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光线教材_第1页
第04章光线教材_第2页
第04章光线教材_第3页
第04章光线教材_第4页
第04章光线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线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教学目标:1、了解电视照明的目的;2、掌握硬光和软光的特点,理解色温和显色性的含义;3、了解人工光线的作用、光位、光性;4、熟悉日光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光线条件;5、了解不同天气光线条件以及在拍摄中注意的问题;6、掌握室内混合光和室外混合光统一色温的方法;7、了解不同角度光线照明的效果及其作用;8、了解常见电视照明的光源种类及其特点;9、掌握聚光型灯具和散光性灯具的特点;10、掌握静态布光和动态布光的方法。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照明设备的使用和调整;2、掌握室内照明的方法和技巧,重点掌握静态三维物体布光的方法和人物布光的方法;3、不同效果的照明组合。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视照明的目的和任务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一节电视照明的目的和任务在充分理解电视制作的各种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在确保适度照明和满足摄像工作亮度技术条件下,运用各种布光技巧,更好、更准确地表现节目内容,美化画面。一、技术任务二、艺术任务照明师的职责: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一节电视照明的目的和任务一、技术任务1、提供合适的照度2、提供合适的光比3、提供稳定的色温平衡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一节电视照明的目的和任务二、艺术任务1、空间感立体感质感的表现2、突出主体3、创造环境4、创造气氛5、有助于画面的艺术构图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一节电视照明的目的和任务三、照明的方式1、自然光线-日光2、人工光线-人造光源3、混合光线-自然光和人工光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一、光的若干特性二、人工光线条件和效果分析三、自然光线条件和效果分析四、混合光线照明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一、光的若干特性1、光谱成分本质是一种电磁波波长(毫微米)390-430430-460460-490490-550550-590590-620620-760视觉颜色紫兰青绿黄橙红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一、光的若干特性2、光的性质光线一般以三种状态出现:硬光、柔光、混合光

(1)硬光-直射光硬光特点是:A、具有明显的投射方向,便于造型。B、能在被摄体上构成明亮部分、阴暗部分及其投影。C、能较好表达被摄体的线条轮廓、表面特征、立体感和质感。D、便于控制。只要在灯前加挡光板,就可将光束遮挡住,控制其照射范围,改变光束的形状。照射方向也容易改变。

硬光缺点是:A:单一的硬光源照明,造型效果可能生硬,多光源时投影处理不好又容易出现光影混乱现象。B:容易产生局部光斑。特别在明亮金属等反光率极高的物体上产生的强光反射可能会超出摄象机的宽容度。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光的性质(2)柔光-散射光柔光特点是:A、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大,易表现其细腻的层次。B、照明均匀,光调柔和,不产生明显的影子。C、被摄体表面受光均匀,明暗对比度降低,容易控制在摄象机的宽容度内。软光的缺点:A、不易控制。B:不易显示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瑞利散射瑞利散射-透射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光的性质(3)混合光既具有硬光性质又具有软光性质的光线为混合光线。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3、光度计量单位(1)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时的辐射光能量。单位:流明(Lm)一流明是指发光强度为一坎德拉的点光源。在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球中心,每秒钟发出的光在通过球面一平方米弧形面积或单位立体角时的光能总量。符号:F球面积等于4πR2(π=3.14)所以一坎德拉的点光源所发出的总光通量为12.57流明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发光强度:光源发出的光的强弱。指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面积内光通量的多少。单位:坎德拉(cd)1坎德拉的定义: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在铂的凝固点2042K或1690℃,气压为101325牛/平方米,面积为1/6×105平方米的绝对黑体,沿法线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符号:II=F/ω

ω表示立体角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3)发光效率: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与其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称为该光源的发光效率。单位:流明/瓦(Lm/w)常见光源发光效率表

光源发光效率(lm/W)真空白炽灯7-8充气白炽灯10-15卤钨灯22-30日光灯40-50氙灯30-40镝灯75-85高压钠灯90-120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4)照度:照度是景物被光源照明的程度。其大小用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来表示。单位:勒克斯(Lux)1勒克斯表示1平方米面积上得到1流明光通量均匀的照射。

