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隆回县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隆回县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隆回县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隆回县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隆回县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3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十二大政治报告中说:我们的观点是,托拉斯是完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的国家机构。”1927年,苏联在一份法令中取消了赢利作为托拉斯经济核算活动主要目标的概念。这反映出苏联A.加大了扶植垄断组织的力度 B.发展了新经济政策的理念C.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2.汉代大量文人下乡采风,创作出《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病妇行》等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艰苦的乐府诗,对统治者反思战乱、制定与民休息的政策有积极作用。这表明,汉乐府诗A.真实地反映民间疾苦 B.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具有民情收集的功能 D.体现了汉代文学成就3.唐代皇帝对要官子弟任职多有限制,尤其是很多诏令都对宰相子弟进行严格限制,如素官回避和翰林学士的任职限制,主要是针对宰相子弟选士,回避中也将宰相子弟列为主要限制对象,唐朝的这一做法A.否定了宰相参与中枢 B.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旨在维护君主的权威 D.提高了庶族官员的地位4.“平均关税水平从15.3%下降到9.8%,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这是一个关于全球最开放市场的成长史。”这句话最可能出自A.《第三世界将我们抬进联合国》B.《入世十年,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C.《APEC,我们来了!》D.《“万隆精神”彰显时代意义》5.下图发表于1898年10月《punch》周刊。图片配文:“中国太后对天子说:改革,好的呀!我先来改造改造你!去站墙角那,不叫你不许出来”。此图最能反映A.作者抨击慈禧扼杀改革B.慈禧与光绪对立的关系C.作者讽刺太后羞辱皇帝D.慈禧阻挠光绪进行改革6.杨和平在《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中写道: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光荣革命”是革命的倒退 B.《权利法案》吸纳革命原则C.妥协方式有助于社会发展 D.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和英法美俄四国代表就《天津条约》的条款进行了谈判。四国代表认为容易达成一致的“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条款遭到清政府的极力反对,而四国代表认为可能需要进行艰苦谈判的“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条款清政府很快就同意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仍有“天朝上国”思想B.四国代表和清政府在谈判中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致C.清政府认为“华夷有别”,拒决外国公使进驻“天子脚下”D.清政府认清了列强侵略本质,防范可能发生的侵略行为8.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张之洞对统治者某举措的意见是“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该举措应是A.废八股 B.派游学 C.办学校 D.废科举9.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10.《□□□:英雄还是强盗》一书中写道:“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了……这次航行确切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显然,对于□□□的死亡,人们宁愿定义为英雄的死,……略有不同的记载,认识到了是死于他的贪欲和不轨。”文中□□□指的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11.下图所示的疆域为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帝国 D.北宋王朝12.18世纪中期,美洲种植烟草几乎无利可图,黑奴们劳作的价值降低。19世纪初,一个成的黑奴种植生产出来的棉花,在市场上可以卖到600美元,而种植出来的烟草、水稻,只卖到60、70美元。该变化A.导致奴隶贸易萎缩 B.受到了技术革命的影响C.源于殖民方式变化 D.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1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遵循着一体化的结构原则,使一个复杂、巨大的官僚机构保持着协调运行,很难出现类似欧洲那种“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A.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的束缚C.选官制度制约官员的行动 D.中央集权制度的贯彻执行14.20世纪20年代,汉口的对外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输入品主要限于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如煤油、用电设备等。那些中国能生产的且价格高于国货的进口品越来越多地拒之门外。这表明A.中国的轻工业产品物美价廉 B.中国经济格局开始发生改变C.列强经济侵略受到一定抵制 D.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15.下面的漫画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破袭战。该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A.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 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C.中国持久抗战的策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6.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A.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 B.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D.工商业发展出现新兴社会群体1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次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又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此举旨在A.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 B.巩固陕北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C.团结中间阶层孤立反共顽固势力 D.推进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18.在中国古代,相权下移不是单纯的权力转移,而是财政、军事两大部门事务增加和职掌的扩大,在行政系统中越来越处于突出的地位,到宋代终于独立出来,形成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并存的体制。行政系统权力(行政权)扩大的结果是需要宰相决定的事情只剩下了军国大事、高级官吏任免和突发事件,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皇帝批准,宰相逐渐变得多余。这一论述指出了A.三省体制出现的合理性 B.宰相制度产生演变的过程C.元朝相权专权的必然性 D.明朝中枢机构变异的原因19.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提出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以预防医学理论为指导,动员全社会进行“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主要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这A.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顺利恢复C.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 D.解决了城乡的卫生防疫问题20.《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2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小王同学想参加辛亥革命首义地举行的庆典活动,他可到如图的A.