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I》课程标准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I》课程标准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I》课程标准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I》课程标准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I》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I》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I课程编码32050204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学时/学分30/2实践学时0课程模块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师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场所教室实训(验)室一体化教室实训基地其它()前导课程文学概论后续课程中国古代文学II使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袁世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一、课程教学目标(一)目标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目标1:形成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性知识结构。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与运用能力、文本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目标2: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熟悉小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教育改革的动向,教育教学能力扎实。善于充分发挥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目标3:坚持德育为先理念,注重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养成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目标12.学会教学2.1【学科素养】掌握扎实的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形成具备适应新时代教学需要的专业素养。目标22.学会教学2.2【教学能力】具备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成才的扎实教学能力,具备较强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教学研究能力。目标33.学会育人3.2【综合育人】掌握综合育人路径和方法,善于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语文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修养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章(项目)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学时安排理论实践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目标1、2、330第一章原始口头文学目标1、2、380第二章诗经目标1、2、3100第三章历史散文目标1、2、3100第四章诸子散文目标1、2、3100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目标1、2、3100合计:51学时510(二)具体内容第一编先秦文学总论【学习目标】1.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特征。2.学生能够鉴赏先秦文学的诗文,分析具体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提升文学鉴赏水平。【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清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2.教学难点:区分先秦文学各个阶段代表作品的特征。【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分期二、先秦时代文化呈现的综合形态、主要内容三、先秦文学的主要发展轨迹【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课件【复习思考】1.先秦文学发展的特点。2.熟悉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品。第一章神话【学习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原始文学的特点和文学形式。2.了解上古神话的基本内容,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原始神话的分类和主要作品篇目。2.教学难点:中国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以及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课程内容】第一节神话产生及其价值第二节中国古代主要神话神话的保存、分类、神话象征性、隐喻性的思维特征、影响、历史化和仙化讲读作品篇目:《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阅读作品篇目:《鲧禹治水》、《黄帝征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视频演示法【复习思考】1.上古神话的价值和影响。2.以一篇神话作品为例,分析其中隐喻的思维特征。第二章《诗经》【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产生、成书、内容和艺术特色,对文学的巨大影响。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经》的思想艺术特点。【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2.教学难点:分析《诗经》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课程内容】第一节《诗经》的编集、应用和流传《诗经》的编定、《诗经》的构成及风、雅、颂的含义、《诗经》的流传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祭祖颂歌和民族史诗、农事诗、燕飨诗、怨刺诗、战争徭役诗、婚恋诗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现实主义精神、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讲读作品篇目:《关雎》、《芣苡》、《静女》、《氓》、《君子于役》、《伐檀》、《硕鼠》、《蒹葭》、《无衣》、《七月》、《东山》、《采薇》、《生民》【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复习思考】1.分析《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具体运用2.背诵并赏析《诗经》中的著名篇目第三章史家之文【学习目标】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历史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通过本章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散文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等方面的能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左传》的叙事特征、《战国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2.教学难点:分析具体散文作品在叙事技巧、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点。【课程内容】第一节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背景、先秦历史散文的萌芽第二节《左传》《左传》的成书、史观、叙事第三节《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以记言为主,通俗化、口语化,在叙事技巧、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时有成功之笔第四节《战国策》的性质、书名和主要内容《战国策》的编定、体例、卷数、思想倾向、艺术成就讲读作品篇目:《召公谏厉王弭谤》、《郑伯克段于鄢》、《曹刽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崤之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复习思考】1.以一篇历史散文为例,分析其中所体现的艺术特点。2.比较《左传》和《国语》在叙事方面的异同。第四章诸子之文【学习目标】1.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对文学的影响。2.学生能够具备分析诸子散文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孟子的论辩艺术;庄子的浪漫主义特征。2.教学难点:以具体散文作品为例,分析诸子散文的艺术特点。【课程内容】第一节概说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背景和原因、主要流派和发展过程、总体特征第二节《论语》《墨子》与《孟子》《论语》的编定、体例、篇数、内容、流传和艺术特点《墨子》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孟子的生平和《孟子》的艺术特征第三节《庄子》庄子和《庄子》一书以及《庄子》的艺术成就《荀子》《韩非子》讲读作品篇目:《侍坐章》、《子路从而后章》、《齐桓晋文之事章》、《天时不如地利章》、《逍遥游》、《劝学》【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复习思考】1.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的浪漫主义特征。2.以《劝学》为例,领会孟子的论辩艺术。第五章“楚辞”与屈原【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地位和影响,楚辞的思想艺术特色。2.具备理解和赏析楚辞主要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楚辞中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离骚》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艺术特征。【课程内容】第一节楚辞的产生和编集楚辞的特点、楚辞的产生、“楚辞”的含义、《楚辞》的编辑第二节伟大的楚辞作家屈原的生平和思想第三节《离骚》《离骚》的题义、创作时间、主题、艺术特点第四节《九歌》《九章》及其他作品第五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六节宋玉讲读作品篇目:《离骚》、《国殇》、《涉江》、《怀沙》【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复习思考】1.分析《离骚》中的浪漫主义特征。2.阅读并背诵屈原的重要作品。三、教学方法或策略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实验实训实习参观访问其它()四、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成绩项目配分(%)评价方式细项配分说明平时40表现评价20学习纪律20:缺课每次扣1分、迟到/早退、请假、聊天、玩手机/平板、睡觉、玩游戏等与课堂秩序相悖行为,每次扣0.5分。作业20平时作业20:包括纸质作业和网络考查以及讨论分析等,其中纸质作业一学期要求四次,少一次扣2分,其他的少一次扣1分。期末60纸笔测验60期末测验试卷总成绩100分。五、教学拓展资源: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2]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4]《中国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