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之尿的生成与排出_第1页
2021年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之尿的生成与排出_第2页
2021年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之尿的生成与排出_第3页
2021年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之尿的生成与排出_第4页
2021年生理学知识点及历年考研真题解析之尿的生成与排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尿生成与排出考查内容:1.肾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CHO3-、葡萄糖和氨基酸重吸取,以及对H+、NH3/NH4+、K+分泌。肾糖阈概念和意义。4.尿液浓缩与稀释机制。5.渗入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调节。6.肾清除率概念及其测定意义。7.排尿反射。知识点1:肾生理功能和解剖一、肾生理功能尿生成: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分泌内分泌功能: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化VitD3;激肽;前列腺素A型题(1994)关于肾脏分泌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产生部位,下列哪项不对的:A肾素-肾小球旁器 B促红细胞生成素-肾小球旁器C前列腺素-肾皮质和髓质 D激肽释放酶-肾髓质E1-羟化酶-肾脏间质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肾脏内分泌功能解析:肾脏分泌活性物质涉及激肽,而非激肽释放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肾小球病性高血压发生机制是:A钠、水潴瘤 B血管内皮素分泌增多 C肾素分泌增多D肾内激肽释放酶-激肽生成减少 E前列腺素生成减少答案:B 层次:应用 考点:肾脏功能解析:肾小球性高血压重要是肾脏尿生成功能(选项A对的)和内分泌功能(选项C、D、E对的)异常导致血压升高。而内皮素非肾脏合成生物活性物质,不属于肾小球性高血压发生机制。()下列选项中,属于肾分泌非血管活性激素是:A红细胞生成素 B肾素 C前列腺素 D激肽类答案:A 层次:综合(记忆)考点:肾脏内分泌功能+红细胞生成素作用解析:肾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涉及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和激肽,其中红细胞生成素重要作用于骨髓晚期红系祖细胞,增进红细胞生成,属于非血管活性激素。X型题(1988)肾脏产生内分泌素涉及:ABCA肾素 B促红胞生成因子 C前列腺素 D降钙素答案:ABC 层次:综合(记忆)考点:肾脏内分泌功能+降钙素合成部位解析:肾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涉及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维生素D3、前列腺素和激肽,而降钙素重要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与分泌。(1990)慢性尿毒症时,常有如下变化:ABCDA代谢性酸中毒 B高钙血症 C贫血 D低磷血症答案:ABC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肾脏功能+生物活性物质作用解析:慢性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显着下降,其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功能受损,可出当代谢性酸中毒、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等;内分泌功能受损,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可浮现贫血。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80~90%)构造特点:入球小动脉粗于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边毛细血管网功能侧重:尿生成近髓肾单位(10~15%)构造特点:髓袢可进一步到内髓质层;U型直小血管功能侧重:尿液浓缩和稀释A型题(1995)关于肾单位,下列哪一项论述不对的:A是肾解剖功能单位,双肾共200万个左右B由肾小球及与之相连肾小管构成C肾小球涉及毛细血管网与肾小囊两某些构成D肾小管涉及近曲小管、髓袢及远曲小管三某些E因肾小球多在皮质,亦称皮质肾单位,肾小管在髓质,故称髓旁肾单位答案:E 层次:记忆 考点:肾单位解析: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髓旁肾单位)肾小球均位于皮质。皮质肾单位肾小球位于皮质浅层,而近髓肾单位肾小球位于皮质深层、接近髓质部位。三、球旁器颗粒细胞:合成和释放肾素致密斑:感受小管液NaCl含量变化球外系膜细胞A型题(1989)产生肾素细胞是:BA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 B入小球小动脉近球细胞C远曲小管致密斑细胞 D近球小体间质细胞E近球小管小皮细胞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颗粒细胞功能解析:球旁器由颗粒细胞(近球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构成,其中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肾素。