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我国著名画家蒋兆和曾画过一幅画,名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幅画的名称与下

列说法相对应的是()

A.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B.中国人推翻了封建制度,实现了民主共和

C.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迈入小康

D.中国从此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如图歌曲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战士们经常吟唱的一首歌曲,从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

到志愿军将士怎样的精神内涵()

中国人民窓同军放歌

111|5.65|3216|2-|

a«-Taa,睥靛7工

333|5|6513|2-|

停ia军,卫楣09.MW9V乡.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B.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C.当家作主后的喜悦之情D.敢为人先的革命首创精神

3.不同时期标语的内容也不同,但都是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下面标语有可能出现在20世

纪70年代末的是()

A.消灭地主,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D.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4.数据统计是人们了解事物发展的重要依据。如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基础建设

方面的投资比例,从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

部门工业水利农林文教卫生交通运输其他

占比58%7.6%7.4%19.2%7.8%

A.我国经济均衡发展B.只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C.重视全面发展同时又有所侧重D.各行各业成就显著

5.中国革命和建设都经历了一个从“学苏联的道路”转变为“走自己的道路”的过程。我们

没有采用苏联办法,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A.建立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政策

6.小北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如图是该书的目录节选,其中符合第一章的内容是()

《1949-1956年间的中国》

第一章新中国政权建立与巩固

第二章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第五章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的确立

第六章筑起共和国新的长城

第七章建设一个强大的党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港澳回归

7.张老师在复习八年级下册历史时,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进行了整理,其中最符

合主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是()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D.H••一届三中全会

8.今天的“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主营中西式糕点,最早创办于清道光年间,1956年公私

合营后成为国有企业,1997年改为股份制企业,2009年引进多条国内一流生产线,为开拓国

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材料中“双合成”的发展之路反映了()

A.山西企业走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前列B.山西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C.我国不同时期政策的调整D.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是科技升级

9.实验中学八年级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英模报告宣讲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部分资料,

其中一则图片解说词中有“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去……”,这位英模是()

10.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

1992年、2001年。对1992年创业高潮的出现起到解放思想作用的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我们的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II.新中国成立后,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从“一五计划”到“西部大开发战略”,

再到“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了“出疆入藏”,新疆、西藏地区的经济也随着道

路建设逐渐得到了改善。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国家重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B.我国的交通建设水平领先世界

C.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D.我国在新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2.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农村地区先后经历了如下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其中与生产力发

展不适应的举措是()

①1951年2月,山西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②1953年底,山西省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242个

③1958年9月,山西省2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890个人民公社;

④1979年,山西闻喜曲沃、离石等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B.②C.③D.④

1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

对这一时期认识正确的是()

A.失误大于成就B.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C.阶级矛盾突出D.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14.“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以上材料认为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原因是()

A.称霸全世界B.打击帝国主义C.发展新科技D.提高国际地位

15.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可以形容为: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下列情景与“80年代”

有关的是()

A.河南:“人民公社力量大”唱响田间地头

B.深圳:一座座高楼平地起,与时间赛跑

C.浦东新区:“东方明珠”耸立,跨国公司随处可见

D.国内出现大量外资企业,遍布各行各业

16.1987年美国快餐巨头肯德基落户中国北京前门,这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快餐店。

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我国加入世贸B.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C.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7.观察如图,根据所学判断,对图中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中美、中苏建交B.文革期间,我国外交发展停滞

C.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一帆风顺D.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成就显著

18.如图,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6月2日消息,神舟十五

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6月4日乘坐神舟十五号

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他们在太空进行了一系列空间实验,

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我国科研人员()

A.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B.热爱祖国、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

C.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D.精准扶贫、攻坚克难的脱贫攻坚精神

19.针对前段时间美国对台军售,我外交部发言人提出严正交涉。中共二十大报告上也明确

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

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表明,我国()

A.坚决捍卫领土主权的严正立场B.认为武力统一台湾势在必行

C.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D.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20.如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交通发展情况,下列交通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一五计划"AMtM"八横八双一高速袂珞円

A.一五计划的实施B.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C.三大改造的完成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根据材料,结合图片提示和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

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1)二十大以来,中国共产

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2022年10月16B,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

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2)列举党和国家在实现中

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

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所

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采取的举措。并简单说明这

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些举措的共同作用?

