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色如水
朱以撒
有几个晚上,从这个城市驾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夜色深浓起来,整个空间感觉全然不似白日了。这个时段没什么车,路就显得特别宽阔,让人的心绪放松下来。路两边的林壑由于昏暗而变得氤氲一片,如水墨落在宣纸上,渐渐晕开。暗夜使人的视觉无从施展,岭上的草木短长疏密各有不同,现在看来却是一样的迷蒙。视力被阻挡在物象之外,无从深入——除非深夜过去,晨曦到来。
晚间出门常常伴随一些情调,这不可否认。很多人了解王徽之的名士风采,是从他夜间访戴逵开始的。一个人在夜里醒来,想起老朋友,不顾及正下着大雪,乘船前往,船在风雪中行了一夜方至。一个人在夜里不待在家中,而执意往外走,那一定是有原因的,有的是关乎物质,有的则是情调使然。王徽之的夜行是从情调上出发的,情调往往不可理喻,却可流传。
有人选择晚间来访,以为这段时间对谁来说都是闲暇、充足的,可以长坐不起。正事很快说完,余下的便是道听途说的展开。白日是很有意义的——从白日的功能来说,它是人用来维持生存的时段,教书的、经商的、务农的,各行各业,不可懈怠,人们都在为生存这一意义下力,使物质财富得以创造。晚间说不上有什么意义,更多的是有情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兴趣、小爱好,尽管不足与人说,只是自己悄悄地赏玩,却是开怀之至,满足自己的兴味也只能利用夜晚这一段闲暇。可是有人来访,只好陪说陪笑,心不在焉。有几次客人有起身的动作,主人心中暗喜,谁知他又坐了下来,开启另一个话题。是不是此时主人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也不是,好像没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文士大抵如此。夜间,我常常有些小事想做,比如想趁这个夜晚研一小盅墨。很发墨的砚台,很上乘的松烟墨,慢慢地磨着,时间慢慢过去,身心越发松弛。磨一晚上墨,得一小盅墨汁,用它来写小楷,适宜之至。病夫一般地研磨似乎太浪费时间了,然而浪费的也是私人的时间——我乐意浪费一些夜晚的时间,延续渐渐远去的古风。
况周颐说:“人静帘垂,灯昏香直。"这是他书斋的夜间状态。古人房间的亮度大抵如此,不亮,带着昏黄。就是辛稼轩笔下的元夕,灯火也不会亮到哪里去,灯火阑珊是一种常态。古时,晚间的茶舍、酒肆、香坊、客栈,定然都是迷迷蒙蒙的古典气氛,让人看得到,又看不清楚,让视觉受囿,又让感觉延伸。来的人静静坐下来,喝一泡茶,闻一炷香。这类空间能够营造沉浸感,动作慢一点,话题轻松一点,养一养白日耗费的精神和肉身。对比之下我联想到自己的书房,晚间的灯火是不是太亮了,亮到纤毫可辨、不可逃遁,会不会把一些夜晚给予的精神上的福利驱散了况周颐坐在昏黄的灯下,最后居然能“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如此幻境,我从未有过。
有人要学《兰亭序》,问我学谁的好,我说学虞世南或诸遂良的即可。虞、褚二人笔下的《兰亭序》都有一些朦胧的夜色感,似有一层纱笼罩在墨迹上,使人雾里看花一般,拙朴敛约的情调就弥漫开来。有些前人的墨迹也如在夜中行,《平复帖》《李柏文书》《王念卖驼券》都如此,后人学习,外表学个大概仿佛,里边混沌一团的韵味能钩沉出来便好。不少古人也是如此,字不算精美,只是有韵味,这就行了。韵味就是夜色里的感觉,看不清,说不清,靠品咂,似断若连,不绝如缕。有不少作品让人把玩不已,但没有多少人关注它是白日还是晚间所作。我猜度姜白石是常在夜间下笔的,他会写道:“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晚间,笔下似乎更为散淡,不似白日那般收紧。
古人的志怪小说喜欢把文弱书生放在夜里,让他获得奇遇,然后铺陈细节,常常写到鸡叫时分就戛然而止。作者把白日都放过,专挑夜间来写,将许多神秘诡谲连缀起来,笔下大胆了许多,任意而为,荒唐玄乎亦无不可。夜间,书写的可能性无限,不可羁绊。于是,白日里不曾出现的灵异,都会在夜间纷至沓来,纳于笔下。现在,我则常常在夜间过兴于文字,信手翻翻一些前人的碑帖,写三两行字,或者像前面说的,有气无力地研磨一盅墨汁。显然,如今夜间的我是闲适之至的,更是远离了熬夜。
每一个穿过白日进入如水夜色的普通个体,日间的生活总是丰富而斑斓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夜间的朦胧恍惚,它储存着个人生活的许多秘密,且更见出趣味。(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赏夜景和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赏荷塘四周之景都是闲适放松的心境。
B.王徽之夜间冒雪访戴逵一夜方至,是出于不可理喻的情调,其中能窥见名士风采。
C.作者认为,虞世南和褚遂良的《兰亭序》拙朴敛约,颇有夜色的雅趣,值得学习。
D.作者提到“研墨”这颇具古风意味的细节,用以抒发古典情怀,寄寓了高雅意趣。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选取了多个情境,不仅写出古人对夜色的钟爱,也写出了作者的偏爱和享受。
B.文章多处引用古人言论,文章既丰富了内容,又增添了文化色彩,兼具典雅之美。
C.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这篇散文充满诗意和哲学思考。
D.文章语言多变,文白相济;句式整散结合,长短交错;表达舒缓和谐,流畅优美。
8.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闲散"是朱以撒先生散文的特点之一,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想北平
老舍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⑤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莱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选自《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题为“想北平”而非“写北平",一个“想”字,不仅点明了作者与北平的距离,而且还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无尽的、深沉的爱。
B.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是因为对北平知道得太少、言语贫乏,以致无法说、无能力说。
C.第六段作者写北平时选择的材料十分典型,并且富有日常生活的特点,表现了老舍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近似平民的审美情趣。
D.第七段中作者化用陶渊明的诗句表现北平的田园风味,同时借助陶渊明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表达自己对北平的眷恋之情。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语言通俗质朴,自然亲切。“不急的慌"“可是到底可爱呀”等口语化表达、“差点儿事儿"“处处有空儿”等典型京味儿的语言,既亲切平易又富有感情。
B.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以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等城市和北平对比,突出北平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思念之情。
