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某些一、判断题1.邓小平理论是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当代化对的理论。√2.邓小平同志屡次强调:"法治是咱们目的"。╳3.咱们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人民民主制度。╳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国内社会重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当代化在政治领域界碑。√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战略。√1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节政治活动法律作为立法重点。╳12.改革最后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13.遏制腐败,监督是核心。√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选取。√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基本方略是随着农业文明兴起而浮现。╳16.社会主义法治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17.法律是具备内在联系、协调统一有机体。╳18.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19.宪法规定国家主线制度和主线任务。√20.国内有权制定法律是中共中央。╳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种法律颁布后来,还需要一种或某些与之有关法律颁布,才干详细实行。√22.实行细则是指一种法律颁布后来,为了便于实行和详细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职权范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23.国内数量最大法律渊源是法律。╳24.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一方面应当考虑因素是立法权统一。╳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要树立法律权威。√26.党政策是社会稳定基石和社会矛盾调节器。╳27.法治特性植根于民主政治普通原则。√28.法治核心某些是针对国家权力自身,规定权利监督与制约。╳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对的地根据法律规定详细顺序、方式和手续来解决案件。√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意志自主性。√31.市场经济规定统一开放国内市场,也规定市场国际化。√32.法制是法治基本和精髓。╳33.改革党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与依法办事统一。√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诲科学文化方面。√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文明成果。√36.社会主义法制唯一规定是:违法必究。╳二、选取题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规定是(A)。A.民主法制B.无产阶级专政C.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领导D.政治协商制度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命运与前程。A.政策B.习惯C.法制D.伦理3.社会主义法制主线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C)A.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领导B.公民义务履行C.人民民主权利D.改革开放4.社会主义法制规定核心是(D)。A.制定法律B.公正审判C.强化仲裁作用D.严格依法办事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C)。A.制裁B.挽救C.教诲D.改造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A)为突破口。A.精简机构B.高薪养廉C.强化监督D.注重服务7.市场经济一种明显特性在于它经济秩序是通过(B)来形成和维持。A.法制B.法治C.民主D.道德8.只有在(C)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社会需求。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市场经济D.筹划经济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一方面形成独立合理(B)。A.主体设计B.运营机制C.社会保障D.宏观调控10.军事法规制定机关是(C)。A.全国人大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国防部11.树立法律权威就必要一方面树立(A)权威。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12.法治功能在于(D)。A.强化统治基本B.发展国民经济C.建设精神文明D.保障公民自由权利13.国内国家权力属于(B)。A.公民B.人民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14.市场法律原型是(B)。A.物权凭证B.契约C.侵权D.亲权15.市场经济命脉是(D)。A.政治统一B.市场统一C.社会保障完善D.竞争16.国内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A)A.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B.政治协商会议C.全国人大D.人民17.社会主义法治核心是(B)。A.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民主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18.党政策指引作用重要体当前(C)A.守法上B.执法上C.立法上D.法律监督上19.社会主义制度是(ABCD)等方面构成统一体。A.经济B.政治C.法律D.文化20.党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ABC)A.高度民主B.完备法制C.安定社会环境D.不断增长经济21.社会主义本质是:(ABCD)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最后实现共同富裕22.法律队伍建设规定法律工作者有较高(CD)。A.经济素质B.道德素质C.政治素质D.法律业务素质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AB)。A.人治国家B.法治国家C.民主国家D.独裁国家24.自治法规分为(CD)。A.法律B.行政规章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25.司法公正涉及(AB)。A.实体公正B.程序公正C.证据公正D.立法公正26.国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BD)。A.公民委员会B.居民委员会C.乡民委员会D.村民委员会27.法律对市场经济保障作用体当前(AB)。A.利益保障B.秩序保障C.义务保障D.社会保障28.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哺育(ABCD)公民为目的。A.有抱负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29.国内占统治地位道德分为(CD)。A.资产阶级道德B.地主阶级道德C.社会主义道德D.共产主义道德30.国内要发展面向(ABC)民族科学大众社会主义文化。A.当代化B.世界C.将来D.老式31.法律与党政策区别在于:(ABCD)。A.制定机关和程序B.实行方式和手段C.体现形式与基本规定D.调节社会关系范畴和对人效力32.法律是(ABC)党政策。A.定型化B.规范化C.条文化D.教条化33.党政策可以分为:(ABD)。A.总政策B.基本政策C.分政策D.详细政策34.党领导涉及:(ABC)。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D.经济领导35.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解决上坚持(ABCD)方针。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36.法律权威特性涉及:(ABCD)。A.法律至高无上性B.普遍实行性C.本源性D.崇高威望性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因素有:(ABCD)A.层次分明B.体系完整C.构造合理D.规范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法律制度》某些一、判断题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和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分期缴纳。╳3.判处死缓,在二年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体现,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应当酌量发给报酬。