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样本_第1页
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样本_第2页
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样本_第3页
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样本_第4页
医院各类应急预案汇编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应急预案汇编前言应急预案是指医院发生各类突发意外事件(状况)时,医院、各部门应采用应急行动(办法)方案。为使医院、各部门能不断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水平和能力,熟悉和掌握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在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坚决处置,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保证各医院工作正常运营。特将以往各项应急预案加以整顿归纳、修订,同步依照医院当前实际状况,重新制定了某些应急预案并汇编成册。望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务必使每位员工都能纯熟掌握并严格执行。XXX二零一五年十一月XXX应急预案汇编目录突发公共事件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预案………..3、医院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4、控制鼠疫疫情预案………..医疗安全类5、医疗技术风险处置预案………..6、超声科危重患者急救应急预案………..7、影像科危重患者救治预案………..8、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9、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应急预案及程序……10、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1、护理行为过错应急预案……12、住院患者跌倒预案……13、住院患者坠床预案……14、住院患者压疮预案……15、住院患者烫伤预案……16、药物外渗预案……17、管路滑脱风险预案……18、体温表咬碎应急预案……19、住院患者走失(外出未归)预案……20、精神异常患者应急预案……21、危重病人外出检查预案……22、病人在运送过程中意外防范预案……23、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及程序、过敏反映应急预案…………24、门诊突发紧急意外事件解决预案……25、危重症患者解决应急预案……26、放射事件应急解决预案……27、临床紧急用血预案……28、输血反映应急预案及流程……29、特殊管理药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0、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31、康复意外紧急解决预案……32、输液反映应急预案及程序……33、药事事件应急预案……34、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患者安全保证方案……35、医疗纠纷引起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36、影响医院秩序事件应急解决预案……37、医疗外突发重大事件处置应急预案……38、急救、生命支持医学装备应急预案……39、吸氧过程中吸氧装置浮现故障应急预案及程序……40、吸痰过程中中心吸引装置浮现故障应急预案及程序………41、洗胃过程中洗胃机浮现故障时应急预案及程序……42、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43、病案安全管理预案……44、封存患者病历前应急预案及程序……45、封存患者病历应急预案及程序……46、关于封存反映标本应急预案及程序……47、患者有自杀倾向时应急预案及程序……48、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及程序……49、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50、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51、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信息类52、信息安全防范应急预案……53、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54、超声科系统瘫痪应急预案……55、门急诊信息系统瘫痪应急预案……56、药剂科系统瘫痪应急预案……57、影像科系统瘫痪应急预案……58、春节期间后勤各项事务应急预案……后勤类59、火灾解决和人员疏散应急预案……60、电梯意外事件应急预案……61、地震应急预案……62、爆炸应急预案……63、停水、停电等异常状况解决预案……64、水管爆裂、跳电等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65、极端天气(高温、强降雨、雨雪)应急预案……66、节假日期间物资领用应急预案……67、院内突发事件下媒体应对预案……68、后勤保障应急预案……69、供应室对发生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及程序……70、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置预案……71、医用物品灭菌失败应急处置预案……72、遭遇暴徒应急预案及程序……73、手术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急程序……应急物资采购预案……临床类74、复合伤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75、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风险预案及程序……76、急诊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应急预案及程序……77、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78、产后出血应急预案……79、脑疝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80、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应急急救预案及程序……81、患者发生空气栓塞应急急救预案及程序……82、甲亢危象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83、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8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85、创伤性休克应急急救预案及程序……86、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87、急性胸部外伤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88、膀胱破裂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89、急性肠梗阻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90、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91、急性喉阻塞应急预案及程序……92、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93、肺癌大咯血应急预案及程序……94、自发性气胸应急预案及程序……95、开放性骨折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96、惊厥患者应急急救预案及程序……9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急预案及程序……98、常用急性化学中毒急救预案及程序……99、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应急预案及程序……100、妊高症应急预案及程序……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为使不可预见突发性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保证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1、工作原则防止为主,常备不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人为本,迅速反映。科学处置,协调合伙。2、领导机构医院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成立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新闻宣传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卫生应急专家组、医学救援队。2.1卫生应急领导小组2.1.1人员构成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2.1.2重要职责(1)在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2)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卫生应急组织体系,贯彻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组织制定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各项工作方案,对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及考核。(3)研究决定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决定启动、变更及终结本单位应急响应。(4)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负责向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明确受领任务,保证政令畅通。(5)决定与否提请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医疗技术、装备物资等支持以及本单位向外分流患者祈求。(6)与本地其她医疗机构及院前急救机构做好协调联系,保证伤病员转运和救治工作无缝对接。(7)指挥调度本单位医学救援力量和资源参加医学救援工作,实行督察指引,按规定和时限上报本单位医学救援信息,并在任务完毕后进行总结讲评。