C.本文善用比喻、拟人、类比等多种手法。“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北平的爱之无形、爱之深切。
D.本文的结尾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动人心弦;“不再说了吧”又戛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8.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9.描写北平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很多,老舍笔下的北平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老舍怎样的情
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6分)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的66号公路
叶伟民
2008年年初、我们家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经济危机——我爸的食品厂和纸皮厂倒闭了。此时,一场中小企业破产潮正横扫珠三角。
我家位于广东西南的一个县城。从清末开始这里的人们就大量漂洋逃荒,我的爷爷也因此葬身于菲律宾。缺财少丁、海外关系加上历次运动的洗礼,造就了谨小慎微的集体性格,典型代表就是那勤勉低调的小商人群体。
如今,我们这个小商人之家再也无计可施,数百万的银行贷款如泰山压顶,抹去任何一丝希望。当年我爸已经58岁,基本失去了东山再起的世俗筹码。
春节过后,我爸遣散工人,在机床破落、杂物满地的车间里,100多号淳朴勤劳的新市民逐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板道别。人们握手,鞠躬,拥抱,哭泣,缅怀岁月,也彼此祝福前程。除去部分幸运的进入大厂,老工人则多数沦为钟点工、保姆或无牌小菜贩。若在街头偶遇,无论家里缺不缺粮,我爸总争先帮衬,昔日主雇小心翼翼地挑着好话说,成全彼此仅存的颜面。
我们所谓的“家",其实也是生意人凑合的产物,一个建在厂房顶层的砖混加铁皮的简易建筑,冬冷夏热。破产后的那个夏天,台风也跟着来施虐,刮跑了我家的屋顶。我爸后脚刚冲出门外,房子轰的就塌了。
第二天我从外地赶回来,看着我爸蹲在碎石和玻璃碴中一件件地淘着东西,捞出一件就端详半天,嘴里嘟囔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收拾了整整一个星期,累了,我就躺在阳台半湿的书堆上,我爸则坐在一把木椅上,两人一边看着久违的晚霞落日,一边商量着生计前程。
“还是把厂房卖掉还债吧,大不了再来。”我这样劝我爸。而他总是迟疑,话也越来越少,每天起来就戴着老花镜按计算器,要不就背着阳光枯坐。那个几乎无家可归的夏天结束后,他宣布:“不卖。"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这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一点一滴建立了他的事业,就连命运夺走我的母亲也未能将其打倒。后来一位叔叔和我说,我爸主要是舍不得,厂子是他们夫妻俩打下的基业,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我很内疾,更觉难过,想起了杰克·伦敦笔下的老举手,摇摇晃晃地拉开双拳,只为那块代表着尊严的牛排。
既然不卖,物业出租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我爸先试脸性地改造了一批廉租房,效果一般,溢价少且严重依籍中介,一个月下来连银行利息都还不起。
我寄过几次微薄的薪水以表支持,但总有滴水入海之感,我似乎下意识地在等靴子落地。直至某次长假回家,我才发现悲观从未在这里生长,这里大变了模样,昔日的车间被改造成一间间精心设计过的、极度标准化的短租公寓,格局一样,家具一样,拆了桌腿到隔壁掰一根就能接上的那种
我爸站在我面前,穿着拖鞋汗杉,一手账本,一手计算器,显然已成功从一个食品商人转型为“包租公”我警觉地问:“钱哪来的?"我爸说:“再贷呗。”
这意味着,他已成功将家庭赤字推至历史最高峰。我很愤怒,在回去的路上,坐在那辆仅因为太破而没卖出去的老雅阁里,我把头扭向窗外。
我爸读完初三就辍学,以后分别以养鸭、做草帽、补鞋、裁缝等生计匍匐在私营经济的“歪路"上,直至市场经济被扶正,他的事业才迎来春天。也正因为第一代个体户在经验主义上的成功,他在我成长路上充当了某种反智主义者的角色,例如他反对我高考志愿填企业管理,“那里面没有什么。”
我爸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每次见到房客总会问上几句,并记下他们的意见(或吐槽),择其优者而改进。
“我就是个生意佬,说不出啥大道理,但有个原则:多从客户角度出发。"“找一个新住户不如维护好一个老住户,而且做坏了名声很麻烦。”他架上老花镜,拿出他的小本,上面写满了加减乘除。这个极其珍视用户体验的房东无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获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一些住客开始向他说些困难和需求,例如想要台二手电脑或想换份工作。我爸都认真记在本子上,见到其他租客时就顺便问问,一些供需竟无意间对接上了。
后来我爸干脆挂出一块大黑板,让住户进行信息交流。一些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交互开始出现——“58同楼"来了。五六百名住户开始组建以兴趣或家乡为划分的微信群,聊天灌水,互通有无,还开始零星组织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
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大,他打算开一个房屋中介公司,但在大门快装上的最后一刻却改变了主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公司,我爸毫不犹豫地退掉了包括桌椅电脑在内的所有东西,在电话里和我说:“我想明白了,我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家公司。”
“建一家公司除了给自己增加成本和招来一堆竞争对手外,真的没什么好处。"我爸说,“各取所需就好了。”
我的家庭逐渐走出了困境,债务成幂次法则在递减。这场家庭“自救"还让我开始了继童年之后的第二次父亲崇拜期。在我眼中,他似乎知之甚少,又所做极是,无意中捎带出这个浮躁时代最难得的微言大义。
一个夕阳猛烈的傍晚,我又坐上我爸那辆开了11年翻新的高龄雅阁,久别多年的小城电台竟也文艺了很多,放起鲍勃·迪伦。我爸带我走了一条新路,柏油黑亮,笔直通天,竟也沾了点辽阔的西部感。
我爸扭头问我知不知道新路的名字。太阳从他背后射来,好像在头上戴上一顶金色的牛仔帽。我觉得此时他像极了一个开着旧皮卡的老嬉皮,奔驰在伟大的66号公路。我突然想恶作剧一下,于是朝我爸竖起摇滚的手势,捏着西部片里的烟熏喉对他喊:“向着太阳飞奔吧,牛仔!”我爸伸手关掉收音机,他一定觉得我有病。
(有改动)
【注】①66号公路:这是横贯北美的一条公路,是一条开拓者与勇敢者的精神之路。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将父亲工厂倒闭的小人物悲剧事件与中小企业破产潮相结合,交代经济危机大背景,凸显个人事件和时代背景、微观和宏观的对立
