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六章第4课时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学案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六章第4课时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学案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六章第4课时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学案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六章第4课时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学案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第六章第4课时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时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课标要求

1.能分析、解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能利用相关信息分析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3.能综合考虑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来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

考点一,

►电化学串联装置的分析

H必备知识房不

模型一外接电源与电解池的串联(如图)

Zn^s∏⅛≤CuCu-

<

稀硫酸稀硫酸

AR

A、B为两个串联电解池,相同时间内,各电极得失电子数相等。

模型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如图)

Z∏2±⅛≤CuCuC

稀硫酸稀硫酸

AB

显然两图中,A均为原电池,B均为电解池。

2.“串联”类装置的解题流程

[理解辨析]

做一做

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X、Y为导线的两端:

(1)如果将X、Y用导线直接连接,向A电极通H2,向B电极通则甲

池为,乙池为,A电极为,B

电极为,Pt电极为,石墨电极为,甲池中B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⑵如若将X、Y连接到电源上,发现石墨电极附近先变红。则甲池

为,乙池为,A电极为,B电极为,

Pt电极为,石墨电极为,乙池中Pt电极上的电极反

应式为O

答案:⑴原电池电解池负极正极阳极阴极02+4d+4H'

—2H20

⑵电解池电解池阳极阴极阳极阴极2CF-2e——Clt

、T关键能力环

逊・未连电源类多池串联[一池(原电池)带多池(电解池)]

1.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盐桥

(装有琼脂-KNOJ

Cu(rɪ­IΛIAgPtPi

<j-<---------<----------

-="=—~————

y~产~∙*JT='-—J

CU(NO3)2溶液AgNO,溶液某盐溶液

甲池乙池

A.图中甲池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N(>3的浓度不变

C.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加5.4g时,乙池某电极析出1.6g金属,

则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足量AgNO3溶液

D.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

质量不变

解析:由装置图可知甲池为原电池装置,发生的总反应为Cu+2Ag=

2Ag+Cu2+,Cu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实验过程中,甲池左

侧烧杯中产生Cu",盐桥中NO3移向甲池中左侧烧杯,则实验过程中,

甲池左侧烧杯中NO3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

加5.4g时,即生成银5.4g,物质的量为一:4g=o.05mol,所以整

个电路转移0.05mol的电子,如果硝酸银足量应生成5.4g的银,现

乙池某电极析出1.6g金属,如果是硝酸银说明硝酸银量不足,故C错

误;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则甲池右侧烧杯即为原电池装置,

发生Cu+2Ag-2Ag+Cu2+,U形棒发生反应Cu-2e-Cu2+,而甲池左侧

烧杯U形棒发生反应Ci?++2e--Cu,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

质量不变,故D正确。

2.某种酒精检测仪的传感器采用Pt作为电极,其燃烧室内充满特种

催化剂。某同学用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设计如图所示电解实验

装置。

Iπ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a电极为负极,d电极为阴极

+

2+4H+4e-2H20

C.当装置II中生成IL2L(标准状况)Cb时,有0∙5molY通过装置I

中的质子交换膜

D.当装置I中生成6.0gCH3COOH时,装置In中CUSol溶液的质量减少

16g

解析:乙醇燃料电池中,Oz通入b电极区,乙醇蒸气通入a电极区,则a

电极是负极,b电极是正极,从而推知,d电极是阴极,A正确;b电极是

正极,C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液呈酸性,则正极反应式为02+4H⅛

4e—2⅛0,B正确;装置∏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标准状况下

11.2LCl2(BP0.5mol),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和溶液呈电中性可知,装置I中有1molH透过质子交换膜向右迁

t

移,C不正确;装置I中负极反应式为CH3CH20H+H20-4e-CH3C00H+4H,

生成6.0gCH3COOH(BP0.1mol)生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装置

2t

In中阳极反应式为2H2θ-4e-4H+02t,阴极反应式为Cu+2e-Cu,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放出0.1mol。2、析出0.2molCu,故装置

