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3_第1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3_第2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3_第3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3_第4页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2月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籍今译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用于上层建筑和人的思想意识等。

B.“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C.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只有解决这一矛盾,今译才能完成。

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所以译者选择合适的方法就是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B.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

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的读者将无法理解。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

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

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6分)

原文译文

手如柔荑,手像春荑好柔嫩,

肤如凝脂,肤如凝脂多白润,

螓首蛾眉,额角丰满眉细长,

巧笑倩兮,嫣然一笑动人心,

美目盼兮。秋波一转摄人魂。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发展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现实的关怀反思,对英雄的敬仰崇拜,对人道的追寻布施,对人性的完美塑造……儒家思想十分看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品格塑造。

孔子主张以道德治天下,他说:“道之以政,齐之有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求以仁义之道作为个人生活乃至为政的准则。但由于各人道德修养的不同、道德境界的差异,就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士、仁者、贤者、大人、大丈夫以及圣人等观念属于“君子理想"范畴。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躬行实践。“六艺"包含礼、乐、书、数、射、御,孔子尤其看重对“艺”的掌握,并指出仁人君子的成才之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在游憩观赏娱乐中使身心获得全面自由。这一思想是孔子对理想人格、自由人格的充分表述,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同时获得主体的全面解放。只是这一思想在后来被扭曲、遮蔽了,人向规范化的仁道礼仪走近时,远离了心灵的自由空间。

人格是人的精神属性而非生理属性,是人的超动物属性而非动物属性。只有在食、色之上另有追求,另有坚持,另有作为,才谈得上人格。儒家提倡的“以仁为人"就是对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实际上,“君子”的人格要求和显现就是“仁"的人格化。孔子对“君子”的境界规定非常高,仅次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指作为历史成果而保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如司马光说的:“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所谓“质”,指人内在固有的和坚定的伦理品质。“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只有“质”还不行,还必须有“文"的形式教养,将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质高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孟子对先秦儒家“君子"理念做了进一步延伸,即注重内心修养,发展“仁”的内在机制。他指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他认为,“君子”应时刻以仁与礼来“反求诸已"“为仁由己”,从精神上把“仁"化为自己的内驱力和社会实践。

而荀子则注重外在道德规范对君子的陶铸作用。他认为,“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要求重建社会秩序,重铸道德修养,强调“治气养心之术"“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从“外铄"上强化人格完善。

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仅从外在的“礼”(即行为规范)向理想人格(即“君子"“贤达”“圣人"等)的形式趋近,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内在心源上同“仁”(即主体意识的崇高化、道德化、价值化)相契合,从而达到文质彬彬、善美融合的理想境界。这一思想为中国艺术表现善和美的形象提供了理性范式,也为揭示人的复杂性开创了一条艺术道路。不仅作家、艺术家笔下的人格有分裂错位特点,而且创作者本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所表达的主旨、情感和思想也往往呈南辕北辙、极难相融的态势,“文不如其人"的现象,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这说明,要想达到儒家提倡的理想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也反证人格修养之于作家、艺术家之重要与迫切。

(摘编自李明泉《儒家理想人格精神》)

材料二: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目标是实现大同社会,其方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的人文主义视野中,人是万物之灵,人性本善,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而不断进步,达到圣人的境界。而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君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也是儒家的道德标准。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国君之子或贵族之后,后来被孔子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局限于有地位的人。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君子的特征。根据孔子的说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君子表里如一,行事无愧于心。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心态是坦然、真诚的,不会因为外在的形式而改变自己的本质。

君子行胜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言行是一致的,不会说一套做一套,也不会空谈不做。

君子有礼有节,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处世原则是以礼待人、以礼治己、以礼化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或情绪而伤害他人或自己。

君子重德重义,不以利诱不以势压。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价值观是以德为本、以义为准,不会因为财富或权力而改变自己的道德标准,也不会因为人的身份或言辞而加以偏袒或歧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它既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君子既要对自己有所期许,也要对他人有所尊重;既要对道德有所追求,也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君子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和传承君子的精神和品质,用心感受君子的魅力,用行动弘扬君子精神,赋予君子精神时代的内涵。

(摘编自尘乐《君子:儒家的理想人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要求以仁义之道作为个人生活乃至为政的准则,但由于各人道德修养的不同、境界的差异,于是有了“君子”与“小人"之分。