四、滤过膜构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脏层通透性:机械屏障(2.0nm;4.2nm);电荷屏障(负电荷)A型题()有各种因素可引起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白蛋白减少,下列因素中错误是:A白蛋白自尿中丢失 B也许有蛋白质摄人局限性C也许有蛋白质吸取不良或丢失 D肝脏失去了代偿增长白蛋白合成能力E原尿中某些白蛋白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答案: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滤过屏障+白蛋白合成部位解析:肾病综合征患者重要是由于滤过膜被破坏,白蛋白可通过滤过膜从尿中丢失(选项A、E对的);患者胃肠道粘膜水肿导致蛋白质消化和吸取减少,摄入局限性(选项B、C对的);而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普通不受影响,反而会由于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代偿性合成白蛋白增长(选项D错误)。()在肾小球滤过中阻碍带电荷蛋白质通过滤过膜最重要构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 B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C肾小囊脏层足细胞 D足细胞足突间裂隙膜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滤过膜电荷屏障解析:位于基膜层带负电荷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形成滤过膜电荷选取性屏障,是阻碍带电荷蛋白质通过滤过膜最重要构造。()与血浆比较,原尿中物质含量明显变化是:A水 B蛋白质 CNa+、K+ D葡萄糖答案:B 层次:应用 考点:滤过屏障解析:滤过膜由于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只能容许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通过,而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则无法通过。C型题A肾小球滤过膜机械屏障作用 B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正常状况下,尿中不浮现红细胞是由于:答案:A 层次:应用 考点:滤过屏障解析:红细胞直径远远不不大于滤过膜上孔隙大小,因机械屏障无法通过滤过膜。(1995,)正常状况下,尿中不浮现蛋白质是由于: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滤过屏障解析:滤过膜通透性由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决定。血浆蛋白依照分子量大小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分子量较大,因机械屏障无法通过滤过膜;白蛋白虽然分子量较小,但是携带负电荷,因电荷屏障无法通过滤过膜。X型题()构成急性肾炎综合征重要临床体现是:A少尿 B血尿 C氮质血症 D高血压答案:ABC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肾脏功能+滤过屏障解析:急性肾炎综合征是一种病理学体现为肾小球内弥漫性炎性变化,临床体现为突然起病血尿(滤过屏障异常),红细胞管型,轻度蛋白尿,时常伴有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水肿(组织液生成异常)、少尿(滤过屏障异常)和氮质血症(肾排泄功能受损)为特性综合征。知识点2:肾血流量特点及其调节一、肾血流量特点血流量丰富不同部位供血不均:皮质(94%);外髓(5%);内髓(1%)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有助于滤过肾小管周边毛细血管网:血压低,有助于重吸取X型题(1993)肾脏血液供应特点是:ACA血液供应丰富 B肾髓质血流量多而皮质血流量少C通过两次毛细血管分支D肾小球周边毛细血管中血压较高,有助于肾小管分泌作用答案:AC 层次:记忆 考点:肾血流特点解析:肾血流量特点为涉及肾血流量丰富(选项A对的);不同部位供血不均,皮质血流量多而髓质血流量少(选项B错误);两级毛细血管网(选项C对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较高有助于滤过,肾小管周边毛细血管压力较低有助于冲吸取(选项D错误)。二、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现象:当肾动脉灌注压在80~160mmHg范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不变机制肌源性学说:灌注压↑→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平滑肌收缩↑→血流阻力↑管-球反馈:灌注压↑→肾小球滤过↑→流经致密斑处小管液NaCl含量↑→入球小动脉收缩→血流阻力↑知识点3:肾小球滤过一、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超滤液量(125ml/min)A型题(1993)肾小球滤过率是指:A每分钟滤过血液量 B每分钟两侧肾形成超滤液量C每分钟每侧肾形成超滤液量D每分钟每侧肾形成超滤液量与肾血浆流量之比E每分钟两侧肾形成超滤液量与肾血浆流量之比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肾小球滤过率概念解析: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超滤液量(125ml/min)。二、滤过度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19%)A型题(1992,1998)滤过度数是指:A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B肾血浆流量/肾血流量C肾血流量/肾血浆流量 D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E肾血流量/心输出量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滤过度数概念解析:滤过度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19%)。