符号:EE=F/S=I/S=4×3.14×I/4×3.14r2=I/r2(勒克斯)

E=I/r2

当光源发光强度不变时,垂直于光源方向的物体平面的照度,跟到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平方反比定律,只适用于点光源。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常见的照度值

环境照度正午太阳直射光1-1.3×105晴天太阳不直射1-2×104阴天103阴暗天102黎明10拂晓1满月0.2晴天采光好的室内100-500工作场所必需的照度20-150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5)亮度:用来说明物体表面发光的物理量。光学中是指光源某一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不发光物体在接受光线后表面呈现的明亮程度也称为亮度。在电视拍摄时,主要指后者

两类单位:一是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来表示:尼特

1尼特=1坎德拉/平方米二是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光通量来表示:亚熙提

1亚熙提=1流明/平方米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各种光源的亮度值光源尼特太阳19×108晴空7.9×103月亮2.5×103超高压气体放电灯25×108钨丝白炽灯(5-15)×106碳电弧(正极)1.6×107闪光灯6.8×1010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物体的亮度既与本身性质有关,也与光源的照度有关,亮度的计算公式:B=P·E

P为物体的反射率,E为光源照度。同一物体,照度越大,亮度越大;不同物体,反射率越高,亮度越大。一般P都小于1,物体的亮度始终不会比光源高。以上几个单位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物体的光学特性。光通量说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数量;发光强度是发光体在某个方向上发出的光通量密度,它表明了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光照度表示被照表面接受的光通量密度,用来衡量被照面的照明情况;光亮度则表示发光体单位表面积上的发光强度,它表明了一个物体的明亮程度。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4、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1)色温为了描述各种光源的颜色,将光源与绝对黑体的颜色进行比较,如果光源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颜色相同,我们就称黑体温度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用绝对温度K表示。色温反映了光源的光谱成份。如果光源的光谱成份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下光谱成份最接近,则用绝对黑体的这个温度表示光源的相关色温,有时简称色温。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几种自然和人工光源的色温光源色温(K)标准蜡烛1930家用钨丝灯2600-2900石英溴钨灯3100-3200硬质玻璃卤钨灯3100-3200管形石英卤钨灯3100-3200镝钬灯5000-6000铟灯5000-5500高强度弧光灯6000家用日光灯6000-7000日出、日落2800-3500没有太阳的昼光4500-4800中午前后的阳光5400-5500室内漫散阳光5500-6000阴沉的天空6800-7500烟雾弥漫的天空8000晴朗、蔚蓝的北方天空10000-20000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显色性通常观察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在日光条件下,太阳光照射下,色彩还原最真实。而人工光源则不能很好的显示物体的本色,使颜色失真、偏色。光源的显色性是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决定的。分别用标准光源和待测光源照射8个颜色样品:红、橙、黄、绿、青、蓝、紫、品,使它们产生相对色差。然后算出每种颜色样品的显色指数,称为特殊显色指数。8个特殊显色指数的平均用Ra表示,称为光源的显色指数--综合显色指数。Ra越大,显色性越好。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不同光源的显色指数

光源显色指数(Ra)标准光源100钨丝灯97-99卤钨灯97-99三基色荧光灯75-85日光灯65-75氙灯95-97镝灯80-90高压汞灯30-50高压钠灯21-23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思考题1、照度和亮度的含义是什么?简述上二者之间的关系。2、照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计算?3、色温的含义是什么?4、硬光、软光各自有什么照明特点?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二、人工光线条件和效果分析1、主光主光是照明被摄体的主要灯光。用来照亮被摄物最富有表现力的部位。主要作用:起主要造型作用,形成造型结构,描绘被摄物的立体形状、概貌,交待画面内空间关系,造成明暗影调配置。光位:主光的方位在被摄物左前方或右前方。水平角30°-45°,垂直角30°-45°。

