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提升B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B/3F/wKhkGWX03FqARozeAAKFOSkpWvU000.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提升B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B/3F/wKhkGWX03FqARozeAAKFOSkpWvU0002.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提升B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B/3F/wKhkGWX03FqARozeAAKFOSkpWvU0003.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提升B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B/3F/wKhkGWX03FqARozeAAKFOSkpWvU0004.jpg)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提升B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B/3F/wKhkGWX03FqARozeAAKFOSkpWvU0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检测第六单元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能力提升B卷一、单选题1.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包括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分子可以使小鼠死亡
C.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可遗传变异,本质为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D.注射加热后的S型菌不能使小鼠死亡的原因是DNA经加热后失活2.科学家利用基因型为hr(噬菌斑透明且大)和h+r+(噬菌斑混浊且小)的两种T2噬菌体同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分离得到了hr、hr+、h+r和h+r+4种子代噬菌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h和h+、r和r+不是等位基因B.噬菌体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C.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由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D.大肠杆菌裂解产生的四种噬菌体hr:hr+:h+r:h+r+=1:1:1:13.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除少数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6.下列有关“探索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B.用S型菌的DMA与R型菌混合培养,只有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证明了RNA是其主要的遗传物质7.下列有关DNA的研究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DNA的衍射图谱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双螺旋结构B.使用DNA酶处理叶绿体中的细纤维,发现了细胞质中存在DNAC.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分别接种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侵染细胞时只有其核酸进入宿主细胞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所得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有关D.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9.某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①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②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③14C标记的T2噬菌体+不含放射性的细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T2噬菌体在含35S、32P和14C的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取含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B.若第②组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则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均偏高C.若第③组进行充分搅拌,则离心后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D.比较第①组与第②组的实验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对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它能产生分解青霉素的酶),提取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从而否定了一些科学家的错误认识。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B.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也能发生转化C.若用青霉素筛选非抗R型菌,培养皿上会出现非抗R型菌菌落D.实验结果表明艾弗里所得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是正确的11.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从而使噬菌体获得标记12.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型细菌的酶→加入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型细菌的酶→加入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型细菌+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型细菌的→注射入小鼠
④型细菌+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二、填空题13.S型肺炎双球菌有等不同类型,它们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对小鼠均有致死效应,其区别主要是荚膜多糠抗原的不同。科学家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初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请回答:(1)等多种类型的存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生存的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填“有”或“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2)研究人员用加热杀死的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正常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小鼠死亡的原因可能是R型菌突变成S型菌所致,也可能是杀死的型菌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所致。研究人员通过检测死亡小鼠体内S型菌的类型,探究小鼠死亡是由上述那种原因所致,请预期结果和结论。。14.猪流感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严重危害人体的生命。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时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实验目的:。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实验步骤: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出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猪流感病毒产生。请预测结果及结论:①;②;③若A、B、C三组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三、实验题15.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主要分为:感染阶段(含吸附和注入噬菌体DNA两步)、增殖阶段(含噬菌体DNAS制和蛋白质合成、组装两步)、成熟阶段(菌体裂解,子代噬菌体的释放),大肠杆菌被T2噬菌体感染后不再繁殖。下图为一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图。(1)要用32P标记T2噬菌体,具体操作是:______。(2)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 B.T2噬菌体的DNA C.细菌的氨基酸D.T2噬菌体的氨基酸 E.细菌的解旋酶 F.细菌的RNA聚合酶G.细菌的核糖体 H.细菌的tRNA(3)在释放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请解释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 。(4)为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遗传信息的读取必须按一定方向。某DNA片段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以b链为模板链合成肽链的序列为:(可能用到的密码子:精氨酸CGA;丝氨酸AGC、UCG;丙氨酸GCU;甲硫氨酸(起始)AUG;终止密码UAA、UAG)
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2.答案:D解析:A、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T2噬菌体是病毒,无染色体,故h和h+、r和r+不是等位基因,A正确;B、除质粒外,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也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B正确;C、T2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其蛋白质外壳由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合成,C正确;D、由于两种噬菌体的数量未知,噬菌体的增殖方式不属于有性生殖,而且重组的比例未知等,故大肠杆菌裂解产生的四种噬菌体hr、hr+、h+r、h+r+比例不一定为1:1:1:1,D错误。故选D。3.答案:D解析:A、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能说主要是DNA,A错误;B、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故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B错误;C、T2噬菌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只有3种,C错误;D、除少数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才说自然界中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T2噬菌休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T2噬菌休不能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T2噬菌体不能在病毒颗粒内完成转录和翻译,也就不能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宿主可以从培养基中吸收利用含32P的物质,而T2噬菌体能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包括含32P的物质)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C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其遗传物质是RNA,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都不同,D错误。5.答案:A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实际上标记了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和氨基酸中的R基。6.答案:B解析:7.答案:B解析:8.答案:B解析:9.答案:B解析:10.答案:C解析:A、由题意可知,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A正确;
B、将抗S型菌的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结果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实验证明: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B正确;
C、若用青霉素筛选非抗R型菌,则培养皿上不会出现非抗R型菌菌落,C错误;
D、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对艾弗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表明艾弗里所得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是正确的,D正确。
故选:C。11.答案:B解析:12.答案:D解析:①S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失去了转化作用,对后面加入的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R型菌无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
②R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不起作用;加入S型菌,有毒性,注射入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
③R型菌+DNA酶,DNA酶对细菌不起作用,高温加热后冷却,DNA酶变性失活,R型菌被杀死(R型菌的DNA有活性,冷却后复性),加入S型菌的DNA,没有了R型活菌,不能转化,也就相当于把两种DNA注射入小鼠体内,两种DNA没有毒性,也不会转化小鼠的细胞,小鼠存活;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和③类似,也是两种DNA,无毒,小鼠存活.
故选:D.13.答案:(1)不定向;没有(2)若只检测到型菌,则小鼠死因可能是杀死的型菌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也可能是R型菌突变成S型菌;若检测到其他类型的S型菌,则小鼠死因是R型菌突变为S型菌。解析:14.答案:实验目的: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实验步骤:第一步: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核酸提取液,C组不做处理结果与结论:①若A、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若B、C两駔出现猪流感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