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之一,其申遗成功有助于增加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②正确;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能够增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正确,C项正确;良渚文化申遗成功并一定会促进世界文化趋同,而且“独领风骚”有夸大色彩,①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2.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春秋中期到春秋后期,国君对卿大夫求“富”行为的控制越来越弱,体现了贵族等级秩序逐渐瓦解,D项正确;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制,排除A项;人伦在中国古代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长幼尊卑之间的关系和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诸侯兼并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3.D【解析】【详解】从“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自申国逃到晋国,被晋文侯收留于晋南三年,最后在晋国和郑国的保护下迁至洛邑。”可得出,平王流离于各诸侯国,说明王室的衰微已经成为大势,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家国一体,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都城市变迁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尊王攘夷”,排除C项。故选D项。4.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洞庭郡迁陵县”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男女刑徒占当年户籍总数152户(约882到912人)的1/4”可知秦朝刑罚严苛,④符合题意;材料与徭役繁重、征战频繁的说法无关,②③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5.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既“以贤良、孝廉作为选官的原则”又重视文吏,可知汉武帝选官注重务实,C项正确;材料与儒学地位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百家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路太后的侄孙路琼之拜访中书令王僧达,被讥讽出身卑微;孝武帝认为路琼之不应该拜访王僧达,王僧达是门阀士族,不应该惩罚王僧达,故可知南朝时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庶族地主的信息,得不出庶族地主力量大小,排除C项;科举制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性,排除D项。故选A项。7.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和亲”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主要是受唐朝先进文明吸引的影响,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D项正确;“从根本上改善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而且“有效管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避免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8.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持朝廷,边疆藩镇以武力护卫朝廷,而中原藩镇总体上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河朔地区与中原地区为割据与防割据的关系,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为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边疆地区、东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为武力与财力的互相依赖关系,构成了一个密切而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了唐朝百余年相对稳定的统治,D项正确;促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是安史之乱,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C项。故选D项。9.A【解析】【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的田是按人口来分的,而征收租、庸、调的依据就是人丁,这就说明租庸调制主要是“以人丁计税”,A项正确,排除B项;“租”和“调”是实物地租,“庸”是指可以纳绢和布代役,这种地租形态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表现,排除C项;纳庸代役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10.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但是三省之间尤其中书和门下两省之间常有政见冲突和龃龉,时有假公济私故意扯皮,因此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唐朝设立了政事堂制度,作为宰相共同议事的场所,有效的解决了材料中的现象,B项正确;六部是尚书省下设的执行部门,同材料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同材料无关,排除C项;内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11.B【解析】【详解】根据“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三教合流”的局面,B项正确;“儒学独尊”是在西汉,排除A项;“儒学式微”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佛教一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2.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看出刘徽和祖冲之父子的数学研究包含了理论方面的成就,超越了实用意义,具有一定抽象性,D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经验的积累,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的数学研究形成理论体系,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家对数学研究的重视,排除C项。故选D项。13.D【解析】【详解】北宋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教训,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D项正确;“陈桥兵变”反映了武将专权的弊端,ABC项是北宋加强统治的措施,但不符合“首要采取的措施”,排除。故选D项。14.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初期在制度创设方面削弱地方权力,强干弱枝,故①是强干弱枝;北宋中后期,面对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进行王安石变法,②是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绍兴和议,宋与金对立,C项正确;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盟约,排除A项;B项中的中央集权、冗官冗兵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是指削弱地方加强中央,与题意不符;淝水之战发生在魏晋时期,大定之治是指金国在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出现短暂的稳定繁荣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5.B【解析】【详解】根据“下诏修建了孔庙”可得出契丹政权学习汉族的文化,B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自治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歧视,排除D项。故选B项。16.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它是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一种军政合一、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是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B项正确;南北面官制是辽国的制度,排除A项;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的措施,排除C项;四等人制元朝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7.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故隋唐两朝,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物产不足以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是因为隋唐时期粮食重心逐渐南移到江南地区,洛阳可以通过大运河获取江南地区的粮食,粮食充足,洛阳在长安的东边,当关中地区出现饥荒时,就不得不洛阳“就食”,折射出这时期南方经济地位提升,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时,帝王到洛阳“就食”,以得到南方粮食,与国家财政制度的改革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政治中心是长安,而不是洛阳,排除B项;交通条件对城市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表述为“决定”,排除C项。