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探究19000字(论文)】_第1页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探究19000字(论文)】_第2页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探究19000字(论文)】_第3页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探究19000字(论文)】_第4页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探究19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目录TOC\o"1-2"\h\u12682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 116107摘要 111915【关键词】财务舞弊辉山乳业GONE理论 226384绪论 231556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8830(一)财务舞弊概念介绍 312653(二)财务舞弊动因理论——GONE理论 326440二、财务舞弊动因及特征分析 53138(一)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523780(二)财务舞弊特征分析 512992三、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61681(一)辉山乳业公司介绍 617629(二)舞弊前经营管理与治理结构层面存在的问题 728397(三)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方式 1219284(四)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基于GONE理论 1618959(五)辉山乳业财务舞弊事件后果 2026363四、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启示 211549(一)企业内部防范措施 2117353(二)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防范措施 221133(三)外部政府防范措施 2413547(四)社会防范措施 2427746结论 2519097参考文献 26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资本的趋利本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企业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2020年又发生了瑞幸咖啡被浑水成功做空的事情,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再度掀起社会舆论。由此可见,财务舞弊的相关研究对进一步全面发展资本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2017年发生的辉山乳业财务舞弊事件,是一个非常重大和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辉山乳业财务舞弊爆发后体现出来的问题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具有代表性,其造成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因此本文选择辉山乳业财务舞弊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总体特征出发,以GONE理论为指导对辉山乳业舞弊事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整、股权高度集中、融资压力大、财务舞弊成本低等财务舞弊动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这样既能够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司起到一定警示作用,还可以研究总结出一些防范其进行财务舞弊的对策。【关键词】财务舞弊辉山乳业GONE理论绪论财务舞弊是指公司事先有计划、有目标、有具体针对性的进行财务数据造假,并且用造假的财务数据来欺骗公众获取信任,从而获得不当利益的恶劣行为。从2011年开始,中国境外上市公司于美国成功上市的数量呈线直线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退市的公司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在这众多中国境外上市公司退市的原因里,被指认进行财务舞弊占据的比例是最高的。由此可见,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财务舞弊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导致财务舞弊行为越来越难被外界发现,那么加强对财务舞弊情况的分析也就变得更加的重要。GONE理论作为分析财务舞弊动因的经典理论之一,它包含了暴露、机会、贪婪和需求这四个因素,只有在这四个因素共存的环境下,才会滋生财务舞弊。这一理论能够很好的帮助人们探究和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频发生的原因,而且与其他相关理论比较来说,GONE理论对分析探讨财务舞弊的动因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本文选择了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进行相关剖析。Obeua.S.Persons(1995)将一百家进行了财务造假行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公司的具体情况,得出了企业管理层会选择进行财务舞弊,大多数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压力或者走进了某种困境,而采用合法的手段很难顶住压力或走出困境的结论。TerryDWarfield(2015)通过对三十余个上市公司选择进行财务舞弊的时间点做了分析总结,最终发现大多数财务舞弊都是发生在公司存在虚假数据和隐瞒重要相关信息不进行披露等问题之后。我国经济学博士汪建新(2008)运用三角理论探讨财务舞弊行为的动因,也就是分别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维度出发去剖析企业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原由。在压力维度上,对更高业绩的追求给了高层很高的压力,那么为了能够达到目的,高层就会选择进行财务舞弊;在机会维度上,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足就给了企业员工可以进行财务舞弊的机会;在借口维度上,管理层为了自己的财务舞弊行为能够合理化,会把为了企业员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当做借口。吴伟荣,李晶晶、包晓岚(2017)通过探究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自信过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越是过度自信的审计人员,他的审计工作质量就越低这一结论。姜珊(2020)通过对近些年来被做空中国境外上市公司的研究,认为境外上市公司信任危机说到底是企业的诚信问题导致的,只要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实力,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并且及时向外界披露相关的信息。