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题共4页,2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允许带与本科目有关的资料进入考场。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传位于益 B.启最终成为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C.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 D.《战国策》成书更早,所以记载更可信〖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史记夏本纪》还是《战国策燕策一》都说明了启最终成为了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也没有体现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排除C项;《战国策》成书比《史记》更早,但不一定记载更可信,著作有作者的个人感情,排除D项。故选B项。2.“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 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 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答案〗C〖解析〗根据“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可得出强调的是周代的分封制,使各地加强了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治,排除A项;周代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3.虽然西周后期有不少册封典礼,但是封赏的财物仅限于服饰、弓箭及仪仗等,以示荣宠而已,不再有周初封邦建国时赏赐大量山川土田和劳力那样的宏大气魄,并且西周后期彝铭所载派员聚敛财物的情况绝少见于西周前期和中期。这一现象表明西周后期()A.血缘政治趋于崩溃 B.土地私有制已确立C.王室势力日益衰微 D.集权体制遭到削弱〖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的“封赏的财物仅限于服饰、弓箭及仪仗”等信息可知,西周后期,王室势力日益衰微,C项正确;周王室势力衰微,不等同于当时血缘政治趋于崩溃,排除A项;土地私有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西周并没有确立集权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4.殷人的祖先长期从事渔牧业,所以殷人以龟甲为道具,而周人以农业为主,运用蓍草为占筮工具,含有对农作物崇拜的心理。从龟卜到占筮,客观上反映了西周时期A.神权色彩日益强化 B.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C.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D.专制王权已开始萌芽〖答案〗B〖解析〗从渔牧到农耕业的发展显然是生产力水平进步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神权色彩日益强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排除C项;专制王权萌芽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5.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有专家指出,2021年3月出土的这批文物“有很多是来自中原地区夏商王朝风格的遗物”。这些考古新发现()A.可以说明古蜀文明来源于夏商周文明B.有助于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表明古蜀地区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形成D.充分证明古蜀文明已经超越中原文明〖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带有中原地区夏商王朝的风格,这说明四川地区和中原地区可能存在文化的交流,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四川地区的文物带有夏商王朝的风格有可能能双方之间存在文化交流,不一定是古蜀文明来源于夏商周文明,也不一定是古蜀地区形成了华夏认同的观念,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对二者进行比较,不能说明古蜀文明全面超越中原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6.几千年来,中东人一直不能准确释读他们祖先发明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而现代中国人却能读通商朝文字(甲骨文)。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华文明具有A.地域性 B.多元性 C.传承性 D.务实性〖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字的准确解读,体现中华文化具有传承性,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7.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而到战国时自称为“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战国时期()A.分封制的崩溃 B.各国实力的均衡 C.井田制的盛行 D.儒法合流的趋势〖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已经由“公”自称“王”了,反映出当时分封制的崩溃,周王室的衰微,A项正确;战国时期诸侯国并不均衡,排除B项;材料与井田无关,排除C项;D项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8.据《吕氏春秋》记载,“蛮夷狄戎”是华夏族对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无歧视性的内容和含义。但随着少数民族的日益强大,这些称谓逐步从一种对少数民族的泛称发展到蔑称,而且被赋予了歧视和侮辱性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A.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矛盾C.华夏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 D.中原华夏与边疆民族的矛盾〖答案〗C〖解析〗由材料“‘蛮夷狄戎’是华夏族对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无歧视性的内容和含义。但随着少数民族的日益强大,这些称谓逐步从一种对少数民族的泛称发展到蔑称,而且被赋予了歧视和侮辱性的内容”,可知华夏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C项正确;A项无法解释材料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原华夏与边疆民族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9.历史上,春秋时期已有县、郡,大多为国君直属或国君别都。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为广泛,秦国商鞅普遍推行县制,每县设令或丞为一县之长,由国君直接任免。材料表明商鞅这一举措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B.率先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消除了西周分封制弊端 D.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答案〗A〖解析〗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郡县,战国时期的县较为普遍,因此商鞅变法中普遍推行县制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A项正确;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设立县制有利于消除秦国分封制的弊端,不能说是消除了西周分封制弊端,排除C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10.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表明商鞅A.要求“循礼”和“法古” B.具备丰富的理论素养C.认为社会随礼法而发展 D.主张变法具有唯一性〖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商鞅不仅提出了完备可行的变法政策,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同时也具备丰富的理论素养,B项正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商鞅不“循礼”,不“法古”,主张变法革新,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商鞅认为应该根据时代需要进行改革,排除C项;变法具有唯一性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1.《诗经·十月》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来形容春秋时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当时有思想家提出了稳定秩序和安抚人心的主张,流露出对“大同之世”的怀念,于是,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派主张法先王,符合材料“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的说法,其中儒家学派代表孔子主张仁和礼,A项正确;B项属于法家主张,排除;C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排除;D项是道家主张,排除。