√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6.死缓是国内刑罚中主刑一种。╳7.被宣布缓刑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8.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累犯不合用缓刑。√9.二人以上共同过错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区别在于行为人实行行为与否发生了预期犯罪成果。╳11.首要分子必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公司、集体公司和人民团队管理、使用、运送中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13.犯罪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持续或继续状态,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14.犯罪后来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是自首。对自首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犯罪较轻可以免除惩罚。√15.被判处拘役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以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所有合用刑法规定,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本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18.国内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订。√19.减轻惩罚是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如下判处刑罚。√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体现,应当减轻或免除惩罚。√21.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法律。╳22.只有犯罪成果发生在国内领域内才合用国内刑法。╳23.刑法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权管辖。√24.刑法保护管辖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5.国内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26.国内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27.国内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本质特性。╳2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本质特性。╳30.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品体人和物。╳31.危害行为、危害成果、犯罪办法、时间、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构成要件。╳32.犯罪构成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33.犯罪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社会主义社会关系。╳34.犯罪主体只涉及实行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自然人,不涉及单位。╳35.犯罪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性质。╳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控制自己行为能力。╳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主体。╳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成果发生必然性。√40.合法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导致重大损害。√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导致重大损害。╳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本,辨认能力是核心。√44.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年满18周岁。╳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故意和过于自信故意。╳46.犯罪着手前和着手后都也许发生未遂。╳47.犯罪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后来。╳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50.共同犯罪既涉及故意也涉及过错。╳51.刑法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人不合用死刑。√53.犯罪时怀孕妇女不合用死刑。╳54.犯罪主体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均有特殊身份规定。╳55.合法防卫过当,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56.紧急避险过当,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57.犯罪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58.犯罪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错犯罪之中。╳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惩罚。╳61.主刑涉及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62.附加刑涉及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刑罚办法。╳二、选取题1.国内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人犯罪(A)。A.应当从轻或减轻惩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惩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惩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惩罚2.国内刑法对效力范畴规定以(A)为基本。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A.未完毕犯罪构成所有要件B.未发生任何成果C.未发生行为追求成果D.未达到犯罪目4.管制合用于那些(BD)犯罪分子。A.罪行不必关押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5.国内刑法规定期效是指(B)。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期限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期限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期限6.犯罪行为有持续或继续状态,追溯时效计算从(B)计算。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B.犯罪终了之日C.犯罪完毕之日D.危害成果产生之日7.被宣布缓刑犯罪分子,如果同步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B)。A.免于执行B.仍须执行C.暂缓执行D.可以执行8.依照刑法规定,故意犯罪(B)。A.可以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刑法分则有规定才负刑事责任D.必然负刑事责任9.被判处无期徒刑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B)。A.B.C.D.以上如下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A.应当从轻或减轻惩罚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惩罚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11.拘役期限为(C)。A.6个月以上1年如下B.3个月以上2年如下C.1个月以上6个月如下D.3个月以上1年如下12.国内刑法第13条"但书"中规定"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以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不构成犯罪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特殊刑罚方略13.一切犯罪都必要具备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是(B)。A.犯罪工具B.危害行为C.危害成果D.犯罪手段14.刑法规定,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对教唆犯(B)。A.不以犯罪论B.