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_第1页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_第2页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_第3页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_第4页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第一节基础工程一、基础施工方案或方法1)施工前熟悉施工图纸,认真确定槽底标高。施工前依据规划院给定定位桩点位应低于槽底标高0.5m以上,并且水位上涨平稳,无上涌现象,方可具备开槽条件。3)检查水准点是否引至现场并且准确有效。1)土方开挖时坑底设置出土坡道,以保证出土效率,挖出的土方现场预留足够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遵循原则。从上底部200mm高无扰动土采用人工挖土,对局部超挖的部分要用砂、碎石或混凝土线采用红色油漆进行标注。挖掘机开始使用平刮方式进行挖土,现场配合测量人在已开挖处,用脚手管(油漆刷50cm红白格间距)及密目网封严,对基槽四周进行围挡,高度不低于1.5m,以防发生人员坠槽事故。在适宜的地方设置上下槽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3m,并在两侧设护栏,且高度不低于1.5m,用密目网封严。1)工程采用明挖顺施法施工,开挖出的土石方用于回填部分存于现场内,剩余工程场内运输时,在运输车辆出本标段施工区域前,将车辆用高压水在洗车槽冲洗干净,确认车体和车轮清洁,再经严格检查并登记后,方可放行,同时加强职工教出施工现场路口,设专人统一指挥,及时疏散行人和交通车辆在保障市内交通顺畅1)坑槽边堆放泥土时,应距坑边1m以上,泥土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5m。运土方向和路线、挖土走向图。基坑周边超载不得超过15kPa。2)基坑设置上下行人马道并架设护身栏杆,基坑周围护栏采用定型钢护栏。3)在深坑边坡、抽水井及四周护栏等地段设置红灯警示。4)在挖土期间,对建筑物周边用定型防护栏板作为防护,定型防护栏板刷黑黄色油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如须拆除,必(二)土方回填施工填土前,对土质进行严格检查,土体含水率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施工含水量和最优含水量之差在-6~+2%范围内,土体内的碎块草皮和有机物含量不大于8%。1)填土前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前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完成上下水道安装,并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平标记。5)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进行加收1)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抽除坑穴积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撒水润湿等措施。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4)夯实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时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碾压时,每层接缝处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0.5-1.0m左右,上下错缝距离不应小5)人工填土,每层虚铺填土厚度不大于250mm,夯重30-40kg;落高400-(槽)相连时,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在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低于高程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1)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和含有有机物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压实率不应小于90%;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3)回填的每层填土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二、基础质量保证措施1)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实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因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地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3)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在夯压时对土适当撒水加以润湿,再打夯或碾压,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土),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或含砂石较大的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三、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1)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3)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4)集水井的内径为1米左右,井的深度一般应比工程基础底低1M左右。集水井的内壁为干砌砖壁,半砖厚,砖间可留1~2cm宽的缝隙,以便地下水透过砖缝渗入井内。在井的底部和砖壁四周,均铺一层10~20cm厚的碎石作第二节主体工程(1)工艺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5d。4)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二)绑剪力墙钢筋(1)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2)立2~4根竖筋: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3)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4)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5)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6)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7)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三)梁钢筋绑扎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2)画(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四)板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4)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钢筋搭接长度与(五)楼梯钢筋绑扎(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锚固长度要(4)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梁底架子与平台架子分别搭设:梁底架子步距为1.2米,立杆纵向间距0.9米,立杆横向间距1.2。