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_第1页
乳腺癌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_第2页
乳腺癌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_第3页
乳腺癌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_第4页
乳腺癌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癌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专

家共识(2023版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目前,通过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乳腺癌已成为疗效较好的实体肿

瘤之一。铂类药物在恶性肿瘤中应用广泛,是乳腺癌常用且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为规范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铂类药物晚期乳腺癌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基础上,根据国内外乳腺癌

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铂类药物在乳腺癌临床使用的适宜范围、应用方案、疗效分析及

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和更新,增加了铂类药物在早期乳腺癌临床使用的适

宜范围、应用方案、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内容,制定《乳腺癌铂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版)》,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摘要·20世纪60年代,铂类药物被研发用于肿瘤的临床化疗,并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该类药物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与肿瘤细胞的DNA

双链共价交联,形成铂-DNA

加合物,阻止DNA的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产生抗肿瘤作用。自从1978年顺铂在美国推出以来,新型铂类药物的开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目前,许多铂类药物被相继研发并在临床上应用。虽然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耐药性问题成为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阻力。铂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很多,包括药物积聚的减少、药物毒性的消除、机体对铂类药物诱导DNA

加合物耐受性的提高、

DNA

修复能力的增强等。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药物名称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适应证不良反应顺铂分子量:300.6溶解性:微溶血浆蛋白结合率:90%分布相半衰期:18min消除相半衰期:41h卵巢癌、睾丸癌、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癌、胃癌、肺癌、骨肉瘤、软组织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血液学不良反应:严重;肾不良反应:最严重,可

造成不可逆损伤;消化道不良反应:最严重;神经不良反应:神经末梢障碍、耳鸣、耳聋卡铂分子量;371.3

溶解性:可溶血浆蛋白结合率:85%消除相半衰期:143min卵巢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头

颈部癌血液学不良反应:严重,血小板减少;肾不良反应:较轻;消化道不良反应:轻微且少见;神经不良反应:较轻,症状与顺铂类似奈达铂分子量:303.2溶解性:可溶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消除相半衰期:2.1h肺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血液学不良反应:较严重;肾不良反应:较轻;消化道不良反应:较轻;神经不良反应:耳神经不良反应洛铂分子量:397.3溶解性:可溶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分布相半衰期:19min消除相半衰期:142min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学不良反应:较轻,血小板减少为主;肾不良反应:不明显;消化道不良反应:最轻;神经不良反应:较轻奥沙利铂分子量:397.3溶解性:微溶血浆蛋白结合率:>70%分布相半衰期:17min消除相半衰期:16h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血液学不良反应:较轻,血小板减少为主;肾不良反应:不明显;消化道不良反应:较轻;神经不良反应:严重,急性和积累性神经不良反应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随着对药物的改良和推新,铂类药物逐步向提高药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优化,新近推出的铂类药物更具有高效、低不良反应、不易产

生交叉耐药的特点。常用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特征见表3。表

3临

床常

物比

较(一)顺铂·197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铂类化合物——顺铂。顺铂的分子量为301.1g/mol,

密度为3.74g/m³,

熔点为270°。在室温下,顺铂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的粉末,微溶于水,可溶于二甲基丙胺和二甲基甲酰胺。·在常温、常压下,其性质稳定,但会缓慢转变为反式异构体。顺铂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0%以上,药代动力学模式为开放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约为18min,

消除相半衰期约为41h,约有90%

的顺铂经尿液排泄。·由于铂类药物在体内消除过程缓慢,为防止蓄积中毒,给药间隔应在3周以上。目前,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都广泛使用了顺铂,在乳腺癌的临床用药中顺铂也有一定的比重,但其不良反应也需

要临床特别注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1.

肾不良反应:肾不良反应是顺铂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是大剂量顺铂化疗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反复应用或持续高剂量应用会对肾功能产生不可逆损害,其发生率为28%~36%。当顺铂的每日剂量超过90mg/m²

,临床上可能引发肾不良反应,需加强水化和利尿。2.

胃肠道反应:顺铂属于高致吐性化疗药物,其引起的化疗相关性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发生率在90%以上。严重恶心、呕吐是顺铂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需注意合理应用止吐药物。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3.

耳不良反应:耳不良反应是顺铂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注射顺铂后,患者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等症状,且顺铂引起的耳聋大多为不可逆性。在儿童患者中使用顺铂导致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61%。4.

