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届山东济宁语文二模_第1页
22届山东济宁语文二模_第2页
22届山东济宁语文二模_第3页
22届山东济宁语文二模_第4页
22届山东济宁语文二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媒介载体逐渐打破彼此间的对立竞争关系,实现扬优互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和传播体系,预示着融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跨文化传播是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优化跨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构建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融媒体时代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先进的媒介技术,但是如果陈旧的思维不革新,再先进的媒介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归根到底改变传播思维是重中之重。要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接受途径和认知要素,摒弃“秀肌肉”“大喇叭”“高音炮”式的传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化“硬传播”为“软传播”,将文化以更持久的方式潜入受众头脑。特别是要融通中外概念、范畴、表述,强调“说理”的同时注重“陈情”,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故事性叙述,以小见大,润物无声,从而淡化宣教、灌输的色彩,消解海外受众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等异文化的抵触感。要注重运用非语言和视觉传播的技巧。视觉听觉的感染力往往优于语言传播,可以有效减少海外受众在语言转化过程中对文化符号的误读,增强传播的有效性。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革新,“内容为王”的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但在新媒体语境下,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信息技术、传播环境、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不变的是“内容为王”的信条。跨文化传播既不能“自说自话”,只传播政治性、严肃性内容,也不能过分依赖经典的传统文化符号。一方面,要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打破受众认知要素障碍。共通性是传受双方进行传播行为的前提,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注重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代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浓缩到一个个具体可见的普通人身上,让“浮动的符号”在进入不同语境后,也可以实现落地,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感共鸣,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2017年制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七个普通人为切入点,充分运用“平民化”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时代发展和价值理念,有力提升了我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挖掘优质的传播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是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大量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没有被挖掘和开发。所以,要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避免机械输出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要将承载着中国精神和价值理念的文化作为传播载体,突出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吸引力,激发海外受众的好奇心。如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古建筑以及经典古籍等,这些带有浓浓中国元素的文化内容,都是海外受众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摘编自段龙江《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材料二: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任何解释一开始就有先入之见。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阻碍。没有人可以在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去真正理解文本,正是这些偏见本身可能成为阐释过程中的再创造,它不会使我们与文本分离,而是使文本向我们开放。前理解为理解者和阐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在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使之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而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程。国际传播的目的在于使对方理解并接纳。面对西方社会的刻板成见,我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着眼点,一方面在于调整我们的传播策略,改变单向度的传播惯性;另一方面在于研究西方的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地进行传播策略的积极调适。在此基础上,寻找共情的传播结合点,以西方社会可以“共情”的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转译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阐释他们陌生而又富有价值、有趣的中国经验。这些丰富的信息,定然会引致其扩大视域,并与之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实现一个全新视域的构建。(摘编自张芳芳《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文本阐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先改变陈旧的传播思维,才能有效发挥先进媒介技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B.新媒体语境下“内容为王”的信条不变,充分说明内容是跨文化传播中非常重要的因素。C.在融媒体时代,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不属于优质传播内容,无法满足新需求。D.研究西方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调整传播策略,是构建全新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应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化“硬传播”为“软传播”,重“陈情”而轻“说理”,消解海外受众的抵触感。B.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应注重所选内容的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代变化浓缩到普通人身上,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感共鸣。C.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增强对海外受众的吸引力,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文化独特性和差异性、包含中国元素的内容。D.如果把西方社会对我国的刻板成见看作对我国国际传播文本的前理解,那么这种前理解会阻碍中西方之间的互相理解,进而影响国际传播。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伽达默尔观点的一项是(3分)A.多年来,中国政府和高校与相关国家和高校先后签署了数百份互派留学生协议,这些留学生为国际文化交流、为各自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B.