B.与朱自清(背影)表现父爱深沉的主题不同,本文写父亲,虽在写人,却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个人命运投射时代变迁。
C.本文和《哦,香雪》一样,都采用了全知视角来叙事,这种叙述方式不仅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又使故事显得客观真实,便于抒发情感。
D.“66号公路"象征着父亲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人生道路,他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中,他的个人发展经历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缩影。
7.对文中父亲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精打细算,是个保守主义者。他一生都在创业,破产后谨慎朴实,信奉经验主义,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B.父亲勤勉守信,坚强乐观。他一直勤勉创业,面对破产等困境没有一蹶不振,始终保持乐观,转型艰难却从未悲观。
C.父亲热心助人,重情重义。遣散工人时,他争先帮衬离职员工;开办短租公寓时,他从客户角度出发维护好老住户。
D.父亲奋进创业,顺应时势。从物业出租到短租公寓,再到为房客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他总能在转型中寻找发展机遇。
8.文中两次出现“雅阁车”,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请比较本文与《百合花》中“我”的作用
的异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声音
张炜
芦青河口那围遭儿树多。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里面横一条小路,竖一条小路,非把人走迷了不可。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姑娘: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
可二兰子倒蛮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割就割吧,她没上几天学,管“大"念“太”,常常忽略中间那“一点儿",还不得割牛草吗?好在二兰子还从没有迷过路。
早晨,还是很早的时候就进林子了。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继续往前走着……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还是往前走……又穿过几排杨树,跨进了杂树林子。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二兰子举起手里那把雪亮亮的镰刀,镰刀刃儿锃亮锃亮,反射着阳光,耀得她眯起了眼。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她脸儿红红的,四面儿瞧瞧,心里一热,不知怎么脱口喊了一声:“大刀哝——,小刀味——……”二兰子听到自己那声音了,听那尾音儿,这尾音拖得特别的长。
奇怪的是,它好像飞到了老远的地方,又从那儿折回来。声音已经变了。二兰子听着愣住了!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着:是哪个小伙子在老远的地方接着喊哩!听听,他还在喊哩——“大姑娘味——!小姑娘唻——!"
二兰子赶紧藏到了一丛灌木后边。她听出那声音是从远远的河西岸传过来的,听那调儿,还是喊的普通话。二兰子小声骂一句“该死的”,就弯下身子割草了。
这天晚上,二兰子回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都怨那月亮太亮了些,把个窗外的树叶照得绿莹莹的,怎么能让二兰子不去想那树林子、那树林子里的草?她想:“割吧,割吧,割到找婆家!"她想来想去,竟觉得河西岸那青草一准会比河东岸的多——河东岸那青草原来不算多,也不算嫩!……
天亮以后,她踏过一条独木小桥,进了对岸的林子了。林子里的鸟儿也许吵累了,四周静得很,空荡荡的林子里,只有她那挥动镰刀的嚓嚓声。割了一会儿,她听到了有人在不远的地方喊了一声。她不知怎么有些慌乱,绕过了几丛灌木,偷偷地趴在树枝下看着。她终于看到一棵皮黑如铁的老弯榆下,正有个人面向河东,用力地喊着。“是他了!是他了!”二兰子心里叫了一声,随手用镰刀狠劲儿扫了一下跟前的灌木丛。树丛发出了一阵“啪啦啦"的响声。
那个人赶紧转回身来。二兰子看真切了,也差点儿喊叫出来——这哪里是个小伙子啊:矮矮的个子,瘦干干的脸;一双眼睛陷得有点深,使上眼皮和眉骨处有一道深纹儿。他挺直身子站立着,那头颅也要往前探出一截儿——他是个罗锅儿!二兰子大失所望,觉得他就和身边那棵老弯榆差不多。他大概有二十八九岁了吧?她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
罗锅儿看到了二兰子,一下子怔住了!他把身子久久地贴到老弯榆上,让粗粗的树干挡住自己的脸。呆了好长时间,他才不得不从树后走出来。
他们都默默地割牛草,谁都不说什么话。小罗锅儿敢藏在树丛里喊“大姑娘”,“大姑娘"真地来了,他却怕羞似的一个人跑到一边割着草。……也只是不一会儿的时间,他就割了好大的一堆,速度快得简直让二兰子吃惊。他异常麻利地将草捆儿打好,然后就倚在草捆上,掏出个小本本看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咕咕哝哝……
几天过去了,二兰子看小罗锅儿还算老实,她就上前搭讪着说起话来了,“你读的什么?”他翻动着书页,头也不抬地说:“没什么,一本书……听说公社工艺制品厂要招懂外语的,这会儿正物色人呢……不过已经有好多懂外语的来报过名了,厂里决定通过考试取两名……"
“哎呀,才取两名!”
“就是取一名,我也要去应考的!"小罗锅声音低沉,但却非常有力量。
二兰子敬佩地看着他,点点头说:“你行唻,你去制品厂呗,你是不该割牛草……咱不行,咱连个字儿也不识。咱割牛草,割到找婆家。”
小罗锅听了,猛地转过身来,直直地仰脸望着她,那神情里有惊愕、有惋惜,甚至还有不能抑止的愤怒:“你不行吗?哎哟,你十九岁活灵灵,怎么能不行?!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照大镜子吗?"他说着,两个按在膝盖上的手掌微微抖动。
二兰子惊住了!她呆呆地望着他,一动不动地望着。望着望着,她竟“呜呜”地哭出了声音,她哭啊哭啊,泪水把花衫儿都打湿了。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林子,那树干,那草地,到处都在闪光啊。树林子到了喧闹的时候:风声、鸟声、远方的人声……“二兰子,你听咧!你听这大林子里多热闹啊!风在吹箫,树叶儿奏琴,小鸟在歌唱……我们就不该给这林子添上一种声音吗?我们也有自己的嗓子,我们怎么就不该喊出自己的声音来呢?"
这天,他们谈了很久,分手时已经很晚了。二兰子直盯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消失在一片浓浓的绿色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突然心上不由得一紧,两眼不知不觉涌上了一汪汪水。她扳开跟前的灌木,紧跑几步,向前放开声音喊着:
“大刀唻——,小刀唻——!”