路的现代化。

(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22.实验中学八年级同学制作了下列大事年表,请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

确定下来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岸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

1992年

一”的共识

1997年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提出兴边富民行动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

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

请你根据上述表格信息,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两个观点。(至少选择

3个相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共提炼两个观点。)

23.国防是--个民族的脊梁,外交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护卫舰群中出海次数最多的是日本海军一号型海防舰,即“沈阳”与“南宁”。

“沈阳”舰原为国民党海军“黄安”号舰,更早为日本海军的“海81”号舰。该舰于1949

年2月12日由舰务官鞠庆珍率官兵65人于青岛投诚,是第一艘投诚的舰艇。(见图一)

材料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简称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

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实

现了在关键技术领域,对美国海军最先进航母福特级的快速追赶。2022年6月17日,经中央

军委批准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见图二)

ffl-新中国海军的第一敏图二我国自主设计處造的雷艘弄射至

正式泰视“南昌号"(产自日本)航空母规“福电规”

(1)根据材料一、二图文信息,反映出我国海军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的和平发展不能以牺牲国家的核心利益为代价,中国尊重别国的核心利益,同

时也希望别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1958年,毛泽东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有损于中国

主权的关于苏联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以及中苏联合建立潜艇舰队的主张,同时还批评了苏联

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国主义的霸道做法。中苏之间产生分歧的核心是主权原则在社

会主义国家关系中的地位问题。

——摘自宫力《和平发展:解读中国外交理念》

(2)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处理外交关系时怎样的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并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处理外交关系的认识?

材料四:如图是美国形象在大陆电影中的流变(部分)

影片主要内容

《停战以后》对美方人前虚伪卖善、人后扩军备战的行为进行交叉剪辑,谈判桌上的美方

1962年上映代表、女记者与后方的美国大兵构成了两面三刀的“流氓群像”。

《一个美国飞

首次表现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来华助战洋人”爱普斯坦成为新

行员》1980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面的美国人形象。

上映

一方面通过“新梦想”在美国的上市,确认了美国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主

《中国合伙人》导地位:另一方面,又以“商业谈判”这场戏,揭示出美国“虽然表面上十

2013年上映分强大和傲慢,但其实己经失去往日的实力,不得不在中国的进攻之下节节

败退”。

一摘自辛亚奇《单一两极多元:美国形象在大陆电影中的流变(1949-2019)》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美国形象在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演变?举出一例20世

纪七十年代初期中美关系改善的事例。

24.社会习俗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时期的历史现状,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以

其特有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食”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

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

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

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等。

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

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2)改革开放前后,除了“食”的变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请你谈谈对我国现代社会习

俗变化的认识。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

国特色。八年级2班同学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

各组同学进行的项目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构建导图一一明确理论内容】

(1)一组同学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导图(如图),请你在①②处准确

填写相关内容,并列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内改革的两例具体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I~.

I~-II;~|

/三个代丧"重要思想II科学发展观I[@

任务二【解读史料一一增强建设信心】

(2)二组同学收集了很多历史材料。请依据下面材料归纳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

谈谈对外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材料: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推动沿海沿

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岀去”,充

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到全

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定》

任务三【阐释会议——汲取决策精华】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次次重要的会议所做出的重要规划为党和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下面是三组同学制作的一张会议卡片,请你围绕主题,对三个会议进行阐释。

主题:战略规划指明奋斗方向

1956年中共八大

1978年中共H••一届三中全会

1992年中共十四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

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故A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

所有制,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排除B项;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

粮食产量逐年提髙,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排除C项;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从此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体现的时代精神,排除。

B.“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体现了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符合题意。

C.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排除。

D.题干歌词无法体现“敢为人先的革命首创精神”,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抗美援朝背景、时间、经过、结果、意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答案】D

【解析】“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反映的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1978年以

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

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农村经济得到迅速

发展。故D符合题意;“消灭地主,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

革,排除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是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排除B;20世纪60年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衣服一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

及意义。

4.【答案】C

【解析】A.从投资比例来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占比较高,不能得出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结论,

排除。

B.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投资比例较高,但并不意味着只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排除。

C.数据统计表表明各行各业都有投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投资比例较高,说明“一五计划”期间

重视全面发展同时又有所侧重,符合题意。

D.数据统计表表明各个领域投资情况,不能说明各行各业成就显著,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一五计划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5.【答案】D

【解析】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

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D项正确;

AC是我国对三大行业改造的方式,不是改造中的创举,排除AC项;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改革开

放后,排除B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章新中国政权建立与巩固”及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

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

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

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A项正确;三大改造是根本变革社会生产关系,配合国家

的工业化建设,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失误探索,排除C项;港澳回归发

生在20世纪九十年代,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重考点查掌学握生新的中材国料政分权析巩能固力的以史及实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最符合主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项正确;1949年第一届

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排除A项;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排除C项;1978年召开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

史实。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国有企业,1997年改为股份制企业,2009年引进多条

国内一流生产线,为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可知,材料中“双合成”的发展之路反映了我

国不同时期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建设历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1953到1956年我国进行了三大

改造,改革开放后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

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C项正确;

材料缺少对比信息,不能说明山西企业处于改革前列,排除A项;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排除B项;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粒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

