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上册
1.《亿以内数的读法》说课稿
简析教材
本单元《亿以内数的相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相识和驾驭万
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相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
也是学生必需驾驭的最基础的数学学问之一。
本单元将亿以内数的相识分为两段教学:“亿以内数的相识”和“亿以上数的相识“。从万以
内数的相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相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读写大数是本单元教
学的重点,同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不简洁驾驭的。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
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晰、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本册教材在调整教材编排的同时,供应了第
五次人口普查这一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为学生相识大数供应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
行国情教化供应了好素材。最重要的一点,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以
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探讨得到,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和沟通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相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相识的干脆阅历,尤其对万以内
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学问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本
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是本单元第2课时,是对万以内数读法的扩展,是学习亿以内写法的
前提,更是将数的读、写学问扩充到亿级的基础。本课时的学问将为后面学习供应干脆阅历、
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方法将为后面学习供应迁移类推的思路。
说目标、重难点:(见教案)
说教法学法:
创设详细的教学情境,培育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
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详细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
获得丰富感受。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觉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的联系与区分,并迁移类推驾驭万
级数的读法,再放手让学生探究,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沟通训练,达
到娴熟程度。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经过视察对比、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巩固练习等过程驾驭亿以内数的读
法。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学问,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特殊留意万以内数中。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当播音员播报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从中感受数太大,不易读出、读准,设
置悬念。
2、学习读数: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此环节分两层进行教学:
(1)学习读整万数。教授时在数位依次表下将数“1925、407、460”变成“19250000、
4070000、4600000",试读后让学生说一说与原来的数相比①现在的数有何改变?②在读法
上有何不同?通过对比视察从而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分,突破“万级
数该如何读”这一教学关键。再提出:怎样读者几个数又快又准。让学生自然地想到先分级再
读数比较便利,并巩固练习了读整万数,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习读含有两级的数。①先试读不含零的数,学生独立或在同伴互助的状况下读出这一
组数,使学生再一次体验到胜利的喜悦。②再让学生试读85003000、85000300,读后思索:
①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通过学生结合读书的体会,探讨这个问题,驾驭0在什么位置上
要读,在什么位置上不读。
在教学这两个环节时,对教材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适当补充,并分层教学目的就是要突破两点
①万级数如何读②分清大数中的“0”哪些该读,哪些不读。学生驾驭了这两点,也就学会了
读亿以内的数。万级数如何读,通过读整万数、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
分来实现,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万级数依据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接着通过让学生试读两级数、争论。划一划、思索并回答问题等一系列自主活动,使学生探究
得出“在读大数时,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上的0要读,并且连续几个。只读一个0"。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探究新旧学问联系,找到学问生长点,运用学问正迁
移驾驭新知,培育学生独立思索、乐于探究、擅长总结的好习
惯。
3、反馈巩固:第5页“做一做”:先视察数的特点再读。
三、思维拓展:用8、5、3、0、0、0、0、0按要求组数,通过组数将本节课推向高潮,进一
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数位上有0该如何读?”
四、全堂总结:运用歌谣帮助理解记忆。
2.《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相识》
里的例题4。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数数、读、写数以与IOOOo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教材一起先就联系生活,通过比较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的大小,引导学生探讨比较数
的大小的方法。然后,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意在巩固和发展学生比较数的大小
的实力。这堂课我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归纳总结出亿以内数位数相同
和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大的数比较大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其思维特点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把“亿以内数的
大小比较”这一学问,溶合在学生所进行的“抽数比大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驾驭亿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驾驭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培育学生的学问迁移实力和归纳总结学问的实力。
3、通过适当的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
胜利体验,增加学习的信念。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驾驭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节课中我采纳设疑诱导法、嬉戏激趣法、发觉学习法,把
这三种教法融合到整个教学中。
我还特别留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法、
合作沟通法、类比迁移法、分析发觉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我从学生宠爱竞赛的特点入手,出示卡片让学生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借此了
解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的学问基础,进而自然的导入到新课。引出课题后我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资料,大家看一看。”接着出示例4挂图,启发提问:
“从这些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给学生留下自主提问的空间中,
引导学生自觉的用“数学的眼光”发觉并主动提问,进而逐步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小组沟通,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从揣测到验证,经验发觉学问的过程。
①设疑提问
师:请大家想一想、猜一猜: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可能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说出: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跟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是一样的。
②验证猜想
老师从例4图中取出两个数:
黑龙江:454800内蒙古:1100000
并请来数位依次表帮忙验证。
(学生比照数位依次表写下这两个数,可能发觉:果真是位数多的数就大。)
再取出两个数:黑龙江454800四川:485000
将这两个数比照数位依次表再读一读,发觉了什么?