其他不良反应:神经不良反应是使用顺铂化疗时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神经末梢感觉障碍,临床上可能出现麻木、刺痛感、头昏、耳鸣等症状。此外,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5%~30%,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顺铂也可以诱发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20%。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二)卡铂·卡铂经静脉给药后通过跨膜转运进入肿瘤细胞,是广谱抗肿瘤药,主要用于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化疗,其特征和抗肿瘤作用与顺铂相当,与其他抗肿瘤药无交叉耐药性,与顺铂有交叉耐药性,既往顺铂治疗无效的患者改用卡铂后有可能获得疗效。·卡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不良反应,其肾不良反应、神经不良反应尤其是消化道不良反应显著轻于顺铂。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1.

血液学不良反应:卡铂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显著,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症,其发生率约为85%,且15%~26%的患者伴有重度骨髓抑制。2.

消化道反应:卡铂属于中-高致吐级别化疗药物,曲线下面积<4时,CINV

的发生率为65%。卡铂可引起肝功能的异常,发生率为24%,主要表现为肝酶和胆红

素升高,但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升高。3.

其他不良反应:卡铂的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严重程度轻于顺铂。常规剂量下的神经不良反应也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与顺铂相似,严重程度较顺铂减轻。另外,应用卡铂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可为1%~44%,多表现为皮疹或瘙痒,偶见喘鸣。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三)奈达铂·奈达铂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临床前的药效学研究显示其与顺铂相似,

DNA结合方式也与顺铂相同。奈达铂在肿瘤患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低,其消除相半衰期约为2.1h。·奈达铂的抗肿瘤谱较广,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头颈部癌、食管癌、肺癌和卵巢癌等实体肿瘤的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应用较少。奈达铂的不良反应较少,肾不良反应和神经不良反应小,剂

量限制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可见,血液学不良反应是奈达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血小板减少,其骨髓抑制发生率约为69%,程度重于顺铂,Ⅲ度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约为48%。除此之外,脱发也是其常见的不

良反应。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四)洛铂·洛铂为我国开发的铂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较低,溶解度较高,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较小,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洛铂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分布相半衰期约为19min,

消除相半衰期约为142min。·目前,洛铂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顺铂和卡铂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洛铂在广泛的临床前肿瘤模型中具有活性,并在一些模型中克服了对顺铂和卡铂的肿瘤耐药性。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一项评估以洛铂为基础的方案作为二线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抗肿瘤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显示,与顺铂相比,以洛铂为基础的方案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更好。·洛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为5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70%,属于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洛铂属中致吐性化疗药

,CINV

发生率为34.3%,显著低于顺铂。偶有脱发及手足综合征,无明显的肝肾不良反应、周围神经不良反应和耳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通常不需要水化。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五)奥沙利铂·奥沙利铂同样是以DNA

为靶部位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更高效、不良反应少和不易耐药的特点。奥沙利铂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70%以上,药代动力学模式为三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约为17min,

消除相半衰期约为16h。

奥沙利铂主要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一二线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也广泛应用于卵巢癌、胃癌等其他实体肿瘤,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目前在

乳腺癌中应用较少。对卡铂和顺铂耐药的肿瘤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可具有抗癌活性。·奥沙利铂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急性或慢性神经不良反应,急性神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5%~95%,常表现为一过性感觉异常,

一般症状较轻;慢性神经不良反应为剂量累积性,发生率随累积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奥沙利铂的血液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和肾不良反应

均较轻。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时,禁止碰触凉物,尤其禁止进食凉的食物、

喝凉水等。铂类化疗药物研发历程和分类·铂类药物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广泛,贯穿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晚期治疗。在常用化疗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铂类药物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针对铂类药物适宜阶段和方案提出合理建议,以规范铂类药物在乳腺癌中的应用。·铂类药物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推荐等级见表4,常用含铂化疗具体方案见表5。由于铂类药物在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中的应用和临床研究较少,在本共识中不作特殊推荐,鼓励患者参加相关临床试验。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患者人群治疗阶段1级推荐Ⅱ级考虑Ⅲ级可选HER-2阳性新辅助辅助TCb+HP(I)TCb+HP(I)TCbH(ⅡA)TCbH(ⅡB)TNBC晚期新辅助辅助晚期TP-AC+PD-1抑制剂(IA)TP(I)GP(1)TP+H(ⅡB)AC-TP(ⅡA)TP(ⅡA)TCb(ⅡA)TP(ⅡA)GP(卡铂)+PD-1抑制剂(ⅡB)NP(Ⅱ)AT-NP(ⅡB)TEL(ⅡB)AC-TP(ⅡB)单药铂类(ⅡB)其他含铂方案(ⅡB)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注: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NBC;三阴性乳腺癌;T:紫杉类,包括多西他赛、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