① B.② C.③ D.④22.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3.据统计,1600年欧洲人均拥有白银1.45克,1700年为1.82克,1800年为2.25克。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海外殖民掠夺 B.白银开采技术提升C.商品生产发展 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4.美国首都华盛顿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至上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州权平等观念D.政府中心与邦联意识25.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26.1933年,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讲话中指出,经济问题的核心就是“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该讲话意在A.强调巩固红色革命政权 B.倡导打破经济孤立局面C.重申纠正党的工作作风 D.提出推动工作重心转移27.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 D.清朝雍正时期中央设置的军机处28.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依据多份英文报纸,主持翻译出《澳门新闻纸》。其中绝大部分是亟需了解的夷务或军情,但也有英国女王宫中女官名单与薪水、菲律宾农业、秘鲁公司招股、彩色地图印制法、南北极探险、船只保险广告等非紧要内容。由此可知,当时A.林则徐试图更全面地了解外部世界B.国人已突破天朝上国的观念C.翻译英文报刊的工作较为主观随意D.林则徐关注到西方政治制度29.如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D.对外贸易高度繁荣30.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为了令画作更传神,总共解剖和观察了30多具人类尸体,以了解人体结构;画家乔托则运用解剖、明暗和透视法等科学手段作画。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探索精神A.挣脱了中世纪的愚昧迷信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受到近代医学发展的启迪 D.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启蒙精神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选官制度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我们研究制度,必须是一种通学。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有所因,无可凭空特起,此须通古今;又一方面,每一制度,同时必与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成为某一时代,某一政府之某一制度,必须通彼此。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选官制度”为例,结合上述观点进行了如下主题复习。(1)历史变迁:对“通古今与通彼此”的知识梳理。通古今:通彼此:以宋朝历史为例,可以理解为“科举制度与___D___制度的相通合一”(2)历史归纳:根据上述提示,请你归纳中国古代历史上“选官方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历史阐释:“相对隋朝而言,唐朝的科举制已较健全,但尚不完善,直至宋朝科举制度才比较完善”。请叙述宋朝对科举制的完善进行的改革,并作简单评价。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家训是指家庭或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传统家训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等体裁。家训的内容主要涉及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之说,包括孝道、勤俭、谦恭、诚信、慎修、勉学、自省、向善、安分、积德、睦亲等诸方面的问题。我国传统家训发轫于先秦时期,发展于汉魏六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鼎盛于宋元明清时期。先秦时期,大多数家训还夹杂于各种文献之中。汉魏六朝时期,一些贵族官宦及饱学之士把家训当作独立的著述进行编写。宋元明清时期的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随着传统家族组织的日益完善,包含家法、族规等具有极大约束性内容的家训产生。家族制定家训以及训俗、乡约具有超个体家庭的、多点成西的社会普及性,促使传统家训向社会家训转变。-----据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整理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时代的急剧裂变,传统家训在近代发生了转型。一方面,由于“家庭革命”(大家庭牧世同堂、同灶共食的局面退渐被小家庭取代)风暴的影响,家训专著及家诚、家范等专门性的家训单篇在家庭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已然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交通工具逐渐发达,人们的分别较以前更为经常,而当时电话、传真等并不普遍,这为家书的发展留下了极大的空间。这样,家书取代家训专著和家训单篇成为这一时期家训的主要形式。另外,这一时期的家训思想比较混杂,既有封建思想,又有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思想,还有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其中以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思想为主。-----摘编自朱明勋《中国家训史论稿》(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家训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明清时期传统家训鼎盛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传统家训出现的新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浅谈对传统家训传承的认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治维新深刻地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封建国家形态,是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起点。它是国内不同集团权力与利益重组和博弈的必然产物,外部渗透和干预进一步弱化了幕府统治的基础。明治维新从国家治理主体与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国家治理的权力工具选择等多个方面推进了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也给东亚各国带来了战争和灾难。这种国家治理机制为其扩展区域霸权创造了制度与国家竞争力的条件,使日本成为近现代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关键性力量。在产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至今仍然阻碍着日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机制正常化国家。——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概括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治维新给我们提供的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1923苏俄正在执行新经济政策,对托拉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正确;苏联只是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并不是扶持垄断组织发展,A错误;这些政策是当时新经济政策下的做法,并没有发展新经济政策的理念,B错误;当时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体制,D错误。2、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乐府诗反映了当时下层的民众生活,说明汉乐府诗具有民间收集的功能,C正确;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夸大性,真实性需要严格的考证,A排除;乐府诗分为三类,主要有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军乐和民间的歌辞,而材料仅反映的是民间的歌辞,因此不能就此把它推断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B排除;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3、C【解析】