那么企业的诚信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信任危机就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断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让国内和国外的投资者对其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这样的局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让国内和国外的投资者重新燃起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心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只有对以往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深度的剖析,全面了解不同环节的具体信息,把握细节,找到财务舞弊问题的根源所在之后,才能够真正地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中国上市公司重新赢得市场的认同。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一)财务舞弊概念介绍1.财务舞弊的概念国内外对于财务舞弊都有进行明确的定义,虽没有达成一致,但各国的定义相差不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财务舞弊是企业有预谋的在财务报告中公示虚假内容或故意漏报重大信息,让外界产生错误的判断,凭借欺骗换取外界信任来获得投资者的投资。而我国对于财务舞弊的定义更加简单清晰,认为财务舞弊是有意的对财务报告列示的内容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修改,来欺骗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不难看出,国内外对于财务舞弊的定义都集中在主观故意的使用违法手段来操纵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从而获取不当利益。2.财务舞弊的分类目前财务舞弊的分类各式各样,认可度最高的是从财务舞弊的层次将其分为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二种类别。管理舞弊是指公司的管理层串通一气进行财务数据造假的行为,管理层为取得更好的业绩或脱离某种困境,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对外披露企业财务信息时陈述虚假数据或漏报一些重要的财务数据。这种舞弊有着精心筹划的精密结构,难以识别。非管理舞弊是指非管理层人员窃取企业资产,或利用企业内部控制不足的缺点,对财务数据进行篡改。与管理舞弊相比,这种舞弊更易识别和更正,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较小。(二)财务舞弊动因理论——GONE理论1.组成GONE理论的四因素G为贪婪因素,贪婪指人的欲望始终没有尽头,体现的是舞弊者的道德水平。表现为舞弊人员道德意识低下,为实现超出自身正常水平的欲望,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违法行为。О为机会因素,机会指有利于潜在舞弊人员进行舞弊行为的条件。在达成了“贪婪”要素后,潜在舞弊人员需得确认机会的存在,并且有把握能够抓住机会,才会进行舞弊。而机会并不能完全根除,其客观存在,只能尽力减少。N为需要因素,需要指企业面对的各种压力产生的紧急需求,是舞弊发生的根本动机。对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企业来说,它们有着保持上市的需求。对业绩不佳的上市企业来说,它们有着确保利润增长的需求。对有着上市规划的企业来说,它们有着尽快上市的需求,这些情况都极易催生舞弊行为。E为暴露因素,暴露指舞弊行为被发现的几率以及舞弊被发现后的惩罚力度。如果企业主体道德意识淡薄,想要冒险获得更大的利益,恰好发现能够进行舞弊机会,并且认为舞弊被发现的几率很小,即使被发现,惩罚力度也不足为惧,此时四因素并存,企业主体便很有可能实施舞弊行为。2.四因素对财务舞弊的影响贪婪指舞弊者对自身欲望超出正常水平的过度追求。贪婪大多是公司管理层的个人行为,个人越不知足,发生财务舞弊的几率性越大。贪婪具体表现为:当股东和管理层意识到达到某一目的能取得巨大的利益,但无法通过正当手段获取,他们往往就会采用财务舞弊去实现目的。在GONE理论中,机会是贪婪和需要进行实现的基础。舞弊者只有在把握住机会的条件下,才会进行舞弊。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不足和外部监管的松懈,给了舞弊者机会去进行对个人利好或公司利好的财务舞弊行为。需要的主体与贪婪不同,其主体是组织。企业在发展中会有许多的需求,如企业欲扩大规模而产生的融资需求;管理层欲获取更好业绩而产生的业绩需求;企业欲树立良好形象而产生的信任需求等。对企业而言,需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需要,需要就会变成舞弊的动因。暴露是影响财务舞弊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发现舞弊行为的几率越小,进行舞弊的几率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如果企业权衡利弊后认为,成功隐瞒舞弊产生的利益大于舞弊被发现产生的成本,或者舞弊被发现产生的风险是可以承受的,企业就很有可能实施舞弊行为。3.GONE理论在财务舞弊分析上的优越性GONE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在财务舞弊分析上有着其独一无二的优点。首先,将GONE理论和舞弊三角理论相比较,GONE理论的四因素从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组织与个人等多个方面剖析财务舞弊动因,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全面、更具体的财务舞弊治理体系。而后者仅从舞弊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把财务舞弊归为舞弊者在压力下抓住机会进行舞弊,并且自欺欺人的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的过程。其次,将GONE理论和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相比较,在GONE理论中,贪婪的意思更加丰富,它是道德意识淡薄、对自身欲望的过度追求等主观因素,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程度、外部监督力度、企业高层及员工道德意志的强弱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后者认为,贪婪仅由舞弊者道德意识低下、意志力薄弱导致。二、财务舞弊动因及特征分析(一)财务舞弊动因分析1.内部动因首先,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想要提升产品质量,必定会出现大量资金缺口,从而产生强烈的融资需求。虽然法律法规对融资公司的利率没有做出规定,但利率却是融资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投资者在实施投资行为时会特别关注相关企业的利率表现。可是利率并不是公司想提升就可以提升的,此时极易采取财务舞弊行为去达到目的。其次,公司的内部治理与财务舞弊是密切相关的。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足的情况。同时,公司管理层存在专业经验丰富,但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不够完整,或者是各治理层次独立性不够,导致其无法发挥实质作用。比如我国的农业上市公司,大多是创始人为主进行治理,进行财务舞弊的机会很大。2.外部动因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发展速度却没有跟上来。相比国外发达资本市场来说,我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较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上市公司更敢实施财务舞弊行为。因为企业在权衡利弊后,认为与财务舞弊带来的高利益相比较,财务舞弊被发现的惩罚不足为惧。同时,我国的外部监管机构发展不足。国外有着非常成熟的做空机构,比如浑水,辉山乳业以及最近的瑞幸咖啡都是被它成功做空的,爱奇艺现在也因为浑水陷入了信任危机。