一位网络博主在短视频中生动活泼地讲解各地的文化景点,每个视频最后他都邀请网友推荐当地景点,网友反响十分热烈,他的视频也越做越好。C.学习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某班同学按照老师要求,先去自行选择参观一些古建筑,然后在班内交流探讨,加深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认识。D.据设计者介绍,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诞生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他自己先后创作了500多个卡通形象,绘制了上万张草图。4.材料一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以第二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5.老木匠“阿木爷爷”擅长中国传统榫卯技术,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的工艺品。他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推出后迅速走红,其高超技艺让世界惊叹。他的事迹被评为“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之一。请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传播案例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刘亮程对于黄沙梁,我或许看不深也看不透彻,我的一生局限了我,久居乡野的孤陋生活又局限了我的一生。可是谁又能不受局限呢?那些走遍天下学识渊博的人,不也没到过黄沙梁吗?他们熟知世间一切深奥的道理却不认得这个村里的路,我这位农夫有朝一日给他们指一回路真是荣幸莫大。我全部的学识是我对一个村庄的见识。我在黄沙梁出生,花几十年岁月长成大人,最终老死在这个村里,死后肯定还是埋在村庄附近。这便注定了我生死如一地归属于这片土地,来来回回经过那块地那几间房子,低头抬头看见那一群人。生活单调得像篇翻不过去的枯涩课文,硬逼着我将它记熟、背会,印在脑海、灵魂里。除了“荒凉”这唯一的读物,我的目光无处可栖。大地把最艰涩难读的一个章节留给这群没啥文化的人。我不懂大道,只通一点斜门歪理。我想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可能只有芝麻那么小,而这些芝麻小理并不被通常的大道所涵盖。活在大地边缘的这一村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大事,但并不因此活得小里小气。当他们因一个鸡蛋亲戚为仇、邻居反目,为半截麻绳大打出手、刀叉伤人时,你能说他们心胸狭隘,不该为这些琐碎之事争斗计较吗?那你说他们该计较什么?坐在如此荒远的不为人知的村庄里分析世界局势,还是讨论股市涨跌问题?这些天下大事,哪件比牛啃了他们的庄稼这事更大?当张三为自家麦地先淌进水而甩开膀子堵渠拦坝时,你能说他的拦坝工程比三峡工程小,不伟大?他抢救的可是眼看旱死的一亩二分地的麦子啊,这麦子可是他一家五口的活命粮啊。谁要在这时阻止他,没准他会操起铁锨和你拼命呢。我在村里住久了,便掌握了这个村庄的很多秘密。比如王家腌了几缸咸菜喂了几头驴,李家粮仓里还有几担麦子箱子里还有多少钱。但要真正认识一个村庄很不容易,你得长久地、一生一世地潜伏在一个村庄里,全神贯注留心它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事。这样到你快老的时候,才能勉强知道最基本的一点点。在村里溜达一圈走掉的人,如果幸运的话,顶多能踩走一脚牛粪,除此他们能得到什么呢?那些季节中悠然成熟的麦子,并不为谁而熟,我们收回它们,我们并不是收获者。一年中有一次,麦子忘了回家,我们就得走好几年穷路。那些岁月中老掉的人,常老于一件事情。随便的一件事,就可消磨掉人的一辈子,想想吧,这些事情有多厉害。我不说出来你会以为什么大事耗掉了人的岁月和经历,那些看来很小的事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我们村庄上空飞过的一群苍蝇,对应到世界另一地可能就是一群庞大的轰炸机。我们村里的一声咳嗽,或许才是造成某个遥远国度地震的真正原因。这个村庄隐没在国家的版图中,没有名字,没有经纬度。历代统治者都不知道他的疆土上有黄沙梁这个村子,这是一村被遗漏的人。他们与外面世界彼此无知,这不怪他们。那些我没去过的地方没读过的书没机会认识的人,都在各自的局限中,不能被我了解,这是不足以遗憾的。我有一村庄,已经足够了。当这个村庄局限我的一生时,小小的地球正在局限着整个人类。(节选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文本二:城市过客刘亮程进城谋生的第二天,我便在楼梯上摔了一跤。上楼梯时我不知道脚该抬多高、步子该迈多大。尤其下楼的时候,脚总是不敢果断地踩下去,担心下一个阶梯会不会是空的。这跤使我深信世上最坎坷的路就是楼梯。本以为在乡下走了多年的坑洼路,走城里的平坦马路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车流如梭的十字街头我总是难以过去,前后左右的汽车和喇叭声使我仿佛置身兽群。我缺乏城市人的从容,城市人不怕车就像乡下人不怕狗。我想,这座城市的许多尺寸不是按乡下人的标准和习惯设计的,适应它得有一个过程。好在我聪明,懂得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做参照。比如小汽车的门比狗洞稍大一些,进车门时就要比进驴圈时头再低一些;城市缺少尘土,不用常拍打衣袖和屁股,但手不能闲着,要时时摸摸口袋里的钱在不在;街道固然宽阔,但属于每一个人的路却窄得可怜,在人群中拥拥挤挤绕过一辆辆车一个个人时,比任何一条乡间小道都曲折蜿蜒。城里真好,但我知道我变不成城市人。除了这座城市不给我落户,不给我一间安身的住房外,我还缺乏很多在城市生活的经验和素质。我的老师告诫我,要多向市民学习。我都三十多岁了,要学的东西很多。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这座城市的客人,永远是,无论寄住几天或生活几十年,挣一笔钱衣锦还乡或是变成穷光蛋流落街头。城市没一件属于我的东西。我把楼房当成一座座荒山去爬,那上面不会有我的家。我知道了一些人的名字,但从骨子里我们并不认识,我仅仅是流浪到城市的一个农民。我把地荒在家里,时常在夜半之时,怀念起我的家畜的叫声、我的女儿和妻子。(节选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一方面说乡野的孤陋生活局限了自己,一方面又用人人都有局限、整个人类都受局限来自我宽慰,表现出情感上的矛盾纠结。B.“大地把最艰涩难读的一个章节留给这群没啥文化的人”,“最艰涩难读”是喻指黄沙梁这个地方非常单调、荒凉、封闭、落后。C.文中说外来人到村里,“如果幸运的话,顶多能踩走一脚牛粪”,这里的“幸运”是反语,实际上是调侃外来人运气非常不好。D.村庄上空的一群苍蝇可能对应另一地的一群轰炸机,村里的一声咳嗽或许造成远方的地震,这些说法极度夸张,使文章妙趣横生。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竟然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认定楼梯是世上最坎坷的路,显示了“我”初到城市时的无所适从。B.“我”感到城市显然不是为乡下人设计的,过马路这类在城市中稀松平常的事,却让“我”举步维艰。C.“我”在城市没有户口和住房,所以为自己预见了两种结局:挣一笔钱衣锦还乡或穷困潦倒流落街头。D.“我”认为自己不论在城市生活多长时间,都只能是城市的一个过客,是一个在城市漂泊的农民。8.赏析文本一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效果。(4分)9.有评论者认为,在作者刘亮程的笔下,黄沙梁“不再是单纯的故乡,而是灵魂憩息的地方”。请根据两个文本内容,探究评论者这样论断的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狄青既戮陈曙,乃案军不动,更令调十日粮,众莫测。贼觇者还,以为军未即进。翼日,遂进军,青将前阵,孙沔将次阵,余靖将后阵,以一昼夜绝昆关。时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宴将佐,次夜宴从军官,三夜享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青忽称疾,暂起入内;久之,又谕沔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劝劳坐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三鼓已夺昆关矣”。初,贼谍知青宴乐,不为备。是夜,大风雨,青既度关,喜曰:“贼不知守此,无能为矣。彼谓夜半风雨,吾不敢来也。”遂出归仁铺为阵。戊午,贼悉其众列三锐阵以拒官军,执大盾、标枪,衣绛衣,望之如火。及战,前军稍却,右将开封孙节死之。贼气锐甚,沔等惧失色。青起,自执白旗麾蕃落①骑兵,张左右翼出贼后交击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贼众不知所为大败走。侬智高复趋邕州。追奔五十里,捕斩二千二百级,其党黄师宓、侬建中、智忠并伪官属,死者五十七人,生禽五百馀人。智高夜纵火烧城遁,由合江入大理国。迟明,青按兵入城,获金帛巨万,杂畜数千,招复老壮七千二百尝为贼所俘胁者,慰遣使归。枭师宓等首于邕州城下,得尸五千三百四十一,筑京观②城北隅。时有贼尸衣金龙衣,众以为智高已死,欲具奏,青曰:“安知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