二兰子喊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她这样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了从远远的林间送来的声音——
“大姑娘唻——小姑娘唻——"
那尾声悠悠不绝,无边的树林在鸣响。这声音扩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起落、震荡,交织成一个力的回响,深沉、昂扬,像乐章里表现“崇高”和“严峻"的和声……
(1982年3月于济南,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兰子不受家里重视,两次提到“割到找婆家”,说明她想法传统,认知存在局限。
B.二兰子、小罗锅先后喊出的“声音"虽然内容相同,但蕴含的内心情感却有所不同。
C.从小罗锅和二兰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二人追求不同,也表明小罗锅对二兰子的失望。
D.“林子深处”一语双关,既指幽深静谧的自然环境,也喻指人的内心深处和精神世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叙事节奏缓慢,语言淡雅、隽永、飘逸,充满浪漫色彩和浓浓哀愁。
B.文中对小罗锅的描写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透过二兰子的视角,读者看到了一个害羞自卑、自强不息的农村青年。
C.小说调动了许多“声音"来讲故事,如人物的“喊声”,自然之声以及作者的“声音",它们在小说结尾处达到高度融合。
D.本文与《哦,香雪》均发表于1982年,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作者对时代浪潮下农村女性成长的理性思考。
8.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二兰子两次喊“大刀唻——,小刀唻——”时的心理状态。(4分)
9.张炜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小说的奥秘是诗"。请结合具体内容,简析本小说中“诗”的体现。(6分)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收
茅盾
二百里内的十多个小乡镇上,几乎天天有饥饿的农民“聚众滋扰"。老通宝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多多头也干了这犯“王法”的事,于是整夜睡不安稳,“不回来倒干净,地痞胚子,我不认账这个儿子。"
被围的市镇不得不首先开了那“方便之门”:农民可以向米店赊米,到秋收的时候,一石还一石;当铺里来一次免息放赎;镇上的商会筹措一百五十担米交给村长去分俵。
保安队与“方便之门"双管齐下,居然那“抢米囤”的风潮渐渐平下去;这时已经是阴历六月底,农事也迫近到眉毛梢了。
老通宝一家总算仰仗那风潮,这一晌来天天是一顿饭,两顿粥,而且除了风潮前阿四赊来的三斗米是冤枉债而外,竟也没有添上什么新债。现在又要种田了,阿四和四大娘觉得那就是强迫他们把债台增高。
老通宝看见儿子媳妇那样懒懒地不起劲,就更加暴躁。
“明天,后天,一定要分秧了!阿四,还不打算打算肥料?"“上年还剩下一包肥田粉在这里呀!”
阿四有气无力地回答。突然老通宝跳了起来,恶狠狠地看定了他的儿子说:
“什么肥田粉!毒药!洋鬼子害人的毒药!我就知道祖宗传下来的豆饼好!豆饼力道长!肥田粉吊过了壮气,那田还能用么今年一定要用豆饼了!"
“哪来的钱去买一张饼呢?”
“放屁!照你说,就不用种田了!不种田,吃什么,用什么,拿什么来还债?"
第二天一清早,小陈老爷刚刚抽足了鸦片打算睡觉,老通宝突然来借钱了。数目不多,一张豆饼的代价。一心想睡觉的小陈老爷再三推托不开,只好答应出面到豆饼行去赊。
老通宝一路上有说有笑,到家后他把那饼放在廊檐下,却板起了脸孔对儿子媳妇说:“死了才不来管你们呀!什么债,你们不要多问,你们只替我做!”
春蚕时期的幻想,现在又在老通宝的倔强的头脑里蓬勃发长,正和田里那些秧一样,拔似的长得非常快。河里的水却也飞快地往下缩。好容易从那干涸的河里车起了浑浊的泥水来,经过那六七丈远的沟,便被那燥渴的泥土截收了一半。
田里那些壮健的稻梗就同患了贫血症似的一天一天见得黄萎了。老通宝看着心疼,急得搓手跺脚没办法。四大娘冷一句热一句抱怨:白费了人工,而且多欠出一张豆饼的债!
不单是老通宝家,谁家的田不是三五天内就要干裂的像龟甲呀!
唯一的办法是到镇上去租一架“洋水车"救急。老通宝一听到“洋”字,就有点不高兴。况且他也不大相信那洋水车会有那么大法力。正在这样怀疑着的老通宝还没开口,四大娘却先愤愤地叫了起来;
“洋水车倒好。可是租钱呢?没有钱呀!听说踏满一爿田就要一块多钱!"
“天老爷显灵。今晚上落一场雨,就好了!”他急急忙忙跑到村外小桥头那座简陋不堪的“财神堂"前磕了许多响头,许了大大的愿心。
这一夜,老通宝整夜没有合眼。
正午时分,毒太阳就同火烫一般,那些守在小桥上的人忽然发一声喊:来了!——那就是洋水车!
“水就从这管口里出来,灌到田里!”
管理那软管子的镇上人很卖弄似的对旁边的乡下人说。
突然,那船上的机器发喘似的叫起来。接着,咕的一声,第一口水从软管子口里吐出来了,于是就汩汩汩地直泻,一点也不为难。
老通宝站得略远些,瞪出了眼睛,注意地看着。
他也不和儿子媳妇商量,径拉了保人,担保了二分月息的八块钱,也叫那软管子到他田里放水去了。
太阳落山的时候。老通宝的田里平铺着一寸深的油绿绿的水,微风吹着,水皱的像老太婆的脸。老通宝看着很快活,也不理四大娘的唠唠叨叨聒着“又是八块钱的债"!
接着是凉爽的秋风来了。四十多天的亢旱酷热已成为过去的噩梦。村坊里的人全有喜色。老通宝更断言着“有四担米的收成”,是一个大熟年!有时他小心地抚着那重甸甸下垂的稻穗,便幻想到也许竟有五担的收成,而且粒粒谷都是那么壮实!
只要一次好收成,乡下人就可以翻身,天老爷到底是生眼睛的!
但是镇上的商人却也生着眼睛,他们只看见自己的利益,稻还没收割,镇上的米价就跌了!到乡下人收获他们几个月辛苦的生产,把那粒粒壮实的谷打落到稻筒里的时候,镇上的米价飞快地跌到六元一石!再到乡下人不怕眼睛盲地砻谷的时候,镇上的米价跌到一担糙米只值四元!最后,乡下人挑了糙米上市,就是三元一担也不容易出脱!米店的老板冷冷地看着哭丧着脸的乡下人,爱理不理似的冷冷地说:
“这还是今天的盘子呀!明天还要跌!"
然而讨债的人却川流不绝地在村坊里跑,汹汹然嚷着骂着。请他们收米罢?好的!糙米两元九角,白米三元六角!
