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 练习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2023年中考备考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

1.(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2.(2022•福建泉州•统考模拟预测)卜列变化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葡萄酿制葡萄酒B.用自来水淘米

C.用汽油洗去机器上的油污D.臼糖熔化成棉花糖

3.(2022•福建龙岩•统考模拟预测)“天宫课堂”的下列授课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溶液结晶现象

B.水球光学实验: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水球如何呈现一正一反两个像

C.水油分离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

D.泡腾片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放入泡腾片后的水球慢慢变成“气泡球”

4.(2022・福建厦门•统考模拟预测)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变化只发生物理变化的

A.治炼生铁B.粮食酿酒C.烧制石灰D.织丝成布

5.(2022•福建南平•统考模拟预测)疫情防护期间,下列日常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体温计测体温B.用消毒剂消毒

C.棉签采集咽拭子D.悬挂防控标语

6.(2022•福建三明•统考模拟预测)鱼丸是福建地方名小吃。下列有关鱼丸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

7.(2022・福建莆田•统考模拟预测)雪容融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其灯笼外形的发光属性寓意

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下列手工制作灯笼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O

A.竹箱编架B.宣纸裱灯C.烛光映暖D.流苏飘灯

8.(2022•福建宁德・统考一模)以下是古代酿酒的部分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9.(2022•福建漳州•统考二模)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司马光砸缸C.刻舟求剑D.铁杵磨成针

10.(2022•福建福州•统考一模)变化无处不在。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测体温B.戴口罩C.酒精消毒D.扫健康码

2

lɪ.(2022.福建.统考模拟预测)制作豆腐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压成型

12.(2022•福建厦门•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

14.(2022•福建•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基本操作考试题:取少量的水并加热,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15.(2022•福建南平•统考模拟预测)“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教材要求的基础实验之一。

下列是某同学的实验过程,正确的是

B.称量固体

16.(2022•福建莆田•统考模拟预测)卜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

A.检查装置气密性

D.处理废弃溶液

18.(2021•福建龙岩•统考三模)《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

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19∙(2021∙福建宁德.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实际用途主要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5

A.焦炭用于炼铁B.液氮用作制冷剂

C.甲烷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20.(2021.福建南平.统考模拟预测)庆祝建党100周年,吟诵毛泽东诗词。以下诗词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B.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C.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D.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21.(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粱酿酒B.米酒变酸C.酒精燃烧D.酒精挥发

22.(2021・福建泉州•统考二模)下列成语的原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滴水成冰

C.磨杵成针

D.积土成山

23.(2021•福建漳州.统考二模)下列描述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乘风破浪B.火烧赤壁C.滴水成冰D.丹桂飘香

24.(2021.福建三明.统考一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纸张燃烧C.芒果切片D.冰雪融化

25∙(2021∙福建龙岩・统考一模)下列变化有一种和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抓铁有痕B.海水晒盐

C.粮食酿酒D.刻舟求剑

26.(2021•福建莆田•统考一模)墨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制墨的过程中包含以下四道工艺,主要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6

C.晾

7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使用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立在桌面上,如图错误;

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如图操作正确;

C、振荡试管时不能上下振荡会使液体药品溅出,要左右振荡,如图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试管内液体过多,容易溅

出伤人,操作错误;

答案为:B.,

2.A

【详解】A、用葡萄酿制葡萄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用自来水淘米,只是冲洗掉部分杂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用汽油洗去机器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白糖熔化成棉花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o

3.D

【详解】A、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溶液结晶现象,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

成,不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球光学实验: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水球如何呈现一正一反两个像,属于物理学中的镜面成像,没有

新的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油分离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这个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选项不符合题意;

D、泡腾片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放入泡腾片后的水球慢慢变成“气泡球”,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治炼生铁是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将铁从铁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故A错误:

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烧制石灰是高温煨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生石灰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织丝成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8

5.B

【详解】A、用体温计测体温,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用消毒剂消毒,消毒剂使蛋白质变性而消除细菌病毒,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棉签采集咽拭子,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悬挂防控标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B»

6.D

【详解】A、切鱼片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绞肉泥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捏肉丸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微火煮的过程中涉及高温条件下蛋白质变性,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竹蔑编架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宣纸裱灯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烛光映暧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流苏飘灯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o

8.B

【详解】A.选料过程为物质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酒曲发酵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高温蒸储是利用沸点不同可知温度分离乙醇,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勾兑是酒精和水混合得到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火烧赤壁,发生了燃烧,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司马光砸缸,缸的形状改变了,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C、刻舟求剑涉及的不同物体位置的相对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D、铁杵磨成针,铁杵的形状改变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o

10.C

9

【详解】A、测体温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

不符合题意;

B、戴口罩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符合题意;

D、扫健康码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1.C

【详解】A、泡黄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磨豆浆,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煮豆浆过程中蛋白质在加热后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压成型,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2.D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该用药匙取用,瓶塞要倒放,图示没有倒放,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遵循左物右码,一般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腐蚀、易潮解的放在玻璃器皿

中,图示中药品与祛码放反了,故B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图示为俯视,故

C错误;

D、标签中要注明溶液的名称(或化学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故图示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取用固体药品瓶塞需要倒放,图中瓶塞正放,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量筒可以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于溶解物质,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称量固体物质左物右码,两托盘需要各垫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祛码端未垫纸,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详解】A、试剂瓶倾倒液体时,瓶塞倒置于桌面,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错误;

B、实验室酒精灯用火柴点燃;正确;

C、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的底部套上、取下,防止污染试剂;错误;

D、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倾斜于桌面成45度角,管口不得朝向自己或他人,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体

10

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故选Bo

15.C

【详解】A、固体药品取用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用药品,故A错误;

B、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B错误;

C、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溶解固体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故D错误。

故选:Co

16.A

【详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形成密封体系,图示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镶子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废弃药品要放入废液缸中,不能倒入水池,以防造成水体污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7.B

【详解】A.形成的密闭体系,气体受热后从导管逸出,看到有气泡冒出,可以确定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

B.右端导气管要用止水夹夹紧,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若不漏气,则长颈漏斗会停留一段稳定的

水柱,才可以确定装置不漏气,没有止水夹无法判断气密性,故B不正确;

C.左端密封,右端敞口,气密性良好的话,上下移动敞口一端,会形成液面差,因为U形管的两端气压不

同,造成气压高的一端液面低于气压低的一端,气压大,对液面的压力也大,故C正确;

D.形成的密闭体系,注射器往右边拉,装置内压强减小,长颈漏斗中的水进入锥形瓶,可以看到长颈漏

斗下端有气泡,确定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

故选:B,

18.A

【详解】A、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粉碎知识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洗知识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部分溶解,溶解时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在制坯过程中知识将泥块和矿粉混合,并改变形状,此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Il

19.B

【详解】A、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氮汽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符合题意;

C、甲烷用作燃料,是因为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C

【详解】A:冰是水凝固而成,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凝固、凝华都是物理变化。

B:黄花分外香说明香气分子不断运动。分子虽然运动,但分子本身没变。是物理变化。

C:纸船明烛照天烧中,纸船明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

D: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船在水中行。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综上所述:选择C。

21.D

【详解】A、高粱酿酒有新物质酒精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B、米酒变酸有新物质醋酸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C、酒精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2.A

【详解】A、百炼成钢过程中,由铁矿石变成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