可是我国还并没有这样成熟的机构和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财务舞弊更大的空间。(二)财务舞弊特征分析虽然在追求更大利益的驱使下,财务舞弊的手段在不断发展,隐蔽性越来越强。但是通过对已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的企业进行剖析总结,能够发现财务舞弊是具有一定特征的。这一发现对识别和预防企业财务舞弊有着良好的帮助,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财务舞弊的一些特征。1.数据虚假集中在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舞弊与财务数据造假是分不开的,而大多财务舞弊的企业都会存在收入或支出数据虚假的情况。黄世忠、叶钦华、徐珊、叶凡等在《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中,对113家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进行剖析,总结得出收入舞弊在财务舞弊行为中占比68.14%。可以说,收入舞弊是财务舞弊的沉疴痼疾。而在2020年引起中外热议的瑞幸咖啡做空事件中,也存在将公司的销售收入进行人为的调高,成本却出现了不增反减的情况。2.各方所报给文件不一致这个特征是对中概股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也是浑水机构狙击中概股的十大特征之一。如果企业报给工商和税务部门的文件与报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数据有实质差异,那么其中一份肯定是有问题的,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差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多元水务与东方纸业就是因为各方所报给文件数据不一致从而被发现财务舞弊行为。3.关联关系大量存在虚增营业收入的交易类财务舞弊要在企业关联方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够完成。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非常依赖关联交易,那么企业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企业如果有未披露的关联方,那么财务舞弊的可能也会大大上升。此前的泰诺斯资源、中国阀门和嘉林汉业等就是例子。4.公司高管异常抛股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目的是通过欺瞒财务数据使用者,获得高额利益。通过分析已发生财务舞弊的企业,发现企业高管在财务舞弊后,外界都认为企业经营发展非常好的情况下,会异常的抛售自己所持的公司股份,如美国超导、东南融通等企业。一般来说,如果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发展不错,高管会增持股票。因此如果出现不增反抛的情况,那么企业发布的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将大大降低。5.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会选择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长期合作,因为公司业务是连续的,这样审计起来会更轻松。为了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部分公司会定期更换,一般是几年一次,而财务舞弊的企业会出现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一般是审计师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质疑主动请辞或是行业竞争,如果一个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非常频繁,那么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6.过度外包对外宣称企业的大部分劳务、业务和销售等采取外包作业,既能让企业避免面对更多的交易对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的具体运作情况移出财务报表,是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比如多元水务对外宣称产品销售通过几十个分销商,从而使收入确认变得非常简单。三、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辉山乳业公司介绍1.辉山乳业公司简介辉山乳业创建于1951年,2009年辉山乳业开始涉足乳制品行业,2013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是东北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辉山乳业宣称是中国领先及垂直整合度最高的乳品公司,一直坚持“打造中国最值得信赖的乳品品牌”的企业理念,通过多年的布局经营,建设了“从牧场到餐桌”的业务模式,产业链成功涵盖了奶牛的牧草种植、奶牛饲料的加工、奶牛的养殖、原料奶的运输、乳制品的生产、产品质量管控和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对外竞争中,辉山乳业完整的产业链也一直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作为国家农业的重点龙头企业,辉山乳业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生过任何食品安全事故。但在2017年,辉山乳业被浑水机构精准狙击财务舞弊,在苦苦维持却无力回天后,最终黯然退市。2.辉山乳业股权结构辉山乳业于2013年9月27日在港股主板成功上市,全球发行额达13亿美元,在我国境外上市的乳制品行业公司中市值排前三,并且跻身香港史上消费品行业首发募集资金前三甲。截至2016年12月,辉山乳业的股权结构是杨凯、葛坤为第一大股东,持有辉山乳业997911.83万股股票,占发行普通股票比例74.04%,其他股东合计占比25.96%。图3.12016年辉山乳业股权结构(二)舞弊前经营管理与治理结构层面存在的问题浑水机构于2016年12月16日公开指控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指控的主要内容是辉山乳业生产所需的牧草并不是完全自供,对外宣称的公司利润虚增,而且企业大股东杨凯通过未披露的关联方窃取公司资产数亿。一开始辉山乳业面临这些指控,承认存在牧草外购并向外公布了外购数量。但最终在浑水机构的追击下,不得不再次承认其公布的牧草外购量远不及真实外购量,彻底失去信任度,步向了退市的结局。在财务舞弊被爆出之前,辉山乳业的经营管理与治理结构层面就是存在着问题的。1.扩张策略2008年发生的中国毒奶粉事故使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任度降低,因此政府实施了支持规模化养殖的政策。虽然此后规模化养殖的比例增长明显,但直到2013年中国大部分乳制品的原料奶还是来自散户奶农,规模化养殖的增长速度追不上被压力压垮的奶农退出速度。再加上疫病恣虐,奶牛的数量急速减少,而牛奶产量大幅下降,“奶荒”无可避免的出现了。辉山乳业看准了时机,于2009年进入乳制品行业后,进行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跃成为了拥有第二大奶牛群的明星乳业。辉山乳业的业务重心从养殖奶牛慢慢转变到生产液态奶产品和奶粉上。液态奶逐渐成为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部分,加工并买卖粮食的业务慢慢被取代。在国内原料奶持续出现供应不足的大环境下,原料奶的价格也在不断的攀升。此时辉山乳业的奶牛群成为了一大竞争优势,其业务重心的转变毫无疑问将大幅提高企业利润。至此,辉山乳业的发展一路顺风顺水,下一步规划是成为全国乳企并走向国际。但辉山乳业成功上市后有些过于激进,给浑水公司的做空提供了可乘之机。辉山乳业上市前的投资较为保守,投资范围是自身熟悉的乳业行业内,投资建厂地区是总部沈阳的周边。但上市后辉山乳业的扩张策略十分激进,这将其拖入了负债的境地。