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_第1页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_第2页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_第3页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_第4页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质作出如下解读:“语文学科是一门专注于语言、文字运用,实用性强的课程。”作为工具类、人文类学科,语文教育是小学生全学科教育的基础,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存在密不可分的教育联系。2017年,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台,标志着学科实践活动在小学育人阶段的重要战略地位,将综合活动教学融入语文学科教育中,能使学生在基础教育学科增加实践探索机会,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体验与综合素养。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为学生输入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认知,使学生初具爱国情怀,勇于承担建国兴国之责任;第二,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能力素养得以长足发展;第三,将语文学科内涵融入实践课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可见,小学语文学科实践活动需具备语文学科特色与实用性质,主要作用于精神、能力、素养教育层面。二、综合实践活动本质探究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初次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概念。国内学者钟启泉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贴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虚拟学习环境的课程生成模式,以综合学习项目训练学生步入社会所需的能力、认知与态度,促使学生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截至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已取得丰厚的教育经验。综合实践活动具备亲历性、开放性、协同性、能动性等显性特征,在学生实践、创新、责任意识、社会认知、学科理解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1]。三、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一)整合实践资源,确保课程稳步实施1.校本资源,就近开放实践空间有关语文教育中的实践活动设计,学者张慧在《利用语文活动实现课堂拓展延伸》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语文综合素质和实践活动要立足于课本、拓展课本、超越课本。”学科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围绕语文课题展开,带有充分的学科教育特色。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前,可以采取就近原则,从校本综合实践资源入手,积极开发校园实践材料,搭建校园实践空间。教师可以将学校节点活动作为教育抓手,以主题与实践相融合的方式提升节点活动育人价值,落实综合实践目的;教师可以关注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硬件、软件设施,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实践课程,使学生节省课内外学习精力,为实践活动提供便利[2]。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教学主题为“秋天”,旨在让学生感悟秋季之美。单元阅读材料包括《山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两篇课文,着重描绘了枫叶这一秋日美景。某学校校园中同样具有多种植物,在秋季落英缤纷。教师为学生设计“树叶里的秋天”综合实践活动,请学生深入到校园角落中寻找喜爱的叶片进行艺术创作,展现秋日校园的生动美景。学生结合创意制作树叶书签、树叶拓印画、树叶拼贴画、树叶雕刻等艺术作品,在作品中融入校园形象,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将校园空间、自然资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战场,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校园、对秋天、对自然风物的热爱之情,锻炼学生创新、想象、实践能力,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稳定发展。2.社会资源,立足学生社会视角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中包含了重要的“社会及学校”观点,将社会场景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合之一,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社会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教育理念充分证实了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家庭情景、社会情境等学生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社会场景入手,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普及社会常识,细化社会认知。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逐步过渡、延展行动范围,挣脱理论知识过度美化的样板式社会形象,观察真实的社会风貌。立足学生视野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价值更高,育人观点更清晰明确[3]。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活动中,本单元教学主题为“父母之爱”。教师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向学生发起“一日家长”倡议,鼓励学生在寒假期间与家长进行角色互换,请家长帮忙,教孩子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的大事小情中去。为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效果,教师与家长进行提前沟通,说明家庭事务的探索方向。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修理家具、修补浴室地漏、清理地暖粉尘、找物业缴纳水电、到社区办事处提交文件、到社保局办理保险、到公安局补办身份证件等。让学生关注到除常规家务外一个家长需为家庭承担的细碎工作,体会家庭成员在生活中的辛苦付出。学生在家庭情境中体验生活琐碎的一面,感受一家一户在社区、社会中的生存模式,感受家长的多样化生活技能,能进一步扩充认知视野,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社会综合实践资源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自然资源,融合乡土教学特色“自然教育”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背景,以人类活动为媒介,采取灵活教育手段,坚信多样化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在自然资源中开放实践教育活动,可以从乡土教育入手。教师可以基于区域自然资源特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小欣赏家乡之美,感受家乡的文化脉搏;教师可以从家乡特产、人文景观、驰名商品等维度入手,体会家乡的历史渊源,追溯乡土底蕴,在自然与人文的对撞中提升综合实践教育质量,感受融于自然的教育价值。