(8)承担本单位卫生应急其她有关工作。2.2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2.2.1人员构成办公室主任:XXX办公室副主任:XXX成员:王俊辉XXXXXX王袁强杨雪晴2.2.2重要职责 (1)在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寻常卫生应急工作,贯彻贯彻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各项决策和指令。(2)负责编制及修订本单位各类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制定卫生应急工作制度。(3)制定本单位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队员选拔原则,组织开展队员选拔工作,并定期更新队员信息,组织队员定期轮换。(4)协调本单位后勤保障部门贯彻卫生应急所需药物、耗材、器械、设备等物资储备及管理工作。(5)定期组织本单位有关部门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习,并对培训和演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估。(6)接到上级指令后,按照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预案和制度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密切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收集汇总卫生应急有关信息并及时上报,处置结束后完毕总结报告。(7)承担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交办其她工作。2.3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2.3.1人员构成组长:XXX业务副院长组员:XXX院感科科长组员:XXX2.3.2重要职责(1)负责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时对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并及时反馈。(2)在开展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时,负责督促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消毒技术规范,提供消毒办法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贯彻分级防护原则和职业暴露处置,监测、控制和督导本单位常规防护消毒及有关临床科室及部门感染控制。(3)完毕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交办其她工作。2.4新闻宣传部门2.4.1人员构成组长:XXX成员:2.4.2重要职责(1)负责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影像视频采集、新闻稿件撰写以及新闻发布等工作。新闻发布应按照国家关于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规定和规定,任何个人和部门未经授权不得擅自发布新闻消息。(2)负责协助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3)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教工作,激发全体人员卫生应急工作热情。(4)完毕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交办其她工作。2.5后勤保障部门2.5.1人员构成组长:XXX成员:2.5.2重要职责(1)负责制定卫生应急药物、器械、设备、水电气、车辆、通讯、食宿等需求筹划和分派筹划。(2)做好卫生应急所需药物、耗材、设备等物资储备及管理工作。(3)建立本单位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保障机制,保证经费、人力、物资等足额准时到位。(4)做好本单位车辆维护保养,保证卫生应急工作及时开展。(5)做好本单位处置突发事件现场保障工作,保证现场救援所需物资和生活保障物资充分,保证通讯联系畅通。(6)完毕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交办其她工作。2.6卫生应急专家组2.6.1人员构成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2.6.2重要职责(1)负责提供紧急医学救援征询、建议和支持,制定切实可行诊治方案。(2)接受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调配,对其她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救援技术指引。(3)指引并参加寻常卫生应急培训和演习工作。(4)参加卫生应急工作总结讲评。(5)承担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交办其她工作。2.7医学救援队2.7.1人员构成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2.7.2重要职责(1)依照工作指令,按规定期限集结并出队;严格按照救治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对伤病员进行现场医学救援。(2)按规定参加卫生应急培训与演习,纯熟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医学救援技术及救治流程。(3)承担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交办其她工作。3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用各种办法总称。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应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体系,重点做好本单位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应急预案建设、应急队伍管理、装备物资管理、培训演习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定期对卫生应急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及时发现本单位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局限性,依照分析成果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制定并实行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及发展规范。3.1应急管理制度为做好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应建立配套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保证工作顺利开展。3.1.1工作内容建立并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培训演习等各类应急管理制度。(1)预案管理制度。明确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编写规定,建立预案评价和修订机制。(2)应急值守制度。明确本单位参加卫生应急值守人员职责、工作内容以及信息报送流程。(3)队伍管理制度。明确本单位应急队伍队员选拔原则、工作职责、勉励办法、补充裁减机制。(4)物资管理制度。明确本单位卫生应急装备物资管理责任部门,明确各类装备物资采购、储备、使用、补充等各项管理机制。(5)培训演习制度。明确本单位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习筹划、内容、办法、质量,并对培训演习效果进行评价与改进。(6)奖励制度。对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体现突出者,依照国家或部门有关规定予以嘉奖和表扬;在同等条件下,应当对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职称晋级、评先选优等方面予以倾斜。(7)惩处制度。在卫生应急行动中,对不服从调派者,不认真履职,违背有关制度和纪律个人和部门要予以惩处。如因失职等因素导致突发事件危害扩大,产生严重后果,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责任。3.1.2工作规定(1)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工作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卫生应急工作及管理制度。(2)依照寻常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实际状况,及时对有关制度进行效果评价及修订完善。3.2应急预案建设卫生应急预案,是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于平时制定关于组织卫生应急工作文书,是对卫生应急重要工作内容和办法环节详细设计,是迅速组织好卫生应急响应工作基本根据。3.2.1工作内容(1)按照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规定,依照医疗机构职责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卫生应急预案,重要涉及自然灾害、事故劫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2)按照预案管理制度,依照各类突发事件状况研判,定期分析评价预案内容实用性、可行性,及时更新、增补各类卫生应急预案。(3)在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协助制定、修订各类卫生应急预案,或提出完善预案建设有关意见及建议。3.2.2工作规定(1)卫生应急预案种类和内容应能满足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特别需明确突发事件各阶段卫生应急工作流程,应涉及目、编制根据、合用范畴、组织体系及职责、信息监测和报告、应急响应、保障办法、附则等要素。(2)预案以本单位文献形式正式发布,应定期通过桌面推演、专项培训、综合演习等途径使有关人员全面掌握。(3)预案应定期分析评价,及时更新完善,至少每1-2年修订1次,做好修订记录,实现预案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4)协助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修订预案,应全面考虑辖区内各类突发事件监测资料和各类卫生应急资源储备现状。由于医疗机构职责发生变化或其她因素影响其履行预案规定职责任务时,应及时提出预案更新意见及建议。