故选D项。18.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说话”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有利于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B项正确;“说话”作为宋代瓦肆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并不会完全真实再现历史,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排除C项;材料强调“说话”作为特殊的艺术形式,有利于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未体现阻碍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排除D项。故选B项。19.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水,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可知,二程通过水和火的自然属性印证君臣父子伦理秩序的自然合理性,进而确立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天理作为人类社会本原的最终法则,说明理即三纲五常,C项正确;心即理也是理学家的主张,而不是二程兄弟不是理学家代表,排除A项;理无所不知只符合题干中的“物物皆有理”的表述,不是题干所述主旨内容,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理就是三纲五常,体现了其唯心主义的属性,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排除D项。故选C项。20.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根据材料“先秦时期,国君为表示对一些大臣的尊敬,往往称字而不称名,对一些地位特殊的大臣,还有一些彰显荣宠的尊称。秦汉以降,这一习惯延续了很久。至明代,大凡正式场合、官方文书,皇帝对臣下一般均直呼其名”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主旨是君臣礼仪称呼的变化,变化的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强化,C项正确;“中央集权的加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清朝官员彻底沦为君主的仆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的强化,不是君臣之间的势力此消彼长,排除D项。故选C项。21.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是在1727年;抗击沙俄是在17世纪中叶之后,至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设立伊犁将军是在1762年;收复台湾是在1683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②①③,D项正确;收复台湾是在1683年,发生在设立驻藏大臣之前,④应在①之前,排除A项、B项;收复台湾是在1683年,发生在设立伊犁将军之前,④应在③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22.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日本江户幕府时期适值中国明清两朝。如图中属于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共有现象的是西学东渐,西学与西教传入;19世纪时均受外力挑战,开港通商;故乙丙正确,B项正确;日本江户时代即德川幕府统治时期,起于1603年创立,终于1867年的“大政奉还”。这一时期,天皇仅是虚位元首,并无实权,排除甲;此时中日两国均未开始变法,仍是传统封建国家或半殖民地国家,排除丁,排除ACD项。故选B项。23.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提出‘师夷之长技’,酝酿着一种新思潮。”结合所学知识,魏源、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B项正确;讲究训诂与考据不是新思潮,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顾炎武提出的,排除C项;魏源、林则徐不主张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24.A【解析】【详解】题干阐述了太平天国经济制度所体现的人人平等理念和政治制度中体现的封建等级观念,意在通过其经济与政治政策的不协调性,而之所以出现脱节,根源在于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范畴,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强调太平天国经济与政治政策的不协调性,无法体现具有现代法治意识,排除C项;“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强调贵贱等级,不能体现农民当家作主,排除D项。故选A项。25.D【解析】【详解】根据“招来了列强争相在华割占土地。……他们修建铁路,设立工厂”联系所学可知,“中国的战败”指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D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商埠,排除A项;《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以及禁止中国人成立反帝组织,排除BC项。故选D项。26.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是维新派康有为的观点,主张变法图存,是19世纪90年代末;②“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出自于陈独秀,主张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③是指辛亥革命,是1911年;④是20世界30年代;故正确顺序是①③②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7.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集体入侵中国,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排除B项;确立帝国主义战后世界国际体系的是巴黎和会还有华盛顿会议,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殖民体系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28.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其中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是民族革命,A项正确;民权是建立民国,民生是平均地权,排除BC项;民主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29.A【解析】【详解】根据“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揺军心。一些火车司机故意撞向运送清兵的火车,致使清军无法到达武汉。”可得出以河南为代表的北方群众支持反清斗争,说明群众基础广泛,A项正确;B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失去控制,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土崩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30.D【解析】【详解】根据“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界者赏”“守卫教堂者赏”可得出,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希望通过保护外国人及势力,以获得国际的支持,D项正确;AB项都不是其目的,排除AB项;这一做法并不能迫使列强保持中立,排除C项。故选D项。31.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时期,中央政府更迭频繁,政局动荡,政府行政管理能力难以正常发挥,导致行政管理效能不足,C项正确;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形成于袁世凯之后,排除A项;共和政治缺乏理论基础,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总统与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32.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称帝的支持,B项正确;打开外交局面、避免军阀混战、赢得护国战争都不是袁世凯的主要目的,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3.D【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D项正确;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等知识,排除A项;《新学伪经考》的维新派康有为的作品,排除B项;《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排除C项。故选D项。34.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中的“1920”“李大钊”“邓中夏”“平民夜校”“劳动补习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工人运动的优秀骨干”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B项正确;学生没有投入工人运动中,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民众接受新思想,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北京出现工人运动高潮,排除D项。故选B项。35.B【解析】【详解】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反到建的民命纲领,B项正确;A、C、D涉及的中共重要会议与题干中“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反到建的民命纲领”不符,排除。