标准)。
(3)食管吞饮X线检查。
(4)食管滴酸试验。
(5)食管测压。
7、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内镜有反流性食管表现,过多胃食管反流的客观证据。要与有胃食管反流的症状的
疾病,引起胸痛疾病及吞咽梗阻症状的疾病相鉴别。
8、治疗: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
一般治疗:饮食习惯
床头抬高15~20cm
避免进食LES压降低的食物、药物或影响胃不加的药物戒烟、禁酒。
药物治疗:抑酸、止酸、H2RA、PPI
促胃肠动力
适当的保护食药粘膜
抗反流手术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第三章胃炎(1学时)
第一节急性胃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2.熟悉与胃炎有关的胃的生理解剖内容
3.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急性糜烂胃炎的概念和发病情况
二、一般介绍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外源性:了解导致粘液——粘膜屏障损伤的药物、酒精等及粘液——粘膜屏障损伤后引起糜烂
性胃炎的机制。
(二)内源性:应激状态是更常见的病因。
应激溃疡的概念。应激状态下发生应激溃疡的主要发病原因为胃粘膜缺血和胃酸分泌过量,其机理
可能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血栓素、白三烯合成增加及血小板激
活因子的增加。
三、•般讲解病理特点、部位及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
四、重点讲解临床表现:间歇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特征。
五、重点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初步可诊断,确诊主要依据紧急胃镜检查,注意与其它疾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
血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癌等疾病相鉴别0
六、重点讲解防治
(-)消除病因
1.去除外因:药物、戒酒等
2.治疗导致应激状态的疾病
(-)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预防用药)
(三)急性出血的处理:详见本篇第九章上消化道出血,
[教学方法]
一、在讲解本病前,首先应结合图表复习基础课中关于胃的生理解剖内容
二、结合全程投影及图表讲述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结合具体病例介绍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课间实习上消化道出血时,结合病例讨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第二节慢性胃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2.熟悉慢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煤炭内河运输船舶船舶交易与财务审计合同3篇
- 高中信息技术 Flash动画制作教学实录 粤教版选修2
- 财务会计实习报告合集7篇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人民银行1999)
- 周五早安问候语
- 毕业实习协议书15篇
-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实录1 新人教版
-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 3.1.4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实录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给自己颁奖(二)教学实录 泰山版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物理检测试卷及答案
- 家庭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保修单
- 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方案
- ATS技术交流(新型发动机智能恒温节能冷却系统)100318
- 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ppt课件
- 应急照明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 E5015焊条成分设计及焊接性能分析
- 压力管道验收资料表格(共38页)
- 明天会更好歌词
- 年产500万平米电极箔及6.5万吨净水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申请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