(学生可能发觉:这两个数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左起其次位上的8比5大,
485000>454800)
③尝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再从例4六个数中随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④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师:比较亿以内的大小有几种状况?位数不相同的怎么比较?位数相同时,怎么比较?
⑤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针对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中的每两个省份的面积进行了比较,现在你能
将这六个省份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依次排列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先将这六个数分分类,位数相同的放在一起,位数多的确定
大。再将位数相同的按从大到小的依次比较)
通过学生自己揣测并验证的观点,进一步去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探究
新知的意识。
(三)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练习是驾驭学问、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对书中的练习进行了补充,我
设计了基础练习、延长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学问。
(一)基础练习
L比较大小并圈比较时的关键数。
92504010360050140Q63140
289060288906203000307300
2、我会比:
①、同桌两人各写一个大数。
②、比较两人写的数。
③、说出属于哪种状况,比较方法是什么
基础练习巩固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便于学生娴熟的驾驭方法。
(二)延长练习
1、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有几个答案写几个)
78642=78□42688310>□98310
45760<4576□□6204<57204
(三)拓展练习
1、排队嬉戏
请六位同学拿着数字卡片站在讲台上,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从大到小的依次给他们排
排队,看哪个小组排得又对又快。
创设学生感爱好的练习嬉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学问。
(四)课堂评价、总结延长。
在本课即将结束时,我让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感受?学生可以说学问、技能、实力方面的、
可以说情感、看法方面的,最终我画龙点睛的一句“数学好玩”结束全课,让每一位学生在亲
身经验并感受着“数学好玩”的过程中学到学问、提升实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总之我希望学生全身心参加到老师细心预设、组织的教学活
动中,“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也水到渠成的、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
结构中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驾驭了此方法和规律,不仅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也会
举一反三的比较更大的整数,乃至将来为学习小数的比较大小奠定基础。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
的想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3.《亿以上数的相识》说课稿
、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化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相识”的第九课时。
2、教材分析:教材在亿以内数的相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相识。通过地球不堪人口
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
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限制将要威逼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学问和
环境爱护教化。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O的数的读法与写法。
4、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法,在详细情境中能够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出多位数,体会并能
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育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生活和应用
数学的意识,培育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擅长合作的实力。
二、说教法、学法:
创设详细的教学情境,培育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
较困难,老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详细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留意
放手让学生探究,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沟通训练,达到娴熟程度。
留意基础学问,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
系等学问,应当让学生坚固驾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觉,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
索达到对这些学问的理解。
亲密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老师应留意培育学生收集大
数的习惯和实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须要,相识数是为了用它来沟通,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育学生数学意识。
三、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
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需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老师细
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觉探究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
习胜利的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的
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比照数位依次,支配了3个亿以上的数让学生试读,先出整亿的数,
使学生看出只需依据各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然后出个级、
万级不都是。的数,教学中间或末尾有O的数的读法。然后由学生自己探究读数的规律,进而
进行练习巩固。
本课有两个大的学问点,所以我采纳的是二、三教学环节重复运用,即亿以上数的写法用
同读法进行教学的。
练习设计了5道题,2道读法题,2道写法题还有一个思索题。最终是回顾整理本节课的
学问点,进行评价。
教学例1
⑴创设情境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漂亮的蓝色地球原本
在轻快的转动着,现在上面站满了人,地球累的大汗淋漓说:“我快背不动了!”
⑵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⑶谁来读我国人数?说说你是怎么读的?为什么不读61万呢?借助数为依次表来读
比较便利。(出示数位表)因为61在亿级,所以读作六十一亿。)
(4)
这两个数又该怎么读呢?指名读,说出理由。
思索:亿以上的数怎么读?
⑸探讨:
1、先读哪一级?
2、亿级的数和万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3、数位上的。怎么读?
4、读含有亿级、万级的数时,应留意什么?
指名汇报。强调:读亿以上的数,要想读得又对又快,须要先分级。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
⑹试一试:
读出下面各数。
92OOOO000026705000000
508040000000300200000
提问:读含有亿级、万级的数时,应留意什么?