In中溶液减少的质量为0.1mol×32g∙moll+0.2mol×64g∙mol1=

16g,D正确。

谴⅛⅛外接电源类多池串联

3.如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

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

液是(B)

r—l∣l>-

a[ɪ]bc∣l∣d

'>-->

攀(⅛

X盐溶液Y盐溶液

选项XY

AMgSO1CuSOi

BAgNO3Pb(NO3)2

CFeSO4Al2(SO4)3

DCuSO1AgNO3

解析:A项,当X为MgSO4时,b极上生成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C

项,X为FeSO4,Y为Al2(SO1)3,b、d极上均产生气体,错误;D项,b极上

析出Cu,d极上析出Ag,其中d极增加的质量大于b极增加的质量,

错误。

4.现有一套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E为蘸有NazSO,溶液的滤纸,并加

入几滴酚配。A、B分别为Pt片,压在滤纸两端,R、S为电源的电极。

MN是用多微孔的Ni制成的电极材料,它在碱性溶液中可以视为惰

性电极。G为电流计,K为开关。C、D和电解池中都充满浓KOH溶液。

若在滤纸中央点上一滴紫色的KMn0”溶液,断开K,接通外电源一段时

间后,C、D中有气体产生。

⑴S为(填“正”或“负”)极。

(2)A极附近溶液的现象是,B极附近发

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

⑶滤纸上的紫色点向(填“A”或"B”)方移动。

(4)当C、D里的气体产生至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经过

一段时间,C、D中气体逐渐减少,D中的电极为(填“正”或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

解析:(1)电解KOH溶液就是电解水,两极分别产生乩和因为相同条

件下产生H2的体积是体积的两倍,所以C管中收集到的是取D管中

收集到的是O2o乩是在阴极产生的,所以M是阴极,与之相连的R是电

源的负极。

(2)B是电解池的阳极,A是电解池的阴极。电解NazSOi溶液也是电解

水,电解时H'移动到A极,得电子被还原为H2,破坏了A极附近水的电

离平衡,导致A极附近的溶液显碱性,使酚醐溶液变红,B极上OH被氧

化生成O2,电极反应式为40H-4e—2H20+02t。

(3)KMnol溶液中,紫红色的MnO4向阳极移动,滤纸上的紫色点向B方

向移动。

(4)当C、D中的气体产生至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此时

装置变为燃料电池。经过一段时间,C、D中的气体逐渐减少,乩和

反应生成水,在碱性条件下,D中发生还原反应,为电池正极,电极反

应式为02+4e+2H20-40Ho

答案:(1)正

(2)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色40H-4e—2H20+02↑

⑶B

(4)正02+4e-+2H20-40H

►考点二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Wr必备知识房式

隔膜又叫离子交换膜,由高分子特殊材料制成。离子交换膜分三类:

(1)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即允许H'和其他阳

离子通过,不允许阴离子通过。

⑵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不允许阳离子通过。

(3)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不允许其他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

⑴能将两极区隔离,阻止两极区产生的物质接触,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⑵能选择性地通过离子,起到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

离子交换膜选择的依据是离子的定向移动。

—海水淡化一阴、阳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

一燃料电池

应用一

-物质制备一隔膜、质子交换膜

-氯碱工业一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理解辨析]

做一做

双极膜(BP)是阴、阳复合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复合膜层间的

H2O解离成Y和OH,作为Y和OH离子源。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电解食

盐水可获得淡水、NaOH和HCL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MN为离子交

换膜。

BPBP

?0H-HEE*OH-:

浓NaCl

≈∈HO⅛⅛OΞ

2溶液

阴极室盐室阳极室

(I)M为交换膜,N为交换膜。

(2)阴极室发生的反应为o

(3)若去掉双极膜(BP),阳极室通过电极反应可产生o

解析:(1)阴极生成氢氧化钠,钠离子通过M进入阴极室,所以M为阳离

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

⑵阴极室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的反应为2H+2e-H2↑0

(3)若去掉双极膜(BP),氯离子进入阳极室放电生成氯气。

答案:(1)阳离子阴离子

+

(2)2H+2e-H2↑

(3)Cl2

、牙关键能力育厂

避—通过交换膜完成污水处理及气体净化

1.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剧毒气体硫化氢OLS),可通过间

接电化学法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交换膜

-------------——-X

电极a冒|曳极b

Ħ∖一a

∖∖a

Ħ∖∖

Ħ∖∖

∖∖a

Ħ∖∖

V∖∖v

溶液

HJSHJ电解池↑

NaOH溶液

S

3+2+

2S+2Fe-2Fe+SI+2H^

B.电极a为阳极,电极b为阴极

C.若交换膜为质子(H1)交换膜,则NaOH溶液的浓度逐渐变大

D.若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电极b区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解析:由图示可知反应池中,Fe"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

32+3+

离子方程式为H2S+2Fe-2Fe+SI+2H',故A正确;电极a产生Fe,

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为阳极,电极b为阴极,故B正确;若交换膜为质子

交换膜,则H'进入电极b,则NaOH溶液的浓度逐渐变小,故C错误;若

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Fe”会向阴极移动,与氢氧根离子生成

Fe(OH)3红褐色沉淀,故D正确。

2.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离子交

换膜I、∏分别是氯离子交换膜和钠离子交换膜中的一种,图中有机

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用CGHHA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a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离子交换膜I是钠离子交换膜