光性:主光光线应是硬光。光具:聚光灯或日光。

人工光线按造型效果或用途可分为: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效果光、场景光。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辅助光辅助光是用来补充主光照明,帮助主光造型的光线,又称补光。作用:提高阴影部位的亮度,展示物体阴影部位的细节,减轻或消除主光形成的投影,调整画面影调反差,帮助塑造被摄体的形态、特征和表现质感。光位:一般辅光应在摄像机两侧与主光相对。水平角:10°-20°,垂直角:0°-20°,或在视点方向上。强度:与主光比为1:2或1:3。光比越大影调越硬,光比小,影调软。光性:柔光。光具:散射灯或聚光灯加柔光纸。注意:辅光的亮度与角度,以冲淡主光的影子和避免产生第二个影子为原则。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3、轮廓光使被摄物产生明亮边缘的光线。作用:①勾划出被摄物的轮廓、线条,使被摄物与背景分开。②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层次感和清晰度。光位:一般在被摄物正后方或侧后方与主光相对。水平角30°-45°,垂直角30°-60°。强度:与主光的光比1:1或2:1光性:硬光。光具:回光灯或聚光灯。注意:轮廓光不能过偏、过高、过亮。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4、背景光背景光是明亮被摄物背景,天幕的光。作用:①消除被摄物在背景上的投影,使物体与背景分开,突出主体。②可以表现特定环境时间、气氛。(模拟各时间的光线)③背景光的亮度决定了画面的基调。光位:依实际背景而定。光性:软光。光具:天幕灯和散光灯。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5、装饰光来突出被摄物的某一细部造型质感,以达到造型上的完美。如眼神光,头发光、服饰光等。6.效果光

再现现实生活中某种特定光线效果,更好地表现特定的环境、时间和气候条件。如:闪电、台灯光、门窗投影等。7.场景光

拍摄较大场面用。用于均匀照度整个场景,以满足摄像机的照度要求。如照度为1500-2000lux。使摄像机无论拍摄哪个角度都符合基本要求。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人工照明的两个目的:再现和表现