Cb:卡铂;其他含铂方案指

除顺铂、卡铂外,可选用含洛铂方案;HP:

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H:

曲妥珠单抗;

P:

铂类,包括顺铂、卡铂;

A:阿

;C:

环磷酰胺;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G:吉西他滨;

N:长春瑞滨;E:蒽环类;

L:洛铂;()内为推荐等级;

-为无数据表4铂类药物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案名称用法用量T

C

h

+

H

P

多西他赛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AUC=6,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曲妥珠单抗首剂8mg/kg.以后6mg/kg,静脉滴注,每3周1次,共1年。帕妥珠单抗首剂840mg,以后420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共1年T

C

h

+

H

案多西他赛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AUC=6,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曲妥珠单抗首剂8mg/kg,以后6mg/kg,静脉滴注,每3周1次,共1年T

P

+

H

案多西他赛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曲要珠单抗首剂8mg/kg,以后6mg/kg,静脉滴注,每3周1次,共1年AT

-

NP方案多柔比星60mg/m²或表柔比星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多西他赛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序贯长春瑞演25mg/m²,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mg/m²,可分1~3d给药;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

期(注意合理预防性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AC

-

TP方案多柔比星60mg/m²或表柔比星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60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序贯多西他赛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注意合理预防性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支持)TP方案多西他赛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²或卡铂AUC=5-6,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紫杉醇80mg/m²,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75mg/m²(或卡铂AUC=5~6),静脉滴注,可分1~3d给药;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白蛋白紫杉醇125mg/m²,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mg/m²(或卡铂AUC=5-6),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NP方案长春瑞滨25mg/m²,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mg/m²,静脉滴注,可分1~3d给药(或洛铂30mg/m²,静脉滴注,第

1天);21

d为1个周期GP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²,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75mg/m²,静脉滴注,可分1-3d给药(或卡铂AUC=2,静脉滴注,第1,8天);21d为1个周期TEI.方案多西他赛75mg/m²,静脉满注,第1天;表柔比星8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洛铂3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TP

-

AC+PD

-

1抑紫杉醇8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卡铂AUC=5,静脉滴注,第1天;多柔比星60mg/m²或表柔比星90mg/m²,静脉满制剂方案注,第1天;环磷酰胺60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帕博利珠单抗200mg.第1天;21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GP+PD-1抑制吉西他滨1000mg/m²,静脉满注,第1,8天;卡铂AUC=2,静脉滴注,第1,8天;帕博利珠单抗200mg,第1天;21d为剂方案

1个周期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注:AUC;曲线下面积;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5乳腺癌常用含铂化疗方案汇总表(一)新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指在局部治疗(如手术或放疗)前所做的全身化疗,这种治疗模式可有效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实施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抑制肿瘤病灶的远处转移,

控制癌细胞转移、增殖,降低临床分期,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complete

response,pCR),增加手术机会,扩大保乳根治术的应用范围,提高治愈率。1.HER-2

阳性乳腺癌含铂类新辅助治疗:

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新辅助治疗方案为抗HER-2靶向治疗(H:

曲妥珠单抗

;P:

帕妥珠单抗)联合化疗(T:

紫杉类化疗药)。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TCbH方案(紫杉类+卡铂+曲妥珠单抗)在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研究中均显示安全性和有效性,推荐用于新辅助治疗。·Ⅱ期临床试验NeoSphere

研究显示,紫杉类药物联合双靶向治疗作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案pCR率为45.8%。Ⅲ期临床试验TRAIN-2研究表明,紫杉类和铂类药物联合双靶向治疗的pCR

率达到了67%,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联合双靶向治疗的pCR

率相似,但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上明显更低,故紫杉类和铂类药物联合靶向治疗可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推荐方案。·Ⅲ期临床试验KRISTINE

研究也证明了TCbHP

方案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在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基础上联合使用多西他赛和卡铂的pCR