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惩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惩罚15.国内现行刑法是(D)。A.79年刑法B.79年刑法以及后来制定单行刑法C.79年刑法以及后来附属刑事法规D.97年修订后刑法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劳改机关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是(C)。A.故意犯罪罪犯B.故意犯罪主犯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罪犯D.严重经济犯罪罪犯18.教唆不满(C)人犯罪,应当从重惩罚。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9.数罪并罚中"限制加重"是指(D)。A.重刑吸取轻刑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布刑罚合并执行C.以数罪中最重刑罚为基本,再加重一定刑罚作为执行刑罚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如下惩罚20.拘役缓刑考验期为(B)。A.原判刑期以上,3年如下不得少于1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1年如下不得少于2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年如下不得少于2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1年如下不得少于6个月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是(C)。A.直接客体B.同类客体C.间接客体D.普通客体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合用死刑(CD)。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人B.犯罪时怀孕妇女C.审判时怀孕妇女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妇女23.刑法上减刑指(C)。A.减轻惩罚B.对原判刑罚改判C.减轻原判刑罚D.在法定刑如下判处刑罚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A.聋人B.哑巴C.盲人D.14-18岁人25.国内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是(D)。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性是(ABC)。A.刑事违法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行为人主观恶性27.犯罪客体体现是一种(D)。A.物质关系B.思想关系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必备要件是(A)。A.危害行为B.危害成果C.犯罪时间、地点、办法、手段D.犯罪因果关系29.国内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是(B)。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30.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利益,依然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惩罚(A)。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惩罚B.应当免除或减轻惩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是(A)。A.犯罪对象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2.犯罪罪过涉及(A)。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错B.犯罪动机C.犯罪目D.犯罪意识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客体是(A)。A.普通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是(A)。A.不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8周岁D.已满20周岁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A)。A.应当负刑事责任B.可以负刑事责任C.详细状况详细分析D.由直接负责人负刑事责任36.明知自己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社会成果,放任成果发生是(B)。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错D.过于自信过错37.犯罪集团必要在(B)以上。A.10人B.3人C.15人D.20人38.犯罪未遂也许发生在(B)。A.犯罪着手此前B.犯罪着手后来C.犯罪预备阶段D.犯罪中断后来39.下列人员不合用死刑(A)。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妇女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妇女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妇女40.拘役期限是(A)。A.1个月以上6个月如下B.15日以上6个月如下B.C.1个月以上3个月如下D.6个月以上1年如下41.管制期限是(A)。A.3个月以上2年如下B.3个月以上1年如下C.6个月以上2年如下D.1个月以上1年如下42.有期徒刑期限是(A)。A.6个月以上如下B.6个月以上如下C.1年以上如下D.1年以上如下43.犯罪主观方面必备要件涉及(ABC)。A.罪过B.犯罪动机C.犯罪目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44.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体现,2年期满后减为(A)。A.以上如下有期徒刑B.以上如下有期徒刑C.以上如下有期徒刑D.以上如下有期徒刑45.独立合用剥夺政治权利期限为(A)。A.1年以上5年如下B.3年以上如下C.1年以上如下D.6个月以上5年如下46.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A.3年以上如下B.1年以上5年如下C.3年以上如下D.1年以上3年如下47.驱逐出境合用于(A)。A.外国人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外国人C.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籍但在外国有居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48.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涉及(A)。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人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人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人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人49.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A)。A.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惩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D.应当减轻或免除惩罚50.犯罪已完毕形态涉及(A)。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断51.共同犯罪不涉及(A)共同实行犯罪。A.有责任能力自然人和一种无责任能力自然人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自然人C.两个以上单位D.有责任能力自然人和单位52.对从犯惩罚是(A)。A.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惩罚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53.对胁从犯惩罚是依照犯罪情节(A)。A.应当减轻或免除惩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惩罚C.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D.可以减轻或免除惩罚54.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A.3年B.2年C.1年D.5年5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A.1年B.2年C.3年D.5年56.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A.B.C.D.57.死缓执行期间应当从(A)起计算。A.判决拟定之日B.判决执行之日C.判决决定之日D.判决核准之日58.普通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B)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犯罪分子。A.3年B.5年C.2年D.8年59.对自首犯罪分子(B)。A.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B.