故选A项。12.《韩非子》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法家引用这则寓言意在A.强调趋时更新 B.否定等级秩序C.讽刺不劳而获 D.阐释农本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及所学知识可得,法家强调事变则备变,不能有守株待兔的思想,强调趋时更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等级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不是守株待兔的行为,而是守株待兔的反思,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而是说明思想一定要强调趋时更新,排除D项。故选A项。13.公元前500年前后,出现了人类文化突破现象,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其为“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希腊三贤、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这表明()A.地理条件决定文明的发展类型 B.人类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C.农业文明多元并存具有相似性 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交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希腊三贤、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可知几乎同一时间段,东方和西方文明都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精神导师,都出现了古典哲学的萌芽,这说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B项正确;地理条件只能影响文明的发展类型,排除A项;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商业文明,排除C项;人类早期文明发展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地理条件的限制,缺乏密切的交流和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A.最早出现于秦朝 B.官员世代沿袭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的郡县官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郡县制在春秋战国就已出现,排除A项;B项是宗法制的内容,排除B项;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实现和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15.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一书中说到:“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由此可知()A.秦代之后分封退出历史舞台 B.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C.作者意在完全否定分封制度 D.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可知,钱穆先生认为,郡县制并不是秦朝开始推行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秦朝只是在春秋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晚上和推广,由此可知,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D项正确;秦以后也有分封,如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在秦朝之前郡县制就已经存在,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评价分封制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郡县”和“封建”之间的最大区别是A.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B.按地域划分的行政制度C.郡守县令官位世袭 D.维护了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不能世袭,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分封制下官员根据血缘产生,掌握地方大权,容易形成割据,因此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项正确;按照地域划分不是最主要的区别,排除B项;郡县官员不是世袭,排除C项;分封制后期不利于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17.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是()A.强力推行重农抑商 B.实行皇位世袭制度C.以郡县制控制地方 D.暴政统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D项正确;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统治,排除A项;实行皇位世袭制度是加强皇权的体现,这是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是历史的进步,排除B项;以郡县制控制地方,是秦朝废分封实行郡县的体现,有利于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8.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之争刘邦取胜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了改朝换代 B.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C.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D.推动社会转型〖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楚汉之争时由于刘邦善于用人并且深得民心最后取胜,因此汉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B正确;实现了改朝换代不适用于楚汉之争,A错误;刘邦取胜后同样转变为封建统治阶级,未改变社会阶级力量对比,C错误;秦汉时期都实行封建统治,未发生社会转型,D错误。故选B。19.《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A.《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C.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答案〗C〖解析〗从材料“《史记》记载,陈胜、吴广……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中可以分析出,随着考古发现等新史料的出现,历史研究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都必须”;B项说法错误,错在“更加真实可靠”;D项说法错误,错在“最接近”。20.汉初,在统治思想竞争中,儒家思想不敌黄老思想。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是A.“汉承秦制”的安排 B.“布衣将相”的格局C.“百废待兴”的现状 D.“郡国并行”的体制〖答案〗C〖解析〗西汉初期,汉高祖采用了“黄老”思想做为自己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经过一番战乱,人民都盼望过上平静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战争、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劳苦兵役,是顺应历史和人民的呼声的。故〖答案〗为C项。A项,“汉承秦制”主要是汉初继承秦朝的政治制度,不是思想,且秦朝“焚书坑儒”,与题干“不敌黄老思想”不符,排除;B项,“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是穿麻布衣服的人即平民,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郡国并行”体制是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干中的思想无关,排除。21.有学者认为,在东方六国文化和秦国文化尚未完全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传承秦朝制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六国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习俗。材料意在说明A.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B.战国文化和习俗对秦制影响深刻C.