B.孔子认为,君子提高修养不仅要学习“诗书六艺之文”,更要躬行实践,即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如何成为真正的“君子”,先贤们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孟子就认为君子既要注重内心修养,发展“仁"的内在机制,也要注重外在道德规范。

D.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它既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和传承君子的精神和品质,用行动弘扬君子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提倡的“以仁为人”是对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仁"的人格化最终成了“君子”的人格要求和具体显现。

B.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为中国艺术表现善和美的形象提供了理性范式,但导致了许多“文不如其人"现象的出现。

C.孔子认为,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将外在的“文”与内在的“质"高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D.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国君之子或贵族之后,后被孔子赋予新的含义,在新时代,我们也可以赋予君子新的内涵。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运用了引用、对比论证方法,以“总—分一总"的结构来组织文章,脉络清晰。

B.材料二第一段分析了儒家的价值内涵,并指出了君子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C.材料二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君子的特征,这四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并无主次之分。

D.材料二末段分析了君子内涵,指出君子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要传承和弘扬君子的精神。

4.下列选项中的君子,最能体现“君子重德重义,不以利诱不以势压”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意思是君子对自己的言行,是从来不马虎对待的。

B.“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意思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

C.“君子求诸己",意思是遇到问题,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要求,责备自己。

D.“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某人说得很好就推举他,也不因某人不好否定他的一切。

5.君子人格的养成往往需要发挥“外化"作用,请说说材料一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启示。(6分)

湖南省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当然,这也需安读者是一个有思想、有发现能力的人。任何经典,总是活在当下,总是与一切时代同在,回答每一个它的读者所处时代必然会提出的问题,无论它们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对于一个真正有思想、有发现能力的人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他那个时代的经典。也没有一个好学深思者,会认为荷马史诗表达的只是虚构希腊神话,而不是复杂的人类经险。

经典与一般著作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们不是单纯的书,而是人类经验不可分割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之一起生活、成长。另一方面,阅读经典是人类成长的基本方式,人类每次总是带着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去阅读经典,经典也因而每次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和广度。经典是必义的渊鼓,是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经典是无法一览无余的,它随着我们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以及我们的问题意识的提高而愈益精深博大,不可方物。

经典早已成为我们历火经脸的一部分,所以它未必始终让我们觉得出乎意料或始料不及,相反,“有时侯我们在一部经典中发现我们已知道或总以为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却没有料到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那个经典文本首先说出来的。"但正如黑格尔说的,熟知非真知,我们以为我们早已知道、卑之无甚高论的东西,随若我们深入探讨和思索,会发现它们真正的深刻、独特和意想不到,这是我们读经典时都会有的经脸。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经典之所以能融入我们的生命,构成生命经脸的内在骨骼,是因为真正的经典不管表面内容为何,总是与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有关,构成我们安身立命的依靠。

人类的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典构成的,世界各民族、各种精神文化的基石,是它们的经典。讲中华文化和精神世界,离开我们那些公认的经典,就无从谈起。经典是人类对世界和对自己理解的集中体现和记录,“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经典既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文明的坐标,我们对自己的时代和文明的种种认同、批判和反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典这个坐标;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同样不能没有这个坐标。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现在怎样要去向何方基本上是根据这个坐标来判断的。

(摘编自张汝伦《阅读经典的意义》)

材料二:

对于文学经典,一般读者光凭直觉也能欣赏玩味,但直觉并不一定可能。阅读并不是一望而知的,而是一场与文本的搏斗。

首先是读者的自我搏斗,读者的自以为是,阻拦着读者真正读懂。这种自发的自信,导致了心理的封闭性。这是因为心理同化图式虽狭隘,然有预期性,在预期之外视而不见,感而不觉。西方读者中心论之偏颇,乃是预设文本一目了然。殊不知,阅读本欲读出经典之新意,而心理预期只能涉及读者内心的旧意,以主体的现成观念强加于文本。读者中心论之武断,完全无视新批评提出的“感受诱误”。这种自我蒙蔽倾向具有规律性,自古而然,我国诗话早就诟病“附会"之论。

