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课件_第1页
《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课件_第2页
《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课件_第3页
《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课件_第4页
《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您的到来1《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欢迎您的到来1《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习惯,决定人生2《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习惯,决定人生2《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精品资料3精品资料3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44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5《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差别,来自于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6《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差别,来自于不同的习惯。好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至今,家长们都接受过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学习过不少日常行为规范,这不仅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养成”教育,因为,日常行为规范的每一条都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习它们,实际上就是在学习一种好习惯,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好习惯。所谓“习惯”是指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等,“好习惯”顾名思义,也就是良好的、使人受益的习惯。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好习惯对人的影响。7《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至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当他习惯了六点钟开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钟,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8《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

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堪称美德典范的总统,他的诚实故事家喻户晓。他从小看得最多的一本书,是一本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与人交谈和相处时必须遵循的文明礼貌规则110条》。好习惯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总统和一个伟大的人。9《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堪称美德典范的总统,他的

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安安静静地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巨大!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有人对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有过恰当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10《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坏习惯的结果如何?11《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坏习惯的结果如何?11《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2《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2《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3《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3《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4《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4《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坏习惯

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么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当然,年轻人到死也不会知道是他"抠鼻孔"的坏习惯毁了他的工作,使到手的饭碗落入了他人之手。15《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坏习惯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

2003年1月18日下午1时46分,在武汉某高校研究生考点外,一考生被几个保安人员拦下,被告知超过了规定入场时间(1时45分),眼睁睁地失去了考试资格。该考生说,为了专心备考,他辞掉了网络公司的工作,牺牲了很多东西,到头来却因为这个缘故被拒之门外。在上海,也有考研生因为进不了考场而痛哭流涕,其中一位不断向老师苦苦哀求:“我为今年考研已经准备了3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师给我一次机会吧。”类似的情形其他地方也存在。泪水,值得同情;规则,应该遵守。须知,“守时”,既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格修养。某高校的几位学者,有一次到国外参加会议期间,按照约定,拟与某一外国组织成员开个座谈会。不料,我们的这几位学者不知什么缘故迟到了几分钟。结果,对方彬彬有礼地退了席。16《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2003年1月18日下午1时46分,在武汉某高校研究生

以上是习惯好坏对人成败影响最直观的事例。习惯如此重要,咱们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好习惯呢?下面请咱班两位优秀学生的家长来谈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17《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以上是习惯好坏对人成败影响最直观的事例。习惯

我认为低年级在学校的学习,重要的是习惯地养成教育。如果孩子从低年级就养成了学会倾听的能力,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事的习惯,养成善于观察,积极动手、动脑的习惯,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及用规范语言描述某一现象等。如果这些习惯形成了,想改都改不了,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是受益无穷的。

学习习惯18《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我认为低年级在学校的学习,重要的是习惯地养成教育。如果

所谓的树大自然直是不适合自然生长规律的,如果树上一个疤,并不是随着树的长大,就自动消失了,而是随着年头,树身上的疤不断增大。如果一棵小树从小树头长歪了,并不是随着长高而直了,而是顺着原来斜的方向不断斜下去。为什么对于小树的成长,每年都必须修枝剪岔,就是把小树生成过程的歪枝斜岔剪掉,有利于小树健康地成长成参天大树。

19《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所谓的树大自然直是不适合自然生长规律的,如果树上一个疤要想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家长应该从现在开始约束孩子的行为,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就是再忙也要检查孩子的作业,签上字。有家长说我们不知道留的什么作业,可孩子应该知道呀。老师告诉你孩子没完成,那你应该这样想:孩子怎么会说完成了呢?是上课没注意听课,还是就是偷懒说谎话。无论哪种情况您都应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了。如果您每天对他关注,他作业写不好都难。20《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要想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家长应该从现在开始约束孩子的行为生活习惯

教育最大的骗局:叫释放孩子的天性

有一种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他们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释放孩子的“天性”当做必然、当做合法、当做理所应当。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没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熊、野蛮、没教养、没规矩成了这类孩子的最好代名词。这不是天性教育,是垃圾教育,听出来很刺耳、很扎心,却很现实。一位清华教授愤慨: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这三个骗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国孩子的成长。21《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生活习惯21《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孩子没有规则意识