()生理状况下,肾小球滤过度数约为:A10% B20% C30% D40% E50%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滤过度数正常值解析:滤过度数是指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19%)。三、清除率:两肾在单位时间(普通为每分钟)内能将一定毫升血浆中所含某种物质完全清除A型题()可由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取和分泌物质可用于测定:A肾对尿浓缩与稀释功能 B肾小管重吸取功能 C肾小管分泌功能D肾小球滤过率 E肾血浆流量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清除率概念解析:清除率是两肾在单位时间(普通为每分钟)内能将一定毫升血浆中所含某种物质完全清除。某种物质如果只能有肾小球滤过,但是不被肾小管重吸取和分泌,则该种物质清除完全是通过肾小球滤过,因而其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如果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肾静脉中为零,其血浆清除率:A等于零 B等于肾小球滤过率C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 D等于每分钟肾血流量答案:C 层次:应用 考点:清除率概念解析:清除率是两肾在单位时间(普通为每分钟)内能将一定毫升血浆中所含某种物质完全清除。某种物质如果流经肾脏后完全被清除,则其清除率即为肾血浆流量。C型题A肾小管对该物质有重吸取作用 B肾小管对该物质有分泌作用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994)某种物质血浆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清除率概念解析:清除率是两肾在单位时间(普通为每分钟)内能将一定毫升血浆中所含某种物质完全清除。某种物质清除率等于其肾小球滤过率,阐明该物质清除完全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而肾小管对该物质既没有重吸取,也没有分泌。(1994)某种物质血浆清除率不不大于肾小球滤过率时意味着:答案:B 层次:应用 考点:清除率概念解析:清除率是两肾在单位时间(普通为每分钟)内能将一定毫升血浆中所含某种物质完全清除。某种物质清除率不不大于其肾小球滤过率,阐明该物质清除除通过肾小球滤过,还通过肾小管分泌。四、影响因素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入压+囊内压)肾血浆流量↑→滤过平衡接近出球小动脉→肾小球滤过↑滤过系数:滤过膜面积、通透性A型题(1994)肌酐清除率与下列哪项无关:A滤过膜孔径增大 B肾血流量 C滤过膜通透性D滤过面积 E有效滤过压答案:A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肾小球滤过影响因素+肌酐清除率解析:肌酐排泄重要经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取,因而肌酐清除率重要用于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受有效滤过压(选项E)、肾血浆流量(选项B)、滤过膜通透性(选项C)和面积(选项D)影响。因肌酐可自由通过滤过膜,因而滤过膜孔径继续增大,也无法增长肌酐滤过。()下列选项中,能使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是:A肾血流量增多 B肾小球囊内压增高C血浆晶体渗入压减少 D血浆胶体渗入压减少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因素解析:肾小球滤过影响因素涉及有效滤过压(正有关)、肾血浆流量(正有关)和滤过膜面积与通透性(正有关)。有效滤过压由三个力构成,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为滤过动力,血浆胶体渗入压和肾小球囊内压为滤过阻力。因而,血浆胶体渗入压减少,肾小球滤过阻力减小滤过率升高。()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增进原尿生成直接动力是:A全身平均动脉压 B血浆胶体渗入压 C肾动脉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有效滤过压解析:有效滤过压由三个力构成,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为滤过动力,血浆胶体渗入压和肾小球囊内压为滤过阻力。()下列状况下,可使肾小球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是:A.发生肾盂或输尿管结石 B.静脉注射肾上腺素C.发生中毒性休克 D.迅速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答案: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滤过平衡影响因素+肾血浆流量影响因素解析:滤过平衡是指有效滤过压减少为零。肾血浆流量可变化滤过平衡点,肾血浆流量增大时(迅速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移动;而当肾血浆流量减少时(注射肾上腺素、中毒性休克),滤过平衡点向入球小动脉端移动。X型题()下列哪些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响肾小球超滤液生成量:A激烈运动和交感强烈兴奋B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引起尿路阻塞C糖尿病伴有尿量增多D高血压引起小动脉硬化答案:AB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肾小球滤过影响因素+渗入性利尿解析:肾小球滤过影响因素涉及有效滤过压(选项A、B)、肾血浆流量(选项B)和滤过膜面积与通透性(选项D)。