B.a电极附近溶液的氯离子浓度增大,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6H1oO5-24e~+7H2O-6C02↑+24H1

'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

解析:a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负极反应生成氢离子,为维持溶液呈电

中性,咸水中阴离子(Cl)移向负极室(左室),则离子交换膜I是氯离

子交换膜,A项错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Cl)移向负极室(左室),a

电极附近溶液的氯离子浓度增大,b电极消耗氢离子,溶液的pH增

大,B项错误;a电极是负极,负极上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有机

物在厌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式为C6H1005-24e+7H20-

6C02t+24H,,C项正确;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Na.)移向正极

(右室),阴离子(CI)移向负极(左室),D项错误。

逊。通过交换膜完成物质制备

3.(双选)用电解法制备高纯金属铭和硫酸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D)

B.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B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

+2e=H2↑

D.若有1mol离子通过A膜,理论上阳极生成0.5mol气体

解析:该装置制备高纯金属Cr和硫酸,左边池中Cr电极上C/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则Cr棒为阴极,电极a为电源的负极,则b为电源的正

极,A正确;左边池中Cr电极上C/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反应式

为Cr3++3e=Cr,为维持溶液电中性,SOf要通过A膜进入中间区域,

石墨电极上OH不断失去电子变为逸出,电极反应式为2H20-4e-

O2t+4H;使附近H'浓度增大,为维持溶液电中性,H'不断通过B膜进入

中间区域,所以A膜是阴离子交换膜,B膜是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阴

极上Cr”得到电子变为单质Cr,电极反应式为Cr3++3e-Cr,C错误;

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SOH要通过A膜进入中间区域,若有1mol离子

通过A膜,由于Sof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则电路中会转移2mol电

子,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理论上阳极石墨上会产生0.5mol02,D正确。

4.(双选)处理烟气中的SO2,可以采用碱吸一电解法,其流程如图,模

拟过程∏如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

A.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2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t

20-4e=4H+02↑

D.若收集22.4L的P(标准状况下),则有2molN离子移向右室

解析:b电极区稀硫酸转化为浓硫酸,过程中SOf的量增大,则是由

+

SO1转化得至」发生电极反应式为S0f-2e+H2O-S0j^+2H,则膜2

应为阴离子交换膜,a电极区稀NaOH溶液转化为浓NaOH溶液,过程中

OH浓度增大,发生电极反应为2H20+2e=20H+H21,则膜1应为阳离

子交换膜,A正确,C错误;SOz分子中的S=O键是极性共价键,由于分

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因此S02属于极性分子,B正确;a电极发

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⅛0+2e—20H+H2↑,若收集22.4L的P(标准状

况下),即收集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昂Wlmol,根据电极

反应式可知转移2mol电子,b电极发生反应SO充-2}+氏0_50f+2£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有1molN(Sor)通过膜2进入右室,D错误。

考点三,

►有关电化学的微型计算

H必备知识房各

电化学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各电极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无论是单一电池还是串联电解池,均可抓住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⑴电极名称要区分清楚。

⑵电极产物要判断准确。

(3)各产物间量的关系遵循得失电子守恒。

根据总;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盘后;

反应式根据总反应式比例式计算

ɪ①用于串联电路的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

根据得

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

失电子

电路上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守恒

②用于混合溶液中电解的分阶段计算

根据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

系式间的关系,得出“算所需的关系式

如以通过4mole为桥梁可构建如下关系式:

4e-〜2Cb(Br2、I2)〜()2~2H2~2Cu~4Ag〜3M

JJTL

阳极产物'阴极产物

(式中M为金属,n为其离子的化合价数值)

该关系式具有总览电化学计算的作用和价值,熟记电极反应式,灵活

运用关系式便能快速解答常见的电化学计算问题。

[理解辨析]

做一做

以石墨电极电解200mL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n(e)与产生气体总体积V(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

n(e^)∕mol

⑴电解前CUSO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

(2)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解析:(1)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反应式为2H20-4e—O2↑+4H,阴极

反应式为Cu2++2e-Cu,若阴极上没有氢离子放电,则图中气体体积

与转移电子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是直线,而题图中的是折线,说明阴

极上还发生反应2H'+2e-⅛t,当转移0.4mol电子时,Cd恰好完全

析出,n(Cu^)=0.2mol,根据铜原子守恒得,c(CuSOi)=Imol∙L'o

(2)当转移0.4mol电子时,生成n(H2SOJ=O.2mol,随后相当于电解

1

水,因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所以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mol-U0