故阅读的第一障碍,乃是心理的封闭性。心理的封闭性表现为心理狭险的预期性。预期的狭隘性与经典文本的无限性是永恒的矛盾。《周易》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人发挥曰:“仁者不能见智,智者不能见仁。"此乃“所乘之偏也”,人的心理局限性相当顽固。读者看到的往往并不是文本,而是自己。故欲参透经典奥秘,避免误读,第一要务不但要预防因心理的封闭性而对文本创新特征视而不见,而且要预防将预期强加于文本,牵强附会地扭曲文本。对于此等弊端,不能像西方读者中心论那样,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菜特"将误读合理化,相反,当与之作顽强的搏斗。

阅读的第二障碍,乃是理论的封闭性。正是因为自发阅读心理有封闭性,乃求诸理论,意在纠正直觉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但是,没有一种理论是绝对完美的,一方面有其澄明性,另一方面又有其封闭性。《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显然说的是激情,与英国浪漫主义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泻"如出一辙。这种理论长期得到普遍性认同,结果就是对不合激情者如闲情,不是作强制性阐释,就是作盲视性弃释。

一味以西方文论解读中国古典诗歌,肯定有凿构难合之处,一味拘泥,导致误读的历史教训良多。面对理论的封闭性,要以搏斗的勇气将其打开,这就是批判。按胡适先生所说,输入西方学理本身并非目的,目的在于与中国文化结合,创造新说,再造文明。在文学理论方面本应是本土文论的创造,用西方文论挂帅却扼杀了本土文论创造的初衷。一切理论的生命的发展,不是证明,而是证伪,也就是批判,

(摘编自孙绍振《经典阅读是一场搏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思想、有能力的读者能够在经典的阅读中有所领悟,并能从跨越时空的经典中寻找到他所提出问题的所有答案。

B.经典所表达的是复杂的人类经验,经典是人类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同时也因为人类思考的深入而更加精深博大。

C.经典成为了我们生命经验的一部分,涉及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人类对世界和对自己理解的集中体现。

D.一味以西方文论解读中国古典诗歌可能会造成误读,借助西方文论创造中国本土文论或不失为一种有效解决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经典阅读,前者侧重于阅读的价值,后者则侧重于阅读的方式。

B.因阅读经典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读者对熟知的内容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C.读者预期的狭隘性与经典文本的无限性这一矛盾时有发生,我们需对此保持警惕。

D.文学理论的澄明性和封闭性曾使与激情不合的闲情不是被强制阐释,就是被弃释。

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第二段最为契合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B.需注意的是,文学文本解读的无效或者低效,是由于读者的心理预期状态的平面化,以表层的一望而知为满足。

C.人的心理不是一张白纸,读者之前片面的经验、粗浅的积累,会形成某种强制同化模式,导致自我蒙蔽。

D.阅读不像读者所想象的那样,任何观感都是合理的,作者创新艺术,固然离不开对象之特征,但须经提纯。

4.材料一两次引用卡尔维诺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5.《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开,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阅读这一经典著作。(6分)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

《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异声。一曰手箸留曰揖”,“攘"即为推,双手置于胸

前向前推就叫作“揖”。而“让"字最早书写为“讓”,古同“攘",意为谦让。揖让之礼

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

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古人对揖让之

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

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

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

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

眉齐平再行礼之别。《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

揖。”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如周代“宾礼”的“士相见

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

表达姿势有所不同。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

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尽管与其他礼仪一样,作揖礼最早也只用于贵族之间

的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

下移,揖礼成为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实现了礼仪的“流行化"和“民俗化”。

宋代王说《唐语林补遗四》云:“凡入门至食,凡数揖。祗揖者,古之肃拜也。"这里的“祗

揖”即宋时流行的揖礼,文人著作中多有记载。《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在民间乡里制定的

由乡人共同遵守的成文规约,书中曾载,晚辈拜见尊长有“揖而退"“揖而坐”“趋进揖"

“揖而行”“下马前揖"等详细的行使规范。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民间,揖礼也是日常生

活中非常重要的礼仪之一。

国内推行揖礼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封建”标签难撕,刻板印象阻碍。揖礼主要借助手势

以及躯体上半部分的动作来完成,对尊卑贵贱的区分没有拜礼那么显著。整体而言,“揖拜

之礼"自周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朝代更迭,凡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代,为了强化皇权及尊

卑,揖拜之礼中的拜礼得到强化。反之,汉族政权则致力于恢复传统,如明朝推翻元朝统治

后,明太祖就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礼,从而强化了揖礼。为了维护皇权和社会等级秩序,在清

朝“跪拜之礼”再次得到了强化,清政府甚至将其推广至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这导致了近代

