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6/wKhkGWX3dO6Af8w9AAEYHQY-2Do684.jpg)
![2024年大学试题(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6/wKhkGWX3dO6Af8w9AAEYHQY-2Do6842.jpg)
![2024年大学试题(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6/wKhkGWX3dO6Af8w9AAEYHQY-2Do6843.jpg)
![2024年大学试题(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6/wKhkGWX3dO6Af8w9AAEYHQY-2Do6844.jpg)
![2024年大学试题(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6/wKhkGWX3dO6Af8w9AAEYHQY-2Do6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没必要学习书本知识。()2.运动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4.下列属于现代技术革命的有()A、分子生物学的建立B、海洋科学,空间科学C、电动机的发明及使用D、生物工程5.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坚持这个原则7.什么是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这个问题上在哪些错误观点?8.方法论9.马克思主义哲学10.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主要对象11.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生事物,要看它()。A、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B、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否具有远大的前途D、是否尽善尽美E、是否比旧事物强大12.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3.试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14.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这一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法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5.人口因素1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谈谈你的体会。17.香港、澳门回归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是什么18.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区别是()A、前者认为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主体;后者认为精神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主体B、前者认为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后者认为主观辩证法决定客观辩证法C、前者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后者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D、前者是自觉的辩证法,后者是自发的辩证法E、前者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后者不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19.形而上学20.马克思主义哲学21.搞活国有企业就是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22.认识过程中的“重构”是指()。A、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B、主体实际地把握客体的过程C、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过程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E、主体反复把握客体的过程23.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一分为二B、合二为一C、万物莫不有对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E、左右相生,有无相对24.简述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25.大陆和台湾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途径和条件是:()A、认识规律B、尊重规律C、利用规律D、改变规律3.关于哲学的认知是()。A、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B、思维方法的反省C、世界观又是方法论D、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E、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辩证法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6.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7.简述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8.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理解正确的有()。A、失败之后一定会成功B、成功之前必然会经历失败C、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D、失败与成功是一致的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大脑是()。A、意识的物质器官B、人工智能的结晶C、思维的机器D、自我感觉的产物E、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1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B、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11.割裂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会导致:()A、激变论B、庸俗进化论C、直线论D、循环论1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是如何论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的?13.意识是指()。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社会劳动的产物D、人脑的机能和属性E、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14.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15.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16.我国制定201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D、现实性1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理对我国思想解放的意义?18.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19.谬误20.《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21.中国同盟会纲领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2.在意识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A、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B、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C、劳动使人和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D、劳动使思维的物质外壳即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E、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意识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23.为了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A、对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个恰当的估计B、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C、坚持实践这个基本途径D、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E、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4.什么是矛盾?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是什么?25.在意识本质问题上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2.真理原则3.简述联系及其基本特点4.什么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什么区别?5.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6.对实践活动一分为二地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理论的意义是什么?7.当代时代精神的精华是()A、人本主义思潮B、科学主义思潮C、后现代主义思潮D、马克思主义哲学8.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B、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9.融贯论10.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存在性1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试验费用,降低试验风险。从认识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13.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A、血缘亲族关系B、政治思想关系C、阶级压迫关系D、社会生产关系14.人民群众15.下列命题中,坚持因果关系上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有()A、因果关系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B、因果关系不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人们思维中的因果范畴使事物带上因果联系C、因果联系是在人们的主观意向中产生的D、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的16.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是()A、意识活动是个主动创造过程B、意识活动使人的行为有目的性、计划性C、意识活动使人类能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D、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17.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8.度19.人的价值20.矛盾的同一性21.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A、经验是世界最终构成要素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D、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22.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典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A、抽象人本主义及理性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B、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成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C、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符合人性的、永恒不变的制度的观点D、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和混乱2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马克思主义历史学24.简述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原因。25.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A、费希特B、洛克C、费尔巴哈D、谢林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错误2.参考答案: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由物质自身内部的矛盾性引起的。根据人们认识世界的领域的区分,可以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形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的根本属性;同时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载体承担者、所以“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从物质和运动关系中得出的必然的正确的结论。但是由此将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说“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则是错误的。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同物质与运动是否等同是两个问题,不容混淆,不能把物质的属性就是根本属性同物质本身等同起来。此观点的错误在于将物质的根本属性即运动同物质本身混淆起来了。6.