根据材料,限制宰相等高官子弟任职的素官、回避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这一做法旨在维护君主权威,防范相权过重,C选项符合题意;限制宰相等权臣子弟当官的做法,不是对宰相参与中枢的否定,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无关庶族官员地位的提高,ABD三选项错误。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述了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积极削减关税水平,对推动世界自由贸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结合备选项中文字含义可知答案选B,A项说明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特征,C项是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项体现的是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积极影响。考点: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A【解析】

根据漫画时间和人物对话可知,这里指的是慈禧太后扼杀了维新变法运动,选项A正确;选项B未能全面描述出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维新变法运动,不符合题干限定“最能反映”,排除;选项C只揭示了表象,排除;漫画体现的是慈禧太后扼杀了改革,而非阻挠,排除D。6、B【解析】

根据题干“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成就了……近代宪政体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体制,君主权力受到约束,符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妥协方式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排除C项;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受制于议会,并非与议会制衡,排除D项。故选B。7、A【解析】

在清王朝看来,华夷有别,自己是“天朝上国”,夷人怎么能随便到“天子脚下”来,反映了清王朝依然是抱着旧有的“天下观”不放,至于其他的则无关大局,对世界之变一无所知,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两者思考角度的不同,故B项排除;C项包含在A项之中;D项说法错误,清政府没有认清列强侵略的本质,排除。8、A【解析】

“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指的是戊戌变法中废除八股引起了进士和举人的不满,故A项正确;BC两项举措并不会直接关系到进士和举人们,故排除BC项;废除科举制是在清末新政,不符合材料中的戊戌变法这一时间,故D项排除。9、A【解析】注意题干中的“1950年”“即将……”等信息,当时法、德等六国达成协议,即将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又称“欧洲煤钢共同体”),故A项符合题意。10、D【解析】

根据材料“这次航行确切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死亡”可知,这次航行是全球航行,而且主要人物死亡,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人物应当是麦哲伦,选项D正确;选项A、B、C均不是全球航行,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这次航行确切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死亡”的解读。11、C【解析】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符合图示,故答案为C项;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排除A、B项;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图示不符,排除D项。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受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市场中对原料需要增多,导致美洲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价格上涨,B项正确;19世纪初黑人奴隶的劳动价值上涨,不会导致奴隶贸易萎缩,A项错误;19世纪初工业革命还未完成,殖民方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C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项错误。13、D【解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的是割据,而古代中国实行中央集权,中央政府直接干预地方,其政策落实往往直达基层,因此不会出现“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现象,选项D正确;小农经济不是官僚系统协调运作的主要原因,排除A;封建伦理纲常不能保证“一体化结构”运行,如汉代的七国之乱虽然存在着封建伦理纲常思想,但依然发生了割据,排除B;选官制度本身不能制约官员行为,排除C。14、C【解析】

20世纪20年代,对于中国能够生产其价格高于国货的进口货品越来越多的被拒之门外,说明中国开始有选择的进口外来商品,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故选C;中国的轻工产品物美价廉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材料内容不涉及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排除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是在一战期间,20世纪20年代已经不是黄金时期,排除D。故选C。15、A【解析】

根据漫画可知是日军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而面对坚固的堡垒,抗日军队以夜间为掩护,不怕牺牲,顽强攻打破坏敌人的坚固工事、据点,表明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故选A;BCD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16、D【解析】

明朝时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价值观也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根本”说法绝对,排除;传统伦理受到冲击,但并未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等级秩序的变化,排除C项。17、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的转变,是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以扩大统一战线,故A正确;巩固陕北根据地不是主要目的,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为了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故C错误;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故D错误,18、D【解析】

材料是,宋代以来,随着相权的逐步分散,丞相一职在政府中的法定权力越来越少,而且不能独立决策,“宰相逐渐变得多余”。这也就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提供了依据,因此材料指出了明朝中枢机构变异的原因,故D项正确;三省体制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材料叙述了相权走向消亡的过程,排除B项;元朝相权专权和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19、A【解析】