率为55.7%,显著高于恩美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的pCR

率(44.6%)。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TRYPHENA

等前瞻性临床试验均显示HP

方案(曲妥珠单抗+顺铂)联合紫杉类药物和铂类药物方案取得了较高的pCR

率,因此术前治疗可以首选TCbHP

方案。但

对于部分患者,如年龄>60岁、肿瘤符合较小、

一般情况无法耐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也可考虑6个周期THP方案(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顺铂)治疗。

HER-2阳性乳腺癌含铂类新辅助治疗相关研究见表6。表6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铂类药物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人群用药方案例数病理完全

缓解率(%)3年无病

生存率(%)TRAIN-2研究(7)Ⅱ~Ⅲ期HER-2阳性乳腺癌FEC(3)-TCh(6)+HPTCb(9)+HP2122066768KRISTINE研究[18]Ⅱ~Ⅲ期HER-2阳性乳腺癌T-DM1+PTCb+HP22322144.455.7TRYPHENA研究[15.30]1~Ⅲ期HER-2阳性乳腺癌FEC+HP(3)序贯多西他赛+HP(3)FEC(3)序贯T+HP(3)TCb+HP(6)37757761.657.366.2878890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注: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FEC:氟尿嘧啶+蒽环类+环磷酰胺;TCb:紫衫类+卡铂;HP: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P:帕妥珠单抗;

T:紫衫类;-为无数据;(

)内为治疗周期数2.TNBC

含铂类新辅助治疗:·化疗是TNBC新辅助治疗的基石,蒽环类药物序贯/联合紫杉类药物仍是推荐的优选方案。尽管铂类药物在TNBC

辅助治疗中的地位仍存在一定争议,但是许多

研究证明了含铂方案化疗是TNBC

有效的治疗策略。目前TNBC

的常规新辅助化

疗方案是以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既往TNBC新辅助治疗方案以蒽环类药物和紫杉类药物化疗为主。·UM

IN0000O3355临床试验的随访数据显示,在新辅助化疗中增加卡铂显著改善TNBC

亚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Ⅲ期临床试验BrighTNess

研究提示,紫杉类药物联合铂类药物序贯蒽环类药物较紫杉类药物序贯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可以使TNBC

的pCR

率从37.0%提高到52.1%(OR=1.96,95%CI:1.46~2.62),显著提高了pCR率并改善预后。·GeparSixto

试验提供的证据显示,Ⅱ~Ⅲ期TNBC患者应用紫杉醇+多柔比星联合贝伐单抗方案进行新辅助治疗pCR率为36.9%(95%CI:29.4%~44.5%),在此基础上加用卡铂后pCR

率达到53.2%(95%

CI:45.4%~60.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DFS

显著延长,两组患者3年DFS

率分别为86.1%和75.8%(95%

CI:0.34%~0.93%)。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3年0S率虽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仍有绝对值的提高。也有研究报道在新辅助治疗中加入卡铂可显著改善TNBC患者的DFS和OS

。CALGB40603研

究显示,Ⅱ~Ⅲ期TNBC患者行紫杉醇联合密集型多柔比星和密集型环磷酰胺方案新辅助治疗的pCR

率为44.0%,在此基础上加用卡铂后pCR

率达到6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我国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共纳入91例行新辅助化疗的Ⅱ~Ⅲ期TNBC患者,紫杉醇联合卡铂的pCR

率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优于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pCR

率分别为38.6%和14.0%,P=0.014;5

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7

.6%和56

.2%

,P=0.043),

但二者的OS

相似。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除了顺铂和卡铂以外,

一项我国的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比较了洛铂在TNBC

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结果显示,在蒽环类、紫杉类方案基础上加用洛铂可明显提高pCR

率(分别为38.7%和12.7%,P=0.001)和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

分别为93

.5%和73%,P=0.003)。·另一项Ⅱ期试验ChiCTR-TRC-14005019的5年随访结果也证明了含洛铂新辅助治疗可提高TNBC

的总pCR

率和ORR,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有提高远期生存率的趋势。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最近,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非盲的Ⅱ期临床试验NeoCART评估了不含蒽环类的化疗方案DCb(多西他赛联合卡铂)对未经治疗的Ⅱ~Ⅲ期TNBC

的疗效和安全性,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性6个周期DCb组和4个周期EC-D组(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主要终点pCR,分析显示,DCb

