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蕴结型石淋病_第1页
湿热蕴结型石淋病_第2页
湿热蕴结型石淋病_第3页
湿热蕴结型石淋病_第4页
湿热蕴结型石淋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湿热蕴结型石淋病一、临床方案(一)一般项目姓

名:蒋某某性

别:女

龄:42岁入院时间:1998年3月12日初诊。一、临床方案(二)病史

主诉:左侧腹腰隐痛约4年,加重伴绞痛3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995年起开始出现左腹部不适,小便频急,某医院以“肠炎”治疗,疗效不显,因时痛时止,日久习以为常,末与重视。1998年元旦间左腹部突然出现绞痛,并向左腰部放射,伴有恶心,约1~2小时后缓解,后又连续发作2次。1998年2月经某医院腹部X平片检查发现:左输尿管中段黄豆大小的结石;又作肾盂造影发现左肾积水,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因害怕而未做;又查肾图提示:左侧呈梗阻图型,右侧正常。于是采用保守疗法,从1998年2月12日起开始服排石汤,已近30剂而无效,故请求试用针灸治疗。一、临床方案(三)中医望闻切诊舌象:舌质淡,边有齿痕,苔黄腻有剥落脉象:脉弦细无力一、临床方案(四)体格检查面色少华,精神萎靡,有气无力,左肾区压痛明显。一、临床方案(五)入院检查中医诊断:石淋(湿热蕴结)西医诊断:泌尿系结石二、诊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治法:清热利湿,健脾益肾,利水排石。取穴:膀胱俞、中极、关元、三阴交、中封、蠡沟、天枢、水道、水泉。操作:毫针刺,关元、三阴交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二、诊断治疗

经针6次后复查腹部X平片,发现结石下降约1cm,效不更穴,继续治疗;至4月3日,患者自诉从3月29日起,小便较为浑浊,但腹部疼痛减轻,继续治疗;至4月10日,腹部疼痛消失,又复查腹部X平片:结石阴影消失;复查肾图正常。前后治疗仅10余次,症状完全消失,结石排出。三、针灸方义

患者由于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结为砂石,而成石淋,故见腹痛,日久阴血亏耗,伤及正气,故见面色少华,精神萎靡,有气无力诸症。针灸对泌尿系结石的疼痛不但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排石作用。膀胱俞、中极为俞募配穴,可疏利膀胱湿热;中封为足厥阴肝经之经穴,可治少腹引痛、腰中痛等症;蠡沟为肝经之络穴,别走少阳,与三焦相通,用治小便不利,两穴合用,可疏肝理气,通结止痛,利尿排石。关元可补肾益气,增强肾之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健脾益肾,利水祛湿。天枢、水道均为足阳明胃经之穴,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功。水泉为足少阴肾经的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