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后,滤过葡萄糖无法完全被重吸取,由于渗入性利尿作用导致水重吸取减少,尿量增多。知识点4:Na+、Cl-和水重吸取重吸取量机制抑制剂小管液渗入压近端小管65~70%Na+:钠泵Na+-X同向转运Na+-H+互换等渗液髓袢降支细段NaCl:20%水:15%只重吸取Na+高渗液髓袢升支细段只重吸取水等渗液髓袢升支粗段Na+-K+-Cl-同向转运载体呋塞米依她尼酸低渗液远端小管始段NaCl:12%水:重吸取量可调节Na+-Cl-同向转运载体噻嗪类利尿剂可调节远端小管后段集合管Na+:积极转运阿米洛利A型题(1992,1995)肾脏维持水平衡功能,重要靠调节下列哪项活动来实现:A肾小球滤过量 B近曲小管与髓袢重吸取水量C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水量 D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重吸取水量E肾小管分泌功能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水重吸取解析:肾脏排泄水量等于肾小球滤过率减去肾小管重吸取率,其中,机体重要通过调节远端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量调节水排出量。(1998)各段肾小管中,重吸取占首位是:A集合管 B远曲小管 C髓拌升支粗段D近曲小管 E髓拌降支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近端小管重吸取率解析:近端小管(近曲小管)重吸取率占肾小球滤过率65~70%,为各段肾小管重吸取量首位。(1992,1993,)原尿在肾脏被重吸取比率为/每天由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液体量约占肾小球滤过量:A67% B85% C89% D95% E99%答案:E 层次:记忆 考点:重吸取率解析:肾小球滤过率约为180L/天,而尿量仅为1~2L/天,仅为肾小球滤过率1%,意味着肾小球滤过率99%被重吸取。()肾脏近端小管对小管液中有用成分重吸取特点是:A重吸取物质种类少 B各种物质重吸取量少C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D小管液与上皮细胞内液保持等渗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近端小管重吸取特点解析:小管液流经近端小管后渗入压不变,为等渗性重吸取。此外,近端小管重吸取物质种类是最多,重吸取量是最大,并且重吸取量较稳定,很少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X型题()关于近端肾小管重吸取水描述,对的有:A伴Na+重吸取等渗性重吸取 B重吸取量约占滤过量67%C在腔面膜上水通道协助下进行 D依照水、盐平衡需要而受到调节答案:AB 层次:记忆 考点:近端小管重吸取特点解析:近端小管重吸取占肾小球滤过率65~70%(选项B对的),并且较为稳定,很少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选项D对的);水随着Na+、Cl-重吸取以单纯扩散方式被重吸取(选项C对的),由于Na+、Cl-和水为等比例重吸取,因此渗入压不发生变化,即等渗性重吸取(选项A对的)。()在肾小管上皮转运过程中伴有Na+重吸取是:A葡萄糖重吸取 B氨基酸重吸取 CH+分泌 DNH3分泌答案:ABC 层次:记忆 考点:肾小管Na+重吸取解析:Na+在肾小管重吸取可以带动其她物质重吸取(葡萄糖和氨基酸)和分泌(Na+-H+互换和Na+-K+互换)。知识点5:肾脏对酸碱平衡调节一、排酸(分泌H+)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Na+-H+互换远端小管、集合管:质子泵二、保碱(增进HCO3-重吸取)重吸取部位:近端小管(80%)、髓袢升支粗段机制:HCO3-+H+→H2CO3→CO2(重吸取)+H2OA型题()下列关于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取论述,对的是:A人重吸取率约为67% B以HCO3-形式重吸取C与小管分泌H+相耦联 D滞后于Cl-重吸取E与Na+重吸取无关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HCO3-重吸取解析:HCO3-在近端小管重吸取率约为80%(选项A错误),以CO2形式被重吸取(选项B错误),其重吸取与Na+-H+互换相耦联(选项C对的,选项E错误),优先于Cl-重吸取(选项D错误)。(,)在近球小管中滤出HCO3-被重吸取重要形式是:AH2CO3 B(NH2)2CO CCO2 DHCO3-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HCO3-重吸取解析:HCO3-在近端小管以CO2形式被重吸取。()下列关于肾近端小管重吸取HCO3-描述,对的是:A与管腔膜上Na+-H+互换密切有关B重吸取量约占超滤液总量1/3C通过Cl--HCO3-互换进入上皮细胞 D与小管上皮细胞分泌NH3无关答案:A 层次:综合(记忆)考点:HCO3-重吸取;H+分泌;NH3分泌解析:HCO3-重要在近端小管被冲吸取(80%),其吸取机制是在小管液中与H+结合生成H2CO3,再生成水和CO2,以CO2形式被重吸取。因而,其重吸取过程与H+分泌(Na+-H+)和NH3分泌均密切有关。三、增进NH3分泌:NH3+H+→NH4+A型题()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分泌NH4+和NH3重要生理意义是:CA完毕细胞内代谢 B排泄体内毒素C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D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分泌NH3生理意义解析: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通过度泌NH3可以增进CHO3-重吸取和H+分泌,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X型题(1998)肾脏调节酸碱平衡机理是:AH+与Na+互换 BHCO3-重吸取C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 D尿酸化而排出H+答案:ABC D 层次:综合(记忆)考点:肾脏酸碱平衡维持解析:肾脏通过重吸取CHO3-和分泌H+维持酸碱平衡。