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医学)-中药资源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答案解析附后卷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自然环境的调查内容与记载方法是什么?2.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3.简述促繁殖曾蛋类型。4.中药资源的特点是再生共存;地域时效;()5.我国现有药物资源种类达(),其中天然药用植物()、人工栽培药用植物()。6.矿物药以其主要的阳离子形式为哪几种类?7.简述植物的色素化学结构式分类。8.二类新药包括()A、中药注射剂B、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C、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D、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9.简述对药用植物采取的有效生产性保护手段。10.为什么环境决定品质生态的不同。11.简述中药新药的开发思路。12.稀有种13.根据中药资源的功用可以将其划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14.地道药材15.郁闭度16.冬虫夏草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果洛 青海B、恩施 湖北C、巴青 西藏D、遵义 贵州17.黄连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阜康 新疆B、荆州 湖北C、石柱 四川D、罗甸 贵州18.药用植物资源19.基径20.简述中国中药区划?21.简述华北暖温带区特点?22.豆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23.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西洋参为代表。24.举例说明热带雨林植被特点。25.单株产量卷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胸径2.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为一级开发农业生产方式、二级开发工业生产方式、三级开发()3.简述蕴藏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简述防霉抗氧化类型。5.简述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特点?6.四大怀药包括()A、牛膝B、山药C、红花D、地黄7.为什么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8.简述中药区划。9.物候期10.如何进行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11.薄荷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太仓 江苏B、阜康 新疆C、荆州 湖北D、西双版纳 云南12.简述五味子、刺五加生长环境特点?13.百合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14.记载中药资源的典籍()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植物名实图考D、神农本草经15.试述中药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中药资源寻找的主要途径。16.《关于保护甘草和麻黄草药用资源,组织实施专营和许可证管理制度的通知》发布的时间是()17.简述植物源农药的分类。18.简述药用植物资源的内在品质评价。19.简述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特点?20.梅花鹿茸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双阳 吉林B、武陟 河南C、江油 四川D、徐闻 广东21.保本点22.野外资源调查的取样技术包括()A、主观取样B、随机取样C、规则取样D、分层取样23.简述我国药用植物在三大区域的分布特征。24.简述年允收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5.简述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卷III一.参考题库(共25题)1.简述西南亚热带区特点?2.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五味子、党参为代表。3.蓼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4.简述经济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6.植物道地7.样方大小的设置一般草木植物、小灌木和大灌木及小乔木分别为1-4、16-40、()平方米8.简述样方投影盖度计算方法。9.关防风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长清 山东B、武陟 河南C、湘阴 湖南D、杜尔伯特 黑龙江10.简述濒危种。11.密度12.简述药用植物资源特点?13.简述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特点?14.藻类的代表药材有()、()15.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利用部位(如全草、根、根茎、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茎皮、汁液等)的平均产量(g/株)。调查株一般不得少于30株,并应具有随机性。16.简述植物源农药的研发途径。17.唇形科的代表药用植物有()、()18.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超过4000m,有川贝母、冬虫夏草、胡黄连、大黄分布。19.四大皖药包括()A、白芍B、菊花C、茯苓D、牡丹皮20.药用植物资源学21.简述道地药材的特点?22.乌鸡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防城 广西B、龙泉 浙江C、恩施 湖北D、泰和 江西23.