始至邕州,会瘴雾昏塞,或谓贼毒水下流,士卒饮者多死,青甚忧之。一夕,有泉涌寨下,汲之甘,众遂以济。智高自起至平,几一年,暴践一方,如行无人之境,吏民不胜其毒。先是谣言“农家种,籴③家收”,已而智高为青所破,果如其谣。(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注】①蕃落:外族部落。②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③籴(dí):买(进)粮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左右翼/出贼后交击/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贼众不知所为/大败走/B.张左右翼/出贼/后交击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贼众不知所为/大败走/C.张左右翼/出贼/后交击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贼众不知/所为大败走/D.张左右翼/出贼后交击/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贼众不知/所为大败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元节,指农历正月十五,因古人称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B.主席,有主持筵席的意思,也用来称呼主持筵席者,文中狄青曾令孙沔主持第二夜的宴会。C.三鼓,又称三更,古人记录夜晚时段的专用词,相当于现在夜里二十三时到次日凌晨一时。D.开封,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曾经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有汴梁、汴京、东京、临安等别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狄青灭掉陈曙以后按兵不动,下令征调粮草,让众人感到迷惑,敌军侦探不知道狄青的计谋,回去汇报宋军不会立即进军。B.侬智高因轻敌而未加戒备,认为狄青会借晚上风雨大作之时大摆宴席,不会前来攻打,但狄青出其不意,趁机夺取了昆关。C.侬智高见昆关已经失守,于是倾巢出动,布阵迎战。面对军容盛大、气势如火的敌军,宋军稍稍退却,右将孙节力战而死。D.狄青在追击侬智高的途中,生擒以及捕斩的敌军有成百上千人,但刚到邕州就面临饮水难题,所幸发现甘泉,困难得以解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招复老壮七千二百尝为贼所俘胁者,慰遣使归。(2)安知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14.文中记载的民谣“农家种,籴家收”的意思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梦玉人引范成大①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②看客。箫鼓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