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惩罚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体现(B)。A.可以减轻或免除惩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惩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惩罚61.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D.基层组织62.刑罚合用机关是(B)。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所有政法机关63.管制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D.基层组织64.缓刑由(B)负责考察。A.基层组织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65.刑法78条所称减刑不涉及(B)。A.管制B.死缓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66.依照刑法81条和关于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B)年。A.B.C.D.67.被判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A.B.C.D.68.减刑由执行机关向(A)提出减刑建议书。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D.原审人民法院69.无期徒刑假释后考验期是(A)。A.B.C.D.70.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A)A.人民检察院B.纪律检查委员会C.监察部门D.纪检、监察部门71.不属于审判管辖有(A)。A.职能管辖B.级别管辖C.地区管辖D.专门管辖72.逮捕决定权在(AB)。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国家安全机关73.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上诉期是(A)。A.10日B.3日C.15日D.7日74.逮捕执行权在(C)。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所有政法机关7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A)。A.12个月B.6个月C.18个月D.3个月76.传唤、拘传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A.12个小时B.8个小时C.24个小时D.48个小时77.无刑事管辖权是(A)A.海事法院B.军事法院C.铁路运送法院D.基层法院78.犯罪既遂涉及类型有(ABCD)A.成果犯B.举动犯C.行为犯D.危险犯79.共同犯罪人分为(ABCD)。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80.假释合用于(AB)犯罪分子。A.有期徒刑B.无期徒刑C.管制D.拘役81.被假释犯罪分子,在具备(ABCD)状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B.有悔改体现C.遵守监规D.不致危害社会82.对(ABC)等暴力犯罪被判处以上有期徒刑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累犯B.爆炸C.抢劫D.抢夺83.依照刑法78条规定,被判处(ABC)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A.拘役B.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死缓84.量刑时常用酌定情节有(AB)。A.犯罪时动机和手段B.一贯体现和认罪态度B.C.犯罪导致损害后果D.犯罪时环境和条件85.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下列行为非法(ABD)。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秘书C.在广场跳集体舞D.与她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书籍并出版86.对被判处管制犯罪分子,下列行为需经执行机关批准(ABC)。A.北京一日游B.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并演讲C.接受记者采访声讨美英入侵伊拉克D.对自己创造申请专利87.附加刑涉及(ABCD)。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88.刑法基本原则涉及(ABC)。A.罪刑法定原则B.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89.自由刑涉及(ABCD)。A.无期徒刑B.有期徒刑C.管制D.拘役90.国内不合用死刑是(AB)。A.犯罪时不满18周岁人B.审判时怀孕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人D.犯罪时怀孕妇女91.依照刑法规定,下列情节属于酌定情节(AB)。A.犯罪时间地点B.犯罪分子一贯体现C.犯罪后自首D.又聋又哑人或者盲人犯罪92.缓刑合用条件是(ABC)。A.合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如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B.不是累犯C.依照犯罪情节和悔罪体现的确不致再危害社会D.主观上只能是过错93.对于(ABCD)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累犯B.绑架C.爆炸D.抢劫94.犯罪故意体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成果(BC)。A.现实性B.必然性C.也许性D.偶尔性95.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涉及(ABCD)。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B.又聋又哑人C.盲人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精神病人96.合法行为涉及(AB)。A.合法防卫B.紧急避险C.合法业务行为D.合法职务行为97.事实结识错误涉及(ABC)。A.对象错误B.行为结识错误C.因果关系错误D.法律结识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律制度》某些一、判断题1.行政法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2.行政主体必要是行政职权享有者。╳3.国内已制定出统一完整实体行政法典。╳4.作为行政法律关系调节器行政法律规范具备很强稳定性。╳5.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备同等效力。╳6.部门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各构成部门制定。╳7.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基本原则。√8.关于犯罪和刑罚事项也可以由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规定。╳9.行政法律关系是指通过行政法规所调节,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行政关系。╳10.行政主体必要是行政责任承担者。╳11.所有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12.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身份浮现。╳13.并非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组织都是行政机关。√1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5.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国务院依照工作需要和精简原则设立,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16.公务员在上班期间行为是公务行为。√17.公安干警在下班期间制止犯罪行为是公务行为。√18.内部行政行为可以合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19.并非所有行政行为均有强制执行效力。√20.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关于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献行为。╳21.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本案调查人员主持。╳2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惩罚。√23.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对行政机关所予以行政惩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24.行为人具备责任能力是行政惩罚法定条件之一。√25.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同级人民政府抽象行政行为。√26.行政机关无权撤销自己作出行政行为。╳27.罚款重要合用于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行政违法行为。