中西方的“礼仪之争"。握手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自辛亥革命后在中国流行。1928年,

国民政府拟定了《相见礼》,规定朋友相见时彼此互行一鞠躬礼或握手礼,已不见揖礼。1949

年建国以后,从官方到民间,“揖礼”逐渐消失,握手礼取而代之。

握手礼虽然体现了西方的“平等观"和价值观,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在于

手部的接触容易传染疾病,尤其是在流行性疾病爆发期间。相比之下,“非接触式问候”的

揖礼具有显著的优势。作家韩少功就曾指出揖礼具有卫生、省时、优美和自主的优点。鸦片

战争后,西方礼俗文化的流入动摇了我国传统的礼俗体系,在一个主权国家的传播场域里,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本末倒置会危及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态度。重估并复兴传统

揖礼更是重新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诚如赵世瑜教授所言:“中国传统社会

的良性运转,正在于礼俗互动的政治制度框架与弹性实践机制的设计:在社会理念上,国家

讲究礼制而不至于脱离俗情,民众以贴近国家正统为正途。在国家政治层面,倡导‘为政必

先究风俗’‘居官以正风俗为先’等民俗原则,注重因俗制礼与以礼化俗相结合的社会实践。

冀望通过礼仪教化达到礼俗融合的社会理想状态。"礼乐文明理念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

“因俗制礼,以礼化俗”是政治治理与社会教化的重要路径。

复兴中华传统揖礼,需要正视文化资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推广,实现现代转化

和国际传播价值。一方面,要师古不泥,简化身体姿势与手势,可参考清代流行的拱手礼甚

至进一步简化,以保留其谦让、友好和尊敬的含义为重。另一方面,应“以我为主",从国

内开始推广普及,通过政治家发挥垂范引领作用、制定政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大众媒

介优势打造“中国名片”、拓宽深化国际交流渠道等路径,让中国揖礼走向世界。

(摘编自潘祥辉《“揖让而天下治":中华传统揖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揖让之礼是深受古人重视的传统交往礼仪,尽管其确切的发源时间无法考证,但在周代已有文献记载。

B.古代揖礼类型繁多,手势不尽相同,根据场合吉凶可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三揖等形式。

C.广义揖礼的身体表达并不局限于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的动作,也包括了叉手、拱手、抱拳、肃拜等姿势。

D.传统揖礼在历代政权更迭中经历过曲折反复的流变,是应被重估价值、合理取舍、着力复兴的文化资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种礼仪在历朝历代常常搭配使用,这些搭配丰富着揖礼的运用范畴,深化着揖礼的积极意义。

B.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礼俗体系受到西方礼俗文化冲击,揖礼自此逐渐从官方和民间视野中淡出。

C.近代握手礼与揖拜之礼的斗争,隐含着社会文明场域内“平等观”与皇权等级秩序之间的较量。

D.推广揖礼不但要发挥官方引导作用,还应拓宽渠道,鼓励在B站、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的创作。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清代诗人汪缙以诗句“揖让看闾里,诗书慕搢绅"表达了他在灾荒凶年后出门见到平民百姓作揖礼让时的欣慰之情。

B.林语堂《论握手》一文曾言:“拱手之源,我虽然未考,但是由医学上卫生上讲比拉手文明,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C.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曾在“国际在线"网站《国际微访谈》栏目上写新春“福”字,向全球网友作揖拜年。

D.浙江省衢州市致力于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文化IP,全体机关干部在市“两会”等活动上改行作揖礼。

★4.论证时可以想象存在一个“虚拟论敌",在对其驳论的过程中推出相关论点。根据本文的论证逻辑,对下表中的虚拟论敌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3分)

A.揖礼在古代只用于贵族间交往。B.古代政权曾弱化揖礼传统。

C.握手礼比揖礼更有优越性。D.揖礼体现的礼文化在当代已过时。

★5.请运用本文观点,参照示例,简要阐释下列材料中揖礼的意义。(6分)

【示例】材料: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唐·李白《赠孟浩然》)

阐释:李白用“揖清芬”表达了对孟浩然清雅品格的尊敬,揖礼是古代士人相见的交往礼节,

材料一: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阐释一:

材料二:24年2月2日,小年之际,庆云县邀请外国留学生体验庆云过大年活动,留学生体验穿汉服、乘马车等活动,感受浓浓年味和当地节日文化特色。外国友人穿上汉服,学习揖礼,体验传统之美。