简述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分布特点。24.阿魏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金坛 江苏B、阜康 新疆C、盘安 浙江D、丽江 云南25.杜仲的地道产地是哪里()A、浑源 山西B、和静 新疆C、安国 河北D、遵义 贵州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地理位置 即调查地区的范围、所在行政区划及经纬度。对于调查地区及附近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均应作记载。 2.地形、地势 对调查地区的地形、地势,分别山地(相对高度在200m以上)、丘陵(相对高度在200m以下)、平原(起伏小,坡度不超过5度),高原、盆地、岛屿等进行观测与记载。 3.气候 可抄录当地有关气象站的记录资料,同时也应访问老农,了解当地重要作物的下种、定植、收获的情况,常见树木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的情况以及常见动物的活动、生殖及迁徙情况等。 气象记载的项目有以下几项: (1)温度:年平均温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绝对最高,绝对最低,初霜期及终霜期等; (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冬季积雪时间及厚度; (3)湿度:(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最低月平均,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 (4)风:常风情况、季风情况及风力等。 其他如四季的日照时间及光照强度等。 4.土壤 记载土壤的种类和分布。一般从自然剖面(如开山、修路、矿坑、水井等)观察土壤层次、深度;颜色、结构、质地、测定酸碱等。对岩石种类、土壤母质也作一般了解。 5.植被 植被是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形、气候、土壤和其他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在调查范围内对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沙漠等分别记载其分布、面积和特点。对于调查范围内的各种植物群落(主要是包括有重要药用植物的)应作样地调查,并分层记载。 植物群落就是在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植被。2.参考答案:正确3.参考答案:1.增加免疫和促进造血类,如当归、枸杞; 2.增精、增卵类,如刺五加、杜仲; 3.兴奋性机能类,如人参、黄芪; 4.雌性激素样作用,如香附、百合; 5.雄性激素样作用,如冬虫夏草、枸杞。4.参考答案:多用脆弱5.参考答案:12772种;10933种;400种6.参考答案:矿物药的主要阳离子种类划分为汞化合物类、铁化合物类、铝化合物类、铜化合物类、铝化合物类、砷化合物类、硅化合物类、钙化合物类、镁化合物类、钠化合物类……等。常见的含镁的中药及中成药有滑石、阳起石、青礞石、琥珀;八正散、大金丹、六一散、甘露消毒丹、益元散、排石冲剂、牛黄解毒片、礞石滚痰丸、三仁汤、猪苓汤等。常用的含铝的中药及中成药有明矾、赤石脂;白金丸、舒胃片、气痛丸、复方入地金牛丸、斑蝥素片、复方斑蝥片、胃舒宁片等。常用含铁的中药及中成药有代赭石、阳起石、禹余粮、绿矾、自然铜、磁石;定痫息风片、脑立清、绛矾丸、生龙活虎丹、羊痫风丸、耳聋左慈丸、磁朱丸、生血片、更年安等。常用含铅的中药及中成药有密陀僧、铅丹、祖师麻膏药、黄升丹、一扫光药膏等。常用含钙的中药有石膏、寒水石、珍珠、龙骨、牡蛎(三者为动物药)、钟乳石、鹅管石、紫石英、花蕊石、海浮石、石燕等。含这些中药的中成药有牛黄解毒丸、橘红丸、胃痛宁、清眩丸、明目上清丸、含汞的中药有朱砂、轻粉、白降丹、红粉。由以上中药组成的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人丹、大活络丹、牛黄解毒丸、健脑丸、七珍丹、七厘散、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八宝眼药、八宝推云散、清凉眼药膏等常见的含砷的中药主要是雄黄,另外还有雌黄和信石。常见含砷的中成药有牛黄解毒丸、牛黄消炎丸、六神丸、安宫牛黄丸、至宝此类中成药有大黄苏打片龙胆合剂、龙胆苏打片、复方龙胆大黄合剂、肝胃气痛片、陈香白露片、胃乐片、健胃片赞同。7.参考答案:1.类胡萝卜素类:栀子黄色素、胡萝卜素色类; 2.花色苷类:玉米色素、葡萄色素; 3.查耳酮类:红花黄色素、菊花黄色素; 4.黄铜类:高粱色素、甘草色素; 5.醌类;茜草色素、紫草根色素; 6.卟啉类:叶绿素; 7.甜菜色素类:甜菜红色素; 8.双酮类:姜黄色素。8.参考答案:A,C,D9.参考答案:(1)抚育更新:这种手段是药材产地恢复和发展药用植物资源,如封山育林、保护林药等,就地抚育的特点是要用种类不脱离原有的适生地,资源自然更新和人工护育想结合 。 (2)合理采收:这种生产性保护手段表现在采收方法、采收季节和采收量三方面;采收方法是药材的采收除获得药用部位外,还应注意保证药材原动植物的再生能力,和资源良性循环;采收季节是避开药用植物的繁殖期在主要活性成分积累最高时进行适时采收;采收量是根据其再生能力进行合理采收。10.参考答案:(1)同种植物因发生可遗传变异而形成适应于不同生态环境的个体群或品种群。 (2)同种植物处于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受具体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适宜于一定生态环境的植 物资源群体,其形态、生理和生态性状、品质有很大区别,他们将分属于一定的生态型。 (3)品种生态型是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但是品质生态型是多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比品种生态型对环境更敏感,反应指标更为细致具体。 (4)一种生态因子变化,其品质状况就会发生变化。 (5)在强调药材地道性的同时,也应关注其生长发育相事宜,形成其品质特性的生态环境条件。11.参考答案: 1.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 2.进行新药的二次开发 3.从古方、验方研究开发中药新药 4.