再现即要达到自然光照明的真实感。其一是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再现;其二是照明效果的真实感。表现即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第一,要明确造型基调是什么。第二,要明确用光进行阶调造型的要求.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三、自然光线条件和效果分析外景拍摄的时刻日光分为:直射光,散射光,反射光。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1、黎明与黄昏特点:正顶天空光线色温偏高,呈青灰色,日出方向色温低在日出、日落方向,靠近地面的天空较亮,正顶天空较暗地面景物被微弱的散射光照射,普遍光亮较低要点:不易表现景物的细部层次,适合于拍摄剪影效果。选用人工补亮地面景物,可以拍出背景层次细腻而丰富的夜景效果。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早晨或傍晚特点:直射光弱,影调柔和。光位移动快,亮度变化大。光线的色温较低,变化快。垂直地面上的物体表面被照射明亮,受光面与阴影面亮度反差大。阳光入射角较低,景物的投影拉得很长。空气透视效果最明显。天空的云彩形态各异.这段时间拍摄是最有气氛表现的时刻。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拍摄要点:拍摄人物的近景,可以获得柔和的影像,全景能丰富地表现出景物的层次。用光线强烈对比反差,形成剪影半剪影,突出景物的线条或人物的身姿轮廓。影子的出现能形成强烈地时间概念。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3、上午或下午特点:照射角度适中,光线亮度较强。光线亮度变化不大,色温相对稳定在5000K-5600K。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照度比较均匀,受光面和阴影面反差不大,影调层次丰富,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好。要点:外景自然光下拍摄的主要利用时间,可以调用一切用光手段,表现被摄对象。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4、中午特点:照射角度高,光线亮度最强。地面景物水平面被普遍照射,而垂直面受光很小,或几乎没有,明暗反差大。不利于人物的面部造型及物体的立体感、质感的表现,而且拍摄人物时有变形、失真现象。平摄景物时,明暗反差大;俯拍时,则景物缺少影调层次变化。但在冬季,光线入射角在40°-50°之间,仍然可以拍摄出理想的画面。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4、中午要点:选择多层重复景物,强调层次关系;避免骷髅状,以人脸暗部或亮部曝光;采取遮挡措施;加辅助光。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5、室外特殊天气光线处理(1)阴天特点:阴天光线色温高,约5000-6000K。景物主要依靠天空散射光照明。拍摄人物、景物都显得平淡、单调。画面色调偏冷。阴天光线照明均匀,物体的立体感、质感表现较差。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1)阴天要点:1)把观众的视线引导到镜头的主要形象上来。a:尽量拍摄人物的近景或特写,获得色彩丰富质感细腻的效果。b:拍摄人物的全景时,选择较暗的景物作背景,让人脸的色调在画面上占亮调,人显得有精神。2)精心选择人物或景物的色调,通过明暗对比、色调对比,表现被摄物的立体感、质感、空间感。c:利用阴天上下午时间的侧光和斜侧光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和质感。d:利用景物远近明暗和大小对比,选择有形线条或多层次景物,加强画面的空间感。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雨天特点:阴云遮日,光线较暗,明暗反差和光影变化小,立体感差,层次感不显著。要点: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增强阴雨天画面的立体感和纵深感;利用影调对比,表现雨景;利用色块对比,打破平淡灰暗的雨景;利用线条变化,增强画面纵深感;利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能加强雨景效果;雨天拍摄夜景,各种灯光和发光体的倒影,使画面更生动活泼;镜前一米处要遮伞,使画面清晰;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3)雪天1)下雪天特点:地面景物十分单调,灰蒙蒙一片。要点:应选择深色背景衬托漫天飞舞的雪花。色温偏高,要调好白平衡。注意用防雪工具遮挡摄像机,以免雪花粘在镜头上。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2)雪后阴天要点:选择深色的前景或暖色陪体,加强雪景的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选择多层景物的被摄物可增加画面色彩、线条的变化与层次感。特点:与阴天一样,但白雪和景物形成明暗对比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3)雪后晴天要点:拍摄宜用手动光圈。拍摄大面积雪景,宜用侧光或逆侧光或逆光。早晚日光使雪景中景物产生长长投影,从而能增强雪景立体感。特点:白雪在阳光强烈照射下,亮度极高,有雪与无雪景物形成强烈明暗对比。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二节光线条件和效果四、混合光线照明1、室内混合光要点:要确定以低色温还是以高色温为统一色温。a.