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咨询业是一种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化产业。2.新要素学说的理论构成?3.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密集度转换规律?4.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的内容。5.运输系数法是指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量或产品的产值额和运量之间的比值。6.匀质区域7.简述产业布局影响因素。8.简述城镇化对区域经济有哪些影响。9.罗默尔的贡献是在垄断竞争的前提下提出关于人力的假设。10.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11.发行股票是发达国家大公司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12.简述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13.发展中国家经济群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14.区域产业为什么会有复杂化和高级化的趋势?15.简述大推动理论模式的基本观点。16.()分析法是投资环境评价中用的最多的方法。A、市场B、商品C、利益D、因素17.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如何防止资源性衰退?18.两个地区的生产结构最终取决于()需求结构。A、生产B、商品C、消费D、市场19.试述中国基础实施建设的基本轨迹。20.双中心性城镇体系21.区域经济合作22.垂直分工23.区域经济发展病的主要症状有:长期经济发展缓慢,长期高失业率,生活水平低,大量人口外迁。经济结构落后是()区域的通病。A、萧条区B、繁荣区C、落后区D、潜在萧条区24.简述区域分工的特征。25.前向联系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区位理论的三个阶段?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3.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程度。A、绝对丰裕B、相对丰裕C、一般丰裕D、多种丰裕4.中科院“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组对世界各国的高技术开发区作了归纳分类,认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形式有:()A、孵化器B、科学园C、生产力促进中心D、高技术地带E、科学域5.对中心城市地区的重点发展政策关键是指导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达到经济社会()。A、共同富裕B、协调发展C、共同发展D、配置合理6.城市化规律包括哪些内容?7.根据测度城市考虑指标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哪几类?8.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9.产权10.城市与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11.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原则。13.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的比较成本学说。A、杜能B、韦伯C、大卫•李嘉图D、亚当•斯密14.地理可进入性15.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A、结构性效益B、资源利用程度C、关联度D、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16.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类型?17.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A、生产合作B、资金合作C、劳务合作D、技术合作E、信息合作18.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有哪些?19.经济增长20.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A、经济增长B、技术条件C、产业结构D、市场环境E、基础设施21.试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22.“开”字型网状布局23.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24.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主要作用,加速了()化的过程。A、工业B、农业C、城市D、现代25.雁形工业发展形态论的提出者是()A、弗农B、胡佛C、赤松D、小岛清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区域经济中的布麦浪(飞旋镖)效应指()A、不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转移B、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向不发达地区转移C、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初级产品D、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致使其原有产业受到的竞争加剧2.我国省级经济区的对外开放与“经济财富”的关系是什么?3.水平分工4.经济特区5.生产条件的多样性决定区域贸易商品的多样性。6.在区域经济环境条件中,社会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7.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8.经济区是以()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A、劳动B、生产C、科技D、资源9.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10.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与构成条件?11.城市化水平由低到高明显地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2.196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告诉铁路——东海新干线。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3.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成本推动的模型。14.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A、分析的客观性,注重国土资源的优劣两个方面B、善于比较C、对资源的优势要从静态考虑D、对资源的优势要从动态中考虑E、重视区域内外资源的相互作用15.通过金融手段来融资最常见的是通过发行股票及证券交易筹集建设资金。16.资源承载力17.高梯度区域18.法律制度和()制度是影响地区投资软环境的重要因素。A、政治B、经济C、文化D、行政19.“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是否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地区的差异及其关系的科学。”这是()的观点。A、诺斯B、杜贝C、程必定D、陈栋生20.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21.公共工程包括()。A、防洪工程B、灌溉工程C、防护林工程D、水利工程E、建筑工程22.地区形象塑造23.技术的空间扩散遵循逻辑斯蒂曲线,该曲线形状为()A、L型B、U型C、M型D、S型24.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A、人口和劳动力B、市场C、自然环境D、自然资源25.“资源替代”与“资源互补”有什么关系?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正确2.参考答案: 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由于时代的限制,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要素和一般的经济要素,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许多新的要素很少涉及。新要素学说则大大的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序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新要素学说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学说、研究与开发学说和创新理论。3.参考答案: 随着工业结构的重心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原材料工业向组装加工业的转移,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的重心也分别由劳动力到资金,再到技术的相应转移。要顺利完成工业化,需要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劳动力,以进入轻工业部门,需要积累足够的资金,以支持重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开发和获得先进技术,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4.