辉山乳业将上市成功带来的13亿美元,大部分用于产能扩张。辉山乳业不再满足于东北地区,野心满满的开始走向江苏、上海等南方地区。同时除了主营的乳业之外,辉山乳业也开始发展副业。而且,为了构建全产业链,辉山乳业还收购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但自建产业基地毋庸置疑是资金负担最重的一种。这种种“大跃进”式的盲目扩张举措使其资金链加速断裂。2.偿债能力(1)短期偿债能力港交所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是连续的12个月,也就是每年4月初到次年3月底。本章收集并计算了辉山乳业2013-2014年度、2014-2015年度、2015-2016年度发布的数据,得出有关其偿债能力的指标列表展示如下:表3.1辉山乳业偿债能力指标报告截止时间201420152016流动比率2.491.490.92速动比率2.181.180.7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0.390.400.19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1.122.11-6.65从上表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中,本文选取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这三个指标,来分析辉山乳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流动比率方面,辉山乳业从2014年到2016年下降了1.57。速动比率实质上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在速动比率方面,辉山乳业从2014年到2016年下降了1.44,二者的下降幅度均约为原比率的三分之二。为了让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表现得更为直观,作折线图如下:图3.2辉山乳业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变化折线图二者作为衡量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之前的变现偿债能力的指标,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均为正相关关系。从图中我们可看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也就代表公司偿债能力在急剧减弱。而从行业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从速动比率来说,这三年乳制品行业的速动比率平均值约为88%,优秀企业的速动比率水平在140%以上,辉山乳业的速动比率水平已经慢慢处于行业下游。2014-2016年乳制品行业的速动比率大致水平如下表所示:表3.2乳制品行业速动比率一览表201420152016优秀值143.10140.90142.10良好值116.40114.10115.40平均值89.3087.0088.30从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和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角度来看,辉山乳业从2014年到2016年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降低了0.2,这也反映了其短期偿债能力的下降。(2)长期偿债能力表3.1中的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也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由于长期负债会慢慢转化成流动负债,然后通过流动资产去偿还。那么长期债务不超过营运资金,这样可以有效保障流动资产不会因为这种转化而被消耗殆尽。因此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不但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还能够反映企业未来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根据表3.1数据可作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变化折线图如下:图3.3辉山乳业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变化折线图从图3.3中可知,由2014年报和2015年报数据计算得出的该指标为正值,而2016年报计算得到的该项指标为负值。这是2016年的净营运资金为负值产生的结果。2014年-2016年辉山乳业净运营资金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3.3净运营资金一览表201420152016净营运资金(单位:千元)43633932553114-913341由图3.3可知,辉山乳业的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从2015年到2016年直线下降了8.76,从正值直接跌到负数。可见辉山乳业的偿债能力在2016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通过对辉山乳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辉山乳业在上市以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大幅下降。那么对其债权人来说,企业债权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能否及时收回债权,并且按期取得利息,都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3.盈利能力由于纵向指标和横向指标在分析盈利能力的过程中进行对比更方便,本文采用杜邦分析法来对辉山乳业近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表3.4辉山乳业杜邦分析法相关指标2015-03-312015-09-302016-03-312016-09-30报告期年报中报年报中报权益净利率6.535.705.074.88同比增长率-6.57-0.17-1.46-0.82销售净利率15.3323.2910.3117.52资产周转率0.250.130.240.11权益乘数1.691.932.062.51权益净利率是杜邦分析法的中心,它反映出来的是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将表3.4中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其呈现的趋势是逐年下降的。从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辉山乳业的权益净利率从6.53%下降到了4.88%,与伊利等同行企业连续几年权益净利率保持在20%以上的成绩相比来说,相对惨淡。销售净利率反映的是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蒙牛、伊利等行业领先竞争者的销售净利率皆常年保持在3%-5%范围内,而辉山乳业的销售净利率是10%以上,高于行业领先竞争者三、四倍。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总资产的周转速度。乳制品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通常保持在1%-3%范围内,而辉山乳业的资产周转率常年维持在0.1%-0.3%范围内,与行业平均相比非常低,这反映了辉山乳业的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及经营管理水平低。因此,尽管辉山乳业的销售净利率表现极佳,但是资产周转率的差劲表现仍然影响了资产净利率并拉低了净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反映了对企业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权益乘数较大,表明企业负债较多,一般会导致企业杠杆利益越大、风险越大。从表3.