老通宝幻想的肥皂泡整个爆破了!全村坊的农民哭着,嚷着,骂着。“还种什么田!白辛苦了一阵子,还欠债!”——四大娘发疯似的见到人就说这一句话。
春蚕的惨痛经验作成了老通宝一场大病,现在这秋收的惨痛经验便送了他一条命。当他断气的时候,舌头已经僵硬不能说话,眼睛却还是明朗朗的;他的眼睛看着多多头似乎说:“真想不到你是对的!真奇怪!"
一九三三年一月(有删改)
【注】《春蚕》《秋收》《残冬》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从《春蚕》写蚕丝业萧条所引起的农村破产,到《秋收》写农民在饥饿中的抢粮风潮,到《残冬》写农民在一年生计完全绝望以后,终于自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清楚、生动的历史图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抢米囤”风潮让被围的市镇打开“方便之门",人们因此渡过眼前难关,初步显露出斗争才会有希望的主题。
B.文中两次提及“春蚕”,从“春蚕"到“秋收”愈加悲惨的人物遭际,体现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C.老通宝的心情随着庄稼起伏多变,喜悦、着急、盼望,最终因希望破灭而送命,小说的节奏也随之缓急有变。
D.文中先写农民丰收在望,继而写农民丰收成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产生了出人意料、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7.关于文中次要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多头有着最初的觉醒,干了犯“王法”的事,但老通宝认为这直接触犯了自己的尊严。
B.管理软管子的镇上人的卖弄似的话语让老通宝下定了使用洋水车的决心,推动了情节发展。
C.米店老板冷冷的表情和腔调,表现了事不关己的商人对农民命运的漠不关心和无情嘲弄。
D.四大娘对种田的怀疑和欠债的担忧,在小说倒数第二段得到了应验,表现了农民的艰辛与悲苦。
8.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文中老通宝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9.好的结尾,往往令人叹为观止。本文结尾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楚霸王自杀(节选)①
郭沫若
“大王,请你不要迟疑,"亭长又敦促着,“追兵万一赶到了……”
“不行,不行,"项羽依然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起初起兵的时候,随处都有人来参加,随处都有人来欢迎,我们是没有愁过兵马和粮食的缺乏的。现在不同了。我们每到一处,人都逃得精光。没有逃的,连乡里种田的老百姓都要欺骗我。这正是天老爷在作弄我。呵!”他长叹了一声,把两手握成拳头,向空中举了一下,望着天。“我还有这么大的气力,就要被消灭了吗?“
“大王,"亭长又说,“天是助成你的,请你不要迟疑。你身经百战仍还健在,不正是天意吗?”
“不行,不行,"项羽又摇起头来,“我是晓得的,亭长,你一定是好人,但我有什么面目回到江东去呢?”他这时心机转了一下,看到了伏在江边不能起来的他的那位部下。他指着他说:“那是钟离昧啦,他腰上受了伤,不能动了。亭长,就请你把他打救了去啦。"
“还有我这匹乌骓马,”项羽接着又指着他的那匹青白色的马说,“这马我骑了五年,我不忍杀它,这也让亭长把它打救了吧。"
“大王,我看你的仁心是很可动人的。但我觉得你不好在那种感伤的陶醉里沉湎。古话说得好,‘天道远,人道迩’,只要你把你目前的这种仁心,能够推广出去,真真正正把天下的人打救起来,真真正正把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天下的老百姓放在你的念头上,以你的雄才大略专于用来救世济人,我看不要说天,什么人都是会帮着你的,江东的父老也一定会帮助你的。现在还不迟啦……”
在这时候从西北角上又隐隐腾出了一片声息,声息愈见逼近了,听得出是一大群人马的马蹄声,听来是有几百人的光景。
“大王,"亭长叫着,“不要再狐疑,你赶快上船!赶快上船!”
项羽没有作声。他的左手把盾牌拿着了。其他二十五名壮士就像受了命令的一样,也一同拿起了盾牌。
项羽的两个眼仁②愈见对紧了,把剑拔出了鞘来,向空中举起。二十五名的壮士也不期而同地把剑拔出了鞘来向空中举起。二十六道和四围的冰雪争着寒意的剑光,在朝阳中交织着了无数的虹彩。二十六个人呐喊了一声,迎接着涌上了前去。
亭长这时候把船离开了岸,隔得一箭远的光景,又停着了。他爬在乌骓马的背上去观起战来,对着坐在船尾上焦急着的钟离昧传达着他的所见。
“……就跟冲进了羊牢的一群猛虎一样啦。哦,只见人在倒,马在倒,敌人溃乱了,就像一群蜂子啦。"
“项王呢?项王呢?”钟离昧焦急着问。
“看不清楚啦。……哦,还在,还在。他最厉害。他是没有戴将军盔的……"
“哦,那不危险!”
“真不愧是身经百战、力能拔山的大王……二十五个都不弱……哦,真巧妙,真灵敏,真神速呵,二十六个人就像有二十六双手足的一个人啦。不是人的力量啊!"
“项王呢?项王呢?项王没受伤吗?……”
“……哦哈,他把盾牌也抛弃了,抓着敌人在当盾牌。他把手里抓着的人像肉弹子一样乱掷!敌人都闪开了,没人敢应战,只是把他们重重围困了起来。遍地都是死伤啦……哦哈,黑盔甲倒了一个,又倒了一个!……"
“项王呢?项王呢?”