阐释二: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水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风骨到唐代的富丽堂皇,从宋代的清新淡雅到明清的炉火纯青,众多艺术创作者留下了极具艺术魅力的图景和文化诗篇。山水画的描写对象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及其人、物,画作蕴含的意境美是创作者生活经历与自然领悟通过传统艺术手法的有效呈现,展示了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点滴笔墨转化成形神饱满的形象,尺幅空间描绘着无尽意蕴的风景,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正如辞赋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言有尽而意无穷。"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书画同源”的说法,魏晋南北朝形成的山水画体系就与传统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诗歌与绘画的融合是山水画的核心特征。任何山水画营造的意境美都离不开诗意美,文人骚客不仅擅长诗歌创作,同样热衷于用绘画表情达意。当山水画发展至唐宋较为成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中题诗,这不仅能赋予画作典雅的文化韵致,还能更充分地表达画者的思想感情。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一叶扁舟浮于冷清的江水之上,渔翁独坐小舟,表现出空旷萧条的意境之美,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角度看,山水画创作与诗词创作很难分开欣赏,二者有机结合营造的意境美会带给观赏者亦诗亦画的审美体验。

除了诗意美,空灵美同样是山水画意境美的突出表现,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家文化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和生命。画家用笔墨描绘山水,对空白自然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一旦山水画缺乏空灵之美,将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无力感,难成经典。空灵之美通常采用“虚实交融”的描绘手法来表现,如将云雾、天空、水汽、河流以空白形式呈现,经过创作者的巧妙设计成为艺术化留白,科学有效地营造出有空灵美的艺术观感,为山水画意境美的传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古代山水画家都是受到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其作品的意境美还体现出一种人文之美,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之道,道家文化中的清静无为等,促使山水画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晋画家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是江浙生活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出“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而此种情怀又与儒家“山水比德”的思想相契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营造出场面壮观又出奇静谧的意境,天地间的皑皑白雪相互映射出虚幻的冷光,沉醉于这种虚静恬淡的意境会自然领悟到何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

形神兼备亦为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西方不同,我国传统绘画侧重于情感与表现,而不单是对客观自然物的再现描绘。齐白石认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盲目追求形态真实,忽视了神韵打造,就会使创作落入俗套。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画者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将情感和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中,从而实现意境美深化表达的目的。

(摘编自席威《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研究》)

材料二:

中国绘画没有谨守透视的原则,甚至有意回避透视问题,16世纪以来,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20世纪房龙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和少数的孩子不理会透视法。”他对中国画的传统很为不屑。

中国在一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系统的艺术史著作,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说,即绘画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原则,主张精神境界的呈现比形象的描摹要重要得多。北宋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的观点正好与房龙相反,房龙认为,中国画不讲透视,不讲形似,还停留在孩子涂鸦的程度。而苏轼认为,如果你画画只知道形似,那真是跟孩子差不多了。从如此对立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选择的是与欧洲多么不同的道路。

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师李成画画时,注意到透视。他从一个固定的点看物象。他画一个建筑,站在一点,仰望屋檐。他画出的画逼肖外物。大科学家沈括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画家应该“以大观小”,不能像李成那样“以小观大"。真正的画家不应该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而应该用“心灵的眼”去观物,画家应画出意念中的世界,而不应局限于视觉中的具体存在。这就是“以大观小",这里的“大”就是人心灵的统摄力。中国画画的是想象中的空间,是表现一种精神境界。这正是中国画重要的特色。

(摘编自朱良志《水墨画的韵味》)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山水画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从而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B.题画诗为达成画者、观者的情感沟通而作,并非为增加画作的文化韵致而生。

C.抛开诗词孤立地欣赏山水画,是无法体会画家寓于画中的丰富情致和韵味的。

D.作者认为中西方绘画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表现”,西方侧重“再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中,以渔翁独坐小舟来表现作品空旷萧条的山水画意境之美,这与道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B.山水画中很少出现云雾天空等意象,是为了对空白景物同画面主体之间的层次做优化处理,营造出饱满美妙的深远意境。

C.房龙对“不理会透视法”的中国画传统持批评态度,朱良志则认为不应停留在具体的视觉上,应该强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D.中国山水画常采用变形的描绘手法,力求达到“神似传情"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个性和灵魂,展示东方文化独特的魅力。