组(27例)pCR为61.4%(95%

CI:47.0%~75.8%),EC-D

组(17例)为38.6%(95%CI:24.3%~53.0%;OR=2.52,95%CI:2.4~43.1;P=0.004),符合非劣效性,证实了DCb方案优于EC-D方案。以上研究都表明了含铂方案化疗可以作为TNBC的新辅助治疗选择。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除了含铂治疗外,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ll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1,PD-L1)抑制剂已在几种恶

性肿瘤中显示出疗效,PD-1/PD-L1

抑制剂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

铂类化疗对免疫调节的积极作用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PD-1/PD-L1抑制剂的敏感

性,不同类型的铂类化疗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特性。·基于Meta

分析的研究显示,PD-1/PD-L1、

贝伐单抗、唑来单抗、铂盐+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等含PD-1/PD-L1方案较传统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和紫杉醇类)提高了pCR

率,有利于TNBC

新辅助治疗。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另外,铂类药物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也可提高pCR

率。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KEYNOTE-522研究了帕博利珠单抗(一种PD-1

单克隆抗体)联合铂类、紫杉烷类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高危TNBC患者的效果。·

近期,

KEYNOTE-522研究公布了pCR和无事件生存(event-freesurvival,EFS)作为双主要终点的试验结果,与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相比,新辅助化疗联合帕

博利珠单抗组的3年EFS率提高至84.5%(95%CI:81.7%~86.9%),pCR

率提高至64.8%(95%CI:59.9%~69.5%),表明卡铂+紫杉醇序贯多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TNBC

新辅助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用化疗。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帕博利珠单抗已于2021年7月获得FDA的批准,同时也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批准。联合PD-1/PD-L1

抑制剂是TNBC

新辅助治疗有利的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然而,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在TNBC中的研究结果仍存在较大的差异,铂类药物是否为免疫联

合治疗的最优选方案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早期TNBC中,以铂为基础的化疗已被证明可以改善pCR率。2022年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上报告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对已发表的TNBC新辅助或辅助铂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以评估

早期TNBC患者的生存结果和生活质量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估的主要结果是DFS

和OS,

次要结果包括pCR、

剂量强度和方案完成率、与化疗相关的Ⅲ级或IV级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该回顾性研究从

3972份记录和19项已发表的研究中确定了26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在大多数试验中,偏倚风险被判断为较低。·有14项新辅助化疗试验,4项辅助化疗试验。大多数试验使用卡铂(16项试验),其次是顺铂(2项)和洛铂(1项);8项试验采用无蒽环类药物干预组,

其中5项试验采用卡铂-紫杉烷干预组,而蒽环类-紫杉烷对照组;所有报

告DFS

和OS

的研究均使用卡铂;19项研究中的12项共有3347例参与者报告了DFS

数据。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了铂化疗的纳入改善了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DFS(HR=0.63,95%CI:0.53~0.75;HR=0.69,95%CI:0.54~0.88)。11项研究收集了OS数据,共有3229例参与者和460例死亡。在方案中加入铂化疗改善了OS(新辅助剂:HR

=0.69,95%CI:0.55~0.86;

辅助剂:

HR=0.70,95%CI:0.50~0.96)。·生存结果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6~97.6个月,该回顾研究也证实了铂化疗提高了pCR

率(RR=1.46,95%CI:1.33~1.61,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无论

BRCA突变状态、同源重组修复功能缺陷(homologousrecombinationdeficiency,HRD)

状态、淋巴结状态,或干预组是否含有蒽环类化疗,都可以看到生存结局的益处。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表明在TNBC

新辅助治疗中加入铂类

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DFS

甚至OS。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3.BRCA

基因突变的乳腺癌含铂类新辅助治疗:·正常细胞可通过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断裂的DNA

双链,而在BRCA1/2

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存在HRD,DNA双链断裂无

法有效修复。铂类药物可引起DNA

损伤,破坏基因组稳定性,导致细胞凋亡,故BRCA1/2

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对铂类药物较为敏感。·PARP

作为DNA

损伤的感受器,在DNA

断裂后被激活,参与肿瘤细胞的DNA单链损伤修复。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PARP酶活性和增加PARP-DNA复合物的形成,导致肿瘤细胞DNA

损伤修复障碍并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故对BRCA1/2突变

型乳腺癌有一定疗效。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有研究表明,在BRCA1/2基因突变的I~Ⅲ期乳腺癌中,应用顺铂单药进行新辅助治疗可以达到61.0%的pCR