“他没有倒。但他的头受了伤,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的身边就只有几个黑盔甲的尸首僵伏着,一个敌人的尸首也没有。他现在拾起了一把剑来了……哦,你注意听,他好像在说话,他指着一个好像叫吕马童的人在说话……"
“……你不是吕马童吗?我听说刘邦悬着千金的赏格,购我的头首,得到我的首级的还可以封万户侯。你从前对于我是有过好处的,我现在就把我这个首级送给你罢……”
这一片宏大的声音,几乎是一字一顿吐出的,连船上的人也听得清楚。钟离昧早已经硬着颈子在吞眼泪,亭长依然还在马上看。
“呵哈,"亭长最后叫着,“项王刎了喉,在一群黑盔甲的尸首里面,倒了。”
亭长的脸上也悬着了悲怆的眼泪,他不忍再看了,从马上下来,把船起了碇,向江心摇去。
岸上的泥雪中狼藉着一片的剑和戟,人和马的死尸。
……
(有删改)
【注】①本文取材于《史记》,写于1936年郭沫若游历日本期间,此时国内国民党仍正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后被收入郭沫若历史小说集《豕蹄》。②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重瞳子”,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
6.关于文中亭长在“观战"时与钟离昧的对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亭长传达自己所见时,钟离昧始终关心项羽是否安全,可见他很忠诚。
B.项羽部将人数逐渐减少到最后仅剩项羽,证明他采取了错误的作战策略。
C.项羽愿意把自己的首级送给吕马童去领赏,说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D.项羽自刎,照应上文托付钟离昧、赠送乌骓马,暗示当时已抱必死决心。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亭长的敦促,项羽产生迟疑并拒绝渡江,因为他认识到导致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失去民心,已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B.项羽临别时不但赠送乌骓马给亭长,而且请求亭长将其受伤部将钟离昧渡过江去,体现了他还有亭长所说的那种“仁心”。
C.“二十六道和四围的冰雪争着寒意的剑光"衬托出项羽和他的将士们勇于应战的英雄形象,与下文具体的作战过程相呼应。
D.小说结尾处写这次激烈的交锋过后战场上一片狼藉,这一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也折射出项羽的悲剧命运。
8.郭沫若在《豕蹄》序言中说,自己始终是站在现实的立场来创作历史小说,请结合这句话分析小说中划横线句子的丰富意蕴。(6分)
9.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确有项王临终托付乌骓马于乌江亭长的记载,但只字未提钟离昧。而在这篇小说中,郭沫若特意安排这一人物。这样安排有什么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色如水
朱以撒
有几个晚上,从这个城市驾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夜色深浓起来,整个空间感觉全然不似白日了。这个时段没什么车,路就显得特别宽阔,让人的心绪放松下来。路两边的林壑由于昏暗而变得氤氲一片,如水墨落在宣纸上,渐渐晕开。暗夜使人的视觉无从施展,岭上的草木短长疏密各有不同,现在看来却是一样的迷蒙。视力被阻挡在物象之外,无从深入——除非深夜过去,晨曦到来。
晚间出门常常伴随一些情调,这不可否认。很多人了解王徽之的名士风采,是从他夜间访戴逵开始的。一个人在夜里醒来,想起老朋友,不顾及正下着大雪,乘船前往,船在风雪中行了一夜方至。一个人在夜里不待在家中,而执意往外走,那一定是有原因的,有的是关乎物质,有的则是情调使然。王徽之的夜行是从情调上出发的,情调往往不可理喻,却可流传。
有人选择晚间来访,以为这段时间对谁来说都是闲暇、充足的,可以长坐不起。正事很快说完,余下的便是道听途说的展开。白日是很有意义的——从白日的功能来说,它是人用来维持生存的时段,教书的、经商的、务农的,各行各业,不可懈怠,人们都在为生存这一意义下力,使物质财富得以创造。晚间说不上有什么意义,更多的是有情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兴趣、小爱好,尽管不足与人说,只是自己悄悄地赏玩,却是开怀之至,满足自己的兴味也只能利用夜晚这一段闲暇。可是有人来访,只好陪说陪笑,心不在焉。有几次客人有起身的动作,主人心中暗喜,谁知他又坐了下来,开启另一个话题。是不是此时主人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也不是,好像没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文士大抵如此。夜间,我常常有些小事想做,比如想趁这个夜晚研一小盅墨。很发墨的砚台,很上乘的松烟墨,慢慢地磨着,时间慢慢过去,身心越发松弛。磨一晚上墨,得一小盅墨汁,用它来写小楷,适宜之至。病夫一般地研磨似乎太浪费时间了,然而浪费的也是私人的时间——我乐意浪费一些夜晚的时间,延续渐渐远去的古风。
况周颐说:“人静帘垂,灯昏香直。”这是他书斋的夜间状态。古人房间的亮度大抵如此,不亮,带着昏黄。就是辛稼轩笔下的元夕,灯火也不会亮到哪里去,灯火阑珊是一种常态。古时,晚间的茶舍、酒肆、香坊、客栈,定然都是迷迷蒙蒙的古典气氛,让人看得到,又看不清楚,让视觉受囿,又让感觉延伸。来的人静静坐下来,喝一泡茶,闻一炷香。这类空间能够营造沉浸感,动作慢一点,话题轻松一点,养一养白日耗费的精神和肉身。对比之下我联想到自己的书房,晚间的灯火是不是太亮了,亮到纤毫可辨、不可逃遁,会不会把一些夜晚给予的精神上的福利驱散了况周颐坐在昏黄的灯下,最后居然能“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如此幻境,我从未有过。
有人要学《兰亭序》,问我学谁的好,我说学虞世南或诸遂良的即可。虞、褚二人笔下的《兰亭序》都有一些朦胧的夜色感,似有一层纱笼罩在墨迹上,使人雾里看花一般,拙朴敛约的情调就弥漫开来。有些前人的墨迹也如在夜中行,《平复帖》《李柏文书》《王念卖驼券》都如此,后人学习,外表学个大概仿佛,里边混沌一团的韵味能钩沉出来便好。不少古人也是如此,字不算精美,只是有韵味,这就行了。韵味就是夜色里的感觉,看不清,说不清,靠品咂,似断若连,不绝如缕。有不少作品让人把玩不已,但没有多少人关注它是白日还是晚间所作。我猜度姜白石是常在夜间下笔的,他会写道:“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晚间,笔下似乎更为散淡,不似白日那般收紧。
古人的志怪小说喜欢把文弱书生放在夜里,让他获得奇遇,然后铺陈细节,常常写到鸡叫时分就戛然而止。作者把白日都放过,专挑夜间来写,将许多神秘诡谲连缀起来,笔下大胆了许多,任意而为,荒唐玄乎亦无不可。夜间,书写的可能性无限,不可羁绊。于是,白日里不曾出现的灵异,都会在夜间纷至沓来,纳于笔下。现在,我则常常在夜间过兴于文字,信手翻翻一些前人的碑帖,写三两行字,或者像前面说的,有气无力地研磨一盅墨汁。显然,如今夜间的我是闲适之至的,更是远离了熬夜。
每一个穿过白日进入如水夜色的普通个体,日间的生活总是丰富而斑斓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夜间的朦胧恍惚,它储存着个人生活的许多秘密,且更见出趣味。(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赏夜景和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赏荷塘四周之景都是闲适放松的心境。
B.王徽之夜间冒雪访戴逵一夜方至,是出于不可理喻的情调,其中能窥见名士风采。
C.作者认为,虞世南和褚遂良的《兰亭序》拙朴敛约,颇有夜色的雅趣,值得学习。
D.作者提到“研墨"这颇具古风意味的细节,用以抒发古典情怀,寄寓了高雅意趣。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选取了多个情境,不仅写出古人对夜色的钟爱,也写出了作者的偏爱和享受。
B.文章多处引用古人言论,文章既丰富了内容,又增添了文化色彩,兼具典雅之美。
C.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这篇散文充满诗意和哲学思考。
D.文章语言多变,文白相济;句式整散结合,长短交错;表达舒缓和谐,流畅优美。
8.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闲散”是朱以撒先生散文的特点之一,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6.A(朱自清《荷塘月色》赏荷塘四周之景的心境带有“淡淡的哀愁"。)
7.C(没有使用“拟人”“排比")
8.(1)内容上,写夜间朦胧的独特趣味,表达“我”对夜间韵致的喜爱。
(2)结构上,点题,呼应开头所写夜色如水的情调,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3)手法上,与白天生活的对比,突出“我"对夜色的偏爱。
(4)情感上,抒发对夜色的喜爱,寄寓作者独特意趣。
(每点2分,两点即可)
9.(1)结构闲散(1分)。本文由夜色谈起,写王徽之的情调、书斋的夜间心境、推荐《兰亭序》等,结构上不刻意雕琢,随性散漫。(1分)
(2)语言闲散(1分)。语言不刻意求工,如有人夜间来访的心理描写,闲适挥洒,有闲散之趣。(举其它例子也行)(1分)