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 5.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 6.现代制剂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7.扩大药用部位,增加新产品 8.充分利用各类化学成分 9.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12.参考答案:指那些不是立即有绝灭危险的、我国特有的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代表种类。这些种类在分布区内居群不多,数量也稀少,分布于有限的地区,或分布区范围较大,但只是零星分布。13.参考答案: 解表类 凡以发散在表之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物多具辛味,主入肺和膀胱经,偏行肌表,性轻发散,可促进肌体发汗,使在表之邪随汗从表解,正合于《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治疗法则。肺主皮毛,太阳膀胱主一身之表,邪据于表则卫阳温煦失职,毛腠开阖无度,营卫失于调和,肺气不得宣肃。通过汗法,使邪从汗解,则卫阳宣畅,开阖有度,营卫调和,肺复宣肃,肌体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解表药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汗出不畅或有汗、脉浮等外感表证。另有部分解表药尚兼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胜湿止痛、解毒消疮等功效,可以适应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由于表证有风寒和风热两种性质,所以解表药相应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种。 清热类 以清泻里热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清热药。由于引起里热的病因不同,且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兼变证,故里热证型多种多样。对应于临床常见证型,清热药依据药性功效特点可以分为以下5类。 清热泻火药:主要具有清热及泻火功效,多用于治疗各种实热证候,典型表现为高热,烦渴,谵语,甚至发狂,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洪实有力等。本书列选如生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等临床常用药物。 清热解毒药:主要具有清热及解毒功效,用于各种热毒证候,如痈疮、斑疹、丹毒、痄腮、瘟疫、毒痢等。本书列选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临床常用药物。 清热燥湿药:主要具有清热及燥湿功效,多用于各种湿热证,如肝胆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湿热痹证等。本书列选如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等临床常用药物。 清热凉血药:主要具有清血分实热功效,多用于血分实热证及温病热入营血证候,临床可见斑疹,各种出血征兆,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舌红或绛等。本书列选如生地、玄参、丹皮、赤芍等临床常用药物。 清透虚热药:主要具有清虚热、退骨蒸功效,多用于阴虚内热证及温热病后期余邪不尽之证,表现为低热不退,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不寐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本书列选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等临床常用药物。 由于清热类药物性多苦寒(燥),易伤脾胃阳气,苦燥又易劫伤阴津,故临床使用该类药物时,应辨清虚热、实热,要注意顾护胃气及阴津,且中病即止,避免克罚太过,而犯“虚虚”之戒。 泻下类 以通利大肠、促使排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泻下药。通过通利大便,使有形积滞、水饮、无形实热、邪毒得以从大便途径清除,是“给邪以出路”的一种重要途径。根据每种药的功效及适应症的不同,可分为攻下、润下、峻下逐水药三类。其中除了润下药作用相对缓和外,其他大多数药性苦寒峻烈,临床使用应十分注意:一不要引表邪入里,分清表里层次,避免早下;二要注意顾护胃气,避免苦寒伤胃;三要奏效即止,“不必尽剂”,以防“虚虚”之弊。 化痰止咳平喘类 以祛除痰液或促进排痰为主要功效,从而缓解或消除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痰既是多种外感内伤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产物,又在疾病演变过程中成为新的一种致病因素,故化痰、祛痰实为一种病因治疗。由于痰在属性上有寒、热、风、湿多种,形质上又有有形、无形之分,化痰药亦与之对应多种。且咳喘往往挟痰,痰盛又常常导致咳喘,所以,化痰往往是治疗咳喘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对于麻疹初期之咳,不宜止咳,以免敛邪,不利于疹毒的透发。咳嗽兼有咳血者,不宜用峻药化痰,以免加重出血。 祛风湿类 以祛除留着于肌表经络风湿、疏通经络、解除痹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风湿痹证主要表现为关节酸痛、筋脉挛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下肢痿弱等。本类药性偏于辛燥,辛以通络,燥以祛湿,容易耗伤阴血,故使用本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阴血。另外,痹证多属慢性疾患,一般需较长期服药,且剂型多做丸散或酒剂服用。 祛湿类 以祛除体内水湿之邪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湿药。根据其功效途径,可分为以下两类。 