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1.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错误的是()

A.通过熔化过程想象凝固过程,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B.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运用了类比法

C.对自制温度计的不足进行逐步改进的过程,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D.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时,在真空罩闹钟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2.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

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

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

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物体B的像,则物体AB所在区域()

A.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n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ZV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4.小京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

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水平高度,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5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5.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到碗的底部,然后向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图所示,再让同学向碗里缓缓倒水,直到

恰好再次看到完整的硬币,图乙中反映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是(

6.如图所示,下列生活中的“影”与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平面镜成像

摄影-光的反射

C.投影-凸透镜成像

倒影-光的折射

7.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

8.回顾物理问题的研究活动,以下事例中,与“通过乒乓球与发声音叉接触不断被弹开的现象,来显示发声音叉在振

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为了表示物质密度时对照速度的表示方法

B.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用光线来描述

C.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通过液柱高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透过玻璃板观察外形相同的没点燃的蜡烛好像点着似的

9.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40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C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D.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10.上学路上,王老师开车去学校,小红步行去学校,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下列对三人的运动情况分析不可能的是

A.坐在车内的王老师和车相对静止B.小红对小明说:你真快!是以自己为参照物

C.小红步行速度达10m/sD.小明在某一瞬间的骑车速度超过王老师的车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

B.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会有水蒸气液化形成大量的水珠

C.用久后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汽化后凝华形成的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较远处向一倍焦距处移动,物距“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

所示,则像距「与时间f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D.

二、填空题

13.冬天,0C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选填“内”或“外”)侧出

现冰花,这是现象,这个过程需要热量.

14.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15cm(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像。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点的像,应该将放大镜适当_____(填“靠近”或“远

离”)邮票。

15.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

16.每年的6月16日为全国“爱眼日”。下图中表示甲、乙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其中__图是近视眼的成像。

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乙需配戴镜。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三、实验题

17.(8分)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⑵图丙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由图丁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18.(8分)某物理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和“探究重力方向”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测量和操作:

(1)其中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012345

被测物体无物体1物体2物体3物体4物体5

物体质量〃?(kg)00.10.20.30.40.5

所受重力G(N)012345

比值(Glm)(N/kg)01010101010

①在该实验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和、

②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③根据上表中测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图甲,其中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质量m关系的图象是(字母);

④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与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实验目的相同的是(选填字母)

A.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B.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2)在探究重力方向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缓慢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

会观察到悬线04的方向不变;如果剪断悬线0M,则原来静止的小球将会(选填“竖直”或“垂直于木板M")

下落。

图乙

19.(8分)全国著名的“油茶之都”邵阳县盛产茶油。小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分度盘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39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g;

⑶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kg/m\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凹透镜的两条折射光线。

21.(8分)如图所示,为了让与水平面成45°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10m深的井底,平面镜应怎样放置?作图说明。

(一)

五、计算题

22.(10分)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20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55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

质量是480g»(已知0水=1xltfkg/m3)

(1)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⑵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3.(12分)开港大道部分道路已实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

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

监测点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探头,监测点4、8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

为10()km/h,通过监测点8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km/h)

监测点d监测点8

探头子吕探头用W

时间|1031I时间|10:43

(1)以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o

(2)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4、B时会不会被

判为超速?

(3)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4)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详解】A.熔化和凝固是物态变化的互逆过程,通过熔化过程想象凝固过程,运用了逆向思考法,故A正确,A不

符合题意;

B.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采用的是比较法,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对自制温度计的不足进行逐步改进,制作出常用温度计,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做缺点列举法,故C正确,C不符

合题意;

D.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时,在真空罩闹钟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逐渐逼近法,又叫科学

推理法,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因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甲虫背部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则可知它背部的温

度比外界气温低,故ACD错误,B正确.