3.3队伍管理参照《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卫办应急发〔〕183号),依照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或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做好队伍管理工作。3.3.1工作内容(1)应将某些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技术保障人员选拔至医学救援队,并依照各类突发事件任务需要增配相应专业和数量人员。(2)队员要保持通讯畅通,当联系方式变更时,应及时告知。3.3.2工作规定(1)依照本单位制定预案及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布置规定,基于辖区内重点关注和防范突发事件类型和发生频率,结合本单位人力资源状况,系统分析评估本单位医学救援队建设需求。(2)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级负责、协调运转”原则,组建人员数量和专业比例恰当卫生应急队伍。队员应具备现场应急指挥与决策、应急管理和协调、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现场检伤分类和应急处置、伤员分流转送、后勤保障等技能。(3)严格根据政治素养、职称学历、业务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队员遴选,接受过卫生应急培训或参加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者优先考虑。(4)制定本单位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原则及职责分工,明确医学救援队队员权利和义务、奖惩办法等。(5)医疗机构应将卫生应急一线人员纳入高危职业人群管理,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在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致病、致残、死亡人员,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伤抚恤或工伤保险等关于规定予以抚恤保障。3.4装备物资管理卫生应急装备物资是做好平时及处置突发事件时卫生应急保障工作物质基本。参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照目录(试行)》(卫办应急发〔〕207号),医疗机构平时要做好本单位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3.4.1工作内容(1)按照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布置,结合本单位所承担卫生应急任务,建立科学、经济、有效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和运营机制,满足本单位应急工作需要。(2)卫生应急装备物资普通涉及:医疗药物类、医疗耗材类、医疗设备类、医疗文书类、后勤物资类、通信器材类、卫生技术车辆类、宣传保障类等。医疗机构可依照卫生应急任务分工增配各类装备物资。(3)按照关于政策规定进行装备物资筹措、采购及管理,各类标记、服装、队旗、通讯等规定统一。所有装备物资纳入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4)依照辖区内卫生应急装备物资生产、市场供应、存储条件和应急需求实际,决定实物、资金、筹划和信息四种储备形式比例。(5)协助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辖区内卫生应急装备物资管理筹划和方案。3.4.2工作规定(1)建立本单位卫生应急装备库房,成立库房管理小组,明确人员职责,在本单位应急办领导下开展工作。(2)定期对库房进行卫生清整,保持良好温度和湿度,保持通风。各类装备物资统一、整洁,达到“三定”(定分管领导、定管理科室、定使用保管人)和“六防”(防火、防潮、防盗、防冻、防霉烂变质、防鼠咬虫蛀)原则。(3)出入库管理应启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出入库管理登记本,核对各类出入库装备物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批号、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对新入装备物资进行拍照、编号、建档。定期进行库房盘点,拟制盘点小结,保证帐物相符率达到95%以上。(4)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做好装备物资更新和轮储,保证达到动态平衡。(5)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各种装备,对操作人员须进行严格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6)库房管理小组定期开展装备物资管理安全知识培训,保证库房和物资安全。3.5培训演习建设3.5.1系统培训卫生应急培训是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经常性工作,是提高处置突发事件时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基本实践活动。参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结合本单位所承担卫生应急任务,制定卫生应急培训筹划,开展针对性培训,并区别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办法,提高培训质量。3.5.1.1工作内容遵循“平战结合、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学以致用”原则,环绕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做到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急救技能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1)分层次培训①对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重点培训卫生应急协同、现场指挥、状况研判、法律法规、媒体联系等。②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培训搜索营救技术、现场急救技术、紧急救命手术、基本生命维持技术、野外生存技巧等。③对技术保障人员重点培训各类卫生技术车辆驾驶与维修、警卫勤务实行、饮水饮食后勤保障等。(2)分专业培训①通用技能:涉及人文、地理、宗教、民俗、体能、心理、外语等,规定所有救援队员必要掌握。②基本技能:涉及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基本生命支持等,规定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要掌握。③专科技能:涉及截肢术、冻伤、烧伤、溺水、热射病、中毒等,规定专科救治队伍队员纯熟掌握。(3)建立外训机制积极与国内外权威培训机构合伙,建立卫生应急交流培训机制,学习先进卫生应急知识和理念,开拓视野,增强本单位实战能力。3.5.1.2工作规定(1)对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培训需求进行科学系统评估,在此基本上明确卫生应急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制定培训筹划,分阶段、系统性开展培训工作。(2)依照实际需要,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想定作业、桌面推演、学术讲座、经验交流、专项研讨会等形式,充分运用视频、广播电视、远程教诲等先进手段开展培训。(3)对培训先后有关知识掌握状况、培训满意度(涉及培训科目需求、培训办法可接受性,需改进和提高方面)进行测评,理解培训效果,并进行绩效考核。(4)根据分级管理、逐级培训原则,协助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本级和下级技术骨干卫生应急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应支持本单位卫生应急骨干成员参加培训。3.5.2综合演习参照《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指南》(应急办函〔〕62号),按照本地政府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布置,遵循“统一规划、分类实行、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原则,结合本单位卫生应急水平现状以及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开展状况,组织或积极参加卫生应急演习工作。3.5.2.1工作内容(1)结合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牵头组织或参加其她部门组织卫生应急综合演习工作1次,制定或协助制定演习实行方案。(2)依照综合演习实行方案,按筹划、分阶段开展应急演习,规范演习准备、演习评估和演习后改进等环节工作。3.5.2.2工作规定(1)紧密结合本单位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习目,依照资源条件拟定演习方式和规模。(2)依照演习脚本,组织有关单位详细实行,做好告知、师资、教材及场地等准备工作;演习全过程应以实战规定来对待,所涉及各项办法均应贯彻到位,涉及组织管理、迅速反映、操作技术规范、装备物资准备、多部门协调等。(3)注重对演习效果及组织工作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治存在问题,达到完善本单位卫生应急准备、检查各类突发事件预案、锻炼队伍、磨合应急保障机制、保持全员战斗力目。4信息报告及时精确掌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是实现迅速有效处置前提,也是卫生应急工作核心内容之一。信息报告及时、精确、完整,是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全面、有效开展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卫生应急响应决策根据。4.1工作内容对各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信息应在规定期间内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4.1.1报告范畴信息报告范畴涉及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参加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信息。