√28.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限制违背治安管理秩序行为人短期人身自由一种惩罚。╳29.除法律、行政法规外,其她规范性文献不得设定行政惩罚。╳30.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必要具备管理公共事务职能。√31.行为人违背规章如下其她规范性文献规定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3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导致危害后果,不予行政惩罚。√33.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不再予以行政惩罚。╳34.如当事人有申辩行为,行政机关可因其认错态度而加重惩罚。╳35.行政惩罚合用简易程序时可对违法行为当场进行惩罚。√36.在行政惩罚调查阶段,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37.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予以较重行政惩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3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必要向当事人出具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罚款收据。╳39.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惩罚决定,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0.执行罚在程序上必要预先告诫。√41.行政机关采用行政强制办法,必要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行。√42.采用行政强制办法目在于防止、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行为产生。√43.即时强制普通都是在紧急状况下采用。√44.行政复议既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合理性。√45.凡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她组织合法权益详细行政行为,均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畴。√46.行政相对人对规章如下规定不服,可就该规定单独申请行政复议。√47.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48.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以为详细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自懂得该详细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49.对实行垂直领导行政机关详细行政行为不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50.对政府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作出详细行政行为不服,只能向设立该机构部门申请复议。√51.详细行政行为发生地县级地方政府应当将不属自己管辖复议申请,转送关于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当事人。√52.行政复议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受理与否审查。√53.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以为需要停止执行详细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54.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就申请复议详细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已被受理,复议机关不予受理。√55.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书面审理。√5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同步提起行政补偿祈求。╳二、选取题1.国家职务关系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背职业纪律和职务规定行为惩戒。如下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选项有哪些?(C)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规定公务员承担某些补偿费用C.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行为?(C)A.行政惩罚B.行政收费C.代执行D.直接强制3.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行为是(B)A.行政惩罚B.执行罚C.行政处分D.行政裁定4.行政惩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何种行为解决?(B)A.违背民事法律规范B.违背行政法律规范C.违背刑事法律规范D.违背一切法律规范5.对当事人同一种违法行为,依照行政惩罚法规定,(B)A.不得予以两次以上行政拘留B.不得予以两次以上罚款C.不得予以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D.不得予以一次警告,同步吊销允许证6.国内行政惩罚法对当事人权利保护体当前:(A)A.赋予相对人惩罚决定过程中陈述、申辩权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惩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行政惩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惩罚予以导致损害可以祈求国家补偿7.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罚款限额如何拟定:(C)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B.由国务院规定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8.对偷、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由何机关予以惩罚:(A)A.海关B.税务机关C.财政机关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9.又聋又哑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因素而违背治安管理,(C)A.可以惩罚B.不可惩罚C.应当惩罚D.不应惩罚10.下列关于行政惩罚听证程序表述,对的是哪项?(D)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与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办听证费用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本案调查人员主持D.可合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行政惩罚11.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其她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解决?(C)A.由复议机关先行解决,由于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普通原则B.由法院解决,由于复议与诉讼之间关系遵循是司法最后裁决原则C.按照管辖先占原则解决,由最先收到诉状机关管辖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12.行政机关作出详细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她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应如何解决?(A)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懂得或者应当懂得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懂得或者应当懂得详细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懂得或者应当懂得详细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懂得详细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C.起诉期限从详细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D.如果已过3个月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由于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后果1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调解问题表述中哪个是对的:(B)A.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方式审理行政案件B.