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辉山乳业的权益乘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权益乘数从1.69攀升至2.51,这表明辉山乳业的负债程度不断提高,债务风险逐步扩大。4.持股比例从2013年9月辉山乳业上市到2017年3月停牌前,杨凯及其一致行动人葛坤的持股比例是从51.26%到71.70%。而持有公司50%的以上股份的股东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因此公司的控制权始终握在他们手中。表3.5辉山乳业持股比例持股人职务2013年2014年2015年2017年3月停牌前杨凯执行董事51.2651.6573.7371.70葛坤执行董事51.2651.6573.7371.70苏永海执行董事0.700.710.77情况未知徐广义执行董事0.700.710.75情况未知郭学研执行董事0.230.240.25情况未知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辉山乳业的股权一直是高度集中在杨凯和葛坤手中。股权集中程度的不断上升,使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掌控不断加强,而且公司高管与大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当公司高管与大股东出现利益趋同或决策趋同,会间接侵害小股东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不仅如此,大股东过度参与公司决策,还会导致企业的监事会等机构话语权与独立性得不到保障,从而无法控制与防范大股东的利益侵占活动。同时,由于大股东在公司处于掌控地位等因素,重组董事会与更换总经理会变得非常困难。在公司治理中有一个绝对控股的概念,企业绝对控股通常会滋生一堆问题,比如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利益侵占频发、股份制公司丧失风险规避功能等。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引发的大股东侵占公司财产、转移公司资产、利益输送等问题,也是频频发生。除此之外,股权高度集中还可能造成市场上自由流通的股份太少,市场监督管理公司作用丧失,对公司治理等问题应起到的防范与约束作用无法发挥,市场机制也不能很好的控制公司治理问题。(三)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方式1.主营业务成本虚低辉山乳业主要利用了生物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难以保持一致的特殊性实施了成本造假,致使审计风险上升。辉山乳业拥有的各类生物资产主要情况如下表所示:表3.6辉山乳业2015-2016年生物资产单位:万元20152016泌乳牛288469395430育成牛214074197775犊牛3280537142苜蓿草5272107合计535877632455首蓿草是奶牛的必需饲料,构成了奶牛养殖所需成本的主要部分,占据总成本的比例大约为60%-70%。而我国大部分乳制品企业都是进口国外苜蓿草,受到汇率、运输费以及关税等因素的影响,购买成本较高。辉山乳业在IPO说明书表明苜蓿草种植的费用大约为每吨70美元,进口苜蓿草的费用大约为每吨400美元,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价格差异。同时还宣称公司生产的苜蓿草完全自给自足,2013年甚至声称产量过剩。辉山乳业也一直强调在奶牛牧场福建种植苜蓿草,能够保证苜蓿草的新鲜,有助于产品质量。因此其在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方面与其他奶业公司更具优势,预计每年能够在通过缩短供应链节省1亿元左右。表3.7辉山乳业2014-2016年原奶产量与苜蓿草收割量一览表单位:万吨201420152016原奶产量51.2361.6373.43苜蓿草收割量14.6513.287.28苜蓿草是奶牛饲养必需的原料,而原料奶来自于奶牛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从上表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辉山乳业的原奶产量一直在逐年上升,但是其对外宣称完全靠自身种植供应的原料苜蓿草收割量却不增反减。原奶的产量越大,奶牛消耗的牧草就越多,那么在内供不足的情况下辉山乳业为了达到产量的增加,就必然会大量外购。很显然辉山乳业一直在对外隐瞒外购苜蓿草的真相,利用其进行成功造假,达到提高企业毛利润的目的。2.营业收入虚假辉山乳业发布的2014年至2016年的财务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每年在10%以上。而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由产品销量和产品价格两部分决定,查阅浑水的调查报告可以发现,辉山乳业在这两部分皆有造假的行为存在。图3.4辉山乳业营业收入变化首先,从产品销量方面来说,辉山乳业的网上销售有夸大成分。其于2016年3月对外发布的年报中宣称为了在逆境中创造奇迹,销售模式转向了“互联网+”的新方式,而这也使得辉山乳业在乳制品市场萧条的大环境下取得了液态奶的销售奇迹。但是根据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辉山乳业的在线销售子公司辽宁辉记良品贸易公司2015年缴纳增值税总额为840万元,因此可以推断出其线上销售额最多也只有大约100万人民币。其次,从产品价格来说,辉山乳业在2017年上半年的财报中声称,2017财年主要是通过产品价格的提升实现了产品销售额的增长。称其产品单价与同行相比较高,而且销路很好,不太需要进行打折促销。然而根据曾作为辉山乳业销售人员的透露,辉山乳业实际上要将同类产品打折5%-10%才能跟伊利和蒙牛竞争,而且乳品行业的公司基本上都在打折促销。同时,通过在电商平台搜索其产品可以看到,辉山乳业与蒙牛、伊利等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价格会更低,折扣力度非常大,优惠持续时间也更长。3.资本支出虚增辉山乳业对成本和收入进行了造假行为,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会出现虚增的情况,此时企业的现金结余与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会出现不相符的状况,财务舞弊行为势必会被发现。因此为了粉饰数据,掩盖财务舞弊的行为,辉山乳业将资本支出进行了同步虚增。辉山乳业2013-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物资产与资本支出数据如下表所示:表3.8辉山乳业2013-2016年新增固定以及生物资产与资本支出单位:万元2013201420152016新增固定资产7972268041203850145757新增生物资产9639910557810611264856资本支出7616046605043085016973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辉山乳业在2013年的资本支出额大约是7亿元人民币,而2014年就攀升到了大约46亿元人民币,仅上市三年后,其资本支出总额就暴增至1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与此同时,辉山乳业的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物资产有着较大的波动。图3.5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物资产与资本支出由上图可知,自2013年上市至2015年,辉山乳业的资本支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而且资本支出远超新增固定资产和新增生物资产,表明资本支出异常虚增,而辉山乳业的年报并没有针对这一异常进行详细说明。辉山乳业在年报中表示,企业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支出土地资金、建设牧场已经购买奶牛等项目。但浑水的调查人员在走访了辉山乳业的牧场后发现其名下的大多牧场设施陈旧、破损,缺少必要生产用具,牧场必须的定期维护缺失,牧场环境与良好的标准之间有着很大差距。