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出:“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B.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认为:“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C.《清明上河图》以虹桥为主体,形象地描绘了汴河两岸货物杂陈、百态俱备的繁复场面,使观者一览当年汴京的繁荣。

D.许道宁《渔父图》远山林立,群峰如拱,烟波浩渺,渔舟数只,陈与义称道:“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4.试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元代吴镇(梅花道人)的《芦花寒雁图》被誉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典范。作品整体与水有关,画面中还有芦苇丛、渔舟、渔父、两只寒雁、石岸、远山……画作上方梅花道人自题:“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请结合材料,谈谈这幅作品的意境之美。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材料一

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设计算法,让计算机可以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人们完成应用任务。运用机器学习解决应用问题,一般包含如下几步:首先是对观测数据作预处理,然后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转换,最后是构建函数并利用它进行预测。

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深度学习”应运而生。

深度学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让机器自动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帮助提升预测的准确率。“深度”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组件数量密切相关,深度模型的原始输入与输出结果之间有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影响后续组件。当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组件的贡献是多少,判断每个组件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称为“贡献度分配"问题。以下围棋为例,每当下完一盘棋,我们会思考哪几步棋导致了最后的胜利或失败,判断每一步棋贡献的多少就是贡献度分配问题。该问题在深度学习中至关重要,解决起来也非常困难。

目前,深度学习大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内部包含多个层次,正好能满足深度学习的“深度"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其所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早期的五至十层增加到目前的数百层,这极大提高了特征提取与转换的能力,也使预测的准确率随之上升。

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要想在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中占有先机,牢固掌握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必要条件。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学习从数据中学到的规律可以用函数来表示。

B.机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从数据中寻找到某种规律。

C.机器学习完成特征提取与转换后就可以进行预测。

D.浅层学习无需人工干预,完全依赖机器自主完成。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特征,更准确地预测。

B.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组件不难确定。

C.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组件数量会影响其深度。

D.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已有广泛的应用。

材料二

人脑神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包含几百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没有物理连接,它们通过突触进行互联来传递信息。神经元可被看作是只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的细胞,突触将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状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有强有弱,其强度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来不断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一个神经元的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它从其他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量以及突触的强度。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量总和超过了某个阈值,细胞体就会兴奋,产生电脉冲,电脉冲通过突触传递到其他神经元。可以认为,在人脑神经系统中,每个神经元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神经元如何组成网络。

受人脑的启发,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在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上都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称之为“人工神经网络",简称“神经网络”。在机器学习领域,神经网络指由很多人工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这些人工神经元一般被称为节点,每个节点本质上是一个函数。神经网络不同节点间的连接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每个权重表示一个节点对另一个节点影响的大小。每个节点的“兴奋"或“抑制”,由来自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与节点间的连接权重综合计算得到。

深度学习利用神经网络构建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更好的特征提取与特征转换,从而得到预测准确率更高的函数。除了神经网络模型,深度学习也可以采用“深度信念网络"等其他类型的模型。但由于神经网络能借助相关算法较好地解决贡献度分配问题,它成为了深度学习主要采用的模型。

(以上两则材料取材于邱锡鹏的相关著作)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脑神经系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神经元是兴奋还是抑制的状态不全由其自身决定。

B.人脑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本身不如神经元如何组网重要

C.一个神经元接收到其他神经元的电脉冲以后就会兴奋。

D.人脑神经系统启发了深度学习中一种主要模型的构建。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学习进行预测的能力与其模型的层次数量密切相关。

B.沟通不同神经元的突触的强度不是恒定的,可以被改变。

C.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被深度学习采用有不止一方面的原因。

D.人工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是无可替代。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深度学习“应运而生”的原因,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在深度学习中的作用。(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籍今译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用于上层建筑和人的思想意识等。

B.“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C.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只有解决这一矛盾,今译才能完成。

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所以译者选择合适的方法就是为了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B.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

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的读者将无法理解。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

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

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6分)

原文译文

手如柔荑,手像春荑好柔嫩,

肤如凝脂,肤如凝脂多白润,

螓首蛾眉,额角丰满眉细长,

巧笑倩兮,嫣然一笑动人心,

美目盼兮。秋波一转摄人魂。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D(“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错误,原文“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是说今译不能脱离古籍而存在。)