率。NeoCART试验结果显示,与8个周期的AC-T

方案(蒽

环+环磷酰胺+紫杉类)相比,6周期的TP方案(紫杉类+铂类)可以提高TNBC

患者新辅

助治疗的pCR率。·在一项Ⅲ期TNT试验中,携带胚系BRCA1/2突变的患者接受卡铂对比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获益(分别

为6.8和4.4个月,

P=0.002)。·一项回顾性分析评估了136例连续接受标准新辅助治疗加或不加卡铂的I~Ⅱ期TNBC

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gBRCA1/2

突变的TNBC

患者接受含铂新辅助治疗的pCR率高于非gBRCA1/2突变者,支持了在该患者人群中使用这种化疗方案。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另有临床试验NCTO3275311表明了gBRCA1/2突变患者在含铂化疗后的PFS和OS优于非含铂化疗患者。·也有研究显示了铂类药物在BRCA1/2突变的乳腺癌中治疗的有效性,提示PARP抑制剂联合铂类药物及化疗可能是治疗BRCA1/2突变乳腺癌的最佳方案,且联

合铂类药物和单药治疗均优于PARP

抑制剂。·除了胚系BRCA1/2突变外,体细胞和表观遗传改变所致基因失活以及其他HRR调节基因的缺陷或高HRD得分也可作为PARP抑制剂敏感性的潜在预测生物标志物。因此,对HRD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可以扩大TNBC

患者的选择范围,使其受益

于铂类化疗。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二)术后辅助治疗1.HER-2阳性乳腺癌含铂类术后辅助治疗:·BCIRG006研究表明,TCbH方案(多西紫杉醇+卡铂+曲妥珠单抗)应用1年优于AC-T方案(蒽环类+环磷酰胺序贯紫杉类),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案的另一个选择,该研究经10年长期随访,结果显示,TCbH

和AC-TH两种方案的远期疗效相似,且TCbH方案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较低,因此对于心脏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患者,可以选择TCbH方案。·

,ExteNET

研究显示,在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后1年内给予奈拉替尼可以显着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无侵袭性疾病生存(invasivedisease-freesurvival,iDFS)。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无论辅助治疗阶段

是采用H

单靶还是HP

双靶治疗,都推荐序贯奈拉替尼作为强化治疗方案(I级推荐)。ExteNET

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阳性、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序贯奈拉替尼的人群获益更明确。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2.HER-2

阴性乳腺癌含铂类术后辅助治疗:·Ⅲ期临床试验PATTERN结果表明,与FEC-T方案(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相比,含铂方案5年DFS

率提高了6.2%(分别为86.5%和80.3%,P

=0.03),复发风险降低35%,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和无复发生存率也更优,亚

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轻和肿瘤分级高者更倾向于从铂类治疗中获益。·另外,我国的一项非劣效研究纳入TNBC

患者,分别接受6个周期TP

方案(紫杉类联合卡铂)或4个周期EC-T方案(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序贯4个周期紫杉类药物),

研究结果显示,EC-T组和TP

组8年DFS

率分别为78.4%和81.7%,8年OS

率分别

为87.2%和89.1%。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临床研究人群*用药方案例数病理完全

缓解率(强)无事件生存率(%)LMINOOXX03355研究Ⅱ-Ⅲ期TNBCTCh+卡铂+紫杉醇(每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8961.2T+FEC9226,3BrighTNess研究()Ⅱ-Ⅲ期TNBC含BRCA1/2突变TCbTCb+VeliparibT160316158585331787969°GepurSiuo研究(B8II-Ⅲ期TNBCT+A+BevTCb+A+Bev15715836.953.2CAIGB40603研究(1I-Ⅲ期TNBCTACTCb+AC2122214460一项随机2期试验研究]Ⅱ-Ⅲ期TNBCTCbT+A474438.614.077.6³56.2mChiCTR-TRC-14005019研究[2]1-Ⅲ期TNB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TFL990117.841.4NeoCAHT研究(测Ⅱ-Ⅲ期TNBCEC-DDCb172738.661.4*GepuurOLA研究|Ⅱ-Ⅲ期TNBCTCh+EC2759,3含BRCAI/2突变TO+EC5056KEYNOTE-522研究%Il-Ⅲ期TNBCTP+AC+PemhrolizumalTP+AC78439064.851,284.576.8·在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50%)的亚组人群分析中,TP组的DFS(P=0.049)更长,OS(P=0.06)优于EC-T组,因此,对于没有使用标准EC-T