江苏无锡的一家火锅店,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只有一个小孩在走道里跑来跑去,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他的妈妈就慢悠悠地跟在后面,没有责骂,更没有制止,他们一定觉得,自己的孩子活泼可爱,根本没有必要管吧。

在跑到一处拐角的时候,恰好撞上了转弯的服务员,服务员的手上还有一锅烤鱼,孩子的额头刚好贴到滚烫的烤鱼锅上,悲剧瞬间发生,孩子多处被烫伤。

事后,孩子的父母在未经过任何鉴定,也没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态度嚣张地索取39万赔偿:“钱不钱的不重要,谁家小孩被烫成这样不值39万?”孩子和父母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

22《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1孩子没有规则意识

江苏无锡的一家火锅店,大人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因为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天性高于规则。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所以可以跑、可以闹,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视规则,也有越来越多的悲剧因此而酿成。23《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规则意识?23《养成好习惯》2孩子没有敬畏意识

去年,湖南隆回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一名73岁的老奶奶被人杀死在自家门口,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不到5个小时,案件即被破获:杀人的是名小孩,

13岁。案发的那天下午,小孩在老奶奶家附近逗留,被老奶奶一顿责骂。小孩二话不说,拿起门口的一把篾刀,径直冲向老奶奶,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老人头上就是一刀,老人当场死亡。随后,这名小孩又将老人身上的700块钱搜走,最后逃离现场。

在不远处的湖南邵东,也曾发生一起类似事件:2015年10月18日,三名留守儿童商议去新廉小学溜达,因当天放假,学校大门紧闭,三人便翻围墙进去。进入学校后,他们撬开了小卖部的门,盗走里面的面包、棒棒糖之类的食物,恰好被值班的女教师发现,因为害怕被抓,三名孩子直接用木棒将女教师活活打死,之后逃跑。

24《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2孩子没有敬畏意识去年,湖南隆回发生了一起杀人

第二天,三名孩子被公安机关抓获。留守儿童,算是最彻底的放养,没人照顾,更没人管,天性算是得到了最彻底的释放,最后的结果,以悲剧收场,连最正常的成长都无法完成。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魔,在没有约束与管教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25《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第二天,三名孩子被公安机关抓获。留守儿童,算是最彻底的放3孩子没有自律意识

之前见过一位妈妈,很普通的一个家庭,父母普通,孩子也普通,说是读了某位著名专家的书之后,决定效仿他的育儿方法——放养。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妈妈从来不管,因为她觉得孩子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至于学习成绩,兴趣是最关键的,决不做任何强求。结果呢?

三年后,悲剧发生了,成绩就不说了,本来还是中等偏上,三年过后,基本都是垫底,别的孩子都有一到两项特长,她的孩子呢?没有任何特长。打游戏倒是很厉害,别的孩子从不带手机去学校,她的孩子从来不管,每天玩手游的时间超过八个小时,上学经常迟到,一次还悄悄往游戏冲了两千块钱……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方法,到头来会是这种结果?其实,被放养毁掉的孩子,又何止这一位。

26《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3孩子没有自律意识之前见过一位妈妈,很普

我从不怀疑,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我怀疑的是,孩子的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却被很多父母无限夸大。可能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

一个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永远不会有未来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在将来,这样的孩子没有任何竞争力。27《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我从不怀疑,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我怀疑的是,孩子的自4最无力的教育:放养

这些年,西方的教育方法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得透顶。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看吧,被你们捧上天的“放养”,不过是美国底层人民无奈的选择罢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他们的孩子。

28《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4最无力的教育:放养这些年,西方的教育方背后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竞争,放养的代价可能是,你将永远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29《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背后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5不能越过“界”

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前段时间,她家里来了一位美国客人——一位三年级的小姑娘。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小姑娘对糖果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颗,还想吃第二颗。她问妈妈,是否可以。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静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却有意无意忽略掉了,这自由的前面,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30《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5不能越过“界”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前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一定的释放和宽容没有错,但在释放的面前,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31《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很多父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

32《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32《养成好习惯》主题班会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会教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