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组织行为学概述课件_第1页
单元组织行为学概述课件_第2页
单元组织行为学概述课件_第3页
单元组织行为学概述课件_第4页
单元组织行为学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行为学概述1一、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一)什么是管理?1.管理的传统定义:对一群人的活动,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监控等一系列管理功能的发挥,使其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2.管理的现代定义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2(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功能亨利•法约尔认为,所有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的结论(1)人际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33.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提出了3种管理技能:(1)技术技能(technicalskills)指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的能力。(2)人际技能(humanskills)。在群体中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3)概念技能(conceptualskills)

分析和诊断复杂情况,抓住问题的实质,迅速做出决策的能力。4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路桑斯(FredLuthans)认为管理者从事的管理活动有以下几种:(1)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2)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4)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比较有效的管理者-------工作出色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在组织中晋升较快的管理者。

5一般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分配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

一般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26%11%19%44%28%11%48%13%32%29%20%19%6从以上管理的功能观、角色观、技能观、和活动观可以看出,要想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管理者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了解被管理对象的兴趣、需要、行为特点及规律,才能做到知人善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目标。5.小结:7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内容(一)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s)的产生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由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参加的大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的名称。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集各大学的科学家开会,正式确定了行为科学的名称。8(二)行为科学的定义1.1980年英文版的《国际管理辞典》的定义: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说。……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以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做出贡献。2.美国《管理百科全书》(1982年版)的定义:行为科学是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和低等动物)的行为的任何科学。已公认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和其他学科中类似的观点和方法。9行为科学是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一切与研究行为有关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借以控制并预测行为,并为实现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目的服务。3.我国学者对行为科学下的定义:10行为科学的特点(1)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行为科学包括一切与研究行为有关的学科:解剖学、生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精神病学,甚至药物学等,但是,在行为科学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2)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

B=f(P,E)11(3)行为科学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政治行为学教育行为学医学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犯罪行为学组织行为学12(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什么是组织?传统的组织概念:组织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共同目标,经由各部门分工合作,和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而进行合理地协调一群人活动的结构系统。

传统组织的特征:组织必须有共同的目标。组织结构包含不同层次的分工,这种分工有相应的权利责任制度加以保证。组织的功能在于协调各层次人们的合作,实现共同目标。13

现代组织概念组织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现代组织的特点:1)组织内部不仅是由专业技术分工而形成的层次结构系统,而且包括心理、社会和管理的系统,故称社会技术系统。2)组织是不断与外界发生信息与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3)组织是个复杂的整合系统,组织的作用就是整合各子系统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使整个组织达到恰当的协调与适应,从而使投入----产出达到最佳效益。142、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的科学。15组织行为学的特点(1)组织行为学也要吸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不是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3)组织行为学既研究工作组织对组织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也研究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影响。16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

3、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及理论基础心理学——个体水平社会心理学——群体水平人类学与社会学——组织水平174、组织行为学的系统观点A组织的物理---技术系统B组织的社会---人际系统

C组织成员的个人系统

AB组织背景ABC

组织中的行为

BC组织角色

AC组织任务18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管理科学的发展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管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理论。19

泰勒的科学管理对劳资对抗及低效率现象的分析工人抱有错误的观念,认为产量的任何增加,都不可避免的导致失业的增加。劳动方法不科学造成了事倍功半,效率低下。业主不懂得生产工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而工人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当的工具,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科学管理的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上述障碍使劳资两利。20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工时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提倡劳资合作科学的挑选和渐进的培训工人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组织机构的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21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的原则分工:分工能提高个人的专业机能,从而增加生产。权利与责任:管理者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22法约尔的管理原则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员工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主动性:团队精神:23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结构理论明确的分工:等级系统:人员的任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间的关系:24小结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则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韦伯的组织结构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25人群关系理论人群关系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人群关系理论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梅奥(Elton•Mayo)、罗特里斯伯格(J•Rolhlisberger)、马斯洛(A•Maslow)、赫茨伯格(E•Herzberg)等。26霍桑实验霍桑实验的结果表明,职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决定于职工与管理人员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而物理环境、物质刺激只有次要意义。人群关系理论的研究表明,组织的效果依赖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相互作用,企业中各种形式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劳动生产率有重要影响。人群关系学派开辟了管理的社会——心理研究方向,成为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27(二)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心里技术学(psycho-technics)