芳香化湿药:脾喜燥恶湿,湿邪阻于中焦,最易困遏脾阳,而使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脘腹痞满、泛恶欲呕、口甘多涎、纳呆体倦、大便溏薄等症。本类药物气味芳香,可以醒脾,性辛温,长于燥湿,故用于湿困脾阳、运化失职证最为适宜。本书列选如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等临床常用药物。 利水渗湿药: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因而障碍,水湿蓄积体内,排出困难,遂成水肿、痰饮、淋病、湿疮、黄疸等证。本类药物性味甘淡,长于清利,能使水湿从小便排出,给邪以出路,从而达到祛除水湿的目的。 但芳香化湿类药物偏于温燥,利水渗湿类药物偏于淡渗,均易耗伤阴液,故使用时应注意顾护阴液,达到“利水不伤阴”的效果。 理气类 以调理气机,使气运通畅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理气药。气机的升降出入保证了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气机不畅则主要表现为气滞和气逆两种情况。气滞多可见闷、胀、痛,气逆则多见恶逆、恶呕、喘息。归结于脏腑,则肺主一身之气,肝主疏泄,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凡七情、六淫、饮食、痰湿、瘀血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以上脏腑气机,而发生肺失宣降、肝气郁滞、脾胃升降失司等脏腑气机紊乱证候,表现出多种临床证候。 但本类药物多具行散走窜之性,气味大多辛燥,容易耗气伤阴,对气虚、阴虚者应注意选择适宜的药物或配伍。 温里驱寒类 以温散里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温里药。里寒证包括实寒与虚寒,前者表现为脘腹冷痛拒按、呕吐泄利等症,后者则多见畏寒肢冷、脘腹痛而喜按、小便清长等症,虚寒之甚者,或可见肢冷汗出,脉微欲绝之亡阳证。以上诸证,均可酌情选择本类药物救治。但本类药物多辛热偏燥,容易伤津耗液,热证及孕妇均应慎用。 理血类活血化瘀药 以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活血药。引起血液瘀滞不畅的原因很多,六淫外伤痰湿等均能造成血行障碍,形成瘀血,瘀血内阻又成为多种内伤杂病的致病因素。瘀血证主要表现为位置固定的刺痛或麻木,血肿或血块,瘀斑瘀点等。并且由于气与血密不可分的关系,血瘀又常可导致气滞,临床活血通脉的同时常配合调畅气机,最终恢复气血和调的目的。 本类药物专走血分,性多走散,凡有出血倾向者以及孕妇,均应慎用或忌用。 止血药 以阻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止血药。顾名思义,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各种出血(倾向性)性病证,为中医药急救学科一重要领域。血证有寒热温凉之异,与之相对应,本类药物亦分为凉血止血、温经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等不同种类。 古有“止血不留瘀”之良训,因为单纯止血往往有留瘀之弊,所以使用该类药物,尤其具有凉血收敛性质的止血药物,应始终注意留瘀问题,以防后患。 驱虫类 以促进排除或杀灭肠道多种寄生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虫药。虫寄生于肠道,可见有绕脐腹痛、肛门耳鼻瘙痒、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本类药物药性各有所偏,对虫类针对性强,故临床使用时最好根据寄生虫种类选择性用药。另外,部分药物具有一定毒性,需慎用。服用驱虫药,最好空腹服,此时药力较易作用于虫体,提高疗效。 消食类 以消化饮食积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消食药。饮食积滞于中,食积不化则易使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等表现。本类药物即是通过消化饮食积滞以达到恢复脾胃正常运化的目的,临床上多种病证兼有脾胃消化不良者,均可配伍使用。 安神类 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心藏神,肝藏魂,神志不安多与此两脏器功能密切相关。临床见证有虚有实。本类药物多为矿物类或植物种子类,前者质重性降,故多具重镇潜降以安神之效;后者质润性补,故多具滋润养心之功,临床往往配合使用。但矿物类药质重,易于耗伤胃气,使用时应注意配伍保护胃气之品,且避免久服。 平肝熄风类 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引起肝风内动及肝阳上亢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不外虚实两种,虚者多因“水不涵木”,实者多由“热极生风”。故本类药物多偏寒凉,对于脾胃虚寒及阴亏血少者应避免伐攻太过。 开窍类 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开窍药。心主神明,邪闭于窍则神明蒙蔽,神志因而昏迷,临床有闭证(属实)、脱证(属虚)之分。本类药物多具辛香走窜之性,容易耗泄元气,为中医救急之品,只用于闭证,脱证禁用,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且辛香之物易于挥发,故内服多入丸散,仅极少数药物可入煎剂,亦当后下。 补益类 以补充人体精微物质、增强机能,从而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补益药。所谓虚证,不外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与之相对应,补虚药则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 补气药:主要用来治疗气虚证的药物。归结于脏腑,肺主一身之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临床多与肺脾两脏关系密切。使用本类药物,应注意补中有行,即补气之中酌加行气之品,避免呆补滞气。 补阳药:主要用来治疗阳虚证的药物。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诸脏阳虚多本于肾阳不足,故补阳药多与肾脏关系密切。但本类药物多偏温燥,对于阴虚火旺者应避免妄用。 补血药:主要用来治疗血虚证的药物。血虚日久,常可导致阴虚,阴血关系密切,故补血同时常用补阴药,补阴以生血。