参考答案: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 (同质区域)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区内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如收入水平或农作物种类的一致性7.参考答案: 产业布局理论是一门研究产业空间分布规律的学问。产业布局理论研究产业地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基本规律、演进过程和产业布局的原则、模式、政策等问题,为人们干预产业的地理空间分布、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产业布局理论伴随着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产生而发展,它融合了国际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传统因素:地理位置,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历史因素、行为因子)、经济因素(聚集因子、基础设施、市场因子)、技术因素。 产业布局影响新因素: 1、经济全球化与外资的拉动成为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2、信息化发展和科学技术体制给产业布局以强烈影响; 3、环保产业成为产业布局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8.参考答案: (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 (2)完善区域空间结构。 (3)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演进。 (4)促进城市文明的扩展和现代化水平提高。9.参考答案:错误10.参考答案: (1)减少区域垄断行为,降低反垄断成本。 (2)促进区域集团形成,维护期良性竞争的发展。 (3)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部门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达成最小成本的实现。综上所述,区域经济的资源环境是由多方面、多要素组成的,而最有直接影响的是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和制度环境。如果一个地区在这子个方面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那么这个地区就具备了发展的最佳外部条件。11.参考答案:正确12.参考答案: (1)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 (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高。 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了市场经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减少生产费用。③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分享利用,如交通运输业。④某些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输提供方便。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资本、劳动力趋于集中,从而为企业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便利。⑥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也发展起来。⑦城市集中带来的更广泛的娱乐、社交、和教育设施可以吸引高级管理人员。⑧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⑨企业的集中可以使工商业者面对面地打交道,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⑩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动机,促进企业的发展。13.参考答案: ①市场经济不发达,过去的计划经济过渡强调企业内部的纵向联系和企业强制式的供需关系的阴影还存在; ②存在不健康的企业驱动力,经济基础不发达或二者之间联系不紧密; ③工业投资主要用来平衡地区间的经济结构,已达到社会的、政治的或军事的目标,而不是用来建立区域的比较优势; ④对非经济的投资,如对科学和技术机构的投资主要用于达到非经济目标或者是在科学技术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要障碍,而没有真正服务于工业或图谋建立特有的区域优势。14.参考答案: ①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首先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分工是生产力,并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在促进分工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永远的,分工的发展也是永远的。产业结构随着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②由于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产业结构就有了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部门的资源流出和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部门的资源流入,产业结构因此处在不断高级化的过程中。15.参考答案: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16.参考答案:D17.参考答案: (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3)加强与发达地区联系,改善区位条件。(4)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5)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18.参考答案:D19.参考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开始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过程,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大部分基础设施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发展也十分缓慢。以1952-1978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为100,则主要基础设施的增长为:能源生产增长76.8,电力生产增长209,铁路营业里程增长12.6,公路长度增长41.8,内河航运增长8.5,电话机增长56。 可见,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大幅度落后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日益严重。电力增长虽然较大幅度地快于工业,但到70年代末,电力供应仍然严重不足,是因为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差不多是单一的、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加之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致使经济的增长远远慢于对电力需求的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存量迅速增长,特别是通讯业的发展名列前茅,能源、交通的存量增长也很快。铁路营业里程增长相对缓慢,但是铁路的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1978年到1999年,在铁路营业里程中,电气化铁路由0.10万公里增长到1.4万公里,增长了13倍;铁路复线里程比重由15.7%提高到36.1%;铁路自动闭塞里程比重由12.3%提高到31.0%。这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由外延式走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重点放在提高铁路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上。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基础设施新的需求增加很快;同时,受利益驱动。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更多地用于短期内富有效益的领域,致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20.参考答案: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一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之为双中心性城市。21.参考答案: 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22.参考答案: 表现为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水平之间的分工。不同生产阶段的分工是指不同区域分别从事产品不同生产过程的分工,其基本特征是各地区的专门化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层次,增值率差异较大。