4.1.2报告方式及程序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有关信息应尽快以电话、传真、报送文献等形式,或其她有效途径向属地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4.1.3报告内容信息报告重要内容涉及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地区范畴、伤亡人数、受伤类型及严重限度、已经采用办法、事件发展趋势、下步工作筹划等。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①初次报告。规定“接报即报”。报告内容涉及报告单位、报告人信息、信息来源、事件名称、初步鉴定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伤亡人数、受伤类型及严重限度、已采用办法等。②进程报告。规定“及时续报”。报告事件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势态评估、控制办法等内容,涉及急救力量投入状况、伤病员(轻、中、重)人数、死亡人数、救治人数、转运状况、防护状况、进一步救治办法和救治建议、以及患者转归状况等。同步,对初次报告关于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重、特大事件和有明显扩大趋势较大事件应及时报告上述变化状况,较大和普通事件按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期限报告。③结案报告。事件处置结束后,应在3日内进行结案信息报告。4.2工作规定4.2.1注重报告时效信息报告工作要把握重点,特别注重报告时效。对于涉及10人及以上人员伤亡事件,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在接到报告或在收治伤员并初步确认后,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基本状况,并及时续报。4.2.2规范报告内容信息报告应做到要素齐全、内容规范,简要扼要。信息应统一出口,记录口径应一致,可依照工作需要采用各种报告形式,涉及到敏感内容,应通过机要途径报告。5.应急响应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依照自身职责和功能定位,结合在卫生应急工作中担当任务和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工作方案,接到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本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后,迅速启动或终结卫生应急响应。5.1应急响应管理5.1.1工作内容5.1.1.1成立应急响应组织管理架构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应依照本单位实际状况建立恰当原则化应急响应组织管理架构和指挥协调机制。该架构应包括四个功能模块:应急指挥、应急管理、专业技术、现场队伍。(1)应急指挥:由本单位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详细协调实行,开展应急响应各项工作。(2)应急管理:负责整个应急响应各项工作协调、管理、保障等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其她部门负责工作详细实行。(3)专业技术:卫生应急专家组负责整个应急响应各项专业技术工作,并对现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依照所应对事件类型可由不同人员构成,可依照需要设立若干个不同类型专业技术组。(4)现场队伍:视详细状况需要时可派遣现场队伍,现场队伍可由应急管理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构成,参加和指引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信息上报等。现场队伍在参加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时,可依照需要与本地政府应急机构、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及关于部门人员构成联合工作组,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和共同贯彻关于工作。5.1.1.2建立应急响应工作制度(1)建立应急响应启动与终结制度。各单位要建立本单位启动应急响应以及终结应急响应基本条件和有关工作流程。(2)建立现场队伍工作管理制度。现场队伍应当依照实际工作状况,明确现场工作责任分工,拟定每日例会实行方式,建立信息汇总和上报制度等,充分保障现场队伍工作有序开展。(3)建立评估制度。涉及对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评估和相应急响应工作评估。突发事件发生后应依照事件发展状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对事件也许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后续应急响应工作建议。同步,应急响应启动后应尽早安排相应急响应工作评估。在宣布应急响应终结后规定期间内,需召开事后评估会议,对本单位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应急管理状况和技术办法开展状况进行系统回顾和评估,提出改进工作筹划。在后续工作中按照改进筹划规定贯彻,不断提高卫生应急能力。(4)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启动应急响应后,应急响应管理组织架构中各个职能部门需按照有关规定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提交工作状况报告,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依照各部门提交报告和其他关于信息编制状况通报发送参加应急响应工作人员以及关于部门。可视状况组织定期召开例会(依照需要可每日、每周、或每周若干次召开),通报各组工作状况,协调安排后续工作。(5)建立例会制度。启动应急响应后,要定期召开各部门例会,通报突发事件进展状况和采用办法贯彻状况,研讨安排后续应急响应工作。(6)建立现场每日碰头会议制度。现场队伍下设各工作组要依照实际工作状况安排适当时间召开每日碰头会议,交流每日工作进展,研讨突发事件趋势和控制办法贯彻,协调安排后续工作。(7)建立应急保障制度。各单位应建立应急财务制度,在突发事件应对时,保证高效及时贯彻各项财政保障。要制定人员派遣与安全保障筹划,制定应急响应过程中安全保障注意事项及详细办法,并为赴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安全保障装备及条件。5.1.2工作规定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在启动应急响应同步,依照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关于规定,任命应急指挥负责人。后续可依照突发事件变化状况和应对工作开展状况适时相应急响应管理框架进行恰当调节,也可依照实际状况对有关工作制度进行及时调节。5.2现场工作5.2.1工作内容5.2.1.1现场工作启动(1)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接到事件有关信息后,应当及时核算,初步证明后应当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并迅速组织进行现场调查和实行控制办法。事件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级别时,应当向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定级和启动应急响应建议。(2)按照现场医疗救援指挥部或上级应急指挥部门统一安排,规范应急调度工作。应坚持“及时、精确、快捷、安全”原则,加强各部门间沟通。做好院前急救机构与救治机构之间衔接,保证信息畅通。5.2.1.2现场工作准备后续救援队伍赴现场前,应当依照已掌握事件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形成初步工作方案,并开展人员、技术、物资和后勤保障等准备。(1)拟定救援队伍专业构成、参加人员,各组应当明确组长负责制,并拟定成员职责和分工。(2)统一人员思想,进行状况通报和信息阐明。(3)依照现场特点开展物资准备。普通需考虑应急药物、医疗器械、设备、耗材,现场迅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卫生防护用品,宣传资料、通讯设备、电脑、数据采集设备设施、现场联系资料等。(4)开展车辆、交通、食宿、保险等后勤保障。(5)拟定救援队伍与本单位、本地关于部门沟通联系机制,与事件发生地沟通现场工作筹划和实行方案等。5.2.1.3现场工作实行现场工作应当坚持边调查、边解决、边急救、边核算原则,并符合既定方案规定。现场工作环节和重点可依照现场性质、特点进行必要调节。救援队伍应当依照需要,与本地有关机构或人员构成联合工作组,在本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1)现场急救指挥与协调①最先到达现场卫生应急队伍和工作人员应一方面开展状况核查,核算事件信息,涉及事件地点、事件类型及危险因素、人员伤亡状况、事态与否得到控制、需要多少急救力量、医护人员与否需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等,并及时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②到达现场卫生应急队伍应组织制定急救方案、进行检伤分类、实行现场急救;并负责调度现场救援力量,安排现场车辆、协调有关单位、反馈现场信息、提出增援祈求等。③后续卫生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一方面应当及时与本地关于部门召开会议,理解事件最新进展和有关背景信息,商定现场工作筹划和实行方案,制定和实行初步控制办法。并再次进行信息核算,通过走访本地群众,访视伤员,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检测数据;综合临床信息、检测信息,对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④各部门通力合伙,与现场医疗救援指挥部、本单位急救领导小组、公安、消防、交通运送等部门密切保持联系,高效指挥病人转运分流。(2)开呈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在初步调查基本上依照现场状况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在实行医疗卫生救援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保证安全。①现场急救a.现场急救前提是使伤病员脱离危险环境。要在保证急救人员自身安全前提下,急救人员应积极将遇险人员移出危险环境。b.