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南县“十一五”规划序言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大力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推动工业化、城乡化和总体实现温饱生活核心阶段。《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的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第一种五年总体规划;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国经济发展进入一种新发展阶段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大环境下编制规划。制定一种切实可行、与时俱进“十一五”规划,对于认真贯彻贯彻中央、省、地战略布置,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增进经济持续迅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备十分重要意义。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是县人民政府依照中央、省、地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建议》和规定,认真研究“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发展重点,按照县委、政府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见,通过调查研究和有关重点课题研究,汲取其他研究成果精华,广泛征求各方面建议和意见,召开各种专项会议,进一步分析了“十五”筹划实行状况,“十一五”时期发展有利环境和机遇,充分把握县情,以中共思南县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和《关于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决定》为根据组织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定、总体思路、奋斗目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和重要任务及办法,是将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导航图和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责、制定发展政策、优化公共资源配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和执行国家政策重要根据。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第一节“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重要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按照“十五”筹划拟定奋斗目的和县委、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积极抢抓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团结一心,顽强拼搏,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使全县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迅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获得了明显进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较好地完毕了“十五”筹划拟定各项预期目的。
一、全县经济迅速增长,重要指标完毕比预期好。随着“能源电力工业、小城乡建设、畜牧产业化、苦丁茶和中药材生产”五大产业全面推动,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7.1亿元,年均增长9.3%(筹划9%);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完毕22.66亿元,超额完毕“十五”筹划目的,比“九五”期间增长3倍,年均增长47.5%;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年均增长10.5%(筹划9%);地方财政收入8005万元,年均增长11.16%;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之内;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平均在4%以内。
二、产业构造调节步伐加快。通过实行“畜牧产业化、苦丁茶和中药材生产”等三大工程,农业农村经济构造调节初见成效,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构造比由70.5:15.9:13.6调节为55.6:25.7:18.7(“十五”筹划为60:20:20)。以“政府推动”、“公司牵动”、“股份联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69个,扶持养殖户2500余户;畜牧业产值达到5.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3.88亿元比重达到38.6%;发展苦丁茶1040亩,中药材14800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进,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已达到22.40万吨,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工业构造调节力度加大,能源工业、建材业、复合肥工业、化工工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商业贸易、餐饮、金融、通讯等为重点服务业保持着迅速发展势头。
三、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获得重大进展。以交通为重点基本设施得到改进,松凤公路(思南段)59公里已基本竣工,思南至石阡65公里三级油路改造工程全面动工,“十五”期间,完毕了干线公路提级改造242.76公里,其中:省道2条138.66公里;县道3条104.1公里;通村公路66条446.3公里。全县通村公路通车率从44.6%提高到70%。新建了思南港码头、汽车安全检测站、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之一思林水电站(装机100万千瓦,总投资78.9亿元人民币),前期工程进展顺利,实现大江截流。进一步加强了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十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430亩,改进灌溉面积2.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16万亩;新建及改造蓄水池2110座8.78万立方米,新建提水站8站,架设输电线路6.43公里,安装输水管道62.6公里,解决9.96万人/7.24万头人畜饮水困难及0.26万亩抗旱应急用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新建防洪堤1.87公里。实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完毕农村用电户电表改造15万户。实行小水电站产权制度改革和电力体制划转,新建一批小水电开发项目。通过实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天保林工程,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进,森林覆盖率达到32.68%;环保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改进,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区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比重增长到0.45%,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以“两基”攻坚为重点教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8400万元,改扩建校舍19.18万平方米,新建了70所学校远程教诲接受站。“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7%。高中阶段教诲获得新进展。科技对经济社会贡献逐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设施和农村卫生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县“五苗”接种率已达到80%以上,五岁如下小朋友死亡率下降到21.6‰,甲级卫生室覆盖率达到58.68%。投资8000多万元,修建了移动基站74个,发展了VPMN网,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乡乡通移动电话,全县移动顾客已达到3万户,联通顾客1万户,固定电话顾客2.6万户,小灵通顾客1万户,宽带顾客0.12万户。全县互换机总容量达30592门,实现乡乡通程控电话。完毕了336个行政村通讯设施建设,建设了农村无线固定电话接入网、车载电话、传播光纤化、数字、数据宽带网、数据自动监测为一体当代通信网络。人口增长过快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年末总人口控制在64.5万人左右(筹划控制在65万人以内);2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了有线电视转播系统,平均收视28套节目。广播覆盖率已提高到85%,电视覆盖率提高到95%。成功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思南土家花灯艺术节和思南中学百年校庆。双拥工作成效明显,再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建成了国家基本站大气地面监测系统、9个乡镇雨量观测点、2个自动气象站,开通了“12121”气象信息自动查询系统。县档案馆达到了贵州省二级原则,68个县直机关单位和27乡镇档案分别达到了级别原则;体育、新闻、档案、记录、农业区划、残疾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推动依法治县,完毕了“四五”普法教诲,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实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绩突出,荣获全省“平安工程创立模范县”称号。
五、各项改革稳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推动了国有公司、农村税费、政府机构、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7900户,比“九五”期末增长76.14%,从业人员10810人;私营公司98户,比“九五”期末增长30.67%。注册资金已达5661万元。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引进资金4亿元,引资项目59个,启动民间投资获得新进展。
六、城乡化建设获得新进展。通过实行县城防洪堤工程、中山街改造、中和街改造、中和广场、人武部搬迁、青少年活动中心、县医院门诊大楼、传染病业务用房和思中综合大楼、教学楼、科技大楼、思南师范图书馆和大礼堂、县法院审判大楼、县检察院技侦楼、县城金丰市场、民族贸易商场、塘头商业大街和许家坝步行街、许家坝镇政府搬迁、瓮溪镇新街、易地扶贫搬迁(东华、张家寨、邵家桥等)及城区亮化工程等为代表一批城乡建设项目,城乡基本设施明显改进。以县城所在地为中心,塘头、许家坝、张家寨、东华、瓮溪、大坝场等为重点城乡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化水平达到23.1%,城乡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有所提高。
