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朝阳市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8月6日0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2.地震发生时()A.震源越深,对地表的破坏越大 B.一次地震可能有多个烈度C.在高层办公楼要及时撤离到室外 D.船上的人们只感觉到左右震动【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而此次地震位于山东德州市平原县,震源深度10千米,所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有多个烈度,B正确;地震的震源越深,影响的范围越广,对地表的破坏越小,A错误;地震发生时处于高层办公楼的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躲避,不应该撤离,C错误;船上的人们只感觉到上下震动(水域中只能有纵波传到表层),D错误。故选B。【点睛】一般来讲,震级越大,震中区烈度越大;对同一次地震,离震中区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区越远,烈度越小;对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表烈度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多个烈度。下面图1为小明同学拍摄的南京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南京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A.冬季①少 B.夏季④多 C.冬季②少 D.夏季③多4.冬季大棚内的温度可以生产蔬菜的根本原因是()A.大棚能够阻挡太阳辐射 B.大棚可以自己产生热量C.大棚内受冷空气影响小 D.地面辐射不能穿过大棚【答案】3.C4.D【解析】【分析】【3题详解】南京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到达地面前经过的大气距离长,受大气的削弱作用多;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小,单位地面面积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地面辐射就少,大气温度较低,C正确,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南京冬季气温低于夏季气温的根本原因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A错误,③④的大小,取决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夏季③④多,根本原因还是夏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BD错误,所以选C。【4题详解】冬季,大棚内可以生产蔬菜,主要是大棚内的温度能够满足蔬菜的生长,温度较高。根本原因是因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能够穿过大棚的塑料薄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不能穿过大棚的塑料薄膜,被保留在大棚内,因此大棚的温度比外面高,D正确,AC错误;大棚自己不会产生热量,B错误。所以选D。【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一对年轻夫妇欣赏着巢湖湖泊景观,迎面微风习习,女士的长发飘然。完成下面小题。5.微风习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A.比热差异 B.植被多少 C.大气密度 D.空气水分6.此时的时间段最有可能是()A.1:00~3:00 B.4:00~5:00 C.6:00~7:00 D.12:00~14:00【答案】5.A6.D【解析】【分析】【5题详解】由材料,“欣赏着巢湖湖泊景观,迎面微风习习”,这说明面向湖泊、风迎面吹来,属于湖风、为白天。分析原因是由于陆地和湖面的热力性质不同,比热容不同,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而湖泊处形成高压,导致风由湖面吹向陆地。因此微风习习的根本原因是比热差异,A正确,排除BCD。故选A。【6题详解】由上分析,此时刮的是湖风,处在白天。12:00-14:00期间,陆地与湖面温差最大,湖风明显。因此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出现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读世界大洋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海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盐度 B.热量的收支 C.洋流性质及方向 D.太阳活动8.赤道附近地区海水盐度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球自转速度快 C.大量降水的稀释作用 D.温度高,蒸发量大【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世界海水的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可知,影响世界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纬度的热量收支,B正确,与海水盐度、洋流性质及方向和太阳活动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对海水盐度的稀释作用强,C正确;太阳辐射强度大和温度高,蒸发量大都是导致盐度高的原因,但由于降水过多,盐度较低,AD错误;盐度与地球自转速度无关,B错误;故选C。【点睛】海水盐度影响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地表径流、洋流、融冰与结冰、海域封闭程度等。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碳酸钙。下图示意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10.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B.地形变得更加平坦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答案】9.D10.D【解析】【9题详解】石林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石灰岩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流水溶蚀作用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随着流水侵蚀程度的增加,地表形成山峰与山谷,地表水下渗量增加,最后,流水溶蚀作用进一步加剧,地表形成孤立峰林,地下形成暗河,形成典型的石林地貌。故选D。【10题详解】石林地貌发育过程中地表水下渗量增加,地表水资源变得短缺,地表变得更加高低不平,交通运输建设受地形地质影响,建设困难增加。石林地貌发育形成喀斯特地貌,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故选D。2022年6月1日至6日,湖南出现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降雨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已致179.4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0人失联3人。湖南于6月2日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湖南地区的强降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滑坡、地震 B.狂风、暴雪、风暴潮C.狂风、地震、冰雹 D.洪涝、滑坡、泥石流12.受灾地区民政部门需要及时向受灾地区民众大规模发放的救生物资是()A.防毒面具及食品 B.帐篷及饮用水 C.探生仪器及棉衣 D.冲锋舟及防爆服13.为快速了解湖南省农业受灾面积,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互联网技术【答案】11.D12.B13.A【解析】【11题详解】湖南多山地,受强降雨影响,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D正确;狂风、地震不是由强降雨引发的,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导致湖南省受灾人口众多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强降雨引起的洪涝灾害,因此受灾地区民政部门需要及时向受灾地区民众大规模发放的救生物资有帐篷、饮用水、食品等,B正确;洪涝灾害中防毒面具、探生仪器及防爆服需求量小,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了解湖南省农业受灾面积,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查询等,C错误;互联网技术无法快速了解湖南省农业受灾面积,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统称3S技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在郴州丘陵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同学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同学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了解到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生物 B.降水 C.风化基岩 D.径流15.同学们发现土壤的腐殖质含量少,下列解释合理的是()①风化基岩提供的少②水热丰富,分解比较快③地表植被破坏严重④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4 D.