舞余歌罢,料宣华③、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相忆。【注】①范成大,吴县(今苏州)人,南宋名臣、诗人,曾任成都路制置使。②桂娥,指嫦娥。③宣华,意思是鲜明的花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句回忆与故友一起登高赏景、凭栏远望,蕴含着词人对以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B.农人击鼓吹箫以庆祝春天到来,锦官城内美景如画,雪山与春天的勃勃生机相比黯然失色。C.“回首尽陈迹”和“万里秦吴”两句透露出词人的落寞,并通过时空变化增加了沧桑感。D.“折梅”含有送别远方朋友的寓意,词人借此典故赞颂纯洁坚贞的情操,更显含蓄蕴藉。16.后人认为“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有同工之妙。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密《陈情表》中“

”两句,用乌鸟作比,向皇帝提出奉养祖母的请求,情深意切,措词得体。(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的名作,前者的“

”,用战场上的厮杀场面描摹琵琶的铮鸣之声,惊心动魄;后者的“

”,以有形的花容摹写无形的乐声,形神兼备。

(3)黄庭坚《登快阁》中,“

”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今世,我将一万次______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______。我做过一次人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交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______。这样一路地看下去,(

)。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______,把握当前。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目不斜视

赞不绝口

擦肩而过

心如止水B.目不转睛

赞叹不已

擦肩而过

心定如水C.目不斜视

赞叹不已

失之交臂

心如止水D.目不转睛

赞不绝口

失之交臂

心定如水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B.不知能否得逞来世的愿望,但已白白荒废了今生的时光C.今生的时光已是白白荒废,来世的愿望还不知能否得逞D.已白白荒废了今生的时光,却不知能否得逞来世的愿望20.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要求句意完整,语言顺畅,句式和长度与原句基本一致。(5分)

