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地理章末综合测评1_第1页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章末综合测评1_第2页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章末综合测评1_第3页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章末综合测评1_第4页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章末综合测评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回答1~2题。我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下列有关其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高,主要是由于西部人口大量迁移到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C.我国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D.东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现在的人口密度差异2.为了从根本上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异,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提高西部地区的人口出生率,降低东部地区的人口出生率②实施移民政策,鼓励东部地区人口迁移到西部地区③治理风沙,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合理开发利用西部资源,积极发展边疆经济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D2.B[第1题,我国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原因,应该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去综合考虑。第2题,要想缩小地区间的人口密度差异,无论是提高人口出生率还是进行移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经济发展上进行努力。]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是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东部。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3~5题。3.下列关于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C.城市化水平高 D.工业发展最早4.D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中部 B.降水丰富,农业发达C.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D.位于日本群岛上5.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的因素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C.现代社会,自然环境因素已不影响人口分布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3.B4.C5.B[第3题,根据轮廓可判断A处是欧洲,B处是南亚,C处是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成为人类大陆,即说明其人口分布稠密,这与其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关。第4题,从位置上看,D处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成为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口稀少,而在此区域内人口稠密。第5题,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的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显著。另外,历史、宗教、习俗等因素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下面的两幅图表示我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和年降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6~7题。6.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①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②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7.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某地②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③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①④6.C7.B[第6题,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海拔越高,人口密度越小,湿润地区人口密度大。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7题,图中A点海拔接近4000米,可能为青藏高原地区;E点降水量小,应位于西北地区,可能为塔克拉玛干沙漠;C点海拔低,应位于东部沿海地区;D点降水量大,人口密度高,应位于南方沿海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8~9题。8.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9.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北京流往河北C.从广东流往新疆 D.从湖北流往贵州8.B9.A[第8题,目前世界人口迁移总体上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第9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10~12题。10.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11.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12.该国可能是()A.中国 B.巴西C.德国 D.泰国10.D11.D12.C[第10题,从总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因此移民缓解了该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11题,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发达国家,经济因素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第12题,四个选项中只有德国为发达国家。]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工资水平越高)。读图,回答13~15题。13.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A.工资水平 B.房价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14.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北京 B.上海C.广东 D.安徽15.西藏图示人口迁移状况的原因是()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13.B14.C15.A[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资水平越高,教育资源越多,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大城市,由此判断工资水平、空间距离、教育资源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而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第14题,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流现象。由图分析可知,广东经济较发达,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人口迁入量大,随着该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迁,导致广东出现大量的人口回流现象。第15题,读图分析可知,西藏为人口净迁入省份,其原因一方面是青藏铁路等的修建,加强了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该地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人文发展空间和机遇逐渐转好,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读叙利亚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6~17题。16.关于叙利亚的人口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②主要是战争因素引起的③以向远距离国家迁移为主④给周边地区带来环境、治安等压力A.①③ B.①④C.③④ D.②④17.图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有()①气候干旱②科技落后③地表崎岖④交通发达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④16.D17.A[第16题,由图可知,叙利亚向周边国家迁移的难民较多,可推断该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战争因素引起的;难民大量流入周边国家,会给当地的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巨大的压力。第17题,图示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该地区经济、科技总体落后,是世界上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的地区之一。]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18~19题。18.图示信息显示,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 B.人均消费水平C.经济发展程度 D.资源丰富程度19.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是()A.资源环境承载力 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的限制性18.D19.C[第18题,图示信息显示资源丰富程度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第19题,人口合理容量虽然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但是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会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20~21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60022000395台湾岛、海南岛224005600486西北地区85600850032青海、西藏100001000420.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21.青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能增大资源环境承载力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B21.B[第20题,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故选B。第21题,表中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原因是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并且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发挥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增大资源环境承载力,故选B。]下图为我国两省区某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22~23题。22.下列因素中,造成两省区人口出生率差异的是()①妇女就业率②育龄妇女人数③医疗卫生条件④文化教育程度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3.西藏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其影响最密切的条件是()A.地区开放程度低 B.消费水平高C.海拔高气温低 D.水资源较短缺22.D23.C[第22题,读图可知,江苏人口出生率低、西藏人口出生率高。这主要是因为江苏经济发达,妇女就业率高,职业女性因职场压力大,生育意愿低,导致出生率低,①对。江苏人口总数大,育龄妇女人数多于西藏,理论上出生率应高于西藏,与事实不符,②错。江苏经济发达,医疗卫生条件好,理论上出生率应高于西藏,与事实不符,③错。江苏经济发达,文化教育程度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受传统思想影响小,生育意愿低,④对。第23题,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人口容量较小。]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km2,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24~25题。24.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5.影响阿拉斯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24.C25.A[第24题,阿拉斯加位于高纬地区,气候寒冷。从图中安克雷奇市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市纬度较低,沿岸有暖流经过,气候较温暖。位于地势较低的港口地区,交通便利。第25题,自然资源是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二、综合题(共50分)26.(11分)读下面图和表,回答下列问题。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49>29>2421℃±<18<10(1)图1、图2和表格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____。(3)解释图2人口集中在海拔0~200m的原因是:①地形______,②交通____,③(4)除上述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是________条件。(5)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人口平均分布?谈谈你的看法。[解析]干旱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图2表示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从图中可看出海拔0~200m即平原地形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由上表温度对人口分布影响可看出,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人口的分布。除上述自然因素外,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增长、分布的人文因素。[答案](1)水源地形气候(2)温带和亚热带(3)平坦便利肥沃(4)社会经济(5)不能因为有些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困难。27.(11分)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A.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C.环境质量的改善D.环境难民的影响(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美国从19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流动非常频繁,曾出现四次国内人口迁移的高潮。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推力因素(而西部和南部又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阳光充足和空气清新等拉力因素),促使人口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答案](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2)国内人口迁移(3)ABC(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28.(14分)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图甲图乙2011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流出省(市)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贵州占总量比重/%16.110.610.68.68.36.1流入省(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占总量比重/%35.58.97.25.65.65.6(1)据图分析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2)据表分析2011年我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解析]第(1)题,从图甲可知,农村劳动力主要向第二(工业)、第三(餐饮业等)产业转移;从图乙可知,转移空间以乡镇内就地转化为主,同时向省外转移。第(2)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引起的,既有推力作用的影响,更有拉力作用的吸引。第(3)题,跨区域迁移的迁入地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迁入对工业化、城市化及产业优化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答案](1)从产业结构看,劳动力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原因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