又血能载气,气能生血,气血关系密不可分,因而补血往往与补气共施,补气以生血。但本类药物多偏于滋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妨碍胃气。 补阴药:主要用来治疗阴虚证的药物。归结于脏腑,主要与肺、胃、肝、肾四脏关系密切。又由于阴阳互根,阴虚日久,常可及阳而见阳浮、内热之证。故补阴同时应注意制阳。且本类药物多具滋腻之性,使用时仍应注意防止碍于脾胃运化,避免呆补。 总之,补虚药适用于确有所虚者。对于邪盛之实证,避免轻用。即使扶正以驱邪,也应选准时机,避免滥补,造成“闭门留寇”。同时,一味补益,难免壅滞,应充分理解“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原则,灵活补益,避免呆补。 収涩类 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收涩药。本类药物性味酸涩而具敛固之效,酸性收敛,涩可去脱,故多用于各种正气不固的虚脱证候。然而,人体气血津液精的滑脱不禁根本在于正气虚衰,不能敛固,故收涩药只可救标,同时必须配合扶正救急之品,才能标本兼顾,切实达到救治目的。 涌吐类 以促进呕吐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凡毒物、痰涎、宿食在咽喉胸脘等上部者,均可通过促其呕吐以达到驱邪的目的。但本类药物多具一定毒性,且呕吐时动作剧烈,使用不当,反而适得其反,故该类药物仅限于邪气实而正气充足之人,虚者禁用。使用时多采用少量渐增的方法,以防过量中毒或涌吐太过。且服药后应多饮热水,以助药力。又不宜立即进食,以免碍胃。 外用药 外用药则指主要通过外界途径给药,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药物。主要适用于痈疮、疥癣、虫咬、外伤等疾患。给药途径有膏贴、熏洗、涂搽、吹喉、滴鼻、点眼等多种。因大部分药物具有毒性,应严格控制用量及给药途径,以免中毒。14.参考答案: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15.参考答案:指乔木郁闭天空的程度,以小数来表示16.参考答案:C17.参考答案:C18.参考答案: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总称。19.参考答案:指乔木树干距地面30cm处的直径20.参考答案:我国中药区划采用二级分区系统:一级区、二级区均按三段命名。一级区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生产方向。二级区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中药资源名称。21.参考答案:(1)青藏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气温较高而多雨,冬季较长,气温寒冷干燥,春季 干旱,秋季天高气爽。降水量少于东北区,但比东北区集中。 (2)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产量大,药材生产水平高,是我国暖温带药用植物的集 中产区。 (3)根据自然条件和植物资源种类分为三部分:辽东、山东低山丘陵,华北平原和冀北山地, 以及黄土高原。 1.辽东、山东低山丘陵:位于华北区东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受海洋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可达650~1000m;药用植物有:木本黄檗、杜松,半夏、东北天南星。 2.华北平原和冀北山地:华北平原包括辽河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该区土壤条件较好,矿物养分较高,光热条件丰富,适宜药用植物生长;药材种类:白头翁、益母草、枸杞等;冀北山地包括辽西低山山陵。冀北山地和晋北山地盆地,药用植物有:黄芪、防风、草麻黄。 3.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青海湖以东、长城以南和秦岭以北;明显的冬季寒冷、干燥的大陆性气候;药材植物:忍冬、玉竹、白头翁。22.参考答案:黄芪;甘草23.参考答案:错误24.参考答案: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上层乔木高过30米,有的可高达80至10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望天树。 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桠,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象一道道稠密的网; 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苏铁、旅人蕉。 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鹿角蕨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 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印度胶榕。 有些种类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可可、木奶果、聚果榕。25.参考答案:指一株药用植物资源部位的平均产量(g/株)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指乔木从地面算起1.3m高度处的树干直径2.参考答案:科学研究方式3.参考答案: 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可通过下列方式计算 (1)用实测利用部位单位面积生物量计算。 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 这是最准确的计算方法,但工作量大。 (2)用单株产量计算。 贮藏量=单株平均产量×单位面积平均密度×分布面积 这是其次选择使用的方法。 (3)用盖度估计法计算。 贮藏量=1%盖度产量×平均盖度×分布面积 这是最快捷的方式,一般可不做典型的样方调查,但准确度较差。4.参考答案:这类药物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防止饲料发霉腐败变质和阻止或降低饲料氧化,提高饲料稳定性,延长贮藏时间作用。分为: 1.防腐类:如白鲜、石榴、射干; 2.抗氧化类,如茴香、甘草、五味子; 3.