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四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8讲俄国十月革命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和列宁1.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a.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b.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c.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2)进程A.二月革命(1917年3月)B.《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C.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D.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a.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b.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4)意义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c.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2.列宁(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903年,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在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派。列宁主义诞生。(2)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第39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1918年夏,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a.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农民必须把全部余粮按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b.全面推行工业企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c.取消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5)评价a.积极: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b.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家垄断了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背景a.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考点二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2)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3)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2.表现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3.特点: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4.功绩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5.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向农民索取太多,压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第4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考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化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股市投机行为使得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直接原因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随之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2)特点a.波及范围广。b.持续时间长。c.破坏性大。(3)影响A.对各国的影响a.经济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b.政治上:社会危机加深,各国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德国法西斯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趁机抬头。B.对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4)对策: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大规模干预,导致危机恶化。2.罗斯福新政(1)背景危机爆发后,以胡佛为首的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2)主要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福利(3)影响直接影响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间接影响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罗斯福新政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专题十五两极格局下的世界——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考点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1.美苏“冷战”(1)背景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3)表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7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此扶持、控制西欧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企图以此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成立“华约”,以此对抗“北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4)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2.苏联解体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考点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1.走向联合的欧洲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实力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经济发展较快,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西欧各国强烈意识到只有联合才能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形成过程(1)1952年,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法、意等六国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2)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
“欧共体”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开始调整对欧洲的政策2.战后日本的崛起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重视科技与教育;利用朝鲜战争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影响(1)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兴起背景(1)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2)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基本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和非集团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为避免多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一是改革和加强国际组织的职能与作用;二是尊重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三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42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考点一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A.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吸取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B.黄金时期a.时间: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b.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滞胀”时期a.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b.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c.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2)“福利国家”的发展a.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b.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c.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在一些国家受挫但是仍在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d.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e.评价: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A.第三产业的兴起a.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b.地位: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c.评价: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B.“新经济”的出现a.原因:美国努力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b.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首先开始。c.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d.意义: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考点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迷信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内容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由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第43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a.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实力大为削弱。b.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c.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建立有效机制。(2)建立a.时间与地点: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b.内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c.运行机制:按经济实力确定认缴股金。(3)主要机构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4)影响a.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b.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a.原因: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b.签订: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c.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d.性质:是一项“临时性”的多边协定,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e.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a.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b.影响: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专题十六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第44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1.经济全球化(1)原因a.技术: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b.组织: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c.政治:两极格局的瓦解。d.政策: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2)特点a.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b.形成了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维护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c.跨国公司遍及世界,跨国银行迅速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3)影响a.对世界: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对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c.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4)问题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b.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c.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5)策略: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误区警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2.世界贸易组织(1)建立背景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中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b.关贸总协定
仅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诸多弊端。(2)宗旨和目的: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3)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于日内瓦。(4)影响a.促使各成员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b.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c.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d.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第45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经典力学(1)背景a.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3)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4)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5)意义: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2.牛顿(1)主要成就a.数学方面: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b.光学方面:自制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在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这个学说统领西方物理学界两个世纪。c.天文学方面:1668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新阶段;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研究。d.力学方面:1687年出版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形成牛顿力学体系,其在以后二百多年间居于物理学的统治地位。(2)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a.勤奋的探索:牛顿是一个十分专注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勤奋的探索者。b.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即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c.善于思考与观察的学习习惯;虚心好学的学习态度;严肃的科学态度;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等等。3.进化论(1)背景a.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b.物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展,思想更加开放。c.理论:细胞学说、早期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等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3)内容:生物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的原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4)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考点二现代科学技术1.爱因斯坦(1)科学贡献a.提出狭义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b.提出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使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开展起来。c.提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2)为人类的和平进步而斗争a.是美国原子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贡献。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积极参加世界反战运动,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世界反战运动,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3)对相对论的评价: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2.信息技术(1)概况a.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b.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c.1969年,美国建立起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的诞生。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影响a.积极影响: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使管理水平提高并得到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会交往方式。b.消极影响: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第46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一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1.19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1)浪漫主义文学a.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b.背景:欧洲的革命和战争加剧了局势动荡;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c.特征内容上: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d.成就国别人物作品意义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a.盛行时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早期。b.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c.特征: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d.19世纪的成就国家人物代表作备注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其他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美国的马克·吐温2.19世纪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流派背景特点画家及其代表作新古典主义法国大革命引发的社会动荡;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法国:大卫《马拉之死》、安格尔《泉》浪漫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法国大革命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
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社会矛盾复杂尖锐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法国:米勒《拾穗者》印象画派19世纪中叶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法国:莫奈《日出·印象》3.19世纪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流派代表性作品浪漫主义音乐德意志: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其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代表作有《蓝色的多瑙河》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考点二20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1.20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1)20世纪现实主义的成就国家作者代表作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61-2024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系统设计的安全风险评估
- 二年级体育下册 50米快速跑教案
-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4节 力学单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整式加减2.1 代数式 3代数式的值教案 (新版)沪科版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地理上册 2.2中国的气候 气温教案2 (新版)湘教版
- 初中体育 立定跳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1 2 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 心电图使用 课件
- 租碟机合同(2篇)
- 爆破安全工作总结
- 大学生发展生涯展示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物业保安、保洁项目投标书
- 眼视光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预防母婴传播培训
- 房屋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年电子维修培训资料
- 水利工程测量的内容和任务
- 小学班长培训课件
- 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年度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