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初期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文革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轮复习_第1页
共和国初期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文革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轮复习_第2页
共和国初期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文革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轮复习_第3页
共和国初期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文革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轮复习_第4页
共和国初期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文革课件-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放战争时期的几种政治力量①中国共产党③国统区的民主力量:

发展成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2、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革命新方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坚持革命、战略转移、正确领导、走向成熟…全民族团结抗战、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党的建设、筹备新中国政权…195619491919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革命第三部分现代史(共和国史)一、过渡时期1949—1956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一五计划1953—1957(三大改造1953—1956)二、十年探索1956—1966三、“文革”1966—19761977—1978徘徊时期四、新时期1978—(1992)—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95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3—1956

一五计划时期1953—57一、共和国初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总特征国际形势1、新中国成立、①新政协和《共同纲领》②追歼残敌、剿匪镇反

③抗美援朝(1950—1953)2、1954年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宪法(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总特征国际形势1、新中国成立、巩固政权①新政协和《共同纲领》②追歼残敌、剿匪镇反③抗美援朝2、1954年的民主政治建设3、社会主义改造1、恢复、发展经济2、一五计划(与社义改造并行):

1953——1957

背景、内容、特点、成就、影响

统购统销

一、共和国初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开始的“计划收购”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简称为“统销”,后来范围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等。“统购统销”把人民生活的各方面纳入计划,进而建立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统购统销”取消了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19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统购统销计划经济票证时代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将私有经济纳入国家轨道,为社会主义改造做铺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总特征国际形势1、新中国成立、巩固政权①新政协和《共同纲领》②追歼残敌、剿匪镇反③抗美援朝2、1954年的民主政治建设3、社会主义改造1、恢复、发展经济2、一五计划(与社义改造并行):

1953——1957

背景、内容、特点、成就、影响

统购统销城市化3、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一、共和国初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一、共和国初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总特征国际形势1、新中国成立、巩固政权①新政协和《共同纲领》②追歼残敌、剿匪镇反③抗美援朝2、1954年的民主政治建设3、社会主义改造1、恢复、发展经济2、一五计划:

背景、内容、特点、成就、影响

统购统销城市化3、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理论:①人民民主专政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③正确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1、毛泽东思想发展2、文化:“双百方针”

3、科技:向科学进军

4、教育:①结束半殖半封→新民主主义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教育(2大方向转变)②高校院系调整:适应经济建设③国民教育体系基本确立④受苏联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总特征国际形势1、新中国成立①新政协和《共同纲领》2、1954年的民主政治建设3、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恢复、发展经济2、一五计划3、统购统销1.毛泽东思想发展2.文化:“双百方针”

3.科技:向科技进军4、教育: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社会主义教育②院系调整:适应经济建设③国民教育体系基本确立1.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具体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苏联)

3.外交成就:1.反封建物质匮乏勤俭计划经济2.受苏联影响一、共和国初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总特征国际形势1、新中国成立①新政协和《共同纲领》巩固政权2、1954年的民主政治建设3、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1、恢复、发展经济2、一五计划:

背景、内容、特点、成就、影响3、统购统销1.毛泽东思想发展2.文化:“双百方针”

3.科技:向科技进军4、教育: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社会主义教育②院系调整:适应经济建设③国民教育体系基本确立1.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2.具体政策:一边倒(苏联)

3.外交成就1.反封建2.受苏联影响1、新中国成立,独立自主,发展经济,巩固政权2、在各领域奠基、开创性3、社会转型:半殖半封→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4、受苏联影响两极格局(美——苏)一、共和国初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右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C(2019·全国Ⅲ卷·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D图4《数他劳动强》D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C

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B.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C.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D.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A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B.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B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A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下表所示A图3、图4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C.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C图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A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总特征国际形势1、1956社义改造完成、社义制度确立,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背景)2、195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3、1956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4、左倾错误开始滋长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主要矛盾变化→发展经济为中心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提出中国特色建设道路正确的认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总特征国际形势

1、独立自主探索2、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问题及启示(1958)

3、三年经济严重困难(1959—1961)

4、八字方针(1960)和1962年七千人大会,一定程度纠左,经济恢复19655、三线建设1、1956社义制度确立,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背景)2、195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3、1956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4、左倾错误开始滋长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30.B1902年,清朝官民反对日本侵略,清政府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源,用以论证东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维护领土主权,表明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B项正确;20世纪初的中国贫穷落后,无法有效遏制列强的侵略行为,排除A项;材料提及运用中外文献,而非只讲传统文献,排除C项;仅凭日本入侵东沙群岛一个例子不能断定边疆危机空前严峻,排除D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总特征国际形势1、独立自主探索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问题及启示(1958)

3、八字方针(1960),一定程度纠左,经济有所恢复4、三线建设1、科技成就:①1964年原子弹②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2、教育:①德、智、体全面发展(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②1965,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1956年后

中苏关系开始破裂2、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一大片”)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1、1956社义制度确立,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背景)2、195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3、1956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4、左倾错误开始滋长二、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总特征国际形势科技成就:原子弹等1、1956年中苏关系开始破裂2、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一大片”)1、独立自主

2、曲折中发展1、美苏冷战、两极格局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3、不结盟运动兴起1.1956

社义改造完成、社义制度确立2.195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3.1956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4、左倾错误开始滋长冲击两极格局1、独立自主探索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问题及启示3、八字方针(1960),一定程度纠左,经济恢复4、三线建设(2019·海南单科·12)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B(2015·海南单科)

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B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A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一定程度上减少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题干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A

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C三、文革十年(1966—1976)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总特征国际形势1.阶级斗争为纲2.内乱3.影响及启示1.经济遭严重破坏2.周、邓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发展经济1.思想文化专制2.“教育革命”3、科技成就:氢弹、东方红一号、籼型水稻4、社会生活:受政治经济影响有重大变化,去苏联化、革命化,生活水平较低

重大突破:1.重返联合国

(1971)2.中美关系缓和

(1972)3.中日邦交正常化1、阶级斗争为纲、内乱2、有抗争和努力1、两极格局受冲击、酝酿多极化趋势2、西欧、日本崛起,与美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冲击

美经济霸主

3、亚非拉国家、第三世界力量增强

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B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C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下表为1952年、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指标。农业的这种巨大变化主要反映了()D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经济《风向标》P254一、中共党史《风向标》P249二、共和国的城市化《风向标》P250三、中美关系演变《风向标》P253“两个历史性转变”(1949—1956):1、旧中国——新中国2、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曲折探索中辉煌成就和经验教训”(1956-1978):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成功的经验与失误的教训作业:《风向标》现代史分层作业:复习专题笔记必修1专题四

第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分层作业:复习专题笔记必修2专题3

第1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业:《风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