抗致病菌,如龙胆、芦荟、黄连。5.参考答案:大兴安岭山地赤芍,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人参。 (1)野生中药材蕴藏丰富 (2)珍稀特产及地道药材品种多 (3)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4)开发利用前景可观6.参考答案:A,B,D7.参考答案:1.物种或群居的遗传多样性大小是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其生存适应和发展进化的前提。可以揭示物种或群居的进化历史,进一步分析其进化潜力和未来生命发展提供重要资料。 2.遗传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之一; 3.可以更好的了解物种起源、预测种源适应性、估算基因资源分布、进行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确定核心种质并保存等具有重要意义。8.参考答案: 中药区划就是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分异,以及与中药资源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中药区划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中药资源开发、保护及中药生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有利于按市场机制调整中药生产与流通,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9.参考答案:指调查时每种植物所处的发育阶段10.参考答案: 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参照森林资源和土壤资源分析评价方法,评价中药资源的指标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项。 (一)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中药资源生产能力及经济价值。其定量指标主要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两项。 1.生产效率:是评价该地区某类资源实际采收数量与年允收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量化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生产效率=年实际采收量/年允收量 生产效率是通过控制年采收量来衡量某种资源生产合理性的一个指标,其理想值是1。当生产效率值为1时,说明可采收资源均被收获利用,当该值小于1时表示资源尚为被充分开发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资源超量消耗,应加以控制采收,以使资源永续利用。 2.经济效率: 用生产效率来评价一个地区某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还不够全面。因为采收的资源若不能全部被转化为商品而利用,还是没有应用意义。故此引入经济效率来衡量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经济效率=年实际采收量/年消耗总量 当该值为1是理想状态,表明收获资源全部被转化利用,若该值大于1,说明采收资源超过了实际利用量,将造成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应减少采收量(或收购量)。 评价中药资源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从资源的种类、数量,不同层次产品开发的效益比较,地产药材规格质量及市场销售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二)生态效益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仅仅是从经济学、商品学角度去评价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价资源(指生物资源)的生态效益,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新问题,更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通常采用“生态效率”来衡量和评价。其测算公式为: 生态效率=(年允收量-年实际采收量+资源恢复或更新量)/年实际采收量 生态效率的数值含义较为复杂。若测算值为正值,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恢复量来确定年允收量的合理值,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恢复量的大小来衡量资源的保护状况。当该值为负数时,表明现采收量已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长此以往,将导致资源日趋枯竭。 具体分析生态效益问题,还要从中药资源的种群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及受威胁生物资源的保护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三)社会效益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的评价是反应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调查区域中药产业产值在当地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中药产业包括药材贸易、科研及开发、中成药业等相关产业部门。 2.资源人均占有量。中药资源人均拥有量是衡量当地资源开发潜力及中药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3.中药产业劳动力吸纳量。调查地区从事中药产业的人员占当地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中药产业的社会贡献率的一个显著标志。 4.中药文化状况。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产业的发展是否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11.