以高色温为统一色温时,人工光线要用高色温灯。若用低色温灯,则根据自然光的色温在低色温灯前加升色温片,以提高低色温灯的色温与自然光色温一致。b.以低色温为统一色温时,人工光线要用低色温灯,设法降低自然光的色温。c.光源色温无法统一时,要确定以某种光源为主。2、室外混合光要点:室外混合光摄像,不论以自然光为主,还是以灯光为主,都以高色温为统一色温。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一、钟面表示法水平钟面和垂直钟面的位置来确定光位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一、钟面表示法水平方向光线的角度可分为:A:顺光(正面光),B:侧光,C:侧顺光(前侧光),D:逆光,E:侧逆光。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一、钟面表示法垂直方向光线的角度可分为:A:顺光,B:顶光,C:前顺光;D:逆光(顶逆光),E:脚光(前、后脚光)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二、光位及其特点水平和垂直方向各分各分出五种光线,但可归结为五种基本方向的光线:1、顺光2、侧光3、逆光4、顶光5、脚光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二、光位及其特点1、顺光1)顺光照明被摄体受到均匀照射,能充分表现其正面形态,画面中没有明显的明暗反差,影调柔和,能掩饰皮肤皱纹或物体表面的凹凸。2)景物的阴影被自身遮挡,能防止多余的影子。3)顺光拍摄能较好地表现被摄体自身所固有的鲜明色彩,并形成开阔明朗的气氛。4)顺光拍摄会使被摄对象外形显得平淡呆板,不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立体形状和表面质感。注意:色彩变化;线条变化;投影结构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二、光位及其特点2、侧光1)正侧光照明,使画面中被摄体明暗各半,形态和轮廓线条突出,投影在侧面,形成强烈的造型效果。2)顺侧光(前侧光):光线方向与拍摄方向成45°水平角。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光线,受光面、阴影面、投影都在画面中,它能使画面中被摄体的明暗层次较为丰富,能较好地表现出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注意:亮暗比例;辅助光调节;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二、光位及其特点3、逆光1)逆光可照亮物体的轮廓、线条,突出主体造型,使其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因而物体的立体感,纵深感增强。2)当被摄体是透明、半透明或具有边缘细节(头发、毛发)的物体,逆光最易表现其内部结构和质感(如芦苇花、羊群),逆光还用于拍摄剪影效果。注意:选择暗的背景;亮暗对比,调整曝光;逆光不要太高,太偏,太亮。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二、光位及其特点4、顶光1)顶光照射下的人物,前额与鼻尖发亮,眼窝发黑,两腮有阴影,颧骨显得突出,结果夸大了面部缺点,歪曲了形象,不利于塑造先进人物;2)拍摄风景可获得较好的效果;3)演播室、舞台环境布光中,顶光用作普遍照明。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二、光位及其特点5、脚光1)一般用来制造和渲染特定的环境和气氛;如台灯、篝火等特殊光源的照明效果。2)可以冲淡顶光阴影或修饰面部,淡化下颚阴影。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三节照明的角度及特点思考题1、电视拍摄中经常运用的光线有哪几种?2、阴天拍摄注意什么问题?3、混合光摄像要注意什么问题?4、正、侧、逆、顶、脚不同光线方向的造型效果及作用是什么?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一、电光源的种类热辐射类气体放电类1、白炽灯2、卤钨灯3、金属卤化物灯4、氙灯5、荧光灯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一、电光源的种类1、白炽灯优点:显色性好,寿命较长,功率范围大。缺点:发光效率低,(百分之几),色温低(2300-2800K),玻璃壳发黑,降低发光效率。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一、电光源的种类2、卤钨灯优点:●色温高,且稳定,一般在2900-3200K。●发光效率高,稳定,30流明/瓦。●寿命比同功率的白炽灯长3-4倍。●透光性好,可见光全部能透过。●体积小。●显色指数高97-99缺点:●不能用手拿,碰到体酸的石英玻璃使用时易碎。●耐震性差。●由于制造技术原因,灯丝易断。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一、电光源的种类3、金属卤钨灯优点:●色温高:5500-6000K●显色性高:80-90●发光效率高:80-100流明/瓦●寿命长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一、电光源的种类4、氙灯优点:●色温高:6000K●显色指数高:94●发光效率高:30-40流明/瓦●启动快速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一、电光源的种类5、荧光灯优点:●发光效率高,是白炽灯的4-5倍●寿命长:是白炽灯的5-10倍●发光柔和。常用于演播室的基础照明。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二、电视照明的灯具(一)聚光型灯具

