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硝酸①浓HNO3是
色、易
,有
气味的液体.硝酸②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③纯HNO3的沸点低,密度大于水,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8%~69%。挥发刺激性无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这实际上是挥发出来HNO3分子遇空气中水分子结合成的小液滴,实际上还是雾.思考:到底是烟还是雾?1)物理性质3为什么工业硝酸是黄色的呢?2、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2)不稳定性(硝酸越浓越易分解)4HNO3=======2H2O+4NO2↑+O2↑光照或加热思考:常用的浓硝酸为什么会呈黄色?如何保存?浓硝酸易分解生成NO2溶于硝酸;保存在棕色瓶里,并置于阴凉的地方。
(3)强氧化性:①实验探究:实验装置
稀硝酸浓硝酸实验现象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__________,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反应剧烈,有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液面上有________气体产生实验结论铜与稀硝酸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___气体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___气体溶液
变蓝大量气泡溶液变蓝红棕色NONO2(3)强氧化性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金属稀硝酸浓硝酸高价金属+NO2高价金属+NOC+4HNO3(浓)=CO2↑+4NO2↑+2H2O
常温下,铁和铝遇浓硝酸和浓硝酸表面发生钝化,故浓硝酸、浓硫酸的贮存和运输可用铝(铁)槽车运输。若加热,则铁和铝都会跟浓硝酸、浓硫酸反应。②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不生成H2,硝酸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根据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与稀硝酸(HNO3过量):
。②碳与浓硝酸共热生成CO2和NO2:
。③硫与浓硝酸共热生成H2SO4和NO2:
。Fe+4HNO3(稀)===Fe(NO3)3+NO↑+2H2O思维拓展(1)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硝酸浓度不同,其还原产物不同,一般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为NO2,稀硝酸被还原为NO。(2)硝酸能与大多数金属(金、铂等除外)反应,将金属氧化为高价态金属的硝酸盐。但在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钝化。(3)热的浓硝酸可将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等)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4)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SO2、FeO、Fe2+、Br-、I-、S2-、SO等均能被硝酸氧化。【巧判断】(1)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提示:√。由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2)铜与浓硝酸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提示:×。铜与浓硝酸反应开始生成NO2气体,但随硝酸浓度减小,会生成NO气体。(3)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表现氧化性。(
)提示:×。铜与硝酸反应中有NO2(或NO)生成,又有硝酸铜生成,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3)强氧化性的表现:2.0.3mol铜和含1.2mol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NO2的量为A.0.2mol B.0.6molC.小于0.6mol D.大于0.6mol解析因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放出的NO2小于0.6mol。123√
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硝酸盐类等。3、用途3.硝酸的用途与工业制法(1)用途:(2)工业制法:①工业流程: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N2→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NO2:___________________。NO2→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2+3H2
2NH34NH3+5O2
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1)、形成原因:正常雨水由于存在CO2的原因其pH约为5.6。当大气中的SO2和NO2溶于水后形成酸性溶液,随雨水降下使雨水的pH值小于5.6,形成酸雨。五、酸雨及防治NO2SO2NO2→HNO3SO2→SO3→H2SO4酸雨(2)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SO3+H2O===H2SO42H2SO3+O2===2H2SO4(3)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2NO+O2===2NO23NO2+H2O===2HNO3+NO3.酸雨的危害(1)直接
农作物,破坏森林和草原,使土壤、湖泊
。(2)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和电缆的
。(3)导致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污染水源,危害人体健康。4.酸雨的防治(1)消除
,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2)对
的排放加以控制,如燃料脱硫处理,废气中二氧化硫回收利用、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等。(3)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损伤酸化腐蚀污染源酸性物质(2)下列措施中,可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的是____(填字母)。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
B.②③④⑤C.①③⑤
D.①③④⑤解析减少酸雨的产生需减少SO2的排放,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燃料脱硫、固硫,开发不含硫的新能源(如氢能、核能等),都是有力措施。因此①③⑤正确。C知识点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有关计算【重点释疑】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硝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时一部分被还原,一部分生成硝酸盐,故硝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H2。(1)硝酸与铜的反应:在反应中硝酸的作用可用如图表示:可以看出,随HNO3浓度的降低,还原产物会由NO2变为NO。①由氮原子守恒可知,无论是NO2还是NO,被还原的硝酸与被还原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②未被还原的
与Cu2+构成Cu(NO3)2,
的物质的量为Cu2+物质的量的2倍;③运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便可顺利求解参加反应的Cu、HNO3以及产物NO2、NO之间量的关系。(2)稀硝酸与铁的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①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②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上述反应首先发生反应①,若Fe剩余再发生反应③Fe+2Fe(NO3)3====3Fe(NO3)2,合并①③即可得反应②。所以,无论反应①还是反应②,被还原的HNO3皆占参与反应的HNO3的。2.金属与硝酸反应常用的计算方法(1)原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反应时,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显酸性的HNO3(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与显氧化性的HNO3(以NOx的形式存在)的物质的量之和。(2)电子守恒法: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3)电荷守恒:HNO3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有:c(
)=c(H+)+n×c(Mn+)(Mn+代表金属离子)。(2)m
gCu与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充分反应,生成VLNO、NO2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提示:被还原的硝酸无论生成NO还是NO2,均有氮原子与被还原HNO3的物质的量相等;未被还原(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等于Cu(NO3)2物质的量的2倍,故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mol。【案例示范】
【典例】(2019·三明高一检测)在标准状况下将1.92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A.112mL
B.1008mL
C.224mL
D.448mL【思维建模】解答有关金属与硝酸反应问题的思维流程如下:【解析】选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职员岗位工作方案支配2025年
- 2025年女生节创意活动方案
- 2025年疫情防控措施应急方案
- 2025年销售部工作方案书演讲稿
- 《电子技术项目化教程》课件 项目四 报警显示器的制作
- 2025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方案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
- 2025年电子声光控灯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1-G《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 2025年甘蔗种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库房管理工作职责与规范化
-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WMS仓库管理系统采购协议
- 2024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公共政策立场-67正式版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瑞吉欧幼儿教育
- 2025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模调查报告2025-2030年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