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定位及与现代文明的对接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即使是其中优秀的精华,也不能不带上时代的痕迹,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非都是适用的。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定位关系到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复兴传统文化。现代化带来的是现代文明,传统中国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与现代文明的生长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基源组合,不同的社会环境孕育的是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德泽深厚,历数千载演进亦能生生不息,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这是我们民族珍贵的精神宝库和文化资源。要想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对接,融合在一起。要实现文化复兴就得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就必须与现代化结合起来考虑。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三步为:到2050年前后,中国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到底何谓“现代化”呢?按照一般的定义,现代化主要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使现代生产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这表明,现代化所展示的实际上是伴随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革。经济上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政治上的民主政治等等,总之现代化的指向是一种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但为了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们应该认真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历史上全新的事业,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不能照搬来运用于今天的现实,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在传统文化上找到能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生长点作为基础。因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首先定位好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及与现代化的冲突对传统文化的定位关系到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涉及如何与现代文明对接,只有在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上找到现代文明的生长点,文化的复兴才有其现实的根基。传统文化毕竟不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产物,因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以及传统文化中可以改造、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部分。这就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消极的部分加以克服同时把可以作为生长点的文化加以创新发展。毋庸置疑,作为封建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集中反映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会有其不合理性,许多东西不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深蒂固的血缘宗法思想。小农经济的生存方式不可能在其内部产生出精细明确的分工,不可能在其外部产生出广泛的交换。因而也不可能产生出丰富的社会关系。农民只能把社会关系建立在自然的、初级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上,这种强有力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便交织成传统社会的主要关系网络。而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家国结构相同,所异主要在于其规模:家小国大。在国的层次上,君为臣纲:在家的层次上,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政权与父权、夫权、族权紧密结合,形成了对社会及每个人的严密控制。然而在家庭和家族里面,集权力于一身的男性家长,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一般不会用手中的权力来侵害自己子女或亲属的利益。而在效仿家庭建构起来的国家里面,拥有巨大权力的官员由于和他的子民之间没有同样的血缘亲情关系,于是容易滥用权力来获得更大的利益。传统文化的许多思想观念和制度是建立在这种家国同构的血缘宗法关系之中,在漫长的两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发展中演绎出了一套成熟的思想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及国家机器,至今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现代化都有消极的影响。如今社会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找其根源都会发现这种宗法家长制仍然起着制约作用,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次,以伦理为本位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国传统文明是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人也是以道德为中心来展开对世界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的,传统文化的主导就是以儒学为代表的理性知识系统。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生成方式和交往方式,与此同时传统伦理道德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确定的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是至高无尚的,而这个道德的核心就是“三纲五常”,它要人们按既定的尊卑、长幼行事,不得越雷池一步。著名学者邓晓芒在其著作《人论三题》中指出:中国人自古以来把人性归结为以家庭血缘关系为模式的等级名分,而把一切违背这一等级模式的行为直呼为“禽兽”。这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已经被死死的禁锢住,当然也就更没有解放思想的可能了。历朝历代统治者也是据此而施行其封建统治的,这种论资排辈,以伦理道德为判断准则的模式至今还存在着,其消极影响仍然未能根除。而在全部的人伦关系中,除朋友一伦还保存着平等的关系,其他处于所有人伦关系的人们,都被分为两个极端。一端是至尊、至高、至贵,一端是至卑、至贱、至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似乎丛生到死都被注定了是一种从属物,是为对方而存在的,他不允许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自由和自己的特殊需要。这显然是与现代化所要求的个体独立精神背道而驰的。除此之外,对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具典型影响的就是所谓“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义利之辩”备受重视,其实质是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之争,“重义轻利”的儒家思想成为正宗大统。“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确实能起到很大作用,要人民群众空守所谓“义”,而不必为利去反抗统治者。但是,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不重功利的直接后果是客观地阻碍了物质文明的进步,进而也就阻碍了精神文明的进步。因为物质的匾乏往往是道德败坏的先导,往往会引起一个社会普遍的伪善。如果今天我们还不能正确地看待“利”,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必定会起阻碍作用。第三,淡薄的法治观念。发展市场经济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规则与公正。只有法制,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自由贸易。所以,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正常有效运转的保证。法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是通过经济法规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建立合理有效的市场体系;三是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益。企业的组建、商品的交易、政府的调控等各方面都需要法律的制约。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缺陷。从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长期实行的是人治。封建专制者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联即国家,因而君言就是法,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时代,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己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封建特权思想以及推崇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建福州至永泰高速公路A1标项目实施方案
- 泥炭生化复合肥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文明行路靠右行》课件
- 《卖柑者言》课件
- 《旅游方针政策》课件
- 课件胃肠息肉疾病
- 成吉思汗和鹰-炫丽效果课件
- 《百事领导模式》课件
- 《微信点餐方案》课件
- 营养餐改善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 一年级10以上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口算练习题
- 大锁孙天宇小品《时间都去哪了》台词剧本完整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 小学四年级上册劳动期末试卷
- 浙江开放大学2024年《法律文化》形考作业1-4答案
- 马渭丽《月光下的中国》
- FTA故障树分析课件
- 2024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真题(原卷版)
- 无机材料与功能化学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第一部分)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餐厅用电安全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