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语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所以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今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因此,自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纸(文献)上,或干脆说实物等同于零。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继而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洪流。迄今为止,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大规模使用?梁思成曾经给出了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中国人为什么“不着意于原物长存",这依然是个问题。要接近最终答案,还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大理的白底黑纹的石灰岩,剖面类似水墨山水画,古代常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连西方建筑和雕塑常用的白色石灰石也被称作大理石。大理石质感柔美,格调高雅,花色繁多,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也是雕刻艺术的传统材料。我国大理石矿产资源品种众多,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初步查明国产大理石品种近400个,其中按花色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纯白的有北京房山汉白玉、安徽怀宁白大理石、云南苍山白大理石等,纯黑的有广西桂林桂林黑、河南安阳墨豫黑、山东苍山墨玉、湖南邵阳黑大理石等,红色的有安徽灵璧红皖螺、四川南江南江红、河北涞水涞水红和阜平阜平红等,绿色的有辽宁丹东丹东绿、山东莱阳莱阳绿和安徽怀宁碧波等,彩色的则有云南的春花、秋花、水墨花以及浙江衢州的雪夜梅花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可轻易取得。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秦代修建阿房宫,木材就是从四川运到陕西的。随着木材的不断砍伐,优良的大木也日渐稀少,后世华北主要地区很难找到可用之材,以至于要从长江流域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用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大木建造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观念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的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要容易加工得多,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既然如此,花费大力气去建造石头房屋就没有多大必要。《礼记·檀弓上》记载,宋国司马桓魋命人为自己制造石棺,加工三年尚未完成,这充分说明石材加工之不易。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和咒骂,说他这样奢侈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为好。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大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接受。但在西方古代社会,建筑既然服务于“神",自当与神一样永恒,因此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无法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中国传统哲学也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成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并非严重的问题。建筑服务的主体是人,而人处在不断的繁衍更替之中。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对建筑有不同的需求,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恒不变。建筑物破旧了,后代自会修缮,倒塌了,后代自会重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自然过程。我们实在不必考虑过于久远的未来,能更好、更便利地满足当时人的需求更为重要。一条常见的禅宗偈语,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固有的中国观念:“佛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人生短暂,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所以,陵墓建筑在功能上提出了耐久的需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这里便成了中国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是十分理性的。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以石构为主的古代欧洲建筑来说,雨果的观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正确的,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中国传统建筑。
B.大理石因其产地而得名,后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它是我国各处都存在的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
C.建筑营造通常“就地取材",但从由南方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作建筑材料来看,我国古代使用木材已经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
D.陵墓建筑是中国石材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场所,因为只有死亡“是永恒的”,而石材在功能和意象上都与永恒相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很多学者无视古代文献中有关建筑的精彩论述,以致认可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看法。
B.作者引用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的语句,是为了证明古代建筑营造并不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
C.虽然在耐久性方面木材远不及石材,但中国传统建筑依然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这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念有关。
D.中国传统哲学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这最终会对古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大地上虽然少见“伟大的建筑”,但绝不能忽略古代深藏于内的建筑思想。
B.古人对木材的执着,并非对石头硬度无可奈何,而是出于独到的自然观念。
C.两汉时期很少有石砌建筑,实在是因为石头过于厚重,难以产生飘逸之感。
D.《墨子·辞过篇》中写道:“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
4.结合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建筑几千年来顺着中国文化的渐变而渐变,它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过去。知识分子怎样在世界上求心灵的安顿,统治阶级怎样展示其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逸乐,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建筑空间架构上,这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由于中国的建筑真正与人生结合在一起,几乎不可分割,所以我认为对它比较适当的称呼是“人生的建筑”。
A.中国建筑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一直受到中国文化变化的影响。
B.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即可彻底了解中国人过去的生活及其观念。