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讲卫生的文明意识,故选A;爱国卫生运动与国民经济恢复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CD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来到英国,成为英国国王,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德意志帝国统一都没有从外国“进口”国王,BCD三项错误。2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③是辛亥革命首义武昌起义所在地,C项符合题意;图中①②④对应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均不是武昌首义所在地,ABD三项不符合题意。22、C【解析】试题分析:相持阶段始于1938年10月,①错误;国民政府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对日战争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故②正确;中日互有伤亡,两国人民都深受战争之害,故③正确;陈怀民的妹妹没有怨恨美惠子,这说明中国人民胸怀博大,④正确。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3、A【解析】

材料显示,17—18世纪,欧洲人均白银拥有数量不断增长,这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白银大量流人密切相关,A项正确;白银开采技术提升和商品生产发展不是白银大量流入欧洲的主要原因,排除B、C;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D。24、C【解析】

建筑的规划没有体现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故A项错误。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在美国宪法中是平等的,美国并非议会中心。故B项错误。“国会大厦”、“总统府”、“联邦最高法院”三者并立,体现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和相互制衡的原则,故C项正确。D项“政府中心与邦联意识”与材料“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各州名称命名道路由内向外”的布局特点不符合,排除。25、D【解析】

根据材料“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可知,受托人是人民的办事员,如果不能履行责任和义务,人民有权罢免,这强调了人民主权,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契约关系,强调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没有体现维护人权,追求公平或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问题,故A、B选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了三权分立等理想社会的蓝图,但材料中没有体现理想的社会蓝图,故C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26、A【解析】

根据材料中“1933年”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处于国共对峙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人民生活的重视,有利于政权红色革命政权,A正确;打破经济孤立局面主要和大生产运动有关,B排除;材料与纠正党风无关,C排除;当时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在农村,D排除。故选A。27、D【解析】

材料中“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清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秦朝时君主专制才正式确立,郡县制体现中央与地方,不符合题意,A错误;B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君权趋势加强,排除;三省六部起到加强了皇权的效果,但是皇权没有到达顶峰,排除C。28、A【解析】

林则徐在了解亟需的夷务或军情的同时,也了解了许多非亟需了解的内容,表明他试图从更多的维度了解西方世界,故选A;B、D选项夸大了材料的意思,C选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故选A。29、C【解析】

据材料“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城市没有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政府对商业不再直接监管,只是设税务所负责征税管理,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正确;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是宋代的土地政策,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税收量的变化,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汴河沿岸商业发展情况,不是对外贸易,D错误。30、B【解析】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为了令画作更传神,总共解剖和观察了30多具人类尸体,以了解人体结构;画家乔托则运用解剖、明暗和透视法等科学手段作画”表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探索精神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故B正确;选项A过于绝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中世纪的愚昧,故排除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探索精神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选项C因果关系倒置,故排除;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故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A:世卿世禄制(世袭制)B:察举制(荐举制)C:清D:文官体制(政治制度)(2)选官方式:世袭——推举——考试(3)内容:宋代完善了科举制。在考试制度和规则作了较大的改革。考试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在考试内容上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评价: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随着科举取士的名额越来越多,造成了宋朝的官僚机构庞大和沉重的政府负担。【解析】

(1)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世袭制)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荐举制)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延续到了清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制度与文官体制相结合。(2)选官方式:根据材料可知,从世卿世禄到察举制再到科举制,反映了选官制度由世袭到推举再到考试。(3)内容:列举宋代在科举制方面采取的改善措施,从考试制度方面,考试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从考试规则看,实行“弥封”、“誊录”等,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在考试内容看,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人才选拔、教育和知识传播角度回答其积极作用,从科举取士人数增加导致宋朝的官僚机构庞大和沉重的政府负担回答消极影响。32、(1)特点:形式、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起源早,阶段性明显;逐步发展为独立的专著;日益社会化并具有一定约束性。背景:农耕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儒家思想(理学)的影响;宗法观念和传统家族制度的发展。(2)新变化:家训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家训思想多元化,新旧并存。认识:要传承和发扬传统家训中的优秀思想和道德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传统家训的创造性转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解析】

(1)特点:由材料“有口头家训和书面家训等形式,有专著、散文、诗歌等体裁……包括孝道、勤俭……睦亲等诸方面的问题”可归纳为形式、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由材料“发轫于先秦时期,发展于汉魏六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鼎盛于宋元明清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