故选B项。36.A【解析】【详解】从一大到二大纲领的变化,反映的是中共对当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认识,A项正确;BCD项都与之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37.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集团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了一场新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国民党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军阀战争,所以这场战争实质是国民党内部的争权夺利,B项正确;这时,全国已经名义上统一了,排除A项;这是国民党内部的争权夺利,并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C项;这场战争实质是国民党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战争,与中共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38.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社会变迁视阈下的红军长征与贵州社会》《红军长征在天水》《长征·云南》《红军长征在陇原》《红军长征过广西纪实》《五岭逶迤腾细浪:红军长征在郴州》”等信息可知,史学界对长征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宏观概括,而是从细处着眼,以小见大,从社会史和地方史层面扩大了长征研究的领域,即拓宽了研究长征历史的视野,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长征研究领域的拓宽,而不是长征的历史价值,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史学界从社会史和地方史层面扩大了长征研究的领域,没有体现长征的地域色彩,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所述著作是今年来对长征的研究成果,显然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C项。39.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面临被消灭的危险,而红军长征则“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红军长征到陕北、甘肃,也“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红军长征而非“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瑞金红色政权的建立”,排除AB项;西安事变并不是革命壮举,且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0.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卢沟桥事变爆发于1937年7月7日;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是在1935年8月1日;八一三事件后,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4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B项正确;ACD项时间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41.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马占山“在东北地区用‘拜关公、讲忠义’来呼吁民众参军救国,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表达对国土沦陷的悲愤”,这是他利用民俗文化推进抗日救亡运动的表现,B项正确;逼蒋抗日的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此时是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呼吁各界”和“投身于全民族抗战”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D项。故选B项。42.C【解析】【详解】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的侵略下,东北逐渐沦为殖民地,材料中的歌曲正是这一事件的体现,C项正确;A、B、D三项涉及的时间点与歌曲所处时代背景不符,排除。故选C项。43.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改陕甘宁苏区为陕甘宁边区,为国民政府统辖下的地方政府是为了迎合抗日战争的需要;“规定除汉奸外,‘都是边区的公民’”体现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由此说明这些转变是适应了近代革命形式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此时已经不存在工农苏维埃政权,排除B项;中共建设的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排除C项;这些转变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形势需要,并不是为了打破国民党的一党独裁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44.C【解析】【详解】材料中提及的是中共对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认同,关键在于“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苏维埃政府是第二次合作之后,所以是发生在卢沟桥事变之后,C项正确;三大时期,尚未建立苏维埃政权,排除A项;遵义会议时期,两党斗争,中共并不推崇三民主义,排除B项;重庆谈判是在抗战后,当时中共坚持边区政府的合法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45.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由材料中“救国会呼吁”“宋庆龄发表声明”“许多民主党派和团体……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教育活动”等信息可知,材料史实着重表现的是民主人士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纷纷抛弃前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民族团结意识,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主人士而非民族、全国同胞和国共两党,排除ABD项。故选C项。46.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2年日本政府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及其强制推行的钞票,控制掌握了中国东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命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体现,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已服从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并非政局混乱,排除A项;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一措施有利于日本掠夺中国财富,不利于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对东北的经济侵略,与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7.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D项符合题意;ABC项的时空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48.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持久抗战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点、中国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战场抗击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日军总和等都是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的依据,②③④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承担战勤任务是在一战时期,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二战无关,说法①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故选D项。49.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黄浦江下游西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日本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奋力抵抗三个月,但是最终上海失守,但是也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A项正确;太原会战在1937年9月爆发,排除B项;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都在1938年,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50.D【解析】【详解】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是太原会战中国共合作抗日的一次典范,体现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D项正确;这一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形成,排除A项;此时属于战略防御阶段,排除B项;甲午战后民族意识真正觉醒,排除C项。故选D项。