C.从“审容膝之易安"可以窥见知识分子心灵与建筑关系之一斑。
D.西方古代建筑服务于“神”,因此与人生的结合不如中国紧密。
5.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李沆担任宰相时,府第的厅堂前仅容一匹马转身。有人说厅堂太窄,李沆认为,居第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奉礼(常由功臣子孙担任的两个小官)的厅堂已经很宽了。请结合本文,简要评析上述历史故事中李沆对于建筑的看法蕴含着哪些观念。(6分)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数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怡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的自觉并非一蹴而就,其开始于建安时期,历经三百年左右的发展才最终完成,成为魏晋文学的重要特征。
B.汉代的文学以儒学为代表,宋文帝促使文学有了独立的学术地位,同时又进行了文笔的区分,促进了文学的自觉。
C.文体的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文赋》对文体做了细致划分,并概括了诗和赋的不同风格特征,比曹丕的研究更完善。
D.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但世情思想的新变、人的觉醒,对于文学的觉醒却有着重要的催动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体辨析始于汉代,自觉于魏晋,《文选》对文体有着系统而详细的辨析,这与其是一部按文体编辑而成的文学总集密切相关。
B.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是文学自觉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典论·论文》和《文赋》中都已经体现出了对审美的追求。
C.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越来越多的内容进入到文学之中,文人超越对自然景物的单纯感发,书写个体人生,展现时代的动荡。
D.魏晋文学张扬个性,打破训勉的束缚,为艺术而艺术的同时,也强调文学可以帮助文人成就身后之名,铸就不朽之盛事。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3分)
A.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明诗》以下20篇都以文体的体制为名。
B.钟嵘评价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C.挚虞于《文章流别论》中将文章分为:诗、赋、颂、箴、诔等十一类。
D.《资治通鉴》论述魏晋玄学时提到“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辨而贱名检"。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曹操的《观沧海》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论述分析该篇作品对文学自觉的体现。(6分)
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北宋皇祐四年八月,在外为官多年的欧阳修带着母亲的灵柩回到了家乡江西永丰,是年冬天,欧阳修撰写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图谱》。其中,《欧阳氏图谱》成为后人修谱的典范体例,而且,成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
翻阅宋代史籍,可以看到,同姓血缘团体“累世义居,同居共爨”已然成为值得表彰的美德。《宋史·孝义传》就记载了若干个几代同堂、几百人的大家族。规模达到几百人的一个团体,如何维系秩序?据记载,抚州金溪县以前有邓、傅两个大姓,各有家丁数千,“远近颇畏之",而且邓家两个儿子,虽然也考科举,“乃假儒也”。可见,邓、傅两家在地方崛起靠的还是武力,而不是科举功名。傅家后来“离析"了,邓家也有衰落迹象,原因是“俱受制于陆”。这个“陆",就是大名鼎鼎的陆九渊家族。这使人不禁想起一个有趣的事实,当年水泊梁山上势力强大的宋江团队最难对付的其实不是官府,而是祝家庄这样的家族武装力量。小说家言不足为证,但亦非空穴来风。
宋代在基层社会占据着强势地位的几百人聚居的大家族很显然和明清时期的“宗族”有着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的宗族是一个个独立生活的家庭组成的,而且,他们有着可以祭拜先祖的“祠堂"。历史上,所谓“礼不下庶人”,宗法理论只适用于贵族,而且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从“天子七庙"到“士一庙”,至于“庶人"则“无庙”,“祭于寝"。当然,老百姓祭祀自己的祖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墓祭,在坟墓上祭奠。另外有一个模糊边界的做法,就是把祖先影像放在佛寺、道观和官方认可的贤良祠中祭拜。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祖先都有资格。宋元出现了许多以祖先为著名先贤而要求单独设立贤良祠祭拜的事例。江西吉水杨氏家族曾经出现过杨万里和杨邦义两位名人。杨万里是宋代名臣、文学家,他晚年闻知韩佗胄北伐,绝食而死,死后谥“文节”。杨邦义据说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铁心的原型,他在金兵入侵建康时被俘,坚贞不屈,被金人剖心,死后被谥为“忠襄公"。杨氏家族到了元代开始设立专祠祭祀他们家族中的名人,后来,又放入其他祖先牌位,并立碑“刻世系、祀田、祭器、牲币、酒仪、设科条于碑阴”,正式变成了祠堂,但这已经是明初的事了。
正是由于宗法礼制局限而无法“敬宗收族",宋代的理学家觉得要改革宗法礼仪,放宽对祭祀等级的限制。朱熹的《家礼》第一句话就是“君子将营宫室必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朱熹设想,祠堂中立高、曾、祖、祢四世牌位。祠堂不同于家庙,适用的是小宗之法,即五世则迁,所以只能祭四代。可见,即使富于改革精神的朱熹所倡导的祠堂离明清时期的祠堂还相差甚远。实际上,从“庶人祭于寝"到允许建祠堂拜先祖的过程非常漫长,一直到明代中期才完成。
无论如何,从宋代到明代的中国南方基层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转变就是,一些有地方控制力的几百人规模的大家族转变为了有祠堂、族谱和祠产但由众多独立生活家庭组成的宗族。宗族,就这样由一个儒家的理念,变成了明清以后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
(摘编自黄志繁《宗族的由来》,有改动)
材料二
《传统家族试论》说宋元以下有“新的宗族结构出现”,“新式宗族是由许多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或共祖家庭组成的,共财单位很少超出同祖父的成员,但通声气、济有无的范围却可以远过于五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水纹一样,图图相连,牵牵扯扯,是网络结构。而士绅阶层处于关系网核心,是所谓的“一方之望”。他们回籍行孝,其价值、行为、道德表率作用,对于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思路是沿着由上到下的系统关系走的,所以在人际伦理中也就强调尊高者的义务。孔子很早就与弟子讨论过士的行为的规范榜样作用,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的话对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的人格塑造和定位有着长久和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献资料都反映出,有不少地方的士人都认为儒家思想只适合读书人,与地方下层社会的庶民思维之间有难以衔接的矛盾。其中,“孝"在庶民中间就没有被完全贯彻实行。“礼下庶人”“化民成俗"的工作,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由士人承担的。
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士,而且士在组织大家、管理各种事务的同时,还沟通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将儒家的价值观念、国家意识形态、条文法规传达到民间。罗志田曾指出士人通过寓正德于厚生的方式构建下层民间社会,通过使“道”与乡土衔接让“地方"具有更多自足的意义。而宗庙、家谱等,正是这些礼仪和儒家思想观念、价值下到民间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徐跃《花开即故山》,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杨万里死后得到“文节”谥号的事例,可以看出士在中国传统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所起的榜样作用。
B.材料二指出,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呈水纹状网络结构,这与《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差序格局"内涵一致。