根据“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原则对伤病员进行初次检伤分类,分别用绿、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进行标记,标明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手腕或脚踝等显要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用相应办法。认真记录检伤分类成果,以便后续进行记录汇总。c.特殊类别现场检伤分类有其各自特殊性,除普通创伤外,其她诸如中毒、放射、淹溺、烧烫伤、爆震等某些特殊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短时间浮现大批复合伤病员,致伤因素复杂多样,要依照不同致病因素和特点进行检伤分类。d.依照伤情展开初步救治,对暂不能转移出危险区域伤病员予以基本生命支持。危重症患者:标红色标,应优先处置、转送;重症患者:标黄色标,次优先处置、转送;轻症患者:标绿色标,可延期处置、转送;濒死或死亡者:标黑色标,可暂不做处置。②分级、分区解决在检伤分类基本上,开辟安全区域,充分运用现场条件设立特定功能分区,将不同级别伤病员分区、分级进行急救解决,各区应标有明显标志牌及相应色带或色旗。a.初检分类区:选取现场附近一种安全、明亮、宽敞区域,将所有伤病员最先集中在该处,进行迅速检伤分类并标示不同色别后,按级别及时送至相应区域解决。该区域普通悬挂白底红十字标志旗。b.重伤病员解决区:设立在临近初检分类区,用于暂时接受红标危重伤病员,由医务人员酌情予以必要救治。该区域普通悬挂红旗和黄旗。c.轻伤病员接受区:设在空旷安全场地,只接受绿标轻伤员,不需要医务人员及时进行特别解决,可提供简朴包扎用敷料、绷带、饮食等。该区域普通悬挂绿旗。d.急救车辆待命区:为急救车单独开辟停车场及道路,便于急救车出入。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调度急救车,急救驾驶员在协助急救同步应随时待命。e.暂时停尸区:该区域仅用于停放黑标濒死或已死亡伤病员。该区域普通悬挂黑旗。③转送伤员为了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专科治疗,保证救治质量,当现场环境处在危险或在伤病员状况容许时,对符合转送条件伤病员,要尽快转送并做好如下工作:a.保证现场转运资源集中使用和伤病员合理分流,在现场医疗救援指挥部统一安排下,明确专人负责协调管理、有序运作。b.坚持先重后轻转运原则,优先转运红标危重和黄标重伤员,绿标轻伤员可暂缓转运。c.病人分流应本着“就近就急、专科特点和尊重病人意愿”原则,依照医疗机构承受能力和专科特点以及地理位置合理统筹安排,合理分流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d.依照伤病员不同分级、转运救护车不同功能和急救医生不同资历经验,进行合理组合,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运用,保证转运安全、有效。e.保证院前与院内联系及时有效,认真填写伤病员转送信息并提交接纳医疗机构,同步报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指挥部汇总,及时告知收治伤病员医疗机构,做好接受伤病员和救治准备。f.充分做好转运前准备,对的把握指证及时机,涉及伤病员准备、救护车及其她运送工具、物资及急救设备准备、医护人员、通讯联系准备等。g.在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必要密切观测伤病员病情变化,并保证治疗持续进行。h.在转送时要科学搬运,避免导致二次损伤。④疾病防止控制工作依照状况协助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防止控制机构,组织关于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卫生执法监督,采用有效防止控制办法,防止各类突发事件导致次生或衍生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a.及时报告也许构成或已发生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并依照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应急监测。b.传染病病例现场急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感染控制(涉及病例隔离、医疗垃圾和废物解决等)。c.配合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d.依照实际状况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开展有关实验室检测工作。e.在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负责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某些重点(高危)人群健康监测、医学观测、留验、隔离等工作。f.在疾病防止控制机构指引下,协助开展症状监测、健康教诲、应急接种、防止性服药等有关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g.协助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监测预警、信息发布、风险沟通等工作。⑤及时开展灾后心理救援工作制定或引进相应实践指南,建立合理心理干预工作模式,组织专业人员及时开展灾后心理救援工作,针对被救济者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差别制定个性化救援方案。同步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心理干预和征询工作,必要时做好心理随访工作。⑥信息收集、汇总、交流及上报在开呈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时,应当采集、收集、记录、整顿和汇总有关数据、事件调查研究、救治工作进展等信息,及时上报同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上级业务指引机构或本地救援指挥机构。同步注意现场工作结束时,应当按规定将事件资料完整归档立卷。⑦撰写现场工作报告在开呈现场工作过程中,应当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完毕现场报告,现场报告涉及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等。5.2.1.4现场工作结束当现场医疗救治工作完毕、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在得到派遣单位批准后,救援队伍应当结束现场工作。救援队伍在撤离现场前应当与本地关于部门召开会议,对现场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后期工作建议。5.2.2工作规定(1)医疗机构或院前急救机构接到有关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规定后,应及时报告给本单位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分析状况后,按应急响应级别,分别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决定启动响应范畴。(2)本单位各有关科室(部门)负责人依照应急响应规定,调度相应资源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依照状况变化调节响应范畴和级别。(3)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协调,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保障卫生应急指挥协调,保证卫生应急指挥协调工作畅通有序。(4)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全过程中,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应及时报告事件进展状况,随时接受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本地卫生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现场医疗救援指引,加强与其她部门和机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资源最优配备。(5)现场急救个人防护参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照目录(试行)》(卫办应急发〔〕207号),依照突发事件类型,携带相应防护装备,做好个人防护。(6)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未得到有关部门授权时,不得向新闻部门通报突发事件现场任何信息。5.2.3工作流程5.2.3.1应急响应流程图(见附件1)5.3集中收治医疗机构按照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遵循“集中收治、集中管理”原则收治伤病员,依法管理,有效控制卫生应急事件危害,防止医院感染,维护正常医疗。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在坚持“统一布置、资源整合”原则下,统一指挥和整合既有应急机构、人员、设施、物资、信息等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开展救治工作。5.3.1工作内容5.3.1.1集中收治启动和准备(1)医疗机构依照在卫生应急工作中担当任务和自身条件,建立健全运营机制,制定切实可行预案或工作方案,设立合理工作流程,细化人员职责、明确物资装备储备、调配及使用程序,在接到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本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后,迅速启动或终结卫生应急响应。(2)完善院内信息化建设,运用当代科技手段,提高人员收拢、指令传达和信息沟通效率,提高救治质量。5.3.1.2集中收治展开(1)信息交接与转送机构及工作人员做好接洽,加强沟通,明确突发事件类型,伤员人数,受伤种类及严重限度,已采用救治办法等。(2)人员收拢正常工作时间应及时告知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员召集,夜间和节假日等非正常工作时间,由医疗机构总值班或医疗值班负责召集人员。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工作。(3)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危重病人急救预报制度,开通院前到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医疗机构要配合转送机构做好伤病员交接工作,保证绿色通道各环节畅通无阻。对危重伤病员,医疗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送检送验时医疗监护工作。