平台架子步距为1.2米,立杆纵向、横向间距取1.2米。在搭好第一排架子后,将标高引测到立杆上,并根据标高及平台、梁模尺寸进行调节,并进行拉线设定。模板施工中须经常检查,校正标高沉降情况。并按要求每个开间(1)确定采用18厚优质胶合板,正反面及切口处均涂刷两遍BD-01环氧保护剂,背楞采用80×80方木及80×40方钢,方木需经压刨找平方正后方可使用。支承系统用扣件脚手钢管,与梁板支撑系统连接成整体,柱箍采用脚手钢管或方钢,配合对拉螺栓,成型效果好,可做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模板拼装时须逐块修整板面、边框,清除混凝土残渣、并涂刷隔离剂。安装时,柱底清理干净后立柱模,根据控制线找准模板的位置,调整垂直度。模板拆除后随时清理,维修后放于平整场地上,(2)安装前先弹出纵横轴线(包括检查线)及周边尺寸线,根据测量标高,找平(3)柱子外四角处可预插短钢筋头,以便安装柱脚模板。(4)独立柱模施工时,检查各边的垂直度和整体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支撑拉牢。通排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或作为中间柱模板施工依据。柱模除各柱自身固定外还加设剪刀撑彼此拉牢,也梁模板由梁底模加侧模板组成。梁底均有支撑系统,采用普通脚手管搭设支撑,并搭设成整体排架式,脚手架步距为1.2M,跨距取1.2M,纵向间距0.9M,模板底杆采用拉线方式做控制标高,调节架子底部的调节杆来校正梁底标高。梁模板的施(1)梁模板宜采用侧包底的支模法,便于拆除侧模以利周转,保留底模及支撑(2)梁底模板全部采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普通脚手架支撑。(3)梁侧模可由木模或胶合板拼制而成,侧模背面应加钉竖向、水平向及斜向支(4)梁跨度在4m及大于4m时应起拱,如设计无规定时,起拱高度且为全跨长(5)梁较高时,可先安装梁的一面侧板,等钢筋绑扎好再安装另一面侧板。梁高大于700mm时,除梁侧板外面支撑外,还采用对拉螺栓在梁高中间部份拉夹横楞先支柱模板,根据标高在钢管脚手架上设置水平横担钢管,再在上边搁置木搁栅或空心方钢管。搁栅找平后,在上面铺钉模板。楼板模板铺夹板时只要在两端及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或不钉以利拆模。搁栅间距应控制在300~400mm左右。(五)楼梯模板楼梯支撑底板的搁栅间距宜为400mm左右,支承木搁栅的钢管间距为1000mm,底模外侧钉上外帮侧板,其高度与梯板厚度一致。外帮侧板上钉反三角木,便于立踏步挡板模板。梯步高度要均匀一致,踏步挡板模板采用5CM厚木板,踏步挡板中间下口钉一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楼梯扶手柱杆预留孔或预埋件应按设计位置正确埋好。需注意楼梯板与梁模接头处的连接,另外还必须加强楼梯梁(六)模板安装及操作要点(1)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不得任意变动。模板周边要求顺直,拼缝严密,板缝应不大于1.5MM。立模前,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刷一道隔离(2)模板及其支承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木方的小面要作刨平处理,以保证与胶合板紧密配合,大面不得弯曲变形,无死节、(3)安装柱、梁等模板时,上口必须拉通线找直,支撑要牢固可靠。安装柱卡、梁卡时,要按几何尺寸的对角线控制模板归方,有误差时可用卡具上的斜撑、螺栓松紧来调整。所有柱模板,应在根部设检查孔,以便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内是否有杂物,确保无杂物、无积水,方可封闭检查口。柱长边尺寸大于600MM的应设(4)为提高模板周转和安装效率,事先应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应按区段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也相应执行定区段、定编号的岗位负责制。(5)所支模板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当梁的跨度>4M时,所支梁的底模必须要有0.1~0.3%的起拱。(七)模板拆除(1)拆模应由支模的人员来进行,因为他们对模板构造和安装程序比较熟悉,拆起来顺当。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拆模,不应乱打乱撬。拆下的模板、扣件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2)除了非承重侧模应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楞角不受损坏时(大于1.2MPA)方可拆除外,承重模板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5)大跨度梁模板支撑拆除时,应从中间向两端对称拆除。(6)一般情况下,拆除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支柱时,正在施工浇筑的楼板之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准拆除。拆除再下层模板支柱时,对于较大跨度(4米以上)的梁和悬臂板、梁,应及时装回临时安全支柱(回头顶),支柱间的距离均不大于3米。(八)模板的安全技术(1)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牢固以防倾覆,安装预组件的模板时,应边就位、边校正和连接配件,并用临时支撑加以稳固。(2)拆装模板时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装拆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工作区域内不准站人,在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挂安全带,并且在下面应设警戒标志。(3)拆除承重模板时,先设临时支撑,然后进行拆模,防止模板整体塌落。(1)基础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输送泵,混凝土坍落度控制(2)混凝土的振捣:垫层、楼板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基础承台、基础底板、墙、(3)混凝土由商砼站供应,严格按规范及配合比进行配料及搅拌、运输等,保证原材料质量和计量控制。混凝土进场执行逐车验收和见证取样制度,并按规范要求留置标养试块及同条件600度天试块。在浇筑梁板时应多留一组同条件养护的试(4)加强现场调度力度,保持均衡生产,若因故停滞过久或其他原因造成坍落度损失无法泵送时,必须退回搅拌站处理,严禁现场加水,以确保混凝土质量。