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方式结案C.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D.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14.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变化所作详细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对的?(B)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变化其所作详细行政行为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变化被诉详细行政行为,但其变化要获得原告批准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变化被诉详细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变化原详细行政行为D.被告在诉讼中变化被诉详细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诉讼祈求,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15.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一方主体是(C)A.行政机关B.行政相对方C.行政主体D.授权组织16.下列各项中何项不属于行政权相对于其她国家权而所具备特点(B)A.积极性B.优益性C.广泛性D.自由裁量性17.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属于(B)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18.行政行为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备(B)A.公定力B.拟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1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与其她抽象行政行为划分原则是(C)A.以抽象行政行为制定根据、内容和目为原则B.以抽象行政行为权力来源为原则C.以抽象行政行为规范限度和效力级别为原则D.以抽象行政行为制定主体为原则20.行政复议机关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应当撤销或变更详细行政行为(D)A.详细行政行为程序局限性B.详细行政行为不当B.C.详细行政行为不公正、不合理D.详细行政行为明显不当21.依照《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规定,其基本精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D)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B.高档人民法院管辖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22.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理论基本是行政机关在做出详细行政行为时应当(B)A.先裁决,后取证B.先取证,后裁决C.边裁决,边取证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价值23.下列何种行为被以为从来就不具备法律效力(B)A.被废止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被撤销行政行为D.被解除行政行为24.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法律规范文献属于(A)A.行政法规B.法律C.部门规章D.其她规范性文献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务院构成人员是(D)A.国务院秘书长B.审计长C.各部部长D.各直属机构正职行政首长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派出机关是(D)A.行政公署B.街道办事处C.区公所D.居民委员会27.行政法核心是规范(C)A.行政机关B.行政相对方C.行政权D.行政行为28.行政程序就是(D)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程序B.行政相对方在配合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程序C.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法律文献过程中所遵循程序D.行政机关在实行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程序29.下列判断不对的一项是(D)A.行政机关违法行政,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行政责任B.公务员违法行政,由其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C.被授权组织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D.被委托组织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30.行政复议当事人不涉及下列各项中(D)A.申请人B.被申请人C.复议机关D.第三人31.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诉讼,而此处所谓"民"对的理解是(D)A.公民B.农民C.老百姓D.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32.对于具备共同原告资格人,法院在告知其参加诉讼后,其仍不肯参加诉讼,法院(B)A.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B.不能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C.可以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D.视状况不同而决定与否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33.决定行政职权具备不可抛弃性因素是(B)A.行政主体享有自由裁量权B.行政主体职权与职责双重性C.行政权单方性与强制性D.行政权优益性34.下列何项不是行政处分(A)A.降职B.降级C.警告D.罢免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效力自终结之日起向后失去法律效力,但不溯及行政行为已发生过效力作用(C)A.行政行为无效B.行政行为撤销C.行政行为废止D.行政行为解除36.行政立法主体是(C)A.国家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中央国家机关37.下列各项中不是行政法律行为是(D)A.行政立法B.行政命令C.行政裁决D.行政指引38.下列各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程序是(C)A.行政机关为制定规章而进行调查、论证过程B.行政机关处分其公务员程序C.行政机关发布关于加强本年度工商公司年检工作若干规定程序D.行政机关检查税收物价违法状况行为程序39.国内《行政惩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B)A.一人B.二人C.三人D.无限制40.公务员承担行政追偿责任法定情形为(D)A.公务员无过错B.公务员有过错C.公务员有故意违法D.公务员有故意违法或重大过错41.补偿祈求人祈求国家补偿二年时效,自下列何项之日起计算(D)A.行使职权行为做出之日B.行使职权行为生效之日C.行使职权行为侵害她人权益之日D.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拟定为违法之日42.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不也许是(C)A.人民政府B.公安派出所C.公务员D.法律法规授权组织43.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收集证据。此处所谓自行应当理解为(D)A.未经被申请人机关负责人批准B.未经申请人批准C.未经复议机关批准D.未经法律授权44.属于行政复议范畴事项有(A)A.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调解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做出岗位轮换决定D.行政机关做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决定4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对的(D)A.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规章不明,也可以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该规章审查申请B.公民、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对乡、镇人民政府规定不服或以为违法,也可以单独对该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C.所有通过了行政复议详细行政行为,申请人对此复议决定不服,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机构详细办理行政复议事项46.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下列做法对的是(B)A.