(4)信息汇总和报告收集汇总信息,及时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信息报告内容:突发事件种类、时间和地点,收治人数,死亡人数,伤病员重要症状,重要救治办法,急需解决医疗卫生问题,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和通讯方式,其她重要事项。(5)应急床位腾空和扩增医疗机构要制定应急床位紧急腾空和扩充方案和程序,并依照实际状况。在院内拟定一种或各种随时可设立应急床位场合,保证在规定期限内,能准备出符合规定应急床位,满足批量伤病员集中收治需要。(6)分类分区救治医疗机构依照实际状况设立各工作组,重要应涉及:检伤分类组、急救组、留观组、医院感染控制组、保障组、专家指引组等。同步,应明确批量伤病员入院时接诊、急救等区域,保证一旦需要,可以迅速开辟,迅速分流伤病员,开展分类救治。分区设立涉及:检伤分类区、危重伤病员急救区、重症伤病员急救区、轻伤病员救治区、隔离治疗区等。(7)转诊分流①对已接受,超过本院容纳和救治能力伤病员及需转送到定点收治医疗机构传染病患者,经本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分流和统一调度,并在贯彻转诊医疗机构状况下,写好简要病历,方能转往指定医疗机构。②医疗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转诊工作,为危重病人转院设立转送绿色通道,做到安全、高效转诊伤病员。原则上,医疗机构收治危重病人应当转入本地定点集中收治医疗机构,危重小朋友伤病员转入本地小朋友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8)特殊伤病员救治对传染病类、核化生类突发事件导致批量伤病员救治,参照相应分类应急预案执行。做好消毒隔离、洗消和个人防护等工作,同步要将状况及时报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应预案,统筹有关资源,进行救援力量支持或组织分流转送、转院工作。(9)医疗机构附近突发事件解决发生在医疗机构附近突发事件,如发现批量患者或接触者涌入,在未接到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本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状况下,应边向上报告,边先期解决。对有生命危险伤病员实行紧急处置和医疗监护。5.3.1.3集中收治结束当集中收治工作完毕,批量伤病员得到有效救治,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在得到卫生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医疗机构应当结束集中收治工作,并对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后期工作建议。5.3.2工作规定(1)突发事件发生时,医疗机构必要服从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本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和调度,无条件收治送达伤病员。(2)提高医务人员思想结识,加强组织领导。(3)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切实可行预案。(4)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演习,畅通应急指挥系统,保证应急响应及时有效。(5)做好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工作。5.3.3工作流程(见附件2)5.4应急响应终结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治工作完毕,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或经同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医疗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应急响应终结,并将医疗卫生应急响应终结信息报告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6总结评估本规范所指评估是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动后,对本单位应急响应工作采用筹划、组织、实行等工作内容进行回顾,对其过程中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办法建议。6.1工作内容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专家,按进程进行初步评估、进程评估、终结评估,对事件处置及时性、处置办法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及负面效应等进行评估,同步相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应急队伍组建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等进行评估,做出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以书面形式写出评估报告。6.2工作规定(1)依照评估会议讨论状况以及评估人员和参加应急响应工作关于人员提供信息,应在应急响应终结后尽早完毕评估报告及改进工作筹划(涉及基本状况、响应办法、存在问题、改进意见)。本单位内各有关科室均应按照正式签发评估报告及改进工作筹划贯彻各项改进工作办法,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贯彻。(2)通过对突发事件处置过程各个环节和效果评估,总结经验与教训,修订、完善本单位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技术方案、工作规范,寻找最有效办法完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进本单位卫生应急工作可持续发展。6.3工作流程卫生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专家依照本规范对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定分门别类,逐级逐级评估评价,考核评分汇总后提交医疗机构应急办和应急领导小组。附件1应急响应流程图接警通报接警通报信息反馈人员到位指挥到位资源调配信息通报应急启动人员救济险情控制医疗救济指挥控制事故解决分析总结有关联系技术支持人员疏散环保扩大应急祈求增援应急恢复后期处置应急结束善后解决现场清理判断决策事态发展有效控制附件2伤员救治工作流程图大批创伤患者大批创伤患者及时报告上级行政部门报告门诊部、医务科(日期)医院总值班(夜间)外科组织急救报告应急指挥小组迅速检伤,安顿患者病情评估,工作分工启动应急预案执行《急性创伤患者急救流程》分流患者组织有关科室就诊:神经外科、骨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留观测门诊手术∕住院重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监督贯彻各项防范办法,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应急储备工作。2.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据其影响,决定与否启动应急预案。3.及时、有效开展监测、分析和决策工作,必要时祈求外力增援。4.指定信息发言人,按照关于规定作好信息发布、传递工作。5.在突发事件应急解决过程中,对做出贡献人员,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不负责任、不履行岗位职责、不服从指挥调度、散布谣言、扰乱医疗秩序、危害公众健康等行为者,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关于规定解决。(二)应急领导小组下设1.第一小组组长:XXX组员:2.第二小组组长:组员:各小组职责:(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时,迅速组织核算详细状况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与否启动有关应急预案建议;(2)接到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后,迅速组织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3)监督、指引应急工作开展,必要时提供人力、物资、设备等有效支持;(4)总结应急处置工作实行状况和所获得效果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三、应急处置流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当事人按照事件性质上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组织核算详细状况后提出与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如不必启动应急预案,直接安排有关人员贯彻;如需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迅速介入,组织实行相应应急预案。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平时做好应急急救物资准备,涉及救护车、急诊急救设备和药物完好并齐全。加强急诊绿色通道寻常管理。2.强化卫生应急管理规范,加强救治工作构成员及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培训,适时演习。3.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时间内组织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贯彻有关卫生防护、监测检查和疫情控制办法。4.服从上级调遣,积极参加社会救护工作。(二)应急启动程序一线医务人员遇到紧急状况一线医务人员遇到紧急状况医务科(工作日)行政总值班(夜间、节假日)应急领导小组拟定事态指派应急小组启动预案应急救治工作组及时开始工作及时进入应急状态(三)应急解决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类型,提出与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启动应急预案后,紧急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以及调用有关设施、设备等;必要时,配合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人员疏散或隔离,并可依法对传染病疫区进行封锁。所有科室及个人应当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互相配合,各司其职,集中力量保证突发事件有效控制,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3.