(5)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做好施工技术交底,隐蔽验收除按常规进行外,特别要注意代表轴线位置的柱、墙插筋,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6)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先将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灰尘、浮浆及松动的石子,浇水充分湿润,并排除积水,在浇筑混凝土时先铺设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50mm厚,以防止混凝土浇筑后烂根,并增强新旧(7)注意振捣适度,不漏振、不过振、门窗洞口、预留洞口和其他截面沿高度变化等容易出现塑性沉缩裂缝处,混凝土浇筑要特别注意,待混凝土沉实后派专人敲打模板两侧,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二)作业准备(1)框架的填充砌块,施工前应先做砌块排列,以准备砌块砌筑。(2)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三)商品砂浆(3)应按照试验的相应规范的规定取样制作砂浆试(四)砌块排列(1)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下:(2)砌块砌体在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4)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度的1/3,也不应小于15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压搭要求,应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5)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之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他的构造措施;砌体垂直缝与门窗洞口边线应避开通缝,且(6)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如果加钢筋网片的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为20~2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大于30mm的垂直缝,应用C20的细石(7)砌块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8)砌块墙体与结构构件位置有矛盾时,应先满足构件布置。(五)铺砂浆砌体在施工前,要将砌筑面适当浇水湿润,先按实地摆块,将砂浆通过吊斗、灰车运至砌筑地点,在砌块就位前,用大铲、灰勺进行分块铺灰,较小的砌块量大铺灰长度不得超过1500mm。(六)砌块就位与校正砌块砌筑前一天应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后方可吊、运就位。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吊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七)砌筑斜砖填充墙的顶部与框架梁相接处,应采用斜砌法砌筑,斜砖的角度应在60°为宜。砌体的侧面与框架柱相接处的缝隙,要用砂浆嵌实。如下图所示:(八)竖缝灌砂浆(1)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灰缝的勒缝(原浆勾缝),深度3~5mm。(2)砌体的全部灰缝应填铺砂浆,水平、垂直灰缝皆须饱满,不得用水充浆灌缝。当填充墙高度超过4m时,墙中部设置拉梁。砌筑时应留好安装门窗的木砖铁件等(3)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本工程墙拉筋采用化学植筋法施工。(九)构造柱做法(1)凡设有钢筋砼构造柱处,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要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cm。(2)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c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连接,拉结钢筋(十)砌筑中应注意的事项(1)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2)每层填充墙的最上一皮砖、在梁的下面、窗台水平面上应用页岩砖丁砖砌筑。(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4)填充墙砌筑时宜使用同种材料的砌块,在组砌填充墙体时,应避免与页岩砖(5)厕所、卫生间、盥洗间、浴室的有水房间的填充墙根部,必须采用不低于C20的素砼浇注高度不低于120mm的止水带,厚度一般与填充墙同厚。(6)砌块填充墙砌筑前,必须按规范要求对采用后植筋方法施工的墙体拉结筋进行抗拉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工作。(7)每道砌块填充墙不得一次砌筑封顶,必须在砌筑完毕3天以后再使用斜插砖第三节装修工程(一)工艺流程二、内墙涂料三、屋面防渗漏(二)作业条件(2)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彻底清除干(3)基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顺平,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基层表面必须干燥,含水率应不大于9%。(4)卷材及配套材料必须验收合格,规格,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标准的(三)操作工艺(1)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表面必须平整、坚实、干燥。(2)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基层处理剂时,要均匀一致,切勿反复涂刷。常温经过4h后(以不粘脚为准)开始铺贴卷材。(3)附加层施工: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先对女儿墙、落水口、管根、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排气道、排气帽必须畅通,排气道上的附加层宽度不得小于300mm,必须单面点粘。铺贴在立墙上的卷材高度不小于250mm。在排气道上面应铺设一层300mm宽附加层。向应考虑屋面坡度及屋面是否受振动和风向等情况,铺贴卷材时宜平行与屋脊铺贴。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剪成相应尺寸,用原卷心卷好备用;铺贴时随放卷材随用汽油喷灯加热基层和卷材的交界处,火焰加热器距加热面300左右,经往返均匀加热,至卷材表面发亮黑色,即卷材的材面熔化时,应立即滚铺,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接牢固,不得空鼓,搭接部位应满粘牢固,搭接宽度满粘法长边为100mm,短边搭接为150mm。(5)热熔封边:将卷材搭接处用汽油喷灯加热,趁热使两者粘接牢固,以边缘溢(6)隔离保护层施工: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