案的TNBC患者,

TP可以作为

一种有效的替代化疗。各研究

的基本情况具体见表7、表8。注:TNBC:三阴性乳腺癌;BRCAI/2;乳腺癌易感基因1/2;TCb;紫杉类+卡铂;T:紫杉类;FEC;环磷酸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Veliparih;维拉帕利;A;阿霉素;Bev:贝伐单抗;TAC;紫杉类+阿霉素+环磷酰胺;AC;意环类+环磷酰胺;TEL;紫杉类+意环类+洛铂;EC-D;

慈环类+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DCb;多西他赛+卡铂;EC;蒽环类+环磷酰胺;TO;紫杉类+奥拉帕利;TP:紫杉类+铂类;Pembndiaumab;帕博利珠单抗;“TNBC

含胚系BRCA1/2突变;“P<0.05;“4.5年无事件生存率;“5年无复发生存率;“3年无事件生存率;

-为无数据表7TNBC乳腺癌患者应用铂类药物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人群用药方案例数客观有效率无病生存情况

(%)生存情况BCIRG

006[49]

ExteNET[51]HER-2阳性乳腺癌

HER-2阳性乳腺癌TCbHPTCbHPTCbHP+Neratinib43814201420一-81%°77.6%b86.8%b91%°USOncology(54HER-2阳性乳腺癌TCbHTH19652%(95%Cl:42%~62%)10.7个月

7.1个月“41.5个月

30.6个月PATTERN[52]TNBCFEC-TTCb322325-80.3%86.5%89.5%”93.4%*NCTO1150513(53TNBCECTTCb154154

78.4%⁴81

7%¹87.2%′89

1%'铂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注:HER-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NBC:三阴性乳腺癌;

TCbHP:紫衫类+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TH:紫杉类+曲妥珠单抗;FEC-T: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序贯紫杉类;

TCb:紫杉类+卡铂;

ECT:蒽环类+环磷酰胺+紫杉类;“5年无病生存率;05年无侵袭性疾病生存率;“P<0.05;“8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8年总生存率;

-为无数据表8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应用铂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挽救化疗的目的是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治疗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分子分型、既往治疗情况(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肿瘤负荷等方面的因素。晚期乳腺癌的有效化疗药物包括紫杉类、蒽环类、铂类、卡培他滨和长春瑞滨等。1.HER-2

阳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CLEAPATRA试验显示,对于HER-2阳性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一线治疗在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基础上增加帕妥珠单抗,可使患者的中位PFS从12.4个月增加至18.5个月,中位OS从40.8个月增加至56.5个月。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Ⅱ期临床试验分别评估了ⅢB~IV

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基础上联合应用顺铂或卡铂的疗效,顺铂组的总反应率为79.0%(90%

CI:66.0%~89.0%),中位进展时间为9.9个月(90%CI:8.3~13.1个月);卡铂组的总反应率为58.0%(90%

CI:44.0%~70.0%),中位进展时间为12.7个月(90%

CI:8.6~15.5个月),研究还发现,

HER-2表达水平越高的患者,治疗效果越明显。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另一项Ⅲ期临床试验也表明,在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基础上加用卡铂可明显改善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ORR

(分别为52.0%和36%,P=0.04)和中位PFS(分别为10.7和7.1个月,P=0.03),TCbH

方案改善的临床结局在HER-2过表达患者中最为明显,ORR为57%(95%

CI:45%~70%)和36%(95%

CI:25%~48%);TPC和TP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3.8和7.6个月(HR=0.55,95%CI:0.46~0.64,P=0.005);

两种治疗方案均耐受性良好,很少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神经不良反应。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2.TNBC

含铂类挽救化疗:·化疗是HER-2阴性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HER-2

阴性乳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以蒽环类、紫杉类药物为主,化疗方案包括单药序贯化疗或联合化疗。·对于既往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可加用铂类药物、卡培他滨、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Ⅱ期临床试验TBCRC009

研究比较了顺铂和卡铂单药治疗转移性TNBC

患者的临床疗效,二者的ORR

分别为32.6%和25.6%。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另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显示,与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相比,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能够使转移性TNBC

患者获得更好的ORR

(分别为63.0%和15.4%,P=0.001),

更长的中位PFS(分别为10.9和8个月,P<0.001)