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

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据解说词“中

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去……”可知,这位英模是袁隆平,A项正确;王进喜以“宁

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第

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排除B项;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

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排除C项;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相关史实,“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去……”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图文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袁隆平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

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

深远影响。故D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

出的结论,排除A;1987年中共十三大作出了我们的现代化要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排除B;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对1992年创业高潮的出

现起到解放思想作用的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我国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逐

步实现了“出疆入藏”,新疆、西藏地区的经济也随着道路建设逐渐得到了改善,体现了我国对

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的重视,故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我国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在

交通方面逐步实现了“出疆入藏",没有体现“国家重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排除A;

题干没有提及我国的交通建设水平领先世界,排除B;我国在新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

题干没有强调,题干反映的是我国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排除D。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掌握我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

史实。

1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由于中国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

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因此

导致“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在“左”倾错误指挥下,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时期

出现了严重失误:1958年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给经

济建设带来损失。

故选:Co

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掌握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13.【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

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的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B项

正确;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大于失误,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根据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是阶级矛盾突出,排除C项;文革时期

(1966-1976),我国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考生掌握全面建设主义时期的总体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D

【解析】A.我国并不主张称霸世界,表述有误,排除A。

B.材料未强调打击帝国主义的信息,排除B。

C.材料未涉及发展新科技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

D.根据材料“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

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可知,作者认为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原因是增强

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原因,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主要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

史解释素养。

15.【答案】B

【解析】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

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到

六十年代初,排除A项;我国于1990年建立浦东新区,排除C项;1992年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内逐渐出现大量外资企业,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重点掌握经济特区设立及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6.【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及所学知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国快餐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中国

人的饮食,B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外资企业,与我国国有企

业改革无关,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21世纪

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17.【答案】D

【解析】A.中苏建交是1949年10月3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

B.文革期间(1966年至1976年),我国的外交事业并未停滞,排除B。

C.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及困难,排除C。

D.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体现了我国外交

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新中国的外交

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答案】B

【解析】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

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

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

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热爱祖国、勇攀高峰进行探索的载人航天精神。

B项正确;特区精神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排除A项;抗洪精神、抗震精神和抗疫

精神等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排除B项;“脱贫攻坚精神”与题干内容不

符,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载人航天精神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载人航天精神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解析】据题干“针对前段时间美国对台军售,我外交部发言人提出严正交涉。中共二十大报告

上也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

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可知,这表明我国坚决捍卫领土主权的严

正立场,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是强调我国认为武力统一台湾

势在必行、谴责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排除BCD。

故选:Ao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我国坚决捍

卫领土主权的严正立场。

20.【答案】B

【解析】A.中国“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不是一五计划的成果,排除。

B.图示“一五计划”成果和成就的取得和中国“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都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

结果,是其共同原因,符合题意。

C.三大改造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图示成就的取得没有关联,排除。

D.1953-1957年我国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不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一五计划背景、目的、时间、主要成就、意义,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1.【答案】(1)根据材料一“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

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知,二十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根据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

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及所学可知,党和国家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

代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举措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的共同作

用是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3)根据材料“2022年10月1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

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

国式现代化。”及所学可得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理论和实

践的创新结合;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

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

的现代化。”可得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故答案为:

(1)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举措: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进程,增强了

我国的综合国力。

(3)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结合;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领2》.将【民答族案区】根域自据治材作料为“基19本47政年治,制内度蒙确古定自下治来区;成1立98;4年19,49年《中,华《人中共国和人国民民政族治区协域商自会治议法共》同颁纲

布实施”及所学知识,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力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因此确定观点为: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是我国发展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材料“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岸两岸

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1997年,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

接仪式;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及所学知识可知,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

造性地提岀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

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

高度的自治权。因此确定观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故答案为:

选择: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

治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观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选择: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岸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1997年,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

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

观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需要考生掌握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历史遗留

问题及发展两岸关系的制度、方针等。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23.【答案】【小题1】变化:海军装备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原

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工业基础薄弱,还无法自主研发与生产大型武器装备。中国综合国力

的提升;国家重视国防建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等等。

【小题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认识: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

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保持外交的独立自主地位;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始终维护

国家的核心利益,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受侵犯;国家核心利益中最为重要的是国家

主权;等等。

【小题3】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对中国整体上持敌视态度,故电

影中美国人形象比较负面;20世纪80年代,中美已经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故电影中出现了

反映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进入21世纪,中美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电影反映出了

更多中国的民族自信,美国形象既可以是合作的伙伴也可以是竞争的对手。

【解析】本题以“国防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外交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为探究主题,考查我国

海军发展变化及成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何处理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准确解读

材料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24.【答案】【小题1】由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

饱问题到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

配,口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