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生产总值为2651元,比“九五”期末增长52.53%,年均增长8.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00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6元,年均增长5.3%,恩格尔系数为54%;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十五”期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8.34万人减少到5.84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从12.57万人降到8.69万人,全县贫困人口为14.53万人。创立了五所村级扶贫开发学校。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获得积极进展,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准时足额发放,实行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进城乡就业效果较为明显,保持了社会基本稳定。
第二节发展中存在重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工业化、城乡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构造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总体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二是以道路交通为主基本设施建设依然落后,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工程性缺水形势仍较为严峻;三是“三农”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人口多,某些群众贫困限度深,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四是教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科技、经济和管理方面人才短缺;五是财源建设步伐不快;六是某些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行政、经济体制还不能较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节基本经验
一是必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贯彻中央、省、地各项方针、政策和战略布置,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二是必要从县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战略重点和核心环节,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必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构造调节为主线,把扩大投资和增进消费作为驱动经济迅速增长核心,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四是必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动力,大力推动观念、体制和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五是必要坚持县委、政府集体领导,四大班子齐心合力,充分发挥全县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用事业凝聚人心,以创新推动发展,靠实干谋求振兴;六是必要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主线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四节“十一五”时期发展有利环境和良好机遇
一、有利环境
(一)从全国来看,党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城乡化进程,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增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多亿人口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我县实现“十一五”时期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二)从省内来看,中共贵州省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全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力求总体上建成小康社会。目的明确,振奋人心。
(三)从县内来看,“十五”筹划目的完毕,为“十一五”规划实行奠定了较好物质基本,另一方面我县有着较为丰富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此外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愿望十分强烈,按照县委政府拟定发展思路,环绕构建乌江中下游“三个中心”战略目的,努力奋斗和顽强拼搏,为此后五年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良好机遇
(一)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机遇。一是给本县发展能源电力工业,带来了机遇;二是给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石漠化治理)带来了机遇;三是给实行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机遇;四是加强以教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为主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带来了机遇。
(二)国家继续实行扩大内需方针带来机遇。国家将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随着需求和消费不断扩大,将使思南经济发展面临更辽阔市场空间。
(三)地区产业加快转移和经济技术合伙带来机遇。国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民待遇原则施行,为思南县吸引国内其她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产业转移,发展东西部之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伙提供了宽裕环境和双赢市场前景。
(四)新阶段扶贫开发带来机遇。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由于思南县已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资金将有较大幅度增长,本县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将会得到国家更多支持。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定、总体思路和重要任务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定、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定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思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办法和改革思路解决迈进中问题和困难;坚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加速经济发展,迅速提高经济总量,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力求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基本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教诲发展等五个方面获得新突破,电力工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城乡经济、劳务经济等五个领域实现迅速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初步形成;注重生态效益和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诲、医疗、文体等设施人均享有水平,增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三、基本原则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发展作为执政为民、富民兴思第一要务,切实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二)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抓住机遇,加快推动工业化、城乡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努力使全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全区水平,并且经济效益有新突破。
(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动。贯彻“五个统筹”,要更加注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在加快发展同步,要特别注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市场配备资源主导作用,坚决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体制性障碍,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使对外开放向多层次、宽领域和纵深方向发展,激活有助于创造社会财富各种要素。
(五)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把加快发展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既要有较高目的和规定,同步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六)坚持自力更生,艰难奋斗。把依托自身力量与积极争取国家、省、地和各方面支持结合起来,整合内外部力量,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积极性,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加快发展新路子。
(七)坚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机结合。
(八)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主线利益放在首位,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