(3)文章情趣闲散(1分)。本文以散笔写闲心,写出如水夜色的古典风韵,内含自然潇洒的情致,闲散清雅。(1分)(【补充答案】“意趣闲散”“心灵闲散"“情感闲散”也可)
(每点2分,答其它方面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想北平
老舍
①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拣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⑤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莱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选自《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题为“想北平"而非“写北平”,一个“想"字,不仅点明了作者与北平的距离,而且还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无尽的、深沉的爱。
B.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是因为对北平知道得太少、言语贫乏,以致无法说、无能力说。
C.第六段作者写北平时选择的材料十分典型,并且富有日常生活的特点,表现了老舍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近似平民的审美情趣。
D.第七段中作者化用陶渊明的诗句表现北平的田园风味,同时借助陶渊明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表达自己对北平的眷恋之情。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语言通俗质朴,自然亲切。“不急的慌”“可是到底可爱呀"等口语化表达、“差点儿事儿”“处处有空儿"等典型京味儿的语言,既亲切平易又富有感情。
B.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以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等城市和北平对比,突出北平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思念之情。
C.本文善用比喻、拟人、类比等多种手法。“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北平的爱之无形、爱之深切。
D.本文的结尾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动人心弦;“不再说了吧"又戛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8.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9.描写北平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很多,老舍笔下的北平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从中可以感受到老舍怎样的情
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是因为对北平知道得太少、言语贫乏,以致无法说、无能力说”,作者反复说自己“爱北平"“要说而说不出”,是指“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故选B。
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法错误,“我将永远道不出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不是比喻,本体与喻体不能都是“爱”,构成比喻本体、喻体必须不同质不同类。故选C。
8.①用“摇篮"比喻北平,表现北平有边际的特点且安全温馨。②用“我”坐看小蝌蚪、嫩蜻蜓的细节,
表现环境的幽静,生活的闲适。③以对过去生活的描写,表达我对北平的想念和喜爱之情。(一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未点明手法,但分析了表达效果,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题,注意题目中的“赏析"二字,首先要点明手法,并分析该手法的表达效果;其次还要注意多角度赏析。
划线句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首先,“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这里属于细节描写,写“我"坐看小蝌蚪、嫩蜻蜓,之所以有“小蝌蚪”“嫩蜻蜓",说明少有人来,环境幽静,而“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也体现出生活的闲适。
其次,“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里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平比喻成“摇篮”,“摇篮"是孩子安全、温暖的港湾,由此表现出北平安全温馨,有边际的特点。
再次,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看“小蝌蚪”“嫩蜻蜓"的描写,描写过去的生活,更能体现出对北平的想念和喜爱之情。
意象的选择细索而真切。作者选取苇叶上的嫩蜻蜓、水中的小蝌蚪等,这些意象给了人们亲近自然的直觉形象,尽管作者没怎么进行具体的描绘,但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驰骋的舞台,这些简单而常见意象的组合仿佛给人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之美,在这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里,难怪作者自己就说“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9.特点:①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②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③人为之中显出自然;④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给4分)
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怀念、眷恋、赞美之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特点以及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
根据文本“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可以概括出北平的第一个特点: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根据文本“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可以概括出北平的第二个特点: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
根据文本“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可以概括出北平的第三个特点: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根据文本“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可以概括出北平的第四个特点: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根据文本第三段“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以及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等语言,都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怀念、眷恋、赞美之情。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的66号公路
叶伟民
2008年年初、我们家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经济危机——我爸的食品厂和纸皮厂倒闭了。此时,一场中小企业破产潮正横扫珠三角。
我家位于广东西南的一个县城。从清末开始这里的人们就大量漂洋逃荒,我的爷爷也因此葬身于菲律宾。缺财少丁、海外关系加上历次运动的洗礼,造就了谨小慎微的集体性格,典型代表就是那勤勉低调的小商人群体。
如今,我们这个小商人之家再也无计可施,数百万的银行贷款如泰山压顶,抹去任何一丝希望。当年我爸已经58岁,基本失去了东山再起的世俗筹码。
春节过后,我爸遣散工人,在机床破落、杂物满地的车间里,100多号淳朴勤劳的新市民逐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板道别。人们握手,鞠躬,拥抱,哭泣,缅怀岁月,也彼此祝福前程。除去部分幸运的进入大厂,老工人则多数沦为钟点工、保姆或无牌小菜贩。若在街头偶遇,无论家里缺不缺粮,我爸总争先帮衬,昔日主雇小心翼翼地挑着好话说,成全彼此仅存的颜面。