根据浑水调查人员的走访和使用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向专家咨询后推算得出牧场的建设支出大约虚增了8.96-16.7亿元人民币。在原材料采购上,辉山乳业2015年的预付款支出是2.42亿元,而在2016年的预付款支出是15.6亿元,增幅超过五倍。对于辉山乳业这样的乳制品企业来说,原材料预付款十亿元的意味举几个直观的例子,就是辉山乳业在深陷债务泥沼的情况下,给所有奶牛预付了三年以上的饲料钱;购买八万头以上的优质奶牛;购置可以建设超过五十个牧场的建材。很显然这种情况下,出现数额如此惊人的原材料预付款是非常不合理的,并且在年报中没有进行任何解释,很可能是在收入和现金结余造假之后,利用高额预付款为造假部分分流,掩盖舞弊事实。4.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是使交易成本下降完成企业合理配置的一种方法,但辉山乳业却通过与关联方签订虚假的交易合同,对营业收入以及交易成本进行造假,实施对企业利润的人为操纵。在IPO成功上市一年多后,辉山乳业建立了子公司沈阳富裕牧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养殖奶牛。富裕牧业于当年12月完成了全部建设,两天后被辉山乳业转让给了关联方企业富瀚畜牧,而且这项关联交易没有在年报中对外进行披露。根据对员工的访问以及公开文件的分析,可以得知富裕牧业旗下最少拥有4个牧场,而一个牧场的成本是3500万元人民币作用,再加上牧场奶牛的价值,这次关联交易被转移的资产价值大约超过1.5亿元人民币。查阅浑水针对辉山乳业发布的报告发现,富瀚畜牧的实际控制人也是杨凯,表明整个关联方交易的过程都是杨凯在暗中操作。除此之外,中介机构审计发现,从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辉山乳业账面数据表明转移到大股东杨凯实际控制的其他企业资金数目竟然有82亿元。杨凯对此表示,辉山乳业的资金调配以及银行贷款皆由另一大股东葛坤处理,没有葛坤的资金调配文件,企业不能确认款项的具体流动情况。(四)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基于GONE理论1.基于贪婪因素分析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与巨大的利益诱惑是分不开的。辉山乳业在成功上市后,IPO募集到了78亿元人民币,这为辉山乳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凭借这些资本辉山乳业踏上了扩张之路,然而此时其选择的扩张策略过于激进,以致于资金不足,长期偿债能力与短期偿债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从辉山乳业2016年度的报告中可以得知,其拥有82家牧场,与2013年拥有的牧场数量相比,增幅高达84%。与此同时辉山乳业的奶牛量和产奶量也在急剧增加,达到了上市时的两倍。董事长杨凯的身价也随着辉山乳业的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其身价在2014年暴涨到110亿元人民币,一跃至胡润富豪榜第146位,2016年身价已有260亿元人民币,排名直线上升至66位。作为辉山乳业的大股东,辉山乳业的股价影响着杨凯个人的利益。因此当2016年浑水发布做空报告,导致辉山乳业的股价下跌时,杨凯为了维持股价稳定两次增持股份,第一次增持2476.6万股,第二次增持2106.7万股。中国乳制品行业竞争的地域性很强,国内除了行业竞争领先者蒙牛、伊利、光明能进军全国之外,其他公司在抢占外地市场份额的道路上都难以前行。辉山乳业在东北地区市场有着很高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其下一步计划多方面同时扩张,走向全国,但其向南方市场进军的效果远不如预期,辉山乳业的业绩下滑,股价下跌。此时为了能够达到股东希望看到的高市值,也为了个人利益不受到影响,管理层进行了财务舞弊。2.基于需求因素分析(1)满足股东期望辉山乳业野心勃勃的试图将企业版图从东北地区扩张到全国范围内,但激进的扩张策略反而让辉山乳业陷入了债务泥沼,辉山乳业的发展也受到影响,业绩下滑,股价也随之下跌。而为了满足股东高股价的期望,辉山乳业选择将将产品成本和收入数据进行造假,通过财务舞弊的方式使利润虚增。(2)融资压力大辉山乳业实现全产业链模式,进军全国市场与国际接轨的蓝图看起来非常美好,但却并不容易实现。资金就是首要问题,尽管上市募集到了78亿元人民币,但是要承受公司全面的激进扩张是不够的。奶牛牧场的回收周期长,而且公司的种植基地的环境不适宜种植苜蓿草,因此产量低。辉山必须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而辉山乳业的融资方式仅债务融资这一种,融资期限也很短,这使辉山承受着巨大的融资压力。统计辉山乳业债务融资与融资期限做表如下:表3.9辉山乳业2014-2016年债务融资单位:千元2014年3月2015年3月2016年3月2016年9月银行借款总额609799578642401215003420928406债务融资总额738927613729381382938326263623表3.10辉山乳业2014-2016年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单位:千元2014年3月2015年3月2016年3月2016年9月短期负债2362732538236252919371538173长期负债4372833538293756516234837282从图3.9可以发现,辉山乳业的债务融资局面非常严峻,而其的银行借款总额占债务融资总额的比重近乎80%,这无疑加大辉山的偿债压力。同时,从表3.10的数据来看,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短期负债的金额从2362732攀升至5382362,侧面反映了企业对短期负债越来越依赖了,企业偿债压力加大。巨大的偿债压力,给辉山乳业带来了巨大的融资压力大,辉山乳业选择进行财务舞弊,用欺骗的手段获得更多的投资。3.基于机会因素分析(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当企业出现一股独大的情况时,它的影响是有双面性的。股权高度集中在大股东手中,一方面,其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非常一致,大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更加用心的去监督管理层,督促管理层的工作;另一方面,大股东掌握着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没有人可以对其起到有效地监督制约作用,为其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操作空间。图3.6辉山乳业大股东杨凯、葛坤2014-2017年的持股比例变化图从图3.6可以发现,从2013年上市以来,杨凯和葛坤的持股比例始终在50%以上,最高到了74.04%,一直掌握着辉山乳业的绝对控制权。而辉山乳业中一股独大的现象,给辉山乳业带来的更多是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杨凯利用自己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带来的权利,进行财务舞弊行为,获取不当得利。(2)财务舞弊成本低辉山乳业作为一家乳制品公司,所处行业为农业行业。我国对于农业企业一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农业企业的税负,帮助农业企业发展。因此与其他行业企业财务舞弊要承担的巨大纳税压力相比,辉山乳业进行财务舞弊的税负较低。这一行业特性也是辉山乳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动因之一。(3)审计机构协同舞弊毕马威审计事务所一直承接辉山乳业的审计业务,在辉山乳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出现明显异常情况的条件下,其在2014-2016年的年报审计中,出具的仍然皆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毕马威有着协同财务舞弊的嫌疑。经过详细了解后发现,任职辉山乳业财务总监的苏海永,在任职该职位之前是毕马威沈阳分所的合伙人,而且负责辉山乳业审计业务的一直是苏永海,这一发现使毕马威协同财务舞弊的嫌疑大大上升。(4)信贷机构信任程度高信贷机构对辉山乳业的过度信赖,也是造成辉山乳业现状的原因之一。