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通过度泌NH3可以增进CHO3-重吸取和H+分泌,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抑制K+分泌Na+-K+互换与Na+-H+互换存在竞争性抑制酸中毒伴高钾血症碱中毒伴低钾血症A型题(1990)低血钾可引起:BA酸中毒 B碱中毒 C高渗性缺水 D低渗性缺水 E等渗性缺水答案:B 层次:应用 考点:H+分泌和K+分泌竞争性抑制解析:H+分泌和K+分泌之间存在竞争性抑制,因而,低钾血症时,由于K+分泌减少,导致H+分泌增多,血液中[H+]减少,引起碱中毒。()下列哪项不符合低钾血症临床体现:A肌无力腱反射减退 B腹胀,肠麻痹 C心率快,心律异常D代谢性碱中毒 E尿量少,呈碱性答案:E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H+分泌和K+分泌竞争性抑制;血钾浓度对组织兴奋性影响;心肌自律性影响因素解析:H+分泌和K+分泌之间存在竞争性抑制,因而,低钾血症时,由于K+分泌减少,导致H+分泌增多,尿液呈酸性(选项E错误),同步血液中[H+]减少,引起碱中毒(选项D对的)。低钾血症可致细胞膜静息电位负值增大,细胞兴奋性减少,因而浮现肌无力减反射减退、腹胀、肠麻痹等(选项A、B对的);低钾血症可致心肌自律细胞复极速度加快,钾信道关闭加快,K+外流衰减加快,4期自动去极化加速,自律性增长,心率加快(选项C对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利尿剂,也许引起: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低钾低氯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答案: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肺、肾在调节酸碱平衡中作用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于肺换气受损,血液PCO2升高,导致呼吸性酸中毒。此时应用利尿剂,可导致K+排泄增多,导致低钾血症,进而导致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关于肾脏重吸取和分泌K论述,对的是:A近端肾小管重吸取约25%~30%K B髓袢重吸取约65%~70%KC远端肾小管分泌K,但不重吸取K D远曲小管分泌K受醛固酮调节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K+重吸取和分泌解析:肾小球滤出K+,约80%在近端小管重吸取(选项A错误),约10%在髓袢重吸取(选项B错误),约10%进入远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可重吸取钾,也能分泌钾(选项C错误),其分泌钾受醛固酮调节(选项D对的)。X型题(1988)下列哪些状况时血浆K+浓度会升高:A酸中毒 B醛固酮分泌过多 C缺氧 D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答案:AC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H+分泌和K+分泌竞争性抑制;K+分泌调控;胰岛素作用解析:H+分泌和K+分泌之间存在竞争性抑制,因而,酸中毒是H+分泌增多,导致K+分泌排出减少,血钾浓度升高(选项A对的);缺氧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也可引起血钾浓度升高(选项C对的)。醛固酮具备保钠排钾作用,因而醛固酮分泌增多可增进K+分泌排除,导致低钾血症(选项B错误);胰岛素具备增进细胞外K+进入细胞内作用,也可导致血钾减少(选项D错误)。(1989)在呼吸性酸中毒时,可见:A血钾升高 B血浆CO2结合力下降C血浆CO2结合力升高 D呼吸加深加快答案:AC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肺和肾在酸碱平衡调节中作用;呼吸运动调节解析:CO2结合力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病人血浆用正常人肺泡气饱和后测得CO2含量,在一定限度上代表血浆中碳酸氢盐水平。呼吸性酸中毒时往往随着血浆碳酸氢盐浓度升高,因而CO2结合力升高(选项C对的)。酸中毒往往随着高钾血症(选项A对的)。酸中毒[H+]升高,通过化学感受性反射使呼吸加深加快(选项D对的)。()治疗高钾血症时,静脉注射高渗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作用是:A增长血容量,K+得到稀释 B使K+移入细胞内或由尿排出,减轻酸中毒CNa+可对抗K+作用 D对抗心律失常答案:ABC 层次:应用 考点:H+分泌和K+分泌竞争性抑制解析:5%碳酸氢钠溶液一方面可通过增长血容量稀释血钾浓度(选项A对的);另一方面通过碱化血液,增进K+分泌排出或进入细胞内,减少血钾浓度;可减轻高钾所致酸中毒(选项B对的);通过Na+对抗K+作用。但是,5%碳酸氢钠无对抗心律失常作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体现是:A高钾血症 B高钠血症 C高钙血症 D高磷血症答案:A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肾脏调节电解质平衡作用解析:钾和磷重要通过肾脏分泌,因而肾功能衰竭时其分泌减少,导致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选项A和D对的);钙在肾小管重要被重吸取,肾功能衰竭可导致钙重吸取减少,引起低钙血症(选项C错误);肾功能衰竭时浮现钠和水潴留,但血钠浓度也许不发生明显变化(选项B错误)。