我们所谓的“家",其实也是生意人凑合的产物,一个建在厂房顶层的砖混加铁皮的简易建筑,冬冷夏热。破产后的那个夏天,台风也跟着来施虐,刮跑了我家的屋顶。我爸后脚刚冲出门外,房子轰的就塌了。
第二天我从外地赶回来,看着我爸蹲在碎石和玻璃碴中一件件地淘着东西,捞出一件就端详半天,嘴里嘟囔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收拾了整整一个星期,累了,我就躺在阳台半湿的书堆上,我爸则坐在一把木椅上,两人一边看着久违的晚霞落日,一边商量着生计前程。
“还是把厂房卖掉还债吧,大不了再来。”我这样劝我爸。而他总是迟疑,话也越来越少,每天起来就戴着老花镜按计算器,要不就背着阳光枯坐。那个几乎无家可归的夏天结束后,他宣布:“不卖。"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这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一点一滴建立了他的事业,就连命运夺走我的母亲也未能将其打倒。后来一位叔叔和我说,我爸主要是舍不得,厂子是他们夫妻俩打下的基业,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我很内疾,更觉难过,想起了杰克·伦敦笔下的老举手,摇摇晃晃地拉开双拳,只为那块代表着尊严的牛排。
既然不卖,物业出租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我爸先试脸性地改造了一批廉租房,效果一般,溢价少且严重依籍中介,一个月下来连银行利息都还不起。
我寄过几次微薄的薪水以表支持,但总有滴水入海之感,我似乎下意识地在等靴子落地。直至某次长假回家,我才发现悲观从未在这里生长,这里大变了模样,昔日的车间被改造成一间间精心设计过的、极度标准化的短租公寓,格局一样,家具一样,拆了桌腿到隔壁掰一根就能接上的那种
我爸站在我面前,穿着拖鞋汗杉,一手账本,一手计算器,显然已成功从一个食品商人转型为“包租公”我警觉地问:“钱哪来的?"我爸说:“再贷呗。”
这意味着,他已成功将家庭赤字推至历史最高峰。我很愤怒,在回去的路上,坐在那辆仅因为太破而没卖出去的老雅阁里,我把头扭向窗外。
我爸读完初三就辍学,以后分别以养鸭、做草帽、补鞋、裁缝等生计匍匐在私营经济的“歪路"上,直至市场经济被扶正,他的事业才迎来春天。也正因为第一代个体户在经验主义上的成功,他在我成长路上充当了某种反智主义者的角色,例如他反对我高考志愿填企业管理,“那里面没有什么。”
我爸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每次见到房客总会问上几句,并记下他们的意见(或吐槽),择其优者而改进。
“我就是个生意佬,说不出啥大道理,但有个原则:多从客户角度出发。"“找一个新住户不如维护好一个老住户,而且做坏了名声很麻烦。”他架上老花镜,拿出他的小本,上面写满了加减乘除。这个极其珍视用户体验的房东无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获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一些住客开始向他说些困难和需求,例如想要台二手电脑或想换份工作。我爸都认真记在本子上,见到其他租客时就顺便问问,一些供需竟无意间对接上了。
后来我爸干脆挂出一块大黑板,让住户进行信息交流。一些奇妙的事情就发生了,交互开始出现——“58同楼"来了。五六百名住户开始组建以兴趣或家乡为划分的微信群,聊天灌水,互通有无,还开始零星组织一些线上线下的活动。
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大,他打算开一个房屋中介公司,但在大门快装上的最后一刻却改变了主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公司,我爸毫不犹豫地退掉了包括桌椅电脑在内的所有东西,在电话里和我说:“我想明白了,我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家公司。”
“建一家公司除了给自己增加成本和招来一堆竞争对手外,真的没什么好处。"我爸说,“各取所需就好了。”
我的家庭逐渐走出了困境,债务成幂次法则在递减。这场家庭“自救"还让我开始了继童年之后的第二次父亲崇拜期。在我眼中,他似乎知之甚少,又所做极是,无意中捎带出这个浮躁时代最难得的微言大义。
一个夕阳猛烈的傍晚,我又坐上我爸那辆开了11年翻新的高龄雅阁,久别多年的小城电台竟也文艺了很多,放起鲍勃·迪伦。我爸带我走了一条新路,柏油黑亮,笔直通天,竟也沾了点辽阔的西部感。
我爸扭头问我知不知道新路的名字。太阳从他背后射来,好像在头上戴上一顶金色的牛仔帽。我觉得此时他像极了一个开着旧皮卡的老嬉皮,奔驰在伟大的66号公路。我突然想恶作剧一下,于是朝我爸竖起摇滚的手势,捏着西部片里的烟熏喉对他喊:“向着太阳飞奔吧,牛仔!”我爸伸手关掉收音机,他一定觉得我有病。
(有改动)
【注】①66号公路:这是横贯北美的一条公路,是一条开拓者与勇敢者的精神之路。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将父亲工厂倒闭的小人物悲剧事件与中小企业破产潮相结合,交代经济危机大背景,凸显个人事件和时代背景、微观和宏观的对立
B.与朱自清(背影)表现父爱深沉的主题不同,本文写父亲,虽在写人,却反映了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个人命运投射时代变迁。
C.本文和《哦,香雪》一样,都采用了全知视角来叙事,这种叙述方式不仅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又使故事显得客观真实,便于抒发情感。
D.“66号公路"象征着父亲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人生道路,他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中,他的个人发展经历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缩影。
7.对文中父亲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精打细算,是个保守主义者。他一生都在创业,破产后谨慎朴实,信奉经验主义,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B.父亲勤勉守信,坚强乐观。他一直勤勉创业,面对破产等困境没有一蹶不振,始终保持乐观,转型艰难却从未悲观。
C.父亲热心助人,重情重义。遣散工人时,他争先帮衬离职员工;开办短租公寓时,他从客户角度出发维护好老住户。
D.父亲奋进创业,顺应时势。从物业出租到短租公寓,再到为房客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他总能在转型中寻找发展机遇。
8.文中两次出现“雅阁车”,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请比较本文与《百合花》中“我”的作用
的异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6.C【解析】C项,“都采用了全知视角来叙事"错,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不是全知视角。
7.A【解析】A项,“父亲精打细算,是个保守主义者”错,文中父亲是一个谨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跨境电商平台佣金比例调整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教育贷款担保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装修帮工雇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寄卖合同范本:艺术品寄售代理中介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办公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5篇
- 二零二五版桥梁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模板6篇
- 二零二五版职工住房借款与社区文化活动支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黄牛养殖与屠宰行业购销法律法规遵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铝艺门安装与外观设计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代发货及品牌授权合同2篇
- 店铺交割合同范例
- 大型活动LED屏幕安全应急预案
- 舞蹈课家长会
- 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自来水质量提升技术方案
- 金色简约蛇年年终总结汇报模板
-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17第97号)
- 反向开票政策解读课件
- 工程周工作计划
- 房地产销售任务及激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