参考答案: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提倡的价值导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要在生产实践中坚持这个原则,因为: 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提倡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应当遵循这种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⑵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充分保障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同时由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又决定着社会成员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必然要求社会成遇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就要求社会成员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以国家利益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⑶以集体主义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要求国家和集体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没有对公民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汉有个人积极性的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利益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 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把国家利益、任何利益、个人利益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各种错误倾向。要严格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政务活动,反对一切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7.参考答案: ①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的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②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和科学地认识世界及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 ③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有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二是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8.参考答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9.参考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0.参考答案: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在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外交主权等步步丧失。在经济上,帝国主义控制、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获得了举办工矿企业、铁路,进行进出口贸易等特权,中国的经济命脉已牢牢地被列强控制了,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文化上,西方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所以说,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因为: ⑴封建剥削制度是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和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 ⑵封建主义的统治是经济现代化的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拦路虎。 ⑶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11.参考答案:A,B,C12.参考答案: 正确,中国农民阶级有较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保守等弱点,他们看不清斗争的前途,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涌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也难以抵制封建主义的影响,不能始终保持革命队伍的团结和巩固,因而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历史证明,中国农民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3.参考答案: 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同唯心主义、邪教作坚决斗争,是当前思想战线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⑴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①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问题。承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叫一原论,分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两大类。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有原则区别。二元论不承认有一个统一的本原,但这种观点最后都这样那样地倒向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纷繁复杂、万紫千红的,是多样性,但都具有一个本质:客观实在性。②世界物质统一性是由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揭示,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理论说明:人及其意识并非神秘东西,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劳动的产物。第二,人与人之间和各种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神的意志或英雄人物决定的,而是一个按内在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⑵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①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是我们批判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有力武器。②这一原理是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③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批判有神论和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没有任何神灵留下位臵;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没有给任何神灵留下机会。所以,唯物主义反对一切有神论和唯心主义。 ⑶“法轮功”以“万物有灵”、“元神不灭”的客观唯心主义为其理论基础,以个人“消业”、“上档次”、“圆满”的极端个人主义为精神支柱,以排他人、对抗社会为其目的,最终堕落为国际反华势力的马前卒。“法轮功”是邪教,具有一切邪教的六大特征: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编造邪说、敛取钱财、秘密结社、危害社会。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 人口因素是构成人类社会有生命的个体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素质与人口的繁衍等方面。16.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的总结,又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终结,而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概括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的。随着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20世纪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课题,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事实也证明,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不断发展着。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就不断用新的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全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经验,形成毛泽东思想,在哲学基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军事辩证法等等都作了全面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发展,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推向新的阶段,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以江泽民为首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地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不仅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是背离和败坏马克思主义。正确态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坚持与发展相结合,要坚持就必须发展,发展才是坚持的正确途径,离开发展谈坚持,结果只能是窒息和扼杀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根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无产阶级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17.参考答案: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雪洗了几百年的耻辱,结束了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的历史,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成功的先例,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8.参考答案:A,B,C,E19.参考答案: 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21.参考答案: 搞活国有企业不是也不可能企图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而是要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而对于一些效益差、亏损大的国有企业,必须进行资产重组。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国有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分布过广,摊子过大,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部门、行业和领域。遍布全国的无数不而全的企业,占用和消耗着大量资本的资源,却实现不了规模经济,许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适应不了市场变化的需要。因此,搞活国有企业,不可能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而必须淘汰一部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 国有企业是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一些适应市场要求、效益好的企业会扩张壮大,一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会失败破产,这是必然趋势。允许国有企业兼并破产,有利于资源优化配臵,有利于优化国有资产结构,从而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有利于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不会削弱更不会取消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22.参考答案:C,D23.参考答案:A,B,C,D,E24.参考答案: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联系和关系。现实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中进行的。所谓生产方式就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结合和统一,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二者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当它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它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束缚和阻碍的作用。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出了一条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的说来比较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既有现代化的大生产,又存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和手工业。