后勤保障要尽一切努力充分保证突发事件应急解决所需医疗救护设备、防护用品,涉及生活必须品供应。药剂科要保证药物供应。4.依照突发事件类型,卫生防疫及有关专业人员应当先行一步,对事件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解决工作人员及也许受到影响人群进行分类指引,制定相应防护控制办法,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提供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为应急解决领导小组提供及时精确信息。5.各科室应当严格贯彻“首诊负责制”,对在突发事件中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服务。对就诊患者必要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患者,应当按照规定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转送至接诊地或者指定医疗机构。并结合疫情,采用相应卫生防护办法,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6.感控科、医务科、办公室等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用控制办法,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人群和其她易受损害人群采用应急接种、防止性投药、群体防护等办法。7.医务人员应当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她部门指定专业技术机构,开展突发事件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查。8.对新发现突发传染病、不明因素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及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并采用控制办法。9.对收治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依法报告属地主管部门和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四)附则应急领导小组有权依照突发事件变化和实行中发现问题及执行过程中经验或失误及时修订、补充、调节和完善本预案。二、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预案(一)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履行好如下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引医院内食物中毒事故解决工作;2.依调动本院医疗力量参加食物中毒解决和病人救治;3.做好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血样等标本留样和检查工作;4.及时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卫生监督所报告;5.协助卫生监督所对食物中毒事故状况记录、核算;6.协助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开展调查,协助填报关于食物中毒登记报告表;7.组织对食物中毒事故病人救治及联系会诊、转送工作。(二)预案启动条件凡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有如下几种情形之一,即启动本预案:1.中毒人数超过10人;2.中毒事故中发生死亡事故1人以上;3.中毒事故发生在医院重要活动或者节假日期间;4.其她需要启动本预案情形。(三)应急处置流程1.接受三人以上食物中毒患者或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食物中毒患者时,即刻告知医务科(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2.医务科或总值班接到告知后立即向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工作组报告,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工作组依照中毒患者人数、病情等状况判断与否启动应急预案,如不必启动,由科室组织力量急救,必要时由医务科或总值班调动备班医疗急救分队参加救治。如需启动应急预案,即刻组织院内力量参加救治,必要时外请专家来院协助救治或转院治疗。3.当符合如下情形时,及时向县卫生监督所报告有关状况。(1)中毒人数超过30人;(2)浮现危重或死亡病例;(3)新闻媒体关注、有关部门通报以及其他需要实行紧急报告制度食物中毒事故。4.在做好救治工作同步协助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工作。5.救治工作结束后总结有关状况并报县卫生监督所。医院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1.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突然浮现心脏骤停、猝死、意外伤害,由患者所在科室及时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积极救治,同步将状况向医务科报告,以便协助科室做好进一步救治工作。2.若突发心脏骤停、猝死、意外伤害为探视患者人员,依照就近原则在离事发现场近来科室组织急救,同步上报医务科,医务科依照状况及时联系患者(死者)亲属或单位,做好解释工作。3.若发生患者或家属在住院期间因打架斗殴致伤,所在科室及时向总值班报告,同步做好伤者医疗救治工作,总值班组织人员保护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妥善解决。4.如患者或家属住院期间发生自杀伤害事件,所在科室在积极急救患者同步,保护现场,同步上报医务科、办公室并做好与家属沟通,必要时上报公安机关。四、控制鼠疫疫情预案一、一但发现鼠疫疫情应急小组必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直到疫情解除。二、鼠疫疫情报告当鼠疫病人确诊后2小时之内必要上报上级行政部门和县疾控中心。三、鼠疫病人诊断及治疗原则1、诊断:人类鼠疫病例诊断应以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细菌学和血清学进行综合诊断。1-1、流行病学:对疑似鼠疫病例必要查清传染来源。应考虑病人感染地点与否在疫区,与否为鼠疫流行季节,有否接触病、死旱獭、鼠类及其她动物。若非疫区发现疑似鼠疫病例,要对病人在发病前7-10天与否去过鼠疫区或接过鼠疫病人,捕食旱獭或接触过皮毛状况详细调查。1-2、临床症状:各型鼠疫患者普通症状体现为危重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恶寒战粟,体温突然上升到39-40度,头剧痛,有时浮现呕吐,头晕、呼吸急迫,心跳快,心律不齐,脉搏每分钟120次以上。腺鼠疫重要症状:腺鼠疫是鼠疫临床上最多病型,除具备鼠疫普通症状外,重要体现为淋巴结肿大,周边组织充血、出血与皮下组织粘连;淋巴结边沿不清,比较坚硬。因疼痛激烈,患者回绝检查、接触,呈被迫姿式。肺鼠疫重要症状:肺鼠疫是鼠疫临床最严重病型,重要体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口唇、颜面及四肢皮肤发绀,咯血泡沫样痰。鼠疫败血症重要症状:鼠疫败血症也是临床最严重病型之一,病人有极度明显全身反映,恶寒、高热、激烈头痛、狂躁、谵语、神志不清、心音薄弱、血压下降、皮肤黏膜出血,时有血尿、血便或血性呕吐物,不及时急救1-3天便可死亡。2、诊断原则:2-1患者具备流行病学根据2-2患者除具备鼠疫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根据外,必要具备鼠疫细菌诊断或间接血凝实验,血清F1抗体诊断阳性成果方可确诊。3、治疗原则:及时治疗、减少死亡;对的用药、提高疗效。四、病人出入院解决鼠疫病人入院一方面做好初步消毒。对心脏衰竭病人,可先注射强心剂,然后护送入院。肺鼠疫及其可疑病人,应戴口罩。备痰盒(内装消毒剂)途中禁止抛废物。途中也许发生危险,应就地急救。护送车辆到达目地后,对车上所有物品彻底消毒。先将病人送入卫生处置室,脱下衣服,挂牌登记,消毒,清洗,保管,全身用0、1%新洁尔灭擦澡(重症者可做临床解决),皮肤破溃处粘好胶布再擦澡,然后换上病人专用服装和鞋,送入病室。各型病人应分别隔离。肺鼠疫、肠鼠疫病人必要单独解决,单一病房。用过病房及一切物品必要严格消毒后再用。 鼠疫病人治愈,通过卫生处置后,穿上自己带通过消毒衣服,方可出院。五、病愈出院原则除体温恢复正常,普通症状消失外,还要达到如下条件1、腺鼠疫病人,淋巴结肿完全吸取,或仅残留小块可以移动硬结,全身症状消失后,通过3-5天观测,病情无复发。2、皮肤鼠疫病人及淋巴结肿破溃者,创面清净并已基本愈合,经3次局部检查菌阴性(每隔3-5天检查一次)3、肺鼠疫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后普通症状消失,咳痰及咽某些泌物持续3次以上(每3日1次)检菌阴性。六、医护工作1、医师工作认真诊查病人,研究治疗方案,防止误诊误治,及时急救重症。轮流值班,定好医嘱及病程纪录。及时取材送检。2、护理守则执行医嘱,准时给药。准时检查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做好护理纪录,随时向医生报告病人病情。准时备好药物、器材及病房消毒。精心护理病人。对意识不清者,多调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对神经症状严重者,要耐心周密护理。防止发生意外。医护人员出入病房时,必要严格按隔离医院消毒管理规定进行消毒解决。七、鼠疫工作人员着装1、凡进入强毒区操作,于入室前,需在更衣室脱去自己着用外衣、鞋、帽,然后按下列顺序穿着防护服装:(1)穿内隔离衣裤(2)穿防蚤袜及长筒胶靴(3)戴白帽和小口罩(两鼻翼与小口罩间用适量脱脂棉填充)(4)扎三角巾(5)穿外隔离衣(偏衫)(6)戴20-24层纱布大口罩或滤材口罩(7)戴医用手术手套,必要时外面套细线手套(8)戴有机玻璃面罩或眼罩。在配备生物安全柜鼠疫实验室内,可按外科手术水平着装。2、工作结束后将手和脚(穿着胶靴和手套)在消毒液内浸1-3分钟,全身经喷雾消毒,然后在消毒间按上上述相反顺序脱下(手术手套在偏衫后脱),头巾或白大衣高温灭菌,医用手术手套和纱布口罩用0.1%新洁尔灭消毒,如用滤材口罩可用环氧乙烷密闭灭菌,面罩或眼镜用酒精棉球消毒。最后洗手,用70%酒精棉球擦面部裸露部位,用3%硼酸水漱口后,方可离开。八、消毒原则B1用5%来苏尔或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鼠疫患者房间,所需消毒液为300ml/m3,每天消毒一次。肺鼠疫房间每日消毒两次。B2棉衣、被褥等棉织品用蒸汽消毒或0.105Mpa20分钟高压消毒。单衣、夹衣可用5%来苏儿水溶液浸泡24h,洗净后晾干。B3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用5%来苏尔溶液浸泡或漂白粉(200—400g/kg)消毒24h后掩埋。垃圾焚烧后掩埋。B4运送患者车辆用5%来苏尔水溶液喷雾消毒。B5患者入隔离室前用0.1%新洁尔灭擦洗全身,穿上专用服装,换下来衣物按B2消毒。解除隔离时,换上消毒过服装方可出院。B6鼠疫尸体消毒用5%来苏尔水溶液浸泡棉花堵塞尸体有空处。五、医疗技术风险处置预案一、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二、建立开展医疗技术档案。对中心开展技术或项目定期质控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变化,也许影响到医疗技术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断该技术。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方可重新开展。