C.材料二关注到儒家思想的局限性问题,如“孝”这个观念只适合读书人,导致其无法在庶民中间被践行。
D.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宗族做出思考,但所依据的史料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氏图谱》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可见族谱对宗族有重要意义。
B.根据封建宗法理论规定,老百姓可自己房屋中、坟墓上或贤良祠中祭拜祖先。
C.宋代理学家改革宗法礼仪并非为了变革社会,而是为了不断完善既有社会秩序。
D.宗族由儒家理念变为实体性基层社会组织,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与很多人的努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四段从朱熹的改革说起,推演出祠堂形成过程之漫长,论证思路严谨清晰。
B.材料一通过比较宋代大家族与明清宗族的不同之处,阐释了宗族的由来。
C.材料二举孔子与子贡的问答为例,意在论述士应以修身自律、不辱使命为己任。
D.材料二第三段围绕士在沟通上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肯定宗庙的意义。
4.材料一认为“小说家言不足为证”,却两次提到小说中的人物或事迹,请简析其作用。(4分)
5.材料一、二均关注到“礼下庶人"的现象,但论述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广东省湛江市2024年普通高考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风险分配的类型、模式及媒介与财富分配存在着系统差别,但这无法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风险常以阶层或阶级专属的方式来分配。在这个意义上,阶级社会和风险社会存在着很大范围的重叠。风险分配的历史表明,风险同财富一样附着在阶级模式之上,只不过是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顶层积聚,而风险在底层积聚。就此而言,风险似乎不是废除而是巩固了阶级社会。贫困与安全感的缺乏结伴,招致了大量的风险;而收入、权力和教育上的财富却可以购买免于风险的安全和自由。
随着现代化风险的扩散,换言之,随着自然、健康、饮食等日益受到威胁,社会的区隔和界限也就减弱了。客观地说,在其作用范围内,风险对受它影响的人群展现出了平等化效应。在这个意义上,风险社会根本不是阶级社会,风险处境或风险冲突也不能理解为阶级处境或阶级冲突。只要我们仔细审视现代化风险的特殊样式或特殊分配模式,这一点就会变得更加清楚:现代化风险具备一种内在固有的全球化趋势。事实上,食物链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串联起来了。遇到边界,风险下潜而过。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不仅侵蚀雕塑和艺术珍品,也早就打破了壁垒,以至于连加拿大的湖水也开始酸化,连斯堪的纳维亚北端的森林也濒临消失。
风险的分配模式包含在全球化之中,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全球化,因为它蕴含了数量可观的政治炸药:风险的制造者或受益者迟早都会和风险狭路相逢。风险在扩散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回旋镖效应:就算是豪门富户,也难逃风险的侵害。先前的“潜在副作用”,甚至会回击它自己的生产中心。
让我们以农业为例。从1951年到1983年,德国的化肥使用量从每公顷143千克增加到了每公顷378千克;从1975年到1983年,德国的农药使用量从2.5万吨增加到了3.5万吨。这期间,单位产量自然在上升,却赶不上肥料和杀虫剂的消耗增长。谷物的产量翻了一倍,土豆的产量增长了二十个百分点。相比于化肥农药的投入,农业产量的增速正在递减。这与自然破坏的累进式扩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农户来说,这种破坏就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尤使人痛心。
这种令人忧虑的发展有一个突出标志——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正在锐减。“红色名录"记录了物种面临的生存威胁,是官方的“死亡证明”,而这个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格陵兰岛的680种植物,有519种处在危险之中。草地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如白鹳、杓鹬和草原石鵾;受到影响的动物还包括地栖鸟类,处在食物链上端的动物如鹰、鹗、蜻蜓,以及那些食物来源日渐稀少而又食性单一的动物,它们常以大型昆虫或植物生长期提供的花蜜为食。
从前“看不见的副作用"成了亲眼可见的主要影响,以至于威胁到了构成初始原因的生产中心本身。现代化风险的生产沿回旋镖的弧线而移动。这一结果不仅使遥远城镇的儿童身上或母乳内的铅含量急剧上升,也在多个层面上削弱了农业生产本身的自然基础:耕地肥力下降,重要动植物消失,土壤侵蚀危害加重。
这种威胁效应的社会循环可以概括如下:在现代化风险的屋檐之下,迫害者和牺牲者迟早都会合为一体。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已经身处险境,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区分穷人或富人、白人或黑人、南半球人或北半球人、东方人或西方人。威胁的影响只在它发生时存在,而一旦发生,它又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续存在。因此,这种末日启示般的威胁并没有在威胁的“当下”留下任何可触摸的痕迹。但生态危机就不是这样了。生态危机甚至侵蚀了农业的自然和经济基础,并因此削减了全体人口的食物供给。这种影响有目共睹,它不仅为自然留下了烙印,也触及了富人的钱袋和权势人物的健康。
回旋镖效应不止表现为直接的生命威胁,它也影响传输的媒介,如金钱、财产和正当性。回旋镖效应并不只是向单一的源头发起还击,它会在总体层面上让每个人都受到相同的损害。森林的破坏不仅造成鸟类消失,也会削弱土地和森林资产的经济价值。城镇或工业区、高速公路或干线公路都会加重周边土地的负担。德国7%的土地是否已经因此而受污染或即将受污染,以至于不再适宜耕种了——这一点仍旧悬而未决。无论如何,这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财产正在贬值,并日益遭受“生态意义上的剥夺"。
(摘编自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何博闻、张文杰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阶级社会,风险常常不像财富一样在顶层积聚,一个重要原因是顶层的阶级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如收入、权力等将其免除或化解。
B.随着现代化风险的扩散,社会的区隔和界限减弱,地球身处险境之中,人类则遭受健康、饮食等方面的直接的生命威胁。
C.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谷物、土豆的产量虽有所增加,但相比于期间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产量的增速则正在递减。
D.德国的部分土地受到了污染,不再适合耕种,经济价值削弱,这种严重后果充分说明了此地遭受了生态意义上的剥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阶级社会和风险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很大范围的重叠,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把风险处境或风险冲突理解为阶级处境或阶级冲突。
B.食物链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串联在一起了,遇到边界,风险不会消失,而是下潜而过,这说明人们若想逃离风险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C.作为“死亡证明”的“红色名录"正变得越来越长,是因为自然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的数量锐减,格陵兰岛面临生存威胁的物种类型即是证明。
D.农业的自然和经济基础遭到破坏,富人钱袋缩小,权势人物的健康受损,这时候再去按贫富、肤色、地域等区分人类已失去了意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生态灾难打破阶级图式,无视国界,富商大贾或有权有势者,也难逃其影响。
B.有毒的废料场让良田成了荒地,居民的饮食和当地经济发展都受到极大影响。
C.“风险”这列火车特别偏爱那些位于“欠发达的穷乡僻壤"的小火车站。
D.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大城市中的社会风险越来越集中,公共安全隐患也愈发突出。
4.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加点词语“屋檐”“烙印"的作用。(4分)
5.请结合原文中的观点对以下现象加以分析。(6分)