2.A(B.“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错误,材料二“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是针对社会大众而言,选项缺少必要的条件。C.“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于文无据,材料二是说“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没有“更多"“更直观便捷”的表述。D.“如果没有译文,现代的读者将无法理解"过于绝对,材料二是说“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

3.C(“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是使人看懂,没有涉及直译、意译。)

4.①材料一侧重论述古籍今译的方式方法。探讨了“信、达、雅”的标准和直译与意译的异同。②材料二侧重论述为什么要古籍今译。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从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方面)阐述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每点2分)

5.①综合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如“手如柔荑"的译文,除基本信息外,补充了“好柔嫩”,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②译文既传达了古代文化信息,如“凝脂”“蛾眉";又符合现代人的接受要求,“倩”“盼"译文分别用“动人心”“摄人魂"巧妙地进行了解释,让人更好理解。(每点3分)

湖南省发展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现实的关怀反思,对英雄的敬仰崇拜,对人道的追寻布施,对人性的完美塑造……儒家思想十分看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品格塑造。

孔子主张以道德治天下,他说:“道之以政,齐之有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求以仁义之道作为个人生活乃至为政的准则。但由于各人道德修养的不同、道德境界的差异,就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士、仁者、贤者、大人、大丈夫以及圣人等观念属于“君子理想"范畴。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躬行实践。“六艺"包含礼、乐、书、数、射、御,孔子尤其看重对“艺”的掌握,并指出仁人君子的成才之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在游憩观赏娱乐中使身心获得全面自由。这一思想是孔子对理想人格、自由人格的充分表述,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同时获得主体的全面解放。只是这一思想在后来被扭曲、遮蔽了,人向规范化的仁道礼仪走近时,远离了心灵的自由空间。

人格是人的精神属性而非生理属性,是人的超动物属性而非动物属性。只有在食、色之上另有追求,另有坚持,另有作为,才谈得上人格。儒家提倡的“以仁为人"就是对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实际上,“君子”的人格要求和显现就是“仁"的人格化。孔子对“君子”的境界规定非常高,仅次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指作为历史成果而保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如司马光说的:“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所谓“质”,指人内在固有的和坚定的伦理品质。“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只有“质”还不行,还必须有“文"的形式教养,将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质高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孟子对先秦儒家“君子"理念做了进一步延伸,即注重内心修养,发展“仁”的内在机制。他指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他认为,“君子”应时刻以仁与礼来“反求诸已"“为仁由己”,从精神上把“仁"化为自己的内驱力和社会实践。

而荀子则注重外在道德规范对君子的陶铸作用。他认为,“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要求重建社会秩序,重铸道德修养,强调“治气养心之术"“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从“外铄"上强化人格完善。

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不仅从外在的“礼”(即行为规范)向理想人格(即“君子"“贤达”“圣人"等)的形式趋近,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内在心源上同“仁”(即主体意识的崇高化、道德化、价值化)相契合,从而达到文质彬彬、善美融合的理想境界。这一思想为中国艺术表现善和美的形象提供了理性范式,也为揭示人的复杂性开创了一条艺术道路。不仅作家、艺术家笔下的人格有分裂错位特点,而且创作者本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所表达的主旨、情感和思想也往往呈南辕北辙、极难相融的态势,“文不如其人"的现象,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这说明,要想达到儒家提倡的理想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也反证人格修养之于作家、艺术家之重要与迫切。

(摘编自李明泉《儒家理想人格精神》)

材料二: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其目标是实现大同社会,其方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的人文主义视野中,人是万物之灵,人性本善,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而不断进步,达到圣人的境界。而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君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既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也是儒家的道德标准。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国君之子或贵族之后,后来被孔子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局限于有地位的人。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君子的特征。根据孔子的说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君子表里如一,行事无愧于心。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心态是坦然、真诚的,不会因为外在的形式而改变自己的本质。

君子行胜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言行是一致的,不会说一套做一套,也不会空谈不做。

君子有礼有节,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处世原则是以礼待人、以礼治己、以礼化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或情绪而伤害他人或自己。

君子重德重义,不以利诱不以势压。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些话都说明了君子的价值观是以德为本、以义为准,不会因为财富或权力而改变自己的道德标准,也不会因为人的身份或言辞而加以偏袒或歧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它既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君子既要对自己有所期许,也要对他人有所尊重;既要对道德有所追求,也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君子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和传承君子的精神和品质,用心感受君子的魅力,用行动弘扬君子精神,赋予君子精神时代的内涵。