由图3.9可知,2016年9月辉山乳业的债务融资总额达到了26263623千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借款为20928406千元人民币。到2017年3月辉山乳业停牌前,公司的债权人在七十家以上。中小型企业向信贷机构借贷会遇到很多阻碍,与之相反,信贷机构对大型企业借贷的审核程序通常会简单很多。总而言之就是信贷机构对大型企业的信任度太高,对大型企业的偿债能力更加信赖。在其借款后,跟踪监督企业资金去向、偿债能力等的制度也并不完善。(5)当地经济过度依赖企业沈阳本土的经济发展相比国内一线城市而言是落后的,因此当辉山乳业这个国内领先企业出现,当地政府也是大力扶持其发展。辉山乳业即将爆发财务危机时,当地政府为了帮助辉山乳业度过财务危机将二十多家辉山乳业的主要债权银行召集,要求各大债权银行不得向法院提起对辉山的破产重整申请,给其充分的时间来解决资金问题。除此之外,沈阳政府出资9000万购买了辉山的一块建设用地,向其注入资金,以缓解财务危机。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对辉山的扶持力度之大。而这些表现也恰恰说明,沈阳的当地经济非常依赖企业,辉山乳业破产将会对当地经济造成很大打击。而且政府尽力扶持辉山乳业给予的宽松贷款政策,如同对其过度信赖的信贷机构一样,给了杨凯进行财务舞弊更多的操作空间。4.基于暴露因素分析辉山乳业2014年的财报中没有对外公布其与富瀚畜牧的交易,毕马威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企业2016年的短期负债占70%,财务杠杆过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出现了异常,毕马威出具的仍然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这使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暴露的几率大大降低。将辉山乳业进行财务舞弊的原因进行总结,发现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资本结构存在问题,债务融资占比过高;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期限短;杨凯一股独大,而且兼职总经理,没有能够对其起到有效监督约束作用的机制;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对辉山财务舞弊行为有一定的纵容作用等等。这一系列的原因让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辉山乳业辉煌不再,最终被退市。(五)辉山乳业财务舞弊事件后果1.舞弊事件对辉山乳业的影响辉山乳业财务舞弊被揭露后,一直采取回避及否认的态度面对问题,于2017年因过大的债务压力导致资金链断裂。此时公司大股东的做法是继续买进股票以稳定股价,而不是直面问题寻求解决,最终造成企业股票在2017年3月24日承认资金链断裂后跌至停牌以及股东出逃的结局。辉山乳业的资产金额总计382.6亿元,而负债金额合计418.82亿元。资产小于负债,企业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香港交易所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认定“股票发行人发布了虚假、不完整、或带有误导性的资料”,对辉山乳业实施停牌处理。对辉山乳业来说,财务舞弊带来的打击是致命的,辉山乳业将来是复牌还是摘牌,都无从知晓。辉山乳业停牌之后,杨凯曾声称打算一个月融资150亿元让辉山乳业东山再起,最后没能做到。2.舞弊事件对关联方的影响(1)债权人损失惨重辉山乳业的债权人在这次事件中都承受了严重的损失。辉山乳业借贷融资的渠道非常广泛,其债权人类型和规模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辉山乳业的七十多家债权人中,有23所银行机构以及十余所融资租赁企业甚至网贷公司。截至2016年年底,辉山乳业的总负债金额是217亿元,但到2017年3月时,总负债金额就攀升到了274亿元。而这些并没有算上大股东葛坤和杨凯控制的体外公司那两百多亿负债金额,实际上总负债金额已经达到五百亿元人民币。另外,辉山乳业总负债规模大约是四百亿元,而其中金融机构所涉债权为三百八十亿元。(2)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辉山乳业的股价一路暴跌至停牌,让广大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停牌后,投资者和股东的股票无法交易,资金也就无法变现。如果未来港交所将辉山乳业摘牌,投资者和股东的投入资金有可能再也无法收回。持有辉山股票的散户投资者尽管看势将股票抛出,也依然遭受了损失。知情股东的出逃让投资者们猝不及防,大部分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在辉山停牌之后,变得一文不值。除此之外,选择低价抄底的股民,由于长时期停牌造成了不小的损失。(3)地方经济受影响辉山乳业是辽宁当地经济的支柱型企业,从企业发表的近几年报告可以看到,其每年为地方贡献了几千万元的税收收入。除此之外,辉山乳业在辽宁锦州、抚顺、铁岭等多地建立了牧场和生产加工基地,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查阅年报数据看到,其公司的员工成本总额大约是5.481亿元,国内员工总数在一万两千人以上。辉山乳业财务舞弊造成的一系列后果,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税收及员工就业问题。辉山乳业的产品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当地政府并不愿意看到支柱企业就此消失。因此政府试图稳住投资者和债权人,可没有站在债权人立场做好充分考虑,这不止让维稳行动一次次失败,也导致了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四、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启示(一)企业内部防范措施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辉山乳业非常突出,股权高度集中问题极易造成企业出现利益输送局面,滋生财务舞弊等行为,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关键。第一,公司采取多种举措去稀释股权,最大程度消除股权高度集中产生的公司管理弊端。辉山乳业可以使用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的方法,让公司的股权稀释,特别关注在股权融资的过程中,对融资对象实施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采用定向增股的方式。第二,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结构。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是辉山乳业的首要任务,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关键。针对董事会主席杨凯任职公司总经理的局面,应该让职业经理人任职总经理,达到董事层与管理层的分离。然后,为了能够达到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目标,辉山乳业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建立决策管理层,专门监控企业经营管理层,特别是强化管理存在重大风险的项目。除此之外,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要有效发挥,辉山乳业可以聘请乳制品技术、营销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公司提供经营决策方案,也可以通过责任保险的方式来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最后,辉山乳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乳制品行业特点及面临的经营危机,将不同委员会的权力和责任进一步细化,在董事会层面增加风险管理委员会和战略管理委员会。