()导致肺心病二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常用病因有:A使用呼吸兴奋剂 B补碱 C过度机械通气 D利尿答案:BC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肺和肾在酸碱平衡调解中作用解析: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而言,由于有CO2潴留,可以导致碳酸氢盐代偿性升高。如果呼吸机使用不当,导致通气量过高,则可以使CO2迅速下降,而代偿性增长碳酸氢盐却不能不久下降,从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选项C对的)。而使用呼吸兴奋剂导致CO2分压下降限度较轻,基本上不会出当代谢性碱中毒(选项A错误)。B项和D项可导致碳酸氢盐原发性升高(代谢性碱中毒)。知识点6:葡萄糖重吸取一、部位:近端小管A型题(,)葡萄糖几乎所有重吸取重要部位是: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葡萄糖重吸取部位解析:肾小球滤出葡萄糖几乎所有在近端小管被重吸取。二、机制:继发性积极转运(Na+)临床联系:糖尿病新药empagliflozin获FDA批准,结合饮食及运动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治疗,以改进血糖控制。Empagliflozin可阻断肾脏对葡萄糖重吸取,增长葡萄糖排泄,减少血糖水平。三、肾糖阈:尿液中开始浮现葡萄糖时血浆葡萄糖浓度(180mg/100ml血液)A型题(,)某物质肾阈是指:A该物质最大滤过率 B该物质最大重吸取率C该物质开始在尿中浮现血浆浓度 D该物质最大分泌率E该物质最大分泌能力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肾阈概念解析:肾阈是指某种物质刚刚在尿中浮现时最大血浆浓度。知识点7: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与分泌因素一、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渗入性利尿):溶质浓度↑→水、Na+重吸取↓→尿量↑A型题(1996)肾病综合征时利尿治疗,下列哪项不对的:A抑制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B排钠潴钾利尿剂-安体舒通C袢利尿剂-丁尿胺D噻嗪类利尿剂-利尿酸钠E渗入性利尿剂-低分子右旋糖酐(不含钠)答案:D 层次:综合(记忆)考点:利尿剂分类解析:利尿酸钠(依她尼酸)、丁脲胺(布美她尼)和速尿(呋塞米)均属于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涉及氢氯噻嗪等。(1998)肾病综合征惯用如下利尿剂治疗,其中哪种利尿剂分类是错误:A呋塞米为噻嗪类利尿剂 B氨苯喋啶为储钾利尿剂 C丁尿胺为袢利尿剂D不含钠低分子右旋糖酐为渗入性利尿剂 E螺内酯为储钾利尿剂答案:A 层次:综合(记忆)考点:利尿剂分类解析:利尿酸钠(依她尼酸)、丁脲胺(布美她尼)和速尿(呋塞米)均属于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涉及氢氯噻嗪等。(1997,)家兔静脉内注入20%葡萄糖10ml/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因素是:A饮水过多 B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C肾小管重吸取NaCl量减少D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 E肾交感神经紧张度减少答案: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渗入性利尿;肾糖阈解析:注射葡萄糖或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肾小球滤过葡萄糖不能被所有重吸取,小管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渗入压升高,水重吸取减少,尿量增长。二、球-管平衡定比重吸取:近端小管重吸取占肾小球滤过率65~70%生理意义:维持尿量和尿钠相对稳定知识点8:尿液浓缩和稀释一、部位:远端小管和集合管A型题(1990,1996)进入集合管尿液是:A低渗 B等渗 C高渗D低渗或等渗,但不会是高渗 E等渗或高渗,但不会是低渗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远端小管对水和钠重吸取解析:远端小管前半段可以重吸取钠离子,但对水不通透,此时小管液为低渗;远端小管后半段继续重吸取钠离子,其对水重吸取受血管升压素调节,因而小管液可觉得低渗或者等渗。()肾小管尿液稀释部位是:A近端小管 B集合管 C髓袢升支初段 D远曲小管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尿液浓缩和稀释重要部位解析:集合管是尿液浓缩和稀释重要部位。二、机制:水重吸取动力:肾髓质渗入梯度形成外髓:NaCl(髓袢升支粗段重吸取)内髓:NaCl(髓袢升支细段重吸取);尿素再循环(内髓集合管→髓袢升支细段→内髓集合管)维持:U型直小血管(逆流互换)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受血管升压素调节X型题(1988)营养不良患者肾浓缩功能削弱,这是由于:A肾小球滤过率增长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入压下降 D尿素生成减少答案:ABCD 层次:综合(应用)考点:尿液浓缩和稀释;肾小球滤过解析:营养不良患者由于蛋白质摄入减少,导致蛋白质代谢生成尿素减少,肾髓质高深梯度被破坏,尿液浓缩功能削弱(选项D对的);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取减少,尿液浓缩功能削弱(选项B对的);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胶体渗入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长,水滤出增长,尿液浓缩功能削弱(选项A和C对的)。