巴西的维拉帕里西是一座拥有一万五千人的贫民窟,多数人只能住在不起眼的灰石小屋。1954年,军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便吸引一些企业到这里生产有害环境的产品。巴西的石油公司选中这里的沿海湿地作为其精炼厂的厂址。之后,巴美合资的磷肥厂、菲亚特、陶氏化学和联合碳化物公司等也很快到来。不久,这里的多数孩子患了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1984年2月,巴西石油公司七十万升原油泄漏,相关人员无一人生还。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80年代中后期的文艺理论百花园里,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最终成为了最绚烂夺目的那一朵,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即“文学审美反映论"这一理论命题本身的提法并非“无懈可击”。有学者认为,若只把文学理解为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无论增加“形象"还是“审美”等修饰词,都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对文学本质的全面把握。受限于时代境遇、学术视野等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还未能有机融入到文学反映论之中,到90年代才有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80年代中后期得到的新发展是深化性而不是突破性的。
诚如马克思所讲,问题意识、现实情怀永远是话语重塑、范式革命、体系构建最根本的内驱力。诸多新思想、新方法于80年代中后期提出或形成,但只有其中一部分经过岁月洗礼后还能够被认可、被传播,而文学的审美反映论恰好是“流传至今"的理论资产之一。无论留下了多少遗憾,它们都是一代学人在这一阶段勤于思考、不懈探索的思想结晶。
(摘编自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与深化》,有删改)
材料二:
文学虚构世界的建构是作家面临的基本问题。作家如何看待与处理他在现实世界中经历的人物和事件,如何建立文学虚构世界的模型,体现了他的本体论诉求。
非虚构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科幻文学似乎都与“现实”有关,但是再现的层次以及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非虚构类作品依托现实世界,如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纪实文学等,虽然不排除各种讲故事的技巧,它的基本要求是“写世界"“坚持事实……不要凭空捏造”。现实主义文学分明是一种虚构,但是它追求文学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同构关系,或者说,它追求文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一致性。科幻文学兼有认知性与实验性,即科幻文学建构的幻想世界虽然是指向未来的,具有乌托邦性质,却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类比与隐喻。可对作家来说“现实"只是一个表象,它存在于作家的意识之中。不同的作家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而文本对“现实"又有不同的处理,因而形成不同的文学世界。
文学现有的存在方式、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的变化使得文学研究需要从先前对“文学是什么”的本质追问走向“文学怎样存在"以及“文学可能是什么”“文学应该是什么"的多重思考。文学活动涵盖了作者、读者、语言、作品、世界、媒介等各个环节,形成不同的叙事模型、精神模型及语言模型。文学是人的一种超越性的活动,表达了人们超出现实状况的构想与目标。
越来越多的虚构世界也会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精神活动方式的一部分,进而成为人们关于现实世界的理解的一部分。因此文学本体论不仅包含了对文学存在方式的思考,也是对文学应然如此的期待与观照,因而也可以说是对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超越方式的反思。
(摘编自汪正龙《论文学本体论建构中的“世界”维度》,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非虚构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正在形成多种向度的跨域“凝视"。一方面中国当代作家重审中国现实,聚焦于“中国故事”,以“吾乡吾土"的情怀关注变动中的中国现实。另一方面,还有一批美国记者撰写非虚构的“中国故事”值得我们关注,他们以西方人的眼光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记录下了大时代洪流中微观个体的生命体验,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也使得他们的观察难免偏颇。而海外华文的非虚构写作则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海外华文的写作者重新“凝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探索自己家族和民族的传统与根脉。他们的写作较少“东方主义”式的民族偏见,又有跨文化的广阔视角,呈现出在海外的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对历史的深情凝视。
海外华文非虚构与国内文坛的非虚构存在诸多差异。海外华文作家在跨域行走中对故国和居留国的社会现实、文化体验都有更深的了解,也更容易从跨文化的边缘地带展开调研和写作。这种主体性也使得海外华文非虚构中“自我"非常突出,形成一种从个体出发审视现实与历史的眼光。在写作客体上,国内文坛非虚构写作的视野主要在国内,常见的题材诸如城乡对比、底层写作、关注边缘群体等,海外华文非虚构的写作则偏于一种跨域视野。海外华文非虚构更具有特稿风格,在“真实性”与“审美性"的平衡、叙事策略的多样尝试等方面,都有比较鲜明的美国新新闻主义的纪实主义风格和写实主义倾向。在写作受体上,更具有家族个人自传和个体记录的色彩,文学性相对较弱,纪实性较强。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影响了海外华文写作者的思想与创作。海外华文作家在海外的生活与命运依然与自己的故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尝试用介入性的姿态进入历史的缝隙,通过对海内外漂泊的生命个体的记录,呈现出真实的社会图景,在更具有跨域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同时,形成对中国历史的另一维度的叙述。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由于其题材很难拉开与生活的距离,容易让读者怀疑其客观性,在史料文献的运用上,如何把握好文学、历史、资料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难平衡的难题,海外华文写作群
体较为分散,写作质量稳定性不强,缺乏具有高度艺术水准的代表作等,这些都制约着新移民文学非虚构写作的发展。海外作家身处国际交流的融合地带,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海外华文写作应肩负更重要的文化传播使命。期待海外华文的非虚构写作,能够以其独特的域外视角和跨域身份,与国内外非虚构写作一起,用文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们呈现更为广阔的世界百态与精神图景。
(摘编自张娟《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限于时代境遇、学术视野等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在80年代中后期未能融入到文学反映论之中。
B.文学世界里对“现实"的理解,既有不同作家的不同理解,也有不同文本的不同处理,这些也可能成为人们对现实世界理解的一部分。
C.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虽然有跨文化的广阔视角和凝视历史与现实的眼光,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写作已经摆脱了“东方主义”式的民族偏见。
D.与国内文坛非虚构写作相比,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更倾向于在跨域视野中展现多元的社会图景和文化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有关于文学本质的探讨,但是材料一侧重于理论的发展与局限性,材料二则侧重于文学本体论构建的多重维度。
B.非虚构文学依托现实世界要求坚持事实但并不排除叙事的技巧,现实主义文学则强调在认知层面要与现实世界同构。
C.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由于在写作主体、客体、受体等方面与国内文坛非虚构写作存在差异,制约了其稳定、高质发展。