第三,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发展中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提高辉山乳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股权制衡能力,防止利益输送局面的出现。2.强化公司内部控制良好的内控体系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但根据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体系并不完美,主要存在着内控制度设计不足和设计足但实施不到位两大问题。解决这两大问题就能够让公司的内控制度达到完备并有效的效果,多个部门相互制衡,杜绝财务舞弊行为的出现。3.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目前信息的获取停留在表面,因此需建立深层次的信息反馈渠道。要使员工的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员工拥有更加完善的信息反馈渠道是重点。辉山乳业虽然鼓励员工进行监督工作,但是没有作用。因为公司从事的奶牛养殖产业生产周期及资本结构与其他行业差异极大,所以很容易滋生财务舞弊行为。因此辉山乳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反舞弊督查小组,定期对公司财务舞弊进行审计工作,特别是对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等重点项目做好反舞弊督查工作。同时建立内部举报制度,保护好举报人的信息,给予一定奖励。当前辉山乳业进行信息的披露和传递大多是用公告的方式,而且总体来说披露频率在下降,因此加强信息的披露力度对其来说非常重要。在这一方面,政府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做好引导和监管工作,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让辉山乳业定期做好信息披露,加大外部审计力度,及时察觉企业存在的舞弊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外部信息传递。(二)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防范措施1.保证审计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会计师事务所在承办业务时,应该从整体角度和具体业务角度采取措施,来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组具备独立性。若审计的独立性不足,可能会出现干扰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因素,审计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结果。某些情况下,若没有合适的防范措施可以消除事项对审计独立性的不利影响或将其的水平降到可接受范围内,那就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事项,或者考虑拒绝接受业务委托或终止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针制定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管理独立性。比如拒不承接有损事务所独立性的客户;定期组织安排事务所人员学习讨论有关政策和程序;及时更新制度规定。2.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养会计师事务所有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实习生入职后,让他们自己翻看往年的审计底稿去慢慢熟悉,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培训,然后就将他们分配到某个审计项目组,直接操作指派下来的工作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实习生只能通过不断摸索去了解各个程序如何实施,适应难度很大,而且摸索过程中出现纰漏是无可避免的。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设置专门的课程去培训新人,不能仅仅是企业网站上的一些课程视频。会计事务所应该用某个公司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为例,向新人详细讲解每个工作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说明实际操作与理论之间的差异。这样可以让新人通过几天简单的培训先学会操作流程的大致,然后根据注册会计师的经验总结分析再运用到实际中来。简单的培训能够让审计新人成长的更快一些,处理审计工作时少走很多弯路。除此之外,事务所应该针对老员工制定更加高级的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考核,将更新的政策法规及时传达给员工。3.保持详尽调查注册会计师承接审计业务后,在审计过程中应该详尽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比如熟悉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状况;了解企业内控体系;了解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了解的方法一般是与企业管理层沟通,询问管理层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行业的状况,同时收集有关的财务信息。尽管注册会计师会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解,但很难得到真实的信息。财务数据有造假的风险,企业管理层有不完全据实回答的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于未通知被审计单位的时候到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地方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询问基层工作人员具体状况,通过与当地居民聊天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在本案例中,毕马威的审计人员应当实地查看乳制品加工厂和牧场,去确认辉山乳业的经营状况。4.强化生产物资审计农业上市公司的生物资产有较大的进行财务舞弊的空间,为了控制审计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农业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被审计单位生物资产相关的减值情况。这就代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要对被审计单位设置的生物资产减值预警信号进行分析,而且要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减值测试,判断其各种假设性的前提合理与否,相关递延所得税真实与否,用来确认被审计单位生物资产的减值情况。(三)外部政府防范措施1.加大相关人员惩罚力度出于威慑相关违法举动考虑,需要加大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第一,应该明确组织以及参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人员的责任,加大对性质恶劣的财务舞弊事件有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应该将进行财务舞弊的企业高管的舞弊具体情况记录好,同时公开告知外界,必要时应该限制其再担任企业管理层职位;第三,及时更新、不断完善与财务舞弊惩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证监会实施相关惩处时有据可依;第四,降低诉讼财务舞弊企业的成本,用民事诉讼带来的压力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