不同生产水平的分工是指生产水平上有较大差异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加工型,二是零部件组装型,三是纯贸易型,即两地交换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最终消费的目的,而不是把它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社会再生产。23.参考答案:C24.参考答案: (1)区域分工的目的是各区域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2)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专业化生产; (3)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 (4)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25.参考答案: 是企业垂直联系的一种型式,指企业与以它的产品魏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或服务和提供技术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区位理论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古典区位论。起始时间为19世纪20年,研究对象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追求目标是成本最低,理论特色以微观的静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杜能和韦伯。 (2)第二阶段:近代区位论。起始时间为20世纪30年代,研究对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市,追求目标是市场最优,理论特色以宏观的静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 (3)第三阶段:现代区位论。起始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研究对象为城市和区域,追求目标是优势最显,理论特色以宏观的动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俄林和哈格斯特朗。2.参考答案: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第二,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供给,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第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A,B,D,E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的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性运动轨迹。(3)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7.参考答案: (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口结构来确定;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8.参考答案: 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9.参考答案: 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10.参考答案: 城市—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加拿大经济学家赫根斯(B.Higgins)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发展早期阶段,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地,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乡村地区。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导致城市增长的乡村地区的初级部门的扩张,城市和其边缘区域被统一在这个发展过程之中。大量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阶段Ⅱ: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大部分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区位主要是由矿产、森林、能源以及农产品的分布所决定,运输成本是决定城市工业区位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城市在接近自然资源的地点成长,城市的扩散效应集中在区域范围内。城市是它所在区域的增长极。阶段Ⅲ:随着结构的继续转换,城市中的主导部门转变为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电子、光学、计算机和高级服务等。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城市吸引范围的重要因素。此时,大都市再次成为“中心地”。但与第一阶段不同,它不是与所在区域的初级部门的扩张结合在一起,而是与整个城市体系增长结合在一起。11.参考答案: (1)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2)制度环境中的组织。12.参考答案: (1)市场导向原则——主要看产业的产品是否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2)科技进步原则——主要看是否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 (3)发挥优势原则——主要看能否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最后形成经济优势。 (4)突出效益原则——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为根本原则,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3.参考答案:C14.参考答案: 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距离。15.参考答案:A16.参考答案: (1)特惠关税区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 (5)经济同盟17.参考答案:A,B,C,D,E18.参考答案: 燃料、动力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固定指向;高科技指向。19.参考答案: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20.参考答案:A,B,C,D,E21.参考答案: (一).要素禀赋理论 (二).新要素学说 1.人力资本学说 2.研究与开发学说 3.创新理论 (三).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1.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 2.经济技术的发展 3.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22.参考答案: 即在原来沿江、沿海基础上加上南北沿京广、京九线和东西沿陇海—兰新线。以这四条线为主轴,还将形成五纵五横、10条二级开发轴线,形成网络开发。23.参考答案: 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主体框架上说,它是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区域化的结果。24.参考答案:C25.参考答案:C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 经济区域的对外开放性也是绝对发展的。这种绝对发展取决于区内财富功能的无限增强。经济区域的部门结构因此会不断丰富和升级,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增强。3.参考答案: 表现为生产水平基本相近的区域间的分工,可分为部门内分工和部门间分工。指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分工。其基本特征是两地在同一产业层次上进行的专门化生产。4.参考答案: 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经济区域。是在中国境内的地域范围内,依托内地的经济与技术力量,通过实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发挥四个窗口(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与两个扇面(对内与对外)辐射的枢纽作用的特别经济区。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错误7.参考答案: (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 (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长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 (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 (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 (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有: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联系流和联系区域等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层次性。系统由不同等级层次的子系统构成。3、动态性。城镇体系中各城镇功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