答案:⑴1mol∙L*

(2)2mol-L'

、『关键能力有厂

1.电解100mL含C(H)=O.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C)

A.0.10mol∙L∣Ag'B.0.20mol∙L1Zn2+

C.0.20mol∙L'Cu2+D.0.20mol∙L,Pb2+

解析:在电解液中除金属离子外都含有K(酸电离),电解时阴极是先

析出金属还是先放出H2,这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题中Cu和Ag

的活动性顺序在H的后面,它们的离子与H’共存时,首先被还原的是

Cd和Ag+,而Pb和Zn的活动性顺序在H的前面,它们的离子与H'共存

时首先被还原的是H∖所以电解含有Zn2∖Pb?’的溶液时,H'先得电子

生成乩,n(e)=n(H')=0∙30mol∙L'×0.1L=O.03mol,故Zr?*、Pb?.得

到的电子为O04mol-0.03mol=0.01mol,生成的金属Zn、Pb的物

质的量均为0∙005mol,其质量分别为0.325g、1.035g;电解含有

Ag'的溶液,可得Ag的质量为0.1mol∙L'×0,1L×108g・moΓ1=l.08

g;电解含有Cu"的溶液,可得铜的质量为0.2mol∙L'×0.1L×64

g∙mol1=1.28g,C项符合题意。

1

2.500mLNa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O.3mol∙L,用石

墨做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原混合溶液中c(Na+)=0.2mol・LT

B.电解后溶液中c(H+)=0.2mol∙L1

C.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4mol电子

D.电解后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

解析:阳极是阴离子放电,放电能力0H>NO3,根据题给信息,阳极一定

是OH放电,生成0.05mol氧气,转移0.2mol电子;阴极离子放电能

力为Cu2+>H+>Na+,所以Cd先放电,然后是H,放电,阴极生成0.05mol

氢气时,转移0.1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CU2*转移0.1mol电

子,n(Cu")=O05mol,所以原溶液中n[Cu(No3)2]=0.05mol,又

-

n(NO3)=O.3mol・L*×0.5L=O.15mol,贝!jn(NaNO3)=O.05mol。原

混合溶液中c(Na')=0.1mol∙L',A项错误;结合以上分析及电解总化

2+

学方程式CU+2H20**CU+H2↑+02t+2H'可知,生成0.05molCu、0.05

molO2、0.05molH?和0.1molH;电解后溶液中c(H')=芋整=0.2

mol∙L1,B项正确,D项错误;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mol电子,C

项错误。

走进新高考

1.(2021・浙江6月选考,22)某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截面结构如图

所示,电极A为非晶硅薄膜,充电时lʃ得电子成为Li嵌入该薄膜材料

中;电极B为LiCOO2薄膜;集流体起导电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电极AZ封锁层

电极B、

ES集流体A

集流体B∖z

基体I

A.充电时一,集流体A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B.放电时,外电路通过amol电子时,LiPON薄膜电解质损失amolLi,

C.放电时-,电极B为正极,反应可表示为

LiI-XCO02+XLi'+xe'=LiCoO2

放电

XSi+Liι-xCo02⅛⅛Si+LiCoO2

解析:由图可知,集流体A与电极A相连,充电时电极A作阴极,故充电

时集流体A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A正确;放电时一,外电路通过amol

电子时一,内电路中有amolLi'通过LiPON薄膜电解质从负极迁移到正

极,但是LiPON薄膜电解质没有损失Li',B不正确;放电时,电极B为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可表示为Liι-xCo02+xLi'+xe=LiCo02,C正

确;电池放电时一,嵌入在非晶硅薄膜中的锂失去电子变成Li:正极上

LiLCoo2得至IJ电子和Li'变为LiCO(V故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放电

LixSi+Lil-xCo02τ⅛Si+LiCo02,D正确。

2.(2020・海南卷,11)某燃料电池主要构成要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

C.电池工作时,a电极附近PH降低

2+4e-4H=2H20

解析:该电池将乙烯和水转化为乙醛,可用于乙醛的制备,故A正确;

由图知,a电极为正极,b电极为负极,故B错误;电池工作时,氢离子移

向正极,a电极的反应式为0z+4e+41_2上0,a电极附近PH升高,故C、

D错误。

3.(2021•全国甲卷,13)乙醛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采用如

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合成。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乩0解离为K和

OH,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ΓΓ⅞]

0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