(九)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进人全面发展。
第二节发展目的和发展重点
一、发展目的
(一)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的
加快全县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力求到生产总值比翻两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7000元;逐渐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特色经济体系;努力改进城乡基本设施,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区域经济更趋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全县人民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生活水平迈进。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的
力求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保持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力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5%,初步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逐渐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交通运送体系、城乡水资源供应和安全保障体系、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初步建成乌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屏障;切实改进教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诲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进农村基本设施,建立起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增收幅度和农村人口粮食平均占有水平,解决既有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协调发展,使思南成为乌江中下游水陆交通枢纽、电力能源中心、文化教诲中心和生态畜牧业大县格局基本形成。
宏观调控重要预期指标:生产总值34.1亿元(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方程法),“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达到20亿元,五年合计100亿元;增进城乡就业5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员10万人左右,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国水平范畴内。
经济构造调节重要预期指标:工业化、城乡化步伐加快,经济构造调节获得明显成效,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构造调节为43:37:20;在第一产业内农林牧渔构造达到50.8:2.3:44.6:2.3。城乡化水平提高到28%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5%以上。贫困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明显提高。
教诲科技卫生事业发展重要预期指标:在巩固提高初等教诲基本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科技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公共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进,重要卫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要预期指标: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左右,总人口控制在67万人以内;稳定提高造林质量,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8%以上,城乡绿化率提高到25%以上;石漠化治理获得进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进,重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范畴内。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预期指标:进一步充实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十一五”期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亿元,年均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年均增长6%以上;基本解决既有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初步实现城乡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待遇,农村特困群众所有纳入救济范畴。
安全生产重要预期指标: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到1人以内,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到10人如下,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2人如下,百万吨煤炭死亡率下降到3人左右。
二、发展重点
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重点,结合县情,“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一是以交通为重点基本设施建设,即以公路、电力、通信、城乡供水及其他设施;二是农林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即以退耕还林和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及污染治理;三是科技教诲,即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和科技应用,广泛推广实用技术。继续巩固和提高基本教诲办学水平,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诲,努力发展成人教诲和职业技术教诲,进一步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基本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卫生基本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五是结合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调节经济构造,以产业构造,产品构造调节为重点,努力哺育和发展特色经济。加大所有制构造调节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六是加快小城乡建设步伐,发展城乡经济,积极稳妥推动城乡化进程;七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长农民收入,切实解决温饱问题。
第三节重要任务
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基本设施建设步伐
基本设施建设要走多渠道融资路子,努力增长投入,切实加快公路、供水、城乡污水、城乡生活垃圾及洼地排涝、水利设施、生态环境、通信等建设。
二、调节农村经济构造,哺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构造调节力度,发挥资源优势,哺育特色主导产业,逐渐实现产业构造升级、产品构造优化和所有制构造完善。注重和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按市场需求,调节农产品构造,逐渐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结合资源特点,着重培植和发展能源电力工业、畜牧产业化、小城乡建设、中药材、大蒜、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三、加大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力度
“十一五”期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以工代赈”、产业开发、生态建设、国际项目、移民搬迁、机关定点、对口帮扶和小额信贷等模式,推动整村扶贫开发。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以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抓好各项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坚持把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与人口控制结合起来,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四、大力发展教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增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教诲事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长投入,努力改进办学条件,采用各种形式,勉励和支持社会办学,积极抓好幼儿教诲、基本教诲和成人教诲。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农村卫生基本设施和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五、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加快国有公司改革改制,加强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广泛吸引内外资金,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经济建设速度。
六、扩大就业途径,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采用更加灵活政策办法,大力发呈当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积极勉励农村发展自营型、联营型、扩散型、承包型等家庭工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勉励自主择业,实行各种形式再就业。继续实行扶贫项目,引导贫困户发展具备一定经济价值林、药、大蒜、茶、果、蔬菜、畜牧业和家庭副业,建立农村征询信息服务网络,特别是办好远程教诲站,引导农民进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增长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和谐思南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规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派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解决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院落、和谐单位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构建和谐思南。第三章继续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基本设施建设