D.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一些美国记者以西方人的观察视角写的“中国故事"虽有鲜明的纪实主义风格,但仍难免偏颇。
3.依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对相关文学作品的阐释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A.夏衍的《包身工》真实地记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文中虽穿插了不少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和饱含情感的议论,但仍具有典型的非虚构文学特征。
B.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大卫一生的遭遇有融入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虚构与现实交融,多层次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C.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写未来人类实施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恢弘想象背后是对现实世界人与人、人与家园关系的深刻思考。
D.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虚构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迷乱疯狂的主人公以各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凸显出小说的非现实性。
4.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5.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海外华文写作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好地肩负起文化传播使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广东省2024届高三“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必然要求。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只有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为基础,才能真正建设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包容性和普适性,与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有本质区别。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美化成“普世价值",以此粉饰他们打着“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等幌子干涉发展中国家内部事务的行为。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宣扬的是西方信奉的宗教、文化及政治制度,具有很强的扩张性、排他性和利己性,已经沦为西方对外谋求强权利益的口号与工具。谋求把西方价值观强加给广大发展中国家,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也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核心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已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现实需要。但必须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绝不会一帆风顺。世界上一切进步的力量应当携起手来,团结合作,致力于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徐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要求历史必然》
材料二: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全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周易》早就提出“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从而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崇尚和平的主基调。此后《管子》指出“夫兵事者危物也”,反对不义之战;孟子主张“交邻国有道",呼吁和平共处;墨子认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倡导“兼爱"“非攻”;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中西和平交流的陆上丝绸之路;唐高祖李渊认为与邻国交往应“尽抚育之方"“宏仁恕之道”;明太祖朱元璋表示对所有国家都应“一视同仁";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历程更是激起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与现实诉求。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已经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羡好世界,有和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因此,中华民族始终将和平作为根本价值理念。相较于西方近代以来推行的殖民掠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华民族历来反对“以力服人”,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对当今解决国际争端、构建和平世界具有重大启发意义。在当今全球热点与地区争端问题上,中国始终积极劝和、促和、维和,公开倡导利益各方应以和平、公正、文明的手段解决争端,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自古就视家为国乃至天下的基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历来信奉“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内外和睦,家道已成”“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形成了以和暗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家文化。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促进家庭和睦,发扬光大中华传统家庭美德,是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有效途径。而中华民族的处世智慧远不止于一家一国,由家庭和睦拓展至社会乃至不同邦族之间的和睦。相较于古代的“天下”.当前人类面临着更多更为复杂且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全球性问题,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全人类才能实现共担全球发展风险、共享全球发展成果,实现真正的“大同社会"。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天人合一”作为人类文化的深层价值观念,作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哲学范式,要求我们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把握建立在对生态平衡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之和谐而非技术性、工具性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人"的本质和需要同自然之多维价值的全面联系。因此,“天人合一”思想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人类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基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使命所内含的一种必然要求。而“治人事者莫若穑",生存本位促使人类在对自然进行直观体验与把握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效法自然的思想,和谐理念亦从自然过渡至人事中。因此,中华民族在身心修养上提倡“德莫大于和”“中和常在乎其身",在人际交往上推崇“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在国家治理上主张“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和谐理念贯穿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而和谐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突出体现了对“人”的发现和反思,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的美好愿景下,遵照“和而不同"的原则,在涉及人类生存发展重大问题时求同存异,协调自我与他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因利益分配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以和平、和睦、和谐为内核的“和”理念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基因,其为世界各国共创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绘制了蓝图,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编自刁生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和"的重要意义,但材料一主要借此来抨击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普世价值”。
