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政治冲刺复习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史观:社会本质、发展、主体(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价值观:价值观、价值判断和选择、价值创造(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考点一】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认识(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①感性认识是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高级阶段。(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基本要素:主体(人)、手段(工具)、对象(客观事物)(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实践、科学实验活动等。(4)实践的特点特点理解侧重客观物质性实践基本要素是客观的,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实践受客观因素制约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指导实践。实践受主观因素影响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实践是发展着的,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实践受横向和纵向的影响引用:习近平:“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重)表现理解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两个途径:亲身实践和读书学习,但唯有实践是唯一来源。认识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发展提供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人的认识能力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原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联系主观与客观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服务与实践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1)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注:实践第一,认识第二,认识根源于实践。扩展:中国人(集合概念)的思维特点:重视实际、讲究实用,致力于学以致用。
应用型专业:金融学、财务会计、电子商务、民商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特点:①客观性-绝对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时间角度具体);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空间角度有条件)。2.认识过程的特点(1)反复性①含义: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原因:认识主体受到实践水平和多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客体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2)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3)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考点一: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讲解(2023新课标)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3新课标)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B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辩证否定而非推翻)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才能检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2广东高考)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2广东高考)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C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3深圳中学联考)创建人造肌肉来完成相应工作一直是科学和工程界的巨大挑战之一。美国科学家在轻质介电弹性体(DE)基础上研发出更柔韧、可调节且更易于扩展的高性能介电弹性体薄膜(PHDE),用于制造比生物肌肉更强壮灵活的人造肌肉,此项发明有助于让机器人变得更柔性且更加“名符其实”。据此说明:①只有科学实验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④科学实验是不断推翻旧真理、促进认识发展的实践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3深圳中学联考)创建人造肌肉来完成相应工作一直是科学和工程界的巨大挑战之一。美国科学家在轻质介电弹性体(DE)基础上研发出更柔韧、可调节且更易于扩展的高性能介电弹性体薄膜(PHDE),用于制造比生物肌肉更强壮灵活的人造肌肉,此项发明有助于让机器人变得更柔性且更加“名符其实”。据此说明:C①只有科学实验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片面说法)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④科学实验是不断推翻旧真理、促进认识发展的实践活动(推翻错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3茂名二模)“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徐淙祥,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安徽省的“麦王”。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回到家乡,面对当时低下的粮食生产力,他下决心要提高小麦的亩产量。他从早到晚蹲在田里,用放大镜观察小麦长势和虫情,用笔记本记录风速、雨量……经年累月,从不间断。就这样,他的农田平均亩产1000斤。他从日常劳动中总结出了60首种植谚语和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乡亲们熟悉又好用的种粮宝典,帮助本村和周边2000多个贫困户、上万名农民成功脱贫致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徐淙祥是如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8分)第一步-审清设问:设问主体、作答范围、作答指向。1.设问主体为:徐淙祥是如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2.作答范围是:《哲学与文化》中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即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实践。
3.作答指向是:结合材料,
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第二步-解读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①他蹲在田里,用放大镜观察小麦长势和虫情,用笔记本记录风速、雨量……经年累月,从不间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②帮助本村和周边2000多个贫困户、上万名农民成功脱贫致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第三步-生成答案:在审清设问、解读材料的基础上,联系教材术语分点分层组织答案。哲学答题——原理+方法论+材料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4分)②徐淙祥立足提高粮食生产力的需要而选择研究小麦种植技术,在长期的观察研究和种植实践中不断获得完善研究成果;把总结出的种植经验和技术向乡亲推广,为我国小麦生产力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4分)【考点二】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一、社会历史的本质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实践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的发展。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两种历史观:唯心史观/唯物史观(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②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重)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社会实际出发②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社会意识二、社会历史的发展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社会基本矛盾(重)(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3)两大基本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①对抗性矛盾→通过阶级斗争解决(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非对抗矛盾→通过改革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1)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根本出发点(比较从实际出发和从群众出发)(2)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注:立场→观点→方法例:有房者和无房者,公务员和民企员工,美国官员与中国官员考点二: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讲解(2022广东高考)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被称为旧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产生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旧唯物主义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③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④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2广东高考)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被称为旧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产生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错误)②旧唯物主义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承认,但夸大了)③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④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5页注:广东高考逐步在实现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转变。→知识是基础,做题是关键,考好是目标变式训练:恩格斯指出,“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这表明A.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B.旧唯物主义看到思想动机、目的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C.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D.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变式训练:恩格斯指出,“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这表明:CA.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B.旧唯物主义看到思想动机、目的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C.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D.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2023广州校际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家荣典体现国家意志和认同。它的建立,是政党和共和国的生长刻度。材料:1950年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我国表彰劳动模范的原因。(6分)第一步-审清设问:设问主体、作答范围、作答指向。1.设问主体为:我国劳动模范2.作答范围是:《哲学与文化》中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3.作答指向是: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表彰劳动模范的原因。第二步-解读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①劳模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奏响了主旋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其中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②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有利于营造社会风尚,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三步-生成答案:在审清设问、解读材料的基础上,联系教材术语分点分层组织答案。哲学答题——原理+方法论+材料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分)(原理+方法论)②人民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表彰劳动模范,有利于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分)(联系材料)【考点三】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一、价值与价值观1.价值与人的价值(1)价值: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2)人的价值①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活动满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需要。②构成: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③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重)(1)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也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3)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重)1.联系:价值判断→价值选择2.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3.要求: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②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合规律)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合目的)
三、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还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实现价值的主客观条件(1)客观: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体创造和实现价值(前提)。(2)主观: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关键)。注:人要从主客观条件出发,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考点三: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讲解(2022广东高考)高一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①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③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2广东高考)高一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A①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③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表述错误,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不是认识世界)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途径有两个,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1广东高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1广东高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C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错误,价值观源自于社会存在决定)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错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广东实验中学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险所惧,勇敢面对挑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2022年6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入把握历史大势,明确提出我们要“团结协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守望相助,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同舟共济,共同实现合作共赢”“包容并蓄,共同扩大开放融合”4点主张。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的时代之问,充分彰显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赢得与会嘉宾高度认同,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阐释中国主张的积极作用。(8分)第一步-审清设问:设问主体、作答范围、作答指向。1.设问主体为:中国主张2.作答范围是:《哲学与文化》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知识3.作答指向是:结合材料,阐释中国主张的积极作用第二步-解读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①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勇敢面对挑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中国主张具有导向作用②在当下明确提出团结协作、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包容并蓄4点主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中国有针对性的主张利于把握发展要求,促进自身和世界发展。③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stem课程设计
- fpga数字时钟课课程设计
- 职业技能培训转课时合同
- 人工智能辅助舆情监控和分析合同
- 车企专业采购合同范文大全
- 代发货合作合同范文模板
- 企业售电合同范本
- 幼儿口腔医学课程设计
- 幼儿锻炼身体课程设计
- 广告学课程设计作业
- 大锁孙天宇小品《时间都去哪了》台词剧本完整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 双重血浆置换
- 2023北京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 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
- 酒店长期租房合同模板(16篇)
- 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关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商法》形考任务1-5参考答案
- 颅脑损伤课件
- 沪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