第一节加强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加强以公路为主交通运送体系建设。按照“一高、二桥、三通、十站场、八码头”交通发展建设思路,把我县建设成为铜仁地区水陆交通枢纽。积极争取思南乌江二桥工程建设,抓紧建成岩头河大桥。在“十一五”期间,争取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思南—遵义—毕节—六盘水)思南段开工建设,做好重庆南川—广西北海高速公路穿越思南立项建设工作。同步以经济路、旅游路、电源点路连接重点镇跨区域公路为重点,基本形成连接重点城乡、重要工矿区和旅游目地公路网络。力求完毕思南县城—兴隆—石阡、许家坝—长坝、塘头—文家店—本庄(石阡)、张家寨—亭子坝、张家寨—胡家湾、大河坝—思林、青杠坡—杨家坳通乡油路工程,营半(印江)—天桥(思南)路基工程,到,基本实现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实行通达工程,新建连接169个行政村通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实行畅通工程,力求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20条236公里公路改导致泥结碎石路面。新建10个站场(县城客运二级站场、县城货运站场、许家坝客货综合站场、孙家坝客货综合站场、思林客货综合站场、瓮溪客货综合站场、青杠坡客货综合站场、合朋溪客货综合站场、亭子坝客货综合站场、文家店客货综合站场)。积极做好“威宁—遵义—思南—吉首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实行乌江内河航运整治工程,提高通航能力,通航能力达到400吨。加强航运配套设施建设。新建8个码头(思南河东中转站码头、枫芸河坡客货综合码头、邵家桥客货综合码头、文家店客货码头、思林客货码头、香坝牛角岩客货码头、三道水与洋恩坝客货码头、风清货运码头),建成文家店至合朋溪凉桥汽车轮渡码头。复建柏杨大桥,新建县城乌江二桥、三道水大桥、李三沟大桥、河坡大桥。
第二节加强水利基本设施建设
继续实行以“三小”为主雨水集蓄运用“益民工程”、乌中灌区改造工程、蓄水工程、渠系工程、洼地排涝工程、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提水工程。新建泡木寨水库,分期分批治理病险水库,新增灌溉面积2.22万亩,新增水浇地0.65万亩,改进灌面4.75万亩,恢复灌面5.52万亩。“十一五”期间新建成40立方米小水池15万口,逐渐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实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0.1万人/5.13万头人畜饮水困难,保证18.5万人饮水安全,建成农村人口人均0.3亩有效灌溉农田。
第三节加强城乡基本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基本设施建设,增强城乡服务功能。加快以思唐镇为中心,塘头、许家坝、大坝场、文家店、孙家坝等镇为重点城乡供水、供电、防洪、污水及垃圾解决等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基本完毕城乡供水管网和电网改造,力求解决乡镇所在地缺水问题。
第四节加快信息基本设施建设
一、加快电信、移动通信建设
“十一五”期间,以移动通信和宽带数据为重点,增强全网综合通信能力,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电信传播基本网、本地电信网和电信支撑网,发展3G网络,实现移动村村通,通信网络向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发展,形成一种兼有通信、计算机和多媒体高速信息网络,增进社会信息化发展。新建亭子坝至杨家坳、文家店至长坝、兴隆至板桥三个光纤环网。新建赵家坝、沙沟、溪底、梧桐电话接入网点。,3G网络开通,网络覆盖率100%。全县电话互换机总容量达6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3部/百户,市话互换机总容量达1.8万门,80%行政村通固定电话,农村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有3至4部,电信业务总量3000万元;移动电话顾客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2%。业务收入达到6400万元,年均增长17%。
二、加快邮政事业建设
“十一五”期间,加强邮政设施建设,提高邮政通信整体水平。改造11个乡镇邮政办公用房,新建合朋溪、文家店、川硐邮政支局(所)基本设施建设。开拓邮政市场,发展多样化邮政业务,建立健全邮政经营服务机制,建成运送迅速化、营业电子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多元化邮政网络。继续发扬“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宗旨。,全县邮政业务总量达到543万元,年均增长率8%;邮政业务收入539万元,年均增长率8%。邮政业务量达到1086万元,邮政业务收入达到1078万元。
三、推广应用信息技术
加快政府信息、公共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公司信息、安全信息等重点信息资源开发和运用,引导和扶持对公益性信息收集、加工和传播。推动政府网络工程、家庭网络工程。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实现信息网络和公务活动自动化解决。实行校校通远程教诲工程,70%乡镇初中和50%中心完小通过卫星接受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诲卫星宽带网联通。整合光纤传播资源,以县城为中心,27个乡镇驻地为网点,构建远程教诲网、有线电视网、宽带互联网“三网合一”网络。新建法院远程电子签章系统和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加快金融系统、财税系统、记录系统、气象系统等专门信息系统升级完善工作,提高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更广领域有效开发运用。建设消防三级视频通信系统。用RASrS技术解决最边远农村通电话。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6个C级GPS网点和58个E级GPS网点。第四章大力推动产业构造调节,哺育和发展特色经济
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发展以电力工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呈当代服务业,增进经济构造和产业升级,加快哺育和发展特色经济体系,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十一五”期间,争取在电力工业、建材工业、化工工业、油料加工、肉类分割、中药材加工及其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2-3户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中小公司,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建筑业增长值6.8亿元(价格),年均增长28%。力求第二产业增长值12.5亿元(价格),年均增长25%左右。到,基本形成以能源电力工业、生态畜牧产业、建材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中药材产业、大蒜产业等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经济体系。
第一节加快哺育以能源电力工业、建材业为主新兴支柱产业步伐,做强工业经济
实行“工业兴县”战略。加快发展能源电力工业,大力发展建材工业,稳步发展煤炭工业,积极发展化工工业,做强做大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电力网络基本设施建设。到工业总产值达16亿元,年均增长31%。工业增长值5.7亿元(价格),年均增长30%。
一、加快发展能源电力工业
抢抓“西电东送”机遇,充分发挥水能资源优势,合理配备水利资源,积极发展以水电为主电力工业。举全县之力加快思林水电站建设,力求到第一台机组发电。加快七里塘2×15000kw、花滩子2×kw、长滩2×2500kw等在建小水电站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天仙桥2×1250kw、狗二岩1×kw、刘家岩2×320kw等小水电站。保证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5万千瓦,发电量达到32亿千瓦时,电力工业产值达到9亿元,占所有工业产值56.25%,基本形成乌江中下游电力能源中心。
二、大力发展建材工业
以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思南--遵义—毕节—六盘水段、思林水电站、沙坨水电站、通乡油路、小城乡建设为契机,充分运用丰富石灰石资源、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新建一座年产60万吨干法旋窑水泥厂,总投资1.8亿元,建成后年产值1.2亿元。
三、稳步发展煤炭工业
加快矿产资源勘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煤炭生产《准入证》制度,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十一五”期间争取建成1-2个年产原煤6万吨以上煤炭工业公司及5个年产原煤3万吨煤炭工业公司,“十一五”期末煤炭产量突破50万吨,保证全县生产生活用煤。
四、积极发展化工工业
新建一条年产4000吨无锑改性硝铵炸药生产线,争取建成投产,产值达3000万元。县种子公司复合肥厂作为铜仁地区唯一一家生产烤烟专用复合肥化工公司,要调节产品构造,加强技术改造,开发生产其他农用复合肥,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复合肥3万吨,产值达到5000万元。
五、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业
县油化厂改建成年加工2万吨菜籽生产能力,产值5000万元;新建大蒜加工厂,年加工大蒜制品(蒜米、蒜片、蒜粒)2万吨,产值8000万元;新建颗粒饲料厂,年产2万吨颗粒饲料,产值3000万元;新建中药材加工厂,年产中药材饮片3000吨,产值3000万元。以鼎一公司为龙头公司,做好畜产品初、精、深加工,生产规模提高到年产肉食制品6000吨,产值7500万元。倾力打造“乌江”、“竹园”两个优质米品牌。
六、加快电力网络基本设施建设
拟在孙家坝镇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建设规模为3×240000KVA,220KV出线8回,110KV出线11回;新建许家坝一座110KV变电站,建设规模为2×0KVA;新建青杠坡、合朋溪、张家寨三座35kv变电站,建设规模为2×3150KVA。争取建设500KV变电站。新建玉屏至思南220kv(思南段)线路,建设规模为(LGJ—185)19.6km;思南至许家坝110kv线路,建设规模为(LGJ—185)10.2km,七里塘电站至许家坝110kv线路,建设规模为(LGJ—120)8.8km;东方红电站至青杠坡35kv线路,建设规模为(LGJ—95),七里塘电站至许家坝35kv线路,建设规模为(LGJ—95)8.3km,白沙井变电站至邵家桥变电站35kv线路(LGJ—95)12.4km,改造思南至鹦鹉溪35kv线路13.6km;改造10kv线路559.5km,新建400v线路150km,改造400v线路214km;改造220v线路2974km。