三、亿以上数的写法
我们已经会读亿以上的数了,那你们会写吗?请看例2.
(出示)1、三亿怎么写?能写成30000吗?
2、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这两个数怎么写?自己试一试。
3、写亿以上的数,关键要先干什么?
4、出示:说一说亿以上的数该怎么写?(先找到“亿和万”字,每级的数的写法都和个级
的写法相同。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说明:为了便于检查,每级中间空一格或用小逗号隔开。
强调:写亿级和万级的数时,关键要先找到“亿”或“万”字。
5、试一试:
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亿写作:
五千零四亿零七百万写作:
四、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1、自学例3
2、探讨:
(1)、怎么改写为以“亿”为单位的数?
(2)、不是整亿的数怎么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的。
得出:改写为以“亿”为单位,只要去掉8个0,再写上一个亿字就可以了。不是整亿数
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在依据“四舍五
入”法求出近似数。
3、试一试:
五、巩固应用
1、读出下面各数。
(1)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2)1999年全国有小学生135479600人。
(3)地球陆地总面积是149000000平方千米。
2、写出下面各数。
(1)、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十亿颗星。
(2)、地球海洋总面积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千米。
(3)、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四百五十亿双,须要砍伐二千五百万棵树。
依据这些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不是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
面的尾数。)
10600000000503000000000
527023000026900800000
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最大的九位数是(),最小的十位数是()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4.《亿以内数的相识》说课设计
教材解读:
亿以内数的相识,是在学生相识和驾驭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
在,对大数的相识是万以内数的相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需驾驭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
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
在两部分相识数教学中间支配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相识的内容进行
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相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
进行综合学问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相识到亿以内数的相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
供应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相识大数供应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
行国情教化供应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育数感。教学
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沟通的空间,也为老师组织教学供应了思路,如:读、写
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探讨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详细的教学情境,培育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
来比较困难,老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详细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
留意放手让学生探究,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沟通训练,达到娴熟程度。
留意基础学问,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
进关系等学问,应当让学生坚固驾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觉,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
立思索达到对这些学问的理解。
亲密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老师应留意培育学生收
集大数的习惯和实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须要,相识数是为了用它来沟通,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育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
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需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
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子,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老
师细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觉探究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
有学习胜利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试验教材第七册其次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相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
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驾驭数位依次,能够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胜利体验,培育学生分析、
综合实力。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相识,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的读法。
教具学具:老师准备CAl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l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
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细致视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觉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
(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相识大数?
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相识”。
二、探究沟通获得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人为例试读。
2.相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视察计数器你发觉
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始终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
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
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始终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
多少?相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沟通说说,相识1。个十万是
一百万。(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沟通)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日我们学
习了那些?(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探讨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
什么吗?你发觉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觉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我发觉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我可以告知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觉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视察发觉了它们的规律。
5.相识数位和数位依次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依次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亿位。(出
示数位依次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
的计数单位?
(4)全班沟通,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
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6.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
级,第一级是个级,其次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知学生分级线。按级读出北京市人
口数。
7.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驾驭计数规律。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寻数学信息的意识和实力。
8.学习“读数”。
(1)CAl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接着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
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o
a)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集体沟通,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订正错误读法。
c)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探讨。
a)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探讨)
(3)反馈沟通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读后说说你发觉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小结强化,增加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四、巩固练习,形成实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1—5题。1题让学生做数位依次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列依
次和数级划分的相识。2题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
字,放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也为后面学习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作铺垫。3题创设一个情境,小组沟通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究比较便利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
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4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实力。
5.《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
内容。教材中只举了少数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相识。教材展示了古
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初步独创各种计数符号等,直观形象的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并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依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的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为以后把数的
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
2、相识亿级的数,驾驭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与千亿以内的数位依次
表,驾驭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学问,老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学问去获得新学问实力,培
育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探讨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阅历为其独立
解决数学问题供应了可能。为此,在教学“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时,我干脆让学生自己
自主尝试、主动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索,给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
动参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
学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完成数位依次表,培育学生迁移类推的实力,驾驭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
十进制计数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四、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亲历学问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训练学生的认知实力。
五、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育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
为客体的原则下,尽力呈现获得学问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应着重采纳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其实啊,
我们跟数已经成了老挚友了。但是你们有过这样的疑问吗:'这些数原委是怎么产生的呢?'”