(摘编自尘乐《君子:儒家的理想人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要求以仁义之道作为个人生活乃至为政的准则,但由于各人道德修养的不同、境界的差异,于是有了“君子”与“小人"之分。

B.孔子认为,君子提高修养不仅要学习“诗书六艺之文”,更要躬行实践,即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如何成为真正的“君子”,先贤们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孟子就认为君子既要注重内心修养,发展“仁"的内在机制,也要注重外在道德规范。

D.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它既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和传承君子的精神和品质,用行动弘扬君子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提倡的“以仁为人”是对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仁"的人格化最终成了“君子”的人格要求和具体显现。

B.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注重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为中国艺术表现善和美的形象提供了理性范式,但导致了许多“文不如其人"现象的出现。

C.孔子认为,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将外在的“文”与内在的“质"高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D.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国君之子或贵族之后,后被孔子赋予新的含义,在新时代,我们也可以赋予君子新的内涵。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运用了引用、对比论证方法,以“总—分一总"的结构来组织文章,脉络清晰。

B.材料二第一段分析了儒家的价值内涵,并指出了君子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C.材料二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君子的特征,这四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并无主次之分。

D.材料二末段分析了君子内涵,指出君子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要传承和弘扬君子的精神。

4.下列选项中的君子,最能体现“君子重德重义,不以利诱不以势压”特征的一项是(3分)

A.“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意思是君子对自己的言行,是从来不马虎对待的。

B.“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意思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

C.“君子求诸己",意思是遇到问题,君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要求,责备自己。

D.“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某人说得很好就推举他,也不因某人不好否定他的一切。

5.君子人格的养成往往需要发挥“外化"作用,请说说材料一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启示。(6分)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也要注重外在道德规范”是荀子的看法。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但导致了许多‘文不如其人’现象的出现"分析错误,“文不如其人”现象的出现是艺术家自身的人格分裂错位导致的。

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结构、方法的能力。材料二并没有对比论证。

4.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D项体现了“君子重德重义,不以利诱不以势压"的特征。

5.①要躬行实践,重视“游于艺”,在游憩观赏娱乐中使身心获得全面自由。②要有“文"的形式教养,将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质高度融合起来。③要注重外在道德规范对君子的陶铸作用,从“外铄”上强化人格完善。(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思路:先理解题中“外化"的意思,然后梳理材料中有关信息,最后分点作答。

湖南省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当然,这也需安读者是一个有思想、有发现能力的人。任何经典,总是活在当下,总是与一切时代同在,回答每一个它的读者所处时代必然会提出的问题,无论它们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对于一个真正有思想、有发现能力的人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他那个时代的经典。也没有一个好学深思者,会认为荷马史诗表达的只是虚构希腊神话,而不是复杂的人类经险。

经典与一般著作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们不是单纯的书,而是人类经验不可分割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之一起生活、成长。另一方面,阅读经典是人类成长的基本方式,人类每次总是带着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去阅读经典,经典也因而每次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和广度。经典是必义的渊鼓,是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经典是无法一览无余的,它随着我们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以及我们的问题意识的提高而愈益精深博大,不可方物。

经典早已成为我们历火经脸的一部分,所以它未必始终让我们觉得出乎意料或始料不及,相反,“有时侯我们在一部经典中发现我们已知道或总以为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却没有料到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是那个经典文本首先说出来的。"但正如黑格尔说的,熟知非真知,我们以为我们早已知道、卑之无甚高论的东西,随若我们深入探讨和思索,会发现它们真正的深刻、独特和意想不到,这是我们读经典时都会有的经脸。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经典之所以能融入我们的生命,构成生命经脸的内在骨骼,是因为真正的经典不管表面内容为何,总是与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有关,构成我们安身立命的依靠。

人类的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典构成的,世界各民族、各种精神文化的基石,是它们的经典。讲中华文化和精神世界,离开我们那些公认的经典,就无从谈起。经典是人类对世界和对自己理解的集中体现和记录,“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经典既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文明的坐标,我们对自己的时代和文明的种种认同、批判和反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典这个坐标;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同样不能没有这个坐标。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现在怎样要去向何方基本上是根据这个坐标来判断的。

(摘编自张汝伦《阅读经典的意义》)

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