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2/3D/wKhkFmYloxOALjN9AAFqFd4RpW8441.jpg)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2/3D/wKhkFmYloxOALjN9AAFqFd4RpW84412.jpg)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2/3D/wKhkFmYloxOALjN9AAFqFd4RpW84413.jpg)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2/3D/wKhkFmYloxOALjN9AAFqFd4RpW84414.jpg)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3/02/3D/wKhkFmYloxOALjN9AAFqFd4RpW844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一、《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关雎》为《诗经183;国风》第一篇,同时也是《诗经》首篇。这是一篇爱情诗的佳作。诗歌开篇以雎鸠鸟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引发出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咏叹,接着抒发追求者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极写“求之不得”的痛苦,感情深挚,真率自然。诗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是写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由实境及于幻觉,生动真切地展示了主人公的神态、心理,虚实相映,感人至深。
【试题链接】
⑴诗歌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有什么作用?
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引出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自然贴切,意境感人。
⑵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把追求者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抒发得感情深挚,真率自然。
⑶从哪些诗句看出君子苦苦思慕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
这样的诗句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等。
二、《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浊。
【赏析】这是一首凄美的爱情诗。此诗共有三章,每章的意思大致相同,前两句都是点明时令场景,后六句诉说自己的追求与苦恼。萧瑟的秋风中摇曳的芦荻、芦荻上的白露透着寒意,流水静静地流向远方,梦中的情人在其中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幻境令人感动,让人遐想。全诗一唱三叹,韵味悠长。
【试题链接】
⑴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答:主人公执着追寻意中人的景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⑵这首诗歌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衬托人物的内心的哀怨怅然之情。
⑶《蒹葭》这首诗歌和《诗经》中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三章不断转换字面和声韵,但它所写的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却基本未变,它们只通过一字之易,一韵之转,来表现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请举例说明。
答:例如:“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写出了主人公眼中女子的幻象出如今不同的地方,表现了主人公对思慕之深。
三、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
(1)“无言”、“独上”可见词人之浓重愁情。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者,实非梧桐深院,人也。“锁清秋”,被“锁”者,实非“清秋”,亦人也。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凄凉。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直抒胸臆。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写出了离愁的纷繁和难以解开。“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写出离愁的滋味,是一种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
【试题链接】-
⑴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结合词的内容加以分析。
答:词的上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痛苦的内心世界。“无言”、“独上”写出了诗人痛苦的内心。“月如钩”,.借缺月象征人的缺憾。“清秋”,“寂寞”者、被“锁”者,词人也,写出了词人的悲愁无尽,内心的寂寞、痛苦。
⑵这首词对“离愁”的描写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怎样把抽象的离愁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运用比喻。“剪不断,理还乱”,用丝缕来比喻愁思,写出了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
1、谈谈你对词的上阕中表现的景与情的认识。
答:景是凄冷秋夜、如钩残月,梧桐遮蔽下的幽深小院构成的孤寂凄凉之景;情是被幽禁的作者的浓重愁情。清景中人,人眼中景,彼此烘托渲染,使景与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环境气氛,愁苦之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词的下阕用了答:比喻一团乱丝线(丝)纷繁杂乱,无端无绪,难以解开。
四、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赏析】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
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那么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
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可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试题链接】
⑴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
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⑵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词。
⑶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旬,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偶:这一句时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这首诗是怀人之作,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答: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答出2句即可)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落寞、孤独
3、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新”与“旧”对比;(“去”与“来”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可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这两句交融全篇的作用是什么?答: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之情。
五、《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士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1)写遮诗时,曹操刚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鸟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他已经五十三岁了。想起人生路程,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盛行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犯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假如善自保养身心,使之健康愉快,不是也可以延年益寿吗?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不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吗!
(3)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四言诗。全诗表达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尤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千百年来曾引起无数读者的感慨和共鸣。
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狐裘不暖锦衾薄
(2)散入珠帘湿罗幕
(3)都护铁衣冷难着
(4)瀚海阑干百丈冰裘:____________罗幕:__________着:____________瀚海:___________阑干:___________衾:__________
答:(1)皮衣被子(2)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子(3)穿(4)沙漠纵横交错的样子
2、诗歌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用?
答:诗人写雪后苦寒,主要从侧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断变换角度。由夜晚帐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到白天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直到“瀚海阑干百丈冰”,最后又写到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作用: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3、试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答: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写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答:“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5、“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答: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答:表达感情相似:都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表达感情的方式相似:都借助凝望友人远去的背景表达感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一、《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6页。【赏析】《关雎》为《诗经183;国风》第一篇,同时也是《诗经》首篇。这是一篇爱情诗的佳作。诗歌开篇以雎鸠鸟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引发出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咏叹,接着抒发追求者对情人的无尽思念,极写“求之不得”的痛苦,感情深挚,真率自然。诗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是写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由实境及于幻觉,生动真切地展示了主人公的神态、心理,虚实相映,感人至深。
【试题链接】
⑴诗歌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有什么作用?
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圆明园的诉说》(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A 第1课时(1a-2d)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8大家的“朋友”(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1)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
-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学看平面图》说课稿 山东版
- 2025三元区国有商品林采伐与销售权转让合同书
- Unit 5 Colours Lesson 2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上册
- 5守株待兔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 农业合同范例
- 2025年公司品质部部门工作计划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组”赛项考试题库
- 华为研发部门绩效考核制度及方案
- CSC资助出国博士联合培养研修计划英文-research-plan
- 《环境管理学》教案
- 2025年蛇年年度营销日历营销建议【2025营销日历】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冀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父母赠与子女农村土地协议书范本
- 《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联通H248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