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0C/05/wKhkFmYqhwWAUAkqAAF1FFQePuw749.jpg)
![2024届上海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0C/05/wKhkFmYqhwWAUAkqAAF1FFQePuw7492.jpg)
![2024届上海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0C/05/wKhkFmYqhwWAUAkqAAF1FFQePuw7493.jpg)
![2024届上海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0C/05/wKhkFmYqhwWAUAkqAAF1FFQePuw7494.jpg)
![2024届上海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0C/05/wKhkFmYqhwWAUAkqAAF1FFQePuw7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硒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为SeD.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2.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D同族B.原子序数E<CC.A、B同周期D.C、F化学性质相似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4.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之间间隔变大5.分别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X>Z B.X>Y>Z C.X>Z>Y D.Z>Y>X6.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CO2 B.H2O2 C.空气 D.CaCO38.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A.禁止烟火 B.当心爆炸C.剧毒 D.禁止拍照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0.某品牌自行车的下列部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刹车器——铝合金B.轴承——陶瓷C.轮胎——合成橡胶D.车架——钛合金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与其他三项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点燃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B.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C.在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前,先向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加入一层细沙D.在使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氢气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积土成山13.下表是几种原子或分子的示意图,根据图示的反应历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例原子或分子1个A原子1个B原子1个C原子1个D原子1个AD2分子1个B2分子1个BD2分子1个CB分子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中间阶段发生了化合反应C.反应结束阶段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物质C是反应的催化剂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处理废弃固体药品C.测定溶液pHD.添加酒精15.海带中富含碘元素,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微粒(选填序号).A.B.C.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和水溶液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①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②若将质量分数为2%的NaOH溶液36g进行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增加到4%时停止电解,电解过程中NaOH始终不变,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g。向NaOH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请解释固体全部溶解原因__________。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①用托盘天平称量3.6g粗盐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_______(填序号)A向左盘添加粗盐b向右移动游码c向左移动游码d减少左盘粗盐②操作①、②依次为图1中的_______,_______(填图1序号)。③玻璃棒在蒸发时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④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而不是降温的方法,结合图说明其原因是________⑤在温度约为________℃时(取整数),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此时结晶出的NaCl纯度较高。18.(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中难溶性杂质进行了去除,流程如图1(1)操作图③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④是蒸发结晶而不用降温结晶的理由是_________;(2)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一定有_________(填序号)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3)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一种氯化镁),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如图2:友情提示:氢氧化镁不溶于水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②溶液Ⅱ蒸发结晶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1)下图的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能证明氧气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暖贴发热是利用了铁粉生锈放出热量的原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查阅资料]暖贴的发热材料主要有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猜想假设]①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②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进行实验]下表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实验编号活性炭/g食盐/g温度上升值/°C1000.120.2022.03X0.13.140.20.156.3[解释与结论]①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②对比实验1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③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速率”,需要对比___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反思与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A.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B.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C.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解:A、由图可知,硒元素原子序数是34,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汉字结构可知,硒元素是固态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硒元素元素符号是Se,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省略不写.2、B【解析】
A、A、D在同一列中,属于同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子序数E大于C,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A、B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属于同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C、F处在同一列,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解析】
A、由于在t1℃时,A的溶解度是30g,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0克A,则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克A,即在t1℃时,A的65克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克,故A正确;B、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B正确;C、由于在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由于两者是否处于饱和状态无法确定,所以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C错误;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故D正确;故选C。4、C【解析】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因为都是H2这一种物质,即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是由于夏天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隙变大使得气体体积变大造成的,分子自身体积是不变的,故C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之间间隔变大,此说法正确,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且粒子间存在间隙,这些都受温度的影响,但粒子自身大小是不会改变的。5、A【解析】A、把X、Y、Z三种金属加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无现象,说明Z最不活泼,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X析出,说明Y比X活泼,故选A。6、D【解析】A、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达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的目的,故不选;B、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使可燃物撤离火灾现场,不是喷水灭火的目的;故不选;C、用高压水枪喷水对可燃的性质没有丝毫的改变,如果可燃物能与水发生反应,喷水反而会造成更多麻烦.所以,喷水灭火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可燃物的性质.故不选;D、用高压水枪喷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选.故选D7、C【解析】
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错误;B、双氧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错误;C、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正确;D、碳酸钙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错误。故选C。8、D【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室可以拍照,烟火,爆炸,剧毒都是必须注意的。故D正确。考点∶考查易燃易爆物质的相关知识。9、D【解析】
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C【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橡胶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C。11、B【解析】
A、甲烷、一氧化碳为可燃气体,在空气点燃容易爆炸,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实验前需要验证纯度,避免爆炸;B、中和反应中加入酚酞指示剂,便于观察反应的进行状态,利于明显观察;C、在集气瓶加入一层细沙,防止温度较高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直接接触瓶底,集气瓶炸裂,引发安全事故;D、氢气也是可燃气体,在空气中也可爆炸,所以实验前先通入氢气排空,避免爆炸,引起安全事故;实验操作中,与其他三项的目的不属于同一类的是B。故选B。【点睛】可燃气体点燃或者加热前,需要验证纯度,防止爆炸。12、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水滴石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火烧赤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刻舟求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积土成山,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13、C【解析】
A、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C单质没有改变,所以该反应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B2+2AD2═2BD2+2A符合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是置换反应,故A正确;B、从中间过程可以看出AD2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B2分子和C原子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故该中间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故B正确;C、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了新的物质,但是在本反应结束时并不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故C错误;D、C的原子在变化过程中先参与了反应,最后由从反应中分离了出来,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符合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及特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C。14、A【解析】
A、称量固体药品时,应该在天平两端放上一张干净且质量相等的纸片,并且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A正确;B、实验废弃药品应该处理后再排放,而不是直接倒入下水池中,否则会造成污染。B错误;D、测定溶液的pH值,应该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然后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中上,随后根据颜色的变化和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若玻璃棒、pH试纸是润湿的,则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误差。C错误;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应该把酒精灯熄灭后添加。D错误。故选A。15、B【解析】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C(2)化合(3)2H2+O22H2O【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个数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填入一个C微粒后正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C(2)该反应中,从分子种类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3)从分子的结构分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该反应类型.故答案为2H2+O22H2O(合理的化学方程式均给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正确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解决的前提是读懂反应前后物质结构的相关变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肥皂水2H2O2H2↑+O2↑2NaOH溶于水放热温度溶液升高,溶解度增大dCA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70【解析】
(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2)①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溶液进行电解实质是电解了水,所以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增大)了4%时,达到6%,36g×2%=(36g-x)×4%,可得x=18g,即电解了水18g,生成氢气质量=18g×=2g;(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所以向NaOH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4)①用托盘天平称量3.6g粗盐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左盘,说明粗盐质量大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此时应减少左盘粗盐,故选d;②操作①、②依次为图1中的C和A;③玻璃棒在蒸发时所起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④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而不是降温的方法,结合右图说明其原因是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⑤由图2可知,在温度约为70℃时(取整数),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此时结晶出的NaCl纯度较高。18、过滤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CMg(OH)2H2O、HCl大于【解析】
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详解】(1)操作图③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溶解度受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4课时利率等其他问题听评课记录(新版浙教版)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听评课记录2
-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听评课记录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题不等式听评课记录
- 听评四年级音乐课记录
- 听评课记录七年级历史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听评课记录新湘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听评课记录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巴西》听课评课记录2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分析与防御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阶段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