B.材料一从多个角度论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法。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都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弘扬这一价值的必然要求。
D.材料二指出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真正的“大同社会”。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平,提出了诸多反映这一理念的观点,如“夫兵事者危物也"“交邻国有道”“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B.中国近代以来的苦难历程昭示我们和平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华民族始终将和平作为根本价值理念的原因之一。
C.对“人”的发现和反思出现于现代文明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和而不同"原则是中华民族和谐理念的具体体现,可以协调包括自我与他人在内的因利益分配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的论述。
B.材料一最后一段不仅肯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影响力、发展成果,也指出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C.材料二开篇旁征博引,论证了“自古以来,和平就是全人类最持久的夙愿"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突出了“和”的文化渊源。
D.材料二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第一段将中西方对待和平的方式、态度进行对比论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和"对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语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而言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所以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今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从古希腊神庙到巴洛克教堂,以石构为主的欧洲建筑遗产蔚为壮观;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因此,自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存在于纸(文献)上,或干脆说实物等同于零。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继而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洪流。迄今为止,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加工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大规模使用?梁思成曾经给出了一个大致不错的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中国人为什么“不着意于原物长存”,这依然是个问题。要接近最终答案,还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首先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大理石原指产于云南大理的白底黑纹的石灰岩,剖面类似水墨山水画,古代常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连西方建筑和雕塑常用的白色石灰石也被称作大理石。大理石质感柔美,格调高雅,花色繁多,是建筑、装饰的理想材料,也是雕刻艺术的传统材料。我国大理石矿产资源品种众多,总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初步查明国产大理石品种近400个,其中按花色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纯白的有北京房山汉白玉、安徽怀宁白大理石、云南苍山白大理石等,纯黑的有广西桂林桂林黑、河南安阳墨豫黑、山东苍山墨玉、湖南邵阳黑大理石等,红色的有安徽灵璧红皖螺、四川南江南江红、河北涞水涞水红和阜平阜平红等,绿色的有辽宁丹东丹东绿、山东莱阳莱阳绿和安徽怀宁碧波等,彩色的则有云南的春花、秋花、水墨花以及浙江衢州的雪夜梅花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可轻易取得。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秦代修建阿房宫,木材就是从四川运到陕西的。随着木材的不断砍伐,优良的大木也日渐稀少,后世华北主要地区很难找到可用之材,以至于要从长江流域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可见,古代建筑营造并非严格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木材的使用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大木建造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观念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的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要容易加工得多,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时更少。既然如此,花费大力气去建造石头房屋就没有多大必要。《礼记·檀弓上》记载,宋国司马桓魋命人为自己制造石棺,加工三年尚未完成,这充分说明石材加工之不易。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和咒骂,说他这样奢侈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为好。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大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接受。但在西方古代社会,建筑既然服务于“神”,自当与神一样永恒,因此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无法满足西方人对建筑永恒纪念性的追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才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中国传统哲学也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真正永恒的只有变化。这种“常变"和“循环”的观念,使得木材不耐久的特性成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并非严重的问题。建筑服务的主体是人,而人处在不断的繁衍更替之中。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对建筑有不同的需求,建筑也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恒不变。建筑物破旧了,后代自会修缮,倒塌了,后代自会重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推陈出新的自然过程。我们实在不必考虑过于久远的未来,能更好、更便利地满足当时人的需求更为重要。一条常见的禅宗偈语,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固有的中国观念:“佛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人生短暂,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所以,陵墓建筑在功能上提出了耐久的需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这里便成了中国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之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是十分理性的。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以石构为主的古代欧洲建筑来说,雨果的观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正确的,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中国传统建筑。