(1992)临床上肾髓质功能检查法有:A尿比重 B尿浓缩稀释实验 C尿渗入压 D肌苷清除率答案:ABC 层次:应用 考点:尿液浓缩和稀释解析:肾髓质高渗梯度是尿液浓缩和稀释重要机制,因而可以通过检测尿比重、尿浓缩稀释实验和尿渗入压反映肾髓质功能(选项A、B和C对的)。而肌酐清除率反映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选项D错误)。(1993)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时:A尿量减少 B尿量增长 C自由水清除率为+2ml/小时 D高钾血症答案:BC 层次:应用 考点:尿液浓缩和稀释解析: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时,水重吸取减少,因而尿量增多(选项B对的,选项A错误);由于水排出增多,因而自由水清除率增长为正值(选项C对的),而当稀释功能减退时,由于水排出减少,自由水清除率减少为负值。(,)决定尿液浓缩与稀释机制重要因素有:A肾小球滤过率 B血浆胶体渗入压C肾髓质渗入梯度 D抗利尿激素分泌答案:CD 层次:记忆 考点: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解析:尿液浓缩和稀释取决于水重吸取,而水重吸取取决于肾髓质高渗梯度(选项C对的)和远端小管、集合管对水通透性,而远端小管、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取决于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选项D对的)。知识点9:肾交感神经对尿生成调节作用一、对尿生成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肾血管(入球小动脉)收缩颗粒细胞释放肾素↑近端小管重吸取↑A型题()激烈运动使尿量减少重要因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答案:C 层次:应用 考点:交感神经对鸟生成影响解析:激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脏入球小动脉收缩,一方面使肾血流量减少(选项C对的),另一方面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少(选项A错误),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二、肾交感神经影响因素循环血量↓→心肺感受器血压↓→压力感受器知识点10:血管升压素对尿生成调节作用一、作用部位:远端小管末段和集合管二、作用机制:增进水孔蛋白膜转位和合成→水重吸取↑三、影响因素体液渗入压(血浆晶体渗入压)↑渗入压感受器:下丘脑第三脑室前腹侧敏感刺激:Na+和Cl-形成渗入压水利尿: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现象循环血量↓→心肺感受器血压↓→压力感受器A型题(1989)抗利尿激素:A是蛋白质类激素 B由垂体后叶合成 C作用于近曲小管D在血容量增长时分泌减少 E在体液渗入压下降时分泌增长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血管升压素解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选项A对的),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经丘脑-垂体束运送至神经垂体分泌(选项B错误),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选项C错误),当血浆渗入压升高、血容量减少和血压减少时分泌增长(选项D和E错误)。(1993)抗利尿激素:A是由神经垂体合成一种激素 B当血浆晶体渗入压升高时分泌增长C在循环血量显着减少时分泌减少 D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减少E大量应用时可使血管扩张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血管升压素解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经丘脑-垂体束运送至神经垂体分泌(选项A误)。生理剂量血管升压素重要作用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增长其对水通透性,增进水重吸取(选项D错误)。大剂量血管升压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增进其收缩(选项E错误)。当血浆渗入压升高、血容量减少和血压减少时分泌增长(选项B对的,选项C错误)。(,,)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重要因素是:A肾血流量增长 B醛固酮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小 D血浆胶体渗入压减少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水利尿解析:机体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入压减少,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取减少,尿量增长。(,)增进血管升压素合成和分泌最重要因素是:A动脉血压减少 B循环血量减少 C血浆晶体渗入压升高 D情绪紧张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血管升压素分泌影响因素解析:增进血管升压素分泌因素涉及血浆晶体渗入压升高、血容量减少和血压减少,其中作用最强是血浆晶体渗入压升高。(,)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重要因素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 B.肾交感神经兴奋C.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D.