3、C

【详解】由题意知,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此时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以外,且成的像

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体在图中〃7区域,箭头向上,比像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

u=50cm-10cm=40cm

40cm>2f=2x10cm

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

l/=50cm-35cm=15cm

/<15cm<2/

即物体在凸透镜一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

L7=50cm-45cm=5cm

5cm<y=10cm

即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因此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呈接到像,故C错误;

D.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此时

C7=50cm-15cm=35cm

35cm>2f=2x10cm

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是一致的,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想看到完整的硬币,硬币的右侧的光,经过折射后要恰好进入人的

眼睛,故选D。

6、C

【分析】(1)“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

(2)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称之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

成的像分析各选项。

【详解】A.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摄影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B错误;

C.投影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

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生活中“影”的例子很多,要要明确各种影形

成的原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7、B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即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只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一张试卷的厚度在70u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1.68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但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与发声音叉接触不断被弹开的现象,来显示发声音

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A.用速度的表示方法说明密度的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实际不存在的光线描述光的传播特点,采用的是模型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不容易直接感受,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通过液柱高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

符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透过玻璃板观察外形相同的没点燃的蜡烛好像点着似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

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C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000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1

18km/h=18x-----m/s=5m/s,

3.6

故D符合实际。

10、C

【详解】A.王老师开车去学校,以车为参照物,王老师是静止的,故A可能,不符合题意;

B.小红步行去学校,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以小红为参照物,小明骑的很快,故B可能,不符合题意;

C.小红是步行的,速度大约在l.lm/s左右,不可能达到10m/s,故C不可能,符合题意;

D.王老师开车去学校,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小明在某一瞬间的骑车速度有可能超过王老师的车速,故D可能,不

符合题意。

11、D

【详解】A.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故A错误;

B.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从杯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飘散在空中,会冒“白气”,或附在杯子

的内壁(杯子未装满水),不会在外壁形成水珠,故B错;

C.用久后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降低温度,减小表面空气流动,可以减少蔬菜内水分的蒸发,故D正确。

12、B

【详解】将蜡烛从从较远处向一倍焦距处移动,物距逐渐减小,像距只能接近1倍焦距,而不能小于等于1倍焦距,

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时有:物近(物距变小)像远(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逐渐减大,从/VvV4到v>"故B

正确。

二、填空题

13、升华内凝华放出

【详解】口]冬天,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

⑵⑶⑷寒冷的冬夜,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非常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侧由气态直接凝华变为固态,

出现冰花;凝华放热。

14、小于虚远离

【详解】口北2|由放大镜的原理可知,用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此时的邮票应该在一倍焦距以内,即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

小于焦距15厘米,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变大,故他想看到更大点的像,应该将放

大镜适当远离邮票。

15、3.45

【详解】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物体从1cm刻度开始测量,

所以图中读数为3.45cm。

16、甲凸透

【详解】口][2]根据物理知识可知: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

使光线提前会聚;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

使光线推迟会聚;故甲是近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凹透镜;乙是远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凸透镜。

三、实验题

17、92晶体低于

【详解】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每一个小格代表1°C,温度计示数92'C。

(2)[21如丙图,-10℃的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0℃,冰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该物质是晶体。

(3)网如丁图,9()℃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98℃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C不变,此时水进行沸腾,所以

水的沸点是98C。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现在水的沸点是98C,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此时大

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18、天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A竖直

【分析】(1)①根据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根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质量与重力,

确定选取的测量工具;

②分析表中数据,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③根据②中结论分析;

④此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重力和质量的正比例关系,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⑵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来作答。

【详解】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与重力,所以测量工具为: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⑵②分析表中数据,物体所受的重力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常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

的质量成正比;

⑶③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重力随质量的变化关系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选C;

⑷④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A.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多次测量是为了得出质量和体积的普遍性规律;

B.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所以与本实验目的相同的是A;

(2)[5]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剪断悬线。4,则原来

静止的小球将会竖直向下运动。

19、右23.40.9X103

【解析】(1)口]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调节规则,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右调节。

(2)[2]根据图乙,用祛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可读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为62.4g,减去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39g,

解得倒入量筒中茶油的质量为23.4g。

(3)[3]由图丙可以读出,量筒中茶油的体积为26c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