第二节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依托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推动畜牧产业化,引进优良品种,变化饲养方式,推广种草养畜,增进老式畜牧业向当代畜牧业转变。争取国家、省、地支持实行岩溶地区当代草业和畜牧业行动筹划,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养殖发展模式,重点建设养殖示范社区,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普及推广规范化养殖。以完善基层服务网络为重点,突出抓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生产、原则养殖、技术服务和畜产品市场等六大体系建设;加大实用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实现圈舍改造普及化,养殖绿色化,加工原则化,销售品牌化;加快商品肉猪基地、商品肉牛基地、商品肉羊基地、优质禽蛋基地建设步伐;积极扶持鼎一公司,壮大成为畜牧业发展龙头公司。按照一年打基本,两年重点突破,三年见成效环节,建设生态畜牧业大县。力求到全县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存栏60万头左右;商品牛出栏达到4万头,存栏20.4万头,肉类总产量9.6万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9.3亿元(价格计算),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4.6%,创税万元。
第三节加大力度哺育中药材和大蒜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争取国家生物中药材项目投入,按照“协会+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行“科技兴药”工程,推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创立中药材种植科技园区,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力求“十一五”期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建设1个年产中药材饮片3000吨加工厂。
以科技推广,品牌创立、信息宣传发动发展大蒜产业。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高原则,进行科学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当代农业投入,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和“以市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行“科技兴蒜”工程,建设大蒜科技示范种植园区。按照区域化布局、原则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思路,引导农户种植大蒜。大力推动大蒜产地、产品认证工作,与大专院校、国家蔬菜工程中心密切合伙,搞好大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思南大蒜品牌。力求到建成5万亩优质大蒜生产基地,建设1个大蒜批发市场和1个年产2万吨大蒜加工厂。
第四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民营经济
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经济发展筹划和各级工作目的责任制,采用有效办法,使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大力吸取民间资本,积极勉励能人发展民办公司,对民办公司做到政治信任,政策优惠,服务以便,支持发展,引导经营。勉励民营公司参股、兼并、承包、租赁国有公司。有条件乡镇可以发展民营经济园区。“十一五”期间发展具备一定规模民营公司5家,年创税收万元。
第五节积极发展乡镇公司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引、协调发展方针,积极发展乡镇公司。以思唐镇、塘头镇、瓮溪镇、许家坝镇等公司为重点,加大既有农产品加工公司改革力度,实行资产重组。以思唐镇、凉水井镇、塘头镇为重点,抓好禽蛋类产品加工,创中药保健皮蛋品牌。以塘头镇、大坝场镇、许家坝镇、板桥乡为重点,发展肉类制品加工业,抓好肉类产品加工、保鲜、调配,创产品品牌,扩大市场份额。以鑫源植物油厂为龙头,抓好以桐油为主非食用植物油开发。以大河坝乡为重点,发展竹藤棕草制品加工业。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整合矿产资源,发展煤炭工业,拟在香坝新建年产6万吨煤矿1个,年产3万吨煤矿2个,许家坝新建年产3万吨煤矿1个,孙家坝新建年产3万吨煤矿1个,张家寨新建年产3万吨煤矿2个,原煤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乡镇公司总产值达到130700万元,年均增长3.5%;乡镇工业总产值31900万元,年均增长4.5%,工业增长值119400万元,年均增长3.5%;从业人员达到30680人。
第六节大力发展旅游业,开辟旅游经济
加大旅游景点建设和保护力度,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服务设施。按照“一种旅游中心,一条旅游主线,三个旅游区”战略布局抓好旅游产业发展。一种旅游中心即以县城为全县旅游中心,加快省级白鹭洲风景区基本设施建设,开展乌江文化旅游。一条旅游主线即以乌江山水画廊为主线,开发乌江山峡和思林水电站库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开展观光和水上旅游活动。三个旅游区:北部旅游区大力开发鹦鹉溪温泉、溶洞、高效农业示范区和张家寨民俗文化,开展复合型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河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四野屯自然保护区、长坝石林、岑头盖白号军战斗遗迹,开展生态旅游;河东旅游区重要开发邵家桥飞龙洞景点、塘头小溪河景区、板桥郝家湾古寨、大坝场东坡茶文化、花滩子漂流、荆竹园古战场,开展乡村旅游、探险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快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建设,对接遵义红色旅游和梵净山、张家界、长江山峡等旅游热线,把乌江文化旅游融入湘鄂渝黔大旅游圈。力求“十一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把我县建成全省重要旅游目地和铜仁地区西部旅游热点,初步成为贵州北线旅游重点县。
第七节大力发呈当代服务业
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范畴,重点改造提高商贸流通、餐饮、交通运送、公用事业等老式服务业,大力发呈当代物流、家政、中介、信息、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推动服务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行业,增进老式服务业向当代服务业发展。到,第三产业增长值7亿元,年均增长18%,服务业增长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0%,服务业就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一、加快发展住宅服务业。大力发展房屋装饰业,保证不同消费需求;规范物业管理,搞好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社会化;加快住房市场建设,全面拓展住宅服务业市场空间。
二、大力发展交通运送业。积极勉励个体和私营等各种经济成分发展运送业,彻底取消各种不合理限制,增进运送产业投资主体和产权制度多元化,积极开辟沿海、省际运送旅客线路;发展县城公交运送,每千人拥有载客汽车数0.52辆。
三、继续发展商业贸易、餐饮业。积极引入连锁经营等新商贸组织和服务方式,建设大型商业批发市场和超市,建设江滨商业步行街。
第五章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城乡化进程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采用“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核心带动”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备资源作用,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导向和调控,发挥中心城乡核心带动作用和区域经济优势,统筹区域重大基本设施建设,调节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大对贫困乡镇、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力度,增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求到,“一区二块一带”即以思唐镇为龙头城乡经济区,以塘头镇为重点思南东部经济块,以许家坝镇为重点西部经济块和以思林水电站为中心经济产业带区域经济建设获得实质性发展,基本形成各具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撤县建市。
第一节加快以思唐镇为龙头城乡经济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优先推动以思唐镇为龙头城乡经济区发展,增进“二块一带”优势发挥和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一批有竞争力增长点,带动全县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北社区、双塘新区、城南旧城改造、乌江大道开发、老干片区开发、果木场片区、三才口片区、粮食局片区、江滨步行街建设,建设三个广场,新建小岩关隧道,改造县城供水管网,力求乌江二桥立项建设。按照“突出文化风格、注重功能分区”原则,搞好县城梯城开发。力求到思唐镇城区人口达到8万人,城乡市容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全省具备代表性综合型小城乡。
第二节加大力度建设两大经济块
一、建设以塘头镇为重点东南部经济块
支持以塘头镇为重点东南部经济块做强做大特色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油菜制种、畜牧养殖等产业。突出发展大蒜种植、畜牧养殖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优质特色农业;积极开发斗笠、竹椅、灯草席、棕叶扇等老式手工制品,提高其艺术含量。重点发展以大蒜、酸鱼、皮蛋等为代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把塘头建成为全省一流禽蛋交易集散地。新建塘头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建设以许家坝为重点中西部经济块
支持以许家坝镇为重点中西部经济块建设,发展以小水电为主能源电力工业,加快建成七里塘水电站,争取在发电;建设七里塘至思唐110kv输电线路,七里塘至许家坝35kv输电线路;积极发展以煤炭工业为主采矿业,尽快完毕县煤厂搬迁;发展畜产品、林产品、食品、酿酒加工,发展烤烟。抓紧建成岩头河大桥。建成为铜仁地区活畜物流中心和县内中西部教诲文化中心,打导致县内中西部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第三节努力建设以思林水电站为中心产业经济带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规划、分步实行”原则,建设1个畜牧业发展区,1个矿业经济发展区,2个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区,2个商贸文化集中区,3个旅游业发展区,4个种植业发展区,形成乌江流域(思南)思林水电站产业经济带。“十一五”期间,产业经济带发展主攻方向是:以电力工业为核心,做优以优质稻、早熟蔬菜、中药材、大蒜、花生为代表种植业发展区;做大以生猪、库区水产养殖、“思南黄牛”为代表畜牧渔业发展区;做活以思林水电站库区山、水和地方文化为重点旅游业发展区;做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区;做旺以思唐镇、塘头镇为中心商贸文化集中区;做响思林水电站文化旅游品牌。重点建设思林水电站,新建22万伏变电站,50万伏变电站,年产4000吨炸药生产线,年产60万吨水泥生产线;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库区网箱养鱼1800箱、大库养鱼、库叉养鱼;新建一座星级宾馆和一种休闲度假村,开发邵家桥观光油菜基地、香坝柑橘基地、鹦鹉溪温泉、溶洞、观光农业复合型风景区。