肾小管液溶质浓度下降答案:C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血管升压素分泌影响因素;汗液成分解析:由于汗液是低渗液(99%成分是水),大量出汗将导致水分丢失多余溶质丢失,血浆渗入压升高,刺激渗入压感受器,血管升压素分泌增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取增长,最后导致尿量减少。B型题A血流速度 B血浆胶体渗入压 C血浆晶体渗入压D毛细血管压 E血液粘滞性(1992)制止水分从毛细血管滤出是:答案:B 层次:理解 考点:血浆胶体渗入压作用解析:血浆胶体渗入压具备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作用,制止水分从毛细血管滤出。(1992)调节ADH分泌重要是: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血管升压素分泌调节解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受血浆晶体渗入压、血容量和血压调节,其中最重要是血浆晶体渗入压。A压力感受性反射 B化学感受性反射 C心肺感受器反射 D脑缺血反映()能有效缓冲血压迅速波动心血管反射是: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压力感受性反射生理意义解析: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在血压浮现变动时,对血压进行迅速调节,维持血压稳定。()能抑制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调节机体血容量心血管反射是:答案:C 层次:理解 考点:血管升压素分泌调节解析:血管升压素受血浆晶体渗入压、血容量和血压调节。当血容量增长时,刺激心肺感受器,通过心肺感受器反射抑制下丘脑释放血管升压素。A饮大量清水 B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C饮大量生理盐水 D静脉滴注甘露醇()上述办法中,可引起渗入性利尿是: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渗入性利尿解析:渗入性利尿是指近端小管液中某种物质未被重吸取而导致小管液渗入浓度升高,使水重吸取减少,尿量增多。甘露醇等药物可经肾小球滤出,但不被肾小管重吸取,可产生渗入性利尿效应。()上述办法中,可引起水利尿是: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水利尿解析:水利尿是指大量饮用清水后,由于血浆晶体渗入压减少,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水减少,导致尿量增多。C型题A尿比重明显增长 B尿量明显减少 C两者均有 D两者都无(1996)一次饮0.9%盐水1000ml,可导致: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肾小球滤过影响因素解析:应用生理盐水1000ml使血浆胶体渗入压减少,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增长,导致尿量增长(选项B错误)。但是对尿液浓缩和稀释影响不大,因而尿比重无明显变化(选项A错误)。(1996)大量出汗时,可导致:C答案:C 层次:应用 考点:血管升压素对尿生成影响解析:因汗液为低渗液,大量出汗可导致高渗性脱水,血浆晶体渗入压升高,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水增长,使尿量减少(选项B对的)。同步,使尿液浓缩,尿液渗入压(尿比重)增长(选项A对的)。X型题(1991)急性失血时尿量减少因素有: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长C血浆胶体渗入压减少 D滤过膜通透性减低答案:AB 层次:应用 考点:尿生成影响因素解析:急性失血时,血容量减少,通过心肺感受器反射使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水增长,尿量减少(选项B对的);交感神经兴奋,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尿量减少(选项A对的);水补充易于蛋白质补充,使血浆胶体渗入压下降,但是血浆胶体渗入压下降会使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增长,因而与尿量减少无关(选项C错误);肾脏缺血,有也许使滤过膜构造被破坏,通透性增长(选项D错误)。()下列哪些可引起大量饮水和尿量增多:ABAADH释放减少 B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C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 D有效循环血量增多答案:AB 层次:应用 考点:尿生成影响因素;渴觉产生解析: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将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水重吸取减少,尿量增长,机体排出大量低渗尿,导致血容量减少,产生渴觉,增进机体饮水(选项A对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将使血糖升高,一旦超过肾糖阈,可通过渗入性利尿作用使尿量增长,导致血容量减少,产生渴觉,增进机体饮水(选项B对的)。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可导致高渗性脱水,血浆晶体渗入压升高,产生渴觉,增进机体饮水,但是此时由于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水增长,机体尿量减少(选项C错误)。有效循环血量增多,通过心肺感受器反射,抑制血管升压素分泌,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水减少,尿量增多,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