特点:聚光型灯具投射光斑集中,亮度高,边缘轮廓清晰,大小可以调节,光线方向性强,易于控制,使被摄物产生明显阴影。常用作主光、轮廓光。

1、菲涅尔聚光灯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二、电视照明的灯具(一)聚光型灯具

2、椭面聚光灯椭面聚光灯,由灯泡、椭面反射镜光阑、造型片和凸透镜组成能射出很严格的平行光,光斑形状与光强能用造型片与光阑等控制。可射出各种造型图案,常用于造型效果光、追光等。3.回光灯回光灯由灯泡、球面反射镜、圆锥形遮光环组成。这种灯的光质硬,射程远,可以造成亮暗分明的界限,常用来作轮廓光,以显示物体形状、结构、质感。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二、电视照明的灯具(一)聚光型灯具

4、注光灯注光灯是小型聚光灯,但灯具前不带聚光镜,靠调节灯泡后的抛物面反光镜来聚光。5、便携式电瓶灯电瓶灯小巧轻便,调整反射面,可使投射光束从聚光到散光连续变化。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二、电视照明的灯具(二)散光型灯具

特点:散光型灯具是一种漫反散式灯具,投射光斑发散,亮度低,边缘模糊,散射面积大,光线没有特定方向,柔和均匀,不产生明显的阴影。常用作辅助光,基础光,背景光。1、新闻灯外景采访用,有单联、双联。2、四联散光灯3、天幕散光灯与顶光散光灯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二、电视照明的灯具(二)散光型灯具

4、外景散光灯常用作外景辅助光照明。5、三基色荧光灯由多支三基色管组合而成:3管、6管、9管,常用作天幕、顶光辅光等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三、灯具的支撑装置1、地灯直接放置于地面上,如地排灯、天幕灯。2、立式灯把灯安装在三脚架上,便于自由移动。

3、悬吊装置4、夹持式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四、调光控制设备演播室采用调光设备的目的是满足剧情变化而调节亮度要求。同时调光器,可使灯泡的电压逐渐上升,避免产生冲击电流,延长灯泡寿命。还可以记录下不同场景中各灯的不同亮度,以便再现原来的灯光效果。

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四、调光控制设备1、调光控制系统的构成

调光控制台控制台辅助设备调光器控制器辅助设备(1)调光控制台

STRAND530iHDL-2008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四、调光控制设备1、调光控制系统的构成

(2)调光器

RGB-524CD(A)流动硅柜HDL-D96PLUS全数字调光硅柜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思考题1.电视照明中常见的电光源有那些?2.聚光型灯具与散光型灯具有什么特点?如何选用这些灯具布光?第四节电视照明的基本设备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一、不同场面的布光程序二、静态布光三、动态布光四、灯光的控制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一、不同场面的布光程序(一)大场面布光程序大场面布光的程序场景光

背景光

主体光

主体光的布置顺序是:1)主光。确定主体的初步造型。检查其角度、照度是否合适。即确定主光的强度、光性、光位。2)辅光。配以辅光弥补主光不足之处,改进未被主光照明的部分造型。3)轮廓光。为了区别主体与背景,增强画面的空间感,运用轮廓光照明。4)背景光。调整背景光照明,获得一定亮度,拱托被摄体,消除背景上的阴影。5)装饰光。利用装饰光加强局部细节造型,使整体协调美观。6)检查拍摄。检查画面内是否有缺陷,并调整基本满意后就可拍摄。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二)小场面布光程序小场面布光的程序主体光

背景光

主体光的布置顺序是:1)主光。2)辅光。3)轮廓光。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二、静态布光(一)三维物体布光三维物体的布光主要用三点布光法,即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将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电视屏幕上。●主光强,辅光要弱,否则会喧宾夺主。●主光高,辅助就要低,这样才有效消除在垂直方向上的阴影。●主光侧,辅光就要正,这样才有效地消除主光在水平方向的阴影。●

轮廓光可由主、辅光的位置决定其高低。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二)单人布光1、正常单人布光光位

主光:水平角15°-45°垂直角20°-40°辅光:水平角5°-30°垂直角0°-20逆光:水平角0°-30°垂直角20°-45°对胖瘦不同,男女不同,不光方法也不同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2、三种单人照明组和效果特点:画面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反差,阶调柔和,容易处理成高调画面效果。(1)平调光照明效果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特点:画面有明显的明暗配置,人物立体感强,明暗反差适中,整个画面的调子明快、有活力。(2)侧光照明效果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特点:完美地表现人物的轮廓线条,常产生低调画面效果。(3)轮廓光照明效果轮廓光照明效果中,主光就是轮廓光,配置在与摄像机镜头摄轴相反的11H10V的位置上,辅助光灯设置在人物的前侧方9H3V的位置上。第六章光线和电视照明第五节电视照明的步骤和方法(三)双人布光1、两人正面布光(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