第四节加快小城乡建设,推动城乡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以农村人口城乡化为核心,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节。进一步加强城乡基本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增强城乡吸纳人口转移和就业承载能力,加快全县中心集镇和重点小城乡发展。建立有助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乡人口制度和机制,使城乡发展与转移农村人口相适应。力求“十一五”期间每年城乡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到全县城乡化水平提高到28%以上。年创税收1000万元。
把中心城乡和重点小城乡作为转移吸纳农村人口重点,采用“政府引导,业主开发,政策扶持,面向市场”办法,调动农民积极性,通过招商引资和移民安顿推动小城乡建设。把思唐镇建成综合型小城乡,许家坝镇建成为全省市场带动型城乡,塘头镇建成为全国贸易型小城乡,瓮溪镇建成为特色产业型小城乡,张家寨镇建成资源型小城乡,东华乡建成全省三元仔猪基地第一乡,亭子坝乡、凉水井镇建成边贸型小集镇,文家店镇和三道水乡建成为思林水电站思南库区旅游和移民新集镇,孙家坝镇建成为工业带动型集镇。进一步加强中心城乡和重点小城乡基本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改进城乡环境,解决城乡规模扩展土地、水资源配备问题。大力发展城乡经济,增强城乡经济实力和吸取就业能力。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节,积极推动户籍、土地流转、就业、入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为推动城乡化和转移人口创造条件。撤并思林乡建成思林镇。
第六章夯实农业基本,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统筹城乡发展
以增长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业构造调节,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持党在农村各项基本政策,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方式和工作办法,充分发挥城乡对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城乡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力求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一种新台阶,粮食产量达到28万吨,农业总产值达到20.86亿元(价格计算),年均增长8.25%;第一产业增长值14.6亿元,年均增长8.2%左右,农业构造得到进一步调节,农业产业化发展获得突破性进展,农村基本设施得到明显改进,稳定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基本解决既有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第一节夯实农业基本
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科技兴农战略实行力度,全面推广农业合用生产技术,提高科学种粮水平,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不断完善生产体系,技术综合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建设。大力实行“沃土工程”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农作物总面积稳定在125万亩左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5万亩左右,水稻面积23万亩,玉米面积15万亩,洋芋面积13万亩,红薯面积13万亩,小麦面积15万亩;发展10万亩优质稻基地,大力推广超级杂交稻。
二、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经济作物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力求到,发展18万亩优质油菜,4-6万亩优质烤烟,5万亩中药材,5万亩花生,3万亩优质蚕桑和5万亩大蒜,早熟蔬菜1万亩,支持和勉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以茶叶为重点特色优质种植业和生态畜牧业。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畜禽、水产、蔬菜、林果、药材、加工、烤烟、蚕桑、特种养殖等主导产业专业村、专业大户,逐渐建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经营格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以生猪、“思南黄牛”、“双低”油菜、优质米、中药材、大蒜等为原料农产品加工龙头公司,增进老式农业加快向当代农业转变。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哺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各类中介组织,增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备。
第二节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抓住改进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核心环节,集中力量建设贫困乡镇村水、电、路、基本农田、沼气等基本设施。实现全县贫困村通电、通路,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贫困户适龄小朋友入学率达100%。把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实行整村推动,产业化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改革和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和方式,坚持分类指引,扶持62个一类贫困村;扶持24个一类贫困村和38个二类贫困村;扶持62个二类贫困村;扶持62个二类贫困村;扶持39个二类贫困村和23个三类贫困村。对居住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地方贫困人口,有筹划地实行异地搬迁,配套改进土地、住房条件。努力抑制返贫,建立失地农民安顿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力求“十一五”期间,每年解决8000人绝对贫困人口和解决低收入人口1万人温饱问题。
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加强农村公共基本设施建设,努力变化农村基本设施和公益性设施落后状况;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推动工业化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结合起来,扶持龙头公司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人口城乡化;四是统筹推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和教诲制度等改革,增进城乡共同发展;五是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增进农产品流通;六是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保,增进城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节扩大城乡劳动就业再就业,提高劳务经济
以增长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民工技能培训、哺育劳务中介组织、劳务基地开发为重点,创新劳务经济环境,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城乡一体劳务经济体制。整合扶贫开发与职业教诲培训资源,建立师资、设备、场地、教材等培训资源有效运用机制,采用订单培训、定点培训、流动培训和公司自主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每年有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大力哺育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抓好劳务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对外劳务经济合伙和就业服务。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信息对接机制。“十一五”期间,结合都市扩容、小城乡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劳务经济,每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年劳务总收入5亿元,劳务人员人均收入5000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份额达20%以上。城乡就业安顿人数达到5000人。
第七章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第一节加快财源建设步伐
以哺育支柱财源为重点,切实巩固既有财源,着力壮大主体财源,积极哺育新兴财源,不断挖掘潜在财源,逐渐建立起以支柱财源为龙头可持续发展财源建设体系。大力培植烤烟基本财源,保证优质烤烟达到12万担,实现烤烟卷烟创税1000万元;加快蚕桑财源基地发展,哺育中药材和大蒜产业财源,做大能源电力工业财源,创税1.2亿元;狠抓生态畜牧财源发展,畜牧税费达万元。发展优质稻、经果林、经济林、茶叶、花生、油菜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快文化产业财源建设;积极发展肉类加工、油脂化工、炸药工业、建材工业、煤炭工业、供水、复合肥工业等工业经济,创税1000万元;发展商贸、金融、电信、餐饮等服务业,创税500万元;加快基本设施、房地产开发和小城乡建设,创税1000万元。加强政府性资金管理,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统筹使用预算内外资金,增长政府可用财力,实行部门预算单位达50%以上,罚没款收入达1500万元;加大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缴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比例收缴财政,国有资产收入达1500万元,非税收入达到3000万元。财政总收入为2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为1.5亿元,年均增长13.5%。
第二节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金融生态工程建设,抓住思林水电站建设、杭瑞高速公路契机,按照“依法、合规、有序、公平”原则,提高银行竟争力,创新金融产品,铸就金融“精品”业务,打造“信用思南”品牌,把我县建成质量好、有效应、和谐稳健、布满活力金融安全区。