汉初继承秦朝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楚、齐、赵人之习俗影响汉朝文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权建立后,为维护自身统治,考虑到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尊重东西文化差异,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说明郡国并行制的确立有其历史因素,A项正确;材料强调战国文化和习俗对汉朝制度制影响深刻,而不是秦朝,排除B项;汉初并不继承秦朝的法家治国思想,而是强调无为而治,排除C项;楚、齐、赵人之习俗影响汉朝制度建设,但只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2.刘宗绪先生认为: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就推行文教政策而言,秦始皇的失败和汉武帝的成功,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解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迷信暴力手段。由此可知A.汉朝统治者更宽厚慈爱 B.治理方式影响治理成效C.汉武帝的政策更加高明 D.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答案〗B〖解析〗题目以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意识形态上采取的措施为例,指出思想文化方面的治理“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迷信暴力手段”,治理方式的恰当与否和国家兴亡密切相关,说明治理方式影响国家治理的效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汉朝和秦朝的统治者,排除AC项;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与题干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23.《史记》记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汉武帝此举旨在A.恢复古制 B.废除分封制度 C.施惠诸侯 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代拆分地方王国的政策,即推恩令,通过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推恩令是析分了地方王国,并不是恢复古制,也不是废除分封制,更不是施惠诸侯,排除ABC项。故选D项。24.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形成了饮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它的开通()A.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B.延缓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C.造成了西域地区野蛮落后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形成了饮誉中外的丝绸之路”可知,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以及北非地区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丝绸之路的开通并没有消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才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西方交流而非国内民族的融合,排除B项;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西域的开发和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25.东汉初期,许多农民成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以致国家的户口册在姓名、年龄与数量等方面都不真实。为此光武帝命各郡县实施“案比”“聚人田中”,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光武帝此举()A.瓦解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B.提高了均田授田的准确性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案比”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对豪强地主隐匿的劳动力的控制,D选项正确;A选项中“瓦解”一词表述过于绝对,该措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势力,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排除A项;均田制实行于北魏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对劳动力的控制,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进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即相互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材料三(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兴起的主要因素。(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有哪些?(3)从材料可知,在这一趋势下,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并说说秦汉这些努力共同点。〖答案〗(1)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士阶层的活跃;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私学兴起(或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学术下移);学术环境宽松自由。(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努力: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点:都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因素:根据材料“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可知,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根据材料“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可知,士阶层的活跃;根据材料“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即相互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私学兴起(或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学术下移),以及学术环境宽松自由。【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趋势: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为诸子百家。”、“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等角度进行说明。【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至西汉时期(中国)。努力:根据材料“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可知,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根据材料“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可知,秦始皇“焚书坑儒”;根据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都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等角度进行说明。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他们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并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并简要说明秦所创制度带来的影响。(3)指出材料三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答案〗(1)机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积极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扩大周人统治范围(扩大疆域);传播了周文化;稳定统治秩序;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2)创新举措: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影响:巩固秦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3)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中国)。机制: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扩大周人统治范围(扩大疆域);传播了周文化;稳定统治秩序;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等角度进行说明。【小问2】本题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创新举措:根据材料“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