参考答案:A12.参考答案:1.生长环境: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长在山区的杂木林中、林缘或山沟的灌木丛中,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上发育最好。刺五加生于森林或灌丛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适宜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2.伴生植物:五味子缠绕在其它林木上生长, 3.地理分布:刺五加: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朝鲜、日本和苏联也有分布。 五味子: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13.参考答案:百合;贝母14.参考答案:A,C,D15.参考答案: 主要内容: 1.中药资源分布状况和优势定点的调查与分析,及栽培、病虫害防治和中药生产、加工、开发、品质评价以及中药制剂提取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的研究。 2.中药资源保护、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级专门的研究。 3.研究人员通常可供职于中药制药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各级中医药学校、中药经营管理部门、医院、药品检验与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或研究。 途径:利用文献资料、民间医药信息和民族药资料 参照古医书 查明药材的产地 然后实地考察 寻找类似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开发新药、寻找新药。16.参考答案:200117.参考答案:1.植物源农药按作用对象来分 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植物源除草剂。 杀虫剂可分为: 1.1胃毒杀虫剂:苦参碱。 1.2触杀性杀虫剂:假木贼。 1.3昆虫生长发育抑制剂:苦楝。 2.植物源农药按作用机理 2.1有毒物质类:可利用有毒成分毒杀有害生物,如假木贼的假木贼碱; 2.2昆虫拒食类:利用植物产生的嫩那个抑制昆虫味觉感受器而阻止其摄食的活性物质,使昆虫拒食而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如柑橘中的类柠檬苦素; 2.3引诱和驱避类:有植物产生的对特定昆虫具有引诱和驱避作用的活性物质,引诱害虫,聚而歼之,如丁香中的丁香油引诱东方果蝇; 2.4植物昆虫激素类:由植物中提取的昆虫激素类似物,具有破坏昆虫生育的作用,如印度菖蒲根中的细辛脑阻止雌虫卵巢发育; 2.5植物调节物质类:植物产生的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生理活性物质,如肉桂树中的肉桂酸; 2.6植物抗性物质诱导类:使植物诱导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如豌豆中的豌豆素。18.参考答案:药用植物资源的内在品质是利用价值的基础,需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系统进行综合性评价。 1.药用植物资源的化学品质评价 化学成分是资源利用的基础,根据植物体内一成分含量或几类成分组含量与植物组织的质量比关系,进行植物资源的品质分类、比较,并结合这一成分的主要用途,作出资源适用性和实用性价值评价。 2.药用植物资源的药用功效或药理作用的品质评价 药用植物资源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性的特点,在选用其主要功效或药理作用方面进行评价时应适当分类,如药理学作用方面分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类植物等。 3.药用植物资源药效成分的稳定性评价 药用植物体内和纯化后的晶体以及生物体内的状态,结构的稳定性会有很大差异,结果会影响其药用功效的发挥,如一些成分的见光分解。 4.药用植物资源的安全性评价 植物资源具有药效成分的前提是该成分对生物的安全性。植物资源的安全性是保证成分安全和药用安全的入口。资源的安全性应包括两点:一是植物资源无污染,二是内含物成分无毒、无致畸、突变性。19.参考答案:川青藏高山峡谷冬虫夏草,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原坡地胡黄连,羌塘高原马勃。 (1)名贵药材多,野生资源蕴藏量大 (2)藏药历史悠久,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3)新品种新资源多,亟待开发利用 (4)中药资源分布不均,垂直分布明显20.参考答案:A21.参考答案:能回收投资而实现有效销售的最小量。22.参考答案:A,B,D23.参考答案:东部季风区以纬向分布最明显;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最明显;青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最明显。24.参考答案: 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贮藏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持续利用的采收量。年允收量需在中药资源种群更新能力或种群增长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是最理想的采收强度,但目前多数中药资源没有这方面数据资料,需加强研究。可采用下式估计: 年允收量=经济量×比例 比率参考经验数据,茎叶类为0.3~0.4,根及根茎类为0.1。25.参考答案:(1)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调查; (2)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调查; (3)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调查; (4)药用植物资源的更新调查。