②③④16.小明从研学地带回一袋土壤用于阳台种植花草,有必要()①加入有机绿肥②浇纯净水淋盐③倒入一些茶叶渣④掺入一些河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4A15.D16.C【解析】【分析】【14题详解】区域气温高,生物活动活跃,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生物是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A正确。降水、风化基岩、径流等均影响土壤的形成,但不是最活跃的因素。故选A。【15题详解】风化基岩影响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并不影响土壤腐殖质含量多少,①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比较快。同时,降水量大,土壤的淋溶作用强,加之区域植被破坏严重,有机质提供减少且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导致土壤的腐殖质含量少,②③④正确,故选D。【16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土壤为红壤,酸性较强,肥力较差,应加入有机绿肥调节肥力,倒入一些茶叶渣中和酸性。土质黏稠,应掺入一些河沙调节土壤质地,①③④正确。土壤酸性强,盐碱化不严重,没必要浇纯净水淋盐,②错。故选C。【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奎河是徐州古城护城河,最终注入淮河,也是徐州主城区涝水自排的主要通道,在徐州境内长25.75公里。徐州主城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多暴雨,加上市区的“锅底”地形和复杂的水网,导致内涝多发。下图为奎河水系图。(1)说明奎河所属的水循环环节及水循环类型。(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徐州内涝多发的原因。(3)为缓解徐州城市内涝提出合理性的解决措施。【答案】(1)地表径流。海陆间循环。(2)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路面硬化,下渗作用弱,地表径流增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3)建设海绵城市、花园城市;增加城市绿地、铺透水砖,增加雨水下渗;加强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城市雨水截留工程。【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奎河水系图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类型,内涝原因及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小问1详解】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奎河是徐州古城护城河,最终注入淮河,奎河属于地表径流;奎河水最终流入海洋,海洋海水蒸发通过水汽输送将水从海洋带到陆地,在陆地上形成降水再对奎河进行补给。故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小问2详解】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降雨强度、地形和水网有关。徐州为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导致短时间内大量雨水积聚;城市化使得路面硬化面积增加,下渗减弱;市区“锅底”地形,排水不畅,使得雨水难以迅速排出。复杂的水网也增加了排水的难度,导致排水不畅。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内涝。【小问3详解】为了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设海绵城市、花园城市,提高城市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量,铺透水砖,增加雨水下渗;加强城市规划,加强城市排水管道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城市雨水截留工程,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以减少内涝的发生。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蓝窗”是地中海岛国一马耳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因形似“窗户”,透过拱门能看见对面蓝色波涛而得名,其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下图为曾经的“蓝窗”景观图。材料二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蓝窗”坍塌的过程示意图。(1)说出促使“蓝窗”坍塌的动力因素。(2)结合示意图给“蓝窗”坍塌的过程排序,并简述其过程。(3)据材料推测坍塌后的“蓝窗”与海岸线距离的变化,并分析原因。【答案】(1)风化作用;风力侵蚀;海浪侵蚀。(2)排序:②→④→③→①。过程:“蓝窗”裸露在海边,常年受到风化使岩石破碎,之后经过风力侵蚀和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之后会加剧海蚀柱的破碎、塌陷和消失。(3)越来越远。原因:由于海水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退,与坍塌后的“蓝窗”距离逐渐变远。【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蓝窗”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蓝窗”坍塌的动力因素及过程、坍塌后的“蓝窗”与海岸线距离的变化及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蓝窗”所在地区光照充足,风化作用强;受西风影响,多风力侵蚀;位于沿海地区,海浪侵蚀严重,导致“蓝窗”坍塌。【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可知,“蓝窗”是海蚀拱桥景观。从不同时期形成的地质景观名称来看,首先是凸出于海的庞大岩体的两侧,在风浪的侵蚀拍打下,形成②海蚀穴景观;随着风浪的长期侵蚀,两侧的海蚀穴加深,形成海蚀洞;两侧的海蚀洞进一步被风浪侵蚀,被打通为④海蚀拱桥。在风化作用和风浪侵蚀的作用下,海蚀拱桥坍塌,形成③海蚀柱;海蚀柱在外力作用下体积缩小,即①。所以示意图排序:②→④→③→①。【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蓝窗”位于海边,受海水侵蚀作用强,“蓝窗”坍塌后由于海水不断侵蚀,使得海岸线不断后退,与坍塌后“蓝窗”距离越来越远。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探险者在其非洲游记中对图1中甲地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位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下图),对其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树杆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来,长圆状倒卵形,叶面暗绿色发亮……”(1)甲地森林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概括该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2)乙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说出该类植被景观的季节变化特点。__________(3)结合游记内容,阐释当地地理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征的关系。【答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第13课使用电子邮件和QQ 教学设计
-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 1.2.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教学设计
- 2024山东烟台新润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二单元第7课《专题培训会》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
-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2025年液压破拆属具项目建议书
- 一级建筑实务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 2024四川雅安市宝兴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拟聘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汽车空调技术与维修教案
- 企业管理概论-课件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 围手术期肺部感染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动态等级评定检查表
- 北师大版语文选修《萧萧》ppt课件1
- 大学生职业素养课件-5第五单元学会有效沟通-PPT课件
- 《谈骨气》课文阅读(共2页)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绪论PPT课件
- 新起点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单词卡片(共23页)
- 蝴蝶兰PPT课件
- 译林版五下英语1-3单元电子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