51.D【解析】【详解】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最先组织淞沪会战,然后太原会战,1938年10月武汉会战,②④正确,D项正确;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进行的,①错误,枣宜会战是在1940年5月开始的,不属于抗战初期,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52.B【解析】【详解】忻口战役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这是两党在同一战场上配合作战,B项正确;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枣宜会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与忻口战役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53.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到1940年末即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采用游击战争的形式,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逐渐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可以用来说明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的有力支持,C项正确;材料并未分析日军兵力与其侵华战争进程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军调整侵华策略的原因而非政策调整的表现,排除B项;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并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排除D项。故选C项。54.A【解析】【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时刻,国民党政府对外推行“不抵抗主义”,对内封锁追杀共产党,压制群众抗日呼声。而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民族立场,高举全民族抗日旗帜,国民党的腐败与共产党的进步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大量怀抱革命理想的知识分子前往延安,体现了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刺激下知识分子满腔的救国热情,A项正确;国民党统治区实施一党专政独裁,敌后根据地的建设迫切需要人才,这些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大量知识分子前往延安是知识分子强烈的救国热情和中共中央的热切感召,并不是因为日本侵略迫使民众向大后方迁移,排除D项。故选A项。55.C【解析】【详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和《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纲领提出以“一切抗日人民”或“一切抗日党派、团体、人民”来统称民主权利主体,还特别对“顽周派及伪军官兵”的财产权给予保护,这些做法主要是为了团结抗战的力量,巩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正确;《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纲领有利于边区民主政治的发展,但不是这些纲领实施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排除B项;实现政治体制转型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56.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两个江西的红军战士……他们到村子来分配土地,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只有地主逃跑了,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斯诺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即中国陕北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其所见所闻编著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材料内容体现了红军代表人民利益、群众基础广泛、有明确的革命目标,梳理了红军的证明形象,但没有反映土地政策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红军对我们很好……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等信息可知,红军代表人民利益,树立了红军的正面形象,反击了不利于红军的言论,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所述内容可知,红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引起人们关注了解中国红军,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力,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他们到村子来分配土地,全体农民都欢迎他们”可知,红军给农民分配土地,这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热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点睛】57.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广大人民群众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所以材料解释了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本质所在,D项正确;游击战只是抗战的一种作战方式,不是主要作战方式,排除A项;“始终”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共合作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58.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控敌锋,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太平洋战场爆发,排除A项;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四国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排除B项;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为固守一城一池和方寸土地而浴血苦战,在节节败退的节节抵抗中,为沿海工业西迁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59.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2年12月”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并要求各解放区因地制宜,认真发展各类合作社”可知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农业互助合作活动,这一活动的目的是粉碎日军的经济封锁,渡过根据地的经济困难,B项正确;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20年代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抗日斗争,并不是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排除C项;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60.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2年的《联合国家宣言》到1943年的修订新约和开罗会议、再到1944年筹建联合国的敦巴橡树园会议和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等信息可知,二战时期的大国会议和重要的国际事件中都有中国的身影,中国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二战时期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即材料所述过程得益于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初,我国还未完全摆脱半殖民地地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初,还未开始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与新中国自主外交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61.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阶级矛盾,所以我们的土地政策会发生改变,A项正确;材料得出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排除B项;此时中国正处于战争时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排除C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62.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解放战争即将结束,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是扶蒋反共;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的外交从设想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转变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体现了中共反帝的要求,说明中共关注和挫败美国对华图谋,D项正确;抗战胜利是在1945年,材料涉及的时间是解放战争即将结束时期,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新中国还没有建立,排除B项;“抛弃了”的说法绝对化,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63.