做人是一次漫长的远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一说到补钙,不少家庭都会煮一锅洁白浓郁的骨头汤。喝骨头汤真能补钙吗?专家的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骨头汤不仅不能补钙,喝多了还会有不良后果。___①___?有人做过实验,他们按家庭常见方式用猪腿骨熬汤,然后对汤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即便是熬制了很长时间,每250ml骨头汤当中,钙含量仅为3.85mg,只有同容量牛奶中钙含量的1.3%。___②___?很多人认为骨头汤越白越香,其实这种汤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嘌呤,而摄入高脂肪和高嘌呤后,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的发生休戚相关。喝下一大碗骨头汤,很可能没有补到钙,心脑血管疾病和痛风倒是接踵而至了。___③___?牛奶是各种食物中比较适宜补钙的。成年人每天喝250ml-300ml的牛奶,就可以补充成年人每日钙需求量的几乎一半。另外,鸡蛋、大豆制品、深色蔬菜(如甘蓝、苋菜、菠菜、油菜、红薯叶等)中的钙含量也比较高。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摄入高脂肪和高嘌呤后,与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的发生高度相关。B.高脂肪和高嘌呤的摄入,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休戚相关。C.高脂肪和高嘌呤的摄入,与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的发生密切相关。D.高脂肪和高嘌呤摄入后,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等息息相关。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其能够作为所在段落的领起句。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景区里的游人络绎不绝,人们兴致勃勃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手里提着几个花花绿绿的塑料袋。他一边游览,一边把看到的垃圾随手捡进袋子。他是服装设计师,边出行边捡拾垃圾这种事,他已坚持多年,还带动了身边的很多亲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蹬着一辆自制的“房车”,车中是她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她是一位退休教师,已这样带着母亲游览览过一百多个著名景点。她说自己虽然辛苦,但老人满足的笑容让她觉得很值。一个二十出头的漂亮姑娘匆匆向那边跑去,有位老人突然昏倒了。她跪在地上,又是做心脏按压,又是做人工呼吸,终于将老人成功救醒。她是医学院的学生,刚学会的医术派上了用场,她非常快乐。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原本是来欣赏风景的,却把自己也变成了一道风景。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和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35分)1.C(无中生有。材料一认为“避免机械输出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突出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吸引力,激发海外受众的好奇心”,强调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弱,并未谈到内容优质与否、是否满足新需求)2.B(A项“重‘陈情’而轻‘说理’”不对,原文为“强调‘说理’的同时注重‘陈情’”。C项“必须”错,据材料一“要将承载着中国精神和价值理念的文化作为传播载体,突出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吸引力,激发海外受众的好奇心”可知。D项“阻碍中西方之间的互相理解”错,据材料二“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阻碍”,可以推知西方社会对我国的刻板成见是不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会形成理解的阻碍,而文中未提及我国对西方社会的前理解是否会形成理解的阻碍,故“互相”错)3.D(伽达默尔的观点是扩大自身视域与其他视域形成视域融合,最终构建全新视域。A、B、C三项从不同方面和层面体现了这一观点,D项则完全没有体现)4.①逻辑严密。运用“但是”“如果”“所以”“从而”等关联词语,表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阐释更清晰,更具说服力。②准确恰当。“归根到底”“特别是”“往往”“可以”“要”“更”等词语,使表达重点突出,观点鲜明。③形象生动。“秀肌肉”“大喇叭”“硬传播”“陈情”等词语,使语言更加形象可感,生动活泼,易于理解。(共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要点明确、意思相符即可)5.①该案例从一个普通手艺者的角度,以小见大,利于消解海外受众的抵触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②以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作为传播内容,对海外受众来说,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有趣味、吸引力强;③纯熟的木工手艺隐含着工匠精神,这一具有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的精神内核能够引起海外受众共鸣,获得认同;④采用视频传播方式,能够减少海外受众的误读,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共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要点明确、意思相符即可)6.B(A“情感上的矛盾纠结”不符合文意;C根据前后语境,文中的“幸运”并非反语,作者也不是“调侃外来人运气非常不好”;D“极度夸张”理解错误,“妙趣横生”的说法不准确)7.C(“挣一笔钱衣锦还乡或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并非作者为自己预见的结局,而是用假设语气强调自己永远是城市的客人)8.①连续使用多个疑问句式,包括反问句式,强化了行文的语气,表明作者对乡亲的理解和对农民尊严的维护。②用性质上差别极大的事物作比较,如“一个鸡蛋”“半截麻绳”与“世界局势”“股市涨跌”,“张三堵渠拦坝”与“三峡工程”,形成强烈的认知反差,富有哲思,令人回味。(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从情感和精神已经与故乡融为一体,注定生死如一地归属于黄沙梁这片土地。②作者清醒地认识到黄沙梁虽偏僻荒凉和不为人知,但作为故乡对自己却有着独特的存在价值。③作者即便生活在城市,对城市却是疏离和排斥的,他心中念念不忘、魂牵梦萦仍是故乡黄沙梁。(6分,每点3分,答出包括第③点在内的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二、(35分)10.A(原文标点:张左右翼,出贼后交击,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贼众不知所为,大败走。)11.D(临安是杭州的别称)12.B(狄青大摆宴席不是因为晚上风雨大作,而是因为庆祝上元节)13.(1)狄青招回曾被叛贼俘获胁迫的七千二百名老壮士兵,抚慰并遣送他们回家。(“招复”、被动句式、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分)(2)怎么知道这不是诈死呢!我宁愿失去靠侬智高请功的机会,也不能欺骗朝廷贪功邀赏。(“安”“诬朝廷”“以贪功”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民谣表面意思是农民种植粮食,买粮食的人却获得收益;其实是利用谐音,“农”指侬智高;“籴”指狄青,暗寓侬智高会被狄青打败,他搜刮的财富也将被狄青缴获。(共3分。每点1分)15.D(“赞颂纯洁坚贞的情操”错,应是表达对朋友的相思之情)16.①“恍”有猛然、突然的意思。两句诗都用这个词,突出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从梦境当中猛然醒来,回到现实之后的失落不甘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②这两句诗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描写梦境,下启抒发感情。梦境里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失意,一虚一实,对比鲜明,表达效果显著。(共6分。每点3分,要点明确、意思对即可)17.(1)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2)铁骑突出刀枪鸣

芙蓉泣露香兰笑

(3)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6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三、(20分)18.B(第一处,两词都表示目光专注,“目不斜视”强调态度严肃,品行端正,与语境不合。第二处,两词都表示非常赞赏,“赞不绝口”偏重赞赏的语言,“赞叹不已”偏重赞赏的态度,在语境中以后者为佳。第三处,“失之交臂”也有“擦肩而过”的意思,但更强调“失”,与文中的“求”语意相悖。第四处,两词都表示心情平静,“心如止水”强调信念坚定,也表示心灰意冷,与语境不合。)19.A(关注到前文的“以求个来世的……”和后文的“把握当前”,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20.(示例)(做人是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