卷I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1)该区呈现一定的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1000m左右 (2)该区地带性土壤为黄壤、红壤和黄棕壤 (3)该区植被区系和群落组成极为丰富,中药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质量优,在全国名列前茅。 (4)根据地域差异,分为:秦巴山地、四川盆地、贵州高原和云贵高原四部分。 1.秦巴山地: (1)该区具东南风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冬季气温较高,夏季雨水充沛,素有“巴山药乡”美誉; (2)药用植物有:党参、当归、黄芪、贝母、天麻; (3)栽培药用植物有:当归、天麻、黄连; 2.四川盆地: (1)该区盆地群山环绕,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2)冬暖、春旱、夏湿热、多云雾; (3)药用植物有:天南星、栝楼、木通、麦冬、红花; (4)栽培药用植物有:麦冬、附子、郁金。 3.贵州高原: (1)该区地势西部最高,中部居次,边缘部分为丘陵; (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阴雨,湿度大,呈立体气候; (3)药用植物有:杜仲、天麻、山豆根、天南星; (4)栽培药用植物有:天麻、石斛、半夏。 4.云南高原: (1)该区地貌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石灰岩岩溶地貌分布广 (2).该区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干湿季节分明。 (3).地形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变化显著。 可分为:高寒层、中暖层和低热层。 高寒层:云南高原西部海拔2500m以上和东部海拔2300m以上为高寒层,气候类型基本上相当于寒温带及温带,药用植物种类:云木香、当归、天麻; 中暖层:西部海拔1500~2800m及东部1300~2300m范围为中层,具北亚热带和温带气候,药用植物种类:何首乌、玉竹、山药; 低热层:西部海拔1500m以下及东部海拔1300以下区域,具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药用植物:砂仁、肉桂、丁香。2.参考答案:错误3.参考答案:大黄;何首乌4.参考答案: 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贮藏量。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贮藏量。 经济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 要求在调查中分别统计达到和未达到采收质量标准植株所占比例。5.参考答案:正确6.参考答案:刺五加---黑龙江,细辛---辽宁,天麻---贵州,三七---云南,黄连之乡四川石柱,福建泽泻,安徽牡丹---风丹皮,车前主产江西。7.参考答案:100-2008.参考答案:指药用植物在一定的土壤表面所形成覆盖面积的比例,用要计算的某种药用植物在样方上的投影盖度和1%的盖度上的资源量,然后求出所有样方的投影盖度和1%的盖度资源量的均值,乘积即在单位面积上这种药用植物的蓄积量,公式:U=X*Y(U为样方上植物平均蓄积量,g/m2;X样方中某种植物每m2平均投影盖度,%;Y为1%投影盖度资源量,g)适用于丛植的灌木或草本植物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濒危(即临危)种是指植物在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重要部分,处于有绝灭危险中的分类单位。这些植物通常稀少,地理分布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和常常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它们走向绝灭的危险,可能是由于生殖能力弱,数量减少到快要绝灭的临界水平;或是它们要求的生境被破坏、改变已退化到不能适宜它们的生长;或由于过度开发等原因所致。11.参考答案:指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物种的个体数目12.参考答案: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分布零散、性质各异,它们在自然界均占有特定的位置,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归结起来为: 1.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装卸合同:搬运合作框架
- 考试心理调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历史178道选择题(附答案)
- 统计图表中常犯的错误试题及答案
- 护理中级职称聘任
- 美肤知识培训课件大全集
- 美容知识培训课件制作
- 口腔科护理质控
- 全新模特聘用合同二零二五年
- 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书
- 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与预警
- 学做麦糊烧课件
- 内蒙古师范大学定向协议书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 南航社会招聘笔试题目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竖式计算200题及答案
- 燃料电池汽车讲解
- DL∕T 5161.17-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7部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 金蝉养殖注意事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 SL-T+62-202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 外挂悬挑式花篮盘扣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7.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