B.大理石因其产地而得名,后泛指“一切有花纹的石灰岩",它是我国各处都存在的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
C.建筑营造通常“就地取材”,但从由南方搬运大量木材到北方作建筑材料来看,我国古代使用木材已经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
D.陵墓建筑是中国石材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场所,因为只有死亡“是永恒的",而石材在功能和意象上都与永恒相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很多学者无视古代文献中有关建筑的精彩论述,以致认可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看法。
B.作者引用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的语句,是为了证明古代建筑营造并不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
C.虽然在耐久性方面木材远不及石材,但中国传统建筑依然以木材为主要材料,这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念有关。
D.中国传统哲学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这最终会对古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大地上虽然少见“伟大的建筑",但绝不能忽略古代深藏于内的建筑思想。
B.古人对木材的执着,并非对石头硬度无可奈何,而是出于独到的自然观念。
C.两汉时期很少有石砌建筑,实在是因为石头过于厚重,难以产生飘逸之感。
D.《墨子·辞过篇》中写道:“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
4.结合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建筑几千年来顺着中国文化的渐变而渐变,它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过去。知识分子怎样在世界上求心灵的安顿,统治阶级怎样展示其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逸乐,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建筑空间架构上,这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由于中国的建筑真正与人生结合在一起,几乎不可分割,所以我认为对它比较适当的称呼是“人生的建筑"。
A.中国建筑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一直受到中国文化变化的影响。
B.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即可彻底了解中国人过去的生活及其观念。
C.从“审容膝之易安”可以窥见知识分子心灵与建筑关系之一斑。
D.西方古代建筑服务于“神",因此与人生的结合不如中国紧密。
5.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李沆担任宰相时,府第的厅堂前仅容一匹马转身。有人说厅堂太窄,李沆认为,居第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的厅堂确实狭窄了些,但作为太祝、奉礼(常由功臣子孙担任的两个小官)的厅堂已经很宽了。请结合本文,简要评析上述历史故事中李沆对于建筑的看法蕴含着哪些观念。(6分)
1.B【解析】“它是我国各处都存在的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中国“到处都存在着适合作建筑材料的优良石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理石",并不是说大理石在“我国各处都存在”。
2.C【解析】A.“我国很多学者无视古代文献中有关建筑的精彩论述"于文无据,“……以致……”强加因果。从原文第一段可以看出,“这种偏颇的看法曾得到很多中国学者的呼应"的真正原因是“相比之下,从先秦到明清,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建筑遗产似乎乏善可陈”。B.“是为了证明古代建筑营造不遵循‘就地取材’的经济原则"错,原文是“并非严格遵循”。D.“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于文无据,虽然中国传统哲学未曾认真看待“永恒”这一命题,但古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未必就粗制滥造,不求长久。
3.D【解析】第四段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古人在建筑上崇尚节俭,以人为本,尊重理性。四个选项中,D项中的这句话是说古代的圣君建造宫室,是为了便于生活,并非为了观赏玩乐。它能够支撑第四段的中国古人在建筑上崇尚节俭的观点。A.只是强调中国“建筑思想"的重要性,与第四段的主要观点没有关联。B.尽管选项中说到了“木材”与“石头",但“自然观念”与“‘人本’观念"是不同的概念,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的主要观点。C.解释两汉时期石砌建筑很少的原因,在于其“难以产生飘逸之感”,也与第四段的主要观点没有关联。
4.B【解析】“彻底了解"夸大其词且过于绝对。首先,所给语段中只是说中国建筑“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过去”,从中读不出研究中国建筑就可“彻底了解"中国人过去生活的意思;其次,“……即可……”实即“只要……就……",语段中并未蕴含这种充分条件关系。
5.①“节俭”观念:李沆身为宰相,府第的厅堂却非常狭窄,这体现了他个人不事奢华、自奉俭薄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儒家在建筑中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②“常变"观念:李沆见识深远,他认为对子孙来说,这样的厅堂已经够宽了,这反映了“常变”的观念,人事总在变化,建筑应为人服务,厅堂现在虽与宰相身份不大相配,日后对于小官来说却是十分适宜的。(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南粤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33大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数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当然对文体有详细的辨析。如果对文学只有一种混沌的概念而不能加以区分,还不能算是对文学有了自觉的认识,所以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再次,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所说的“诗赋欲丽"的“丽”,“诗缘情而绮靡"的“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这对中国文学包括诗歌、骈文、词和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鲁迅论“文学自觉",指出其关键乃世情的变化促使思想的新变,遂引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优点是自尊、自我觉醒,其缺点则是消极避世。他认为世情思想的演变、人之觉醒,乃文学自觉的动因。事实上,思想之活跃、人之价值之重视、精神之摆脱束缚而趋于自由,乃文学自觉之前提。
