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

码选出。本题共有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一组关于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这组图片的创作依据是

A.历史照片

B.影视作品

C.考古发现

D.文献记载

2、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万古江河》这本书中讲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

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

物。书中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群居生活出现D.打制石器的使用

3、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早期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以下材料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打制石器②骨笛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屋

A.□□B.□□C.□□D.□□

4、梁启超先生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

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据此,可以了解华夏民族的形成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A.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B.华夏民族由一族演化而来生生不息

C.华夏族由多民族相互交流交融而成D.华夏族是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

5、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歌曲中提到的“国家”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殷朝D.周朝

6、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

第1页,共8页

“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

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

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

7、央视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故事化的讲述汉字的造型来源及文化发

展,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呈现汉字之美。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

为完整的文字是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隶书

8、生产工具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代表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9、右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对该漫画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王室内辽,宗亲夺权

B.尊王攘夷,捍卫王室

c.礼法制约,诸侯恭顺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柳罐

10、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

是《春秋争霸形势图》,它反映的主要信息

A.民族融合

B.各方争战

C.经济发展

D.人口迁移

1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大

事。从这些成语中也可以看到该时代的特点是

A.奴隶制开始形成B.民族融合趋势增强

C.生产力快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2、以下是某本书的章节目录(部分),这本书的书名是

第一苴水利灼寺迹

A.《都江堰》

第二章情人的水患

B.《长城》

第三章邦守奉泳

C.《灵渠》

第四章开番宝断口

D.《黄河》

13、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祸之所伏。”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学习成绩也是可以转化的。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我国古代思

想家是

A.孔子B.管子C.老子D.孟子

第2页,共8页

14、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

墨家“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法家“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15、中国象棋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由两人轮流走子,是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

而取胜的棋类运动。根据棋盘,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产生与下列哪一

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城濮之战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16、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

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描绘了西汉早期国库钱粮富足的景象,这种景象的出

现原因是

A.文景之治的成果B.“推恩令”的颁布

C.铁犁牛耕的使用D.盐铁专卖的推行

17、光武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ii,量器),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an

意为:免除、去掉)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A.释放奴婢B.减轻刑罚C.合并郡县D.惩处贪官

18、“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东汉灵帝在位期间爆发的黄巾起义军

所使用的口号。请问这次农民大起义的最核心领导人物是

A.吴广B.卫青C.霍去病D.张角

19、张骞的“凿空”之旅是汉帝国为了回应北方草原民族(匈奴)的挑战而有意识地进行的对外

交往,但汉武帝始料未及的是,佛教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艺术形式从而传入中国,深刻影

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艺术生活。这段话表明张骞通西域

A.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B.标志着西域归属中央

C.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D.开创了西汉盛世局面

20、近年国外一些反华势力抹黑新疆,制造了“新疆棉事件”,但是新疆人民坚持正义,坚定地

维护祖国的统一。以下能作为新疆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最早力证是

A.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B.汉初北击匈奴,平定西域

C.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D.秦朝开凿灵渠,统一西域

21、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

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的影响正确的是

A.西晋从此衰落B.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第3页,共8页

灭亡

东晋

导致

直接

D.

此衰落

东晋从

C.

要内

”的主

情怀

“家国

”又是

意识

主权

“国家

,而

之一

素养

核心

求的

科追

史学

”是历

情怀

“家国

22、

”的有

意识

主权

“国家

怀”的

国情

今“家

现当

能体

中,

史实

下列

一。

容之

的联

内地

湾与

了台

加强

洲,

达夷

队到

率船

卫温

权派

,孙

30年

A.2

域最

宋朝疆

中,

王朝

四个

、陈

、梁

、齐

的宋

南朝”

B.“

厉行法

治,

顿吏

,整

为相

王猛

汉人

任用

苻坚

族人

C.氐

所推

王朝

历代

,为

思想

正统

立为

学说

儒家

帝把

汉武

D.

世农

对后

部书

,这

著作

农学

要的

部重

上一

历史

中国

的是

反映

图所

23、右十济

的是

正确

法,

”的说

“著作

这部

关于

响。

的影

深远

展有

的发民

的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