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党要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共的工作重心要从农村转向城市,,所以这有利于接管城市后经济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抗战已经取得胜利,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接管城市后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接管城市后经济秩序的稳定,与革命统一战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4.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40年代前期,正值抗战相持阶段,由于正面战场的失利,国民党蜷缩于西南、西北地区;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减租减息,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国共两党就和平建国问题进行了重庆谈判,但国民党实行独裁专制统治,挑起了内战,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大肆搜刮,造成民不聊生,国统区掀起了反饥饿运动,国民党民心尽失,最后败退台湾。由此可知,20世纪40年代的高频词汇包括“西南、西北、减租减息、和平、解放、反饥饿”,B项正确;打土豪、分田地出现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出现在20世纪50年,排除C项;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65.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金融极端紊乱,赤字惊人。主要原因是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的巨大消耗,军费的开支激增,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相关内容,没有提及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再次中断,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国统区的面积是怎么变化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国民党的内部情况,这也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66.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C项正确;AB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项。67.B【解析】【详解】根据“土地农有、温和地补偿地主‘地价’”、“现役军人服役期间得准其保留农地所有权、自耕农民得加入当地农业合作社”等信息可知国民党政府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说明只是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B项正确;“彻底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此时是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不可能再次实现合作,排除C项;国民党是为了维持统治,不是关心民生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68.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法币对美元形成了大幅度的贬值。结合所学可知,1948年左右,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而从客观上也反映了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C项正确;美国对华经济掠夺会表现为美元的贬值,从而有利于美国商品的倾销,排除A项;没有具体的贸易数据比较,无法得出中国对外贸易占据了优势,排除B项;抢购美元虽然会导致美元升值,但是不会形成如此大的差值,排除D项。故选C项。69.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可知,表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排除B项;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未体现“新政府急于获取国际支持”,排除D项。故选A项。70.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诞生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反映了工人、农民以及各民主阶级的政治诉求,是一种政治调和,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而不是个股政治势力的妥协,“妥协”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共同纲领》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没有强调其时代局限性,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当时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这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建立,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71.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此次站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这一次会议应该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工作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该会议出台了新中国建国纲领,即《共同纲领》,A项正确;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是开国大典,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排除B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的第一届人大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确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是中共八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72.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1950-1952年财政支出状况”可知,经济建设费逐年增加,表明极力保障国家经济建设任务的完成,①正确;表格中这一时期我国的国防支出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主要是这一时期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因此财政支出在国防上的侧重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经济支持,③正确,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社会文教费占比很少,并不能表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突破,②错误;行政管理费的占比减少,并不能体现出新中国大力裁汰冗官冗员,④错误,排除含有②或者④的组合A、C、D三项。故选B项。73.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民分到了土地,大大提升了农村生产力,A项正确;稳定物价、剿匪镇反和抗美援朝都不是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的措施,排除BCD项。故选A项。74.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联合国军、志愿军和黄继光都出现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所以该生这次学习的主题是抗美援朝,D项正确;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没有出现志愿军,排除ABC项。故选D项。75.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时间新中国建立初期可知,这一时期进行的经济建设、军事行动都是为了巩固了新生政权,A项正确;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恢复了国民经济只涉及经济方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外交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76.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2018年我国承办了多个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和论坛等,由此可知这说明我国在积极推行多变外交政策,A项正确;根据参与的国家可知我国此时的外交并不是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排除B项;“彻底放弃”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这些活动中并不仅仅与上海合作组织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77.C【解析】【详解】材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都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项正确;“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提出没有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排除A项;材料与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团结无关,排除B项;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政策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断绝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78.