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交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小城乡建设和非义务教诲和社会弱势群体扶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存款规模达到25亿元人民币,力求30亿元;农村存款规模达到10亿元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20亿元人民币,农村贷款规模达到8.8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比例控制在10%如下。农户贷款覆盖面达80%以上,评估10万户信用农户,创评10个信用村和2-3个信用乡镇。第八章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移民安顿
第一节贯彻开发性移民方针
按照经济合理,移民自愿原则,贯彻开发式移民方针,重点解决好思林水电站施工区和库容沉没区、沙坨水电站库容沉没区、小水电开发沉没区、新建水库沉没区等地搬迁人口移民安顿。对不适当人类生活居住地区贫困人口,认真贯彻国家扶贫政策,积极稳妥地实行易地扶贫安顿。把移民安顿与库区开发、资源综合运用、环保、小城乡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搬迁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认真抓好思林水电站建设期8个乡镇(长坝、枫芸、合朋溪、三道水、思林、塘头、文家店、香坝乡)生产安顿10944人和搬迁人口16194人(农业人口14815人,非农业人口1379人)涉及62个村,182个组移民安顿。认真贯彻移民补偿经费。积极做好沙坨电站建设期间邵家桥镇、鹦鹉溪镇、思唐镇三个乡镇888人直迁移民和2979人随迁移民及4937.9亩沉没耕地补偿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进步,引导移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畜牧业、中药材、大蒜等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保证移民生活水平和基本设施条件不低于搬迁前水平。
第二节加快移民新集镇和集中点安顿建设步伐
从实际出发,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认真做好三道水新集镇驻地洋恩坝村、文家店新集镇驻地安江村、瓦窑新集镇驻地统口村规划,合理使用土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把新集镇建设同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移民群众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对的解决国家、业主、地方政府和移民群众利益。认真做好文家店毛坡坳集中点、塘头关口集中点、合朋溪桥沟、军子坝集中点、许家坝镇许家坝村集中点等农村移民村庄规划。加强移民安顿点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方面基本设施建设和土地划转工作,尽快完毕移民搬迁。
第三节加大移民培训力度
把移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统筹起来,分阶段分层次对移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让移民掌握科学种植、畜牧水产养殖、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掌握国家关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筹划地对移民干某些层次进行培训。
注重对移民进行二、三产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移民安顿点建筑建材业、餐饮服务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多渠道增长移民经济收入。
第九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大力实行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合理开发运用资源,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自然保护区保护、万圣山森林公园和速生丰产林、公益林建设,提高森林植被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森林覆盖率达到37.8%以上,城乡绿化率达到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9平方米。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不断加强生态功能区、江河流域和水源地环保,初步建成乌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范畴内,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到50%,污水解决率达到50%。污染治理获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第一节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
一、积极实行退耕还林工程。“十一五”期间,力求国家支持完毕退耕还林8万亩。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等办法结合起来。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区域,扩大林草、林竹、林茶、林药、林果、林桑等特色种植规模。积极发展退耕还林后代替产业,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生计。
二、继续实行好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扩大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规模,积极发展以坑木林和纸浆原料林为重点速生丰产商品林。“十一五”期间,新增木、竹速生丰产林和特色经济林5万亩,商品林培植规模合计达到39万亩。
三、积极争取国家实行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加大力度争取实行石漠化专项治理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十一五”期间治理石漠化面积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亩。
第二节加大环保和污染治理力度
一、加强河流水源保护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保证水源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水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6%以上;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农业,整治农村环境,推动生态示范村、生态示范镇建设。
二、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和节能改灶工程,倡导以气代煤,以电代煤,提高燃气普及率,解决民用燃料问题。力求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农村沼气池2万口。
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强化环保执法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及矿山废弃地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物治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运用率达100%。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积极引进和推广环保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环保宣教。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推动污染治理,加快县城污水收集管网、污水解决厂、垃圾解决场、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全县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解决率达到100%。启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环境监察机构建设达到国家二级原则。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
第三节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注重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把节约和保护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综合运用水平。编制和实行资源综合运用规划。按照“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原则,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以项目为载体,选取重点行业和领域,按照“减量化、再运用、资源化”原则,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生态示范基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推广应用“畜—沼—粮”、“畜—沼—菜”、“畜—沼—果”等模式,加快公司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履行清洁生产。积极组织开展创立节约型政府、城乡、公司、社区活动,推动全县循环经济发展。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获得实质性进展。第十章积极推动教诲科技事业发展,实行人才强县战略
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诲
一、加快推动九年制义务教诲,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诲
“十一五”期间,巩固提高“两基”攻坚,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贴。支持思南师范开展高等教诲和职业技术教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诲,力求思南中学进入全国1000所示范性中学,民族中学和塘头中学为省级示范性中学,许家坝中学为地级示范性中学。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改进教诲基本设施,加快改造200所中小学危房。积极推动教诲体制改革,重点推动农村教诲综合改革,全面履行素质教诲;大力实行远程教诲,进一步加快教诲技术手段当代化进程。积极勉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独资、联合、股份制等各种形式办学。注重幼儿园建设,建成几所在省、地、县具备示范性幼儿园。大力发展社区教诲,构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院落、学习型社区。力求到,“普九”人口覆盖率稳定在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0%左右,人均受教诲年限达8年以上,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本教诲、高中教诲和职业教诲相协调国民教诲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
