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高一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学科新授学案课题: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编写人:于珊珊审核人:钱宏宇学习目标1.时空观念:通过各时期的形势图及史料,从时空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发展有整体的认识;2.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能够理解变法的必然性,从而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3.史料实证:通过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诸侯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4.历史解释:学生能够了解诸侯争霸战争、社会经济发展与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孔子、老子学说以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这些基本史实,以及这些史实产生的历史背景;5.家国情怀:通过对相关史实的了解分析,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加强民族认同和华夏观念的认识。(一)基础知识点梳理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诸侯争霸1.春秋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史称“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大国,史称“______________”。3、战争的影响:灾难,周朝传统的__________完全被破坏;促进_______融合,统一趋势加强华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社会发展相对先进,自称为“_________”,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战国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①耕作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土地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经营方式: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小农户个体经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2.工商业:农业进步推动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___________分工更加细密,_______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___________。变法运动1.背景: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2.作用: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______________,逐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政治制度。3.商鞅变法(公元前___________年)(1)内容经济:①_____________,奖励耕织;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______________——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③“__________,开阡陌”,授田于百姓——确立土地________制军事:______________,剥夺和限制_____________——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奴隶主旧贵族,__________________阶级崛起。政治:①在民间实行_____________,互相纠察告发——加强基层管理。②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_____________,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加强中央集权。影响:①商鞅变法使秦国____________,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②消极:严刑峻法,激化矛盾。三、孔子和老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思想核心:“________”。2.政治主张:“________”,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行一定的改良。3.教育贡献:主张“________”,打破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推动私学发展。4.典籍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后成为儒家经典。5.其思想和言论记载在弟子整理的《________》中。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1.思想核心:“________”是天地万物的本原。2.哲学思想:体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还包含朴素的辩证法。3.政治主张: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_______,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4.观点见于《________》一书。四、百家争鸣1.背景:①______________的发展,促使____________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__________崛起。②各国统治者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争相招揽人才。③__________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_____________的繁荣。2.代表及主张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重点知识详解1、时空坐标2、时代特征总特征:社会转型时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走向统一。(大变革大动荡)具体阶段特征:①经济: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根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小农经济产生;②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局动荡;③思文: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百家争鸣,法家受到重用;④民族: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⑤阶级: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级活跃。名词解释:葵丘之会: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人参加。会上订立了盟约,规定同盟国要言归于好,不要乱堤防、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擅自封邑给卿大夫而不报告天子,史称“葵丘之会”。从此,齐桓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史称“齐桓公始霸”。工商食官: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是由政府统一经营和管理的。官府设工正、陶正、车正等职,管理手工业和商业,工匠和商人多为官奴。产品为奴隶主贵族所有,工商业者的生活费由官府共给,这叫做“工商食官”。初税亩: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初税亩”,是最著名的一次赋税改革。初税亩就是开始实行以亩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也就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诗》:也叫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国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和颂主要是领主贵族用于宗庙、朝廷上的诗歌。国风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领主贵族们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劳动人民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雅和颂虽为贵族乐章,但有些是叙事诗,记录了不少史事和制度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稷下学宫: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田午开始,齐国在国都临淄西边稷门外的稷下设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前来著书立说,议论政治。这些学者被称为“稷下先生”,也成为博士。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宫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情况,聚集了一大批学者,有事迹可考者,如慎到、邹衍、尹文、荀子等。齐国虽崇尚黄老之学,但不主于一家,对各家各派兼容并蓄,采取“不治而议论”的方针,使稷下学宫成为诸子百家争鸣和交流思想的中心,正是这种宽容的政策,使百家争鸣蔚为大观。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为“诸子百家”。小结(四)课堂达标训练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不断2.《左传》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令)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坐大B.王室衰微C.封邦建国体制瓦解D.经济领域的变革3.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交融D.推动了战国变法4.《汉书》: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井田,开阡陌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5.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之一,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A.齐国B.晋国C.宋国D.吴国6.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7.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A.开辟田畴、勠力农业B.临阵奋勇,争先杀敌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D.分科取士,加强皇权8.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依法治国B.关注社会现实C.顺应自然D.关注仁与礼9.《论语》记载:“孔子谓季氏(鲁国权臣),‘八佾(天子乐舞)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表明孔子()A.推崇为政以德B.提倡仁者爱人C.反对奢靡享乐D.注重克己复礼10.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