三、对新开展医疗技术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状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采用相应办法,以避免医疗技术风险或将其降到最低限度。

四、中心加强对临床科室技术操作者资质管理,持证上岗。同步加强对全院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操作技能培训。

五、浮现医疗技术损害时应按如下原则处置:

1、患者当时无生命危险时,及时采用如下办法应采用办法有:

(1)及时暂停原医疗技术操作,并依照当时详细状况采用适当应急补救办法。

(2)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同步做好患者保护性医疗办法,防止再次或继续发生医疗技术损害。

(3)医务科负责组织中心技术过硬人员依照补救对策及时解决患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和(或)减少其她并发症发生。

(4)操作后,必要严密观测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她意外状况。(5)按规定整顿材料,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2、当患者有生命危险时,应及时采用如下办法:

(1)医疗技术操作及时以急救患者生命为主。

(2)在急救患者生命同步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

(3)科室上级医师、技师及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在事发地点组织有关技术专家急救患者生命。同步讨论和采用损害补救解决对策。

(4)待患者生命危险解除后,再进一步会诊讨论、研究详细补救解决对策。补救对策应防止发生患者进一步损害,尽量减少损害和避免发生其她损害后果。

(5)技术操作完毕后,必要派专人严密监护患者病情,防止发生其她意外状况。并积极贯彻转往上级医院。

(6)按规定整顿材料,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四、医务科要定期对各科室实行检查、监督、指引,保证其专项医疗技术操作损害处置办法有效。六、超声科危重患者急救应急预案1.超声检查时必要有医生在场,在检查前应对患者与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如属危重患者普通劝其暂停检查,如患者必要接受检查,应告知其所在科室派医师到场协助。2.在检查过程中,如患者病情重,应有家属在检查室陪伴检查,随时观测患者病情变化。遇到意外状况及时告知病区值班医师。3.如患者接受检查时浮现意外,超声科医师应及时停止检查,迅速投入急救。并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所在病区值班医师,祈求协助急救。4.超声科工作人员应仔细观测,随时掌握受检患者病情变化状况。5.保证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物状态良好,可以随时投入使用。6.超声科医师应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在专科医生到达现场前,可以采用必要急救办法。七、影像科危重患者救治预案1.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病情变化和过敏反映,应及时停止检查。2.在场医生和护士及时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急救用药。同步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堵塞喉道。必要时使用气管插管。3.放射科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告知医院总值班,同步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接到告知后,要及时赶至现场组织急救。4.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良好关系,以利于对患者急救治疗。5.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于稳定期,应及时转入有关科室进行进一步观测治疗。6.保证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物状态良好,可以随时投入使用。7.放射科实行科主任二线听班制度,保证24小时联系畅通,并迅速到位。八、产科急救应急处置预案院内产科急救1.首诊医师积极处置,同步及时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生到场处置同步报至产科急救工作组组长,由其组织产科急救工作构成员实行急救,状况危急时应及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祈求启动产科急救绿色通道。2.妇产科负责产妇整体状况把握和控制;3.麻醉科负责术中患者安全;4.各科室负责器官功能维护及并发症解决;5.妇产科指定一名医师负责记录病情并随时与患者家属沟通;6.妇产科指定一名护士负责记录口头医嘱及计算出入量等,必要时指定其她护士负责液体通道畅通、医疗物资供应及执行医嘱等;7.产科急救工作组负责现场协调及内外联系。院前产科急救1.妇产科或急诊科接到呼救电话后询问并记录地点、发病时间、初步诊断、当前病情、需求、联系电话等。2.不需产科现场紧急解决由急诊科出诊;要产科紧急解决告知妇产科,由产科急救二线出诊接患者回院;3.病情危重需要我院增援报告产科急救工作组,由其组织急救第一梯队出诊。(第一梯队由妇产科二线医师、麻醉科医师、护士等构成)4.产科急救工作组依照急救工作状况进行人员、物资、设备调配,必要时调动急救第二梯队出诊。(第二梯队由业务副院长、科主任及各专业组组长等构成,负责为第一梯队提供技术增援,24小时待命)5.需要转我院者,由应急领导小组协调人员、物资、床位等并组织急救。附件:产科急救应急处置流程图第二梯队第二梯队报告危重第一梯队报告院内危重患者妇产科急救妇产科/急诊科:急救电话地点、发病时间、初步诊断、病情、需求、联系电话产科急救工作组急救保障组产科急救工作组实行急救、评估病情出诊急救转运病人出诊出诊院内急救九、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及时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解决,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检查和随访。(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防止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步抽患者血对比。同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防止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步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步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告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程序】及时挤出伤口血液→重复冲洗→消毒→伤口解决→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告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十、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当班护士及时报告本科护士长及当班医生,共同解决及急救;2.状况危急应同步报告护理部(或护理总值班)、行政总值班及应急领导小组;3.护士长及时到位,依照状况组织、指挥、调度本科护士进行应急解决,并报告护理部;4.护理部理解事件通过及已采用办法,依照状况补充关于办法。如有必要,组织调动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构成员参加应急处置;5.护理部及时向院部领导报告,并做好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工作;6.当班护士及时做好护理记录,保存关于实物、物品;7.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全过程陪伴,坚持“先救治,后付款”原则;8.为保证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迅速、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各病区各类急救药物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当班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严格做好交接班。对已通过院前急救处置病员,应依照其入院信息,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以便能迅速对病员进行急救处置。十一、护理行为过错应急预案1、护理人员必要结识到护理工作是关系到病人安危大事,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核对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因护理行为过错而发生差错事故。2、仔细观测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当班医生报告,予以对的处理。3、如发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液,应及时停止用药,及时向医生及护士长报告,采用积极有效急救办法,以减少和减少由于护理过错行为而导致不良后果。4、如发生烫伤、小儿坠床、褥疮等严重状况,在安顿病人同步,及时汇报护士长、科主任,作相应急救解决。及时与院领导报告,争取更多力量给予应急支持,责任者应在24小时内提交书面材料。5、保证急救物品齐全和功能完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供应未消毒器械、敷料或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