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市级名校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市级名校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市级名校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市级名校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市级名校中考四模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市级名校中考四模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生产技术改进B.蒸汽机的发明C.内燃机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2.《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3.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4.下图(铁木真1162-1227年)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9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6组)中的一枚金币,纪念的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组织家和勇士。下列关于这一杰出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统一了蒙古草原B.他的本名叫铁木真C.他建立了蒙古政权D.他率蒙古军队灭金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A.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B.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C.渡江战役——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D.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6.“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经济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A.闭关锁国的教训 B.南昌起义的教训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D.“文革”的教训7.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A.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C.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8.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C.朝中大将夺位 D.外戚宦官交替考权9.二战胜利以后,美苏战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开始重新浮现。美苏两国为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开始实行“冷战”。美苏实施“冷战”政策的直接后果是()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10.以下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匹配正确的有序号举措影响①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②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③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④宋太祖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地点位于下图中()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2.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近代以来,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回归--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①《马关条约》的签订②戊戌变法的失败③中国的抗战胜利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A.农业B.交通运输业C.棉纺织业D.面粉加工业15.一部iPhone手机的生产流程是这样的: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能调控资金在全社会的配置B.能根本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C.能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D.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16.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最为严重的危害是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C.中国的资源遭到列强的掠夺D.中国从此遭到列强大规模侵略17.“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的“古今”是指A.黄帝—东汉末年 B.黄帝—汉武帝 C.夏—汉武帝 D.西汉—东汉18.《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丰的内容是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割让辽东半岛、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9.“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A.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B.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C.驻扎有外国军队 D.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20.某同学在搜索引擎上先后输入了三个关键词:“人文主义”、“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由此推断他可能探究的学习主题是A.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B.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C.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D.构建文化的圣殿21.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有16所;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11所。私立女校的增加A.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B.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C.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D.根本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22.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的藏宝“大克鼎”。作为史料,它可佐证A.汉字最早起源B.西周分封世袭C.战国军功授爵D.秦朝中央集权23.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能全面反映其历史阶段特征A.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D.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24.清代一位大臣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准,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由此可以判断该大臣A.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心生怨恨B.完全听命于皇帝,处理军国大事C.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办事非常仔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奥林匹亚神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26.1500年前后,打破了各大洲彼此隔绝的状态,开启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门。1995年,______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2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870年,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1898年,光绪帝下令开设的全国最高学府______________,推动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目标,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事件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理由是什么?②处发生的事件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一。请问这件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有了哪些改变?请任意写出二项。材料二材料二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思潮是什么?图中②处的历史事件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哪里?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这些法律性文件的颁布有何共同作用?29.(6分)判断分析史实结论A魏晋南北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B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C1972年2月,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并与中国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1919~1920年协约国分别与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一系列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30.(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称:“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摘自纽约《每日新闻》采访报道材料二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摘自《尼克松回忆录》节选材料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摘自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比较材料一、二及所学,指出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哪些政治制度上的探索?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的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德国的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汽车的大量生产,使福特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因此,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改进。故A符合题意;蒸汽机的发明和汽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内燃机的应用促进了汽车的发明,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的普及和题干现象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

依据题干“与都省为表里”的中央行政机构,反映了中央机构为“都省”,由“省”可确定是元朝的行政机构。结合课本所学,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行省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B项符合题意。明太祖时期,在地方取消元朝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A项不合题意;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就是都省。C项不合题意;元朝时设置宣政院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详解】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造纸术是西汉前期发明的,司南是战国时期,发明的,火药是唐朝末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因此,题干中的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但1234年蒙古灭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此时成吉思汗已经去世,所以关于这一杰出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他率蒙古军队灭金,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成吉思汗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C项符合题意;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下关联不正确”是解题的关键,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成为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破坏了我国的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给党和国家造成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故C符合题意;闭关锁国的教训、南昌起义的教训、“文革”的教训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7、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所以,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ABC三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政权中后期的典型特征,故D符合题意;地方豪强独霸一方与中央政权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与东汉中期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朝中大将夺位与东汉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9、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美苏“冷战”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德国和朝鲜的分裂,美苏冷战带来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导致德国的分裂,C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都是冷战的表现。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全面冷战政策的开始正式实施。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争霸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故①符合题意;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故②符合题意;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故③符合题意;宋太祖采取崇文抑武策略,剥夺了武将的权力,基本上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隐患,而不是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故④不符合题意;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根据图片,②处为遵义,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解决本题综合性较强,除了要识记课本知识,还要掌握地理方位知识。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定为遵义会议,再根据地理方位确定遵义的位置位于②处。12、A【解析】

战后,美国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其中也包含了东欧,苏联认为这是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其他三个选项与题干所给提示信息不符合。所以答案选A。13、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造成了与大陆的分离;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收回了;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国民党垮台,逃到,再一次造成了与大陆的分离。②戊戌变法的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顽固派势力的强大。所以②与题意无关,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1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其中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1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该材料描述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这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A、B、C所述与该材料无关,所以答案是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6、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对英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因为这些内容的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对中国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使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再完整,司法主权不再独立,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所以B说法正确。A、C、D均属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但不是最为严重的,因此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史实,考察的是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属于最佳选项题,容易受到相关选项的干扰,要注意辨别最佳选项。17、B【解析】

根据材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古今”起止年限是黄帝一一汉武帝。B正确;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不可能记录东汉的历史,排除AD;《史记》记载的内容不是从夏朝开始的,排除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识记司马迁的《史记》内容的基础上解答此题。18、C【解析】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通商口岸的条款中,体现的是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的阶段,C正确;A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排除;B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负担,排除;D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排除。故选C。19、A【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因此,1901年,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是不可能的,故A符合题意。1901年中国签订《辛丑条约》需要赔付大量赔款,因此政府可能正在大量筹款赔钱,因此B不合题意,排除B。《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军队沿山海关沿线铁路驻扎,因此C不合题意,排除C,圆明园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就被英法联军烧毁,因此D不合题意,排除D。故选A。20、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人文主义、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列强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几个史实都是欧洲社会转型的表现,表明欧洲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故A符合题意;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构建文化的圣殿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1、C【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私立女子学校的增多,但是只反映出在上海一个地区,体现不出对整个中国女性文化素养的提高,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突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故B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看出,上海建立了很多私立女子学校,女子获得了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故C符合题意。仅凭上海一地私立女子学校的设立,不能从根本上瓦解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B【解析】

依据“大克鼎”上的文字“赐封地和人口”,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B。23、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53年,中共中央开始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8年推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规律,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从1960年起,中共开始转变政策,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综合来看,1956—1966年这一历史阶段是成就与挫折并存的。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2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设立。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处理军国大事,丧失了政治责任感,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宙斯像;【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26、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27、(1)大学(2)免费义务教育(3)京师大学堂【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光绪帝下令开设的全国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推动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①: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封建制度,治标不治本。(2)②: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3)③:男子剪发辫,废除女子缠足等。(4)人文主义。(5)大西洋沿岸。(6)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经济、19世纪60﹣90年代”可知,①是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步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封建制度,治标不治本,因此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2)依据材料一“政治、1911年”可知,②是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此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一。(3)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中,辛亥革命后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改用鞠躬、握手礼等社交礼仪,改用“先生”“同志”等称呼,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4)依据材料二,图中①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启蒙运动之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者借助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文化运动,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5)依据材料二图中②处“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新航路开辟把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打破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6)结合所学知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如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1787年宪法》,这些法律性文件的颁布都以都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9、(1)B。(2)答案一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并未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局面).所以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没有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答案二①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②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B。(2)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它促进了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