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国不打美国牌,不打苏联牌,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体现了中国的独立自主,C项正确;材料表明我国外交坚持的原则是独立自主原则,不是和平共处、改革开放和睦邻友好,排除ABD项。故选C项。79.A【解析】【详解】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A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一国两制、改革开放与材料中限定的“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80.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于奖金的分类主要有‘发明奖’‘技术改进奖’‘合理化建议奖’三类”等信息可知,新中国通过对技术发明的奖励制度,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激发了他们创新创造的积极性,D项正确;工商业改造的方向是建立公有制,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工商业的改造方向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54年奖励科技发明,应为适应一五计划的需要,经济恢复在1952年就完成了,排除B项;这时的科技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促进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81.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人力、物力干大事的特征,因此三线建设的过程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项正确;一五计划于1957年就已经完成,排除A项;1980年首先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排除B项;受左倾错误影响,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比重并不协调,排除C项。故选D项。82.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要实现机械化就要先肃清“左”倾的错误流毒,要进行思想革命,这说明思想解放是经济进步的前提,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涉及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的最终目标,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思想解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项。83.A【解析】【详解】根据“中国与当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3个国家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可得出通过体育的交流,可以促进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改善外部环境,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排除B项;材料与美国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一边倒,排除D项。故选A项。84.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污染治理,既节约了工业原料,又创造了很多新的工艺技术,由此可知对污染问题实行防治结合,C项正确;对污染的治理并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和产生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排除A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先导,排除D项。故选C项。85.B【解析】【详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B项正确;ACD项的精神品质与材料中的人物不符合,排除ACD项。故选B项。86.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两者的共同之处是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项正确;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不符合“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排除A项;深化了改革开放不符合“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排除B项;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符合“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不是共同点,排除C项。故选D项。87.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C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排除A项;中共八大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中共十八大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88.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可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A项正确;中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海峡两岸的关系,排除C项;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的占领,这一时期并没有结束,排除D项。故选A项。89.B【解析】【详解】“一国两制”照顾了港澳台的历史与现实,有利于实现港澳台的长期荣与稳定,B项正确;台湾没有回归,我国目前尚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排除A项;“一国两制”中允许港澳台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一国两制”不只是解决内政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90.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国对外排除了大量的医疗队伍抗击疾病,这体现了中国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A项正确;中国与非洲不是盟国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关系,不能说明我国医疗技术世界领先,排除C项;D项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1.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乡村集市遭到压制,发展艰难,1982年后,国家支持义乌发展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享誉全球,甚至成为小商品价格的风向标,反映了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A项正确;义乌个体商业的发展不能说明所有制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排除B项;直到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才得以明确,排除C项;材料与国企改革及其目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2.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79-2000年,我国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可知此时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项正确;家庭联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详细描述特许经营的范围、经营期限和特许费用等3篇
- 2024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履约保证金协议2篇
- 2024年智能家居木饰面销售合同范本7篇
- 2024农资供应链互信买卖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室内装修服务外包合同
- 2024年度水库饮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合同3篇
- 2024强版智能家居设备专购销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度国际自愿离婚协议范本及跨国婚姻解除法律程序咨询与服务3篇
- 劳务外包协议提纲
- 2024年度办公楼施工合同变更管理2篇
- (完整版)虎符铜砭刮痧基础知识课件
- 《高尿酸血症》PPT课件(PPT 48页)
- 《滴虫性阴道炎》课件PPT
-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 企业微信的使用培训
-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报告
-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 CT19弹簧操作机构
- 搅拌楼操控机使用说明书
-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