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教学为例,本课的“我爱阅读”描绘了海边的波涛、大山、平原和草原的小情节,描绘了中国不同地貌中的物质与生物特点。教师从此阅读中萌生启发,设计“画家乡”综合实践活动,请学生深入家乡的自然,探索发现家乡独特的自然特征,将家乡自然美景融入画作中,并撰写综合实践报告,记录画作中每一事物代表的含义。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进入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描绘了一幅幅城市自然、乡村自然生活美景,将家乡特色植物菇娘儿果、龙葵草等植物绘入画卷中,并上网查阅与黑土地、菇娘儿果相关的百科词条,以百科、游记的方式填写实践报告。对自然场景的探索为学生带来富有趣味的观察体验,学生能以童真的眼睛深度观察、记录家乡自然之美,以绘画的方式抒发对家乡自然的热爱之情,其家国情怀、审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一教育目的。(二)科学设计任务,发挥活动育人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的构建》一书中,作者王卓将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模式分为探究型、参与型、应用型和体察型四种。不同的实践活动模式对应不同类型的育人功能。目标的确立往往能对后续活动质量和育人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时,需科学拟定活动目标与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符合育人原则、贴合学生学龄认知特点,低于学生能力范围。常见的活动主题设计方式有学科延伸式、改造整合式、自主课题式、项目引导式等。教师需结合班级实际学情和学生学龄特点做科学调配。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活动中,教师将中华传统节日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主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题目为“我会包粽子”。一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较少,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处于发展初期,难以独立完成实践探索任务。教师结合学生学龄特点,将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在学校举行。学校为学生开辟了劳动教育专用教室,并搭配安全煮食炉,为学生准备了红枣、葡萄干、糯米、粽叶、艾蒿等道具,请学生亲自动手学习如何包粽子、煮粽子。教师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屈原投江的动画,讲解端午节的由来,请小学生欣赏赛龙舟插图,让学生深化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在教师的科学设计下,一年级的小学生能自主设计花样粽子,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积极了解节日文化故事,培养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精神。(三)家校联动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效果1.以计划任务提升校外实践质量“设计本位学习”理念最初起源于16世纪的建筑、艺术学院中,其代表人物理查兹在结合杜威“主动作业”理念的基础上,创设了“自然和社会学习理念”,学习的场合与时间、形式与内容并不受校园学习场合的拘束。综合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洞察社会、融入社会生活的课程,因此,教师要联合家庭教育资源,将实践活动主体迁移至校外,请学生从广阔的实践天地中获得丰富感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提升实践质量。优质的计划任务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升校外实践质量的前提。教师需在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执行前为学生布置相关实践任务,以确立主题、问题导引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以计划任务方式为学生行动提供先决性指导;学生在实践前对活动的了解越多,其活动效果越佳,活动体验越深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我的奇思妙想》教学为例,本课教学为习作教学,旨在为学生想象力插上科技的翅膀,构思一种发明创造。教师可以此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探究能力。教师为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导学案中包括灵感来源、发明类型、功能叙述、生活作用、设计模型等。请学生结合个人设想设计一种惠及生活的小发明,并对科学发明予以大胆尝试。为提升实践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分发导学案并明确实践标准:“不求实践发明尽善尽美,但求有完整的发明、创造、探索过程。”学生结合教师的任务标准展开生活小实验,在原有的生活物品上添加小装置以提升性能,弥补设计漏洞,形成简单的发明。例如,风扇吹凉筷子、加长雨衣、录音笔记本等。在教师的多重活动设计与指导作用下,学生将实践探究阵地前移至校外,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发明创造由失败、调整到精进的过程,其综合素养也会得到稳步成长。设计明确的实践活动任务能使校外实践活动质量获得稳步提升。2.以评价总结发挥校内教育优势国内学者张传隧在《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流程归纳为:确立主题、准备材料、拟订方案、实施活动、交流评价五步骤。其中,交流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点睛之笔,也是升华活动育人功效的重要步骤。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在育人方面具备绝对的优势。教师可以将评价总结、成果汇报等活动环节设置于在校时间,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引导学生分享实践感受、产生自主评价。教师需充分发挥评价教学的独特优势,构建完善、统一的评价标准以维护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尝试以多样化评语进行评价以维护评价教学的开放性;创设多元化评价项目以提升评价分析价值,让评价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其独特优势,助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持续性成长。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爸爸的计划》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描述了爸爸给孩子制定严密学习计划的趣事,抒发了小学生渴望自主安排生活计划的心情。教师可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自主定制周末计划,将事件按照时间轴线串联起来并坚决执行。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后,回到课堂进行成果汇报展示。学生逐一发言,分享自己的假期计划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心得。教师在进行评价教学时,运用了巧妙的数据整理法,将学生一日活动分类为学习时长、休息时长、娱乐时长、饮食时长等。为学生设计扇形统计图表,请学生自主填写计划占比,学生能从数据中轻松对比周末活动效率,感受到自身计划与他人的差距,进而提升自我管控意识,培养自律习惯。灵活的评价教学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完美收官。在独具特色的评价体系中学生能自主分析实践活动的不足之处,对类似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