这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必然要求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同它相适应,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这就是: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5.参考答案: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它是两国论的翻版,它的实质是要将台湾从大陆分裂出去。 第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台湾的全部事实和法律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4月,日本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了台湾;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各国,中国废止包括马关条约在内一切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协定、合同,并将收复台湾。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应将所窃取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8月,日本投降。12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地位; 第二,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在一个国家的领土上,只能有一个代表国家行使主权的中央政府。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享有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的主权。 第三,国际社会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已经明确的。第四,历史上台湾从末曾成为一个国家,1945年以后,台湾既不是外国的殖民地,又不处于外国的占领之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台湾的前途只有一条,就是走向与祖国大陆的统一,而决不能走向分裂。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B,D2.参考答案:A,B,C3.参考答案:A,C,E4.参考答案: 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5.参考答案: 此观点正确,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由野蛮进步到文明,然后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阶级社会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E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C,D12.参考答案: (1)资产阶级的主要历史功绩:第一,它撕破了封建伪装的外衣,破坏了封建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简单化、明朗化。第二,促进了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第三,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它迫使一切民族”均“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建立新政权,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发展,不仅要求经济上的集中,而且要求政治上的集中,经济政治集中的表现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五,创立了巨大的生产力。《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总之,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2)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①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②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加强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总之,它不过是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13.参考答案:A,B,C,D14.参考答案:正确15.参考答案:C16.参考答案:D17.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检验一种认识是否为真理,就是要把这一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对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看其是否同客观对象的实际相符合、相一致。单纯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能起到把主观与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作用。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一方面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包含有主观性因素;另一方面又是超出了主观认识范围的变革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性。实践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为真理。正是实践所具有的主客观相统一的性质,决定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这种直接现实性表明: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现实的;实践又能使正确的理论成为直接的现实,即能使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实践双重品格的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贯彻到真理标准问题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实践标准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原则。 其次,从实践上看,经过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等极“左”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和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在邓小平理论中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它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18.参考答案: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因为: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⑵农业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20世纪未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生活必需品。⑶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总之,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19.参考答案: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20.参考答案:C21.参考答案: 错误,同盟会纲领即旧三民主义,它是近代中国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张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这个纲领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一个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2.参考答案:A,B,C,D,E23.参考答案:A,B,C,D,E24.参考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②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是有严格界限的:辩证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逻辑矛盾是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法排除的,逻辑矛盾是由于思维不合乎逻辑规则而产生的,是应该排除的矛盾。25.参考答案:B,D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统一表现在: 一、两者相互依存。真理是在与谬误相比较中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二、真理与谬误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2.参考答案: 人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3.参考答案: ⑴联系及其客观性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联系都是相互联系。联系以区别为前提。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为转移;联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主观幻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⑵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其一,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存在,其内部以及同周围其他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其二,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或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而存在。 ⑶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我们要抓住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便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4.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它们都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共同原则,但是两者又有原则的区别。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第一个特点是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发展。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反映论由于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因而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第二个特点是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问题的辩证关系。与此相反,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反映论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从而不能正确解决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等问题的辩证关系。5.参考答案: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担当者。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其他一切形式的实践活动。 ③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④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变化发展的历史。6.参考答案: 首先是否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关系到能否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建立唯物史观的大问题。其次,把实践理解为生产和交往的辩证统一,是向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方向走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 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命题系统中是否与其他命题相一致或融贯,即无矛盾。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A12.参考答案:C13.参考答案: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瓷砖买卖合同
- Unit 3 Family Matters Understanding ideas Like Father,Like S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4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购销合同范本
- 森林安全监管方案
- 企业派驻合同范例
- 网状吊索拱桥施工方案
- 黔东南绿化草坪施工方案
- 新生儿黄疸早期识别课件
- 医药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
- 新生儿气管插管操作评分标准
- 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100道(全册完整)
- 冷轧工程专业词汇汇编注音版
- 小升初幼升小择校毕业升学儿童简历
- 第一单元(金融知识进课堂)课件
- 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20篇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 介入导管室护士述职报告(5篇)
- GB/T 37062-2018水产品感官评价指南
-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毛坯选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