和中位OS(分别为32.8和21.5个月,

P=0.027)。·Ⅲ期临床试验CBCSG006研究纳入了236例转移性TNBC

患者,分别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和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前者能够提高总缓

解率(分别为64%和49%,P=0.018),

延长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7.73

和6.47个月,P=0.009),

但中位随访16个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相似

(分别为41%和42%,P=0.611)。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有研究显示,在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中,应用洛铂治疗患者的中位PFS(13.2个月)优于顺铂治疗的患者(4.7个月,

P<0.001)。

我国的一项临床试验比较了多西他赛联合洛铂与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

腺癌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PFS

相似。·一项对495例中国TNBC

患者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表明,在一线化疗中铂类与非铂类相比ORR

较高(分别为53.0%和32.1%,P<0.001),PFS

较长(分别为8.1和6个月,

P=0.022),OS相似(分别为19.2和16.8个月,P=0.439);而对于二或三线化疗,铂类与非铂类化疗的ORR、PFS

和OS

相似,因此,对于恶性程度较高、负荷较大、进展较为迅速的晚期TNBC患者,推荐一线使用含铂方案化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最近,一项前瞻性的多中心IV期临床试验纳入了34个中心的1181例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结果显示,基于洛铂的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另外,

一项KEYNOTE-355研究共入组847例晚期TNBC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晚期转移性三阴型乳腺癌PD-L1

阳性患者中,

一线应用PD-1

抗体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相比,PFS

显著改善,且帕博利珠单抗的治疗效果随着PD-L1表达水平增加而提高。TNBC含铂类晚期治疗相关研究见表9。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临床研究乳腺癌人群及治疗线数用药方案例数客观有效率

中位无进展mOS(月)(学)生存时间(月)Ⅲ期临床试验{W]Ⅱ期临床试验(刻HER-2阳性mBCHER-2阳性mBCTCbH多西他赛+顺铂(BCIRGIO1研究)

多西他赛+卡铂(UCLA-ORN研究)19662625779583.89.92.7TBC

RCO0P研究[mTNBC;一、二线治疗顺铂卡铂434336.218.72.9CBCSC006研究[]mTNBC:一线治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紫杉醇20206449*7.736.47*19.37

18.07TNT研究[]mTNBC卡铂多西他赛888831,434.03.14.412.812.0mAcity研究]gBRCAU/2突变mINBCmTNBC;一线治疗卡铂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251864

68.0

33.3*7339446.84.4*8.36016.812.112.60lympiAD研究[明]gHRCAI/2突变,HER-2阴性mBC;三线及以下

治疗依尼帕利+吉西他滨+卡铂吉西他滨+卡铂2059769297.04.2*19.317.1BROCADE3研究[a]gBRCAI/2突变、HER-2阴性mBC;一线及以上治疗卡铂+紫杉醇+维利帕尼卡铂+紫杉醇62.627.2*8.65.619.319.5KEYNOTE-355研究(ePD-L

CFS≥10

mTNDC;

一线治疗PD-L1CPS≥1

mTNBC;

一线治疗mTNBC:一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单独化疗(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帕博利珠单杭联合化疗单独化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单独化疗4252115662819.75.6°7,65605.623166664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注: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mBC:晚期乳腺癌;mTNBC:晚期三阴性乳腺癌;gBBCA1/2;胚系乳腺璃易感基因1/2;PD-L1:程序

性死亡受体配体1;CPS:综合阳性评分;TChH:紫杉类+卡铂+曲妥珠单抗;mOS:中位生存时间;“P<0.05;-为无数据表9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铂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3.BRCA1/2

基因突变晚期乳腺癌的含铂类挽救治疗:·

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其分子分型通常倾向于TNBC

。TNT研究纳入了未经选择的晚期TNBC

患者,比较了卡铂单药和多西他赛单药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二者的ORR、PFS

及OS

均相似;但在BRCA1/2

胚系突变的乳腺癌中,卡铂组患者获益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ORR:68.0%

和33

.

3%,P=0.03;中位PFS:6.8

和4.4个月,P=0.002),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BRCA1/2胚系突变的

乳腺癌,应用卡铂不失为一种更优的临床选择。·CBCSG006研究也提示了铂类在TNBC中有较高的有效率,特别是有BRCA1/2突变的患者,含铂方案可作为解救化疗的选择之一。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含铂类挽救治疗·

目前,PARP抑制剂联合铂类药物治疗BRCA1/2胚系突变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