心里技术学主要研究如何挑选和培养合格的工人去适应他们所要掌握的机器,即人适应机器的问题。社会测量学(sociometry)社会测量学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28群体动力学勒温认为,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其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即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行为公式:B=f(P,E)。群体的行为同样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群体动力学对影响群体行为的诸因素(群体规范、沟通、领导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研究构成了组织行为学有关群体行为问题的基本内容。29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巴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并有低到高组成金字塔时的结构,对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激励理论是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研究的核心部分。30麦格里格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有四种假设(1)员工天生讨厌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工作。(2)由于员工讨厌工作,必须对其进行强制、控制或惩罚,迫使他们实现目标。(3)员工逃避责任,甘心情愿地听人指导。(4)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其生理与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刺激他们工作。31Y理论的假设(1)员工会把工作看成与休息或娱乐一样自然的事情。(2)如果员工对工作做出承诺,他能自我引导和控制。(3)普通人能学会接受甚至寻求责任。(4)人们普遍具有创造性决策能力,而不只是管理层的核心人物具有这种能力。32(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动向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组织行为学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组织行为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管理学科。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应用性33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动向从综合性角度看,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不平衡,今后需向个体行为中激励问题以外的其他课题、群体行为及组织行为的方向扩展研究。从系统性角度看,组织行为学为克服以往管理理论中强调“人”的管理或“物”的管理的片面性,将探索一种将“人”与“物”相结合而以人的因素为主导的管理观。在科学性方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逐渐从静态的观点发展为从系统的、应变的观点考察组织中的行为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纯思辨的分析方法越来越难为组织行为学界所接受,实证的定量分析方法将日益受到重视。在应用性方面,组织行为学面临一些新课题,如高新技术条件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34(四)我国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979年第一机械工业部首先提出要重视行为科学的研究。1980年一些工业部门领导人、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倡议,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筹备委员会”。1985年成立“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高等学校课堂,出版了一些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心理学著作。形成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开展了广泛的科学普及和应用研究工作。35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术语

变量:能被测量的,事物在性质、数量、强度、程度等方面可发生变化的特征。变量有两个维度的变化,一个是定性的,另一个是定量的。自变量:导致其它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见的自变量有;智力、个性、经验、领导作风、沟通模式、奖励制度、人力资源政策、组织设计等。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组织行为学中,常见的因变量有:生产率、缺勤率、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等。中介变量:又叫干扰变量,它会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使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36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术语关系:在确定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以后,还要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对何者为因,何者为果的判断,应持谨慎态度。相关系数(r):表明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其变化范围从-1(完全负相关)到+1(完全正相关)。实验设计:指实施实验处理的一个计划方案以及与计划方案有关的统计分析。实验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与研究假设有关的统计假设。确定实验中使用的自变量和必须控制的多余条件(无关变量)。确定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单元(被试)的数量及被试抽样的总体。确定将实验条件分配给被试的方法。确定实验中每个被试要记载的测量(因变量)和使用的统计分析。37实验设计中无关变量的处理方式无关变量指实验中研究者不感兴趣、但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变量。实验设计中对无关变量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随机化:使无关变量随机的出现。保持恒定:使无关变量在实验中保持不变。匹配:对被试在某个与因变量有关的变量上进行匹配。增加自变量:把无关变量作为一个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控制:通过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使无关变量在区组内保持衡定,通过统计分析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38行为变量的测量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对行为变量的测量一般使用行为变量测量量表。根据行为变量研究的任务不同,量表测量有关变量的精确度也不同,一般说来,量表可分为四种类型:类别量表(nominalscale):这种量表要求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包含的类别或范畴,只能把每个人或每一事物归入一类。例如: 你厂目前采用何种奖励方式?A.百分计奖B超产计奖C计件制D

奖金平分E

其它39顺序量表(ordinalscale):用于表明某种变量的等级、顺序等特点。这种量表只要求在几个被选项目中按某种标准排出等级或顺序,不表明各被选项目之间差别的多少。例如:你的年龄在小组中排列第几?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E第五行为变量的测量40行为变量的测量等距量表(intervalscale):以间距相等的计分点对变量进行测量,这种量表有相等的测量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等距量表一般用五点量表或七点量表。例如:你认为厂长的管理能力如何?很差较差一般较高很高1----------2----------3---------4--------5 等比量表(ratioscale):这种量表既有相等间距,也有绝对零点,测量结果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41测量的信度:信度指测量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对人的行为先后数次测量的一致性。信度指标一般用相关系数表示,称为信度系数,信度系数越大,说明测量越可靠。检验测量信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重测信度:由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组人员的行为进行测量和评定,然后计算两次测量或评定的相关系数。为了使前一次测量的记忆不至影响后一次测量,两次测量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说来,相关系数要达到0.70以上,才能认为这种测量是稳定的可靠的。测量的信度与效度42等值性信度:设计和编制两套项目类似的问卷,两套问卷在内容和难度方面是一致的,用两套问卷对同一组被试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折半信度:对某种行为的测量,其各项目或各问题应当基本上测量相同的东西,在施测后,根据某种标准(如按奇、偶项)分成两半,分别计分,求出两半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然后根据斯皮尔曼—布朗公式进行调整,求出整个测量的信度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克龙巴赫1951年提出的α系数,这个指标能准确地反映出测量项目的一致性程度和内部结构的良好性。测量的信度与效度43测量的效度指行为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到的是不是所要测量的行为特征。根据用途的不同,可把效度分为以下几类:内容效度:指测量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所要测量的行为特征。效标关联效度:为测量规定的标准,效标关联效度是通过测量的分数与一个或几个独立的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来确定的。效标关联效度分为同时性效度和预测效度。测量的效度水平一般在0.30—0.60的范围内。测量的信度与效度44观察法。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事件顺序做系统纪录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控制观察、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等不同形式。谈话法。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途径直接了解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方法。根据谈话过程中结构模式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化谈话、非结构化谈话和半结构化谈话。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场所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45问卷法。运用内容明确,表达正确的问卷量表,让被研究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答案的研究方法称为问卷法。常用的问卷量表有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三种。是非法。要求被试对问卷中每个题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