2、老师应和学生的回答状况出示准备好的小石子、绳子和木板,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来介绍
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如
何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又如何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引出数
学一一对应思想。
3、了解古代一些数字符号——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等。
4、老师简洁介绍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故事。
(二)、呈现新课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1)、老师边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边在黑板上写数字1,2,3,4,5,…,10,68,…,
1。5,…说明这些就是所谓的自然数,最终说明“0”也是自然数。
(老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数物体个数,如:今日早上老师吃了1
个苹果;医生嘱咐小明饭后吃2粒感冒药;每天上午我们有3节课;奥运会每4年开一次;一
只手有5个手指;今年妈妈给小强过10周岁生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
些数我们就叫做自然数;而“0”则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是自然数。)
(2)、请同学们例举更多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数,加深对自然数的印象。
(3)、请小组探讨探讨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老师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发觉自然数每相
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十进制计数法
(1)、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到万级为止的数,但是,还有比亿更
大的数存在着,(出示数位依次表):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进行类推,将已学过的亿以内数位依次表扩展到“千亿”。老师在计
数器上现场贴上亿级的数位。(老师向学生说明:还有比千亿更大的数,由于不常用,短暂不
学,因此在数为依次表后面用“•••”,表示后面还有其他数位。)
(2)、老师提问:“那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呢?”
(3)、小组探讨:”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请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最终,老师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名称,在黑板
上板书。
(三)、课堂总结
1、老师:“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老师请同学们接下去说完整:“自然数和十进
制计数法。”
2、全体回忆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
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全体回忆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6.《计算工具的相识》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5页全部内容
二、编写意图:“计算工具的相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支配了有关计
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支配了较多的直观图战士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
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视察和活动中相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三、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让生初步相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运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通过
计算探究发觉一些简洁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育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
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相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与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与同级混
合运算,探究一些简洁的规律。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首先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
学生:怎样才能又精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学生充分地探
讨沟通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状况下看到过别人运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
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沟通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
学生感受计算器运用的普遍性。)
2、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
老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准备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
相互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老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盘,数
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
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老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
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并使学生
在同学,老师的介绍沟通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层次,探究,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赐予学生
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竞赛好不好?接着老师组织竞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与解决几个实际
问题。
试一试
765+469589×7641600÷128765+496-296816÷68×27
1、1。月1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
有多少元?
2、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
要奢侈多少千克水?
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
(实物投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沟通,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
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运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
主进行计算,然后沟通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
而驾驭基本的运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驾驭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
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实践应用,引导发觉规律
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沟通。
②分组竞赛,第1,2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需用计算器来计
算。看看谁快。
15+2082-621000×576549+356887×451305÷45
(设计意图:竞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干脆看出结果
的题目假如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
用时我们应当依据须要合理运用计算器,不行过分地依靠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③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42857×1142857×2142857×3142857×4
142857×5142857×6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视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与所得的积,自主探究和
发觉积的改变规律。最终进行全班沟通,老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
其次个乘数分别是1,2,3,4,5,6,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都是由1,2,4,5,
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但假如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
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觉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依次是一样的,只不过起点
不同:乘1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起先,乘2的积是从其次小的数字“2”起先,乘3的积是
从第三小的数字“4”起先……,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起先。
(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出示:
ι×ι=
Iixii=
111X111=
1111×Illl=
11111X11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111111X111111=
1111111X1111111=
11111111X11111111=
111111111X111111111=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
了)。
最终让学生依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干脆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沟通,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索过程与依据,确认发觉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
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究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
力,培育学生辨证思维实力)
4、后进行全课总结。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主动思索,探讨沟通,给学生供应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
作用,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究性与创建性,以与胜利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
创建,学有发展
7.《计算工具的相识》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5页全部内容
二、编写意图:
“计算工具的相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支配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
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支配了较多的直观图战士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
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视察和活动中相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三、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让生初步相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运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通过
计算探究发觉一些简洁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育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
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相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与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与同级混
合运算,探究一些简洁的规律。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首先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
学生:怎样才能又精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学生充分地探
讨沟通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状况下看到过别人运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
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沟通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
感受计算器运用的普遍性。)
2、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
老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准备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
相互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老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盘,数
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
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老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
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并使学生
在同学,老师的介绍沟通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层次,探究,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赐予学生
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竞赛好不好?接着老师组织竞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与解决几个实际
问题。
试一试
765+469589×7641600÷128765+496-296816÷68×27
1、IO月1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
多少元?