二、加快发展职业教诲和成人教诲
加快发展职业教诲,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农村方向,推广“订单培养,联合办学”等培训模式,培养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作为职业教诲工作重点。改进职业教诲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新建职业技术教学用房6000平方米。继续抓好清华大学远程教诲扶贫站建设,把县职校建成为全区一流党员干部教诲培训中心。以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为重点,进一步巩固脱盲成果,积极开展继续教诲。充实和完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将扫除农民青壮年文盲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教诲为经济建设服务作用。
第二节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以公司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大力推广应用以超级杂交稻、生态畜牧业、中药材栽培、大蒜栽培、动物疾病防治等为重要内容农业合用新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勉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个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注重引进培养科技人才,加大科技普及力度,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积极发展社会科学,力求在经济、文化和教诲等领域应用研究方面获得较大突破。
积极摸索农业科技产业化,重点以省油料科学研究所为核心,按照“研究所(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突破核心技术,做大做强“双低”油菜油研系列种子产业,打造享誉全国油研系列品牌。
第三节实行人才强县战略
一、加快人才培养力度
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以人才资源能力为中心,加强培养知识型、信息型、技术型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经济合用建设人才。加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特别是领导岗位人员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开拓创新能力;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办法培养经济建设中紧缺人才,特别是经济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引进外资洽谈项目人才。加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公司经营管理人才、招商人才四支队伍建设,为实行人才强县战略提供保证。盘活人才存量,充分发挥既有人才作用,积极做好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用当其时。“十一五”期末,人才总量达到23200人,比“十五”增长16%,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以上。人才构造调节目的:本科、专科、中专和高中及如下学历人数所占人才总量比例从6.2%、20.4%、24.1%、49.3%调节为15%、40%、25%、20%。
二、营造良好用人环境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知识分子政策,加快建立政策管理、评价考核、勉励政策、继续教诲、社会保障、安全保障等人才机制,创造有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良好环境。环绕建设和谐思南和发展重点产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及重点项目实行,构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以市场配备为主、政府调控、社会共同参加人才流动机制。哺育人才市场,增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备。完善岗位职责,规范专业技术职称评估、聘任、收入分派等制度。制定奖励办法和政策,勉励科技人员多作贡献,按创造效益参加分派。营造优越创业条件和宽松发展氛围,勉励各类先进人才到我县创业和发展,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第十一章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文化产业及其他社会事业
第一节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
优化配备整合卫生资源,规范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加强公共卫生基本设施建设,使城乡居民享有与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全县城乡居民健康素质。逐渐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卫生监督体系、疾病防止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获得重大进展,爱国卫生运动获得明显成效,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如下,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300人/10万人如下,各类食品样品监测平均合格率达85%以上,监督覆盖率达100%,以乡镇为单位“五苗”接种(复种)率达85%以上。
突出改进农村医疗卫生基本条件,把县医院建成西五县设施一流、技术一流和服务一流中心医院,完毕中医院扩建和设备更新,建成全省一流中医院,把我县建设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改扩建2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房屋改造面积0平方米和基本设备配备;建设和完善528所甲级村卫生室,履行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全县覆盖率达到100%。稳步发展合伙医疗,改进农村卫生环境,新型农村合伙医疗覆盖面达60%,农村安全饮水率达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0%。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解决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对政府公益医疗机构、社会性公益医疗机构和经营性医疗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规范医药市场和医疗机构秩序。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每千人拥有医疗技术人员1.55人。继续开展好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争取创立省级卫生都市,
第二节哺育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电事业和体育事业
一、哺育发展文化产业
按照构筑乌江中下游文化教诲中心发展思路,坚持先进文化迈进方向,重点抓好文化精品、文化研究、文化保护、文化阵地、文化传播工作,“实行文艺精品工程和蒲公英筹划文化建设工程”,建立乌江作家艺术基地,设立“乌江文学”奖。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城乡文化生活水平。挖掘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大力发展具备民族特色文化事业,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增长值占第三产业增长值达到10%。继续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思南土家花灯之乡”创立工作,争取国家命名。申报省级文化先进县和历史文化名城,编纂出版《思南县志》(1978-),推动我县文化繁华。
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完善城乡文化网络建设,加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改扩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县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积极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家花灯民族艺术品开发项目、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立项。建设乌江文澜苑、乌江文化广场、中和书院、乌江碑林、乌江演剧院等工程。争取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原则。依托思南山城特色,塑造“乌江梯城”都市文化形象品牌。创立省级文明都市,继续开展文明行业、文明村寨、文明机关和星级文明户活动,搞好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村寨文化、公司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创立一种省级农村小朋友文化园;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对外文化宣传力度,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增进文化社会化发展,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民族文化、历史文物保护,发展文化会展、表演、休闲娱乐业,努力繁华民族文化艺术。
二、加快发展广电事业和体育事业
加大体育基本设施建设力度,争取立项建设城北乌江体育活动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主任工作总结模板3篇
- 保护水资源课件
- 肺占位病变护理查房
- 文体工作计划模板汇编九篇
- 管理考核机制
- 中国银行实习报告集锦8篇
-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 工厂实习报告15篇
- 语文教师减负的工作总结
- 员工自我年终工作总结
- 衣服破了我会补(导学案)-三年级上册劳动人教版
- (完整版)康复科管理制度
-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连云港市农商控股集团限公司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招聘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对越自卫反击战专题培训课件
-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我有一只小羊羔》课件1
- 常用急救药品
- 内科主治医师讲义
- 小学生简笔画社团活动记录
- 2023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
- 现浇简支梁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