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她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5天,应以5天为准B.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她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90天,应以90天为准C.复议申请期限所有以60天为准D.《复议法》与其她法律对申请复议期限规定不一致,以其她法律规定为准47.下列选项中不对的是(C)A.海关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B.公安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C.计生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D.税务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48.做出原详细行政行为行政机关自己复议情形是(B)A.国务院做出详细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B.国务院各部、委做出详细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C.行政最后裁决行为引起行政复议D.专业性较强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49.《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诉讼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终结,承受其权利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此处所谓法人或其她组织终结,不涉及(C)A.被行政机关惩罚停产停业整顿B.公司破产C.公司兼并D.公司撤销50.行政诉讼被告是行政主体,该行政主体不是(A)A.人民法院B.人民政府C.法律法规授权事业单位D.人民政府派出机关51.所谓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D)A.人民政府B.人民政府职能部门C.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机构D.卫生防疫站52.经复议维持了原详细行政行为,被告应当是(B)A.复议机关B.做出原详细行政行为行政机关A.复议机关和做出原详细行政行为行政机关D.复议机关和原详细行政行为机关共同上级机关53.下列关于国内公务员概念对的表述是指(B)A.行使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工作人员B.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工作人员C.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D.在各个国家机关中行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工作人员54.国务院依照宪法和法律制定关于行政管理规范性文献被总称为(B)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55.下列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层级最高是(A)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部门规章D.地方规章56.下列各项中关于行政法中行政对的结识是(A)A.行政法领域行政是指国家行政B.国内行政法领域行政仅指"动态"行政即行政活动C.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以为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一切国家职能D.只有国家行政机关活动才是行政法领域行政57.行政法调节对象是(A)A.行政法律关系B.社会关系C.行政法律规范D.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5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是(D)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内容C.行政法律关系客体D.行政法律关系变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度判断题1.公民和人民都是法律概念。╳2.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3.人民检察院是国内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4.在国内,成立非营利性社会团队不必履行登记手续。╳5.在国内,人民检察院实行领导体制是双重从属原则。╳6.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关系是指引关系。╳7.在国内,行使司法权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8.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变化或者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行政法规。√9.全国人大有权变化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不恰当法律。√10.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同法律具备同等效力。√11.依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1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国内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机构。╳13.在国内中央国家机关中,中央军委不受连选连任限制。╳14.全国人大常设性委员会是独立行使职权国家机关。╳15.精神病患者不享有选举权。√16.全国性法律亦合用于特别行政区。√17.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机关都是自治机关。╳1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类似于西方国家议会,是行使立法权国家机关。╳19.《共同大纲》是建国初期起暂时宪法作用一部宪法性文献。√20.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发言不受法律追究。╳2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入、搜查、查封公民住宅。╳22.受教诲权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23.劳动权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24.自治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25.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26.居民委员会主任是由政府指派。╳2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词只是到了近代才浮现。√28.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29.在国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30.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状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协助权利。√31.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针对年老、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公民。╳32.在国内,任何公民都享有通讯自由和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气瓶配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检出开关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肌肉酸痛的临床护理
- 投资学基础(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李博
- 【MOOC】人力资源管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高一物理课程设计
- 骨轮模具课程设计
- 饭店地面装修施工方案
- 飞行器高度控制课程设计
- 飞机维修体系课程设计
- 兰州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含答案)
- 植物新品种权申请代理机构
- 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
- 肌肉能量技术(原创)
- GB/T 8564-202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 上海市上海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共9篇)
- 委托印刷加工证明书1
- 小学全科目单元测试成绩汇总统计表
-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