2、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奢
侈多少千克水?
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
(实物投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沟通,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
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运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
主进行计算,然后沟通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
而驾驭基本的运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驾驭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
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实践应用,引导发觉规律
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沟通。
②分组竞赛,第1,2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需用计算器来计
算。看看谁快。
15+2082-621000×576549+356887×451305÷45
(设计意图:竞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干脆看出结果
的题目假如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
用时我们应当依据须要合理运用计算器,不行过分地依靠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③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42857×1142857×2142857×3142857×4142857×5
142857×6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视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与所得的积,自主探究和
发觉积的改变规律。最终进行全班沟通,老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
其次个乘数分别是1,2,3,4,5,6,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都是由1,2,4,5,
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但假如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
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觉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依次是一样的,只不过起点
不同:乘1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起先,乘2的积是从其次小的数字“2”起先,乘3的积是
从第三小的数字“4”起先……,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起先。
(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出示:
1x1=
Iixii=
111X111=
mixIlll=
11111X11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111111×Illlll=
1111111X1111111=
11111111X11111111=
111111111X111111111=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
了)。
最终让学生依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干脆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沟通,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索过程与依据,确认发觉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
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究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
力,培育学生辨证思维实力)
4、后进行全课总结。
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主动思索,
探讨沟通,给学生供应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驾驭
了学问,发展了实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究性与创建性,以与胜利的喜悦,学生学得
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建,学有发展
8.说课稿1亿有多大
一、教材分析
《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教材在数概念的
教学中,特别重视数感的培育。让学生通过对详细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详细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相
识”这一单元后,支配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验猜想、试验、推理和比
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依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
大,并能结合实际,以详细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并在活动中增加主动参加和乐于合
作的意识,培育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学问,老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学问去获得新学问实力,培育
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探讨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阅历为其独立解
决数学问题供应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长性、迁移性学问”时,我干脆让学生自己自主尝
试、主动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索,通过操作、视察、分析、比较、推理、发觉和总结,给学
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数感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
谈:
五、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亲历学问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训练学生的元认知实力。
六、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育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
为客体的原则下,尽力呈现获得学问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应着重采纳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最终我来详细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程序与设想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
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出IoooOOooo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I亿的大小:由1个亿
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IoOo个十万组成的、由Ioooo个万
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殊的大)
二.实践操作
(一)称一称
那么IoOOoOoO。究竟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
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特别关切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
的黄河水不知冲倒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特别
的焦急,立即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
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即绽开救灾工作,他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最终最终
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华蜜的生活。灾区的人民特别感谢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
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特别的嫉妒。他就不情愿奖赏刘恩,但是又胆怯老百姓会
说他的闲谈,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方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的功
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
IooOOooOO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
IoooOOoOO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兴奋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很
兴奋的谢了皇帝吗?
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究竟有多重吗?
(学生猜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奇妙的称出1亿大米究竟有多重?
(学生探讨)
师引导出设计方案: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方案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终乘1亿,
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
方案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终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
3、老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
算过程以便利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
4、学生分组计算
5、各组汇报结果,老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5。。。00克=2500千克=5。。。斤重,现在知
道刘恩每月奉禄多加1。。。。。。。。粒大米,为什么很兴奋的谢了皇帝吧?
而我国有13亿人口,假如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来大约能节约多少克大
米啊?假如每人每天吃40。克大米,这些节约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
呢?
(学生计算)13X(2500X1000)÷400=81250(天)≈223(年)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化学生要疼惜粮食)
2、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些练习本,和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
本告知老师,老师立即告知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沟通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假如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
结果填入表格。
反馈,指名读得数。
(3)进一步探究。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民间借贷合同模板月息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数与代数 ︳西师大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勤劳工作-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 青岛版
- 2025年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范
- 2025年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化学-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度个人股份转让与员工分红权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顾问合作协议
-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重点语法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金属包装容器生产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宠物学概论课程设计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甲卷含答案
- 排水管网溯源排查项目专项培训
- 译林牛津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课件
- 2024环氧磨石地坪施工技术规程
- 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作业设计
- 医学文献管理制度
- 白塞氏病学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