文学自觉是一个渐进的进程。以文字记述事件,表达思想与情性,进而描摹物象,传神写照,怡情悦性,经历了漫长的演进,日益积累了创作的经验与体会。从此,文学的表现内容扩大,文学性日趋明确、丰富。内容的扩大与丰富,不仅关注“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的自然景物之感发,而且关涉“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的广泛的人生悲欢离合。动荡社会中的民生百态,开始进入了建安、曹魏时代作家的视野,尽情展示时代乱离与悲苦人生,抒写个体命运的焦灼忧虑。汉代体物浏亮的大赋,难见个人情性,至此遂发生巨大的变化,王粲《登楼赋》、向秀《思旧赋》等,旨在表现个人悲苦以及对他人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日趋多样和深切。即使实用文体,如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亦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就文学性而论,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旨在强调作家才情、生命体验的独特性;陆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主张诗歌应基于个人情感,而有“绮靡"之美;刘勰兼重“风骨”与“情采",更是基于作家生命活力、体验、才情。
文学自觉,指的是一种自觉之创作意识与状态。为艺术而艺术,仅仅指作家看重艺术,借艺术(文学)表达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验。魏晋张扬文学的个人情性表现、审美追求,打破寓训勉于文学的樊篱,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突出文章之价值,也强调文章可以使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以自我的努力,达到超越权势、生命局限的不朽。而这正可以视为文学自觉的宣言。由此,文学自觉,乃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文学现象,开启于建安时期,兴盛于曹魏、两晋,影响于南朝。因而,魏晋文学自觉正是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并且最终开启了唐代文学之雍容大雅和丰富多样。
(摘编自雷恩海《自觉是魏晋文学的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的自觉并非一蹴而就,其开始于建安时期,历经三百年左右的发展才最终完成,成为魏晋文学的重要特征。
B.汉代的文学以儒学为代表,宋文帝促使文学有了独立的学术地位,同时又进行了文笔的区分,促进了文学的自觉。
C.文体的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文赋》对文体做了细致划分,并概括了诗和赋的不同风格特征,比曹丕的研究更完善。
D.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但世情思想的新变、人的觉醒,对于文学的觉醒却有着重要的催动作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体辨析始于汉代,自觉于魏晋,《文选》对文体有着系统而详细的辨析,这与其是一部按文体编辑而成的文学总集密切相关。
B.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是文学自觉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典论·论文》和《文赋》中都已经体现出了对审美的追求。
C.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越来越多的内容进入到文学之中,文人超越对自然景物的单纯感发,书写个体人生,展现时代的动荡。
D.魏晋文学张扬个性,打破训勉的束缚,为艺术而艺术的同时,也强调文学可以帮助文人成就身后之名,铸就不朽之盛事。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文学自觉的一项是()(3分)
A.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明诗》以下20篇都以文体的体制为名。
B.钟嵘评价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C.挚虞于《文章流别论》中将文章分为:诗、赋、颂、箴、诔等十一类。
D.《资治通鉴》论述魏晋玄学时提到“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辨而贱名检"。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曹操的《观沧海》体现了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论述分析该篇作品对文学自觉的体现。(6分)
1.B【“同时又进行了文笔的区分”错,根据材料一原文“同时,又有文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可见,文笔之分的主语不是宋文帝,是刘勰进行了文笔之分】
2.B【“是文学自觉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错,根据材料一原文“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可见,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中,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是最重要的标志,没有之一。】
3.D【A选项体现了对文体的区分,B选项体现出了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C选项体现了对文体的区分,D选项是对玄学的论述,不属于文学的自觉。】
4.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下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清晰。
②论证方法丰富多样,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③论证语言严谨准确,文章使用“比较明确”“更广泛地"“最重要的”等词语对观点的表述作出恰当的限制,立论审慎。(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①作品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是曹操独特生命体验的体现。
②诗歌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体现出自觉的审美追求。
③诗歌缘情而起,语言流丽,简洁精炼,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四言古体诗的文体特征。
(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盾插曲,但充满温情。(一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北宋皇祐四年八月,在外为官多年的欧阳修带着母亲的灵柩回到了家乡江西永丰,是年冬天,欧阳修撰写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泷冈阡表》和《欧阳氏图谱》。其中,《欧阳氏图谱》成为后人修谱的典范体例,而且,成为欧阳氏后人建构宗族的基础。
翻阅宋代史籍,可以看到,同姓血缘团体“累世义居,同居共爨"已然成为值得表彰的美德。《宋史·孝义传》就记载了若干个几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分层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程制图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术论文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山地户外运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与业务经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历史与比较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管理软件与BM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树人学院《图像处理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材料力学B(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训练:数列(30题)(解析版)
- 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每日一练13份)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 项目风险记录及跟踪表
- 5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00道打印版)每日100道
- 《生物发酵行业智能制造第2部分:生物反应器》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 2024急性脑梗死溶栓规范诊治指南(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专家共识总结归纳表格)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